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阅读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应该从小就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本文将介绍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结果】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因此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让孩子博览群书还能开拓孩子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目的。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便于针对性地推荐阅读书目,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本学期9月份,对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调查。参与学生人数306人,收回调查表305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各项调查百分率(%)

  你喜欢读课外书吗?

  喜 欢

  比较喜欢

  不喜欢

  58.6%

  40%

  1.4%

  你每天自觉读课外书吗?

  自 觉

  比较自觉

  家长督促

  40%

  38%

  22%

  你喜欢读哪 类读物?

  童话 寓言

  世界名著

  科幻小说

  自然科学

  卡通小说

  学习辅助材料

  50%

  42.4%

  45.8%

  27.1%

  28.8%

  10.3%

  你每天读多长时间的课外书?

  超过一小时

  一小时

  不读书

  40.2%

  39.8%

  20%

  你愿意与别人交流读书体会吗?

  愿 意

  偶 尔

  不愿意

  21.9%

  57.8%

  20.3%

  你读课外书时,养成动笔勾画或记录的习惯吗?

  经常勾画记录

  偶尔勾画记录

  从不勾画记录

  7.5%

  43.5%

  50%

  读课外书时是否专注?

  专心致志

  比较认真

  三心二意

  39.2%

  47.5%

  13.4%

  你对老师有哪些建议?

  (1)经常运用课堂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2)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

  (3)教师经常向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4)布置作业要精,给他们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

  (5)有时间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

  (6)老师经常讲一讲阅读故事。

  【调查分析】 .

  1、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时间也无法保证,学生在家多数时间花在玩上,特别是男生,除了跑跳,很难有真正静下心来的时候。在家中,家长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甚至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上还很守旧,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正业”而不与支持,而且现在乡镇电视、电脑泛滥,这些立体视听的趣味远远超过了平面阅读,又吸引了大批的孩子,占用了他们大段的时间。这样,孩子的阅读时间根本无法保证。调查中有20%的孩子是根本不读书的,一个星期看十分钟已经是很好很好了。而每天阅读1小时左右的学生都是些对阅读非常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其他同学常常是算上学校的阅读课才勉强凑到了一个小时左右。

  2、阅读习惯差,课外阅读效果差。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课外阅读效果很差。我们班学生喜欢读书的学生大约占一半,竟然还有2人不喜欢读书,情况堪忧;自觉读书的不足班级学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阅读;阅读书籍也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大多数学生虽因老师的要求做了读书笔记,但无非是摘了几句好句,根本没有其他能让自己开卷有益的笔记方法。一本好书看了也就看了,第二次再去精读品味的也很少,不但不会精读品味,在学习运用方面也差,作文还是那样的作文,连最基本的“依葫芦画瓢”都不会。由此可见,大多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自然无法评估。而从调查表中得知学生迫切希望教师向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运用课堂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讲一讲阅读故事,定期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

  3.阅读内容单一。身为六年级学生,竟然还有10名学生喜欢看卡通小说类书籍,阅读中外名著者仅占班级的42.4%。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喜欢浏览浅显易懂的卡通小说、童话寓言类书籍,与所在年级不成正比。

  【调查反思】

  1.家庭因素。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他们大部分来自进城打工者家庭,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夜都在电视前或者在打牌中度过。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甚至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上还很守旧,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正业”而不与支持。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家长盲目指导。由于家长文化的局限性,客观上不明确阅读哪类书籍对孩子有益,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读书,贪玩,盲目购买教辅资料逼着孩子阅读,认为这就是课外阅读,歪曲“阅读”一词的深刻内涵。甚至盲目认为:只要孩子把语文书上课文会背了,家庭作业写完了就是好孩子。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内容浅显书籍的客观原因。

  3.应付阅读作业。除了以上两个客观因素外,与教师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每周一老师都检查学生上周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时间是否保证半小时以上,并由家长签字证明,但是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普遍带着应付的心理阅读,加之家长督促不力,阅读效果可想而知。这是逼迫学生阅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理解能力低下。课外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对于文字描述性的问题或需要加以主观分析的习题,就无从答起。作文时导致错别字、语病连篇,理解能力明显低下。

  【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但是如何培养兴趣呢?这并不是喊几句口号、逼着看几本书就能培养的。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很多方面的知识。具体实施起来在低段犹显得重要,七八岁的孩子如果还没有树立起阅读的基本兴趣那是不容乐观的事。

  2.科学引导。充分利用目前运用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一书,课堂上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如①.读书勤动笔墨,札记要经常翻阅。②.做笔记、写批语、写读后感、眉批间注,加强交流切磋;加强略读、精读和浏览等方法的指导,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尽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学校首先开设大量的语文活动课,尽量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或利用晨会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带的书籍,或交换书籍阅读;每天下午到校时,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读书,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力求给全校师生一种信息、一种观念:读书是重要的,我们要抓紧时间读一切好书。其次要求各教师把课外阅读做为一项家庭作业提上日程,让学生回家每天读点书,先强制实施,再力求习惯成自然,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家里,家长也尽可能地监督孩子的阅读,做好饭后睡前一小时的读书时,有条件的家庭每个星期还尽量抽出一天做为家庭读书日,全家人一起读书看报,交流检查。尽量给孩子大量的、充分的阅读时间,避免在电视和玩上投入太多的时间。

  4. 读书交流。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书目,介绍新书,交流心得。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谈天说地或好书推荐,设置班级“读书档案表”,做到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评选“诗文诵读大王”“读书之星”。

  5.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打印之后 人手一份,帮助学生借阅或购买。书名有《唐诗宋词精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余秋雨的《语文新天地》、王尚文的《新语文读本》《金拇指》及郑渊洁童话系列、凡尔纳的《神秘岛》和《海底两万里》《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吴兆基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爱的教育》《老人与海》《电脑帝国》《昆虫记》《少女的红发卡》《吹牛大王历险记》《鲁西西传》《小王子》《快乐王子集》《苦儿流浪记》《隐身人时间机器》《昆虫记》《鲁宾逊漂流记》等50本中外现代文学作品。

  6.拓宽阅读量。鼓励学生相互借阅,对借阅率高的学生予以表彰;督促学生到学校、市、省图书馆借书,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网上阅读。目前班级作文编辑小组成员,已经成立了六(2)班网络博客,把同学的优秀作文都已发到网上,与同龄人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健康阅读,交流阅读心得,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7.同读一本书。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诵读的榜样。可以采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随时与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帮扶着学生读完一本本有价值的书。

  8.家校互动,共同关注。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够高,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化制度来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家校互动显得非常重要。毕竟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动员家长关心孩子的阅读情况,除了准备阅读材料,提供阅读时间,还应该定期检查孩子的笔记,了解孩子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缺陷,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策。和孩子一起读书,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学校面对的是整批学生,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能比教师更容易检查孩子的读书笔记。学校由于面对的是一批学生,除了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搞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比如说读书笔记展示、阅读成果交流、精彩文章朗读等,但我认为其中效果最好的无疑是诗歌赛。阅读了一段时间,学生也做了一些笔记,则可以举行诗歌赛。诗歌赛是泛读基础上的精读,让他们从自己近段时间读的书中找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先读理解表层意思,再写读后感理解深层意思,最后有感情的朗诵比赛,时间少,参与广,形式活,能锻炼一大批学生,激发一大批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的促进他们的阅读。

  作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2)

  一、调查的目的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博览群书,创新阅读,是当前和今后的一种学习趋势。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他把课外阅读当作风,比作帆,有了风,有了帆,船才能在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面、阅读量、阅读途径、阅读方式、阅读效果以及现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校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要求以及指导情况,了解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特开展此项调查,客观分析我校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以及家庭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而后加以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的对象

  1.教师代表46人,其中语文教师27人,数学教师13人,艺体教师6人。

  2.家长代表96人,其中公务员23人,农民48人,其他25人。

  3.学生代表300人,分布在全校一至六年级28个班。

  三、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每份调查表共有10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还有4道简答题,供调查者适当发挥。

  2.个别交谈。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教师、家长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调查结果。

  四、调查的过程

  1.2010年3月20日——3月25日,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2010年3月26日——3月29日进行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

  3.2010年3月30日——4月5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书可读。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显示,有25%的学生表示“书价太贵”是影响自己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由于书价太贵,是造成部分农村家长不给或是少级学生购买课外书籍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不支持,也造成孩子无书可读的局面。

  2.有书不想读。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所以有书不想读。另外,由于家长购书的盲目,导致购买的书籍不合学生“胃口”,也造成有书不想读的现象。调查表明,虽然有71%的学生认识到阅读能“扩大知识面”,但是学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仅有15%的学生能坚持每天读书,有6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书”或是根本“不读”。

  3.有书不会读。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意识不强,导致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阅读结果的评价上还缺乏有效的手段,致使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学生拿起书来,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知吸收,不知消化,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收获。

  4.有书不能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学生的阅读材料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看法

  1.书籍魅力不大。83%的老师认为电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而仅有13%的老师认为书籍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由此可以看出,书与电视、互联网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虽然有84%的教师给学生推荐过好书,而看书的学生仍然寥寥无几。

  2.习惯有待养成。在老师要求的情况下,76%的学生能做到经常读书,而老师未提出要求时,仅有24%的学生常读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还有待养成,课外阅读之于学生就是一项任务,是在老师、家长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不是一项主动的活动,因而课外阅读缺少自主性。

  3.阅读量少面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140万字,这是对每个小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师对此并不看好,11%的教师认为“二分之一能达到”,21%的教师认为“三分之一能达到”,57%的教师认为“十分之一能达到”,而11%的教师认为这个数字无异于天文数字,根本无法达到。另外,调查表还显示,83%的学生钟情于童话故事书,11%喜欢看漫画卡通书,而科普书籍、文学名著仅占4%,学生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消遣生活的一种方式,喜欢看故事性和娱乐性的书籍,而对提升科学素养和文学素养的科普书籍与文学名著却少有人问津。

  (三)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1.地域限制。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家中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甚至家中有报纸的家庭也为数甚少,孩子缺少课外阅读的氛围。并且,农村很少有书店,更无图书馆,学生借阅书籍极为不便。

  2.观念陈旧。我校就读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有较大比例,约占总人数的45%。家长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读无用的书,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正业”因而对课外阅读持排斥态度。

  3.缺少氛围。“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家长读书、看报无疑是孩子无声的榜样,如果家庭中缺乏读书的氛围,怎么指望孩子喜欢看书呢?从调查表中不难看出,养成读书习惯“每天都看书”的家长为数甚少,只占15%,而还有14%的家长表示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并且,即使看书的家长,读名著的家长仅占10%,这对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有着极大的影响。

  4.内容局限。能够每年给孩子买十本以上书籍的家长只占34.1%,还有的家长甚至全年不给孩子买课外书,并且,所购买的书籍中,学习辅导类高达58.8%。由此可见,在大部分家长的心中,还认为课外书就是与学习相关的其他教辅类资料,因而,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普读物。

  五、调查结论

  由于家长观念陈旧,对课外阅读活动不太支持;教师疲于应付考试,大搞题海战术,课外阅读活动有布置无落实,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因此,学生阅读兴趣有待激发,阅读习惯有待培养,阅读方法有待指导,阅读量有等增加,阅读面有待扩展。

  六、应对策略

  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黄金”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就能为将来积蓄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多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有益的书、多背诵一些优秀古今诗文,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积累,开阔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起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很健全的人格。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孩子的需要,成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读书好”;引导学生“好读书”;达到人人“读好书”的境界。结合本次课外阅读的调查,就课改背景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1)召开家长会,举办“书籍改变人生”专场讲座,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讲座,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开展教师培训,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思想,大兴读书之风。教师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同时,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方法培训,提升老师思想认识,提高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

  (3)设立读书超市,学校通过开家长会、贴宣传画、拉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学校读书氛围。并且,学校为投入大量经费购买图书,为每个班级设计安装小书架,各班建立班级小书库;各班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成立读书小超市,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2.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专注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反映了他的需要,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关事物优先予以注意,并且对之有向往的心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阅读的心弦,激发学生向往课外阅读的欲望。

  (1)好书推荐,发现书籍魅力

  从此次调查中发现,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低中年级学生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同学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同学则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举办好书推荐会,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精彩片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简要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设制悬念等,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因此,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同行者。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类专著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阅读文学名著提升自己文学素养,更要阅读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教师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整合资源,拓展阅读形式

  网络作为一种高信息的传播手段,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越来越为学生所接受。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束缚了学生的阅读材料和阅读范围,而互联网就能使学生充分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能使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实际上,“听”和“看”也是一种阅读。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提高。

  3.指导方法,保证时间

  指导读书方法,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需要知识,渴望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而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为此,我校把阅读课列入课表,还安排每周一节以课外阅读为主的晨会课,以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

  (1)注重课内—外阅读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

  (2)处理好作业与阅读的关系。教师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题海战术,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广泛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从而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3)减少课外阅读的功利目的。其实人天生就是爱看书的,只是我们过多地增加了功利目的,才使得读书变成了“苦差使”。在阅读初期,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让孩子有成功的满足的感受,不应强调多多少摘抄,写多少读书笔记,可举行“读书会”,让孩子交流读书的体会,学校可成立“读书社团”由专门老师指导。通过组织学生观赏名片了解世界名著,通过教师朗读节选作品了解全部作品,通过教师讲故事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

  (4)教给科学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保障。一是阅读方式多样化,如默读、朗读、涌读、精读、略读等,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阅读方法;二是边读边思,勾画、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三是合作中阅读,阅读后要与别人交流讨论;四是有选择地阅读,要自觉抵制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对身心健康不利的读物;五是在实践中阅读,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如在作文、学校黑板报、文艺活动等,不断提高阅读质量。

  4.活动开展,狠抓落实

  (1)开展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要求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如开展积累本展评活动;举行读书卡制作比赛或开展读书小报制作比赛;开展读书展示活动,如知识竞赛、“诵诗大会”、“诗歌创作”比赛等;组织作文考级活动,作文考级能极大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丰富课外阅读积累,同时也是检验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开展“亲子阅读”和“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评选一批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狠抓落实。统一指导课外阅读的时间要落实,保证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对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检查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语文的源头就在大量的、高品味的阅读上,正如于永正教授所说的那样:“书读好了,一切都在其中。”阅读之于儿童,是精神成长和心灵发育的必需,它可以塑造儿童的心灵,可以给儿童的心灵成长注入一泓活水,提供必需的精神滋养。学校教育要重视课外阅读,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愿家校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们与书相伴,快乐成长。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