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4-03-20 09:32:35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问题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和高度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总理在重庆视察时说:“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论断更是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但是应该看到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指教育硬件的有限公平,更关系到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的终端输出,教育公平包含在一切教育行为之中。应该承认在硬件建设逐步缩小差距的背后,广大乡村教师师资教育理念、教育评估,特别是教育投入机制,人才配置机制,人才管理体制,弱势群体帮扶机制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还深深影响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问题调研报告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对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说:“中国的教育雨,不落在劳苦人的田园里。中国的教育雨,专落在大都会的游泳池里给少爷小姐玩。”时代前进了80年,经济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国家整体实力大增,国际地位提升,我们已经完全有理由,有责任,有实力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证。同志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

  当前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

  1、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教育投入差距大

  基本办学条件差距大

  师资队伍差距大

  2、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支付困难

  目前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为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 .高中阶段在校生约4800万,其中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4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7%;职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48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0%。但高校银行审批贷款学生92万人,仅占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31.3%,占特困生的比例也只有74.8%。高中阶段贫困生资助体系尚未建立。3、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困难

  部分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学。九城市农民工子女约为28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0.7%左右,并且随着年龄增大,农民工子女中失学的比例逐渐提高。

  相当部分农民工子女上学负担较重。据调查,农民工子女在小学阶段,一般每学期借读费在300—400元;中学阶段在500元左右。

  4、普通高中上好学校难、择校压力大

  5、中等职业教育收费高、综合收益低

  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学费水平为2086元/学年,普通高中为1055元/学年,前者是后者的1.98倍。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收费较高,但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相反,他们的实际回报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

  6、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存在地区差距

  目前,高校招生与高中阶段毕业生数之比,东北三省为66.5%,东部地区55.5%,西部地区44.3%。部属高校在属地招生的比例有明显下降,但该比例超过40%的高校仍有18所,其中比例最高者达54%。

  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公平观

  教育公平的本质是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和平等享有,促进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 。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2、明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发展促公平、以公平促和谐;承认差距,缩小差距,抬高底部,向弱势人群和薄弱学校倾斜,保证机会公平,强化条件公平,关注结果公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教育公平问题为重点,深化改革,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保障体系,明显提高教育公公平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状况不断改善3、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公平问题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

  均衡教师待遇

  均衡办学条件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以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政府资助为主渠道,辅之以学校其他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资助措施的政策体系 。

  普通高中,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辅之以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个人提供资助的政策体系 。

  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辅之以学生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提供资助的政策体系 。

  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放开城市公办中小学,方便农民子工子女就近入学。

  允许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帮助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区解决其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

  增加投入、降低收费,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优先就业

  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

  逐步降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收费标准。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制度,企业支付实习生工资。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保障毕业生优先就业。

  加强薄弱高中建设,让更多人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加大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

  加大薄弱高中建设力度。

  合理投放高校招生指标,使生源大省、西部地区享受平等的入学机会

  调整高校招生计划, 向高校入学机会少的地区增加名额。

  规定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上限。

  4、深化体制改革,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持久保证

  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财政制度

  提高公共教育支出在各级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加教育经费总量。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力度,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学费制度。

  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师人事制度

  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

  建立教师保障制度。 建立教师激励制度。

  完善教师管理与培训制度。

  推进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

  构建促进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

  成立教育公平监管机构。

  建立教育公平督导、监测和报告制度。

  建立教育信息公开制度。

  将教育公平切实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政府教育工作问责制度建设。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我国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需要完善。能否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教育公平与教育改革问题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教育改革调研报告02-05

农村问题调研报告02-14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08-11

教育调研报告11-03

教育调研报告12-16

农村土地问题调研报告02-11

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02-07

农村问题调研报告20篇07-12

大学生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范文11-26

教育公平调查报告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