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乐此不疲成语故事
乐此不疲成语故事1
西汉末年,刘秀在为期间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安定民生。他下诏恢复了西汉景帝时期三十税一的旧制,并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这样一来,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都大大减轻。农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了大大恢复。他还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除此之外,刘秀还积极兴修水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刘秀裁并了四百多个县,精简了官吏,在地方废除了掌握军权的都尉。
光武帝统治期间,东汉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大大发展。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使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冶铁技术的改进,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东汉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
刘秀的'勤奋工作,感动了文武大臣,也感动了他的儿子。有一次,皇太子怕那样下去会影响父亲的健康,便劝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大意是:陛下,你像夏禹、商汤一样的英明,却不能像黄帝,老子那样善于养身之道。我们希望你注意身体健康,抽出时间安静地休息一下。
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从刘秀的话中引申出了"乐此不疲"这句成语,形容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知道疲倦。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成语故事2
刘秀南征北战大半生,称帝后20年才逐渐统一天下,晚年考虑百姓连年征战,苦不堪言,所以不轻易兴兵动众。
刘秀本人也非常厌倦战争。
有一次,太子刘庄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打胜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春秋时期卫灵公曾向孔子请教过征战的学问,孔子说:‘关于祭礼、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多少明白一点,至于如何克敌制胜的学问,我不知道,无能为力回答你。
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你将来要当皇帝,应留心怎样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军事问题你就不要多研究了,那是将军们的事情。
’” 刘秀称帝之后,百废待兴,朝政繁杂。
每天都有急需处理的.政务。
为了及时批阅奏章,并当面指示重大政务的决策,刘秀每天都很早接见文武百官,与他们讨论治理天下的方法,一直到深夜才回寝宫休息,有时甚至彻夜不眠。
皇太子见刘秀年近六旬,两鬓斑白,还如此不辞劳苦,勤于政务,心中非常担忧,便劝谏道:“父王有大禹和商汤王的英明,不过却忽视了像黄帝、老子那种讲究修身养性的长寿之道。
您要注意身体才是啊!父王身体健康,也是天下百姓之福。
” 刘秀看看太子关切的目光,笑笑说:“我喜欢从事这些活动,并不觉劳累,你们不必担心。
” 刘秀在位32年,62岁时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言说:“我对百姓没有什么大恩德,死后丧事要从简,要像文帝那样,不许用金银器皿陪葬,用陶瓦器皿就可以了。
各州的地方官吏也不必离职来京城吊唁,更不许派官吏或以奏书的形式祭奠,要各司其职,这一点千万要记住!” 太子以及文武百官都深为感动,事后遵照刘秀所嘱咐的去做,汉光武帝刘秀成为历代皇帝的榜样。
【乐此不疲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故事10-13
亡羊补牢的成语故事07-26
背道而驰的成语故事04-13
釜底抽薪的成语故事02-14
偷天换日的成语故事04-12
雍门刎首的成语故事04-11
妒贤嫉能的成语故事11-07
爱鹤失众的成语故事及解释05-16
有关枕戈待旦的经典成语故事08-02
枕戈待旦的成语故事及释义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