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苟且偷安成语解释

时间:2021-06-01 15:31:08 成语 我要投稿

苟且偷安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苟且偷安成语解释,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发音:

  gǒu qiě tōu ān

  简拼:

  gqta

  类型:

  贬义成语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苟,不能读作“jù”。

  辨析:

  ~和“苟且偷生”、“苟延残喘”、“得过且过”;都有“只顾眼前;混日子”的意思。

  不同在于:

  ①“苟且偷生”和“苟延残喘”还偏重指“勉强维持生存”的意思;~和“得过且过”不含此意。

  ②~偏重指“贪图眼前安逸”的意思;“得过且过”偏重指“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③“苟且偷生”和“得过且过”只限用于人;~和“苟延残喘”则不限。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四十六·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解释: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形容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示例:

  南宋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居今之势,而欲纳天下于至治,非大有所矫拂于世俗,不可以有成也。何者?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臣以为宜如诸葛亮之治蜀,王猛之治秦,使天下悚然,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心。凡此者,皆庸人之所大恶,而谗人之所由兴也。是故先主拒关、张之间,而后孔明得以尽其才;苻坚斩樊世,逐仇腾,黜席宝,而后王猛得以毕其功。

  夫天下未尝无二子之才也,而人主思治又如此勤,相须甚急,而相合甚难者,独患君不信其臣,而臣不测其君而已矣。惟天子一日铿然明告执政之臣所以欲为者,使知人主之深知之也而内为之信,然后敢有所发于外而不顾。不然,虽得贤人千万,一日百变法,天下益不可治。岁复一岁,而终无以大慰天下之望,岂不亦甚可惜哉!

【苟且偷安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成语解释09-16

成语偃革为轩解释12-02

苦尽甜来成语解释12-01

案无留牍成语解释12-01

牢甲利兵成语解释12-01

简贤附势成语解释12-01

番窠倒臼成语解释12-01

日异月更成语解释12-01

暮翠朝红成语解释12-01

轻繇薄赋成语解释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