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工作调查报告

  移民有一种情况是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本文将介绍移民工作调查报告

  移民工作调查报告第一篇:

  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重大惠民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劣的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实施移民搬迁,能有效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逐渐发展壮大产业,拓宽经济发展门路,增加群众收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深入了解XX区移民搬迁工作的实施情况,宝塔社会经济调查队进入XX区青化砭镇惠家砭村、青化砭镇方桥村和蟠龙镇圪驮村三个移民搬迁安置点进行问卷调查,以期通过调查反映XX区移民搬迁情况现状。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移民家庭多数人口众多,劳动力较少,收入水平低,家庭成员负担较重。

  本次调查涉及三个移民安置点共50户移民,家庭常住人口共计184人,户均3.68人;人均家庭全年总收入476.7元,户均家庭全年总收入 1754.2元。其中,16-45岁之间被调查对象24人;46-50岁之间的被调查对象3人;50岁及以上被调查对象23人。家庭人口为3人以下的被调查对象有14人,其中,50岁及以上被调查对象占11人;家庭人口为3人-5人的被调查对象有24人,其中16-45岁之间的占24人;家庭人口为5人 -8人(包含8人)的被调查对象有12人,其中16-45岁之间占5人,50岁及以上占6人。一个家庭中拥有劳动力人数为0的有7户;拥有一个劳动力的有 18户,拥有两个劳动力的19户,拥有三个劳动力的有5户,拥有4个劳动力的1户。此外从收入上来说,全年总收入为0的有3户,全年总收入5000元-1 万元的6户,全年总收入1万元-2万元的10户,全年总收入2万元-3万元的9户,3万元-4万元的4户,4万-10万元的共3户。由上可以看出,移民家庭多数收入较低,家庭人口众多且劳动力较少,劳动力负担系数较大;人口较少的家庭多为5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家庭。

  (二)被调查移民家庭多数收入增加较少,支出大幅增加,造成家庭生活拮据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收入方面,20%的移民表示家庭收入与移民前相比有所增加,52%的家庭收入与移民前基本无变化,28%的家庭收入比移民前有所减少。而在支出方面,50%的移民生活消费支出与移民前相比是增加的,其中:16%的家庭表示现在的生活消费支出与移民前相比明显提高;34%的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有所提高。另外30%的家庭表示没有变化,其余20%的家庭表示自己的支出有所下降。这样的情况使得只有6%的家庭收入能完全满足基本生活消费需要;48%的家庭能基本满足消费需求,足有46%的家庭收入无法满足基本消费需要。

  (三)移民文化生活匮乏

  82%的被调查移民文化生活较搬迁前比较无变化,只有14%的移民表示现在的文化生活较移民搬迁前比较丰富。多数移民表示:生活尚无法满足温饱条件,根本无力享受文化生活。

  (四)多数移民对迁入地较为满意

  调查资料显示,94%的移民表示对迁入地表示满意,认为从交通、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移民地都比以前方便很多。尤其是交通方面,90%的移民都表示现在的交通出行比以前的居住地便利。从而88%的移民对政府搬迁工作基本表示满意。

  二、XX区移民搬迁的必要性

  (一)防灾减灾的需要。延安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全市共有地质灾害易发区17处,总面积2892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78.1%,现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644处,其中滑坡277处,崩塌269处,泥石流沟9条,不稳定斜坡64处,地面塌陷17处,地裂缝8处。多年来地质灾害多发,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为主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20**年7月,延安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强降雨,造成洪涝、滑塌、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XX区受灾严重。这次强降雨灾害集中暴露出黄土高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多发性和陕北窑洞的脆弱性、易坍塌性,以及群众依山而居的传统居住方式的不安全性。因此,通过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消除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延安民生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消除贫困的需要。XX区在20**年被定为省定贫困县,近年来致力于消除贫困,虽有一定成效,但仍然有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差,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这些群众绝大部分生活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分享社会各类公共资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是解决群众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延安是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市。全市明确了现代产业支撑、城镇体系承载、移民搬迁助推、公共服务均等和体制机制保障五大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措施,其中移民搬迁是重要内容。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把偏远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群众搬迁到市区、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等,推动人口向城镇聚集,扩大城镇社区规模,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四)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市。1999年以来,经过1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延安的山川大地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引导偏远山区和生态林保护区群众走出大山和保护区,减少群众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缓解生态压力,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环境自然恢复。

  三、采取的措施

  (一)近年来,全区的移民搬迁工作之所以能稳步推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区、乡两级都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扶贫攻坚一把手责任,全面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制,逐级签订责任书,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的管理保障体系。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区主要领导先后带领有关部门多次深入到移民搬迁安置点进行专题调研,共同研究探讨新阶段移民搬迁新方法和新措施。在此基础上,区委和区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斜,保证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扶贫移民搬迁实施以来,省、市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搬迁户建房补助标准,从“5+1”、“1+2”到每户省市区的5.5万元建房补助标准,大大减轻了搬迁户的经济负担,确保移民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与此同时,把项目资金和扶贫资金捆绑起来,加大扶贫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投入,分年度安排实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建设速度,彻底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由于受土地、产业、认识等多种原因的限制扶贫移民搬迁难度较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围绕重点镇建设在其周围统建移民社区,采取自愿分散搬迁、集中安置办法进行。同时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对所搬迁的村组进行合整合搬迁建新房与改造旧房相结合,集中安置构建新型移民社区,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即改善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又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四)在过去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从政策、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大大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干劲,抛弃 “等、靠、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积极参与建设,主动投工投劳。而且在开展多种形式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实用技术两大科技扶贫培训的同时,把劳务输出作为低投入、高效益的一项产业,吸纳贫困村剩余劳动力到大中城市安置就业,并结合“两联一包”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拓宽增收,大大提升贫困村经济发展速度。

  四、XX区移民工作取得的成绩

  XX区辖11镇9乡3个街道办事处、611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3556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8万人。近年来,XX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经过不断的总结、探索和创新,坚持“四统一”“四结合”原则,扶贫移民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村民受益的惠民和亮点工程。几年来共完成56个村1746户7278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建筑总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2015、2015、20**年已经搬迁安置了1344户4282余人,完成计划的54%。通过扶贫移民,长期困扰边远山区贫困群众的行路、用电、吃水、上学、医疗、通讯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生存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生产增收门路大大拓宽,农业生态环境逐步修复,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和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针对去年以来遭遇的百年不遇强降雨袭击造成的严峻挑战,提出了新的计划和要求,将在 2015年至2018年五年时间内,整合扶贫移民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政策,对全市23.1万户、80.86万群众实施避灾移民,将他们搬迁出危旧窑洞、高边坡地区、狭窄沟道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带,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和居住安全隐患。其中,计划XX区避灾移民搬迁3.97万户 13.9万人(含中心市区),占全市安置总户数的17.2%。

  五、XX区移民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移民搬迁工作中,虽然政府在整合项目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配套设施建设涉及部门和单位众多,申报申请手续繁杂,各相关部门资金捆绑不起来,未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从而影响了移民安置点的建设施工进度,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水、电、道路、水渠、厕所等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造成了居民生活不便。如XX区青化砭镇方桥村目前无水源来源,方桥新村的移民不得不到附近的山上担水,生活很不方便;青化砭镇惠家砭新村全村只有一个厕所,搬来后幼儿园、小学、医院都缺乏,不方便村民就近就学就医。

  (二)移民文化素质低,就业渠道窄

  搬迁后农村移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移民户拓宽增收渠道多数自寻门路,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多。移民点离土地较远,或无法提供养殖设备的地区移民收入来源变窄。失去土地的农民或选择外出打工,或直接成为无收入者。调查显示,移民后务农人数比移民前减少了19%;移民后打工人数比移民前增加了27.8%;且外出打工的移民打工的具体行业多为打零工,干的都是苦活累活,收入低且不稳定。用当地移民的话说都是“受苦人”。

  本次调查中显示,收回的50份调查问卷中,接受调查的移民学历为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未上过学的占34%。移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劳动技能单一,造成移民就业渠道普遍狭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基本无其他生产生存技能,只能以从事体力劳动和打零工为主,无法找到更好的收入来源。

  (三)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力度不够

  经了解,政府对多数移民点都进行过如大棚种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但是调查中,84%的移民表示政府未组织过职业技能培训,88%的家庭表示并未参加过技能培训,少数几户种植大棚的移民种植大棚靠的是自己摸索经验。

  (四)建房资金难到位

  国家对移民搬迁户给予一定的建房资金补助,但由于物价指数上升,建筑等原材料大幅度上涨,搬迁安置的补助标准与实际所需费用相差很大。同时由于安置点土地购置和调整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高,搬迁户负担过重。同时,部分搬迁户还反映,政府的建房补助未及时到位。调查中,由于去年大雨造成部分移民原住地房屋垮塌的住户无力负担房屋修建、装修费用,不得不直接搬进刚建好的未粉刷装修的毛坯房。

  (五)要注意移民小区空置房问题

  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在XX区青化砭镇上有一即将完工的六层住宅楼,当地干部介绍:这片规划有13栋住宅,名为昌达园小区,也是XX区移民搬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调查过程中,多数被询问的移民对入住楼房兴趣并不大,顾虑主要是楼房物业管理费较高,装修花费也大,虽有政府补贴,仍表示无力负担。归根到底,还是忧虑于资金问题。这种现象造成了一个忧虑:移民小区盖好以后有多少愿意入住的移民?是否会造成移民小区大片空置房,计划搬迁移民仍居住在居住环境差的老房子里?

  六、对XX区移民搬迁的意见和建议

  (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移民搬迁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统一,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为搞好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形成合力,齐心协力,尽快完善移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包括对道路、水渠、水路、电路、厕所、垃圾场、绿化、幼儿园、医疗机构、公共文化余力场所等设施的建设。

  (二)知识文化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

  政府应从社会保障的方面加大对移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投入力度,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建立农村教育保障体系机制,包括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经费机制和教育福利保障机制,对困难生活者补助、资助的保障制度,以及农村教育法制保障。

  1.要加强农民知识文化建设及职业技能培训。坚持科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定期办班与专家现场授课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素质及技能培训,加强培训宣传力度,通过培训使移民都能掌握实用的生产技能和就业技能。同时,依托劳动就业部门和人才交流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使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提高XX区移民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移民自主创业,增加移民的收入。

  2.要加强对移民子女教育培训。建议对年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初中或高中毕业证的移民子女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并给予培训补助。此外,积极与财政、教育招生等部门联系,广泛宣传,严格审核、公示、上报程序,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移民文化素质水平和就业水平,改变移民贫困现状。

  (三)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方面

  因地制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大棚菜等无公害、绿色高效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扶持一批自我发展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种养大户,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扶持搬迁户调整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发展与重点镇和工业园区建设相配的物流业和服务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岗位,吸纳劳动力,使搬迁户逐渐向产业工人过渡,提高搬迁人口组织化、产业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程度,发展壮大经济。在扶持方式上,以扶持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为重点,优选增收项目,优先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采取小额到户贷款发放、产业项目资金到户直补、互助资金帮扶、贴息资金扶持涉农企业创业等办法,多渠道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

  (四)社会保障水平完善方面

  1.应继续完善现行制度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制度等,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流动群体还制定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和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被调查移民中医疗保险是实施比较全面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所有被调查移民都被纳入了医疗保险的范围中,全家无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家庭占36%,被调查家庭中,共有9个家庭,15人享受低保,可以说移民群体的社会保障是得到了满足的。但是,仍有部分家庭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如家庭结构上以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为主,家庭成员多病等,造成养老、生存、看病存在困难,需要政府给与扶持和救助。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参保移民的财政补助,同时加大投入,继续提升社会保障施行力度。

  2.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1)加大农村移民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做到应保尽保,扩大低保救助和医疗救助范围。可逐步推行“分类施保”。对重病、重残、孤儿、鳏寡及双失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适当提高救助标准,进一步缓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对长期患病吃药又不符合低保的农村移民,应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医药补贴,以解除其家庭因病致贫的苦恼;对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移民,要提高报销比例。

  (2)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拓展救助资金的筹集渠道,完善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社会慈善方面的意识,多渠道为农村移民的社会救助事业筹措资金。形成“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互补、财政投入与民间资本运作相互协调的社会救助新模式。

  移民工作调查报告第二篇:

  聚精会神谋发展 以人为本促和谐

  平安、和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建“和谐库区”工作贯穿于移民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着力解决广大移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生产发展,广大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

  一、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现状

  有着“高原湖泊、乌蒙客厅”美誉的xxxx县,四面环水,水资源丰富,水能储量大,是省、地典型的移民大县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县境内陆续开工修建了东风、普定、洪家渡、引子渡、大新桥水库和黔中水利枢纽等6座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涉及我县23乡(镇)184村554个村民组,搬迁安置移民近3万人。至xxxx年末,国家核定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为18711人(其中:直补到人17250人,项目扶持人数为1461人)。近年来,我县以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以洪家渡、引子渡水电站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成果兑现、县内大新桥水库、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以实施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为目标,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抓好移民就业培训,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现状主要特点是:

  1、库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整合资金帮助库区群众硬化道路39.08公里、新修通村公路222.8公里、修建或改造房屋12.27万平方米、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4处,沼气池140余口、码头10余座、学校2.45万平方米、移民文化广场7个约1.42万平方米、卫生室2758平方米,基本解决广大移民群众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入学难等民生民心问题。

  2、移民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建立反季节蔬菜、经果林产业基地11个,面积13020亩(其中:金银花种植面积250亩,大棚蔬菜420亩,经果林种植面积120xx亩,樱桃300亩、大枣300亩)。库区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畜牧、运输、加工为优势产业,旅游、餐饮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先后涌现出人均年收入过万的产业大户200余户,移民人均纯收入由1638元增长到3107元,年均增长率达17.9%。

  3、移民自身素质不断增强。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中心培训与实地指导、走出学习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科技普及推广和科技扶贫应用相结合的形式,努力提高移民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完成了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3770人(次),基本实现每户移民有一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技术技能培训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人员掌握一至二门生产生活技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4、和谐库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地、县“和谐三区”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着力从组织保障、责任落实、排查化解、办信接访、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政务公开、形象塑造、预警防范、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抓好抓落实;并创造性地开展“移民遗留问题现场处理”、“五连心”(即:印发“连心卡”、召开“连心会”、 上好“连心课”、 开通“连心线”、 记好“连心册”)、“四诊”(即:“坐诊”、“ 出诊”、“ 会诊”、“复诊”)等活动,有效化解移民矛盾。近年来,移民信访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处置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信访问题“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二、库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库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影响和谐稳定大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民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库区部分移民存在“特殊公民”的想法,期望值过高,认为事事都可以依赖党委、政府,事事都可以“等、靠、要”,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绝大多数移民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但至今仍有一部分移民与安置地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难以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

  (二)移民就业与收入不稳

  很多移民文化素质不高,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没有一技之长,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移民就业压力更大,导致生活来源有限、收入不稳定,生活比较困难;同时,部分移民对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转移培训不重视,不积极参加培训来提高生产技能、增加收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创业。

  (三)库区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部分乡(镇)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品、一事一品”的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菜油加工点、专业养殖户和建筑工程队。但是项目单一,且大多只是卖初级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大部分移民靠单打独斗,发展资金短缺,产业壮大受阻。

  三、“和谐库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聚精会神,改善民生,为“和谐库区”建设提供保障

  1、改善基础设施。整合各方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库区村、组道路、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逐步解决移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用电难、就医难”等问题,为促进库区发展,改善库区民生提供坚实的基础。

  2、做大旅游产业。结合库区实际,从基础入手,从局部破题、从低到高、逐步做大,并从交通、建筑、服务、电力电信、环卫、旅游标识、环境容量和旅游码头等进行分阶段规划实施,着力开发水上娱乐、民俗风情、山庄休闲等功能,打造旅游品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营性收入。

  3、破解发展难题。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扶持壮大库区移民经济发展的农村产业合作社,将移民群众手中资源整合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协调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创新金融品种,简化审批手续,尽可能为移民群众提供创业贷款,扩大再生产规模。

  4、促进就业创业。加强与人事、培训、扶贫、农业等部门沟通、合作,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办知识讲座,培养一批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并通过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移民培训就业、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自主培训行为,使广大移民真正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协调有关部门为库区移民在培训、就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条件,为移民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5、着力帮扶解困。组织全县移民干部职工深入库区,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为困难移民户、老党员、老干部、军烈属和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并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鳏、寡、孤、独、残尽量纳入低保范畴,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为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条件。

  (二)项目带动,规范管理,加强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

  1、落实直补资金兑现。积极与县财政、农村信用联社等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补助标准,确保“直补到人”资金通过“一卡(折)通”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移民手中。

  2、规范后期扶持资金管理。加强移民资金监管、内部审计和项目资金稽查工作,针对上级有关部门就后期扶持规划实施情况稽查中发现的问题,逐项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任务和措施,将整改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扶持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库区社会不稳定问题。

  3、严格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积极组织移民参与后期扶持项目的选择、实施、监督、验收,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并明确项目申报前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尊重民意,注重效益,确保带动性强、受益面广、移民要求最迫切的项目列入年度项目计划;项目审批后进行公告,确保移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项目实施中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督制,明确责任主体,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实行项目监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同时按照施工合同和建设进度拨付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滞留现象;项目验收时对项目验收程序、验收人员和档案资料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把好工程造价审核关。确保“资金安全运行、项目规范运作”,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安排或实施方面引发的矛盾纠纷。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创建“和谐库区”工作

  1、建立健全责任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乡(镇)移民干部要深化维稳理念,强化维稳责任,及时调整充实创建“和谐库区”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库区社会管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提高自治管理水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逐步形成以包村领导负责抓,包村干部具体抓,库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六型机关”建设等活动的开展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奉公守法的库区移民干部队伍,提升移民干部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制。把创建“和谐库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县、乡(镇)、村层层签订创建“和谐库区”责任书,把“和谐库区”责任分级落实到乡(镇)、村,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借助“三级视屏接访”平台,由乡(镇)移民工作管理站、社会事务中心牵头组织辖区内各方力量整体联动、综合协调、立体运作,以“局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为载体,把“和谐库区”建设与当地平安建设相融合,与政法、综治、信访工作相对接,形成上下齐动、左右互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乡(镇)、村平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不断提升“和谐库区”建设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3、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由信息灵、作风正的人员担任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信息联络员,把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了解移民思想动态和矛盾纠纷情况,使库区一些不稳定因素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消除;在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值班带班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实行稳定情况日报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稳定情况分析会,预测把握趋势,研究对策方法。

  4、强化风险研判机制。建立完善移民工作社会风险研判、评估机制,凡涉及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立项、重大改革实施等,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研判、评估;对重大事项实施出台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会引起影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和先期化解。

  5、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以移民工作机构为主,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司法、信访、国土、建设等部门共同配合的移民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的“大信访、大排查”的工作网络,做到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面上排查与重点排查、事前防范与及时妥善调处相结合;全力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形成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相互衔接、密切配合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实效和水平。在全面排查,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对突出问题严格按照“五定五包”责任制要求,建立工作台账,限期予以化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积案化解”和“带案下访”活动,切实解决一批影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移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6、完善移民信访机制。着眼于信访问题早知道、早处理、早解决,把“和谐库区”建设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采取走下去、请上来和“会诊”等形式解决移民的信访问题;不断畅通移民群众信访渠道,完善干部接待制度,遵循依法处理信访事项工作原则,按照“五定”(定责任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员、定办理要求、定办理时限)的要求,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移民信访问题,真正让移民话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事有人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最大限度地减少移民群众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7、落实法制宣传机制。印制、下发有关移民政策的宣传手册,辅以短信、标语、横幅、宣传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库区广大干群进一步了解现行移民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和谐库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以“局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为依托持续开展县、乡(镇)、村“三级视屏接访”活动,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从而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和谐库区”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省、地 “和谐三区”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本着关心帮助移民、促进库区稳定发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切实实为移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条件,就一定能把我县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打造成安定、稳定、平安的“和谐库区”,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