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夏令营培训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夏令营培训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随着城乡中小学校纷纷放假,暑期夏令营培训市场愈发红火。诸如“快乐英语夏令营”、“小记者夏令营”、“北京游学夏令营”甚至“减肥夏令营”等各种名目的夏令营培训活动层出不穷,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极大欢迎。种类繁多的夏令营培训在丰富广大青少年暑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因为其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差、活动随意性大等原因引发诸多消费纠纷。针对这一问题,市工商局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详细了解目前夏令营市场经营现状,认真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立足工商职能针对性地提出了部分监管建议。
一、“夏令营”培训市场的经营现状
(一)夏令营培训主要种类。目前,夏令营培训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知识学习型夏令营。该类夏令营主要以知识培训和学习为主,如快乐英语、奥数夏令营、记忆力培养夏令营等;二是游学型夏令营。该类夏令营一般由旅行社发起,专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知名学府、革命圣地,游览祖国山河,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名校氛围;三是素质拓展型夏令营。通过对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孩子进行军事化封闭管理,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品质,拓宽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四是综合型夏令营。部分夏令营融合上述三类夏令营特点,既有知识培训和参观旅游,又有素质拓展和军训锻炼。
(二)夏令营培训持续时间。暑期夏令营的持续时间因其本身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素质拓展型夏令营持续时间最长,多在3周以上;知识学习型和综合型夏令营居中,持续时间多在2—3周;游学型夏令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多在1周以内。
(三)夏令营培训收费情况。调研发现,不同经营主体组织的夏令营培训活动,收费标准差别较大。以市为例,同样为英语学习类夏令营,**全国连锁培训机构举办的“疯狂英语夏令营”为期3周,收费高达6000余元,而市**普通培训机构组织的英语夏令营,同样为期三周,收费为XX元。此外,夏令营收费还因其自身性质不同而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综合型和素质拓展型夏令营收费较高,游学型夏令营次之,知识学习型夏令营收费相对较低。
二、“夏令营”培训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主体鱼龙混杂。近几年,随着青少年学生暑期补习班、游学活动等的兴起,进入夏令营培训市场的经营主体越来越多,既有教育培训机构,也有管理咨询公司等社会培训机构,还有部分中小旅行社,也借助暑期学生“培训热”机会短期介入组织各类游学活动,复杂的经营主体严重扰乱了培训教育市场秩序,部分组织机构本身并不具备组织夏令营的经营资格,在吃、住、交通等方面无法保障,在组织管理方面缺少经验。其所组织、开办的夏令营活动通常水平不高。
(二)收费标准存在虚高。由于目前夏令营收费缺少“法定标准”,部分组织机构打着“贵族化”的旗号高价收费。调研发现,**贵族夏令营组织青少年暑期打高尔夫、体验西餐等,五天时间收费为9800元。更有个别旅行社组织“旅游教育”为主的夏令营活动,一个周的时间收费达2万元以上。
(三)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夏令营的参与者绝大多数为青少年,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独立生活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夏令营活动多数在异地进行。同时,部分活动组织承办机构人员力量、资质能力有限,夏令营活动期间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营员走失、中暑、生病,溺水、滑跌、交通、食物中毒等现象较多,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四)货不对板涉嫌欺诈。部分旅行社推出的集修学、旅游于一体的夏令营旅游团,价格比平日旅游线路收费高,但消费者在为孩子报名参团后却发现享受到的服务和培训与收费明显不符。部分消费者反映所谓“游学型夏令营”其实是“游”而不“学”,多数时间是坐着旅游大巴,跟着导游走马观花浏览一些名校周边的免费景点。国内修学游也存在同样问题,夏令营成了旅游的翻版,出现孩子逛免费景点,家长花高额费用,学习收获较很少的现象。
(五)消费投诉难以处理。由于接受夏令营服务的多是中小学在校学生,受年龄、阅历、知识水平、法律意识等因素影响,这部分群体自身维权意识较弱,自身利益受损时通常不懂得搜集相关证据。同时,当前夏令营市场尚没有较为明确的价格和服务标准,各地消费者协会处理此类投诉较为困难,消费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引发“夏令营”培训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
(一)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目前,国家并没有对夏令营市场准入设限,经营主体进入夏令营市场的门槛较低。部分行业主体不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也缺乏组织夏令营活动的经验,加之其自律意识缺乏,直接扰乱了整个夏令营市场的经营秩序。
(二)职能部门监管受制。目前,夏令营短期培训市场还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分头进行监管时,由于限于各自单方面的职责所限,每个部门都无法监管到位。部分夏令营培训机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非盈利性组织成立为名义,逃避工商部门备案登记和日常监管。同时,夏令营机构也不再文化局的审批范围之内,文化局也不负责其具体监管。因此,对于目前社会上借公益之名行牟利之实的夏令营,包括工商在内的职能部门暂时还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夏令营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监管真空地带,在很大程度上放任了该类短期培训市场的混乱经营。
(三)组织者层层转包,致使服务质量下降。部分缺乏资质和实力的夏令营活动组织单位,中间往往进行层层转包,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然后转给本地旅行社。旅行社收取一笔不菲的"团费"后与外地旅行社联系,将参观、讲座等相关事宜统统"外包"给当地旅行社。外地旅行社为赚钱,往往尽力压缩开支,简化活动内容,夏令营的活动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四)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调研发现,多数参与者缺乏维权意识,未与组织方签订严谨的`消费服务合同,在权益受损时不知也不懂如何投诉,即使投诉也往往因为缺乏有效证据而难以挽回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组织方违规违法经营。
四、立足工商职能促进“夏令营”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登记标准。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夏令营市场准入标准》,明确必须由懂教育、负责任、有能力的机构来办夏令营,严格准入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夏令营的准入门槛。
(二)推广格式合同,保护消费者利益。建议由工商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夏令营入营合同》样本,对组织方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方式予以明确,并对组织方的收费及服务时间、服务种类予以细化,以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
(三)成立行业协会,提升自律意识。建议在政府职能部门主导下成立夏令营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通过协会经常性举办各种法律法规培训班,以促进行业自律,强化经营主体诚信意识。使各类夏令营活动组织主体认识到只有立足长期发展的战略,树立规范经营、诚信办营的思想,才是经营正道。
(四)加强教育引导,培育领军品牌。建议联合教育、文化、物价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联合监管作用,加强对夏令营市场的教育引导力度,逐步规范夏令营市场经营秩序,努力培育行业领军品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消费教育,畅通投诉机制。建议通过媒体宣传、消费讲座、消费警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揭露一批违法夏令营活动,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夏令营市场,培养消费者正确的教育消费观,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同时,完善投诉举报渠道,畅通12315热线,鼓励消费者及时举报投诉夏令营市场中的各类违法行为。
(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部门协调。针对性法律法规的缺乏已成为严重制约夏令营市场监管的重要原因,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我国夏令营教育市场现状,尽快出台针对性监管法规,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盲区。同时,在新的法律法规未出台前,依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行法规,加强工商、教育、文化、物价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价格严重偏高等行为。
【暑期夏令营培训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暑期山区社会民生调研报告06-08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4-26
暑期社会调研报告范文08-29
暑期夏令营助教社会实践报告11-23
环境专业暑期社会调研报告12-22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03-19
教师暑期培训总结报告01-11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09-20
对于英语培训市场调研报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