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物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物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普查成果总体状况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市自20xx年3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县(区)文化部门会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151401条,五县两区重点调查项目7016个。从行政区域的分布数量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濮阳县20xx项,南乐县1728项,范县1083项,清丰县1019项,台前县800项,华龙区210项,高新区171项。我市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经过认真细致地筛选、补充、整理,最后基本立项1411个。其中民间文学760个,传统音乐36个,传统舞蹈75个,传统戏曲32个,曲艺18个,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84个,传统美术34个,传统技艺112个,传统医药58个,民俗202个。目前已有8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9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4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0个项目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重点资源分析报告
1、传统音乐。濮阳传统音乐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民间小调歌、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市共筛选整理出重要民间音乐项目36个,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数量的2.53%。这些优秀的民间音乐类项目分布在我市5县2区,其中濮阳县15个、清丰县10个、南乐县4个、范县1个、台前县3个、华龙区2个、高新区1个。
我市传统音乐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我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之中。由于当前社会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网络信息化,传统音乐的生存环境已不容乐观。为更好地抢救和保护优秀传统音乐,我市各级文化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评审公布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已经建成。目前,杨韩村唱秧歌1项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陶埙、乾坤大鼓、花车花船锣鼓秧歌、板凳头4项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家唢呐班、五星盘鼓、濮阳司鼓、笛子、边鼓、架鼓6项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更好的说明我市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现状,下面就杨韩村唱秧歌这一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杨韩村唱秧歌是一种用锣鼓、唢呐伴奏,将舞蹈、歌唱糅为一体的颇具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流传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及周边地区。杨韩村唱秧歌源自唐代,盛于明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以古老的七道腔、四道韵为主要说唱曲调,以民间故事、传说为唱词,风格幽默滑稽,乡土气息浓郁。每逢当地庙会或逢年过节,表演者在锣鼓等乐器的伴奏下,扮成各种人物,手持彩扇、彩绸、手帕等,甩开双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进一步,退半步,闪腰垫步,妙趣横生。曾流传“喝了杨韩村的水,就会狮子打个滚;吃了杨韩村的饭,秧歌就会唱两段”的说法。
目前,杨韩村唱秧歌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首先,一些身怀绝技,演出经验丰富的老艺人,相继谢世,许多唱词技艺难以得到继承;其次,由于从事唱秧歌的都是农民,条件差,各种录音资料有限,部分传统唱腔濒临失传,急需进一步整理,挖掘,保护;另外,唱秧歌人才短缺,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如陈付林80岁,陈马成78岁,陈留义69岁,传艺授徒人已显得势单力薄。
杨韩村唱秧歌经过上千年的时代变迁和历代艺人的丰富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其价值主要体现为:
(1)杨韩村唱秧歌,七道腔、四道韵,歌舞为一体,并且历史悠久,可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舞蹈的发展史提供原始的资料和佐证;
(2)杨韩村唱秧歌,多以历史及民间故事为唱词,边舞边唱,群众参与,寓教于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杨韩村唱秧歌,民间舞蹈、音乐相结合,有其独特的艺术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的挖掘和保护杨韩村唱秧歌,我们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
(1)清丰县文化旅游局成立了“杨韩村唱秧歌保护小组”,收集整理了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等;
(2)杨韩村村委成立了“唱秧歌协会”;增加演出场次,扩大杨韩村唱秧歌的影响力;
(3)清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强杨韩村唱秧歌各种资料的挖掘、整理及其辅导工作,深入到流行区域走访老艺人,挖掘整理尚未掌握的唱腔、唱段,对健在老艺人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并制作音像光盘存档。
2、传统戏剧
濮阳濒临黄河,位居三省交界处,地方戏曲五彩纷呈。目前,濮阳已具有目连戏、太平调、柳子戏、豫剧等18个剧种,专业剧团21个,业余剧团24个,成为剧种集中、剧目众多的地区。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市共筛选整理出重要传统戏剧项目32个,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数量的2.25%。这些优秀的传统戏剧类项目分布在我市的5个县,其中濮阳县5个,清丰县10个,南乐县10个,范县3个,台前县4个。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欣赏情趣的变化以及面临影视业的强烈冲击,传统戏剧的现状已不容乐观。为更好地抢救和保护优秀传统戏剧,我市各级文化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评审公布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已经建成。目前,大弦戏、目连戏、清丰柳子戏、大平调、四平调、罗卷戏6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腔调、落腔、枣梆、濮阳二夹弦等8项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杨村落腔、清丰乐腔等4项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落子戏、焦村二夹弦、山东梆子等6项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更好的说明我市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现状,下面就大弦戏这一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大弦戏又名“弦戏”、“弦子戏”,是一个古老而珍稀的曲牌剧种。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冀南一带。大弦戏源于唐代宫廷音乐,以演唱唐宋大曲为主,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比号称“戏曲之祖”的昆曲还早四、五百年。它以锡笛为主奏乐器(锡制,七寸见长,发音清脆悦耳),辅以笙、三弦、尖子号(四尺见长,铜制,胫细而碗呈开放形,发音激越嘹亮)、四大扇(铜制打击乐器),间以配奏,文则丝竹轻曼,武则排山倒海,颇具特色。濮阳大弦戏有七大声腔300多个曲牌。既有古典高雅的“唐宋大曲”,又有通俗易懂的“俗曲小令”;兼有雄伟激越的“青阳”,还有清新宜人的“罗罗”。官雅民俗,南词北调,包罗万千,可谓是一艘承载着唐、宋、元、明诸代文明史的航母,向当代人赠送了一份古代文明厚礼。
目前,由于受电影、电视和歌舞的影响,大弦戏剧团现已不能卖票演出,只在农村古庙会包场时间集中在春季三个月和秋后一、二个月演出,大量演员因生活不能保障而离开剧团,老艺人渐次退休,人员得不到补充。并且,为适应新的形势,大弦戏进行了改革,对原“乐府”的大曲、细曲的运用越来越少,对大众口语化的小曲、俗曲的运用越来越多,造成了古“乐府”曲牌传承人的断代,能掌握“乐府”曲的传承人仅剩戴建平一人。
濮阳大弦戏,是我国宫廷音乐的缩影,是元明杂剧的一面镜子,在戏曲界和音乐界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濮阳大弦戏历史悠久,曲牌丰富,对它的保护与展示,将会对我国戏曲的研究提供最为原始的资料与佐证,不仅能填补我国古曲牌音乐断代的空白,而且对我国乃至世界戏曲史的丰富与完善,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2)濮阳大弦戏拥有众多的古代曲牌和古朴的表演风格,对其发掘、抢救与保护,对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视野的拓展,促进人民群众对民族艺术的了解,展示我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的挖掘和保护濮阳大弦戏,我们采取了一下保护措施:
(1)组织专家、艺人进一步搞好濮阳大弦戏的摸底、普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它的全部内容;
(2)将普查所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对全部曲牌分类记谱,对表演艺术进行录相、文字记述以及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汇集整理了《大弦戏音乐集成》(上册),戏曲理论研究《大弦戏探源》和《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濮阳大弦戏概论》等专著;
(3)建立“大弦戏老艺人保护协会”,将他们的艺术精华发掘、整理下来,并对他们实行重点保护。
3、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
濮阳市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类项目包括传统武术、竞技、游艺、杂技、杂耍等,这些项目历史悠久,根植于民间沃土,深受人民喜欢。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市共筛选整理出重要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项目84个,占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数量的5.91%。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类项目分布在我市5县2区,其中濮阳县9个,清丰县22个,南乐县12个,范县3个,台前县22个,华龙区15个,高新区1个。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中年轻人成规模地到城市就业,从事杂技演出的人越来越少,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一些高难度的节目已濒临失传。为更好地抢救和保护优秀传统音乐,我市各级文化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评审公布工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已经建成。目前,东北庄杂技1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丰梅花拳、杨家枪、梅庄马戏等5项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洪拳、宗氏杂技、佛汉拳等9项已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洪拳、挤油、投沙包、佛汉拳等24项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xx年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各县(区)开展传承人调查工作,组织填报《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承人调查表》20xx多份,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并积极组织传承人申报工作。目前,清丰梅花拳传承人雷怀玉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佛汉拳传承人刘相众、刘印忠、赵兵营,清丰驯兽艺术传承人吴春燕、吴朝玺,清丰梅花拳传承人雷海书、刘洪恩等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经过勤学苦练,形成自己的独特表演风格,有能力进行传承,但由于受经济大潮的冲击,收徒不易,后继乏人,濮阳市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类项目的传承处于濒危状况。
为更好的说明我市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现状,下面就东北庄杂技这一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东北庄杂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东北庄杂技始于夏朝,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为国内外输送杂技精英400余人,遍布全国27个省、市,其中37人担任外地杂技团团长。如今,东北庄杂技已传播到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20xx年10月,中国杂技家协会将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同时命名为“杂技之乡”,两地被国内外杂技界誉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东北庄杂技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色彩,在表演中大量运用了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富于生活气息,让观众有熟悉感和认同感,显示了杂技与劳动生活的密切关系。东北庄杂技借鉴南北两派杂技艺术,吸收舞台、戏剧、体育等技艺的精华,既有北派的粗犷豪爽,热闹红火,又有南派杂技色彩缤纷、柔情细腻的特点;既有戏剧的武术、劲健惊险,又有舞蹈、体育的轻捷柔韧。在形体表演、耍弄抛接、乔装动物、高空和平衡技巧方面,表现出民族风格,反映了时代岁月,富有中原民间杂技特色。
自清朝中后期以来,东北庄的杂技班团林立,流派纷呈,最著名的有乔、刘、李三家班。
随着社会的进步,杂技低龄专业化教育的缺陷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它的文化水平会显得越来越低下,对于演员个人来说,更实际的问题是离开舞台后难以谋求到一个较高的、较理想的再就业机会,难得实现个人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相当一部分杂技演员虽然事业有成,但一经退役便大大贬值,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因伤残退役的杂技演员也不在少数,同样遭遇着社会劳动力的激烈竞争,其结果也可想而知。对于东北庄杂技,那些杂技绝活之所以没人愿意学还有另外的原因,节目过时了,观众自然少了。很多杂技绝活、表演道具,几十年下来都没什么变化。年轻人不肯吃苦,很多杂技真正的技术性的东西没有学校,高深的绝活至今没有人愿意去学,渐渐失传。
【文物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文物调研报告09-22
持证文物经营人员奇缺12-30
文物自查报告02-10
文物安全工作总结05-25
文物工作总结05-24
文物保护调研报告范文12-31
文物局工作总结05-27
文物调研报告精华6篇10-16
文物安全自查报告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