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调研报告(精选13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银行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调研报告 1
近年来基层行普遍感到各类检查越来越多,但查出的大部分又都是老问题,即操作层面不同程度的存在屡查屡犯、屡改屡犯的现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力不够。那么,什么是执行力呢?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力,“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再好、再多的政策、制度、目标设计,都要依靠全体干部员工“这根针”去努力、去实践,也就是靠全体干部员工的“执行力”来实现。作为基层行,如何提高执行力是关键。因此,本文就提升基层执行力进行探讨。
一、当前基层行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近年来,基层行的经营体制不断理顺,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不断加强,但为什么常会出现一些会议之后,员工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不动呢?仍存在对上级行的战略目标、政策、制度等难以全面落实执行的现象,暴露出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剖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制度不够完善。制度本身有缺陷,存在前后自相矛盾,使员工无所适从,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没有形成有效内控体系;部分制度条文不严谨、建设滞后,实际操作难以执行,使规定形同虚设。如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快速发展,我行业务和办理各项业务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因管理滞后和改革中的探索需要一定过程等原因,使一些新业务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操作程序和相应的制度,存在无章可循的空档。另一方面,各类检查制度本身需要整合,重复检查的多,交叉的少,就检查而检查的多,实际工作指导的少。检查者有检查的任务,而具体指导工作且非检查的任务,这种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
2、执行不到位。任何一个战略都是靠人来执行的,虽有好的制度作“支撑”,但执行的“人”不力仍然是一句空话。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是领导层,各级行领导的模范表率作用,是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方法的根本保证。但有些领导层存在只是制定制度并布置到机关、中层干部,而忽视执行中的细节关注,没有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去督促和指导。第二是中层干部和业务主管部门,中层干部和业务主管部门是战略执行的督办、协助层,是领导层和基层营业网点的传递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干部和部门存在只是简单的充当“二传手”的现象,而忽略了督办、协助的功能,形成执行“断层”。第三是网点和员工,战略能否得以实施、是否发挥作用,要靠网点员工来体现和验证,而有些员工防范意识差,存在麻痹思想。如有些网点员工在办理业务时未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有关规定:存款实名制、大额现金管理等,往往在无意间会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部分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真实性未作仔细分析,使贷款存在风险隐患。
3、执“法”不严。为什么许多问题是屡查屡犯呢?关健是制度失去了威慑力。每项制度都严明违反处置方法,但却未能发挥催生执行力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对监管工作缺乏约束,对应查出而未查出问题的监管人员没有一定的约束,而使检查督促工作没有压力。另一方面,对被查出问题的责任人处理宽松、处罚不到位,违反制度的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制度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而且现在处罚的也仅在最基层的操作人员、经办人员层面,而没有对相关的业务主管和监管部门进行责任追究,这种执法显然也有失公平、公正。
4、考核激励机制失灵。上级行对基层行、基层行对各营业网点的考核每年都会层层下达各项计划任务,年终进行考核。但在某些任务或指标具体实施时,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光看重指标完成,而不注重过程,甚至存在待年底不完成又修改指标的现象,考核缺乏严肃性。
5、培训不到位。基层行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教育培训方案,在某项新业务或新产品推出时,未作详尽周密的分析,培训也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能力、培训水平不高,而且对实际培训效果缺少有效的评估。
二、提升基层行执行力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执行力不是哪几个人的事,而是由“整个系统”来保证的。换句话来说,就是需要依靠“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正确地把事做好”来保障。
1、确立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一是明确战略目标。基层行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实现各项业务稳步、持续、有效的发展。如果决策失误了,执行力越强失误也就越大。只有目标明确了,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发挥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二是落实责任。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将目标量化、细化,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岗,落实到人,让执行者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三是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需要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才能达成最大的成效。这就有如新“木桶理论”,虽在修理木桶时将短板全部换成了长板,但若不考虑每块长板间的缝隙,水还是会从缝隙间慢慢流走的。单个部门、团体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各部门、团体间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就像木板间出现了缝隙,必然会发挥不出系统的最大效能。因此,通过落实责任,理顺流程,加强沟通,才能箍牢各部门、各环节的缝隙,减少漏洞,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2、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增强执行力就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素质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作为执行环节的最后落实者,员工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基层行执行力的状况。员工执行力的高低跟员工的知识技能、对制度的认知程度及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基层行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差别化培训:对于领导干部层,要着重对政策、形势分析、管理艺术、国内国际同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主流趋势;对中层干部,加强其对管理实务能力的培训及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对领导层制定的目标、决策的执行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客户经理层,要着重营销学、客户心理学、投资理财、金融政策、法规的掌握以及新业务、新产品的了解和认识等等;对普通员工层,着重要了解本行现状、发展方向及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对于同一专业、同一岗位而具有不同素质和能力的员工,也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如可开展拓展式培训,针对业务运行过程中碰到的难点、疑点等问题,确定主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座谈,切实解决实际操作问题,会起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同时,要对培训进行反馈与跟踪,又要尽量让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提高对制度等的认同感。如培训效果检查考试,培训结果评述,培训结果运用跟踪、指导改进,反馈面谈,提出新的'培训需求分析。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又有什么决策会执行不下去呢?基层行应根据员工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发挥员工的潜能,实行岗位职责与绩酬挂钩考核;为促进有效发展,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和评价办法。同时,任何一项激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在配套的激励机制基础上,应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否则员工只想得到好处,其行为就会偏离组织目标。执行力的培养是以切合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依托和载体,没有一个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肯定没有执行力。如对应查出而未查出问题的监管人员也要形成一定的约束,这样责任才能最终落实,制度才可以得到实施,战略也会成为一种具体的行动,最后管理的目标和理念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
4、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目前一些单位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者查处不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全国各类金融大案、要案屡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规、违章的成本过低。可见,健全的监督体系是提升执行力的有效保证,可从管理体系上形成对经营者的有效约束。一是加强自律监管。各业务、管理部门要严格履行自律监管,认真执行业务经营和自律监管的双重职能,抓住落实规章制度关键环节,严禁办理业务“一手清”,筑牢第一道防线。可对内部重点岗位员工实际强制休假制度,对信贷客户经理进行定期轮岗制,加强对各岗位之间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并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效果;二是加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组织业务主管部门履行再监督的大检查,通过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化解业务操作风险、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建立整改机制。通过查找风险隐患,强化内控制度监督执行、防范门市业务风险、规范员工行为和稳定员工思想的后续监督,建立整改机制,做到检查处理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建立依法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
5、培育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为了给全体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企业自身要有良好的执行氛围,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让执行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因此,基层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首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要做到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能力发展的空间,关心员工个人价值成长和生活空间,使员工怀着满意的心情去工作,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其次,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执行文化的建立需要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结合本行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使每位员工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后,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既施以一定的压力又赋予适当的减压渠道。如开展一些等能体现团队精神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
银行调研报告 2
近年来,我行将代理保险业务作为重点中间业务来抓,代理保险业务也由此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代理保险业务是扩大经营收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
(一)代理保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通过调研,我行代理保险业务存在以下的风险:
1、宣传广告风险。保险产品的宣传与广告不仅关系到代理人推销的效果,更直接影响到购买人对产品及其风险的正确认识。在具体实践中,保险代理公司会存在代理保险产品的宣传、广告词往往存在被扭曲、被夸大的风险。尤其是所谓的“联合推出”、“银保理财业务”等,引发了购买人对保险产品的误解,也使我行容易陷入购买人与保险人之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纠纷。
2、角色混同风险。“银保”角色混同主要是基于“银保”产品的'雷同。大部分寿险产品套用银行存款本金、存期、利息等概念。这种套用使寿险产品与金融机构存款产品极其雷同,容易使客户混淆保险产品与金融产品的区别。由于产品雷同、客户认知不高及银行人员宣传模糊,客户购买保险产品后,并不明白自己就变成了保险公司客户,而认为自己还是金融机构的客户。
3、不当承诺的风险。一些保险公司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在向客户介绍和宣传保险产品时,过于强调保险的分红增值功能,疏忽对保单条款的介绍,甚至可能出现不实的口头承诺,这使得一些客户误认为买的是金融机构的保险产品,出现问题可以找银行,这些都为金融机构发生保险代理业务纠纷埋下了隐患。
(二)政策建议
1、清理代理保险中的不正当宣传,将违背金融法规、误导客户、容易引发风险的宣传一律禁止。加强正规宣传,促使社会公众对银行代理保险工作的认同,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对代理保险工作的信心和理解。
2、完善银保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从长远来看,金融一体化是银行保险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应逐渐突破现行分业监管的模式,实行功能型监管制度。可以根据金融产品的功能即金融业务进行监管,而不管这个业务由哪个金融机构从事,即由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转变为针对金融产品的监管。一方面在出现金融业务交叉现象时,可以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整体监管,使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关注视野放大,另一方面鉴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据此建立的监管体系和规则更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从而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
特此报告。
银行调研报告 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管理不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人为失误、系统故障及外部事件等原因。此外,制度上的疏漏、道德风险、越权交易、内部人作案、外部不法分子欺诈等也经常引发操作风险。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做好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内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在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规定是硬性的、可操作的和具体的,但缺乏必要的培训和风险意识教育,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导致法制观念不强,给正常业务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基层商业银行人员少、“兼岗”人员多,加之本身重业务经营,轻内部管理,结果使内控制度本来就缺乏的基层商业银行,“兼岗”人员顾此失彼,不能很好地执行内控制度,缺乏应有的控制力、监督力、约束力,从内部遏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相对薄弱。基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业务发展,忽视对员工遵章守法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教育的现象,特别是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基本没有监控。
(四)经营业务单一,收入少,机构只能减人增效,职工不能更好地安心工作。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对员工压力不断加大,加之个别机构绩效激励机制不尽完善,影响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成为导致案件发生的一个原因。
(五)监督检查制度不到位。抓落实,监督检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商业银行对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缺乏一套科学的、严密的、操作性强的日常检查和评价标准,检查不深不细,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对存在明显漏洞的业务操作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告知”一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使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落实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不易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给弄虚作假、蓄意犯罪者提供了机会。
(六)责任追究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在发生案件的地区和部门,一些商业银行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轻描淡写,处罚时不痛不痒;在处理一般的案件时心慈手软,从轻发落;处理大案要案时,不严查深挖,缩小处理范围,对自己不利的就拖、顶、压,从而大大削弱了制度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章操作的歪风。
二、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操作风险防范体系。一是商业银行基层网点要建立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之间互动的监督体制,前后台相互制约的互动体系,充分发挥事后监督岗位的作用,支行长及主管行长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换位检查。二是形成对规章制度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强调员工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坚持制度和流程的'严肃性。把风险防范全方位、多层次地渗透到单位的各个岗位和环节,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能动性,以防范因操作不到位而引发的案件和差错。
(二)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建立全方位操作风险监督体系。一是商业银行要把内审部门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可操作的部门,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作用,同时对内审部门也要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计和交叉审计,实施合规性、责任性和风险性并举的审计原则,对有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跟踪检查,努力将审计关口前移。二是审计部门要摆脱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建立由一级分行行长直接控制的部门,全面扭转现行实际的局面。三是对重要岗位和敏感部位的员工实行八小时以外行为的监管,最终形成银行内部自律约束、再监督和外部监督多维立体的操作风险监督体系。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并引入奖罚并举机制。要加强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法律意识、制度观念和道德水平,降低因人为因素或员工对政策、制度、法律不了解而引发的操作风险。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倡导建立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将本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准确无误地传导到各个层次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使操作风险控制成为每一位员工日常工作中的首要目标。同时,要引进激励机制,对全年安全无事故的员工要进行奖励,对因工作失误或造成损失的操作风险的员工要进行处,甚至重罚,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操作风险控制在最低点。
(四)建立经营与内部控制“两条腿走路”的有效体制。首先,要加强内控体制建设,从内部管理入手,将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内控制度真正引入到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全过程。其次,建立具有高度独立性、权威性、管理严谨,工作规范的内控体制,以制度规范业务,约束人员。最后,将内控的“事后查处”改变为“事前防范”,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苗头,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同时,通过加大查处力度增强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控制金融风险。
(五)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责任追查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依法严惩犯罪当事人的同时,决不能放缓对其他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一是重点追究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二是高度重视一般违规行为的蔓延,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形成内控的威严防线。
银行调研报告 4
xx行基层党建工作直接影响支行全局内部改革和业务发展。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各项工作,切实搞好xx支行党建工作,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支行全局事业发展服务,按照上级行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支行党支部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调研活动。通过调研,了解掌握了支行党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议。
一、支行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xx支行现有部室3个,在职职工24人,党支部1个,其中在职党员13人;支行离退休人员7人,其中离退休党员4人。近年来,xx支行党建工作呈现以下4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支行党支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重视。支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模范作用较好,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较强,主要负责人能够有效履行“一岗双责”,党建工作能够与业务工作、管理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抓党建带动队伍建设提高凝聚力的意识比较强,支行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把及时征求党员群众意见作为制度确定下来,支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较好。支行党组织以党建工作带动业务发展有内容有形式,效果明显。支行党支部工作思路比较清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比较紧密,通过抓党建带动队伍建设,使共产党员迅速成为业务能手。能够将创先争优活动的理念精髓浸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提出“五管”,即“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精神管业、机制管绩、环节管险”的工作思路。
(二)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党员的影响力。活动开展以来,支行党支部按照“四强”党支部的要求,全行共产党员按照“四优”共产党员的标准,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支行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广泛征求意见建言献策、建立党员示范岗开展读红色经典撰写学习体会活动,以学习杨善洲和先进典型为榜样,以服务支行业务发展为载体,支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党支部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当前正在按照上级行党委的有关要求,开展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支行党支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积极性。
(三)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xx支行党组织积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基本做到了以党建带团建带动业务发展,并围绕经营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增强员工坚定无产阶级信念的信心和决心。
(四)建立和采用了党建新机制、新举措。扎实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活动,打造xx行良好品牌形象”、“转方式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和“人人争当业务排头兵”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四有一评”工作考核机制,不断深化“典型示范、党员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支行党支部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支行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到,目前支行党建工作虽然相对于前几年普遍得到加强,表现出好的发展趋势。但总体看,支行党建的状况和水平离新时期中央、省市及上级行党委对金融机构党建工作的要求、离企业改革发展所赋予的使命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学习风气不浓。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被动应付的多,主动系统学习的少;学用脱节,不重视知识的更新,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满足于已有水平,凭经验做事,专业化素质提升缓慢。部分党员认为学习是虚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缺乏解决复杂事务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另外,指令性学习使部分党员产生了厌烦心理,学习的方法陈旧、形式老套、死板,缺乏创新,再加上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往往导致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二)支行党建工作宣传不够。支行党支部在结合实际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不善于总结,尤其是对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发展方面总结不够。党建工作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得不到及时宣传,各企业对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对先进典型特别是身边的典型进行学习宣传的意识还不强,党建工作内容常更新,但内容单调陈旧。在推动党建工作交流方面还很欠缺,支行在以开展业务联动带动党建联动的方式方法研究不够,支行在充分利用系统党建资源方面主动意识不强。
(三)在党员教育上,时间投入不足,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历史知识普及还不够,部分部室党员经常性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不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主要以学习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业务知识为主,党建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银行调研报告 5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顺利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变得日趋庞大、客户数量日益增多、分支机构逐渐增设,商业银行授权业务压力也随之加大:授权工作变得异常繁重、柜员业务等待时间延长、业务处理效率降低。面对这些情况,银行急需增配相应的授权人员和设备,造成了运营成本的增加;同时,授权人员的短缺和业务素质的差距也增大了业务风险。因此,原有的业务授权管理模式已滞后于业务的发展。远程授权处理模式就是将柜员需要授权的交易画面以及业务凭证影像、视频、音频同步传输给远程授权人员,由授权人员在自己的终端上审核并完成授权的方式。事实证明,远程授权模式可以提高业务审批效率,能有效防范风险,很好地解决了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难题。
一、存在的有利之处
1、营业室内嘈杂声减少。往日在业务繁忙期,由于办理业务的种类多,要求授权的业务也多,而且该行的结构是现金区和非现金区之间有二十多米的距离,中间还隔着一扇门,这样给授权带来极大的不便,有时要等十分钟以上,前台客户有的等急了还谩骂柜员,柜员也只能一遍一遍的大声喊授权人员,声音此起彼落,就象菜市场赶集一样好不热闹,一天下来弄的人心情也不是很好。现在正式开通远程以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除了一些特殊业务以外,在也听不到那大喊声,保持了银行形象,也提高了服务水平。
2、办理业务速度提高。在以往的`授权过程中,由于前台柜员多,该行前台柜员13名,要求授权的同时几乎是两人以上,这样给营业经理带来不便,而且营业经理也要时常记录一些特殊业务的登记工作,处理一些特殊业务时间更长,如扣划业务,法院冻解业务,前台柜员提出授权难免分心,不能及时处理,远程授权的出现大大的缓解了这一现象,营业经理可以分出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加急和特殊业务,且前台柜员也在业务处理速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该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不利问题
1、业务不够熟练,标准把握不统一
授权人员业务不熟练,制度掌握不准确,授权人员查看相关凭证时间过长,授权速度慢,一般的授权业务通常都要经过二次等待,业务不熟的授权人员还需请示商量,比现场授权所用时间一般要多出两倍以上。或者拒绝授权,严重影响前台业务办理,造成客户不满。个别柜员因工作大意等一些原因,业务出现差错,如个人汇款交易,金额应为15000元,误录入150000元,柜员办理完毕后发现错帐,因此进行反交易处理,但远程授权中心不给予及时授权,存在风险隐患。部分授权业务人员对凭证填写的要求过于苛刻,如ATM加钞以及部分内部户存款,填写内容甚至严格到小写字头,实在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客户不满。
2、细节操作上处理速度缓慢
一是大客户办理存款业务时,可能在递交身份证和现金后,即会退后和跟进的客户经理进行现场沟通,而远程人员务必要核对客户的真实面目才能授权,否则就会提示无场景,只好让客户再做回前台,如此反复,着实让客户反感;二是大额转帐业务还需出具存款人身份证件,为了客户业务的处理,只好为客户将该转帐业务变通为汇款业务,不同的业务处理方式,同样可以逃避存款人身份证件的要求,但一笔业务变成两笔、三笔,速度也就更慢,复杂的处理程序让大客户望而止步。三是部分涉及客户的交易和一些不会带来任何风险的内部业务处理没有远程授权的必要:如补登对账信息、补打交易凭证、领缴钱箱、重要空白凭证的申请发放、现金出缴业务等,网点现场授权更能规避风险且提高业务处理速度。
3、某些特殊业务流程不够合理
特殊业务处理如挂失换折、换卡等所需拍照的凭证很多,客户还未看到处理结果就需要提前签字,客户很是不满;该类业务所用时间最长,如果一次授权不成功,需要二次重新扫描,时间用的就会更多。该类业务每天在每个网点都频繁发生,毫无效率的操作挤占了大量宝贵时间。
4、网点负责人工作职能被强行改变
网点负责人,应该是全面管理人员,但是现在却被强行变成了现场授权人员,许多时间耗在毫无意义的业务初审和把关上,可以说故此失彼,严重影响了业务拓展。授权签字实际也只是形式,因为只要有负责人的盖章或签字中心就会授权,如果柜员本人蓄意作案,那么成功率比现场授权就高多了,所以这种业务处理方式实际上隐患更大。时间无论对于我行工作人员还是客户,都是非常宝贵的。一些客户看到了、听说了这种业务处理模式,如此的耗费时间,已经自动选择其他行或转行了,柜台业务量统计明显萎缩。
三、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员工认识。远程授权改革是银行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要教育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正确理解改革,自觉参与改革,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品质。系统建设意义优化人力资源,有力控制成本。要充分认识到,远程授权改革一是可以增强业务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可以加强事中实时监督,有效提高监督质量;三是可以收集流程化存储交易信息,改造传统信息存储方式;四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五是可以不影响现有业务系统,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授权中心和网点深化对远程授权改革的认识,消除思想上的误区和认识上的模糊概念,各网点深刻理解改革内涵,正确处理好执行制度与加强营销的关系,处理好控制风险和减少客户等待时间的关系。
2、强化宣传解释。针对系统投产初期出现一些系统问题,要加强柜员与客户沟通,做好客户解释工作,改善客户服务体验,提升客户认同感,提高网点服务能力。就是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向客户宣传为什么会出这些问题,银行方已经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宣传开展远程授权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客户理解和配合银行的改革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意见。同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网络改造、设备更新等,提高远程授权系统运行效率和效果,使客户感觉到这项工作在不断改进。
3、强化人员业务培训。结合业务授权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建立统一的业务授权标准和操作规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升员工业务知识,解决一线柜员和授权柜员在业务操作上的差异认识,全面提高业务授权效率和质量。
4、强化服务沟通。本着控制“业务操作风险”的宗旨,业务授权中心要发挥对业务的指导作用,对有疑问或疑义的授权业务,主动与网点沟通,与网点现场主管共同做好业务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确认工作,减少授权拒绝率,提高授权准确率,提高授权质量。要处理好前后台的相互衔接,通过加强理解和沟通把这项工作做扎实,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
5、优化业务流程。要持续推进业务授权流程优化,合理改造交易,如电子银行注册和信息维护交易、牡丹卡大额存入交易、个人客户信息维护和挂失业务等交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改进远程授权流程,避免重复劳动,减少现场管理员签字审批登记等环节,解脱出一部分人员充实到网点或负责管理维护网点自助设备。
6、强化分工责任。集中远程授权后各网点与授权中心的关注点不同,但目地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授权中心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在处理速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授权技巧和水平,提升应对各类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保证对业务风险控制的可靠性,减少授权差错;网点的经办人员继续加强管理和培训,规范柜员业务处理程序,特别影像的传输、特殊业务的处理等,确保授权申请业务资料一次提交正确、完整、清晰,降低授权申请被拒绝的`比率,提高业务办理速度。现场管理人员重点是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
7、强化调查研究。深入开展工作调研,注意摸清情况,从更深层面发现、解决问题。尤其是对网点人员布局、工作职责进行深入调研,研究网点负责人负责现场管理时,如何兼顾客户分流、引导、业务指导、推介产品等工作,柜员在办理业务等待授权间隙如何更好推介产品、开展营销等工作,限度发挥远程授权改革对人力资源的优化作用。
银行调研报告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自觉地将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上。然而通过各种手段开展的稽核审查工作就是属于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稽核工作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稽核出来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整改,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本人就农商行合川支行从去年到今年开展的稽核审查工作,探讨了稽核工作的措施、内控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问题进一步的后续整改的措施,并提出了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
一、稽核工作采取的手段以及稽核出来的问题
(一)稽核工作采取的措施
总行根据业务需要从20xx年4月正式上线设置了稽核异动流水,审计信息预警对65项业务进行了实时监测,我支行日均稽核监测数据有1000余条。从疑点交易业务资金流、疑点交易柜员办理业务、疑点账户时期发生情况等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稽核监测信息排查,以排查信息为切入点,深究疑点信息的关联线索,甄别问题的特征,排查风险隐患,进一步发现需关注的交易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针对疑点数据,稽核人员充分利用系统自身提供的要素,向分理处下达了协查通知,对没有问题的数据进行了排除,对有疑点数据结合相关佐证资料进一步认真核查,及时对违规责任人进行处罚。该系统的上线梳理了核查顺序,要求稽核监测人员对照相关内容要点,逐项排查分析,保证将总行营运稽核系统吃透用好。
从跟踪资金流的角度,发现存在客户以贷还贷(包含还息)、同一账户当日内多笔取现、柜员自办业务等相关违规行为XX笔,金额XXX元。
(二)稽核工作取得的成效
截止20xx年10月,合川支行稽核部针对82个分理处的会计结算、安全保卫、中间业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了序时检查,抽查业务25219笔,金额460134.4万元,其中发现问题651笔,金额17090.69万元,通过现在座谈,讨论学习的方式现场整改370笔,金额11798.1万元;对47个机构进行了ATM机专项审计,抽样2110笔,金额17308.58万元,发现问题86笔,金额6.57万元,现场整改37笔,金额1.22万元;对34个机构进行了授信业务专项审计,抽样780笔,金额21704.4万元,发现问题12笔,金额30万元,现场整改8笔,金额19万元;对肖家、坝子、福寿进行了内控特别帮扶,通过现场检查,现场培训的方式提升了分理处人员的内控水平,从第二次检查效果来看,相比第一次检查出现的问题明显减少,员工合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初步达到了内控帮扶的目的;对下什字、三汇分理处进行了特别检查,特别稽核检查区别于日常的稽核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稽核监测的屡查屡犯问题、业务盲点等较为严重问题,按照一定时段、扩大稽核范围、或根据管理内控形势增加新的监测点,对一些需要长抓不懈的常规性问题,开展动态的、突击性的稽核,达到对日常稽核监测工作有效的补充。
二、内控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银行会计业务日趋现代化、多样化、复杂化,对内部会计控制不断提出挑战。而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项内容庞大、难点众多的系统工程,客观上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纵观合川支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内控意识淡薄,没有处理好业务发展与会计内控间的'关系
分理处对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现象,淡漠了内部控制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在工作中,业务与内控的岗位取舍时往往牺牲内控岗位,在业务人员紧缺时,时常压缩内控人员,长此以往影响了内控队伍的力量,还给业务经营带来隐患。
(二)员工素质低下及责任心的缺乏,合规意识不高。
内控制度有效发挥控制作用,关键取决于执行控制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起重要作用,业务操作人员感情代替规章,或制度观念淡薄,对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疏于内控,违章操作,违反程序办理业务,形成事故隐患和案件发生;新进员工由于对内控制度认识上陌生,在办理业务中致使内部控制出现漏洞,违章问题屡有发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控制制度在事实上被省略、被扭曲,其中主要表现为由于各机构人员流动性大、岗位交流频繁、新进行员工多,尤其是一线员工最为突出,以及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使整改工作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难点:一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已经发生,无法挽回,无法整改到位;二是屡查屡犯的问题,难于整改到位,因人员变动频繁,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在同一网点不可能只出现一次,使得屡查屡犯的现象难以根除;三是存在只就单个问题进行的现象,无论是责任单位还是员工,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吸取教训的较少。
三、完善我行内控体系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是前提
要完善我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我行20xx年初重新修订了《农村商业银行合川支行内控评价考核办法》,通过现场评价与组织评审相结合,把内控管理与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各分理处保障指标考核,与员工绩效挂钩,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内部控制措施有效落实;于今年3月,行成立了由支行行长为组长的“合规文化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一、二级分理处主任、主办信贷、主办会计、支行部室正、副经理参加的“合规文化年”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开展了不合规行为的全面自查,对自查出的问题签订了整改承诺书,现该活动正在继续进行中。这对强化各机构的内控意识,培育全行内控文化,将发挥重要的动员和普及作用,为内部控制稽核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找准问题是基础
完善内控体系要求我行的工作人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转变稽核观念;规范检查方法。
1.转变稽核观念。由合规性复核向风险性稽核转轨,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成线索而不是结论,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三查”:即一查风险,为被查机构示警排雷;二查成因,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三查尽职,错是人犯的,改也要靠人,对事不对人,整改难以落到实处。在对个人的问责过程中,应坚持审慎的区别对待。个人违规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竞争所迫”,或是因妥协于客户的非理性需求,或是因从众于同业的不正当竞争,解决的办法是引导积极的金融创新;第二种是“政策所制”,主要是因内外部管理失当,解决的办法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修订政策与市场间的“不符点”,提高政策的适宜性;第三种是“认识所限”,当事人业务能力不足或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解决的办法是加强业务培训或进行岗位调整;第四种是“私欲所驱”,个人不作为或胡作为。这种行为是稽核监督与纠正的重点,要坚决予以查处。
2.规范检查方法,使其标准化、模板化、程序化。在内控检查中,制定统一的检查方案。将内控政策表格化,明确列示内控点、内控要求、内控措施、以及内控自查和整改情况,既易于检查人员统一检查标准,又易于被查机构加强内控建设和整改;既能全面系统反映被查机构的内控现状,又能连续动态地反映其内控整改的效果。
(三)落实整改是关键
1.提升条线案防管控能力,促进问题及时整改。按照总行20xx年案件风险滚动排查实施方案,支行对案防及内控管理按业务条线进行了细化和分解,通过制订各条线排查方案和现场排查,加强了操作风险管控,建立了案防长效机制。
2.落实了定期通报制度,促进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稽核部门按月召开的工作分析会,各稽核小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汇总,并通过支行办公会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提出了处罚建议,对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向分理处发出了情况通报或风险提示,使支行领导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基层分理处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点,为领导决策和各业务条线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同时,通过及时通报和处理,对其它分理处和员工也起到了很好的警戒震慑的作用,使审计目的得到了有效体现。
3.坚持现场检查与现场培训相结合,促进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支行在各类检查管理过程中,均要以现场翻文件、查依据、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形式提出合规操作意见及整改建议,向有检查就有交流,有交流就有提高的新模式较变。通过沟通交流中,求同存异,得到理解和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转变思想,自觉树立合规意识,自觉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以提升检查结果的效用。
3.强化非现场监控,促进问题及时整改。今年初设置了兼职非现场监控岗,结合异动流水和审计预警信息数据,对辖内各营业机构重点柜员、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点业务和重点时段的监控录像资料进行了回放抽查,填补了现场检查间隔期间的风险监控空白,有效发挥了实时监督的威慑作用。
4.增强违规人员合规意识,促进问题及时整改。为强化警示教育和提高整改效果,截止10月底我支行组织违规人员召开了4批集中座谈和现场培训会,通过现场内控知识测试,违规人员对违规事实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措施和现场学习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违规人员和分理处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的认识,为提高整改效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5.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促进问题及时整改。截止目前已对违规责任人纪律处分1人,经济处罚141人次,处罚金额35.9万元。
(三)连续整改是主题
保持整改的连续性是内控整改中最重要、但又最不容易坚持的环节。在具体整改过程中,很多问题特别是操作性问题都有“易犯、易改、难断根”的特点,必须持续关注,才能使整改更深入,成果更巩固。
1.注重时间的连续性。主要把握好两个要点:一是检查的时点要头尾相接,不留空白;二是检查的内容要交叉覆盖,滚动复核。
2.注重内容的连续性。稽核部门在制定稽核方案时,可根据历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结果,有针对性地确定专业延伸重点,以查找内控薄弱环节,揭示突出风险。这样一是可以增强检查的专业性质量,二是便于集中发现和控制专业性风险,三是可以保持对被查机构的持续监督。
四、督促内控整改工作今后的努力方向
支行稽核部门要发挥内控整改的推动作用,还须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加大问责力度。具体思路是: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稽核工作的科技含量,依托数据大集中,建立实时动态的非现场稽核监测系统。二是要不断探索现代稽核方法和技术,提高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追踪重大风险的能力。三是在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逐步加大稽核调研的比重,注重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挖掘内控问题的管理性根源,提高稽核增值服务水平。四是增强内控整改中尽职问责的力度,使违规的成本进一步加大,促进对事的检查与对人的管理的有机结合。
银行调研报告 7
当前情况下,经济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改制上市完成,使商业银行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关口。而良好的经营管理体制是银行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主流模式是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的总、分、支三级架构。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客户需求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客户需要,更节省经营成本,有效率地组织银行经营管理活动。
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难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
目前国内银行还以总、分、支三级行管理模式为主,这样的模式在效率、管理、激励机制、营销力度方面确实还跟市场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长远看,这种组织架构模式难以从全行角度优化资源配置,银行经营管理层与市场相距较远,分支行单打独斗难以适应客户与产品营销的需要,不利于理顺业务线与风险线的关系,影响了银行业务水平的提升和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国内银行必须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提高体制运行效率。改革的总方向就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流畅的运行体制。但也必须考虑国情和银行自身情况,保持业务的稳步发展,在发展中解决体制问题。
二、经营管理体制采取的是渐进式的路径
采用渐进式的路径,一是由于现有的体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与现有行政体制较为吻合,分行积极性较高;二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大,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需要稳妥进行,避免管理体制调整出现过大的震荡。因此,股份制银行的管理体制仍然以分行现有体制为主,但改革是方向,按照改革思路,总行进一步发挥全行管理中心、决策中心和风险控制中心的职能,并通过调整内部设置与功能,逐渐提高主线业务部门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强业务主线对全行业务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同时,总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在不完全具备事业部改革的条件下,强化后台管理的支持功能,在会计管理方面,后督中心、帐务中心等都要逐步集中到分行,建立起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并根据专项业务的发展需要,在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信用卡等部门采用事业部制的模式。
尽管总分行组织架构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分行层面,我们积极主动地推进了有关改革,主要以加大分行集中管理职能,逐渐简化支行管理功能,强化营销功能为标志。分行更多地突出实施管理、制定策略和统一协调等功能,探索了分行层面上公司业务的事业部制改革,尝试组建专业化的零售业务支行。在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营销上,也要借助总行业务主线管理的纵向联动。
三、经营管理中配以不断强化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应对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士气,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为银行创造经济效益。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靠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和引导。通过一整套清晰的规章制度、政策和工作流程等制度性措施促使各级员工薪酬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奖励优秀的工作业绩,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和基础。
激励机制要能有效地贯彻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在分行管理方面,利用等级行差异管理的手段,激励分行之间比学赶超,在分行中形成追求业绩、创造业绩,以业绩论英雄的强烈工作氛围。在对干部管理方面,完善各级领导班子的考评制度、干部的公开评议制度和选拔制度,明确了干部的任用标准,增强了干部管理的透明度,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在员工层面,奖优罚劣,增强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将员工的职业规划同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拓宽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激励机制不仅要靠完善的制度来执行,还要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做有益的补充。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在于通过道德、荣誉、信念、价值观念认同等文化性层面来激励员工。尽可能与制度性激励措施相协调和一致,甚至向制度性激励转化,以提高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构筑包括创新文化、业绩文化、团队文化、风险文化、制度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等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承载起增进经营绩效、强化经营管理的作用。着眼于尊重人、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在经营理念中渗透人本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逐步形成一种员工职业生涯得到提升、工作激情得到有效释放、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文化氛围,把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银行价值的化完美结合。
作为份制商业银行,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任何抱怨和逃避都无济于事。只有激发队伍X于追求成绩和成功,才能保证不断发展。而激励机制的建设和运用正是打造这一队伍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是把竞争的压力变成动力的桥梁。
四,管理者要坚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市场、认识同业
在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必须坚持保持冷静的头脑,树立一种意识,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市场、认识同业。端正熟悉,把组织员工参与X款民主治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作为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治理水平、防控风险的重要途径来抓。
一家银行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要对自己具备的条件有充分的认识。准确看到自身的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断地巩固和提高,树立稳步健康发展的'信心。看到银行发展取得的成绩,才能凝聚全行动力。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在业务发展不到位的地方。客观准确地认识自身,才能不断地进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找准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特别是要促进公司、零售银行业务的协调发展,寻找的新的发展策略,做到后来居上,确立起后发优势。
认识市场,要客观地看待市场,分析市场,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的脱媒效应,无论是对公司银行业务,还是对个人银行业务都带来强劲的冲击。在公司银行方面,需要银行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方案,在包括企业兼并收购、资产债务重组、外汇交易、过桥款、投资银行等金融需求方面跟进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抓住居民资产理财的机遇,开发多样性的理财产品,搭建强大的电子网络交易平台,赚取中间收入。紧紧跟随市场变化,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边缘化。
坚持正确地认识同业,同业既是竞争对手,但又是市场中共同伙伴,尊重竞争对手,善于学习竞争对手,理性地开展竞争,不走粗放管理、低质、低效地恶性竞争的道路,只能通过深化和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更高层次进行理性竞争,才是竞争共赢之道。
现在,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大多完成股改上市工作,资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公司治理架构得到健全,具备了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雏形,初步实现了“形似”,而按照国际银行业的经营规律,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推动银行经营管理的国际化,并最终达到与国际先进银行的“神似”,则是当代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长期任务。只要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实践,终将会使国内银行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实现新的腾飞。
五、转变服务观念,提升竞争意识,促进经营管理全面升级
首先提升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服务是永恒的主题。要提升服务层次,要丰富服务内涵。对客户我们必须用“心”服务,做到诚心、热心、细心、耐心。要大力提倡“温馨服务”,建立制度,熟悉掌握客户信息,把顾客看作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看作是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传递温馨的窗口,树立支行的良好形象。
其次正视薄弱环节,迎难而上.针对经营管理基础脆弱、激励约束机制不强、思想作风不硬的现状,要把发展作为主题,并将业务发展的内涵和方式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全面确定了营业的经营指标,并将指标目标化,明确发展思想和经营目标经营运作方略,在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国际业务的运作措施方面下功夫。要重点抓经营带管理,促进经营工作快速发展;下抓管理促经营,推动管理工作上台阶。在管理上除认真的落实分行的管理措施外,结合营业的情况,认真抓好责任、计划、考核、费用、五级分类、人力资源等10项管理工作,同时注重制度创新,以制度促经营。
最后要积极创建企业文化,营造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氛围,为客户打造品牌服务。要让营业部每一位员工树立“争一流经营,创精品银行”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落实的精神.以高昂的热情,忘我的精神投身到日后的经营实践中去,要以知耻后勇、开拓创新、努力进取,忘我工作的奋发精神,让银行以全新的姿态展示在客户的面前。
银行调研报告 8
现有人力资源,广泛调动和发掘基层人民银行每一名员工的潜能,激发其认真负责的责任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目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基层人民银行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它还是基层人民银行是否能够科学管理银行运转的依据所在。
一、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现存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配置了解不够深入
上级领导与管理部门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意识不强,员工个人自我认知及自我调适能力,都将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和投入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基层人民银行管理部门对人力资源配置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且优化资源配资的措施与方法较单一,无法达到优化的目的。管理部门更侧重于自我主观配置,缺少科学的策略与紧急应对措施,造成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停滞不前,员工积极性低的现状。
2、人力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
员工的质量与其工作的积极性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我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缺乏优质人才的时期,大部分县支行员工整体素质低、工作积极性低、工作质量低。基层人民银行还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员工年龄与职位不符,造成员工力不从心,工作效率低。
3、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力度不足
人力资源的优化需要一个过程,不应简单的只求效果而浅层次的进行调整。要不断实践,不断深入了解,制作出方案对症下药。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以实施了“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策略,不断提高员工自身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但是此方案效果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
二、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向
1、增强人员工作适应性
工作适应性是指工作性质和特点与从事工作的人员条件与特长相吻合。它是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管理部门应该合理配置人力,达到员工条件与工作性质高度匹配,实现按能配岗、因岗选人、优势互补,增强员工与组织间的彼此认同感,促进提升整体效能。
2、绩效增长性目标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能推动绩效产生积极变化,这也符合效能建设的基本要求。绩效管理的三大目的是:促活系统、开发员工潜能、使企业利润增长。实施绩效增长,首先要制定工作目标,然后再做出积极的策略,进而一步步去达成最终目标。
3、积极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人事工作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封闭。新时代我们就应接受新观念与新知识,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的新观念。管理层应活动于基层工作,了解工作实际情况,通过自己的经验与创新,制作出独特且合适的管理方法。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合理的方面,提高人力资源分配的效率。
三、实现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
1、加强宏观指导,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理念
基层人民银行员工与领导班子及职能部门一定充分的认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结合自身工作性质与员工条件等实际情况,熟练运用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实现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需要扎实完成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等三项前期性工作。
2、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需要充分的考虑工作与现有员工能力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人员的补充与调动等问题,以达到人力资源与工作岗位的高度匹配。关键是要严格按照上级行“三定”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完成基层人民银行人力的合理配置,明确内部员工的责任与分工,不断优化内部组织结构。
3、循环管理,建立动态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在人员和岗位要求发生变化时,及时的对人员分配进行调整,保持人员的流动性,以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的效果。随着金融事业的不断革新,人民银行的职能不断的在调整,基层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依照动态调节原理,在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况下,及时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再次的调配,重新达到人岗匹配。
4、增强文化感召力,营造良好的配置氛围
制度养成习惯、文化孕育奉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根据的管理文化,要积极构建基层人民银行“同创一份业,共建一个家”的组织文化,加强员工的职业理想、三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力度,营造人人和谐的文化氛围,增强引导员工自我奉献,勇于挑战难题的精神。引导员工成为忠诚于央行事业,热爱央行事业的积极劳动分子。总之,基层人民银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件艰难的事,它需要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银行管路部门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力度以及绩效鼓励机制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努力将更多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央行事业中,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从而大力的推动辖区经济、金融科学稳定的发展。
银行调研报告 9
为了摸清实情,找准问题,进一步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举措、新途径、新办法,3月上旬,团市委调研组围绕中卫市第四小学“道德银行”实践活动的实施背景、主要做法、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等方面,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与学校班子成员和部分教师代表进行座谈等方式,对该项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背景及初衷
中卫市第四小学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完全小学,现有31个教学班20xx名学生,教师82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一些进入城市的农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信心,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等问题不断凸显,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中卫四小开展了“日行一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引导广大学生每天做好人、做好事,促进敦厚、善良、正直品德的形成。但是,随着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由于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出现了活动效果评价难的弊端,许多活动的开展只能依靠老师的监督和推进,与德育工作“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目标一直存在不小差距。鉴于此,中卫四小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有效的载体,启动实施了“道德银行”这一道德养成实践的新模式,有效强化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性管理。
二、做法及成效
xx年5月,中卫四小“道德银行”储蓄活动面向全校学生正式启动。在目标上,鼓励学生奉献爱心,提升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运行上,仿照银行的形式,把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积分进行存储;在结果上,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道德储蓄行为,通过表扬、优先评选先进等引导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等美德的形成;在效果上,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的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促进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自我管理和提升。
(一)运作模式
“道德银行”将利益激励机制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路径,通过量化和记录善行义举,通过做好事、做善事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道德理解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及道德认知能力。在学校少先大队建立“道德银行”总行,各中队成立分行,行长由大队长和中队长担任,学生是一个个“储户”。学校统一制作“道德银行”储蓄存折,样式与常见的银行存折相似,有户名、账号及存入、支出、结余等,做好事加相应分值,有违纪或不文明行为则扣减相应分值。每学期面向在校学生发放存折,记录学生在文明礼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各种表现。分行行长每月对学生的“道德储蓄”情况进行结算,学校在学期末收回每位学生的“道德银行”存折,结合积分情况进行总结评奖,分别授予金、银、铜牌,评选出6家“道德银行先进分行”及“优秀行长”,并将其作为评选“美德少年”、“三好学生”、“四好少年”等的主要依据。
(二)管理措施
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实施机制。成立了校长牵头,所有行政人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组织机构,指定1名领导专门负责“道德银行”积分活动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各班级由“分行行长”(中队长)对“道德银行”积分工作进行管理,负责“道德银行”存折的发放、打分、归档等日常工作。每个班级平时利用班会、队会,及时公布存折积分情况,讨论、总结工作,解决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现的不足。学校、班级层层制定了“道德储蓄”考评细则,定期对“道德储蓄”大户进行表彰,有效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三)主要成效
一是找到了深化“日行一善”活动的有效载体。“道德银行”将无形的道德资本变成有形的道德资产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做好事的热情,有效解决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持续开展的机制不完善和动力不足问题,使“日行一善”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道德银行”实践活动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为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校的卫生干净了,乱扔垃圾的少了,为班级、为父母、为他人做好事的多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培养,日常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三是调动了学生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道德银行”利于激发学生自发养成追求“良德”的习惯,因为新鲜而产生兴趣,通过学生自身喜欢的方式,努力赚取“道德币”争做“道德富翁”。相对于照本宣科、死板灌输书本、刻板推进道德修养的教条,无论是形式的生动性、内容的广泛性、还是学生参与热情,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1523名储户陆续加入,并以每年200名左右的速度发展新储户,累计存入好事10000多件,涌现了金、银、铜卡储户150名。如今,“道德银行”已经成为中卫四小的一张“道德名片”,成为激励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增强道德观念、弘扬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储蓄卡”也成为孩子平时表现的“记录仪”,成为其成长的`见证。
(四)深化提高
为切实提高“道德银行”实践活动的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持续推动广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养成,通过持续的实践善行来实现其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提高。一是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通过制作更为精良的奖牌,组织仪式感更强“储蓄大户”颁奖仪式,采取更高层次的宣传褒奖方式,提升其在“美德少年”等评选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将小学的“道德存款”通过档案“跨行汇款”到中学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该项活动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德育工作有序、良性、长效开展的推动力量。二是增加评议内容。在每学期表彰、每月汇总积分的基础上,增加预警防范评议环节,对“存款快速流失”的储户进行个别约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在学校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家庭、社区在孝老爱亲、遵守社会公德、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评议内容,以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丰富活动形式。在“总行”、“分行”的基础上设立“支行”,减轻“行长”的工作压力,提升记录、评价的规范性和及时性;并在此基础上以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子的方式,采取班级互评增强团队荣誉感,引导更多的学生形成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启示与思考
别出心裁的“道德积分”,形式活泼的“储户表彰”,开辟了中卫四小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天地,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加深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
启示之一:转思路、促深化是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抓学生的行为养成,如果仅仅依靠被动的检查和监督,通过外在的管理和约束,是很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目的的。“道德银行”德育实践活动通过转换思路,找到了深化和丰富“日行一善”活动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将德育目标有效换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启示之二:接地气、提素质是德育工作的立足点。
传统的德育内容简单枯燥,缺乏时代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较少。“道德银行”主题实践活动突出接地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了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找到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
启示之三:广参与、齐推进是德育工作的支撑点。
道德实践活动重在参与,贵在坚持。中卫四小的“道德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优化了活动开展的大环境,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评价增强了教育的合力,通过建立广泛参与、相互协调的德育大格局,共同支撑了德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启示之四:树典型、抓引领是德育工作的着力点。
“道德银行”的德育动态管理方式,使学生的周围每天都能产生新的“平民英雄”,时时起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使大家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为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基础,使德育工作由原来的机械系统转化为自我发展的生态系统。
银行调研报告 10
一、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银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银行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银行的业务发展、客户满意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为银行的战略规划和服务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选取了xx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客户和相关行业专家作为调研对象。
四、调研方法
文献研究:收集和分析银行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报告和学术文献。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银行客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
访谈调查:对银行管理人员、员工和行业专家进行面对面访谈,获取关于银行运营和发展的深入见解。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趋势。
五、调研结果
(一)业务发展
存贷款业务: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但在市场份额方面面临着来自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其中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表现较为突出,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创新业务: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积极探索,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和服务,如移动支付、线上贷款等,但在技术应用和客户接受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客户满意度
服务质量: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态度和效率总体较为满意,但在排队等待时间、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抱怨。
产品多样性:客户认为银行的产品种类较为丰富,但部分产品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客户沟通: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渠道较为畅通,但在信息推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还有待改进。
(三)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需要加强风险防控。
市场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银行在投资和资金运作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市场风险,需要优化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策略。
操作风险:银行在内部流程控制和员工操作规范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
六、建议与对策
(一)业务拓展
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客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个性化和竞争力。
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拓展线上业务渠道。
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拓展业务领域。
(二)客户服务
优化业务流程,减少客户排队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完善客户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推送信息,增强客户粘性。
(三)风险管理
完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加强贷后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
加强市场监测和分析,优化投资组合,降低市场风险。
强化内部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员工风险教育,防范操作风险。
七、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银行的业务发展、客户满意度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银行在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优化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调研报告 11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了解银行的运营状况和服务质量对于客户、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xx银行的业务情况、客户满意度以及市场竞争力。
二、调研目的.
评估xx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分析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研究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优势。
三、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向客户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银行各项业务的看法和体验。
访谈:与银行员工、管理层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内部运营和战略规划。
数据分析:收集银行的公开财务数据、业务指标等进行分析。
四、调研结果
(一)产品与服务
存款产品:xx银行提供了多种存款产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等,但利率在同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
贷款产品: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产品较为丰富,但审批流程相对较长。
中间业务:理财、保险等中间业务产品种类较多,但部分产品的收益表现一般。
(二)客户满意度
服务态度:大部分客户对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客户反映个别员工服务不够热情。
办理效率:柜台业务办理效率有待提高,尤其是高峰时段客户等待时间较长。
投诉处理:对于客户投诉,银行的处理速度和结果满意度尚可,但在预防投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
(三)市场竞争力
品牌知名度:在本地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仍有差距。
网点布局:网点数量适中,但在一些新兴区域的覆盖不足。
数字化建设: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功能不断完善,但与领先的股份制银行相比,用户体验还有待提升。
五、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产品创新不足,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内部流程繁琐,影响业务办理效率。
员工培训有待加强,以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建议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个性化、高收益的产品。
优化内部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员工提升服务质量。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xx银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虽然银行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银行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调研报告 12
一、引言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了解银行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和客户需求变得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xx银行的业务情况,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共发放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访谈了银行的管理人员、员工和客户共xx人;同时对银行的相关业务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三、银行概况
xx银行成立于19xx年,拥有xx个分支机构,员工总数约为xx人。其业务范围涵盖储蓄、贷款、信用卡、理财等多个领域。
四、业务分析
储蓄业务
储蓄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包括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大额存单等。
利率水平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贷款业务
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业务均有开展,审批流程相对较为严格。
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创新不足。
信用卡业务
信用卡种类多样,优惠活动较多,但客户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
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较为完善。
理财业务
理财产品丰富,涵盖低风险到高风险不同级别。
理财顾问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五、服务质量
网点服务
大部分网点环境整洁,设施齐全。
部分网点存在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
线上服务
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功能较为完善,但操作便捷性有待提高。
客服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六、客户满意度
客户对银行的安全性和信誉度较为认可。
对服务效率和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
七、竞争优势与挑战
竞争优势
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较为稳定的客户基础。
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面临挑战
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压力。
客户对金融服务便捷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
八、建议
加强储蓄业务的宣传推广,提高市场知名度。
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产品的创新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加强信用卡业务的客户体验管理,提升满意度。
提高理财顾问的专业素质,提供更优质的.理财服务。
优化网点布局和服务流程,减少客户等待时间。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线上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九、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对xx银行的业务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银行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建议银行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银行调研报告 13
一、引言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了解银行的运营状况和服务质量对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旨在深入分析xx银行的业务情况、客户满意度、市场竞争地位等方面,为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背景
xx银行作为一家在本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近年来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服务水平,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研。
三、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向银行客户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银行服务、产品、网点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深度访谈:与银行的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和部分客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银行的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和客户需求。
数据分析:收集银行的财务报表、业务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调研结果
(一)业务概况
存款业务:截至调研时间,银行的存款余额为xx万,较去年同期增长xx%。其中,活期存款占比xx%,定期存款占比xx%。
贷款业务:贷款余额为xx万。不良贷款率为xx%,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为xx万,占营业收入的xx%。
(二)客户满意度
服务态度:xx%的客户对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xx%的客户认为还有提升空间。
业务办理效率:xx%的`客户认为业务办理速度较快,xx%的客户认为存在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产品多样性:xx%的客户认为银行的产品能够满足需求,xx%的客户希望能够推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
(三)市场竞争地位
市场份额:在本地金融市场中,银行的存款份额为xx%,贷款份额为xx%。
品牌知名度:通过调查,xx%的受访者听说过xx银行,但对其品牌形象和特色业务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部分网点设施陈旧,环境不够舒适,影响客户体验。
部分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导致客户投诉时有发生。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步伐较慢,线上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与一些竞争对手相比存在差距。
六、建议
加大对网点设施的投入,改善营业环境,提升客户的舒适度。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特点,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线上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七、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xx银行的运营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虽然银行在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银行能够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银行的调研报告07-05
银行调研报告11-07
银行服务调研报告12-02
关于银行调研报告02-13
银行调研报告格式11-30
银行调研报告模板10-08
(必备)银行调研报告11-21
2016银行调研报告10-23
银行调研报告范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