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汽车客运站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23 08:48:3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汽车客运站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汽车客运站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汽车客运站调研报告

  1、南京汽车客运站是一级客运站,位于红山南路以南,南京火车站站北广场东边,占地60亩,日发班1500个班次,日发送旅客4万多人次,最高可日发送7万人次,属于铁路南京火车站综合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xx年开始,南京市南有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北有南京汽车客运站,两者通过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2号线连接,而且都是南京市的综合陆路交通枢纽。目前,广大旅客可乘坐南京地铁1号线至共设置发车位43个,下客位14个,长途停车位173个。站房是一座上下5层的建筑,地下2层,地上3层。其中,地下负二层为社会停车场,设有482个停车位;地下负一层为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大厅;地上一层为汽车客运站售票厅;地上二层为候车厅;地上三层为站务用房。建筑整体采用L型布局增加了发车位,提高了发车效率,主要楼梯设置在中心位置,利于分散不同候车厅人流。等候区域和检票排队区域有部分重合,能适当提高空间利用,但会出现拥挤的情况。

  站前广场设置东西两个公交车站,减少了交通压力,设置地下二层的停车场以及地下一层地铁通道,既分散了车流,同时减弱人流压力。除此之外,多个集散通道,以及地下停车场有利于分散人流,残疾人通道等细节设置也非常得人性化。

  在建筑的细部设计方面,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入口墙壁使用大面积玻璃,屋顶与墙壁都引入自然光线;桁架屋顶与外墙,铝合金、玻璃、大理石瓷砖等多种材料应用使建筑体块不显笨重,也为建筑增添了现代感;一楼大厅与二层贯通,使建筑形态更丰富多变,增加设计的趣味性。

  但是南京汽车客运站在使用运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原计划整合南京中央门汽车站和长途汽车东站的小红山客运站,新近被曝容量不足,以致于中央门汽车站搬迁后已占据其七成空间,长途汽车东站的搬迁计划因此搁浅。这个问题提醒了我们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安全范围和总量设计,并注重对功能空间的分析。一个车站需要多大的承载空间,包括交通空间、人车分离空间、休息空间、驻车空间等,以及空间与乘客的关系、车辆关系、场地关系都应纳入科学分析。

  2、江宁汽车站位于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距离地铁一号线龙眠大道站口不远,周边有义乌小商品城,居住社区,以及江宁大学城等。人流量大,交通便利,周边服务功能空间多。是二级客运站,与南京客运站相比,规模较小。

  总布局分析:采用了前中站后场的布局,即前面是战前广场中间是客运站房,后面是停车场。我感觉站前广场的设计有很多改进的地进入方,如面积比较狭小,绿化很少。候车厅、售票厅与行包托运呈直线排布,简化了乘客的行走路线,但使人流较为混乱。

  总平面流线分析:汽车站的出站口处比较混乱,汽车站的旅客进、出站口,客车出站口全部都在一条狭窄的路上,这条路上还有城市公交的交通线,这些流线的交叉就造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混乱局面。

  立面设计:立面的设计颇具现代建筑的特点,屋顶设计采用一定的弧度,使立面看起来具有流动性,玻璃的运用使建筑显得通透有质感,消除了室内外的分隔感。

  采光分析:主要同过天窗和侧面的开窗进行自然采光。

  3、苏州站位于苏州城区北端护城河北岸,是办理客货运输的一等站,苏州站始建于1906年,为当时京沪铁路(今沪宁铁路)线上重要的车站,1908年竣工通车,隶属上海铁路局,毗邻苏州汽车北站,是苏州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并且连接京沪铁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苏州站于20xx年11月28日起正式进行改造,20xx年4月份投入使用。

  各层功能分区:负二,三层为地铁2,4号线等轨道交通站台层负一层为换乘层,通往换乘大厅,配有商业设施;使出站乘客避免与进站人流冲突一层布置基本站台侯车、售票厅和贵宾候车室等地面二层为候车大厅,出租车与社会车辆下客点。

  建筑主体块南北两侧分别有南北两个广场,担负着交通流线的重责的同时也是景观设计优异的休息空间。火车站南广场的公交车由北环辅路进出,在广场西侧设置首末站。社会车、出租车落客区、贵宾车位于广场东侧。地下出站厅两侧的停车场,与北环辅路共用出人口。火车站北广场公交车场集中设置在广场东侧地面,大型社会车、长途车和旅游车在广场西侧进出。社会车和出租车由高架车道驶人高架平台落客,停车场和出站厅布置在广场地下层。

  步行和乘公交车及乘小轿车的旅客经南广场进人高架候车区去北站房乘轿车的旅客可直达高架平台进人候车区进站地铁旅客乘扶梯上至高架平台贵宾辟有专用通道。

  出站旅客经地下出站通道可到达出租车载客区和地下停车场,或下至地铁站厅换乘地铁,也可经扶梯到达地面换乘公交车、旅游车和长途车。

  造型分析:结合苏州站临近古城的环境特点,挖掘出菱形体空间为主要基本元素,形成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屋顶—菱形空间网架系,解决了大跨度的问题。把大空间、大体量现代化交通建筑通过化整为零的手法融人了古城的城市尺度,完全消除了建筑的庞大之感,同时也解决了大跨度屋面的技术难题,达到了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这一菱形结构又与苏州古典园林的花窗和铺地花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屋顶似乎成了对苏州古典文化的一种呼应。

  设计师将整个地块一分多块,不同特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北广场场面对北部的平江新城,以高架道路的方式直接通往站房二层,优美的高架道路弧线彰显出现代城市的大气磅礴。南广场面对古城区,所以车流、客流全部以地面和地下通道的方式进出。地面通道两侧广植高乔矮灌,将苏州古典园林假山设计理念引入进来,给开车人造成视觉上的丰富感和美感,也将车流与护城河的优美环境隔离开来,站在南广场上看,视线范围内清新整洁,毫无汽车的现代视觉污染。

  4、调研总结:

  在此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在客运站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分析外部交通流线来确定站前广场的规模;内部要合理组织人流和车流的流线,做到流线进出站有序,内部不混乱。在站房设计中,要在功能布局合理的基础上,追求空间丰富的变化,达到交通流畅形式美观的效果。

【汽车客运站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汽车调研报告07-26

汽车调研报告07-21

汽车维修调研报告01-21

汽车调研报告范文03-18

汽车调研报告(精选15篇)03-29

汽车调研报告(15篇)02-04

汽车调研报告汇编15篇04-21

汽车行业调研报告11-09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报告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