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调研报告【精品】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网络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网络调研报告1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家庭网络和局域网的普及方面,现依据工商行政治理职能和互联网发展现状,将涉及网络治理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由于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及的市场经济形式,作为主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工商行政治理部门,对网络的监管主要包括规范网络经营主体、监管网络经营行为、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三个方面。规范网络经营主体主要指的是网络经营主体的注册登记,监管网络经营行为主要包括网络不正当竞争和网络欺诈行为,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较广,主要表现为:网络消费合同履行问题,主要表现为延迟履行、瑕疵履行、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网络格式合同问题,主要存在着减轻、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条款及其他不公平、不合理的内容;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和网络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要求严把网络市场主体准入关,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治理办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治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对经营性网站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依法注册登记。并且,对网络衍生的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传销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互联网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实际上,监管对象和内容始终被界定在上述三个方面。
二、网络违法行为相关主体的责任承担,当前的网络违法行为除比较明显的市场准入行为之外,更多的是涉及到广告、合同和不正当竞争方面。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无照和超范围的网络经营行为。这里面有一个是否监管到位的问题;二是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包括虚假宣传与虚假表示、低于成本价销售、商标与域名冲突、网站名称与企业名称及域名冲突、违法提供有奖销售(服务)、采用超级链接技术擅自使用他人服务内容、诋毁他人商业信誉等行为。三是网络商业欺诈行为。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欺诈外地的消费者及经营者。对网络违法行为主体的责任承担应该明确为“行为者承担”原则,实践中以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违法行为比较突出,以假公司发布网络广告为例,互联网服务商往往对其提供的发布内容没有适当、有效的审核程序,从而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由此可知,互联网服务商在网络违法行为发生时往往担负较为被动的角色,但无论怎样,都必须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第三方承担直接或连带责任。
三、针对网络违法行为,工商行政治理机关可以分别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公司法》、《广告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分别予以规范,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规模,可以按实际情况做出罚款、取缔、警告等行政处罚。
四、当前工商部门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管手段主要包括:一是强制性的定期年检;二是各种方式的巡查;三是根据举报线索追查个案;四是不定期的短期集中整治。上述监管手段已经无法应付瞬息万变的网络市场监管。一般来说,违法的网络行为发生时间普遍较短,改头换面的速度较快,而且由于互联网信息量相当巨大,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和分析都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具体分析,工商行政治理机关查处网络违法行为有五大难题:一是对违法行为的管辖权确定难。依据《行政处罚法》第20条和《工商行政治理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4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应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但互联网不受时间、时间、国界的限制,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浏览;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都可能看到违法网络广告。如何界定违法行为发生地和管辖权,是一大难题。二是对违法证据确定难。查处违法网络行为要害在于证据的认定,而网络电子文档可以任意修改,不留痕迹,因此对网上证据的证实力存在争议,且电子证据易丢失或任意删除,当事人完全可以对违法事实加以否认。三是法律依据寻找难。网络经营行为的非凡性使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对网络行为监管的需要,给依法行政带来困难。四是违法责任追究难。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违法行为主体并未披露真实的经营地址和名称,因而对违法责任人即使有真实的地址和名称,有的违法者远在外地,有的本身就是皮包公司,行政处罚执行极难。五是执法手段到位难。主要包括:对网络监管的硬件设施不到位,没有用于监控网络行为的软件设备,只凭人力来进行大海捞针般的网络违法行为监管,根本不现实。
五、对网络违法行为的解决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当前,我国尚无专门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调整的工商行政治理法律法规,工商机关现适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治理办法》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治理条例》都是侧重于市场准入和信息网络安全方面,对网络广告、合同和不正当竞争等等没有涉及。而单独的网络广告、网络合同和不正当竞争却没有明确的工商行政治理法律法规可以调整。因此,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加入对网络违法行为的监管等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实践中有一种说法是对网络行为的监管要逐步实现从工商部门直接监控为主到以行业自律为主的形态转变,但对追逐经济利益的网络经营者而言,明显地缺乏自律的主动性。对网络违法行为的解决,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法律手段,才能确保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自律体系。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法律必须强制规定网络经营者的义务,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商的义务,无论是网络欺诈行为还是其它网络违法行为,最后必然通过互联网服务商来发布,假如后者没有必要的审查程序,所有的监管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因此,加强对网络信息发布者的监管是将网络市场正本清源的惟一方法。按照属地治理原则,对互联网服务商的网络违法行为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属地监管,根据目前实施的经济户口治理的经验来衡量,是可行的。
网络调研报告2
为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应急防范处置能力,保障基础信息网络、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和重要网站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根据《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省、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的
提高我区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确保我区基础网络、电子政务系统与其他重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运行和数据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政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5、《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框架指南》;
6、《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7、《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8、《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三)工作原则
1、积极防御、综合防范。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以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
3、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避免公民财产遭受损失。
4、科学决策、果断处置。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5、依靠科学、平战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适应于我区范围内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专项预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软硬件故障、内部人为失误或破坏、黑客攻击和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宣传、煽动和渗透活动,或者对国内信息网络或设施、重要网站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活动等原因,严重影响到我区各级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出现业务中断、系统破坏、数据破坏或信息失泄密或窃密等,从而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公众利益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造成一定程度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本预案所称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国家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党政机关办公系统);财政、税务、工商、审计、劳动保障、卫生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教育、科研等单位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公用通信、广播电视传播等基础信息网络中的信息系统;重要网站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和其他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及承载这些信息系统的网络系统。
(五)分级分类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管道建设、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者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是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主义活动、反动宣传和恶意煽动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I级(特别重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区性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区政府和区级主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
(2)II级(重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区性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全区多部门协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3)III级(较大):某一区域或部门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不需要跨部门协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4)IV级(一般):除上述情形外,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体系
区政府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
1、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指挥部),为我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由区长和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区长担任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由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委610办、工信局、公安分局、发改局、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文化广电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全区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由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2、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工信局,由区工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区工信局、公安分局、政府办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区委办(保密局、机要局)、区政府办(应急办、信息股)、区工信局、公安分局、区委宣传部、财政局、文化广电局、区委610办等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小组,建立社会应急支援体系。区公安分局为全区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信息通报与预警监测机构。
(二)工作职责及任务
1、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职责
研究制订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全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发生I、II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后,决定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和处理区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指挥部决定事项的落实。
(2)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检查、指导和督促全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
(3)负责区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管理,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4)指导全区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5)负责对区级各部门、各乡镇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与检查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援救。
(6)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向区指挥部提出处置建议。对可能演变为I级或I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向区指挥部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3、相关单位职责
(1)当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突发公共事件时,各主管部门为本系统应急处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置工作。
(2)区公安分局为全区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通报单位,接收来自各成员单位和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上报的信息,负责信息汇总、分析、研判、报告和通报,必要时受区指挥部办公室的委托向社会预警信息。在应急期间会同有关部门维持治安、交通秩序,依法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监督、检查、落实网上安全技术措施,处置网上病毒等各类有害信息,重要通信设施的安全保卫等工作。
(3)区工信局负责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及有关部门,负责在应急期间指挥系统的通信保障和基础通信设施的保障、修复,对基础信息网络事故的调研、报告、应急处置等工作。
(4)区财政局负责审核区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并列入年度区级财政预算。
(5)区文广局负责组织监测发现影响和可能影响广播电视传播网络正常运行的事件,并组织开展处置恢复工作,配合无线电管理部门监测发现无线干扰广播电视信号事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处置恢复工作;组织监测发现卫星干扰广播电视信号事件,并进行处置;组织监测网上有害、敏感视听节目,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和管控;负责全区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应急保障工作,确保信息传输通畅。
(6)区委宣传部负责信息安全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和管理工作;对互联网时政新闻信息进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手机时政类新闻信息进行管理;通知相关部门或网站及时删除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有害信息、依法关闭严重违规的网站;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重大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重点网站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回答公众与各新闻媒体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询问。
(7)区委办(保密局、机要局)、区政府办:负责组织查处互联网失泄密事件,对互联网失泄密案件有关材料进行密级鉴定;负责互联网失泄密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对各部门、重要业务系统的密码、密钥管理和推广应用,保证密码、密钥安全。
(8)本预案未规定具体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均应制订部门应急预案,服从区协调小组指挥,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开展相应工作。
4、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小组职责
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小组由区政府办、区公安分局、区广电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等社会重要信息系统的主管科室负责人组成。
专家组职责:负责提供技术咨询,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参与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必要时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控与报告
1、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要落实责任制,制定本单位信息通报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单位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区公安分局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区公安分局应整合现有的应急服务报警接警资源,实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接警,保证信息通报和联系渠道畅通。
3、各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员应确立两个以上的即时联系方式,公众可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多种联系方式进行报警,避免因信息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必要的信息通报与指挥协调通信渠道中断。
4、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单位),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区公安分局报告:
⑴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⑵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⑶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⑷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在本系统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指挥部办公室、区公安分局通报情况。
2、公众发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或事故时,可向区公安分局报告。区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后,应及时向相关的责任部门(单位)通报情况。各单位接到通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救助,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并反馈给区公安分局。
3、召开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特殊重要时期,区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指挥部指示,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Ⅲ级/预警”安全事件处理要求和流程做好应急准备;当发生或可能发生“Ⅲ级/预警”及以上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预案,按提高一级安全事件的处理要求和流程进行各项应急处理。
4、对Ⅲ级(较大)、Ⅳ级(一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事发单位和地区应当按照有关应急预案处置程序处置,并报区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区公安分局接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并及时向区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4、区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报送区指挥部,同时对重大信息进行会商研判,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5、区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信息作出判断,提出处理意见。对发生和可能发生I级或Ⅱ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应迅速召开区指挥部会议,研究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决定启动本预案,同时确定指挥人员。
6、对需要向社会预警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由区指挥部授权区公安分局根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及时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分别用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和红色(特别严重)来表示。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别、可能波及的范围、可能危害程度、可能延续时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7、各相关应急联动机构应根据的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准备工作。
8、各相关应急联动机构应根据的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准备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响应程序
当我区可能发生或已发生“Ⅳ级/预警”、“Ⅲ级/预警”、“Ⅰ、Ⅱ级/紧急”级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即电话报告区指挥部办公室。区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紧急报告时,立即报告区指挥部。经指挥部批准,指示事发单位和相关部门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二)应急响应
1、Ⅰ级响应
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Ⅰ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事发单位应在1小时内立即将安全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电话报告至区指挥部办公室。区指挥部向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
(1)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进入Ⅰ级响应状态。紧急安排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安全事件信息和汇总,并派出联络员参加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同时向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件的机理、原因和造成的危害,严密监测、监控和跟踪事件发展态势。
(2)按照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指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指挥部组织公安、保密、通信等职能部门、技术支撑机构和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小组,按照本案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条款控制事态发展。
(3)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现场应急处置规定和要求,负责对事件进行监测、监控、跟踪和应急处置,并根据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向区指挥部报告事件动态及发生的机理、原因和造成的危害。指挥部每小时向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的发展和工作进展。
2、Ⅱ级响应
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Ⅱ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事发单位应在向区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的同时,按照本案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条款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指示事发单位进入Ⅱ级应急处置程序。
(1)指挥部进入应急状态,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Ⅱ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各成员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区指挥部办公室安排24小时值班,收集和汇总事件信息,每小时向指挥部报告事件的发展变化和处置进展情况。
(2)事发单位的应急机构进入紧急状态,在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本单位应急事件处置和支援保障工作。
(3)事发单位及时组织力量,监测、跟踪和收集事件信息,分析、研判事件特点、机理和危害,每小时向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件的发展变化和处置进展情况。
(4)各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全面了解、分析和研判主管范围内的信息系统是否受到事件的波及或影响,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指挥部办公室。
(5)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事件变化和处理情况,有关重大事项及时报区指挥部,并通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6)指挥部组织公安、保密、通信等职能部门以及技术支撑保障队伍,采取技术措施,尽快控制事态;组织、督促相关运行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防止事件蔓延和升级。对于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要及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扩散。
(7)事发单位根据事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恢复受破坏信息系统正常运行,要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和数据信息,有必要时要组织公安部门开展侦查和调查工作,并及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8)区委宣传部根据指挥部的指示,做好向社会有关单位的信息工作,对受灾单位和个人进行解释、疏导,未经批准,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相关信息。
(9)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件的发展和进展情况,提出是否需要救援和进行跨部门协作。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需要跨部门协作的应急事件处置工作。
3、Ⅲ级响应
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由事发单位根据事件的性质和情况确定。
(1)事发单位的应急机构进入应急状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事发单位在4小时内将事态发生变化情况报区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将有关重大事项报指挥部,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3)事件处置中需要有关单位和部门配合和支持的,指挥部办公室予以协调。公安、保密、通信等技术支撑部门应积极提供配合和支持。
(4)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指挥部办公室的通报,结合本系统网络与信息系统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固本网和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和损失。
4、Ⅳ级响应
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Ⅳ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事发单位自行做应急处置,并报区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三)现场应急处置
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在启动本级预案或报经指挥部批准启动区预案的同时,须做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正确定位威胁和安全事件的来源,缩短响应时间。
(2)检查威胁造成的结果:如检查系统、服务、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或可用性,检查攻击者是否侵入了系统,再次侵入的可能性,损失的程度,确定暴露出的主要危险等。
(3)抑制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可能的抑制策略一般包括:关闭服务或关闭所有的系统,从网络上断开相关系统,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录账号,阻断可疑用户得以进入网络的通道,提高系统或网络行为的监控级别,设置陷阱,启用紧急事件下的接管系统,实行特殊防卫状态安全警戒,反击攻击者的系统等。
(4)根除。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恶意代码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与此同时,对攻击源进行定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将其中断。
(5)恢复信息。恢复数据、程序、服务、系统。清理系统,把所有被攻破的系统和网络设备彻底还原到正常的任务状态。恢复中涉及机密数据,遵照机密系统恢复的相关要求。
(四)应急结束
1、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根据事件的处置进展情况,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提出终止应急预案建议。
2、区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终止应急预案建议后,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组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按预警级别做出决定,并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总结。回顾并整理发生事件的各种相关信息,详细记录所有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逐级上报调查报告。
五、事后工作
(一)事后处置
1、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单位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迅速组织实施。各有关主管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人员和技术、物资和装备以及资金等支持,并将善后处置的有关情况报区指挥部办公室。
2、积极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救济援助,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自救互助。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政府、社会救助资金和物资的公开、公正和合理使用。
(二)调查和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报区指挥部办公室,并根据问责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评估报告,应经区指挥部审核后,报区委、区政府,必要时采取新闻会的形式向社会公众通报。
六、保障措施
区指挥部及指挥部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落实任务,密切配合,确保应急预案有效实施。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一)积极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订并不断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处理流程。
(二)建立健全指挥调度机制和信息安全通报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
(三)建立应急处理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从技术上逐步实现发现、预警、处置、通报等多个环节和不同的网络、系统、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
(四)加强应急通信装备准备,建立备份系统和紧急保障措施,形成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微波和卫星相结合的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
(五)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业主单位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一定的应急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库。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统一调用。
(六)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各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七)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强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信息安全核心人才及管理队伍,提高全社会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意识。
(八)大力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业,增强全社会应急支援能力。
(九)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保障和经费保障,优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的物质保障条件。
(十)明确监督主体和责任,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预案实施有效。
七、监督管理
(一)宣传教育和培训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及有效的形式,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和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预防、预警、自救、互救和减灾等知识的宣讲活动,普及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关单位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材料,普遍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公布有关信息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报警电话等。
制订严格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增强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技术准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
(二)预案演练
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监督检查和奖惩
各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预案的各项要求与任务,区指挥部办公室要经常检查预案的落实情况,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物资等进行实地验证,并以演练的评定结果作为是否有效落实预案的依据。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未有效落实预案各项规定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保障不力、瞒报漏报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
八、附则
(一)预案管理
本预案原则上每年评估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本预案修订工作由区工信局负责,报区政府批准。区政府有关部门、重要信息系统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相应预案,报区工信局备案。
(二)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网络调研报告3
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杭州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从政府服务监管的角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促进杭州网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杭州网络经济的行政服务监管部门,成立了网络经济课题组,并于4月20日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详情如下:
一、杭州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网络经济可以概括为以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本质上是以传统经济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的高层次经济发展形式。网络经济是我国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杭州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大力支持和发展网络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20xx至20xx四年间,杭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和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为重点的政策,大力推进杭州经济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杭州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信息化硬件资源和技术支撑基础。20xx年,杭州市政府发布了《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实施纲要(20xx-20xx)》和《关于推进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首次直接制定了稳定、分阶段、科学的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规划。20xx年后,杭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大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瞪羚计划》、《建设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三年行动计划》等。,并提出建设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目标,通过财政直接补贴、优化服务、建立企业荣誉等方式,促进和引导企业应用电子商务。9月20日,杭州设立电子商务入驻企业专项基金。据了解,已向1.5万多家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累计专项补贴3700多万元。8月20日xx,杭州?V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杭州市政府授予“杭州市20xx年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称号,并进行资金奖励和广泛宣传。这几年来,杭州出台的许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杭州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繁荣。
杭州发展网络经济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第一,开发环境优越。杭州拥有一批高校和大中型企业,it行业人才丰富;杭州市场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社会需求旺盛,市场优势明显;杭州市政府实施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即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企业化、网络运营商培训,为杭州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20xx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互联网经济的激励和扶持措施,每年用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的财政激励和资金达到3亿多元。第二,聚合的优势很明显。杭州有很多以“中国化工网”、“中国钢铁网”为首的行业电商网站。在20xx年,31家杭州企业入选全国百强行业电商网站。全国3000多个电商平台,有1/6位于杭州,居全国第一。在20xx年,淘宝以20xx亿元的营业额占据全国c2c交易市场的80%以上。第三,模式创新突出。近年来,以移动电子商务、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经纪模式在杭州迅速崛起和发展。9月20日xx,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巴巴云计算有限公司,希望将消费者数据反馈给中上游制造业,让他们生产出更好更适合市场的产品。6月20日xx,中国科学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R&D中心揭牌,杭州宣布打造国内领先的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城市,力争到20xx年将物联网产业培育成千亿元产业。
二、杭州网络经济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杭州参与网络经济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小组成员与阿里巴巴、淘宝、博库书店、Boss集团等33家参与网络经济的典型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举行了两次网络商务代表座谈会。设计问卷,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4份。对工商部门掌握的企业注册资料、商业网站备案资料和商业信息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杭州网络经济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网络经济产业的分布:
全市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网络相关企业”)是指依靠网络发布产品相关信息或从事网上交易的企业。)42,288户,有效网站65,328个。网络相关企业占全区188664家企业总数的22.4%,其中第三产业企业25336家,占全部网络相关企业的59.91%;第二产业企业16566家,占39.17%。第一产业企业386家,仅占0.92%。
参与全市网络经济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涉网个体工商户”)是指依靠网络发布产品相关信息或者从事网上交易的.个体工商户。)1729户,占全区个体工商户290979户总数的0.594%。
全市网络相关企业注册资本3494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注册资本总额最高,达到2266.63亿元,第二产业注册资本总额1188.92亿元,第一产业注册资本38.45亿元。
(二)网络经济产业布局:
全市42288家网络相关企业中,“制造”和“批发零售”是网络相关企业的主体。排名第一的是“制造业”,15224户,占所有网络相关企业的36.00%,注册资本总额1078.89亿元;第二大的是“批发零售业”,13151户,占比31.10%,注册资本总额516.99亿元。
(三)网络经济交易模式的分布: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直接通过互联网交易的主体有15916家,其中企业15800家,个体工商户116家。从交易模式来看,大部分网上交易实体同时进行b2b和b2c交易,共有11057户,占总数的69.48%;只进行b2b交易和b2c交易的企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有3160户和1580户;只进行c2c交易的主体相对较少,118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16户,网上交易平台托管企业2户;同时,b2b、b2c、c2c交易的企业是网上交易平台的组织者,一家一户。
(4)网络相关企业规模分布:
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网络关联内资企业32930家,占网络关联内资企业的80.75%。其中,注册资本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净关联内资企业14665家,注册资本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的净关联内资企业9815家,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净关联内资企业8450家。
全市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企业1098家,占全部涉网外资企业的77.11%;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549家,注册资本在5亿至1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171家,注册资本在100万至5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378家,注册资本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148家,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167家
(5)网络相关企业的区域分布:
按网络相关企业的区域分布,5个行政区有4000多家网络相关企业,3个行政区不到500家。萧山地区网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6706户,占全市网络相关企业的15.86%;拱墅区网络相关企业5745家,占13.59%,西湖区网络相关企业4936家,占11.67%。
(6)网上交易平台概况:
全市有23个网上交易平台,主要分布在以下四个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批发零售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行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只有9个b2b交易平台,2个b2c交易平台,2个c2c交易平台,9个b2b和b2c交易平台,1个b2b、b2c和c2c交易平台。
20xx年,网上交易平台交易1505045451笔,交易金额210135893万元。其中,仅提供c2c交易的平台交易量最大,达到1500000800,交易金额20xx.05亿元,平均交易金额139元;第二大交易量是同时提供b2b和b2c交易的平台。交易数量475.5万笔,交易金额48415万元,平均交易金额102元;第三大交易号是仅提供b2b交易的平台,交易20.55万笔,交易金额13.47亿元,平均交易金额6553元。
(七)企业关注的问题:
从问卷调查反馈来看,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政府服务、政府监管、信用建设、自我管理等方面。
1、政府服务。30%(143户)的企业重视政府服务,主要希望政府加大出台更多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对电子商务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行政指导的制定和完善。9.3%(45户)企业关心资金支持,希望政府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8.5%(41户)的企业重视信息共享问题,希望政府提高政务公开度,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政府各职能部门掌握的企业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提供权威的第三方信用认证平台,促进网络经济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政府监管。35.1%(170户)的企业希望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加快信息化和管理团队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网络监管机制。详细分析表明,被调查企业主要关注网络经济政府规制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规制,包括主体准入和商品准入。被调查企业基本认可参与网络经济活动的各类企业和个人应进行实名认证,并在商业网站上进行“网上亮照”,披露企业基本注册信息和个人实名认证信息,确认交易主体的合法身份和资格,以降低交易过程中信息不确定的风险。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表示,实施实名制可能会给网店带来许多管理程序、管理费用和税收。在商品准入方面,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对网上经营的商品进行经营资质和产品质量审查。第二,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打击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非法经营活动的力度,净化网络经济竞争环境,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信用建设。16.7%(81户)的企业重视网络经济中的信用体系建设,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规范、企业和行业自律等。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企业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培养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建设,完善各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加强对商家售后服务的监管。在配套法规建设方面,反馈主要集中在企业级电子商务法规的制定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在企业和行业自律方面,反馈主要集中在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指导、开展企业间培训交流、建立行业诚信自律体系等方面。
4、自我管理。70.5%(341户)的企业关注自己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水平处于比较突出的位置。17.6%(85户)企业重视人才问题,体现在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缺乏精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营销的综合性高端人才,传统制造业聚集地区缺乏电子商务管理人才;7.9%(38户)的企业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电商业务与线下业务的协调,商业模式缺乏创新。
网络调研报告4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的重要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充分认识网络对我们思想道德工作的影响,对症下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基本了解网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和趋势,并在调查过程中找出改善网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好对策。要努力提高和完善青少年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开始构建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们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信息收集、网络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络朋友等等。
由于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用它来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它也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当前网络活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网络色情信息泛滥,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图书、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严重侵犯;网络交易中的欺诈和不诚实现象正在升级;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正在日益破坏网络。这些问题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基本情况,掌握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推出了“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调查研究。
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问卷
1.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23.3%)偶尔(63.3%)很少(13.3%)
2.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A.1小时内(6.7%),1 ~ 3小时内(82.2%),3小时以上(11.1%)
3.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聊天(25.2%),浏览信息(44.7%),玩游戏(18.4%),学习(10.7%)
4.如何看待网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
A.消息支持(3.4%) B .消息反驳(3.4%) C .忽略(18.4%) D .讨论(11.2%)
5.当你在网上接触到不良信息,你会怎么做?
A.点击查看(12.2%)。b .忽略(61.1%)。c .删除(25.6%)。d .报告(11.2%)
6.网上聊天时,使用虚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常见的,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你的看法是什么?
A.我很赞同(7.9%) B .我基本赞同(44.9%) C .我说不清(41.6%) D .我反对(5.6%)
7.如果有人在线需要帮助,你会怎么做?
A.帮助(3.3%) B .贡献(14.3%) C .拒绝(11%) D .视情况而定(71.4%)
8.在网络中,你可以未经允许就闯入别人的计算机系统。你的看法是什么?
A.同意(7.8%) B .不清楚(4.4%) C .略微反对(20%) D .非常反对(67.2%)
9.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无视法律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你的看法是什么?
A.同意(4.7%) B .不清楚(4.7%) C .略微反对(22.4%) D .完全反对(68.2%)
10.你对网络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好的看法?从学校、教育、社会的角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青少年正在不自觉地将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23.3%的青少年经常上网,63.3%偶尔上网,只有13.3%的青少年很少上网。6.7%的青少年在1小时内上网,82.2%的青少年在1~3小时内上网,说明青少年在上网的时间控制上有很强的自制力,11.1%的青少年一次上网超过3小时。25.2%的人上网主要是为了聊天,44.7%的人浏览信息,18.4%的人玩游戏,10.7%的人上网学习。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对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的各种反应是多样化的。
从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看出,82%的青少年忽略了网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只有少数人留言支持、反驳或参与讨论。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时,61.1%的青少年表示会忽略,12.1%的青少年会因为好奇而电击观看,25.6%的青少年会立即删除,只有1.1%的青少年会主动举报,说明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在网上聊天时,经常会用到虚假的个人资料,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7.9%的青少年非常赞同,44.9%基本赞同,41.65%的青少年认为不清楚。所以,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助,71.4%的青少年会视情况而定,只有少部分青少年会主动提供帮助,给予一些帮助或者拒绝。从分析可以看出,67.8%的青少年反对“你可以在网络中未经许可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68.2%的青少年完全反对。在互联网上,用户可能不考虑法律后果或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争论。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的使者,践行社会公德、社会文明、先进文化的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仍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价值。然而,一些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也反映出网络道德的失衡。
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努力,寻求各种途径解决中小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问题。如今,青少年网络道德已经被各行各业提上了议事日程。网络文化的复杂性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开网络,文明和污染会随着鼠标的移动而有阴暗的角落。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己的辨别力,自觉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在学习网络提供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实际应用意义,以网络为翅膀。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追根溯源,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打击各种网络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和过滤,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创道德建设新局面。坚决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欺诈、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是& other黑网吧”“黄色网吧”“地下网吧”要坚决取缔,尤其要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新形势下,应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电影和游戏网站的管理,引导其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间,为青年学生提供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学校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的思想。
2.大力建设校园网络,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努力建设校园网,并使之成为“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和交友需求,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新方向。近年来,学校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设网络校园,精心规划和开展集思想、智力和兴趣于一体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学习生活、就业技能、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可以在校园网站中打开,并且可以建立校园网“思想论坛”,给青少年一个可以评论时事、学校事务,自由畅谈人生、理想、价值观,了解青少年道德动向,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的世界。要开发网络道德建设课件,将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的多媒体,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电子素材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吸引学生,娱乐学生。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例如,目前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学校期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增强德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过滤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加快网络新闻标准化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例如,在青少年广泛喜爱的校园论坛中,选择有责任心和网络技术专长的学生作为版主来管理校园论坛,删除带有不良思想的评论和文章。在校园网安装过滤软件,过滤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
3.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将改变信息道德教育只引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趋向于信息安全的尴尬局面。
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应该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无缝融合,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网络道德内容的教学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努力提高和完善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这也让一些青少年热衷于“非常暗”& other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他人)接触,忽视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和人格扭曲,光是谈话和电话心理咨询是不够的。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开展网络咨询,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但高校还是设立了相应的咨询机构。然而,青少年往往羞于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网络的互动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双向交流,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各种信息和各种选择,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考,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又突出了引导和塑造作用。通过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年轻人可以选择自己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
5.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势在必行。
新形式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精通网络操作。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能缺乏了解,就会错过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最佳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进行。培养复合型人才,发挥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作用迫在眉睫。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趋势,自觉掌握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这一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权,促进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网络调研报告5
论文摘要 计算机的单体运行,无论从硬件、软件看都造成极大浪费。建立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包括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投资。随着通信传输手段的进步,网络互连需求的激增,网络软件水平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1 第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首次结合尝试
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美国地面防空系统用通信线路将远程雷达与测量控制设备连接到同一台中央计算机上开始,这就是当今世界首次尝试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到一起。这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做好了技术准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后来,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订票系统又一次尝试通过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了遍布美国全境的两千多台计算机,从而实现了分时多用户和集中控制处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面向终端的联机/网络系统)也就这样产生了。
1.2 第二阶段:分组交换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在美苏冷战期间的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网络对付来自前苏联的核攻击威胁。随着远程网络(WAN)开始被大范围的广泛分布,(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1969年建立的ARPA网,被视为是著名远程网络,它不仅在整个美洲大陆进行了大跨越,还开创了与其他欧洲国家通过通信卫星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ARPA网的产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标志。当然这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
1.3 第三阶段:网络标准化的形成
70年年代中期,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它对计算机在短距离间的通信要求也越发明显,就此(LAN)局域网便应运而生了。计算机网络要求开始正式步入标准化的网络体系结构时代,美国IBM公司率先公布了(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SNA标准(即系统网络结构),在这之后,DEC公司也提出了(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DNA标准(即数字网络体系结构)。在此期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服务于开放系统互连分技术,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用以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趋向于标准化。
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按网络范围 I
划分为:(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AN。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千米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城域网介于LAN和WAN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距离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计算机网络由一组结点和链络组成。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结点和访问结点。通信处理机、集中器和终端控制器等属于转接结点,它们在网络中转接和交换传送信息。主计算机和终端等是访问结点,它们是信息传送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2.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LAN网络的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在国内外各领域中收到广泛的应用。第一,(以太网)Ethernet。
目前,在局域网中(以太网)Ethernet一直保持着其主流的位置,常用的Ethernet结构主要有以下3种:10BASE5组网结构支持粗同轴电缆的、10BASE2组网结构支持细同轴电缆的和10BASE-T组网结构支持双绞线的。
第二,(令牌环网)Token- Ring。
(令牌环网)Token- Ring是80年代中期由IBM和TI公司所创,其具有优先权访问控制机制和令牌传输媒体访问控制方式的优势,且它所具备的高度适应性和实时性,即使在网络高负荷的情况下也能满足网络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更高需求性。1992年,(令牌环网)Token- Ring Ethernet的销售额尤为明显,超过了(以太网)Ethernet。
第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亦称为城域网,以双环网络环境作为基本结构,通过网卡、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与个人计算机相连接,采用令牌方式和分组交换来实现光纤容量的共享,以其高效的100Mps传输速率,和100Km的传输距离,成功的在80年代末走向市场,流行于90年代初。但由于网卡和双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在价格上相对昂贵,很快出现了弊端,在后来,以双绞线代替光纤型或者混合型产品的顺利推出弥补了这一价格缺陷。
2.2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
ATM网络也叫异步传模式,是一种在高速网络中进行传输和交换的信息格式,同时支持LAN和WAN,为局域网和广域网提供无缝互连。其采用专门的ATM网卡和转换器,并借助于系统的通信环境或者专门的电话线路等来实现远程和近程的数据传输服务。
2.3 传感器网络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用电池作为能源"实现无线传输",可用于对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控,还可以监视机械、人类自身等,这种网络由许多密集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具有无线收发,数据处理和通信的功能。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等,能够协作探测,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的区域内的感知对象的各种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等。由此可见,传感器网络的出现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进展。
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
应用服务的导向在网络发展的趋势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如现在的手机,越来越多地趋近智能化,3G这个话题已经成了通讯业最热门的了。手机不当是打
电话、上网,在其他领域里更是大显神通。如销售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帮助客户进行查询或直接下定单,销售人员在外工作也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所有的工作模式,而非要带一个笨重的计算机了。
总之,随着80年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被引入了市场,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并显示出实用价值。它使得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更大的需求促使新的进步不断出现。人工智能已经并且将继续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后网络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网络的进一步融合。所以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飞跃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计算机网络安装与维护能力、网络应用软件的编程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应用软件、JAVA编程基础、服务器配置与调试、网络硬件的配置与调试、计算机网络软件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网络技术的发展,就像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核心一样,构建网络计算也需要对核心——标准协议和服务进行定义。目前,一些标准化团体正在积极行动。除了标准以外,安全和可管理性、人才的缺乏也是网络计算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否则它将无法成为企业的商业架构,构建全球网络的前景是无法抗拒的发展趋势!
网络调研报告6
一、摘要
1、背景介绍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xx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虽然我国的服装行业产量高,但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销售模式,应当有机的结合当今电子商务领域,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网络营销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其产生的作用甚至可以与200年以前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媲美.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继传统市场之后的又一个巨大市场,是因为它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网,因而获得全球性的、无限的商务空间.目前全球因特网用户已经超过30亿,并且仍在不断增长.20xx通过网络贸易完成的交易额达1万亿美元,而xx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巨大的市场与无限的商机,展现出这一市场实和潜在的丰厚商业利润.未来各国将为吸引资本以构筑信息基础设施而展开激烈竞争.基于以上作用,近年来各国都将发展网络营销作为角逐国家竞争力的大计.认识这一大势对中国传统企业转型以及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网络市场的调研,着重分析xxx集团的服装行业,以分析温馨鸟集团是否适合发展网络市场,其分析结论将为公司网络营销调整提供依据,明确网站运营管理的的发展方向.
3、调查范围
调查时间是20xx年9月1号到20xx年9月19号,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调查总体对象是网民,选取的样本总数为100,回收可以利用的问卷数目为90.调查结束后,我们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其结果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服装市场的交易规模
从上图可知,中国的服装网络购物市场的交易规模的前景很有发展,持续增长,但是,它的增长率却是逐渐在降低.而且,服装网购占整体网购比重也不是很大.总体上来讲,中国的服装网络购物市场的交易规模还是很有前景的.
2、网购的对比
看出,大多数的人有过网购的经历,也看出了互联网的发展,由此可以得出,网上销售还是可以的.
3、影响购物的因素
影响购物的因素有产品的做工、产品的款式、价格、色彩、品牌、面料的品质、穿着的舒适度、及服务等.但从图可知,最主要的因素有款式、价格、品牌、舒适度等,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意仪表.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在一个产品档次全、产品质量高、环境舒适的服装市场购买服装.
网络调研报告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这一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充分的应用,现在的人们常常会运用网络来实现生活中的一些需求,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也将市场从传统的市场转移到了网络市场,营销方式也从市场营销方式转变到了网络营销方式,网络营销信息对消费者产生的效果同各种广告信息一样,甚至超过了传统的广告。为了刚好的络营销,本人对XX市食品有限公司的网络营销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对象: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网址:
调查内容: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住解决方案
网站只能分析
在该公司的网站上,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都有所体现
一、网络品牌
网络品牌主要指企业注册在通用网址的域名与企业名称、商标一起构成企业的名牌。
XX市食品有限公司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其主页中,以其企业的注册商标作为网站的logo,又以一届忠臣关羽作为素材制作了主页的banner,运用关羽故乡与企业所在地的关系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网站推广
网站推广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推广活动。使网络用户可以更方便的进入和了解你的网站的.一种手段。
XX市食品有限公司的网站做到了加注搜索引擎,在百度中搜索运城锅巴后,XX市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网站位居榜首。在其网站主页上,设有友情链接栏目,连接了link、百度、网易等一些有价值的大型网站,对其企业网站的推广有很大的好处。
除了引擎加注和友情链接这两个方法之外,论坛推广和软文推广也比较适合这家企业的网站推广。
三、信息发布
互联网为企业发布信息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不仅可将信息发布在企业网站上,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和网络服务商的信息发布渠道向更大的范围传播信息。
XX市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网站对信息发布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他的主页上发布的信息只有公司简介,而且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只在其导航栏中设有公司简介和诚聘英才的栏目,并且公司简介与主页上的公司简介完全相同。我认为该企业浪费了一个好的信息发布平台,不应该只是将公司简介放在重点关注的是网络营销思想指导下的企业网站建设一般原则,是的企业网站建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让网站真正能发挥其网络营销的价值。
网络调研报告8
一、调研目的:
为了拓展某公司茶叶销售渠道,提高某公司茶叶品牌影响力,公司拟将挑选普洱茶进行网上销售。通过对网络市场消费人群的调查,了解目前的普洱茶的网上消费群体,进一步挖掘普洱茶的网络市场人群;同时,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调查,了解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使经营者进行更好的产品定位。
二、调研背景: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似乎正在改变这个行业以批发为主的惯有交易方式,越来越多的茶商融入淘宝当中。据悉,仅在淘宝网这一平台中,销售茶叶的网店达数万家。而在近期的搜狗搜索数据中显示,与“茶叶”相关的主题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像“铁观音”、“普洱茶”、“西湖龙井”等名品茶叶更是位居网友关注度排行榜的前列。对此,不少茶友也开始在网上关注茶市动态了,纷纷在网上开店,开始网上销售。进行本次的调查,旨在更加有效的了解普洱茶的市场及市场的潜在购买力,确定消费者的个人偏好,了解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普洱茶的规模。
三、调研的主要类容:
1)普洱茶的网络市场规模和营销环境(市场容量、市场需求量、市场潜力、销售情况、服务满意度和不足、销售趋势等)
2)普洱茶的网上消费者情况(消费者特征(年龄、性别、区域等)、购买动机、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
3)竞争对手调查(谁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份额、实力、竞争策略、广告手法、网络营销战略定位和手段、发展潜力等)
四、调研的主要方法:
通过在线问卷(问卷基本上可以涵盖消费者在选购茶时必要或可能考虑的各种因素)、观察法(淘宝店、拍拍店等)、专题讨论法,通过搜索引擎(百度、搜狗等综合搜索引擎),BBS论坛(茶叶网站论坛)、社区(淘宝、阿里巴巴社区)、百度知道等,行业网站(食品、保健品网站等),为了使调研的信息更加丰富,间接或直接的获取不同方面的信息。
五、调研的对象:
(1)消费者
(2)企业的竞争者
(3)企业的合作者和行业内的中立者
六、调研的结果:
普洱茶的网络销售市场空间巨大,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1)网络茶行的兴起, 茶行业纷纷触“电”:茶农在网上做产地直销,货真价实,价格比市场上便宜30%以上,这样的促销形式虽然成功率不高,但也还说得过去。与此同时,打开一些专业购物网站,很多茶商也在网上开起了旗舰店,靠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品质吸引顾客。目前在淘宝网,销售茶叶的网店达数万家。随着网销趋势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云南茶商开始走出实体经营,走向网销之路。据调查,云南茶商的网销之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实体经营转向网销,两种经营模式相互结合。
2)线上的成本优势:许多茶商认为,茶叶零售店在营业时间上和市场范围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网上销售配合发达的物流,可以全天候面向市场销售,这是网店的一大优势。另外,网上销售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经营者来说,网上销售节省了门面租金等成本的开支,因而利润更加可观。低廉的物流成本和广大的客户群是实体经营无法企及的,运用网络强大的宣传作用,茶叶公司可以宣传自己的茶产品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3)行业整体运营水平不高:对于品牌茶企和一些专业网站来说,虽然涉足电子商务已经有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都还未成大气候。
消费者特征:
女性稍高于男性。调查显示,女性最常喝饮料的比例高于男性这与女性消费者看重普洱茶的健康、时尚特性不无关系,另外喝普洱茶不发胖是女性多于男性选择普洱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龄:
青年人是主力军。调查显示,15-25岁消费者是普洱茶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其次是26-35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这两年龄段占总体的69.5%成为普洱茶的消费主体。
将回收的5600份被调查者的有效问卷资料进行分类,男性占51.94%,女性占46.82%,性别未知为1.24%;从调查对象的年龄来看,20岁以下的占14.68%,20~40岁的占36.9%,40~60岁的占34.05%,60岁以上的占14.37%(如图1);从调查对象的职业来看,有事业/机关单位的占37.71%,企业单位的占33.07%,学生占9.52%,其他职业占19.70%。
饮用频率:调查数据显示,在七大城市中普洱茶消费者多数为轻度消费者(1个月饮用3次以下),占消费者的55.9%,而重度消费者(每天喝)的比重仅为6.8%.这表明目前我国普洱茶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最常饮用的场合:从消费者饮用普洱茶的场合来看,"平时口渴时喝"是消费者最常饮用普洱茶的场合,占被访者的68.9%其次为外出/旅游时,而在平时吃饭时喝的消费者却较少。
网络调研报告9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网络传播随之进行,同时,互联网手段的不断发达,资讯传播方式和交流方式也越来越多,从早期通过论坛、网站、QQ等传播方式,到目前微博、微信、网站、APP等方式,从早期单一的文字传播到现在的动漫、视频、周边产品推广,网络信息不断影响着互联网生态。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临渭区新时代网络意见人士的现状及构成,经走访座谈、查阅调取相关资料等方式,客观、真实反映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现状。
一、基本概况及结构分析
1、网络意见代表人士的类型。目前在我区有省级网络媒体8家,中省涉渭网络媒体8家,市级网络媒体8家,均属于在国家机关备案,规范运营,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微信、微博、头条等新闻媒体共26家,层次分为行政机关、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三种形式。网络意见人士具有流动性大,身份复杂,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种身份都有,而且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复杂。
2、新时代网络意见人士对外传播话语权。一是根据传播内容可分为内容偏正面和偏负面,我区网络代表人士言论内容偏正面。二是网络意见代表人士关注阶层划分,文化知识、乡村风俗、政策法规、社会性议题类等,最受大众欢迎的是社会性的议题类。其中我区关注量在百万以上微信、微博有3家,均属正面信息。
3、临渭网络媒介运行安全情况。从运行安全来看,目前我区的网络传播及网络意见人士言论相对安全。
二、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情况及成效
我区高度重视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主动作为、积极施策。宗教领域深度调研工作中,对宗教领域的宣传媒介进行调研,某宗教场所开设了对外宣传平台。我部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对宗教运行中的.微信传媒进行日常言论、观点监测。今年以来,我部走访宣传、网信等部门,了解了相关部门对网络意见人士工作的方法、内容、对象,初步形成了网络意见人士数据库。当前,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沟通方式方法单一,加之网络意见人士话语权以迎合大众网民心理为出发点,复杂性、任意性、时效性、流动性较大,因此统战部门日常与网络意见人士沟通交流以主流媒体意见人士为主。
三、存在问题
1、网络意见人士传播言论存在无法监管的现象。网络人士注册的微博、微信传播账号、包括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没有在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言论信息发布具有随意性、高频性,主要以观点输出为主,不良言论的反馈机制不健全。
2、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网络意见人士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已经存在,必须要以具体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这是目前网络意见人士管理中的最大难题。现网络突破了主流媒体限制向网络意见人士发展,管理更复杂,同时网络意见人士传播言论具有隐蔽性和流行性,存在法律盲区,较难管理。
3、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跨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健全。管理部门之间平行协商已经不适应网络的无边界性与“点对面”的快速传播特点,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也具有了动态性。
四、对策与建议
1、构建适合于新形势下网络事务管理的体系。建议由宣传主管部门牵头,统战部门参与,加强与涉及网络、网络意见人士管理的各部门沟通协调。组织开展网络及网络意见人士管理的座谈会和研讨会,逐步厘清各部门在网络领域的职责和权限;对于网络及网络意见人士管理需要制定的必要法规和政策;倡导和鼓励网络界内部成立相应的沙龙场所,成立机构,并及时强化沟通,适时调整,有利于党的统战工作开展;倡导和鼓励意见代表人士反映真实情况,积极参与公共决策,增强政治认同感,引导发出正面声音。
2、建立网络及网络意见人士整体性管理机制。网络及网络意见人士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多个部门。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网站和内容,网络及网络意见人士管理的相关部门已有一定的处理办法,但是尚未形成日常治理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因此,网络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间协同治理。这需要各方商讨权责边界,明晰各自的职责,建立各部门、其他社会组织、商业组织之间定期和不定期的磋商制度。
3、建议宣传部门与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合作。对于网络管理部门而言,对涉及不良信息或网络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网络意见人士,在本部门执法权限内、职责范围内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反馈统战部门,统战部门有针性的予以思想交流、沟通。
网络调研报告10
一、前言: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络购物已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更是网络购物大军的中流砥柱,网络购物的兴起也推动着电子商务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情况与需要,及电子商务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型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也为我们毕业后从事这个行业的同学提供一些专业参考。本次思想道德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小组的成员是李惠城、张泽南、刘丹杰,我们调查的主题《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现在的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方式是制作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收集调查问卷的结果。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
基于上述目的,我们在有关网站上放置了一个调查问卷,得到我们的调查数据。这次的调查,我们主要是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在校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网络的使用比较熟,对适合在网上销售的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具有更多需求,其预期收入也相对较高,因此他们主宰未来网络消费的可能性较大。
另有附页:《关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的调查问卷》样卷一份于后供参阅。
三、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总体情况分析
1.大学生网上购物潜力巨大。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占七成。而没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其中只有4%的人没有浏览过购物网站。不难看出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2.在网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的今天,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方便、价格便宜,其各自所占的比例为86%、74%,商品种类繁多的有79%,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商品质量好,当然还有少部分是出于好奇、时尚。在网上购物的被调查者中月网购支出有64%是100块以下,100-300的有23%的比例,高于300的共占13%。说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潜力还有待发掘。
3.面对众多商品,在大学生心目中,影响他们选择某种商品最重要的因素是卖家的信誉度,占89%,其次是有买过的买家的评论,占78,有77%与73%的被调查者比重视商品的七天无理由退货与正品保障。
4.有购物的人中购买的前四种商品依次为衣服饰物(88%)、虚拟商品(69%)、化妆品护肤品(男8%、女63%)、书籍(41%)。
四、初步结论
1、大学生网上购物前景广阔
大学生虽然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校期间无法开展更多的网上购物活动,但其参加工作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中中高收入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购买量,而在其终身价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他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此次问卷调查也支持这一结果,72%的被调查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经历;84%的大学生网络购物者明确表示在未来的一年还会继续进行网络购物。
2.大学生网上购物市场已经形成
由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这些人群对网络可谓相当依赖,同时,在曾经有过网上购物经验的人群里大部分的购物者对其进行的网上购物是基本满意的,说明至少有大部分的人对网上购物是能够接受。以上事实告诉我们,面对大学生的网上市场已经形成,正等待商家去开发。
3.购物选择商品比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购物选择的商品种类比较集中。在每一类网站中,大学生的选择都集中购买集中商品,如衣服饰物、虚拟商品、化妆品、护肤品、书籍等,这也为商家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4、网购和传统购物的对比
虽然说网上购物有很多的优势,再此将不一一例举,而传统的购物形式还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去买衣服、鞋子,以及自己没有用过的化妆品之类的东西,需要自己本人亲自去试了才确定要买,这样的商品,人们一般情况下还是会选择传统购物。
五、网购存在的问题
网上购物的确给消费者带来很多购物的自由与便捷,然而网上购物方面的投诉案件越来越多,显然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虽受欢迎,但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诚信问题
诚信问题是网上购物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信息。如网上订贷并付了款,却收不到货品,查询又被推搪或干脆找不到商家;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消费者;攒积分换取奖品,但其奖品最终还需要钱买;使用和著名网站接近的域名来迷惑消费者等等。
(2)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网上的商品图片看起来都很漂亮,消费者实际得到的商品往往质量低劣或者二手货或者根本就是假货。
(3)交货延迟。一周内应该到的货,一个月后才能收到。
(4)商家不兑现自己承诺过的商品售后服务。
(5)发票上做文章。如发票上不填品名而以一些字母或代码代替;在发票上加盖降价、打折商品、售出一律不退等字样,试图混淆与处理商品的界限;发票上不注明退货日期等等。
(二)网络安全问题
在网络购物中,大学生对网络安全也有很大担忧,诸如用户的个人信息、交易过程中银行账户密码、转账过程中资金的安全等问题。有些网站的建立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不仅能看到会员详细资料、订单产品,甚至能轻松更改会员的密码和资料,获取账户余额。
究竟哪个部分才是网络中最薄弱的一环?Internet防火墙、防病毒软件、远程控制的PC、还是移动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大多数的安全专家都同意这样一种观点:狡猾的电脑黑客往往可以通过向特定的用户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入侵几乎所有的网络。他们不仅会使用各种技术手段,还会利用社交工程学的概念来进行欺诈,通俗一点来说,他们会利用人类与生俱来的信任并帮助他人的愿望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利用这些弱点骗取用户名和口令,使得那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的安全防护措施形同虚设。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誉度问题
造成信誉度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商家发布虚假商品、销售信息,即商家的信誉度;另一方面是网络购物者提交订单后无故取消,即买家的忠诚度。目前网上诈骗可以说是商家信誉度的杀手。明明是没有商品,却引诱大学生去购买、汇款。使汇款者两手空空,这种网上诈骗事件虽然少有发生,但其在购物大学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却较深刻、长久。商家的信誉度问题需要有一个规则来解决。但是这个规则由谁来制定,确实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首先应该是行业自律;其次是各个商家联合起来组成行业协会,这样会对网络购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有一个权威机构定期发布网上商家信誉度程度情况,就好像酒店的星级评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购买者对商家信誉度的担忧。当然,随着网络购物在国内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初次进行网络购物的顾客的客单价一般都相对较低,随着购买者购物次数的增加,购买者对网络购物的信任度逐步增加,同时客单价也会增加。这是解决购买者对商家信誉度的一种方式——通过尝试来增进对网络购物的信任度。而对于商家,购买者的忠诚度同样也被看中。如何确定购买者在网上下单后会如期付款、接受商品,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商家的解决方法一般会通过先付款,或是预付订金的方式尽量避免由于坏定单带来的损失。但是这种方式一般是以降低交易成功率为代价的。
(四)搜索功能解决信息流问题
互联网为网络购物的信息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前,网络商店在网上有自己商品的分类、图片展示、资料介绍、用户评论等信息,还提供商品搜索功能。相对于网络购物的初期阶段,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但这不能满足网络购物日益发展的需要。对于网络商店而言,更多的问题就集中在商品的供应上,缺货往往是目前购买者提出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网络商家根据客户对商品的搜索,分析出购买者的商品需求信息。目前国内有些商家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商店的搜索功能了解每件商品的查询次数,购买者查询但是店内没有的商品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网络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再进行商品的采购、补充。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供求双方的信息通畅,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六、针对网络购物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尽管网上购物存在着利弊的两面性,只要消费者能够仔细识别网上物品的真伪,把握购物的分寸,正确合理地参与网络购物的流程。首先,上网购物之前要认真选择专业购物网站,核实该网站是否具有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书。
(一)形成地域化发展解决物流问题
目前很多网络商店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主要也是考虑到配送问题。我国的商品配送问题虽然得到改善,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一些小城市还采用比较落后的运输方式,比如自行车,这样会使配送的最末端环节变得相对较慢。为解决这一问题,网络购物应该向本地化、地域化方向发展,比如有些网络商店通过与本地传统购物商家合作或自己开便利店的方式,解决配送问题,实现优势互补。
(二)引导人们接受网络购物,培养人们的网络购物习惯
网络购物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习惯了传统购物的人们来说,接受这种方式还需要较长时间,也需要媒体的宣传和引导,培养人们进行网络购物的习惯。最初的购物行动需要用户亲自体验,需要购物网站将网络购物操作流程简单化、傻瓜化,减少客户网络购物的难度和心理障碍。当大学生有了网络购物的习惯后,就不容易再改变。目前很多购物网站最忠诚的用户都是具有网络购物习惯的大学生,他们不但自身为购物网站带来交易额,同时会把生活中的很多传统购物方式转换成网络购物方式。
(三)降低网络商店门槛,让更多传统企业开展网络购物服务
对于中国的网络购物来说,真正要发展壮大,必须要让传统企业都进入到电子商务行列中。但这首先要为此创造网络环境,降低商家进入网络的门槛,使更多的企业了解网络商店带给他们的便利和效益,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到网络店铺,从而提供更多的网络购物场所,使互联网上的商品更丰富,用户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没有足够的购物场所,购物大学生的单方面增加会造成网络商品在比较、选择上的单一、匮乏。只有供求双方共同发展,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推动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
(四)网络购物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行业规范
目前,国内没有针对网络购物的政策和法规,比如税务问题,网络购物行业规则、规范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网上商业活动要遵循传统商业的政策,对模式不同的网络购物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网络购物呼唤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来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
(五)留意商家的诚信
消费者在进入了网站选购自己所需的物品之前,先要查看售货公司和个人的信用度。公司是否已经通过工商登记注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拨打该公司在网上提供的电话来核实其真伪。查看个人的信用情况,主要通过该人的交易次数、个人信用度、网友对其的留言三方面综合考察。
(1)在交易之前,认真阅读交易规则及附带条款。此类电子证据具有“易修改性”,所以应将这些凭证打印保存。
(2)勿被不合常理的低价所诱惑,勿被巨额奖金或奖品所诱惑。
(3)充分利用留言功能。多与店主交流,一方面了解交易商品的一些细节问题,如邮费、商品质地、号码、功能等,另一方面,通过回答可以知道货主的责任心、售后服务。
(4)建议选择货到付款和同城交易的方式。
(5)保留有关单据,如确认书、用户名、密码、购物发票等。
(6)使用信用卡支付时,要建立专门的信用卡,切忌一卡多用;卡内金额以购物付款额为准,不宜多放;用后及时更换密码,防止他人以不法手段盗用。
七、总结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打算从事电子商务这个行业的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
网络调研报告11
一、背景及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和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对社会舆论和民众情绪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网络舆情现状,分析网络舆情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提高相关部门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本报告对近期网络舆情事件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现状分析
(一)网络舆情事件数量逐年上升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舆情事件数量逐年上升。一方面,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发表看法的`热情高涨;另一方面,一些敏感和热点话题容易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网络舆情事件类型多样
网络舆情事件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事件类型包括正面舆情、负面舆情和争议性舆情等。其中,负面舆情容易引发关注,对相关部门和企业形象造成影响。
(三)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速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迅速,网络舆情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关注。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舆情传播呈现出裂变式特点,容易导致舆情失控。
三、原因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舆情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快速,为广大网民参与舆论提供了平台。
(二)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网络上的反映
网络舆情事件往往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社会变革,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日益显现,网络成为民众表达不满和诉求的重要途径。
(三)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网络自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加剧了网络舆情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和预警,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
(二)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加强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确保能在舆情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降低负面影响。
(三)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素养教育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培育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加强网民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网民理性表达诉求和观点。
五、结论
网络舆情事件已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各界产生一定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事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提高网络舆情处置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和形象。同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网民素养教育,为构建和谐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网络调研报告12
一、实践目的。
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是带着对所学专业的迷茫来到大学的,这也就造成了许多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尽快适应专业的学习,甚至没有一个最基础的目标,任时光流逝,虚度光阴。更有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如何努力、走向何方。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如何抉择也成为了一大难题,许多同学们都在此犹豫不前。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我们要在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我们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想要在自己毕业时候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的向前进,而脚踏实地前进的基础则是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明晰当前工作重点,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
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以网络工程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为切入点,为我们自己以及其他大学生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为未来的成就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过程。
(1)共同商议,确定主题,明确任务。
网络工程专业调研实践队正式开始暑期社会实践。首先,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宣布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后,所有成员进行了第一次例会,正式开始工作。
会上,组长强调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要求所有成员在实践中注意安全,并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共同商议了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讨论了实践中具体人员的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让所有人能够高效的进行自己的工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确保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树立团队意识,一切以团队为重,在实践中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会议最后,细化的确定了每天的实践内容,以及因天气因素等的调整预案等。此次会议确定了此次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以及注意事项,为实践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联系优秀毕业生,聆听过来人的经验。
我们通过网络采访了往届毕业生李晨冉,听取他的大学生活经历以及工作之后的感受等。在大学,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学习,这个学习指的并不是只学习知识,更多地是学习一种能力,参加专业相关的活动很能够帮助自己找出自己当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学也不仅仅是只有学习的时光,多多参加体育锻炼也是相当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拘泥于课本,毕竟作为信息化专业的前沿,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也就必须紧跟时代,去网上学习最先进的东西,为自己充电。
当谈到工作之后的感受时,学长总结了一个字,累。在学校的生活真的太轻松了,工作之后,每天必须按点上班,还有无休止的加班,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再加上每天在路上的时间,能让自己休息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但是这一切为的还是自己未来,为了自己的工资。在工作之前,我们不需要考虑衣食住行等过多的问题,在工作之后,一切都是自己所需要负担的,所以自己还是必须继续努力,在社会中生活。立足于社会远比在校园难的多。
我们还和其他学长学姐进行了交流,他们共同的感受便是工作中远比在学校辛苦。他们“异口同声”的告诫我们,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努力学习吧。
(3)同类比较,找出自身优势及不足。
要了解一个专业的具体事宜,仅仅了解自己学校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和其他高等院校的相同专业和相近专业进行调查分析,才能真正透彻的了解。我们为了更清楚的得知其他学校的发展情况以及相比之下我们的优势及劣势,为将来我们的学习实践的改进提供指导。
为此,我们以各个大学的开课情况为切入点,从开课情况具体分析各个大学的优势以及我们的改进方向。为此,我们选取了我们学校,我们的近邻河北科技大学以及本专业排名十分靠前的北京邮电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析所学课程得出启示。
从总体上看,四所大学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基础性的科目都是相同的。所有大学专业的公共科目都是相同的,例如政治、英语等。专业平台课也是大同小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基本理论课程是开设本专业的所有学校都开设的。而区别之处在于专业课是有所不同的。但对于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都有开设,不同之处在于不同高校对这些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开设的硬件相关的课程比较多,相对侧重于组网建网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而我们的侧重点在于软件方面,侧重于网站开发等,这也就使得不同学校就业时候所选的侧重的方向不同。
其次,对于北邮和西电等以此类专业为特长的高校来说,开设的课程中知识体系相对完善,对于所需的硬件知识以及具体的相关问题比较全面,更侧重于电子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结合等应用。这类高校的教学计划更新也相对较快,更加适应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实践方面,由于更能够接触到社会生活,所以实际项目的参与以及协作能力较强,这也是他们排名靠前的一大原因。
(4)考验与就业的抉择。
我们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许多往届毕业生和任课教师。同其他所有的`专业,老师给出的答案也是各有利弊。首先,对于想深造的同学,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通过网络查询,计算机大类之下的所有专业,考研方向就是计算机专业的不同方向,例如网络方向、信息安全方向、数据库方向等。专业特色比较强的高校数量很多,比如北邮、西电、成电等。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由于计算机专业可选择的方向多,而且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相对较多,并且处在信息化发展的前沿,所以相对来说难度较小。但考取一些热门大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于就业,除去少部分毕业之后非从事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同学,其他的同学大多从事的是程序员的职业,少部分从事于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等其他相关行业。也就是说,此类专业毕业之后大部分同学们从事的是软件开发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在校期间学好软件的基础,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
(5)公司里的的新世界。
学校的生活还是和工作之后的生活有所不同的,为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公司内生活情况,我们专门拜访了学院的一些合作单位,深入了解工作之后的情况。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明显的紧张有序。据介绍,因为我们在大学内的生活过于散慢,所以进入公司之后大多数人会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毕竟公司内是商业化的集团,追求效率与利润,所以我们对此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其次,加班对于我们从事行业来说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工作人员提醒我们,在以后工作之后要处理好加班和休息之间的关系,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除了工作后的不同之外,我们还关注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需要具有哪些能力以胜任工作。通过对不同公司的调查,我们看到,虽然此类公司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却惊人的相似。首先,要求能吃苦耐劳,虽然这是各大公司对应聘毕业生的第一要求,但是这并不涉及到专业能力等。其次才是对软件开发有经验,这个经验表现在平时多参加相关的专业的活动,这种经历对于自己的将来是很有帮助的。公司更愿意招聘有这类经历的同学们。还有一点要求便是学习能力强。各个公司并不指定必须精通什么东西,更重要的是看重学习能力,这点也是软件行业需要的适应能力。最后,管理学有经验的同学们更容易得到重视,因为公司的将来的管理层需要这类人才。
(6)生活的思考。
几天的调研匆匆而过,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更是我们将来走向社会后与人交往的方式。我们更体会到真正走向社会之后,我们的道路是何等的艰难。在这几天里,我们更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一个团队的力量却可以是无限的。这种社会经历也许就是我们未来走向社会之后的垫脚石吧。
五天的实践,队员们在调研走访高校、公司,联系学长学姐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完整的了解,为自己将来选择道路又添了一盏指示灯。同时实践中大家也收获了可贵的友情,五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共同的奋斗让队员们真挚地交流,交心的过程友谊也在一点点加深。
实践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友情还会更美,我们的奋斗没有结束,我们的未来还会走的更远。
未完,待续,梦想加油!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许多为我们将来发展指引方向的结论。它虽然不能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但却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1)计算机专业。
你是否适合学计算机相关专业,如果你不喜欢但学了这个专业你又该怎么办?通过对大学专业课程的分析,无论你在哪,只要学计算机专业,那么你的生活就离不开程序了,从C语言到java,从.net到Android,你总是逃不过编程的,所以说,计算机更适合对于编程有兴趣的同学们来学习。但并不是只有你感兴趣才能学,因为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所以只要不是抵触,就可以踏进计算机的大门。而总有一部分大学新生,选择了这个专业不是自己的意愿,那么又该如何,那就先跟着这个专业学习,到了后期,可以相对侧重于非编程开发类的方面,认真学习这些东西一样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所以说,不管如何,让自己爱上计算机,爱上网络工程便是新生们最重要的工作,当你真正爱上它时,成功便只是时间问题了。不管如何、先学下去,慢慢体会代码之美,从心底接受了,那么你就修炼成功了。
(2)考研就业,孰是孰非。
对于大一同学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融入这个专业,而对于我们即将升入大三的同学们来说,考研与就业的抉择便是主要的问题。对于此,老师、同学、家长等给我们的共同结论便是因人而异,不能绝对的说考研好还是就业好。考研可以深造,可以取得硕士学位证,可以在将来更有竞争力。直接就业则在初入社会比较锻炼,之后三年的工作经验也可以与研究生毕业时候相媲美。
如果你想要深造,取得更高成都的学位,那么考研便是肯定的。如果你想尽快走向社会,那么就业便是不二法门。对于正在徘徊的同学们来说,就需要权衡利弊了。
面向考研与就业两个方向的同学们学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对于考研同学来说,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相对来说就比较重要了,一些基础性的学科例如数学、英语、政治便是关键。对于专业方面,相对注重理论,对于原理和过程的追求有利于自己考试中的发挥。总的说就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考研学习的大方向。
(3)工作那点事。
如果你选择工作,那么你走向的是这个专业大多数人走向的方向,相对基础学科来说,这种新兴科学的考研率并不高。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就业,这个以技术为发展动力的科学重点还是在技术,更加注重应用与实践,这和当今专业人才的刘翔也是比较相符的。而如果要面向工作,在大学期间,我们要注重的便有所侧重。首先,在初期要打好自己的学习基础,保证自己的基础扎实,在学到一定知识之后要开始将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中,纸上谈兵不是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在大学期间,更多地参加专业的活动将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在参加各个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不断面向社会,武装自己。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力却是重中之重,用人单位要求的是更高的能力,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紧跟时代潮流是我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一项技能。计算机专业发展太快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这仅仅是近二十年的事,现在的信息行业依旧如此,机器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乎想像。从远久的C语言到现在移动智能开发,走过的也仅仅是十几年的历程,所以我们要做的一点便是紧跟着是道德潮流,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唯有此才能去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
在面向社会的奋斗中,非专业技能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为人处事、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都成为自己未来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学校期间,我们不能宅在学校,要更多地走向社会,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更有利于自己将来立足社会。
(4)脚踏实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一腔的热情,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行动。不管自己将来要走向何方,踏踏实实的努力定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一笔财富。
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种收获,我们在未来的路上不仅要踏踏实实向前,更要学会总结,找出不足,找到差距,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还记得听过一句话叫做“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把它做好,不值得想的事就不值得把它想通”,真得很有道理,未来的路上,我们要学会思考,盲目的前进,只会让我们越走越慢。停下来思考,哪些值得,哪些不值得,才会让我们更快的进步,少一些时间的浪费,也少一些心灵的羁绊。
四、心得体会。
几天的调研生活辛苦又充实,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次调研的成果,体会更深的便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进行的是社会实践。社会经验也是我们此次调研每个人最大的收获,面向生活,体会生活,便是我们未来的真谛吧。
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做的还很多,未来的我们需要成长,这源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网络调研报告13
我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上网费的降低,网民的高速增长,网上购物必将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目前,宽带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信用制度即将建立,网上付款系统逐步完善,所有这一切,都为网上零售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未来的都市人群,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为生存而竞争的时间将更加宝贵,网上购物可以缓解生活的紧张,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接下来,就看电子商务经营者如何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网上服务了.
无论是传统企业以网上分为开端,还是由传统商店和网络公司组成的合伙企业,都属于网络与传统企业相结合的模式,以产品为基础的网上零售商,当务之急是把互联网的优势与传统的分销能力结合起来,这是网上零售实现赢利的必由之路.具体地说,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提高效率
任何一家网上零售商,只用心吸引顾客访问自己的网站还不够,还必须留住顾客,乐意花钱购物,关键的问题是要让顾客花钱方便.目前,网上购物支付已有多种渠道,货到付款、邮局汇款、银行转帐、网上支付、利用会员卡小额支付等等,但依然不能忽视支付这个问题.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大多采取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外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客户,就很难办到,网上零售的很大一部分交易,就是因为这个因素而导致客户的流失.所以,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还是越多越方便越能稳定客户群.尤其是配送渠道,必须尽可能提高效率,以满足用户"节省时间"、"节约费用"、"操作方便"的诸多消费心理.
二、发展用户
不断发展并巩固客户群,自始至终都应当是网上零售商的认真对待的首要课题,现实社会客户选择商场受地域限制,而网上购物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鼠票一击,可以周游全球的网上商城.目前,网上零售业强劲增长,而许多网上零售企业只是苦于新的客户群增长缓慢.商业信息集团Datamonitor在调查了七大工业国的7500位消费者之后,提供一份报告,目前,网上购物的模式实际上并未改变,但是,欧洲市场规模164亿美元的电子零售营收,只是由14的潜在在线消费者所贡献.这份报告还归纳出五种消费者类型:一是"抗拒型",根本不上网,占50%;二是"回避型",上网但不购物,占9%;三是"幽灵型",在线浏览,离线购物,占回复者的27;四是"稳健型",为稳定的网上购物群,占8;五是"活跃型",热衷于在全球各大网上商城购物,占6.很显然,后两类是网上购物的忠实信徒,如果稳住这些人,网上零售商也就能大获其利了.
三,方便购物
网上购物者的流失有许多因素,但网站的网标意义不清、注册表格太复杂、以及不标明价格而在交易的最后突然出现等因素,也是引起顾客抱怨的几个常见问题.传统商店在销售商品的布局点,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网上的商品布局同样是一门经营艺术,而且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传统商店的布局,绝不是随便把自己的产品在网上公布一下就可以了.在网上展示商品,一定要适应客户的浏览习惯,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操作.网站的搜索引擎是一个很好的检索商品的工具,可以帮助客户查询很多种的同类产品,并且进行价格和性能的比较,这一点是适合网上消费者心理.此外,对流行商品的推广,要进行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宣传,以引起更大范围内的关注.总之,网上零售一定要改变单纯排列商品,坐等客户上门点击的被动销售状态,积极而创造性地探索适合客户消费心理和需求的经营模式.
日前,香港贸发局发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内地上网费的不断下调,内地将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的网上零售市场.这份报告认为,内地是全球第七大消费市场,网上零售业的前景将十分乐观.
四,潜在的制约因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分析,目前制约国内网上购物发展的潜在因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安全保障
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这个比例占31.0,同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也得不到保障,这个比例是30.2.两者相加高达61.2%,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那么,这就形成了网上购物普及和推广的巨大阻力.所以,42.8的用户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超过1000元的高额产品,73.3的用户希望采取货到付款的方式.如果安全保障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网上购物的最大瓶颈就难以突破.
其二,配送渠道
由于安全没有保障问题的影响,同时更是时效的低下,所以,在"用户一般选择什么方式进行商品配送"的提问项中,44.4的用户选择"送货上门"服务.上门服务固然可靠,但对于商务网站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配送方式,一是人力物力消耗过多过大,二是只适合本地而不宜外地扩展.对于网上购物现有的配送渠道,13.9的用户感到"送货耗时、渠道不畅",而在"用户由于何种原因进行网络购物"的选项中,48.3的用户为了"节省时间",38.8的用户为了"节约费用",41.7的用户追求的是"操作方便".由此可见,渠道不畅是制约网上购物的主要瓶颈.
其三,品种局限
在过去的一年中,用户在网上实际购买过的产品比例最高的是书刊类,占58.0;其次是音像器材及制品与电脑相关产品,分别占34.4和33.7;除了通讯类产品占15.5、礼品服务占14.7外,只有生活、家居(11.6)和教育学习服务(11.8)超过了百分之十,其余的照相器材(3.6)、服装(4.4)、家电产品(5.6)、体育用品(4.4)、医疗保健品(3.1)、金融、保险服务(2.6)等都只在百分之五及其以下.
在"用户最希望网络能更多提供的产品"种类当中,仍然是书刊(51.6)和电脑相关产品(41.0),这个结果告诉在向我们提示什么呢?很显然,这两类产品的需求者大多是年轻人和在校学生,真正可以推动网上购物走向繁荣的"家主"或"家庭主妇",并没有行动起来,这不能说不是电子商务的最大缺撼.
对于"家主"或"家庭主妇"来说,购物还是愿意亲身体验在超市选择商品时的乐趣,即便上网也不大习惯虚拟的购物活动,要改变这部分网民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很难.正如金庸大侠所说,网络再先进,不见得在网上购物就比在超市买东西要好.
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加之安全保障、渠道不畅、品种局限诸多因素,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时尚,可能会得到一部分网民的追捧,等到那个热乎劲冷下来以后,也就难说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通过网络商店购买过商品或服务的用户比例为31.60,20xx年底的这个比例为31.67,两者相比,虽然下降幅度不大,但与互联网用户总数49.8%的增长率相比,岂不是大大下降了?
网络调研报告14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了重点防治和打击,但是电信诈骗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诈骗:一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业化特点。
(三)作案技术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有关手段套取到被害人家庭固定电话的开户资料后,再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的电话来电显示出拨打过来的电话确实是110或12315或电信10000或等常见的
业务电话,或是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电话,使被害人相信对方确实是公安、工商或是电信和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或是自己的亲友,从而放松警惕。作案手段涉及计算机黑客、网络电话、U盾转帐等技术,并运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控制了被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受骗。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
(五)社会危害剧烈化该类案件的诈骗范围广,诈骗数额大,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相对于普通诈骗中“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诈骗,电信诈骗表现出来的是面对整个电话用户或者特定户群体的诈骗,其诈骗行为的实施并不是特意针对特定对象,而是广泛散布诈骗信息,等待受害者上钩。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大批的电话用户上当受骗,涉案数额往往很大,其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二、电信诈骗的定性分析
从电信诈骗的诈骗手段来看,主要是触犯了两个罪名。第一个罪名是普通诈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66条,第二个罪名是招摇撞骗罪,也就是《刑法》第279条。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①从电信诈骗的行为方式来看,犯罪分子都是采用了虚构事实的手段,
使被害人自愿将财产交付(主要是以转帐的方式)于犯罪人,从而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军人)的身份进行欺诈活动,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其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却故意假冒该身份。那么对于这种行为该如何定性?这里就涉及到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区别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要件和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招摇撞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不法利益。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还有人认为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招摇撞骗罪原则上不包括骗取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以不法所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但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过程中,偶然骗取少量财物的,不影响本罪的认定,但本罪不包括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情况”。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招摇撞骗罪包括骗取财物,而且指出“在招摇撞骗中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情况下,本罪与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应当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条。”③我们认为,从严格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来分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的,应当定招摇撞骗罪。
三、办理电信诈骗罪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电信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强,犯罪手
段隐蔽性技术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往往造成“取证难、抓捕难、定性难、追赃难、打击难”。
(一)因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导致取证难
电信诈骗作案中,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与被害人直接见面或直接接受现金,多是通过汇款或者转帐方式获得赃款,因此被害人无法直接指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往往也自恃没有被害人直接指认而拒不认罪。犯罪嫌疑人接收被骗钱款的银行帐户,也往往是犯罪分子购买伪造的身份证后到银行开立的帐户,或者直接从他人手中购买以他人名义开立银行帐户,或者通过支付一定的报酬请不知情的普通群众开设帐户,多个帐户交替、循环使用,且每个帐户使用较短时间甚至一两次后就不再使用,导致跟踪追查取证比较困难。即使抓到了有关犯罪嫌疑人,获取的证据中直接证据少,一般都是间接证据,难以形成证据锁链,难以揭示案件全貌。
(二)因犯罪分子的流动性强,且反侦查能力较强,导致抓捕难首先,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或者降低风险,一般都不使用固定电话,联系工具多为无开户资料或不以实名注册开户的手机或网络电话,因此锁定具体的作案地点与作案人有很大难度;其次,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甚至跨国取款的方式,地域流动性大;最后,在有些团伙诈骗作案中,多数成员间并不熟悉,一般都使用绰号或假名,犯罪分子之间多是单线联系,只和自己的上下家联系,甚至在遥控指挥下,分工明确,只做自己被安排的事情,如有人只负责打电话欺骗被害人,有人负责转移钱款,另外有人专门负责到银行取款,这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将涉案人员一网打尽。
(三)因为现行法律的不完善,导致定性和处理难
一是由于我国刑法中没有专门规定电信诈骗,犯罪,只能结合《刑法》第266条普通诈骗,犯罪的刑法条文进行定罪及处罚。但是,有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电话诈骗时,也有用伪造的身份证开通银行帐户、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行为,这些手段行为是否同时涉嫌其他犯罪,是否需要数罪并罚,值得探讨。二是犯罪金额与共同犯罪的主从犯问题有时难以认定,导致量刑有一定难度,电话诈骗,犯罪针对的一般是不特定的电话用户,其受害者在地域上的分布往往十分广泛,一些被骗金额小的受害者并不愿意主动报案,因此往往难以核定具体的涉案金额。三是有些团伙成员不是主犯,虽有共同诈骗的犯意,但对其他成员单独作案所得的金额是否需要负责也值得探讨。
四、电信诈骗的防范与打击对策
鉴于电信诈骗的巨大危害性,因此,作为普通民众,应当注重防范自己被骗;作为国家机关,更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此种诈骗行为进行防范和严厉打击。
(一)民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不贪婪:不要轻信中奖的电话和短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接到不明身份的人员发过来的所谓中奖短信时,不要急于兑奖,更不要急于按对方的指示支付给对方款项。
2.不轻信:不要相信任何“紧急通知”。不要拨打ATM自动取款机旁的任何“紧急通知”上的所谓“银行值班电话”。当取款中发生事故或者ATM机故障时,应拨打银行正规的客服热线请求帮助。警惕短信诈骗行为,对短信中透露的相关信息如有疑问,一定要通过正规
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独自做出判断急于转账,也不要轻易将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银行、司法部门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密码,以及要求转账等。
3.多防范: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要谨慎小心,防止坏人借机诈骗。如接到“猜猜我是谁”这种电话时,不要急于说出对方的名字也不要透露自己更多的信息,要叫他说出自己的姓名还有和你的关系,如若对方仍然不说,可以不予理睬,如若对方可以准确说出朋友、亲戚的名字和与自己的关系,也要通过共同相识的朋友加以核实。对于“嘟”一声就挂掉的不明电话,一般情况下不要回拨。如有人以电信工作人员或冒充民警打电话调查欠费并索要个人信息的,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要通过正常渠道核实电话是否欠费,核实对方的身份,或者及时拨打“110”进行报警、咨询。
(二)打击电信诈骗的对策
1.加大电信、金融等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名关联部门的安全防控力度。电话诈骗,犯罪中,认定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重要证据有短信、通话清单、银行取款凭证、监控录像等,以上证据时效性比较强、容易灭失。因此,电信部门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对群发量巨大的短信内容进行过滤检查,通过屏蔽等技术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交易异常的银行帐户监管,以及存取款环节、特别是自动取款机的录像监控设备的维护。
2.加大科技强警与打击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当前,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先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因此,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对该类诈骗特别要注重研究、采用、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类行业产品及电话定位、追踪等技术,以便迅速锁定作案人员,有效采集与保存相关证据。同时,要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克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麻痹心理以及证据难获取、破案有难度的畏惧心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遏制该类犯罪的发生。
3.规范银行的帐户管理制度。从现有的电信诈骗案件来看,几乎每一件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将诈骗得来的款项通过银行转帐的方式转移赃款,因此,要加强对银行帐户的监控与管理。
4.完善立法、重点打击。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电信诈骗行为可能触犯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而招摇撞骗罪的最高刑期只有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对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都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当其诈骗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时,就有可能出现量刑不均衡的现象。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明显大于普通诈骗,对于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反而处以较轻的刑罚,显然罚不当其罪,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会造成量刑不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于电信诈骗的惩罚力度。
网络调研报告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交正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手段,上网聊天、收发电子邮件、到论坛发帖、网上二手交易等已成为大学生便捷而时尚的选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作为新兴的社交工具,网络在社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急切地想知道大学生对网络社交的态度和看法,为了弄清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问题的基本情况,我们学习小组对我校全曰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研究网络社交对大学生诸方面的利与弊。
调查问卷
一、调查背景
如今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正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这就必然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现在,网络文化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文化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我们学习小组采用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为主,访谈和文献研究为辅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二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三是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三人组在针对我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随机问卷调查,利用周六和周日两天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实收98份。回收率98%.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正面影响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共享与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1、网络为大学生开凿了一个广阔的信息渠道。
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汲取各种知识营养,来发展和壮大自我。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你觉得网络使你的生活”的回答: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占52%;有更多的事可做,更充实占27%;浪费不少时间占7%。这一结果表明了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网络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使我们可以坐在家里浏览网上图书,几分钟内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通过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网络打开了人际交流的新的天地,有利于发展和扩大人际关系。因特网的发展带给人们崭新的“网络生活方式”。
2、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
如今网络上资源共享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文化的交流只在瞬息之间。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方便大学生查阅资料,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在调查结果中发现,被调查的100位大学生有39位接触网络达4年以上,大部分人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时间为1到3个小时,这说明网络与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密切相关。关于“网络社交”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更愿意把网络社交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或是学习工作工具,不是必须依赖的对象,仅有少数大学生则表明社交网络占据了其大部分休闲时间;另一方面,关于“社会适应力”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真实世界中的社交能力欠佳,但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以胜任未来的职场生活。在“你认为网上有你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吗”的问卷中,回答:有很多的占85%;有一些的占15%;没有人认为没有。又,在“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途径”的问卷中:找同学商量占23%;上网求助占73%;自己独立解决占4%。这一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3、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友情互动,共同提高
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迅捷通道。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封闭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总多多少少有些顾忌。而网络正好提供了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情感驿站等虚拟空间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大学生在网上既可以推心置腹,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和心得,又可以大发牢骚,派遣抑郁,达到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功效。
4、网络为大学生指导就业,描绘事业蓝图
凡事有利必有弊,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网络的开放、自由和社会化,使得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如沉迷网络、网络游戏上瘾,生活过分网络化等等)。
(二)负面影响
1、网络可能使大学生的现实情感萎缩和沟通能力退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小心翼翼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猜忌使得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都不敢流露真情实感,而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安全且隐匿的交流平台,符合大学生们既想坦露情感又惧怕情感受伤的心理。于是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恋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的时空知觉方面,网络的无限延伸容易使人们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甚至产生网络孤独症。有的人在网上扮演“虚拟角色”,把自己分成若干角色,带来角色冲突的迷惑,与现实角色之间产生二重或多重人格的冲突,甚至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还有的人由于对网络的依赖产生猜疑、孤僻等交际心理障碍。
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但是大学生对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的迷恋,使得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大学生只满足精神需求而脱离现实的现象出现。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同与满足,使得大学生对网络有了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相比之下,对现实产生了厌倦与冷漠,在这种消极的不为世情所动的抵触心理下,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造成人际关系障碍。
2、网络可能使大学生思维狭隘化、被动化
现实世界是包罗万象的,这是它明显不同于虚拟网络的一面。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局限性便在于太过感情化、肤浅化和片面化,现实理性思维的话题往往涉及太少。在人际交往的动机方面,网络使一部分人交往动机变形。许多人一上网就钻进自己的兴趣区域,这种“人以群分”的极端风格是狭隘的,不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的。
大学生对这社会的认识,往往是仅仅在接收他人给出的信息和观点,而并没有充分地消化和体会,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缺乏用理性的视觉来审视问题和现象的锻炼,这必将导致大学生个体思维的片面化和被动化。在人际交往的态度方面,网络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了。现在,我们都讲究求诚信社会。但网络先天的虚拟性就决定了他不可避免的虚幻。面对的是电脑,你讲你是什么人你就是,甚至连性别也可以选择记得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一个人对着电脑,对网络那端的那位一“网”情深,却不知对面上网的却是一只狗。所以,“我不知道你是一只狗”成为了对网络虚幻性的生动写照。很难想象,当沟通缺乏了信任这个基石,交流的内容还有多少可以相信。这不知是沟通之幸还是不幸。而且,网络的虚幻性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3、产生交集感情障碍
在人际交往的情感方面,网络的无序性和诱惑性容易使人产生交际情感障碍。网络还会引发人们交际安全焦虑,诱发“情感冷漠症”。由于网络的产生,我们很少会和父母有心与心的交流,我们与家人的距离渐远。任何心事我们都喜欢在网上来表露,无论是与网友交谈还是发表日志,心情等,这些本该与朋友分享的东西我们习惯带到这个虚拟的世界。凭借媒介进行的沟通行为因为媒介物的特点而使得信息有所损失,尽管网络非常发达,它毕竟还是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有所不同,话语信息讲完了,而情感的互动却如隔山打牛。沟通方式的单一化损失的不仅仅是情感,还有正义感,良知和公德心。
4、大学生溺网
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寥无几。网络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带来知识和便捷的同时,也充斥了不少思想颓废甚至反动的内容和论调,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重要转折阶段,对事物的辩别力和判断力往往不足,且大学生对新新事物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自身意识形态受网络异样不健康信息的侵蚀,进而无法把持自己,造成恶性循环。在问卷“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多长”中,回答:1小时以下占25%;1-2小时占37.5%;2-5小时占29.2%;5小时以上占8.3%。结果表明长时间上网的人虽占少数,但也说明了大学生溺网的现象的存在。
四、建议
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大学生对网络的失衡问题,引起注意并解决问题。在些罗列几点建议:
1、自我节制
(1)增强自觉程度。任何时代都需要具有理性自律和人文关怀双重人格魅力的人,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大学生要至善的自我约束和收拢个人放纵的意志欲求,理性且道德地使用网络,在展示自身网络本领的同时,充分考虑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大学生必然会相对地减少上网的时间,在现实在参加更多的休闲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寻求外在真实的协助,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满足需求的方式,寻找真实的支持。如与辅导员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多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或在学习中刻苦奋斗取得好成绩,以满足心理需要等。
2、摆正心态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处世方式,积极、良好的心理必然使人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倘若大学生们能够在遇到现实生活障碍和困难的时候,将其视为考验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机会,认真剖析原因,问题总会解决的。把网上的真诚释放的心态延续到现实中,剔除虚伪和扭曲的心性,就不至陷入无端郁闷和窘迫之中,也不必要把情感完全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淡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努力创造辉煌的人生,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网络问题了。
3、加强管理
高校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比如,高校可以多设一些相关的网络教育课程,加强
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可以在本科低年级就及时抓好这方面的管制工作,限制上网时间。
【网络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网络调研报告11-06
网络调研报告12-09
网络建设调研报告08-23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02-25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06-28
网络调研报告15篇01-25
网络市场调研报告03-15
网络调研报告【经典15篇】08-10
网络调研报告汇编15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