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1
一、背景介绍
鉴于今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找工作都比较难。大学生会不会因为各种难题而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或者降低自己理想的要求呢。有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重新树立自己的梦想。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情况,结合社会的现实,更好地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发展。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由它的职能和作用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我们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培养、引导等科学的途径,逐步建立起来进而发展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抓好落实,才能发挥塑造人、引导人的功能。面向新世纪,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必然发生巨大而深刻的改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探索,深入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特点、新方式,探索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发扬好传统,找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
我对我院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70份。调查范围涵盖非毕业班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本科生160份,占59.3%,一年级125份,占46.3%;二年级110份,占40.7%;三年级35份占13%,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生活态度、入党情况、“三个主义”、价值观等方面的24个问题。问卷调查结果采取检验与统计分析的方法。调查结果表明,计算机学部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奉献精神等与时代变革的步伐基本一致,呈现出积极、进取、务实、开放的特点和变化,同时,思想上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三、发现问题
(一)、调查结果
1、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关心政治,但年级差别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比较关心热点问题。如:问及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有53.6%的同学回答很想,有21.9%的同学回答不想加入。在被问及是否关注国际国内新闻时,有78.3%的同学表示关注或很关注,只有21.7%的同学说很少关注。在被问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时,有15.5%的同学表示为信仰共产主义,有23.3%的同学表示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有35.5%同学表示是为发挥自己的作用早日成才。但是,从另一个数字来看反映了一些问题。问及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本科同学有57.4%的同学想加入,专科同学有48.2%的同学想加入。不难看出本科同学比专科同学思想要求更积极。从年级分布来看,一年级同学有64.8%的同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年级有44.4%的同学想加入,而到了三年级只有37.9%的同学愿意加入共产党。低年级要求入党的学生比高年级多。
2、集体观念较强,但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
在回答个人利益和群体或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由49.8%的同学选择以群体或集体利益为重,有38.6%的同学选择了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问及是否想成为一个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人时,有72%的同学回答想,有24.5%的同学表示不想。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是比较强的。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从后一个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同学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
3、生活态度积极,表现为追求实用主义
在问及对待人生态度时,有64.9%的同学选择乐观进取,自强不息。在问及大学期间怎样才是成功时,有60.8%的同学选择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交际面广泛的人。在问题有用就是真理的选项中,有40%认同这个观点,在有钱就是真理的选项中有12.5%同学认同这个观点,在物质利益第一的问题中,有10.6%同学认同这个观点。他们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渴求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也体现年轻人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追求实用主义。但是,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更多的是是否有用,更多的人愿意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即讲贡献也不违言索取。追求个人事业成就,也就是实用主义标准。
4、要求独立,但存在依赖心理,
在被问及对待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主要标准时有57%的学生选择自己判断标准。在被问及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时有66%的学生选择自己努力同时寻求帮助。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存在不劳而获的心理。
5、获取信息多渠道,内容多样化
他们期望了解社会或信息,但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方式。在被问及了解信息的渠道时,有26.4%的同学选择报纸,有18%的同学选择收音机,有24%的学生选择电视,有21.5%的学生选择网络,另外还有4.4%的同学选择校内宣传橱窗。通过多方面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反映出他们渴求信息的愿望,也进一步反映出他们希望获取内容的多样化。
(二)、分析问题
1、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影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价值多元化,人们心理失衡,对道德的调节作用失去信心,仅适用于经济领域的原则,如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侵蚀到人们的道德领域。青年大学生处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等多种知识的积累期,也是最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学习、模仿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导致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混淆,导致一些人道德观念颠倒、错位。
2、西方的价值观念侵入。改革开放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的进入与传播,腐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思想影响,来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不一,他们多以个人意识作为判断标准;另一方面,青年人有追求新知识,接收新事物心理;第三方面,部分同学存在国外的都是好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思想。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移。
3、现代科技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带来现代病。人的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与机器接触的机会和频率增加,人际交往的减少,人情味越来越淡,道德意识自然开始减退。现在的社会交通设施现代化,网络、电话等方便了人们的联系,但是减少了人与人在一起的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感情减弱。另一方面,人物之间的接触,淡化了中华传统的礼仪要求,甚至最起码的礼貌也丢失掉了,这种情况使他们道德滑坡。而且网络使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信息量大,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信息都有可能出现,难免有错误和不健康的信息,这方面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4、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①道德建设重视理论教育,轻实践,导致学生自己看不惯的行为,自己却不加控制,而且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认识。即使安排实践,也多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缺乏实效性。
②中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教育追求应试教育,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形成只要成绩好其他无所谓的思想。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甚而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在进入大学后这种现象很难一时扭转。
③大学开设的政治理论课、道德修养课的形式不理想,造成课堂乏味,学生不愿听课。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明显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家庭影响不可忽视。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有的父母娇之、惯之,使其放任个人意识和行为,缺乏自律意识,过了18岁仍然象个孩子,责任心不强,不成熟,缺乏正确人生观。另一方面,学生们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但是他们之间互相攀比心理强,在穿衣、吃饭、花钱等方面相互攀比,使一些学生的人生观发生扭曲。一些人感觉生活无着落,不能正确对待自身的经历,开始相信命运,这也是价值多元化带来的附属产物。
6、实用主义太强。实用主义强调行动、注重实效,主张从效果去确定行动方向,对其他因素不予考虑,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看成两点一线。现在部分大学生功利心理太重,急功近利,他们要求学什么,必须有用,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加强。不理解道德的社会作用,轻视甚至忽视道德修养。
做什么事情的反应是对本人是否有好处,有多大好处。把贡献与奉献放到了次之位置。
四、解决问题
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这样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一个曲折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由表及里,解决深层问题,就必须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找准结合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开展学理论、学国情、学先进的三学活动,从根本上做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①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着眼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走出课堂,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把理想信念的基地建设同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发挥一个基地的多功能作用,让大学生在基地活动中接受形象教育,巩固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果,通过社会实践锻炼人。
③同时,理想信念教育还要靠典型引路、榜样感染,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先进事迹感染人。要及时宣传学生党员中的典型,引导学生寻找党员中的积极因素,因为身边的人和事更有亲切感和说服力,身边的“闪光点”更易接受,更易模仿,这样在形象教育中就将理论武装和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④理想信念教育也离不开国情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历史可以激起我们的民族主义精神,通过重大历史事件激励人。通过学习历史事件或现今的国情报告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
(二)开展“四步递进”教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做好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做事,学会如何生活。为了能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必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阶梯状的教育内容,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安排系列活动,也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达到在成才教育过程中实现系统思想教育。
1、一年级加强道德礼仪教育
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思想不成熟和心里脆弱。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缺乏自我监督约束和控制能力,他们渴望成才,却缺乏学习的毅力,他们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却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自律,他们不知道如何做才好,他们缺乏对正确的礼仪的理解与认识,他们需要理解,但又处理不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以适应大学生活的修身教育。开设公关礼仪必修课或举办专题讲座,来补充他们在读大学前缺少的道德教育。围绕做合格大学生,做文明大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教育,进行集体主义和优良学风教育。
2、二年级自我认知教育
二年级学生对大学生生活基本适应了,思想基本趋于稳定,心理趋于成熟。这个时期应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做一个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学识等等,根据个人情况确立志向,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最关键的一点。帮助学生正确规划成才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教育他们对人生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三年级综合能力培养
三年级是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学习计划执行的关键时期,更是打好专业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专业倾向测试,根据个人兴趣与发展潜力,有选择的培养一些突出技能,教育学生撰写专业文章,大胆提出自己见解,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做社会兼职,尝试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选择的选(辅)修其他专业知识,增强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文写作能力,从而为实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四年级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本院的特殊情况,还不存在大四学生,但并不代表要松懈,作为我院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代表我院的面貌,代表我院本科教学实力。因此做好对四年级学生的教育准备工作。四年级是大学生期间最后一年,学生面临择业和从业的考验,因此对他们实施择业观教育和就业前的职业能力教育就十分迫切。其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地择业观,通过举办讲座或与企业联合举办模拟应聘检查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缺陷,对综合素质进行再提高,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对他们进行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需要的教育,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培养奉献精神。教育他们为社会做贡献,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三)思想教育与发展党员相结合,
及时把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学生确定为积极分子,及时确定培养联系人,加强教育培养,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作用和各总支、支部的作用,实施集体教育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真正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此外,还应强化实践环节,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工作、勇挑重担,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尽快成熟。
(四)加强德育课程改革,从课程上为理想信念教育做保证。
1、改变低年级两课的讲授方式,吸引同学们注意力。现在,政治理论课枯燥,学生不愿意听,开小差。为此,有必要改变这类课的讲课方式,采用纵向联系的方式,举办几个专题版块讲座,比如:经济版块,军事思想版块。同时结合一些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2、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国情教育必修课或定期举办形势任务讲座,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四年理论学习不断线,又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教育。针对高年级学生思想认识趋于成熟,抓住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焦点的特点,开展学生喜欢的国情教育课,或举办国情形势任务讲座。
3、增开公关礼仪必修课。近些年,由于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待人接物,不懂也不明白应该怎样正确与人交往。所以,有必要在一年级开设公关礼仪课,教会大家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弥补大学之前的教育缺陷,通过一学期或一年的学习,使每位大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文明的大学生。
(五)把德育教育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提高素质,素质振兴民主,推动历史进步。
教育的方式有两点:一是教书,二是育人。徐特立老先生曾经说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只有学高才能做人师、德高才能做人范,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敬仰的楷模。这样的教师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的赐教和谆谆教诲。而现在教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使得教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割裂。所以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教师的道德培养与规范,真正作到即教书又育人。
以上是我对信息管理与工程系学生的理想信念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针对这些情况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提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2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预备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处在从象牙塔到现实社会的过渡时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修正时期。近年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而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则决定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及奋斗理念。那么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做了一次深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自身理想与信念的看法,掌握大学生对就业奋斗的普遍认识。
调查对象: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当代在校大学生,其一般状况为精神正常的各级普通学生。
调查地点:安阳工学院。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方式,被调查者当即认真填完问卷,回收率好。
调查时间:我不清楚,自己写吧。
调查内容:把你们调查表内的东西大致说一下。
调查结果:对于就业问题,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据表现,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扩招,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就业压力陡然增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十年之内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一半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无疑是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逐步转变。对于毕业后几年成就事业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五的选择了四到六年或者七到十年。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成就事业的时间设置都不是特别短,具有较为理性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观念与大学生和社会竞争环境之间的良性接触是分不开的,但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偏差现象,遏待调整。以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时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在谈到什么因素对自己大学学习产生影响最大时,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坚定意志,百分之三十认为是周围环境,百分之十五认为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见,有近一半的学生肯定了自我的主观意识对学业的绝对作用,但也有百分之四十五的过于在意外在环境的影响以及别人的看法,所以说,大学生还是存在一些不尽正确的观念的,解决这一问题不尽需要学生对自我能动作用的充分肯定,也需要学校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大学生奋斗动力方面,百分之六十认为是来自个人对理想的追逐,百分之三十的认为是家人的期待,还有百分之十认为是社会逼迫。在这一项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追求个人理想与报答家人,其实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努力奋斗与报答家人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但认为是社会逼迫的则是一种亚健康的心态,它意味着一部分大学生消极被动地应对社会竞争压力,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如不转变,走向社会后极易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总而言之,现代大学生关于理想与信念的状况总体向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学习心态与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及健康向上的奋斗动力,这些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方面日益成熟、理性、稳健。这对社会发展及个人进步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一些错误或不尽正确的观念,这部分人相对比例不大,绝对数量不小。他们需要自我调整及学校的积极引导。根据这一调查结果特提出一下具体建议:
一: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与信念的讲座,以指引同学们健康成长。让大学生在关于理想与信念方面有更理性的认识。
二:大学生应该多阅读、观看有关正确理想与信念树立的资料。做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三:学校和学生组织应该积极举办有关学生间的关于理想与信念的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相互了解,互促进步。
四: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还应提供通畅的社会就业方面的信息,让同学们对就业方面的问题有明朗化的认识,以便形成理性正确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3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的有无,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那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如何?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又如何?他们又决定以何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
一、分析调查得出的问题
认真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后,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理想信念,在当代学生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缺少或没有理想信念。
2、当代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调查中反映出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是以一定的社会认识为基础,经过情感深化,不仅具有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强烈支持。因而,这比一般认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然而大学生是一群即将进入但尚未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的群体,认知并不稳定很正常。
(二)、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激烈冲突和深刻变化: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但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多;价值体系的中心开始转移,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价值取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人们的价值行为发生转变,逐步开始从权力化的目标模式走向实力化目标模式;社会价值体系的运作机制发生转变,从静态调节为主走向动态调节为主,整个社会的活力增强、节奏感加快的同时,不安定和失落感上升。这些冲突和变化,必然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其理想定位也自然会表现出模糊低迷和重功利、讲实际的.特点。因而有些大学生理想过于功利化,过于狭隘。
(三)、大学生不够自信也不仅仅是自身原因。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过大,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出门谁都能拿出个大学毕业的本本。大学生已经不如曾经吃香,再没有骄傲的资本。在学校对外界了解太少,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但毕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要比社会里的人单纯得多。很多事情总是要经历过了才学的会,但他们空有理论,知道社会上的东西多,却没实践过,自然胸无成竹。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真正的东西又不多,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大学生课余生活,已不再像当年那样泡泡图书馆,而是由丰富多彩的“节目”,一个比一个安排的还精彩,而真正课本上的东西能学到的又有多少呢?何况课本上学到的还不一定能在实践中发挥太大的作用。
三、对于调查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理想作为人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具有人生目标的意义。信念作为人对咸淳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确信的看法,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针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现状和特点,根据本次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提出如下以下对策:
(一)扬先进,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信念少不了。我们通过扬先进,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从而使他们树立理想信念。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人生是一个人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是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看透乌云与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用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做一个志向明确的人。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特点。他们大多数人缺少或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没有坚定地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信念时,更趋务实,懂得结合实际调整自己的理想信念,借助为自己为未来作为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这里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希望当代大学生能继续发扬现在所具有的优点,不断改进现身存在的不足。大学生一个激情澎湃的代名词。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我们要肩负好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这一切一切都离不开理想信念,没有了理想信念,再大的雄心也只是一个说得好听的笑话。所以我们要树立好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自己为未来为国家而奋斗。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4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意义
1.1理想、信念的含义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1.2理想、信念的意义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理想信念的.作用体现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关系体现在:它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和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努力学习,不懈奋斗。
二、“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调查与分析
“有无理想并且信念是否坚定”,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理想对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超过8成的人认为理想在生活中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此可知,理想在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大多数人的人生指引、引航灯塔。经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人有长、短期的理想并且信念坚定。38%的人虽然有理想,但信念不够坚定。仍然存在4%的人没有理想或者信念。这显示出了9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拥有一定的理想,但却存在超过四成的人缺少坚定的信念。理想与信念是相互依存的,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没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可能会很容易夭折。“理想是否有对错之分”,53%的人认为没有,47%的人认为有。由此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理解还是有些偏差。超过一半的人缺乏对理想的理性判断,这令人担忧。
“理想信念的定位”,调查结果显示出52%的人将信念定位于事业发展,26%和12%的人分别将信念定位于亲情家庭和教学科研,有10%的人定位于建设国家。这说明被调查对象普遍把自己的事业放第一位。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热爱祖国,其实能做好自己的事业必然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在不同阶段,理想也会随之变化。有些人把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效力为荣。树立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有人把物质、财富、家庭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每个人的志向不同,理想就可能不同。正如对国家有贡献的不一定都是伟人,平凡的人一样可以有大的作为,人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所以说平凡的理想一样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的结果虽然不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全部状况,但也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些事实。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具备自我判断和决断的能力,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虽然八成以上的人都有了自己的理想,但还有不少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不能长期坚持或还正处于迷茫当中。
三、如何实现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唯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
3.1立志高远,始于足下
这要求我们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3.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往往充满着艰难险阻,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3.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3.3.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是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3.3.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撑,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坚定的信念对理想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3.3.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只谈理想,不实践,理想就会变成空想。我们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勇于实践,艰苦奋斗,这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5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那么,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现状如何?对于人生理想的态度如何?又决定以何种方式实现其人生理想?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展开了一场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调查。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率100%,调查人群容量为110人,男女比例约为3:2。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状况,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理想信念动力来源等。在问题中穿插了一些时事热点话题,具有一定的时代针对性。
调查结果:
第十题的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理想对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超过8成的人认为理想在生活中担当的角色必不可少。由此可知,理想在生活中的地位异常重要,成为多数人的人生指引。因此,超过一半的人有长短期的理想并且信念坚定。41.5%的人虽然有理想但信念不够坚定。仍然存在1.9%的人没有理想或者信念。这显示出了98%以上的被调查对象拥有一定的理想,但依然有超过四成的人缺少坚定的信念。理想与信念应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没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可能会很容易夭折。
对于第五题“理想是否有对错之分”,55%的人认为没有,45%的人认为有。由此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理解还是有些偏差。超过一半的人缺乏对理性的是非判断,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对于第六题“当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观相违背时”,有60%的人选择做出适当调整来顺应社会主流思想,32.7%的人会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动摇,7.2%的人选择放弃原有的理想并树立新的理想。这说明了大多数人会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固持己见。不过仍有三成的人毫不动摇。根据第七题“理想的来源”的调查结果得出:在被调查的110人中将近七成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树立自己的理想,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会响应社会的要求。接受家庭观念的灌输人占了十分之一。还有极少数的人选择跟随他人。这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具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我决断的能力。
第八题中,在进入大学后,44.1%的人依然简述最初的理想,18.9%的人的理想已经改变,37%的人举棋不定,处于观望的状态。这表明进入大学后,有63%人已经明确定下了目标。
在第九题中,调查结果显示出44.1%的人将信念定位于事业经济,31.5%和17.7%的人分别将信念定位于亲情家庭和治学科研。有11.7%的人是定位于建设国家的。说明被调查对象普遍把自己的事业放第一位。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热爱祖国,其实能做好自己的事业必然也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家的发展。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在不同阶段,理想也会随之变化。有些人把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效力为荣。树立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有人把物质、财富、家庭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等。每个人的志向不同理想就可能不同。正如对国家有贡献的不一定都是伟人,平凡的人一样可以有大大的作为。所以说平凡的理想一样有着不平凡的意义。
通过对最后一题结果进行统计,我们得出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的列表中,排前三的分别是:健康、亲情、理想和信念。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正常的,我们国家的思想教育还是有成效的,前景也是可喜的。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结果虽然不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全部状况,但也能客观的反映出一些事实。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具备自我判断和决断的能力,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虽然八成以上的人都有了自己的理想,但还有不少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不能长期坚持或还正处于迷茫当中。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溺于急流当中。所以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甚至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尽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总结:
本次调查从小组讨论到定稿,从进行调查到统计结果约进行了大半个月。在3次小组讨论中,我们不断调整方向,改善问题。不过在分个人调查时存在历时过长,缺乏调查技巧等问题。相信在进行自我总结与反省后,我们会提高很多。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6
一、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1、问卷的设计
问卷分为四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理想信念的确立、理想信念的动摇、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
2、调查方式
本次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抽取200个调查样本,确保问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3、样本情况
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生89人,女生则有111人。电信类2人、计算机类20人、电子类6人、机械类14人、自动控制类4人、文学类13人、金融管理类4人、营销类5人、法律类3人、其他类122人、不填的7人
二、调查结果
(一)理想信念的确立
从调查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有36.67%的大学生是在高中时就确立了理想信念,32.22%的大学生在大学时才确立。另外有72.2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课
程对树立理想信念有帮助,还有66.33%被调查者没有清晰的理想信念,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由此可见,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大学课程对树立理想信念有帮助。大多数的他们有树立理想信念但缺乏更加细致详尽的实行方案,他们有的只是一个大约大致的方向。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明确的方向,再快的兔子,也比不上那慢吞吞的蜗牛。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再聪明的学生也只能遥望成功之门。
(二)理想信念的动摇
对于“当你对自己的理想动摇时,你的态度通常是怎么样?”有47.78%会相信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到底,有25.56%的大学生会选择拼命思考为什么动摇,20%的会选择还是放弃了算了,平平凡凡过日子也不错啊。而在对于“如果自己所学专业与理想并不同轨,你会?”有55.56%的人会尝试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有33.33%的坚持理想,把专业当作达成理想的另一必要准备,努力学习。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信念动摇时,他们会坚持自己的最初的选择,而对于所学专业与理想并不同轨时,大多数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从这些结果,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一面。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思维活跃和敏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也容易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困惑。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在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要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当代大学生执着和随现实调整自己的理想信念的美好一面。
(三)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38.89%大学生的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是未来的幸福生活,35.56%大学生的是实现自身理想的坚定信念。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理想有着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的实现的艰难则会估计不足。面对种种困难,我们需要有源动力的支撑,而大多数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是未来幸福生活和对自身理想的实现。
三、综合分析
(一)对调查资料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当代大学生缺少明确的理想信念。本次调查中有将近有68%的大学生在高中或在高中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有大概70%的大学生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还有接近7%的大学生至今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
2、当代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回答“当你对自己的理想动摇时,你的态度通常是”时,有接近一半的人会选择“相信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到底”选项。然而有20%的大学生选择了“还是放弃了算了,平平凡凡过日子也不错”。这说明了少数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了他们除了放弃还是放弃。
3、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信念时,更趋务实。他们当中大多数已经确立了当理想与专业不同时,会尝试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的良好理想信念。理想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脱离了现实的理想只能是一席空话。
4、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源动力是为自己为未来奋斗。根据本次调查报告显示,有接近73%的大学生把未来幸福、自身理想的实现当成理想信念的源动力。
(二)基于调查资料和分析结论,联系当前社会风尚。进一步对调查结论进行解释: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遵循共同规则,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眼前的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翘起二郎腿、衣来张口饭来张口。正式因为是这种社会风尚,有无理想信念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造成了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缺少或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也是因为这些,当面对困难时,他们难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21世纪的社会是众所周知的大竞争的社会,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社会。迫于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不得不在面对理想信念时,更趋务实。这是明智而逼于无奈的选择。既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幸福的未来。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大学生的想法,所以为自己为未来成为了他们理想信念的源动力。
(三)认真分析总结调查结果后,我们不难发现,关于理想信念,在当代学生中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缺少或没有理想信念。
2、当代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四、对策建议
理想作为人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具有人生目标的意义。信念作为人对咸淳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确信的看法,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针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现状和特点,根据本次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提出如下以下对策:
(一)扬先进,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信念少不了。我们通过扬先进,激发学生的奋斗热情,从而使他们树立理想信念。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人生是一个人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是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看透乌云与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用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做一个志向明确的人。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特点。他们大多数人缺少或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没有坚定地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信念时,更趋务实,懂得结合实际调整自己的理想信念,借助为自己为未来作为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这里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希望当代大学生能继续发扬现在所具有的优点,不断改进现身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一个激情澎湃的代名词。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我们要肩负好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这一切一切都离不开理想信念,没有了理想信念,再大的雄心也只是一个说得好听的笑话。所以我们要树立好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自己为未来为国家而奋斗。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7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素材和决策依据,我们于XX年9月份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二、的本科生为对象,采取调查表的形式,以"我的理想、我的信念"为题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无记名调查表320份,由学生私下即时填答"我的理想"和"我的信念",当场收回,实际回收312份,回收率为97.5%。对所回收的312份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后得到的统计结果和主要反馈信息如下:
(一).有245人(占78.5%)将理想定位于事业,他们都希望将来有一个"理想的职业",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造福人类"。其中:
1.有188人希望能在所学专业领域成为学有所成、干有所为的人才。其中:有10人希望成为科学家;有18人希望当教师,其中有3人希望当上大学教授,有1人希望当幼儿教师,"教出最好的学生";有2人希望自己办学,有34人希望成为企业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其中多人希望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有1人希望当工人,有1人希望回乡务农,有1人只希望"做一个能为人民办一点实事的人";有6人希望继续学业,不断深造,取得高学位;还有的希望成为军人、警察、将军、运动员、明星及各行各业的"白领"等等。
2.有14人希望能够当"官",但目的各不相同,如:"成为政府要员,并且做一位清官,为百姓造福","减轻农民负担";"成为首脑级人物,改革政要"
(二).有30人(占9.6%)追求的理想是钱财,他们希望"做个有钱人",最好是"百万富翁",或者"嫁个有钱人"、"娶个亿万富婆","拥有私家车、别墅"和"享之不尽的物质需要","让别人瞧得起";有的是想"赚很多钱来做自己的事",认为"有一千万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有13人(占4.2%)把理想定位于爱情、家庭和自认为幸福的生活,希望"和她牵手,今生共相伴","有情者终成眷属","嫁个好老公"或"娶个好老婆","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成家立业",甚至要"与心爱的人隐居山林"。
(四).有7人(占2.2%)的理想是"周游世界","游遍中国名山大川"和"国内的人文古迹","吃尽天下美味","成为一名旅行家"。
(五).有6人(占1.9%)的理想是"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
(六).有11人(占3.5%)的理想有些虚无缥缈:"早点毕业,早点回家","当一个平凡人",做"真正的自由人","活得快乐就行","与世无争,平淡一生","永远年轻"。
(七).在对"我的信念"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中我们发现:凡是理想比较明确、现实者,其信念也都比较坚定、可行而有积极意义,如:"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怕别人瞧不起,就怕自己没志气","行行出状元","爱拼才会赢","失去热忱的人生,犹如无油的马灯"等等;凡是理想脱离现实、虚无缥缈者,其信念也都比较含糊而消极,如:"为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人活得更好","我贪财,我存在","一切向钱看"等等。
二、综合分析
(一).对调查资料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念,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空谈理想。本次调查中近80%的大学生把理想定位于他们未来的事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实现的。
2.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自身价值发挥的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虽然本次调查中只有1.9%的调查对象直接提出了"祖国繁荣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压迫与剥削","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但有近80%的调查对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将理想定位于事业的同时,都提出了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为百姓造福"这样一些远大的目标,体现了他们理想的崇高性,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的主流。
3.市场经济社会的消极因素已经渗透到部分大学生的心灵。本次调查中发现,有近1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钱财作为追求的理想,说明少数大学生的思想中,已经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稗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危机。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本次调查发现有4.2%的调查对象把个人的爱情、家庭的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有3.5%的调查对象理想虚无缥缈,无所追求。这些情况,与目前高校有些学生恋爱成风和部分学生混文凭的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
5.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差异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有美好理想的调查对象,都有着积极的信念,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财富是智者的奴隶,蠢人的主子","聪明得于勤奋,天才成于积累"等等;而那些追求钱财的调查对象,他们的信念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免谈","没有钱万万不能","唯利是图"等等。这两类不同的信念,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于调查资料和分析结论,联系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进一步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
1.近80%的大学生具有立足现实、目标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而坚定可行的信念,说明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有成效的。
2.少数大学生理想远大,但缺乏实现理想的具体目标,正说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还比较缺乏,对自己投身社会以后的路怎么走尚未进入构思和设计程序。
3.自以为对市场经济社会现实已然了解的少部分大学生以钱财为理想,他们只看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社会难免出现的一些不公的、腐败的和丑恶的现象,而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朝着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及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实际上还是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不甚了解。
4.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以及混文凭、早恋等现象,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前高校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薄弱环节。
三.对策建议
理想作为人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的、合理的想像或希望,具有人生目标的意义。信念作为人对现存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确信的看法,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根据对本次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我们从事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实践,针对性地提出对当代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未来的事业,希望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这种崇高的理想正是建立在他们的专业学习基础上的,由此,也使我们看到了专业教学对学生理想形成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时,除了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以外,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本学科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特别是与所教学生联系最近的杰出人士,如最近年代的,本国的,本省的,本校毕业的,等等,以及他们艰苦奋斗的历程或典型事例,以激励和引导学生勇于踩到科学巨匠和学术先人的肩膀上去,努力探索学术的新境界,立志攀登科学的新高峰,从而树立起既崇高远大又贴切现实的人生理想,并坚定信念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二).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深入实践,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帮助学生设定既有崇高远大意义又有现实可行性的理想目标。可以采用下列多种形式:
1.除了常规的教学实习、见习活动以外,还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近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行业岗位去参观、访问、考察,实地了解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需求,切身体会所学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
2.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的、文化的、科 技的、成果的、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的展览,促使大学生充实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3.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扶贫助弱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精神。
4.经常邀请各行各业有成就的杰出代表向大学生讲授艰苦奋斗、创业成功的奋斗历程,激励大学生坚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
(三).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促使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理想的形成往往需要依据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而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的评价,如学习成绩评分、班级鉴定和等。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学校的评价往往会与社会评价发生差异,即学校评价较好的毕业生首次就业时的社会评价不一定就好,也就是说他首次就业岗位的理想程度不一定比学校评价不如他的同学好。目前,这种状况确是客观存在的,加上一时还难以消除的社会不正之风如人情关系、权钱关系等对其反馈信息自然会影响到在校的大学生对学校评价的认可度和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混文凭现象存在的客观条件,反正"管它成绩好与差,不如有个好爸爸"。对此,要求切实改进学校对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既要全面反映学生德、智、体等素质发展的程度,又要确切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使之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联,与社会评价基本统一,以避免出现那种学校的优生在市场"滞销"的情况。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立足现实而目标远大的理想。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刊以及校园网络等媒体加强对时代主旋律的宣传,用正确的與论引导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和客观世界的认识,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使祖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面貌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又要在校园中形成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充实学生的业余时间,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开发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意各种活动的覆盖面,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在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学生头脑,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引燃每一位学生的理想火花。
(五).树先进与促后进相结合,努力帮助后进学生鼓起理想的风帆。
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后进学生。而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教育正是对我们的教育和管理的挑战,对此,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既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他们,又要花功夫、下大力气重点帮助他们,要注意从细微处入手,先在生活中帮助和感化他们,对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要重点帮助解决,尤其要注意把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中,平时要格外关心,对他们的缺点错误要坚持说理开导,重在教育,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多多鼓励,促使他们树立进步的信心,鼓起理想的风帆。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8
【摘要】为了了解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与信念,我们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以及人物访谈等方式来了解行知学院大学生理想、信仰、信念。本文以这次调查的结果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析论述,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思考,使自己及在校大学生们重新树立坚定的理想,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仰
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着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理想、信仰是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融合,人们的意识形态、思想活动和生活方式正经历着变化。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虽然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与信念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在信仰的缺失、迷失、不坚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困惑,进而对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动摇。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都会面临着一些诱惑,处理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对于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思考,对此特做出了以下调查研究,使在校大学生们重新树立坚定的理想。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理想与信仰的看法
1.您的人生理想、追求是什么
对调查者人生追求的分析,占最大比重的人生追求是希望家庭幸福美满,占39%,其次是成为财富精英和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人生追求有自己的目标,仅有13.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没什么追求,平淡就好
2.您认为理想、信仰与信念能帮助您实现人生目标吗
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信仰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41%,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仰不会影响自己的人生。14%的人认为影响不大。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信仰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大。
(二)影响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原因
1.什么因素对您的信仰生成影响最大
根据调查显示,对于信仰生成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39%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21%的人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大,34%的人认为校园教育的影响最大,6%的人认为个人因素是影响最大的。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因此,家庭与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们提供氛围,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的理想与信仰。
(三)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态度
1.您对大学生理想与信仰的态度
通过对信仰的认识和影响进行交叉分析发现,12%认为信仰不会影响人,认为信仰是可有可无的,13%的人认为必须有统一的信仰,39%的还是认为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信仰,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还是占据主流地位。
2.您希望您今后的生活状态是
从调查中分析,大多数大学生还是希望自己今后的状态是充满正能量的,希望自己每天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占80人,做短时期计划,并努力实现的占70人,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不想去坚持所谓的理想,认为每天做好该做的事情就好,调查显示,这样的人数占据31人。尽管大部分人对未来有着很好的期待,也有着自己的计划,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计划的人来说,我们也应该加以指导与建议。
二、对于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总结与建议
(一)大学生理想、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正式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各种思潮涌入,再加上转型期就业难、房价高、上学贵、看病贵,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比较大的冲击,社会变革异常激烈使得很多大学生开始对以往的信仰感到迷茫,主流价值观受到怀疑。现在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学习以外的因素,对学习的强化不包含在学习过程之中,这样的'学习动机既是外部动机,也是功利性的动机,如很多大学生学习是出自父母的要求、升学的压力、求职的需要等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是更看重在学习的责任和压力上,甚至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就造成学习成为大学生自身的一种负担,无法使大学生主动需求成才,长远看来会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二)对于树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议
在学校方面,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各项工作,发挥全校全员育人功能高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者和接班人,理想信念教育应是全校全员育人的事,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干部、“两课”教师的事。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全体教师、教辅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要有全校全员育人的意识,通过教学管理、日常管理、政治学习、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党团进公寓、党团红色网站、心理咨询、报刊、宣传橱窗等多种渠道,深入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使理想信念教育不再是空的理论教导,而变成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学生个人方面,在物质追求方面要认识到追求物质生活的合理性,以避免出现物欲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注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认识到人的生活中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同时还存在着精神生活,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激发自己的热情,充实日常生活,以避免因为整天无所事事而变得颠废,浪费光阴。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9
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把在生活的海洋里,人生理想如同导航的灯塔,指引着人们朝着奋斗的目标前进。一个人是否理智、是否成熟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他是否已经确立了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理想对一个人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灰色的,没有理想的行为是盲目的,没有理想的生活是乏味的没有追求只能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会因既定的奋斗目标,而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挫折甚至暂时失败时充满信心并坚信胜利。反之,人生就如无舵的小舟,或随波逐流,或触礁,或被搁浅。当人们走到生命的终点而回首反顾的时候,每每都有切肤之感:强者与弱者、奋起和沉沦之间其实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差别,一切强者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起,一切弱者都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而沉沦。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看清社会的前途,认准前进的方向,在正确的人生道路健康成长成才。那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如何?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又如何?他们又决定以何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我们做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有关理想信念的调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理想现状以及人生理想的态度等,同时把握同学们的理想信念的总体趋势和方向。而且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情况作一下了解分析,找出其确实原因。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50份,获得有效样本44份,有效问卷88%。
通过认真分析调查结果后,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如今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2.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
3.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未建立过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的确立
调查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有36.67%的大学生是在高中时就确立了理想信念,32.22%的大学生在大学时才确立。另外有72.2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课程对树立理想信念有帮助,还有66.33%被调查者没有清晰的理想信念,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由此可见,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大学课程对树立理想信念有帮助。大多数的他们有树立理想信念但缺乏更加细致详尽的实行方案,他们有的'只是一个大约大致的方向。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明确的方向,再快的兔子,也比不上那慢吞吞的蜗牛。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再聪明的学生也只能遥望成功之门。
(二)理想信念的动摇
对于“当你对自己的理想动摇时,你的态度通常是怎么样?”有47.78%会相信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到底,有25.56%的大学生会选择拼命思考为什么动摇,20%的会选择还是放弃了算了,平平凡凡过日子也不错啊。而在对于“如果自己所学专业与理想并不同轨,你会?”有55.56%的人会尝试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有33.33%的坚持理想,把专业当作达成理想的另一必要准备,努力学习。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信念动摇时,他们会坚持自己的最初的选择,而对于所学专业与理想并不同轨时,大多数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理想。从这些结果,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一面。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以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当代大学生执着和随现实调整自己的理想信念的美好一面。
(三)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38.89%大学生的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是未来的幸福生活,35.56%大学生的是实现自身理想的坚定信念。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澜和坎坷。在现实生
活中,人们对于理想有着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于理想的实现的艰难则会估计不足。面对种种困难,我们需要有源动力的支撑,而大多数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源动力是未来幸福生活和对自身理想的实现。要全面反映学生德、智、体等素质发展的程度,又要确切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使之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联,与社会评价基本统一,以避免出现那种学校的优生在市场"滞销"的情况。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比较客观地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立足现实而目标远大的理想。
(四)调查建议
一: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与信念的讲座,以指引同学们健康成长。让大学生在关于理想与信念方面有更理性的认识。
二:大学生应该多阅读、观看有关正确理想与信念树立的资料。做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三:学校和学生组织应该积极举办有关学生间的关于理想与信念的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相互了解,互促进步。
四: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还应提供通畅的社会就业方面的信息,让同学们对就业方面的问题有明朗化的认识,以便形成理性正确的思想观念。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10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与时代课题
1、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领域空前频繁的相互交流与激烈碰撞。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快了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样加剧了我国思想理论界与世界的融会与交锋。其利无须赘言,其弊便是致使价值选择的茫然甚至混乱,这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究其原因:其一,面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促使当代大学生要在多种价值判断中进行选择。这使青年学生避免了改革开放前价值选择一元化所带来的僵化,但同时又面临丧失价值选择标准的危险,我们跳出了“没有选择的标准”之禁锢,但又可能进入“没有标准的选择”之歧途。
其二,青年学生对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认识局限。由于青年学生在理论修养与社会实践上的欠缺,面对复杂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求新追异成为其群体性特征,却很难认清这些思潮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加之,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超越传统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没有理清这些先进理论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理论关系。没有清晰地向学生表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对其超越的?在理论尚未澄明的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只能进行灌输式的说教,难以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与批判,难以使理想信念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因此,如何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借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进步意义有目共睹,但同时也伴随着种.种转型的阵痛。这反映在高校中则表现为:青年学生身处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这三对矛盾的挣扎之中。从理论层面看,上述三对矛盾本身并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青年学生对于物质利益、个人选择与现实问题的偏执与贪求,抑或是在这些矛盾的挣扎中茫然不知所措。这表面上看来,是理想信念的日益个体化与多元化,但实际上却是对这一问题偏激化或虚无化的理解。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其价值判断中,仍然存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机械思维方式,或者什么都不是的虚无主义倾向。从教学实践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财富的与日俱增、个体选择的日益丰富,只是偏重于后者的说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其同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性判断产生某种隔膜。而如何统摄理想与现实,帮助学生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同样是当代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变革的重要课题。
3、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由于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普及也使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面临着挑战。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与便捷性的特点,这就加速了前文所述的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增加了价值选择相对主义的可能性。其次,互联网信息发布方式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倾向,也就是人人均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有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就导致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良莠不齐的价值选择标准,甚至不乏较为极端的价值判断与虚假的信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的使用人群之一,一方面易接受这些混杂思想的影响,使价值判断进一步模糊化;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师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占有者与传播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方,是将何为正确者传授给学生。但是由于互联网使获取信息日渐高效便捷,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易获得远远超过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时间能够传达的关于某一知识的信息。教师与学生信息占有不对称关系的改变,使学生日渐由教育实践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导方。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也由传递信息转变为甄别信息的方法,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使其获得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方法,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前文提及的三方面变化虽然有细节上的差别,但又存在一个共同的焦点: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思维方式局限,即缺乏辩证的理论反思能力。而要培养辩证思维方式则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调整的探讨
1、充分利用学术界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适当强化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的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思潮以消解传统形而上学倾向为己任,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如果说近代自文艺复兴以来兴起的理性主义,是为了消解宗教意义上的神祇、政治意义上的帝王将相,以彰显人类的理性,并以此为基础来确证人的尊严与价值,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终极价值。那么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就是要消解“理性主义”本身神圣的光环,即消解文化意义上的圣人圣言。在他们看来,“理性”本身已经异化为新的神祇,在理性的绝对性、普遍性、统一性的统治下,人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性和丰富性与无限性的可能,甚至威胁人类存续本身。不论是人本主义将这种理性称作冷酷的、无人性的理性;还是生态主义声讨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进而对自然进行无休止掠夺,导致生态危机等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不能否认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现实生存危机的思考。但我们也应看到,他们在消解一切神圣形象的同时,也消解了人类对于神圣与崇高本身的追求。他们对崇高的否认也必然导致价值判断上的相对主义,甚至理想信念上的虚无主义。这既体现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上,也体现在相对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意义缺失、崇高失落所导致的整体迷茫之中。
2、理清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对他们的超越。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将消解“理性主义”对人的异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西方理论界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理论起点之一。但与它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以一种抽象的“理性”反对另一种抽象的“理性”,不是以具体性对抗普遍性、以独特性对抗统一性、以相对性对抗绝对性,而是将它们统一于人类不断发生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实践辩证法来展现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世界、人与人类社会之间丰富的矛盾性,即“用‘现实的理性’(实践)去批判‘抽象的理性’(绝对精神),从而达到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理解”。这样,马克思主义至少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社会思潮的三个超越。
(1)近代西方社会思潮仍然用矫枉过正的态度来面对理性主义的神圣化与绝对化,在批判理性主义的同时走进了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区,而马克思主义则以实践辩证法将两者加以统合,在批判它的同时,也看到这种绝对化与神圣化表征着人类对于终极价值孜孜不倦的追问,这不仅仅是人类理性的狂妄自大,也不仅仅是普遍对具体、集体对个体的吞噬;也同时是人类不断突破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以期实现整体人类的“类生命”的永恒性所做的努力,也是人类追求生存的意义、人生之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既看到“理性神圣化”对人本身的宰制,也看到了其蕴含的价值追求。
(2)马克思主义在消解了“抽象理性”的.神圣性后,确立了“现实理性”---实践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个时代性、历史性、生成性的过程,所以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理性及其确立的规则与规范也应具有上述特点。正如马克思将表征人类思想反思的哲学称作“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永恒的真理一样,人类在不断追求神圣与崇高的过程中,不断在确立时代性、历史性的真理,又不断对这一真理本身进行反思,达到人的进一步解放。也就是说我们在消解“绝对”的过程中,不断确立“相对的绝对”,这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而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在抽象的反对绝对化时,脱离社会实践的生成性,必然导致在相对多重的价值选择中徘徊而无所适从。而这相对的绝对正是时代性的理想信念的价值所在。
(3)承认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就必然要求我们不断地推进社会实践、发展真理。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对反映时代精华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定的信仰,还要不断地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让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断丰富与完善。这也正是我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调整的探讨
1、高校两课教师应达到对辩证思维的理论自觉。教师本身应对马克思主义以矛盾性原则、历史性原则与否定性向度为导向,以超越性和解放性为价值旨趣的辩证思维方法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避免价值判断的单向度与相对主义。所谓价值判断的单向度,是指要么偏向极端的理想主义而忽视社会现实本身,要么偏向与极端的功利主义而导致崇高的缺位。而价值判断的相对主义则是指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之中,走向价值的虚无主义。其次,辩证思维中这一否定批判精神并不是要我们一概地反对事物,而是对一种价值观念进行前提性的批判,也就是确立这一价值观念的根基进行批判,这样有利于青年学生对其进行正本清源的思考。虽然这种前提性批判一样会导致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这一追根溯源的思考过程本身已是一个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的过程。再次,这种批判不是对一种思想观念彻底的抛弃,而是我们常说的“扬弃”,既要肯定它存在的历史性价值,又要实现对其的超越。这就会使我们既不会盲从式地跟随短暂的、流行的价值风潮,也不会变成简单化的怀疑主义者。而是在不断澄明各种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始终为反思保留空间,既可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可以为人生、为社会创造更为丰富的可能性提供前提。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真实内涵,还要避免将其庸俗化的理解为一种思维工具,而是要不仅将其理解为我们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还视其为一种既包容通达又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现实的思想困惑与理想信念的动摇往往是由“人的思维与现实生存环境的矛盾结构”导致的,它体现为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个体与社会之间巨大的矛盾张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化解这些矛盾,不单纯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而是要在人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之中,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想信念不可能在随遇而安的坐享其成中实现,其中的挫折与失落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战胜挫折的智慧,还要有跨越困难的勇气。包容通达的人生态度,可以避免青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中的偏执与迷茫;刚健有为的价值取向,可以赋予当代青年以勇于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促成理想信念变为现实。
2、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使用辩证思维方式进行自我批判的能力。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被教育者必须对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的内心确认,否则只是外在强加的规则,而不是理想信念本身。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现实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反思批判。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被视作奠基人的两位思想家苏格拉底与孔子。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反问,诱导学生找出自己思维的盲点与疏漏,却基本不为学生提供确定性的真理,而通过对话使学生自己探索真理之所在。而这种通过对话而不是宣称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对事物的深入认识的方法被其称作“助产术”。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并未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占有者,而是平等地通过对话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是学生自我反思的结果,而不是苏格拉底外在的给予,因此他将自己的工作称作为“助产士”,这种对话的方式也被哲学家称作辩证法的原初形态。而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探讨。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理性信念的确立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理想信念内化为自己的内心确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思想观念的自我反思过程,也就是不自觉地在使用辩证的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将这一思想方法内化为自我思维方式的过程。
【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报告07-27
理想信念名言警句02-16
理想信念的名言警句01-05
理想信念国旗下演讲05-11
理想信念的名言警句集锦06-09
理想信念的名人语录01-06
关于理想信念的优美语句集锦12-14
关于理想信念的名人语录大全01-05
大学生调查报告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