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下面是大学生村官调查报告,欢迎参考学习。
篇一:
近几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永恒不变的热点话题,农村的发展几乎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在现在依法治国的浪潮下,农村也逐渐开始实现依法治村,然而在此过程中农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扶持,其中大学生村官计划便是其中措施之一。暑期做了一下此方面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就是我对国家实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一点看法。
国家采用公开招考的形式,择优录取大学生到农村中去帮助其发展,这就是国家近几年来实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个政策非常好,它的实行,刚一开始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这个政策一方面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使其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大学生就业,使很多的待业大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
但是,随着大学生在新农村中工作的开展,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
首先:大学生村官和村委会不够融合。大学生村官到任后,一些村官和村委会几乎处于分离状态,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在工作中没有真正融合在一起。
其次:村委会对大学生村官计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政策,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工作做好。而一些村干部对此并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不闻不问,甚至有的村干部直接将大学生村官发配到村小学代课去,有的干脆直接回家(出现这种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村委会不愿大学生村官插手本村事务)。这样最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第三: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大学生村官有岗位而无工作的现象。按照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应该有自己的岗位,比如,支部副书记,村长助理等,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村官要有自己工作范围和任务,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村官没有自己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无所事事,没工作可做,有的大学生村官干脆直接又去找了一份兼职,他们大多数时间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第四、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态度不端正。一些大学生考村官并不是真心想帮助新农村发展,而是为了自己的钱途和从中能够得到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没有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的想法,没有与挫折长期作斗争的决心,遇到一点挫折便放弃自己的目标。
第五、大学生村官待遇不明确。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去,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们应给其应有的待遇,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基层安心的为农村服务,而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村官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三险一金不到位,有的地方甚至连最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没有,连村民待遇都无法享受。还有如果是外籍大学生村官,住房和伙食怎么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解决,他们怎么能安心的工作呢。
综合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以后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和村委会应加强联系,大学生村官和村委会的工作应该统一协调,相互促进,携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社会应加强对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视。
(三)端正大学生村官的态度,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四)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我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应做到:
(一).要立足社区,因地置宜,创新思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联营合作。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为载体,以推动社区经济产业发展为目标,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和城中村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二)、全面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各社区都有针对不同项目形式,制定不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将制度上墙公示,形成纵向到底横抽到边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严格,不管企业或经济实体效益如何都能严格管理财务,做到收支平衡、专款专用,无乱帐现象。
篇二:
5月13日,20**年江苏大学生村官面试名单公布,近1.1万人从3万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角逐5010个大学生村官岗位。
自1995年起,在全省大规模招聘大学生村官之前,十多年间,江苏有11个大市、26个县(市、区)选聘近3000名大学生到村工作。在全国,同期招聘大学生村官的省市有20多个。按中组部要求,未来几年,全国将招聘10万—20万名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热持续升温,社会关注:有多少大学生村官最终能留在乡村?留下来,从个人到外部环境,又有哪些原因?4月,本报记者选择苏南、苏中、苏北的5个县市,从扎根乡村的第一代大学生村官身上找答案。
留村留乡都是“留下来”
各地招聘的第一代大学生村官,十多年后,仍然留村的还有多少?据记者调查,XX县、睢宁分别招了23人、35人,留村的均没有,而东海所招的114人中,留村42人,江都第一批招了51人,11人留村。
据省有关部门的调查,省内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中,到20xx年,仍留在村干部岗位的,仅四成多。四川选聘的八千余名大学生村官,留村的不足三成。
“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是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需求不可忽视,让所有大学生干一辈子村官不现实。第一代大学生村官中,不少留在了乡镇。就服务农村而言,“留乡”与“留村”都是“留下来”,提高“留乡留村率”,有几点经验:
多招本地孩子,不搞“学历高消费”。南京、苏州等地明确招收本地生源,江阴要求户籍就在招聘的乡镇。“他们熟悉乡土人情,易被农民接纳,来个外地的,连话也听不懂,怎么当村官?”张家港凤凰镇组织委员马宏鹏说。记者接触的十几位第一代大学生村官,都是本科、大专生。XX县组织部副部长李延洪说,“他们不少是大专生,在乡镇工作自己能接受,大专生想找更好的去处也不容易。”
政策明朗化。XX县招考大学生村官前明确“关系进乡镇,人先下村。”对大学生村官,参照机关人员管理,虽无公务员编制,工作相对稳定,是不少地方的做法。XX县五段镇副镇长曹良伟说,政策模糊空间越小,投机心态越少,“知道将来在乡镇干,不愿来的就不来,来的也容易留下。”
待遇有保障。对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多数地方参照乡镇干部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工资标准,由财政支付,并办理相关保险。在发达地区,大学生村官收入不错,无后顾之忧。江阴大学生村官每月工资2300元,还有年终奖。也有少数地方,大学生村官工资难保证。苏中某市1999年招聘36名大学生村官,规定从村里领工资,由于多数村集体负债,拖欠工资,至20xx年,仅剩1人在岗。
考核精细化。在张家港,大学生村官有市聘、镇聘、村聘,形式多样,但都明确岗位目标。“今年,镇上要求咱村经济增长15%,完不成没法交代。”张家港凤凰镇凤凰村党总支书记徐敏峰说,每天一大早,他就赶到村部,找人碰头想办法。
用好“熟人社会”的规则
见到宋平,是在周五傍晚,她刚从村里回镇上,平底皮鞋上蒙了些灰尘。
不穿高跟鞋,源自第一次下农村的经历。11年前,宋平从上海大专毕业返回睢宁,去官山乡官南村干主任助理。
“土路坑坑洼洼,我穿着高跟鞋去,没几天把脚磨破了,不好意思说,就那么忍着。”
乡村拒绝象征城市生活的高跟鞋,农民用怀疑的眼光迎接这个城市女孩。
“上任没几天,村支书派我带队,去治理河道。我哪天干过这活?村民们磨磨蹭蹭,想看我出洋相。我抄起铁锨挖土方!宣传委员拿着喇叭喊:‘大老爷们,别让一个丫头给看扁了。’”
那天,宋平双手磨起水泡,却苦有所值。“村支书拉着我的手,笑着说:‘不错,不错’。乡亲们也肯给面子了,我到哪都端茶倒水。”
宋平的经历,在第一代大学生村官中很普遍。赢得农民认可,避免“排异反应”,大学生村官才能干得久。选择离开的大学生村官,除了待遇达不到预期,多半也因为无法融入农村。
要为农民认同,必须从情感上融入农民。XX县委组织部张艳清说,“12年前,我刚到邱圩村,住在农民家,却离他们很远:自己烧饭,关门看小说。一个月后,我终于走出门,一家家找人聊天,老乡们渐渐喜欢我了,我也摆脱孤独,进入村官的角色”。
相信所见,不信承诺,务实的农民接纳务实的大学生村官。20xx年,田文安到东海大湖村当副书记,听说水质太硬,就跑补贴,找人集资建水厂,“天天去海边拾鹅卵石,晒脱几层皮。”两年后,全村人喝上了自来水;1997年,黄俊刚到江都民和村,干的头件事,也是跑钱造桥;同一年,曹良伟一到XX县胡寨村,领人建翻水站,改造洼地,“天冷,没人下水放石头,我穿裤衩跳下去!”这年,千亩洼地多收了一季粮食,农民真高兴。
乡村,有诗意的田园风光,更有无数的困难:向农民收钱,调解矛盾,动员计划外怀孕妇女做手术……XX县五段镇党委副书记韩方兴感慨:不下农村,不知村官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哪样事都得干好,哪样事都不好干。睢宁魏集镇镇长助理柴军回忆,十年前,头一次去农民家收几百元钱,竟跑了十几趟。
面对“真实的农村,真实的农民”,解决困难,肯花力气还不够,用好乡村的游戏规则更重要。
曹良伟说,“1998年,我当村主任助理,吴家兄弟大打出手,法院判了也不服。我找村里张会计出面,骂了两人一顿,然后吩咐:宅基地怎么分、老人怎么养。老张怎么说,他们怎么应。费孝通说得对,中国乡村是熟人社会,讲理讲法,但有时更认权威。他们辈分高,说狠话有人听。”XX县鹿楼镇副镇长燕存冲认为,顺着农民的心理,用好农民认可的技巧,往往事半功倍。
干得好,用得好,留得久
留得住,才能干得好;用得好,才能留得住。从组织部门到大学生村官,都认同这样的观念。
其实,留与不留,对第一代大学生村官来说,权衡取舍的支点在于:能否在乡村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能否在多重利益的比较中找到心理平衡。
当了十年大学生村官的徐敏峰,不断拒绝父亲的要求,不肯回家打理公司,作为凤凰村党总支书记,他更喜欢把村子当公司运转的成就感。
“利用金融危机,我们低价收购不动产,最近买了批厂房,就比估价便宜了700万元,转手租出,一年赚了八九十万。”小伙子有干不完的事,“前年我刚当书记,全村人均收入1万元出头,集体净资产961万元,而现在,分别增加三分之一和近一半。”他不在意7万元的年收入,但很看重镇里奖给优秀村官的冰箱,“这是我的家乡,干得越长,感情越深,越舍不得走。”
“用得好”,才能激励大学生村官“干得更好”;“发展得好”,才能让他们“留得更久”。
留在乡镇的第一代大学生村官中,相当部分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还有不少成为机关的骨干。在XX县、东海,各有7人被提拔为乡镇党委副书记、副镇(乡)长,睢宁则有12人。XX县组织部副部长刘晋说,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发展速度,比从校门到机关的公务员总体要快,“对大学生村官,我们提拔一批,培养一批,已有6人考上副科级后备干部。”各地为大学生村官预设多条出路,比如:对他们考公务员给予适当照顾。在东海,近半大学生村官考上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