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大县调研报告
经济是一个地方的硬实力,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是软实力,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综合竞争力。而文化更能代表地方的形象,体现经济的品位,提升发展的层次,形成持久的影响。建设“文化大县”,已越来越成为许多地方县级政府追求绿色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选项。对此,笔者在调研**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近年我县文化建设的成就
(一)能做到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县近年来,充分认识到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特别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县近年来大力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此带动旅游发展战略,坚持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打造**旅游经济强县为目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特别是,201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抓**委员长视察**、全国人大提出“三个集中”帮扶**以及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促全省”扶贫工作的重大机遇,以打造“红色旅游名城,绿色旅游名县”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为战略目标,倾力打造“红、绿、蓝、美好乡村和山地”为文化内涵的五大旅游项目,努力实现全县“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走上富裕路”的宏伟目标。
在认识上,一是做到了由死守“贫困”思想向“创新”思想的转变。由于历史等多重原因,过去几十年里,我县都是以“贫困”形象出现的,享受了许多扶持政策,奉行的是“贫困”文化,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这顶帽子不可能永远戴下去,应该转变形象,推行“创新”文化。二是做到了由“红色”向“多彩”转变。大家普遍认识到不仅需要有战争年代的牺牲奉献精神,也需要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文化;不仅需要开国将军、英雄烈士那样的革命巨人,也需要有文学艺术等方面造诣深厚的名人大师,由单一的“红色”文化向“多彩”文化转变。三是做到了由“落后”向“文明”转变。近年来,我县通过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文明县城,争创省级卫生和园林城市、省级科学发展县,以及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全县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二)努力传承我县传统文化。如**县人民非常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红色文化精神,能够坚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听党话,爱国家,具有良好形象。具有良好的道德思想和品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文化兴县的基础。我县人民从革命战争年代就已经形成的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团结拼搏、创先争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县人民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进取精神,能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是最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都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提。
**县人民认识到只有发扬战争年代那种“拼”命的'精神和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能力才能彻底改变**面貌。
**县人民还特别注重发扬励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如老区**人民对于子女上学最为重视,即使是女孩子,只要她自己念得进去,家长倾其所有,哪怕再艰苦也会大力支持。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建立了**小学和**中学。1990年,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就建立在**南溪镇。希望工程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近亿元的投资,援建了110所希望学校。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我县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县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并经久不衰的红色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县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主调。近年来,我县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相继编写、出版了《**红军史》等书籍,维修了数十处革命旧址,已经修建“**县革命博物馆”、“**县革命烈士陵园”、“红军广场”等多处纪念场馆,开辟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用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建立了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有立夏节起义旧址;**大军前方指挥部等红色纪念场馆;革命烈士馆和烈士纪念塔;有红军纪念堂;有**土地革命时期红色革命遗址群、槐树湾抗日民主活动中心、斑竹园解放战争时期**大军挺进**后方基地;······ 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战争年代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革命纪念地30多处。这在我县是得天独厚的,无人能比。
我县近年来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坚持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打造**旅游经济强县为目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高品位规划建设。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帮助编制了《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红军纪念园建设规划》和《重点革命遗址整修保护规划》等20多个方案,设计重点纪念场馆布展方案8个,以规划引领建设。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5亿多元,对县内20多处省保、国保级革命旧址实施了维修加固、重新布展;规划建设占地1.5平方公里的**红军纪念园,原貌复制国保级遗址,集中展示红色文化;并在**国家地质公园主园区**异地复制了**大军千里跃进**前方指挥部;将原革命烈士陵园改造扩建成集红军广场、红军纪念碑、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村为一体的国家4a级红色经典景区。**县政府还将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经费列入政府预算逐年增加,并建立了100万元的红色旅游发展基金。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精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努力传承红色精神,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绿色旅游范筹,以红色文化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红”和“绿”的结合作用。使学员或游人充分感受到红色氛围,绿色氧吧的享受,既受到精神鼓舞,又起到养生的作用。**县博物馆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年官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 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建馆以来接待参观者近400万人次。目前,在**县委党校建立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就有:国防大学**教学基地、西安政治学院**教学基地、安徽省军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安徽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等,**的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
(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江淮情”大型文艺演出走进**,高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组织送戏、送书、送电影;开展了《唱响红歌给党听》文艺演出、市三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韩国江源道文化交流、省群星奖获奖作品巡回演出、山水文化旅游节、**民歌会、天贶民俗文化节、六安茶谷节等多种文化活动。
二、文化发展滞后是建设文化大县的现实之痛
(一)文化氛围明显淡薄。在发展定位上,还没有把文化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位置上,基层乡镇更是不感兴趣。在管理体制上,作为“事业单位”的文化机构,文化活动完全依靠财政支持,“政府办文化”现象突出,难以有很大作为。在发展观念上,文化市场意识和大文化观念不强,对发展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缺乏宏观规划、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对利用文化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十分薄弱,即使相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还没有形成经济优势。
(二)文化产业相对滞后。一是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低,对文化氛围的形成影响力有限。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旅游产业也是景点建设粗放,缺少文化内涵,吸引力、影响力不强。二是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三是尽管文化事业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不适应形势需要,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体制原因,加之文化发展现状,造成文化单位人才流动困难。一方面是出口宽松,人员老化、人才流失,专业人员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是进口收窄,文化事业急需人才缺少来源, “瓶颈”制约现象十分严重,文化发展后劲不足。
(四)激励机制仍显乏力。两年前,我县就已经出台了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相关政策,但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尚未纳入其中,培养和集聚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健全,特别是对有成就的各类文学艺术人才的激励机制缺少足够的吸引力,文化人才投入创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远远没有得到必要的发挥。
(五)阵地效用十分薄弱。政府对文化活动阵地等硬件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乡镇建有文化站、图书馆,村居建有阅览室、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但利用效率极低,有场所、无资料,有资料、无活动,有活动、无内容,有的甚至成为“花瓶”、“摆设”,常年不开展任何活动。
三、加快改革创新是建设文化大县的上上之策
(一)凝炼崇高的文化灵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取决于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建设文化大县,凝炼新时期**精神,大幅度提高全县人民的综合素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形成了立夏节起义精神(2009年5月6日王金山《在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坚持真理、坚定信念的求实精神,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英勇善战、无坚不摧的英雄精神,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依靠群众、生死相依的团结精神)、**红军精神,今天应该在继续传承的同时,大力弘扬“忠贞勇毅,奉献不息”这一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使其真正成为全县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二)建设完善的文化设施。一是要整合现有资源。该向公众开放的要开放到位,能够开发利用的要用当其时,力避资源浪费。二是要加大文化投入。切实防止城镇建设中的功利化倾向,规划建设一批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构筑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完善城市社区现有文化、体育设施功能,充分展示全县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吸引社会资金,建设一批体现**特色、彰显**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基地、文化主题公园等,使之成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
(三)发展强盛的文化产业。一是规划引领。要从文化产品生产、文艺作品创作、文化展演活动、文化市场建设、文化市场流通服务等方面,对文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产业发展的各种业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引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二是政策支持。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在准入、用地、税收、金融等方面享受与工业项目同等政策待遇。三是深化改革。探索文化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吸引外资、集体、民营经济投资入股,发展股份制文化企业。四是招商引资。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盘活民间文化、文博、艺术团体等文化资源,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四)铸造大量的文化精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立健全包括组织协调机制、创作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在内的文化精品生产保障体系,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持续不断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围绕我县特有的红色历史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推动乡土文学、诗词歌赋、戏剧曲艺、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艺术摄影、工艺制作、舞龙舞狮等艺术门类的创新与发展,加快构建以文艺创作、文艺演出、文化展览、图书出版、旅游养生等业态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力争形成既有时代特征又有**特色、既有文艺创作团队又有展演展览群体、既有雅俗共赏的普通读物又有影响广泛的精品力作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创作一大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文艺作品,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五)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切实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通过节会、竞赛、体验等多种载体形式,开展文艺调演、农民文化节、学生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机关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丰富基层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文化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的文化消费和文化品鉴观念,增强全县人民的文化和文明素质。
(六)打造优秀的文化团队。建设文化大县,人才问题至关重要。一是要组建文化机构。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履行具体运作职能。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都要引导专业人员牵头,群众自发参与,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二是要形成专业团队。开展任何文化活动,既需要有专业的创作人员,又需要有专业的演职人员,也需要专业的组织营销人员。因此,必须结合县情实际、专业实际,引导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创作、演出、营销团队,这是建设文化大县的基础工作、重中之重。三是要培育文化名人。领导关注激发热情,生活体验催生作品,实践锻炼增强能力,重点推荐提升地位,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领域领军人物、专业人才,甚至大师巨匠、名流精英,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人才济济、文化繁荣、产业发达、事业兴盛的良好局面。
(七)鼓励新颖的文化创意。一是要深度开发现有文化资源。在对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生命力的内容深入研究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以新的形式、新的载体继承下来、表现出来,力争在3-5年内打造出3个以上至少在全省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二是要着力推出文化创意产品。要围绕红色文化、历史故事、人文掌故、民间传说等基础资源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以全新的视野演绎文化作品;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借鉴具有较强实力文化公司的创意思维,以全新的形式表现文化作品。
(八)提升文化的战略定位。建设文化大县,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历史过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战略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推进措施,建立重大问题和重要项目研究的协调机制,才能推动文化建设健康、有序、跨越发展。
【建设文化大县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11-29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2-20
职工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12-22
思想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8-21
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4-10
有关文化景观建设的调研报告04-11
移民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11-25
全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8-28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