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科研调研报告

时间:2024-08-20 11:56:38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科研调研报告[汇总9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研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研调研报告[汇总9篇]

科研调研报告1

  为让上级部门更好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发现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为制订促进学校科研的相关政策,推动全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的依据。现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现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现状

  学校有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学校领导在思想观念和实践中都能有带头作用,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但我校老师年龄普遍偏大,对科研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对课题研究无激情;中年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科研;而且教师们苦于不懂科研方法,学校科研经费不足,导致课题申报不积极,课题研究不主动,从而出现有人带头而无人跟进的教科研工作尴尬局面。

  二、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建设现状

  现阶段,学校建立有教科研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理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和教研组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学校教科研工作小组,由教导主任任组长,教导处成员、教研组长、课题组长为组员的工作小组,由教导处负责分管,并明确相关职责。学校未成立专门的教育科研部门,教导处因教育教学事务繁多,人手不足,导致科研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推进效果不佳。

  三、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现状

  今年,学校共有3个课题结题,有4个区级及以上在研课题,有3个校级课题。课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教育及英语、语文、政治学科方面,部分学科无课题,参加研究的教师占现有教师的65%。今后,我校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教科研机构未单独设立,分管处室教导处因教育教学事务繁多,人手不足,导致科研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推进效果不佳。

  2、学校有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但因学校教师具体情况限制,导致管理实施难度较大,从而造成申报不积极、研究不主动、成果难提炼等诸多难题。

  3、学校对教科研工作有考核实施,但学校整体经费不足,教师外出培训、科研经费不足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进。如我校《xxxxx策略研究》的外出培训就因为经费问题受到影响。

  4、教师的认识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教师普遍认为“没时间”;“缺少方法”与“科研意识差”;职称到手,安于现状。很多教师并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科研。

  五、学校教育科研的`需求

  1、学校成立相关教科研部门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领导关注课题研究的工作,但是一年四季领导头绪繁多,不可能只考虑教育科研的事情,也不可能花多少精力专门来做课题。成立专门部分专人负责,校长把握学校课题研究发展方向,专人负责科研工作具体实施,来推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2、加大教育科研骨干的培养,让骨干教师承担课题,依靠骨干教师带动广大教师一道来解决教科研问题,在做课题的过程学习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提高理论修养、提高研究水平。

  3、改变教师现阶段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

  教师在做或者是准备要做课题的时候,往往是抱怨学校条件和环境差,没有现成的资料。都潜意识将教育科研与高科技联在了一块,将教育科研神秘化了,认为科研就是高设备高条件的产物。其实,学校教育科研主要是解决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和问题是常规教学工作方式下的产物。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一般是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增添措施等。这些途径完全是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存在的。明确这一点,让选题更多的考虑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搞研究更多考虑怎么充分挖掘潜力,让教师有立足于现实条件搞课题的意识。

  4、建立课题研究的分层的专家指导制度;聘请相关专家对学校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完善相关科研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六、未来五年教育科研规划

  1、加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和评价制度,开展学校课题研究(以“自主学习”为主);邀请专家进行“有效学习”课堂改革培训,使全体教师理解“有效学习”实施模式;学科组根据新课改方案、新中考方案制定本学科的课程建设纲要;在全校推行“微课”技术,使微课”走入课堂;举办全校骨干教师“有效学习”公开课活动。

  2、搭建学校教育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大学校教育科研覆盖面,实行教研组组组有课题。举办全校高级教师“有效学习”公开课活动;各学科组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课程建设纲要,真正落实选修课、学考、中考教学与复习安排;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力争德阳市骨干教师人数有所增加;力推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上一级培训。

  3、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总结、反思五年学校科研工作,完善修订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学校科研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广课题成果、论文成果;汇编五年教科成果,出版《xx论坛》;推荐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名师评选,力争本校出名师;思考下一轮校本科研的重点、方向。

科研调研报告2

  20xx年,我率领教研中心主任肖贤、副主任李立强等一行5人对区属各校(园)的教育科研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学校的专项汇报,组织了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基层教师的心声。调研中我们分别针对每所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中肯、专业性的建议,给学校指明了方向,拓宽了科研工作的思路。

  一、调查目的

  进入新世纪,教育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一个区域内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需要研究,大到教育发展战略,小到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要在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区域教育科研建设已成为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对东湖区的教育科研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为充分了解本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研究、培训和管理模式,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加务实,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发现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整体推进全区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的依据。

  本次调研,普选了全区20所学校(园)(九年义务教育学校6所、小学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所)为对象,采用材料汇报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围绕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看法、“九五——十五”期间开展教育科研的情况及“十一五”期间承担课题研究的现状、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问题与各校(园)领导进行了座谈汇报;就个人教科研的体验、开展课题研究的经历和参加教育科研培训情况在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研内容

  此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目前全区教育科研现状(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对学校教育科研所涉及的体制、机构、运行机制、研究方法、现代技术、专业引领、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知识管理和生态环境、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与奖励方法等作较全面的调研。

  三、学校教科研队伍现状

  对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执教年级及所教学科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1.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

  通过调研数据,我们发现:

  从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所调研学校的科研骨干队伍偏于年轻化,平均年龄不到31岁,各个年龄层教师呈现梯状分布,也相对比较均衡。这样的队伍结构,对于老、中、青教师间的教学经验的传递、对于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有积极的意义。年轻教师的比例高一些,对于推动教育科研进程是有利的。因为他们顾虑少,接受信息快,年富力强,是东湖教育科研的新生力量。

  2.职称水平良好,教师富有教育教学经验。参加问卷的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中学高级)的4人,占总人数的2%;中级职称中一2人,小高86人,占总人数的46%;初级职称中二7人,小一63人,小二10人,占总人数的42%;无职称青年教师20人,约占总人数的10%。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但职评与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相关性不高。

  3.从所教学科来看,语文教师97人,占总人数的50.5%;由此可见,在教育科研队伍中,语文教师居多。数学教师44人,占总人数的22.4%;综合学科教师占总人数的27.1%。在综合学科中,又以英语学科教师居多,说明在综合学科中,英语教师还是具备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的。

  4.从任教的年段情况来看,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初中教师,在小学中,以四、五年级教师为多。希望在教育科研方面要诱发初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四、学校教科研情况分析

  1.寻求合作。

  要把一种理念、一种方案付诸于实践,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总结、提炼、推广,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既要有学校管理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还需要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建立合作的研究群体,保证学校教科研的健康发展。东湖区教育科研的多年实践表明,寻求三个结合,是建立乐于合作研究群体的有效载体:一是基层学校与教研、科研机构的结合;二是基层学校教师(实践)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理论)结合;三是学术因素与非学术因素(特别是利用当地人力资源)的结合。通过这三个结合,既发挥了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教研、教科研机构的教研员、科研员所具有的理论和信息优势,也发挥了基层学校、特别是一线教师所具有的实践方面的特长。

  尤其是充分调动和利用好江西本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资源,博采众家之长,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避免走歪路,是合作研究群体有效运作的关键。东湖区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均是这三者有机结合、有效运作的结果。

  2.明确意识。

  把科研工作摆在“先导”的位置,是大部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共识。各校领导都明确地认识到了教育科研是区域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全体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座谈会上,不少校长都谈到要依靠教育科研更新观念、提升专业水平。如,育新学校向科研要质量,不仅是学校的观念,更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学校形成了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科研为主线、以课题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课堂教学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邮政路小学一直坚持以“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显校”为治校方略。百花州小学以创建科研教师队伍、学习型校园文化为目标,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绩效显著。豫章路小学作为名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积极打造科研型、学者型、管理型三类骨干教师群体。

  3.保障经费。

  多数学校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教科研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给予有力的支持。如,对人员培训方面舍得投入,在教科研活动中分批派实验教师外出学习。使立项课题能按期保质完成,同时也促成了课题管理的规范。

  在192位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65位实验教师参加过1-2次的课题专项培训,25位实验教师参加过3-4次的课题专项培训,83位老师参加过6次以上的培训。只有19位老师没有参加过课题专项培训。

  4.夯实校本。

  在与各校的座谈中了解到,学校普遍认为培训教育科研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一部。据座谈与问卷得知,教科研教师参加课题专项培训情况,其中国家级27人次,省级50人次,市级57人次,区级53人次,校级65人次。其中国家级培训中有部分属民间团体,校级培训占多数。

  5.落实制度。

  为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少学校力求从学校发展的需求出发、逐步完善,将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等一一列入学校章程。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使课题有序规范地开展,有些学校还制定了一些相关制度和措施。如,育新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力求做到“一个建立(课题组)、一个严格(考核与奖励制度)、一个确保(资金)、三个突出(科学性、规范性、群众性)”。百花洲小学的“两评两选一奖励一评价”激励制度使课题发展得到有力保障。邮政路小学制定了《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制度》。豫章路小学制定了内容详细的课题《同伴互助》活动考评条例。城北学校制定了《课题组考核激励制度》,将课题研究与职务聘任挂钩。右营街小学的'“课题实验工作奖励条例”明确规定:课题组优秀实验教师在学校评优、评先、晋级、聘任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课题管理人性化,激励机制的健全,大大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和可持续发展。

  6.扎实工作。

  (1)从调研资料显示,目前,全区各校(园)都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校校有课题。如育新、邮政路、豫章路、百花洲、滨江等学校在原有诸多的“十五”教育科研课题顺利结题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而百花洲小学由一个大课题辐射出十个子课题,课题涉及的面广,参与的教师多,使科研深入到年级组、深入到普通教师当中,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众多教师在科研中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

  (2)各校对教育科研工作有整体规划,大部分学校的课题组在学期初能认真制定计划,科学安排活动内容,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好阶段性总结,如育新、豫章、邮政路、百花洲、滨江、向荣、凤凰坡、东幼、青桥等。有的学校注重了对资料的规范管理,分门别类归档。滨江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中不仅能扎实地去做,更重要的是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做研究,重数据、重过程、重提炼,显示了实验教师较高的科研能力。

  (3)大部分学校能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科研活动坚持以校本研训、校本研究为导向,重在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将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结合起来,活动形式有专题研讨、观课评议、科研讲座、成果交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等。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科研特色鲜明,形成了良好态势。如豫章路、凤凰坡、培智、向荣等学校在实验中能结合本校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凤凰坡小学能根据学校生源状况,开展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课题研究,被评为省级重点课题,课题进展扎实有序,有效实现育人与办学双赢。有些学校能结合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彰显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如向荣小学结合校本课程《诗歌教学》,开展了学校诗歌教学文化特色展示活动,在全区乃至全市产生了轰动效益。

  五、东湖区教育科研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熔炉,是使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名师和专家学者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区教育科研发展不均衡,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

  1.人员层面:

  (1)科研培训措施有待于加强。

  从调研情况来看,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均有待于提高。学校要搞好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校要根据承担的课题情况,积极开展科研培训,采取“分批培训”的办法,开展“青蓝工程”的科研培训方法。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作为重点,以提高创新型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点带面,以面辐射全校教师,让老师尽快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

  (2)领导认识不够到位。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学校教育科研发展不同。一些教育科研氛围浓厚的学校,发展势头猛,工作水平提升也很快。如南昌市育新学校在校长的带领下,主动联系专家,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实际,从“八五”期间就开始确立了研究课题,通过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使课题研究的过程同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央电教馆、中央教科所、省市电教馆、教科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的知名度也大幅提升。但也有部分学校领导表面重视科研,却没有切实深入到教育科研一线,没有主动寻找专家支持,难以找到切合学校实际的研究课题,搞教育科研或流于口头或只是教育科研专干的事,因此,教师积极性不高,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3)教师缺乏科研意识。

  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教师缺乏一定的科研意识。

  据数据分析,40%的教师曾参与课题研究。60%的教师没有搞过课题研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研究”,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操作层面的科研方法、技能更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片空白”;绝大部分教师不了解“课题研究方案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可见,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也有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但是由于缺乏开展教育科研的知识和方法,使他们想投身于教育科研,却难以进入。

  2.操作层面

  (1)课题多杂泛滥,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各校课题很多,但杂,哪类都有。有的课题的选择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论证,选择的课题往往过大,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范围,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影响了实验的深入开展和实效的取得。有的定位不明;有的选题太广,研究范围太广;有的思路狭窄、内涵有待拓展;还有的课题研究内容笼统,目标不明确,面面俱到,往往没有重点,实验成果出不来。有些学校在某项课题研究中,完全充当了“替人打工”角色。如有不少学校承担了《同步教学》课题,实验教师只是为完成输送资源的任务,并未做其它研究和思考,没有达到该课题总课题组的研究目标,失去了进一步升华的机会,很可惜。其实利用网络共享、交互的大量资源,是有许多文章可作的。

  (2)科研机制不全,制度不完善是影响教师科研自觉性的客观因素之一。由于科研管理的力度不同,学校教育科研发展不同。教育科研发展迅速的学校,教育科研分工明确,参加课题的领导、老师都知道自己的项目任务,如百花洲小学。而有些学校由于分工不明确,或分管教育科研的领导人事变动,科研管理有些混乱。似乎大家都在做,但没有人主管,所以造成问啥似乎都知道,却说不明白;材料都说有,就是拿不出手。还有些课题研究队伍不够稳定,研究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专业人员培训未跟上,致使实验效果受到影响。

  (3)缺乏严谨的科研态度,科研氛围不浓,影响了教师科研的自觉性。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相关理论知识,不能规范地、科学地进行教育科研。如大部分课题实验缺少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使课题的信服力减弱,而这是典型例子替代不了的。而有的有调查问卷,但没有进行分析;有的设计不科学,分析不深刻,思考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有些学校在课题进展中,过程性资料归档不规范,不齐全;还有的学校在实验中存在浮躁心理,急于结题,取得所谓的成果,至于实验任务是否完成的有效等问题考虑不够。调研中,我们对20所学校的192位教师进行了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老师大部分对学校原有课题了解不够。有的学校的老师对学校原有课题名称的填写不正确正确。大部分参与了“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教师对课题名称、级别选择正确,但部分学校参与问卷的个别老师因为没有加入“十一五”期间课题研究,没有填写。

  (4)科研能力急待提高,缺乏专家引领和技术支持。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培训缺乏,理论与专家的指导不够,制约了教师科研水平的发挥。实验老师文科占多数,所以课题的质性分析较强,量化分析欠缺。

  六、今后教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对策建议

  根据此次调研,对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1.促均衡,谋发展

  一个区域范围内的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并不是要求同步发展,而是承认差异,允许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多样性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均衡发展。就东湖区而言,要实现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更新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在正确的科研观念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教育科研行为。必须强调,中小学搞教育科研一定要有课题,因为课题是教育科研最基本的“细胞”,特别是开展科研活动的起步阶段,学校应该挖掘影响本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形成学校的“龙头课题”,通过“龙头课题”的研究,全面带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而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但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决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要逐步拓展到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兴校”、“兴教”、“兴师”的助推器。

  二是稳定队伍。区教研中心作为一级科研机构,不仅应该拥有专职的教育科研人员,指导基层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科研培训、完成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任务等等,而且应该逐步形成高学历、专业化发展的教研队伍。以促进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

  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是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际组织者和操作者,频繁更替,尤其在课题研究周期内的频繁更替,会影响、甚至终止课题研究的进程,不利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教育科研管理条例中,是否可以增加相应的条款,如:学校教科研主任最短任期为3年,保证学校教科研主任队伍的稳定和水平提升。

  三是加大投入。开展教育科研需要经费的保障,教育行政部门除了继续争取外联相关部门的支持,将课题纳入当地有关部门计划项目之中,争取项目和经费支持外,自身也应该有专项科研经费。

  2.提高认识,强管理

  领导对教科研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发展。领导不能回避教育科研,要从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来考虑新的工作方式。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发展,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各校领导要静下心来思考,因校制宜,推进“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调动更多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不要使老师们都跟着校长的思路转,要让老师们更多地承担责任,自主思考,自选路走。

  3.区域培训,带骨干

  区进修学校和各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重视专家的引领和理论建构,切实加大对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力度。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越是在关键时期、转型时期,越要积极通过科研之路把教师引向幸福之路,消除倦怠感。要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科研素质,为教师的终身发展谋算。

  4.扎实研究,重实效

  课题研究要严格按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化进行操作,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数据的搜集、分析,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对比等。申报课题时要力求突出权威性、学术性,要加强与教育科研专门机构的挂钩。我们还要充分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不在于学校大小,只要选准富有时代性,针对性的课题,小学校同样可以在教育方面走出成功的路子,(凤凰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为自身找到发展的机会。

  5.建激励机制,促持续发展

  在政策措施上,把教科研与学校评估督导结合,把教育科研列入评比、评职称、考核的内容,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6.可持续发展

  在区域范围内如何使教育科研保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要实现区域教育科研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策略。

  首先,东湖区今后应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种层次的课题研究,鼓励校际合作研究,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科研基础上,整合区域优势,注重区域推进解决全区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其次,加大优秀成果推广的力度。目前,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近年来,东湖区取得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优秀成果,对这些成果推广、深化研究,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因此,建议在成果推广这一课题上进行探索,包括成果推广的模式、机制、策略等等。有必要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说,优秀成果的推广,是一种行政行为,需要行政领导牵头,才能顺利推进。可以建立“教体局——教研机构——学校”三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网络,教育局主要抓好领导、决策、调控;教研机构抓好宣传、指导和评价;学校则着力抓好优秀成果的应用和反馈。多方力量的有机整合,确保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落到实处。

  第三,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时,必须摆脱狭隘功利主义的羁绊,克服科研为获奖的错误倾向。必须从本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致力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根据学校教育科研的原有基础,采用不同的策略,科研基础好、氛围浓的学校,可以在原有优势研究项目上挖掘、创新,寻找新的研究点;科研基础薄弱的学校,先找影响学校全局的问题,逐渐转化为学校的研究课题。在学校教育科研过程中,还必须建立有专家和教师组成的合作研究群体,重视专家的引领和理论建构,但同时也不能走入误区,完全依赖专家,毕竟学校教科研的主体还是教师。

  东湖区的教育科研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居危思安,通过寻找问题,以促进今后更大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目的所在。我们相信,东湖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后续的“十一五”末期乃至“十二五”期间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科研调研报告3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410人,教师30人。近年来,县级立项课题已结题4个,市级立项课题已结题1个。其中一个课题被评为县级优秀课题并推广。现有一个县级立项课题《实施小学高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XX年结题),一项市级课题《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XX年结题)正在研究中。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

  教科研工作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我校以“科研兴校”为理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校领导的重视,校长亲自承担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了教科研中心,由专职教科研中心主任负责全校的教科研工作。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科研的气息溢满校园,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我校30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8人,专科学历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6人。我校大部分教师重视教科研工作,主动以科研促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市县级获奖论文40余篇,发表10余篇。60余篇被评为县市级教育教学成果。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施

  为了探索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模式,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们做到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负责具体实施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为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教育科研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教育科研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专题、措施,确保科研优质高效。学校为教育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保证,想方设法解决教育科研的经费。在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教育科研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把教育科研纳入校长的办学目标管理,把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与评职晋级、评优、评骨干教师结合起来,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实行“一票否决”。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

  1、课题带动

  将开展的教研课题作为教师培训基点,使教师在课题的选择、设计、实验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校本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将结题后的科研成果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对教师进行“过程分析、方法介绍,理论阐述,实际操作、成果推介、疑难解析”等等的培训。参加课题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的展示。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形成浓厚的科研气氛。在课题实验中,人人参与,全体合作,充分显示了校本培训的全员性和主体性。正在研究的县级立项课题《实施小学高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XX年结题),市级课题《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XX年结题)共有18名教师参与研究。同时做好结题课题的校内推广工作。

  2、讲座培训

  学校将对外出参加教研培训的教师,就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讲座,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3、加强集体备课

  各个年级各个学科成立备课组,认真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每周一开展活动,对每周将要讲授的教材共同分析研究、确定目标、选择方案和完善教学设计,并且统一使用集体备课的成果。

  4、师徒互结对子

  我校有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2人,在学校内部将骨干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中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将自己的传帮带经验和思路整理成文。

  5、观摩听课交流

  教研组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制度化的观摩听课活动,并落实观摩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另外,学校定期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进行案例学习和研究。

  6、个人自主研修

  教育科研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适应课改的发展和需要,努力使部分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型教师。学校明确规定学习任务,由教师个体实施,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提高。并把激发教师内在学习积极性作为根本,同时积极创造教师自学的有利条件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辅以制度、检查和考核。

  7、交流合作

  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有效的达到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并相得益彰。通过与兄弟学校结成对子以来,通过轮流举办教师论坛、联合教研会等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8、专家指导

  学校每学期确定几个重点专题后,组织集中培训,请教研室和兄弟校的老师来校讲课、听课和评课,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理论,介绍外地的教学新信息、新经验和素质教育的新动向、新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指导。

  三、我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重视不够

  在调查中,我发现存些教师认为自身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无须开展教科研。还有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是走形式,对教学质量不会有多大影响等。这些误区在肯定是程度上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带来了负面影响。

  2、缺乏研究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实际参与教育科研的太少,缺乏研究经验,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不熟悉,迫切想学校能在这方面帮助他们。

  四、做好今后教育科研工作的对策

  1、加强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进修。

  一方面,学校科研工作人员自身要不停加强理论进修,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宣讲相关知识,提高学校教师整体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同时,请科研专家到校考察、指导、开设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科研交流和进修。

  2、加大对教育科研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利用学校业务进修、宣传栏、校园网,加大教育科研校内宣传;并对教科研工作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3、利用讲座等方法帮助教师掌握各种常用的科研方法。

  4、加大教育科研在教师绩效工资中所占比重。

  教育科研基于学校、立足学校、为了学校,学校要努力创设适合本校特点的教育科研文化,让研究在工作中、让研究在生活中、让研究在管理中。走向教科研,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教育科研之日,也就是教育得到振兴之时。

科研调研报告4

  **医科大学在“**”期间,学科人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高等级科研成果产出上更是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回顾学校“**”科教工作,我们认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学科人才建设,从而为我校综合科技实力的提升和高层次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组织培训,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正表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因此,科技人员必须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并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这就要求对科技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医学情报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近年来,由于科技队伍结构层次逐步提高,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已初步了解医学情报检索知识和科技咨询技术,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为此,我校请医学情报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分期分批地对他们进行更高一轮的培训,提高了科技人员获取和处理最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便于他们了解本学科前沿,寻找新的突破口。

  (二)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我校从“八五”期间,就开始分批分期选送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深造,目前已有新药筛选**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药物研究所所长吴曙光教授,原全军肾脏病医学专科中心主任、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侯凡凡教授,原全军烧伤整形医学专科中心负责人之一、整形外科主任高建华教授等一批学成归来的学者成为了我校的科技骨干、学科带头人,在我校的10个原全军重点实验室中,有5个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是我校选送出国深造的回国人员。而且这10个实验室都与国外的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互派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不拘一格,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是构建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的关键所在。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高层次的知识,能进行高水平的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而且更要求其具有凝聚力,要善于团结、组织、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不断创新、进取的科研活动。因此,培养、引进、选拔年富力强的、具有真才实学的、有组织管理能力的、有良好的科技道德的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最为重要。

  (一)培养锻炼中青年科技骨干

  我校特别注重培养锻炼中青年科技骨干,特别是留学回国人员。首先,学校专门为他们设立了“苗圃课题”专项经费,作为回国人员的研究启动基金和高水平、高起点、有苗头项目的前期研究资助,为他们申请基金课题打好基础。其次,积极组织他们申请国家、军队、省、市各类基金课题,特别注重组织他们牵头申报多学科协作的重点、重大课题,通过具体科研实践逐步锻炼他们,培养他们,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如,我校微循环全军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姜勇教授;病毒性肝炎全军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侯金林教授;神经信号转导实验室负责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高天明教授等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都是通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在科研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二)制定规划,引进高层次人才

  我校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急需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学科制定引进人才的规划,有计划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是从留学人员中选择研究方向与学科发展方向一致的高层次人才,以便促使发展受限学科尽快与国外科研水平接轨,推动学科的发展。

  学校最早成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我校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舒斯云教授,我校在1990年引进了在美国田纳西州大学进行了多年客座研究的舒教授,舒教授来校后一方面继续与国外保持着亲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保证研究水平与国外的接轨,一方面承担了国家、军队、省级各类的课题研究,成立了神经科学研究所,项后获得1项国家发明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我校利用地处广州、给予较好科研环境、解决配偶及子女工作等办法引进了大批国内高水平人才,目前已有一批人成为骨干人才。

  (三)转变观念,灵活善用高层次人才

  由于双方用人单位、家庭、地域和环境等种种原因,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于克服的困难,我们转变观念,以“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方式灵活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不办理完整的调动手续情况下,采用客座研究和兼职的方式由其本人灵活机动地安排来校工作时间,从而达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成果的目的。

  姚院士是我校引进的人才中层次最高、水平最高的一位。由于种种原因,姚院士不能完全调动,全职为我校工作,但我校采取了灵活的方式,请姚院士自己安排来校工作时间,达到了两全齐美的效果。目前,姚院士不仅仍然领导着原来单位学科的研究工作,而且为我校主持着一个学科的研究工作,姚院士充分利用了当今通讯交通方便的条件,很好地组织着双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三、知人善任,不断完善落实人才管理机制

  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科技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一)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我校选拔研究所长、科室主任大多不论资排辈,注重德才表现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能脱颖而出。并且制定研究所长、科室主任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业绩评价。最近,我校试行了采用公选的形式选拔学科带头人,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参加竞选的人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非本校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竞选的人公开演讲、答辩,由专家和科技人员共同打分、投票进行选举。此举对我校科技人员起到了很大振奋和激励作用。

  (二)建立“论贡献、比成绩的公平竞争机制

  在职称评定,博士导师遴选、评功评奖、晋级晋职过程中,论贡献、比成绩,除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外,还建立了公正、科学的科技干部职称评定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操作规程和办法,尽可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达到倡导奋发、拼搏、进取的精神的目的。

  (三)建立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对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尽量完善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学术水平和贡献挂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奖励规定,使科技人员的贡献直接和收入、住房、晋职晋级相挂钩,学校下属单位有的还制订了科研课题奖励,优秀论文奖励和科技成果匹配奖励办法。全校从上到下建立起了一套体现知识价值的激励机制。

  四、以立项为起点,从源头入手抓高水平成果培育

  获得高水平成果必须从立项开始抓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我校始终坚持对创新性强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重点重大项目实施全程的成果管理跟踪,保证了大项目出大成果。以我校20xx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严重特殊类型肢体创伤修复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而言,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973课题、省、市、军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金额共计百万余元,通过对该项目的全程成果跟踪管理,为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科研协作,以组织管理促成果产出

  随着当代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越来越重要,在科研活动中,学科间的大协作已成为完成重大项目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注重多学科之间科研协作的`组织,发挥多个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的协作研究和成果申报,成为现代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我校20xx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项目为例,其中“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开发与拓展应用研究”项目是80年代初由我校珠江医院烧伤科司徒卜教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后由钟世镇院士等进行临床解剖学研究,又由我校**医院整形科高建华教授等对其基础进行细胞水平研究和扩展应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虽古老但却有深度、难度、水平和特色,且为原创性科研成果。另一项目“大肠癌发生与转移的分子调控及早期诊治的综合研究”是由我校基础部病理教研室丁彦青教授等的基础研究和**医院消化内科姜泊教授等的临床研究相结合的项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有突破、有深度。这两个项目的获奖是我校积极地协调和合理地组织具有相关研究内容的成果联合申报的成功尝试,也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渗透,相辅相成的结晶。

  六、以过程管理为辅,注重组织科研技术资料的积累

  我校在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研究发现,很多科研项目在课题结题后存在技术资料的缺失和表达科研技术水平的载体不完善、不恰当的问题,从而影响研究成果的评价、转化和奖励的评审。因此,我们认为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主动地逐步获取、积累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1.研究过程进展情况的记录,数据、图片、影像资料。要求系统积累各研究阶段的统计数据、图片、影像资料等资料。

  2.专利资料。强调加强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专利的申请。

  3.高水平研究论文。论文的发表要遵循抢先发表的原则和高等级刊物的原则,根据研究论文的内容和水平选择刊物的层次。

  4.组织参加学术交流。扩大影响和增进同行的交流,获得最新的信息。

  5.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学习班推广成果技术,逐步获取推广应用资料。

  6.对新药、医疗仪器、生物制品则要有计划地组织科研人员按有关要求完成相应研究并准备好相关评审申报资料。

  7.成果效益资料的积累。要求注意收集利于评价成果的各种资料,如:成果被同行引用、应用的资料等。要注意检索收集成果论文被SCI、EI、IM、CA等收录的情况等。

  以我校20xx年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研究”项目为例,该项目共发表论著136篇(国际期刊41篇,IF2.46-11.2杂志15篇);被SCI收录54篇,引用超过425次;5次在国际学会获奖(20xx年ISN/ASN “最佳论文一等奖”,1996年ASN“蓝绶带奖”,1995年EDTA“杰出科学报告奖”,1998年ISPD“青年研究者奖”);原位修饰学说被写入“Thekidney”和“TextbookofNephrology”等6部国际经典教科书;受邀为国内外核心期刊写述评12次,国内外重要会议作专题报告25次。“ISNNEWS”刊专文介绍项目研究经历。成果和建立的诊疗技术在全国52家医院、7家研究单位推广应用。充分说明科研技术资料积累的重要性。

  七、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注重组织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对于不同的研究项目,采取相应地推广应用方式,组织课题组选择好推广应用单位,制定推广应用措施,落实推广应用计划,协调相关事项,获取推广应用资料,并根据推广应用中存在地问题,组织课题组不断改进,完善成果,达到成果推广应用地目的,为成果地鉴定、评价、成果地转化与奖励打好基础。

  以上是我校在“**”期间科技管理工作的一点经验体会,由于我校刚刚从军队转制到地方,和省内许多高校相比,我们在科技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热切希望各兄弟单位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我校能够更好的为**省卫生科教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研调研报告5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区教育局XX年11月份出台的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充分了解我区各中小学校(园)科研工作现状,以便更好地改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培训和管理模式,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加务实,贴近学校工作实际,从而推动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计划安排,由进修学校主管教育科研工作的邰秀丽副校长带队,教育科研部全体同志于10月11日至11月15日,分别对全区34所中小学校(园)进行了全面调研指导工作。现将调研总体情况综述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区自“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启动以来,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并重新调整科研工作思路与做法。重点加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船营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增设了船营区教育科研办公室;2。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营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选办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制度》;3。加强规范化管理。编制下发了《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目录》、《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4。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立项课题必须是围绕我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避免课题求大、求多等弊端;5。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对各项研究课题的开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研究材料的积累进行全面监控管理;6。加强调研指导。深入基层一线,真正沉下去,了解课题进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7。加强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及转化。以上这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各种措施的保障,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为我区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通过调研指导,我们欣慰地看到各校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完善。

  全区各中小学校(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校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下设专、兼职科研主任,并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教育科研各项工作制度。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逐渐形成。多数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科研办公室,做到制度上墙,“十一五”立项课题及校本重点研究课题上墙。从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上给予学校科研工作以充分保障。

  2。科研工作走下神坛,群众性科研活动蓬勃展开。

  通过调研我们欣喜的发现,多数学校淡化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神秘感,能够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科研理念与学校的具体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以行动研究(关注问题→拟定策略→采取行动→反省评析→再度关注)为手段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模式。

  群众性校本科研活动蓬勃展开。各校积极开展以学年、学科等不同形式的小组为单位,组成校本小课题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各自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困惑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确立研究课题,极大地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走出了科研是少数教师的事情,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的,仅限于有经验,有兴趣的教师,把教科研看成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事情的误区。

  多数领导与教师已经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甜头,有的校长提出“科研是太阳”,“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科研实践中他们逐渐感觉到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二者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侧面:教学是做的过程,科研是反思的过程。科学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研究的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不是任凭经验和惯性的教学,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视觉效果上,或者是简单的经验上,而是能够上升到抽象升华、揭示教学规律的理论层面上,进而再次指导教学。

  3。课题管理过程规范,确保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

  课题的过程管理问题,是确保我区“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各校都能按《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规范课题开题,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材料,认真、详细填写统一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按时进行形式多样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交流活动等。由于加强了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从扎实搞科研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彻底克服了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科研课题证书,而不注重扎实搞课题研究的务虚倾向。

  各校都能按区里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内容要求,建立起富有本校特点的形式多样的科研档案。从调研的情况看,有80%以上的学校达到科研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提升了我区科研工作管理水平。

  4。评价激励机制健全,教师交流与展示平台宽广。

  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能够形成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如,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论坛活动,在研讨与争鸣中碰撞教育思想的火花,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通过让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深度叙事、经验论文等形式,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如推荐期刊发表,为教师出集子,出版教育教学专著等,实现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多数学校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措施,调动并保护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如: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成就激励等。定期评比教育科研成果,把教师的科研绩效与评优晋升挂钩,设立教师科研奖,形成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5。阶段研究成果显著,内容丰富与呈现形式多样。

  多数学校无论是立项课题还是校本小课题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成果内涵丰富,有分量,比以往任何时期阶段成果都显得厚重。成果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及案例集;教育教学深度叙事及叙事集;课题研究经验论文;阶段研究报告;课件、教案、教材及专著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从调研的整体情况看,目前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小学好于中学。但小学中也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课题,即没有立项课题也没有校本课题,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似乎教育科研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不发生任何关系。

  2。个别校长还没有走出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误区。

  部分校长对教育科研存在认识偏差,有主观认识障碍。尤其在中学,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制约,致使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还存在认识误区,感到教育科研十分深奥、神秘莫测、对教师来说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望尘莫及;教育科研是专业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依然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无暇去考虑如何搞教育科研的问题。“科研兴教”与“科研兴校”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其重要性还没有转化为广大领导和教师自觉的行动要求。

  3。科研主任素质亟待提高。

  有些学校对科研工作不重视,为了应付了事临时抓人,没有固定的科研主任负责此项工作;个别科研主任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敷衍了事。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得不到原汁原味的落实,给全区整体教育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主任应该是基层学校的主要培训者,承担着对广大教师的科研培训任务。因此,基层学校应当选拔具有一定工作热情、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培训能力的人做科研主任,进而使基层学校的科研工作较顺畅地展开。

  4。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我区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虽然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了,但整体看来,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教师选题盲目,问题过大,选点不准,还不能完全把教育科研与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紧密起来,使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小课题研究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个别学校还是处于松散型管理。这些都有待于逐渐规范管理、培训提高,使教师逐渐走上教育科研的科学轨道。

  5。教育科研经费短缺。

  多数学校提到教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开展科研活动或者派教师外出学习有很大困难。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1。继续提高认识,避免科研工作出现失衡现象。

  各中小学校长应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母机,是培养教师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领导和教师应形成共识,没有学术性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性的领导;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合格的教师。营造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定会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部分领导消除教育科研惯有的四种错误观念: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要树立四种新的教育科研观念:科研兴教;科研提质;科研促改;科研兴师。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树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是振兴船营基础教育的百年大计。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实行市、区、校三级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有效培训模式。努力通过科研活动聚合一批人、引领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3。加强对全区教育科研的调研指导工作。

  进修学校教育科研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与指导工作。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基层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排疑解惑。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培训会议或撰写调研报告的形式认真加以总结分析,从而不断推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4。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评估中的权重。

  虽然教育科研工作早已纳入到我区教育督导检查的范畴,但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检查中的权重,以便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5。建议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专项经费用于科研培训与成果表彰等。

  总之,我区“十一五”教育科研总体形式大大好于“十五”期间,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拓宽视野,明确我们教育者前行的方向,看清前行的路。美国著名教育家戈尔曼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用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看教育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就会感到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快改革。”

科研调研报告6

  一、调研检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为提高全市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依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及《XX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文件》[xx年.1号]精神。市教育科研所从xx年年10月24日—xx年年11月8日对我市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调研检查。在调研形式上采取了座谈交流、听汇报、查阅课题相关材料等形式。科研所制定了10个方面的调研检查提纲,组成了调研检查小组,随机选取了各县区课题研究的学校,总计调检学校23所。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较好的完成了此次调研检查任务。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极大地促动了各课题承担学校的科研热情,对保证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调研检查了解到的情况

  (一)成绩方面的表现:

  1、各县区重视这次调检工作

  (1)、文件下达后,有关县区及时对召开会议研究检查一事及时向基层学校传达市里文件精神,有的县教育局还下发了文件,如XX县教育局以《通知》的形式及时转发了市里的文件,李俊田副局长亲自参与了调检活动。

  (2)、各县教师进修学校普遍重视此次调检活动。从参加人员组成上看,多数教师学校校长亲自参加了本地的科研调检,科研室主任全程参与,协助做好有关事宜,使得此次调检工作顺利完成。

  (3)、科研调检工作受到了基层学校的普遍重视。相关材料准备充分,摆放有序。绝大多数学校的校长亲自做汇报,并提交了详细的书面汇报材料。一些学校建立了课题研究的奖励政策,调动了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2、大多数被抽检的学校课题研究过程比较扎实,课题管理有新进展。

  研究过程反映出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成果,多数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有记录、有材料、有阶段性成果,文本档案定期装订成册。而且,使课题研究内容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渗透教育科研理念,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XX区实验小学、十九小学、XX县新台子中心小学、昌图实验小学、市直三中等学校都做得比较好。还有的学校建立起了课题研究电子文档,从立题到研究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体现,资料齐全,一目了然,随时提取。如区十九小学网站、开发区一小网站有课题研究介绍,市直三中、开原五中等学校的课题研究电子档案也比较好。

  3、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绝大多数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也在不断增长。有的学校课题研究已经达到了能够申请结题验收的水平。如XX区实验小学尤为突出。校长万丽华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研讨会。它们学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验研究”省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学生的阅读量、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学校编写出了几本校本课程教材。昌图实验小学的课题成果“自助餐式作业”也很有特点。XX区第十九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课题情况在省有关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介绍。

  (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1、个别县区领导重视不够,认识需要提高。科研机构不健全。

  2、个别学校研究工作不够扎实,有的课题还没有怎么开始研究。

  3、过程资料积累不够。实验类课题检测手段简单。电子档案建设普遍需要加强

  4、有的学校承担的各级课题比较多,科研专职人员又不够,课题研究质量很难保证。

  5、科研培训需加强。课题研究的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研究不够。

  6、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不多,精品成果缺乏。

  7、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科研课题研究应有的图书、资料、外出学习、计算机设备等在一些学校科研室基本没有。

  三、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重视。通过抓课题,抓课题研究质量,切实把“科研兴校”理念落到实处。校长要带头搞科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从事研究的表率。

  2、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级各类课题之间的关系。有的学校承担的各级课题相对比较多,贪多必乱,省级的、市级的、校本的都有,有的还有“国家级”课题,由于学校研究能力不高、科研骨干有限、科研经费缺乏等因素,课题操作起来容易导致忙乱而无重点。课题研究质量无法保证。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各级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其中一项课题为核心、为主线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组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和沟通,课题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质量。

  3、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工作。科研的过程,也是科研的成果。教师通过参与科研的过程,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实际这就是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的成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因此,科研过程非常重要。有的学校课题研究过程

  空乏,不重视过程行为,不重视过程资料的积累,待结题时忙乱拼凑材料,这是科研的大忌。课题过程材料需要有专人负责。

  4、注意科研与教研的紧密结合。科研与教研区别是有的,但二者不可分割,如果二者出现了“两层皮”的现象,学校的科研、学校的教研工作都不会做出成绩。有人讲:“学校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三个结合”,即:科研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科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科研课题与教研问题相结合。

  5、学校也要制定科研课题研究的奖励与激励政策,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避免在学校出现搞不搞科研都一样的现象。

  6、加强科研典型的培养和宣传工作,以点带面。结合课题研究,鼓励支持教师向各级教育刊物投稿,发表文章。省级课题研究需要有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

  7、积极探索或开展网上科研工作,鼓励支持教师开教师博客。学校的网络或网站要充分发挥作用。目前,从调研中发现,有些课题研究学校的网络或网站没有充分利用,许多教师还没有上网的机会。教师个人博客更是寥寥无几。信息时代的到来,网上教科研将是今后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8、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科研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要改善科研条件,学校科研室要配置必须的计算机设备。购买一定的专业书刊和教育资料。经费不足是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9、以科研课题研究为契机,努力打造学校特色。一个课题就是一项教改措施。课题研究好了,就是一个办学特色。实践已经证明:许多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都是科研课题研究的成果。

科研调研报告7

  为贯彻、落实陈xx院长在20xx-20xx第一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更好地促进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使科研工作更加贴近学校工作实际,为教育教学服务,按照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由科研处处长邱瑞祥教授带队,科研处全体同志于x月x日至x月x日,分别对全院七系两部和图书馆、创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请学院领导审阅。

  一、对目前学院科研工作的整体认识

  在调研活动中,参加座谈的各系部领导、教师代表一致认为,重视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是高等院校本应该具有的工作职责,是高校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尽管像我们这类高职、高专院校,因受到各方面条件影响,科研还处于较低层次,但这不能成为放弃或降低科研工作的借口。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要尽其所能,做好科研工作。从思想认识上看,重视科研,希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已经成为全院教师的共识。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成绩,表现在:教师的科研热情高涨,科研自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青年教师的成长喜人,无论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方面,已经出现一批有科研能力、能够在今后科研工作中挑起重任的学术骨干;科研成果明显增多,出现递增态势,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成功率大幅增加;学院领导层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科研处积极发挥服务与管理职能,使学院的科研工作走上正轨。以上这些表现,展示了目前学院科研工作的良好发展走势。

  二、目前各系部的科研动向

  通过此次调研访谈,我们看到各系部在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大多数教师在思想上能够深切认识到科研对学院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切身感受到科研为教师个人成长带来的益处,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加强,各系部能主动将“科研兴系”、“科研兴人”的理念与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结合本单位的特长、优势,主动寻求科研的突破口、增长点,成为近期各系部科研工作的一大突出点;立足自身所长,拓展横向科研项目,成为大多数系部的关注点。

  2、科研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形成

  调研中发现,多数系部领导能够根据本单位的科研实际,通过不同形式,大力倡导、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形成了有利于本单位科研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各系部领导除自身带头从事科研外,还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措施,大力支持老师进行科研,尽其所能,最大限度调动并保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为此,一些单位还建立了评价机制,以激励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如财经系规定,在科研工作方面,每个教师每年至少要写两篇论文,至少一篇要在具有公开刊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并以之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参数;计算机系在新近制定的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教师科研量化标准,构建了教、研、学整体发展框架,规定了教师每年的科研工作量。这些举措,以制度的形式,确保了科研工作的常态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老师搞科研的兴趣和动力。

  3、科研成果明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多数系部在院级课题立项和教师论文发表方面都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成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编写(参编)教材及专著;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技能大赛;专利发明等。

  4、部分系部科研团队形成。比如工商管理系,形成了以史祎馨、叶治斌、陈宏寿等教师为骨干的科研团队,起到了帮助和带领系部老师共同开展科研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本系科研工作的发展。

  5、已立项的各类课题正按照计划进行研究

  本次调研的一个任务,便是检查已经立项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的进展状况。检查中发现,各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状况较好,课题负责人能负起责任,研究按计划进行,阶段性成果已经出现,按期结题应该没有较大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与科研在时间上发生矛盾

  在座谈中,有较多教师指出,自己有积极从事科研的愿望,也希望参与各类科研课题、横向项目的研发工作,但是缘于课时安排较重、较紧,主要时间都用于备课和讲课,没有时间搞科研;甚至于有一些企业主动与教师联系,邀请教师合作参与项目研发,但是教师们苦于没有足够时间,最后只得放弃。

  2、科研经费、设备不足

  在走访调研中,七系两部都提出了科研经费、设备短缺的同一问题。大家一致指出,学院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虽然有较大提升,但与目前的实际工作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教师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科研的积极性。比如,缘于没有科研经费,系部难以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一些课题组成员外出调研以及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外出活动,教师还要自己承担部分费用;青年教师在较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昂贵的版面费,因不能由学院报销一部分,使他们望而却步等等。

  另外,设备配置的欠缺,也给科研带来较大影响。一些系部的课题研究,需有一定的设备,方能进行;但系部对此要求难以解决,致使课题研究出现较大困难。如服装与艺术系胡丽丽老师承担的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新模式的探究”,须用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及学生实践场地,这些必备设备的欠缺,致使此课题研究出现难以进行的状况。(目前,经过与创业园协商,已在创业园给了一间房,但其他设备仍然没法解决。)

  3、相关的激励机制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调研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院对于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与相关政策尚未进一步完善,因而做与不做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挫伤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如在横向项目开发方面,各系部都有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项目的积极意愿,但对于项目接谈中所需的时间、费用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成果认定、经费支出、评价奖励等等方面,因为没有具体的政策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够,致使教师们不得已放弃了许多机会。再如每年的“科研十佳”评奖,只发一纸奖状,没有实际的物质鼓励,起不到表彰的实际作用。

  4、在更高层次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困难

  目前学院大部分青年教师都评了中级职称,他们对提高职称有着迫切愿望与需要。但因较多国家级核心期刊编辑部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认知态度,使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论文难以发表;即使同意发表,也须缴纳昂贵的版面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科研的积极性。

  5、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料不能满足教师科研需要

  近年来,为给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学院图书馆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如有目的的图书资料购定、引进“百链云图书馆”、手机上网查阅等等举措,都给教师科研提供了积极帮助,这是大家都充分肯定的。但学院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知网”的欠缺,使许多资料难以及时、大量、方便的获取。

  6、缘于各系部学科特点、人员、认识以及传统等主客观因素,出现科研发展不平衡状态;文科系部中,工商管理系、财经系、外语系发展较好;理科系部中,计算机系较好,其他一些系部相对要落后于他们;如将两者相较,在课题申报、成果等方面差距较大。

  四、主要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避免出现忽略科研工作的失衡现象

  全院领导和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是培养教师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学院领导应形成共识,将科研工作放在学院整体发展中进行构架式的考虑,将科研工作作为重要的大事、要事常抓不懈;要更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拓展科研的发展空间,消除科研惯有的四种错误观念: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树立四种新的`科研观念: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提质、科研促改,不断提升我院的科研水平,为我院能顺利升本提供有利条件。

  2、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制定科研经费投入计划,设立用于科研项目立项与科研成果表彰等专项经费,是促进学院科研工作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必要措施,建议学院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建议对已经立项的省市级科研课题给予一定的资助,使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3、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方法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方法,既关系到对教师的正确认识与客观评价,也关系到学院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建议学院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完善科研评价方法与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科研。

  为此,建议建立科研工作量考评制度;通过制度形式,提高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学院目前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有条件的少数系部做试点,制定科研工作量,并将科研工作量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工资晋升的重要参数,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全院展开。

  4、从当前学院各系部科研工作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需要来看,选拔各学科带头人,组建各系部科研团队的时机已经成熟,以此来整合科研力量,形成科研合力,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科研实力,以申报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5、建议各系部设立“科研秘书”,专门负责科研工作

  随着学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大量有关科研方面的工作开始常规性出现,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成果的统计、教师职称评定材料的整理、今后科研工作量的计算等等;目前这些工作都是各系随意指定人员负责。这种随意性,势必影响到科研工作高效、有利的开展。调研中,得知计算机系已经设立科研干事一职,专门负责科研方面的工作。建议学院推广这一做法,设立系部“科研秘书”获“科研干事”,明确专门负责科研工作的人员。

  6、充分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协调能力,由院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教授、副教授、高工等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定期举办各类有关的学术讲座,营造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此条已经施行,“青年教师科研讲座”方案已经学院领导同意,第一讲已于11周周三举行)。另可考虑设立导师制,引领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7、进一步提高网络图书馆的作用,引进“知网”,以利教师对科研材料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各系部领导、教师对学院的科研工作抱有很高的热情与期待,他们出于对学院发展的关心,畅所欲言,将自己对学院科研工作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说出,谈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需要学院帮助解决的一些难题,对学院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这次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所提出来的意见与建议,对学院今后的科研工作,乃至于学院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学院领导,希望能给院领导的工作提供参考。

科研调研报告8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区教育局XX年11月份出台的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充分了解我区各中小学校(园)科研工作现状,以便更好地改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培训和管理模式,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加务实,贴近学校工作实际,从而推动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计划安排,由进修学校主管教育科研工作的邰秀丽副校长带队,教育科研部全体同志于10月11日至11月15日,分别对全区34所中小学校(园)进行了全面调研指导工作。现将调研总体情况综述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并重新调整科研工作思路与做法。重点加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船营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增设了船营区教育科研办公室;

  2、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营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选办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制度》;

  3、加强规范化管理。编制下发了《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目录》、《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

  4、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立项课题必须是围绕我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避免课题求大、求多等弊端;

  5、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对各项研究课题的开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研究材料的积累进行全面监控管理;

  6、加强调研指导。深入基层一线,真正沉下去,了解课题进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7、加强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及转化。以上这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各种措施的保障,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为我区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通过调研指导,我们欣慰地看到各校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完善。

  全区各中小学校(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校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下设专、兼职科研主任,并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教育科研各项工作制度。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逐渐形成。多数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科研办公室,做到制度上墙,“十一五”立项课题及校本重点研究课题上墙。从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上给予学校科研工作以充分保障。

  2、科研工作走下神坛,群众性科研活动蓬勃展开。

  通过调研我们欣喜的发现,多数学校淡化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神秘感,能够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科研理念与学校的具体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以行动研究(关注问题→拟定策略→采取行动→反省评析→再度关注)为手段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模式。

  群众性校本科研活动蓬勃展开。各校积极开展以学年、学科等不同形式的小组为单位,组成校本小课题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各自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困惑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确立研究课题,极大地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走出了科研是少数教师的事情,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的,仅限于有经验,有兴趣的教师,把教科研看成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事情的误区。

  多数领导与教师已经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甜头,有的校长提出“科研是太阳”,“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科研实践中他们逐渐感觉到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二者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侧面:教学是做的过程,科研是反思的过程。科学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研究的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不是任凭经验和惯性的教学,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视觉效果上,或者是简单的经验上,而是能够上升到抽象升华、揭示教学规律的理论层面上,进而再次指导教学。

  3、课题管理过程规范,确保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

  课题的过程管理问题,是确保我区“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各校都能按《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规范课题开题,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材料,认真、详细填写统一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按时进行形式多样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交流活动等。由于加强了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从扎实搞科研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彻底克服了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科研课题证书,而不注重扎实搞课题研究的务虚倾向。

  各校都能按区里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内容要求,建立起富有本校特点的形式多样的科研档案。从调研的情况看,有80%以上的学校达到科研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提升了我区科研工作管理水平。

  4、评价激励机制健全,教师交流与展示平台宽广。

  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能够形成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如,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论坛活动,在研讨与争鸣中碰撞教育思想的火花,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通过让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深度叙事、经验论文等形式,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如推荐期刊发表,为教师出集子,出版教育教学专著等,实现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多数学校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措施,调动并保护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如: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成就激励等。定期评比教育科研成果,把教师的科研绩效与评优晋升挂钩,设立教师科研奖,形成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5、阶段研究成果显著,内容丰富与呈现形式多样。

  多数学校无论是立项课题还是校本小课题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成果内涵丰富,有分量,比以往任何时期阶段成果都显得厚重。成果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及案例集;教育教学深度叙事及叙事集;课题研究经验论文;阶段研究报告;课件、教案、教材及专著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从调研的整体情况看,目前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小学好于中学。但小学中也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课题,即没有立项课题也没有校本课题,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似乎教育科研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不发生任何关系。

  2、个别校长还没有走出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误区。

  部分校长对教育科研存在认识偏差,有主观认识障碍。尤其在中学,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制约,致使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还存在认识误区,感到教育科研十分深奥、神秘莫测、对教师来说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望尘莫及;教育科研是专业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依然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无暇去考虑如何搞教育科研的问题。“科研兴教”与“科研兴校”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其重要性还没有转化为广大领导和教师自觉的行动要求。

  3、科研主任素质亟待提高。

  有些学校对科研工作不重视,为了应付了事临时抓人,没有固定的科研主任负责此项工作;个别科研主任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敷衍了事。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得不到原汁原味的落实,给全区整体教育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主任应该是基层学校的主要培训者,承担着对广大教师的科研培训任务。因此,基层学校应当选拔具有一定工作热情、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培训能力的人做科研主任,进而使基层学校的科研工作较顺畅地展开。

  4、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我区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虽然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了,但整体看来,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教师选题盲目,问题过大,选点不准,还不能完全把教育科研与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紧密起来,使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小课题研究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个别学校还是处于松散型管理。这些都有待于逐渐规范管理、培训提高,使教师逐渐走上教育科研的科学轨道。

  5、教育科研经费短缺。

  多数学校提到教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开展科研活动或者派教师外出学习有很大困难。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1、继续提高认识,避免科研工作出现失衡现象。

  各中小学校长应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母机,是培养教师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领导和教师应形成共识,没有学术性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性的领导;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合格的教师。营造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定会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部分领导消除教育科研惯有的四种错误观念: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要树立四种新的教育科研观念:科研兴教;科研提质;科研促改;科研兴师。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树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是振兴船营基础教育的百年大计。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实行市、区、校三级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有效培训模式。努力通过科研活动聚合一批人、引领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3、加强对全区教育科研的调研指导工作。

  进修学校教育科研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与指导工作。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基层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排疑解惑。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培训会议或撰写调研报告的形式认真加以总结分析,从而不断推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4、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评估中的权重。

  虽然教育科研工作早已纳入到我区教育督导检查的范畴,但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检查中的权重,以便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5、建议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专项经费用于科研培训与成果表彰等。

  总之,我区“十一五”教育科研总体形式大大好于“十五”期间,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拓宽视野,明确我们教育者前行的方向,看清前行的路。美国著名教育家戈尔曼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用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看教育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就会感到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快改革。”

科研调研报告9

  研培中心教科所对全县乡镇中心学校、直属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现将这次调研中的个人认识、体会和发现汇报如下。

  一、如何认识教育科研

  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研就是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以解决新的问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科研的集中表现形式就是课题研究。

  2、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简单地说,开展教育科研,就是为了更好、更优、更省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地说:时代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达成:

  (1)深化认识;

  (2)改善行为;

  (3)提高研究者素养;

  (4)服务学生成长;

  (5)促进学校发展。

  二、怎样建设科研队伍

  1、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要用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和固定。要制定工作职责,切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2、建立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形成教育科研团队,完善教育科研网络。

  3、县教育分管领导徐同烈,研培中心分管教科所郑宽学,具体经营教育科研——教科所。

  三、科学建立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制度,引导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2、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把参加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同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对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同志,给予表彰、奖励;落实科研课题研究经费,制定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对研究出成果的教师实施奖励,调查报告《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3、《宜宾县教育科研工作常规制度(试行)》几经修改,多方征求意见,现已形成教育局正式文件下发。如何来学习这个制度,实施这制度,基层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以人为本,在日常工作中落实,不要加重教师负担。

  四、切实做好科研规划

  1、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对照教育局的考核目标,明确乡镇中心学校、直属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

  2、确定教育科研工作重点。即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在一段时间内重点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不同类别的学校都应确定一个研究重点,学科组、小学校也应有研究的重点。

  3、分层次开展课题研究。直属学校:学校层面研究什么、学科组层面研究什么、教师个体研究什么;乡镇中心学校:中心学校研究什么、片区学校研究什么、教师个体研究什么,应有相对统一的宏观的规划,有指导性意见,以期达到解决不同层面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五、重点落实课题研究

  1、课题清理及处理。对过去的立项课题分乡镇、直属学校进行清理,清理以后作如下处理:

  (1)继续研究。就要立即落实研究人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过程研究。

  (2)结题总结。提出结题申请,准备结题材料,进入结题鉴定程序。

  (3)终止研究。如果开了一些研究,可形成一些经验文章,交教科所存档或评奖。

  2、课题立项。

  (1)凡是申报子课题的,按子课题申报的要求,具备相关材料。

  (2)凡是申报县级课题的,完善两类材料:一是研究方案,要细致、具体、规范,供课题立项评审使用;二是申请书,浓缩研究方案的内容,供课题研究存档用。两类材料均一式五份,交教科所。

  (3)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立项?一是为了宣传课题研究情况;二是为了争取不同级别专家的指导;三是为了接受监督和管理,促进课题研究取得成果。

  六、积极进行成果总结

  1、加强立项课题的阶段成果、终结成果的提炼总结,力争成果得以宣传和推广。比如发表、交流、出版等。

  2、加强教师教育教学个体经验总结和推广,有计划有目的地锻炼和培养骨干教师。

  3、善于总结群体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管理经验,促进学校整体水平提升。

  4、把教师推广运用研究成果作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重要工作之一。

【科研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科研调研报告12-30

教育科研调研报告06-19

科研调研报告9篇(精华)06-16

村委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10-22

支教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5-15

关于乡镇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01-06

调研报告(经典)06-22

调研的报告02-07

调研报告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