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1-01-30 09:57: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这本书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以及他的夫人写给他们孩子傅聪的家信。这一本书是一部映射傅雷思想的著作,字里行间体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这也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是教育孩子的经典名作。这些信是1954年傅雷远赴波兰留学时写的,终结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结束。傅雷整整十二年写了上百封信给儿子,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傅雷是中国父母的榜样!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不管这个父亲是一个知识渊博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父亲,他们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伟大。他们都教育着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父亲永远都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在读《傅雷家书》时,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他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虽然隔着万里之远,但是父亲却通过写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写下了一封封感人的信。信中傅雷有对儿子学业上的指导,还有对儿子人生的指引,这每一句话都蕴藏着真理。

  记得离别之时傅雷自责地对儿子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之前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在平时父亲打我们骂我们的时候,心里总会有怨气,即使嘴上说着答应了,可心里还是不快活的。我们应该抱着理解的态度,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们好。

  家书是真情流露,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它却是无价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2

  看了《傅雷家书》之后,我受益匪浅。

  《傅雷家书》是傅雷先生写给出国在外学习的儿子傅聪,傅雷用自身经历来教自己儿子做人的原则、对艺术的修养、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其中,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傅雷说过的“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还有傅雷先生在听完儿子的协奏曲钢琴部分录音后,并对他儿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劝导儿子不要为了技巧而烦恼,要静下心思考。

  傅雷先生通过这种平等的倾心交流方式和儿子谈艺术,会让儿子一天比一天长进。傅雷先生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教育儿子的同时,总要将自己摆进去,引导儿子认真对待自身的不足。

  我一直认为爱子之情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为儿子树立了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榜样,让儿子听其言,又学其行,成才道路上才会稳步前行。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他们的谆谆教导,他们不是什么伟人,也不像傅雷那样说出立身处世的大道理,但他们做什么事都会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为我打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浓浓的亲情总是令人感动。《傅雷家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傅雷是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3

  看完傅雷家书,写这篇读后感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想摘抄傅雷的经典话语,因为家书中傅雷那充满睿智、真挚和精辟的话语让人拍案叫绝,还急于和大家分享,还因为这之前我做了好几种不同形式的开头,都觉得有这样那样的不妥,觉得还是边做摘抄边做点评吧

  在做人方面,傅雷的见解很深刻也很独道,像“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不仅是做人,傅雷也呕心沥血的教了孩子很多做事的方法和准则,“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慢慢的学会控制,这也是人生修养的一个大项目。”“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立志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的秤过。”“一个人往往对有在手头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我们自己的这种愚蠢,不想法去改正。

傅雷家书读后感4

  亲情,心中久燃不灭的灯火

  步入八年级的半个学期,有幸与《傅雷家书》在阅读推荐中相识,便迷上了它,虽说现在仍未读完,却已有颇多感触。

  其实,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毕竟,一个通俗的名字,没能激起我的兴趣来。抱着尝试的念头读着这本以为枯燥乏味的书,竟然被这一封封家信给迷住了父亲无数次的教诲,母亲无数次的叮咛,儿子无数次的收获,这不就是生活中微妙却也博大的亲情吗?无论是父子艺术上的交流,还是母亲生活上的关心,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伟大的感情,父母与儿子之间最深的感情亲情。

  亲情是平常的那无数封家信中无一不透露着它;亲情却也是伟大的,傅聪无数次的感情彷徨无一不有亲情支撑,在这一封封信中,有傅聪的徘徊不定,更多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指导,时作文时刻刻给儿子敲响警钟。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感慨无限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其实,我们都向往完美,追求完美,而恰是因为现在的不完美,才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傅雷写给儿子的信中蕴含的道理,不仅是写给傅聪一个人,而是写给追求完美的人,而是写给千百万中华儿女。

  身体中流淌着中国母亲的血液,与中国就有着无与伦比的亲情,中华儿女在读着一封封家信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终不会忘记的,永驻你心中的那份亲情!那份如同冬日炉火的亲情,属于炎黄子孙!

  望天下儿女永记这份亲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这个暑假,我读了课本上推荐的《傅雷家书》,读后深有感触。

  《傅雷家书》本书一共有三十二封家信,在这三十二封家信中,提到的问题有大有小;创新与突破;用人之道;看好你的钱包,让你的演讲充满魅力……有宏观指导亦有不劳其累,不厌其烦的细微关怀,都让我们感受到傅雷夫妇对这两个孩子:傅聪——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培养。

  博雷先生在对博聪的家信中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然而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先生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所谓‘一个父亲胜过百个教师’啊!

  现在人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即做人与做事。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要教。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6

  从小学二年级起,我就特别喜欢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它讲的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个英雄争夺天下的故事。我看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假期里,我又拿出了久违的《傅雷家书》,重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傅雷对孩子的重视及方法,值得我们去敬佩的。可是这次的重新品读,却品出了别样的韵味。

  傅雷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并不会讲大道理,也不会体罚,而是利用书信唠些家常事,和儿子心对心的交流沟通,不会和儿子因为距离的遥远而疏远,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正因为如此,《傅雷家书》中的父子母子之间的爱,才会让我们觉得是那么真挚,淳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作势,这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我们都不要抱怨父母,因为他们都回复了一样伟大。

  傅雷告诉儿子,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通过教育告诉他的儿子取得成功。我认为傅雷是一位热爱孩子,民主平等的好父亲。每当他的儿子犯了些小错时,傅雷总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当我读到这里时,心里都会对傅雷有着无限的崇拜,我想当我当上了母亲,我也会像傅雷一样利用书信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有个平和的心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7

  合上书,细细回味那封封深情的家书。“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一封封家书之中,教导他们立身行事,爱国成才,家书中更是傅雷的淳淳教导。其声音殷殷,其意绵绵,其情拳拳。隐约,我仿佛走进那位叫傅雷的父亲,聆听他那呕心沥血的教诲。

  父爱如山,傅雷对傅聪的爱自是如此,高尚,纯洁,无私!因在外留学,傅聪的中文越发生疏,作为父亲,傅雷与儿子的书信交往,绝大是中文,在冬日短短几星期更是抄出了几万字的中文译作,可见爱子情深呐。

  在书中,傅雷教导儿子的关键在做人,努力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爱国之人,正直之人,真诚之人,坚强之人,希望儿子淡泊名利,也望子成龙。

  于是,这一封封家书有对人生对艺术的见解,对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亲的其大半生的心血历程来给爱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傅雷以去,家书仍留……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傅雷家书读后感8

  《傅雷家书》这一本书里通过傅雷与儿子的信件来往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对于在海外留学的儿子傅聪的挚爱与期望。

  在傅雷叮嘱傅聪关心身体之外,更多的事告诉他怎么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如何立志成才,不要浪费光阴,而要抓紧时间去学习。弗雷在教育他的时候,更多的,是让他注重精神方面的问题。

  在书的前几章中,傅雷就写到了让儿子读法文不要快的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自己的儿子少吃点苦,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儿子的爱是很伟大的。尽管他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对儿子想说的那些话,可是他将它化为了另一种方法来告诉儿子自己对他的爱与关心。而这一方面,正是我们现在难以找到的地方。所以,他信中的每句话都充满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蕴含着真理。

  傅雷一生孜孜不倦,在文学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了让他的贡献不终结,于是就将他的两儿子都培育成功,也继承他为人们作出贡献。

  这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父爱如山,我们应该更加的孝顺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9

  合上这本《傅雷家书》,我感触万千。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傅雷和傅聪之间浓厚的父子情谊。

  傅雷和傅聪,在别的书籍,或传记里,或许会被冠上“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等等光鲜耀目的称号,但是在这本书,《傅雷家书》里,他们只是一对寻常的父子。父子之间亦师亦友,亲密无间。纵使一在中国,一在波兰,相隔万里,也如“心有灵犀一点通”般,心思透过书信,淋漓尽致的互相传达。父子情深,可见一斑。

  特别是傅雷对傅聪那深切的、无微不至的父爱,让我感触颇深。他不仅教傅聪如何去生活,如何理财,还教他如何正确处理情感,如何处理恋爱问题,甚至细微到教他擦眼镜;对于傅聪,傅雷从不吝啬自己的情感,畅快流露:“孩子,我精神上永远和你在一起!”“亲爱的孩子,听我的话吧!”,完全放下了做父亲的架子,体现了浓浓的父爱。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父亲。大多数时候,我对我的父亲都比较冷淡,觉得他很多时候都不明白我的心思。在读了《傅雷家书》后,我突然理解了我父亲的心意,突然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突然明白了父亲所有的行为都是爱我的表现啊!

  父爱总是令人感动的,即使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它也如此的迷人,透露出来自血脉里的亲切;同时它也总是严厉且沉默的,好似冷如冰,不比母爱来的炽热。在大多数人眼中,父亲就像一块有温度的石头,永远保护着你,呵护着你,却又沉默寡言。

  如果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父爱如山”的话,我愿做那寒峰的攀爬者!

傅雷家书读后感10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去我常问到你经济情况,怕你开支浩大,演出太多,有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我深知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独立多么不容易,而惟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的独立。并且父母对儿女的物质生活总是特别关心。再过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心情。”

  羡慕傅聪有一个好父亲。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信件汇集而成了《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个严肃而又幽默的人,小时候,记忆中的他总是喜欢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给我讲历史故事、唐诗宋词。而现在,随着我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也外出赚钱,许久才回来一次。而他却没有像傅雷一样,不知疲倦地给我写信。但是我知道,父亲仍是很爱我的,只是没有时间。

  天下父亲,或许不会像母亲一样,天天守候在我们身旁。他们的爱,一直很安静。

傅雷家书读后感11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孩子们的信,信中,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做人的道理,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书中有许多话使人受益匪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名是傅雷在儿子傅聪精神消沉时送出的鼓励话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没错,人的生命似洪水般奔腾,若想激起美丽的浪花,就必遇礁石。磨难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但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他的`生活必定会越来越糟。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它,正视它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就如我曾在考试中,成绩直线下滑,排名一落千丈。但当时的我却是在逃避,想着下次努力就好了,却不敢承认这种成绩是我考出来的,是我没有奋斗的结果。后来老师找我谈话,直接掀开了我极力想否认的事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就在这时,傅来先生的话仿佛给了我勇气,我尝试接受这次失利,并认真听老师的话,调整状态慢慢提高成绩。

  磨难、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你正视他,克服它,或许会让你变得更加坚强,正视磨难与现实可以使人生得到升华。

  “人的一辈子都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这名话我将铭记一辈子,它就像黑暗中的指路灯,告诉我们通往光明的路,让我明白了:人生本来就是高低起伏的,成功,失败,喜悦,伤心……它们构成了我们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现实,变成更好的自己。

傅雷家书读后感1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以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期间写给孩子们傅聪,傅敏的家信摘要。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充满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他们教导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家书》中的一封封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例如:“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他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本段的书信内容由莫扎特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的父亲还要求傅聪,在做小事时都要养成一种干净的习惯。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禁,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誉感;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

  每个人都有父母,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与教诲。当我读到家书时,感到的是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我似乎找到了另一种父母之爱,那是大多教孩子所体会不到的。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珍贵的交谈,拉近了我与书的距离,仿佛身临其境,我如一个乖孩子在感受,聆听着,感受着。

  《傅雷家书》,我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

傅雷家书读后感13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透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就应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职责。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傅雷家书读后感14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是不可耻的事。

  ——题记

  这是我读完《傅雷家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感情”是这世界上最奇妙的一件事,或许外严,或许内慈,却都是内心真情的流露。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爱”。在这180多封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溢满了浓浓的父爱。是一个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章。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点点滴滴的回忆就像日夜更替,反复循环;有父亲对儿子的鼓励——肯定的赞赏给了儿子信心;更有父亲的嘱咐——对远在他乡的儿子千叮万嘱……这种种父子间的情感在“抵万金”的家书中展露得淋漓尽致。只有那如海的深情才能一封家书长达7000多字啊!

  翻阅着一封封家书,如同在读家中的长辈给自己寄来的一封封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深切的关爱,以至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了主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在这日益信息化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还秉承着这种维系感情的方式呢?

  傅聪和傅敏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一个如此爱他们的父亲,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虽然他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可能他不善表达爱意。他不会帮我买漂亮衣服;他也不会对我说“生日快乐”;更有甚者,考试失利时,他还会严厉的批评我。但他并不是不爱我,他会在责骂我之后,偷偷溜进房间看看我;星期五回家,他会买一大堆我爱吃的菜,让我打牙祭;我生病时,他更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我。父亲,他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感谢傅雷,是您,让我读懂了父爱。父爱就像一本家书,你不用多问,你也不必多说,只要用心感悟,读上千年你也不会厌倦。

傅雷家书读后感15

  《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子名作,短短的一封封家书中,凝聚着傅雷夫妇对儿子深深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对于傅聪的人格

  、道德教育都很严格,傅聪长大后去国外留学,傅雷却对自己的过分严厉感到自责。

  《傅雷家书》中有许多细节很让我感动,其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傅雷在儿子傅聪精神消沉时送来的鼓励:“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沉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是起起伏伏的,磨难确实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圆滑,但是如果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一蹶不振,便会越来越消沉,所以面对挫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它。

  在这本书中,父亲一直在循序善诱的教导儿子,父亲的话读来很亲切,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对儿子的苦心和深情。我不仅能感受到傅雷对儿子深沉的爱,还学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04-22

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04-22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3-31

初中傅雷家书读后感3篇04-14

《傅雷家书》心得15篇04-24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范文05-20

《傅雷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08-24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03-22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30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合集1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