读后感的作文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我有一套著名动物小说,其中《双面猎犬》最吸引我。
故事讲的是一只名叫洛戛的大黄狗和一只名叫达维娅的母豺生下了它们的孩子——白眉儿。白眉儿在豺群中受尽欺凌屈辱,在苦难中一天天长大,成了豺群中排名最末的“苦豺”。白眉儿虽然是一只苦豺,但它是优秀猎狗和母豺的后代,优势明显,这也引起了豺王夏索尔的猜疑和妒忌,几次三番想陷害它。可白眉儿都凭着优秀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狩猎技巧,一次次化险为夷。但是夏索尔的阴谋层出不穷,终于有一天白眉儿被驱逐出了豺群,成了一匹流浪豺。白眉儿的生活十分痛苦,被迫做了猎户寨的一只猎狗。但它的主人是个酒鬼,逼它去偷鸡,被抓后,作为惩罚要把它卖了。正当白眉儿要被杀时,村长救了它。白眉儿苦尽甘来,深受主人的喜爱,过上了幸福的猎狗生活。可是它一半的狗性,一半的豺性,注定了它的生命之路不会风平浪静,更大的考验等待着它。
这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书中猎狗洛戛对主人的忠诚,母豺达维娅对白眉儿深深的母爱以及白眉儿在不幸中与生活坚强抗争的精神,每一处描写都很精彩。我喜欢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同学们不妨也读一读。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同学们,你们爱不爱自己的老师?你们肯定会说:“爱是的,一个人不论多有学向,也是小时候由老师教出来的。人的一生有高兴的.事,也有难过的事,可是一过去就不大清楚了。唯有自己小时候上学的事情,小时候的母校,小时侯的老师,都记得很清楚,因为是老师给了我们许多知识。
前些天,我读了《奇怪的客人》,这本书记叙了爱学校、爱老师的故事。书中介绍的故事有小学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还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他(她)们都热爱自己的母校,尊敬自己的老师。
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使人看了很受感动。在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厂六年级的同学要毕业了。每个同学都对母校、老师产生了依恋之情,商量着送给母校一件礼物,留作纪念。有的同学提议送一只闹钟,让每个同学都懂得爱惜时间。可是怎么能随时提醒大家珍惜时间呢?小林提议送一面镜子,;希望每个同学的心灵象镜子一样纯洁。他的建议得到同学们一致同意。于是,同学们把自己平日积攒的零钱拿出来,买了一面镜子,在举行毕业仪式的时候送给了母校。他们送给母校的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而是几十颗热爱老师、热爱母校的心呀!
我们的班主任也很关心我们。记得期中考试前夕,我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这个阶段老师比我们更忙碌:她备课细致周到,精益求精,讲课严肃认真,清晰透彻。同学们问她问题时,她总是耐心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期中考试时同学们的成绩都提高了。每当课间,我们在校园里嬉闹时,而老师却在办公室里堆备下一节课的教材了;夜晚,当我们进人梦乡的时候,老师仍坐在灯下,握着那充满智慧,沾着她心血的红笔,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象园丁一样辛勤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他们象红蜡烛一样,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他们象春蚕吐丝一样,把知识毫不保留地倾吐给我们。
让我们爱老师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在书城看了《爱因斯成功的秘决》这本书。看完这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决》这本书写的是他从小到大和他为什么能在他的一生中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和创造,为什么会在他的事业上有所成就。而有些人看上去好像整天忙,但却不如爱因斯坦呢?
那些看上去好像整天很忙的人却不如爱因斯坦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实际地去忙,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充分利用时间,而是在瞎忙。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可成功的秘决到底在哪里呢?爱因斯坦对成功的秘决做了一个概括:W=X+Y+Z。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及少说空话的和。这就是爱因斯坦的成功之道。我认为艰苦的劳动是重要的,艰苦的劳动就是勤奋,勤能补拙。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他为什么是一个“天才”?促使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就是“勤奋”这个词。爱因斯坦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会花掉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所以他的另一个秘决就是“挤时间”。别人喝咖啡时他去做实验、搞发明。有人写过这样一个等式:天才=90%的勤奋+10%的努力。
看完了,我想到我们班成绩第一的林龙同学和我,虽然林龙平时小考没我好,但是期考时他总比我历害,是因为他平时努力,而我没有,所以我期末考试成绩不如他。
现在我懂得“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经过努力和勤奋而成的。
【读后感的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作文08-08
孔子的读后感04-07
春天的读后感04-13
小学的读后感04-10
爱迪生的读后感04-06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06-01
《叮当的魔法》读后感04-11
明天的寓言读后感04-06
蜜蜂的赞美读后感04-06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