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毕业生求职弊病

时间:2022-05-07 10:10:17 BBS论坛 我要投稿

毕业生求职弊病

  眼下是校园招聘旺季,接连两个周末,大连市某外资企业人力资源总监陈小姐辗转在大连市三所高校的毕业生求职大军中间。他们收了四大口袋的简历,也碰见了不少中意的学生,但也遇到过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生求职弊病,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生求职弊病

  毕业生求职弊病 篇1

  递上简历后一问三不知

  25日上午,黑石礁附近某高校招聘会上,陈小姐尽量和每位递来简历的学生聊上几句。一个男生走过来,递过简历,转身要走,陈小姐拦住他:“你叫什么名字?”对方说:“简历上有,你自己看吧。”陈小姐又问:“那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对方还是回答:“这个简历上也有!”陈小姐还真产生了好奇心,低头翻他的简历,一共两页,但是左右寻找也没看到这个学生的名字,“这上面有你的名字吗?”对方回来翻看,过了半分钟,憋出一句:“对不起啊,我忘了写名字了。”

  “招聘会上,我建议每个学生尽量抓住和用人单位对话的机会,因为递简历的人很多,如果不留下你自己的特色,很可能就淹没在人海中了。所以,不要对用人单位说,‘都在简历上,你自己看吧’。”陈小姐说。

  企业宣传单搓成废纸团“那个男生白净斯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18日,陈小姐在另一所高校的招聘会上,对一名男生很感兴趣。

  “我把单位的宣传单递给他,以便于他多了解我们公司。他接过去看了几眼,继续和我聊天。”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不太在意这家公司,该男生在和陈小姐面试的时候,手一直没闲着去折那张宣传单。五分钟后,陈小姐发现,那张宣传单已经变成一团废纸,那名男生还四处找垃圾桶准备扔掉。

  “我当时就说,对不起,你大概不太适应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陈小姐挺气愤,认为对方太不懂得尊重别人。“他如果想真正融入一个企业,一定要把握一切机会去了解对方,那些资料其实很珍贵。”

  学生都不敢张嘴说外语

  陈小姐的公司对日交流较多,急招一些日语强化生。但当学校老师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带到展位前,二十多人竟然没有一个敢开口说日语,这让所有人意外。

  “我不会考太专业的东西,只是一些日常用语,能达到最基本的沟通就行,专业词汇可以进入公司后进行专门培训。”可二十多人都来了,谁也不敢靠前,任凭老师劝说,最后全部放弃。

  “我感觉,他们不是不会说,而是太胆怯怕出丑。这个时候,我们想要的是那种自信的学生,即使你表达得不完美,但起码给我一个姿态,证明你对自己有期待。试也不试,直接放弃,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陈小姐说。

  老师点评主次不分不知自己优势

  大连水产学院人力资源老师周磊最近也刚刚参加了他们学校的校园招聘,感受与陈小姐雷同。“简历问题很多,大部分都是把自己资料简单罗列,没有主次之分,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优势。我问一个女生,你为什么不把取得驾照的资格写上,现在不少外贸公司或企业文职都由公司配车,出去办事儿时员工自己驾车走;她还在校党委当过一年的学生助理,整合能力很强,简历上却只字未提。”

  去年周磊参加学校的专场招聘会时,有一件事儿让他印象深刻。“一家电脑电源企业拿着电路图来面试,十多个本专业的学生都被难住了。那个电路图并不难,现在学生可能太想获得好评而有些紧张,就像前面提到的陈小姐遇到的日语强化生不会说日语。”

  毕业生求职弊病 篇2

  应届毕业生缺乏求职经验,简历制作和自我定位过于草率,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我没积累了一些经验:毕业生求职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即将步入职场但是又缺乏求职经验,会表现出不成熟的举动。特别是在就业实习过程中,如何成为用人单位眼中的“优秀人才”,还需要毕业生们的多多磨炼。下面我们提出几点要求,供各位求职者学习:

  一、首先要认识自我,做好自我定位

  定位缺陷是学生求职过程中迷失方向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来到招聘会现场,在拥挤的环境下看到那么多用人单位和职位,一时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学生被用人单位的名称所吸引,比如某某集团公司;有的学生则被岗位名称所震慑,比如客户经理。在很少考察的情况下,也不管真实情况如何,自己究竟是否适合,仅靠名称入耳而投简历的学生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学生,首先要为自己进行职业诊断,诊断不见得要完全依据自己的专业,要在考查自己真实兴趣和能力所在的基础上再入招聘会求职。

  二、简历要岗位对口,简历要避免花哨

  在和用人单位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会直接淘汰包装精美的简历,这些用人单位认为过于花哨的简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自信的体现,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学生简历中所承载的内容。

  会做简历仍然是毕业生们求职过程中的软肋。很多毕业生的简历喜欢堆砌形容词导致内容空洞;过于希望全面展示自己导致强项被淹没,反而给用人单位“样样通,样样松”的感觉。

  三、简历概念化倾向严重

  绝大多数学生描述自己的个性和实践经历时喜欢用一些很虚的词语。比如在个性描述方面用工作勤恳,人际关系友善;描述实践经历时喜欢用有一定的项目研发能力。几个空洞的形容词堆砌在一起使得用人单位觉得学生实际很不自信,甚至虚假。

  处方: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个性和能力。以人际关系友善为例:最好把自己在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导师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与他人合作战胜挑战简单地表述出来,这样有理有据才能让用人单位信服。在实践经历方面,研究生一定要强调自己曾经参加过的项目和写过的论文,并描述成果。只有项目和论文的名称,没有结果描述,也难以给用人单位留下印象。

  四、简历逻辑顺序不清

  不少学生的简历栏目之间设置重复或者区别不明显,容易造成阅读逻辑上的混乱。

  处方:在栏目顺序上,毕业生们应该遵循个人信息、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实践成果等栏目依次排列的顺序。表面上栏目顺序颠倒是突出了个性,实际上是忽视了招聘者的阅读习惯。

  五、简历重点不突出

  学生们都知道有实践经历更能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但是不少研究生的实践方向较多,比如学文科的学生既在单位做过行政工作,又在出版社做过文案策划,在描述自己的实践经历时,学生大多没有突出重点。

  处方:根据自己的兴趣,突出自己拥有的与相关岗位对应的工作经历。实践内容丰富的学生准备几个版本的简历,每一个版本的简历突出一种工作经历。投不同的工作岗位时,选择不同版本的简历。

  毕业生求职弊病 篇3

  一、个人盲目自信

  说实在话,当下众人眼中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完全等同于高中毕业生。再没有高高在上的资本,也没有以往天之骄子的能耐,以前大学毕业生为稀缺资源,各单位都争抢着要人。而现在大学毕业生多如牛毛,何况近代大学毕业生自身真实的知识素质和动手能力尤其让人担忧。

  可是多数大学毕业生还没有转变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对自身定位并不是特别清晰,总把自己定位于天之骄子,根本没有摆正自身的准确位置,放不下大学生的高姿态,始终高看自己,找工作时会经常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大学毕业生自认为知识水平高,技术理论能力强,就应该坐在办公室里当领导。工作预期太高,低不成高不就,对于蓝领工作根本瞧不上眼,总想往政府机关、企事业的机关、公司白领和科研设计单位的好工作目标,完全没有考虑充实到生产一线做事。而现实的情况正相反,所有单位都不缺少管理人员,却急于补充一线蓝领工人,管理工作基本上培训了就能干,而有些一线专业技术工作,却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磨练才能上手。这些真正的纯技术工作,不是谁来就能马上接手,长期以来就造成了工厂一线急缺技术人员却无人去,而政府机关挤破头的局面。

  建议大学毕业生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求职欲望,减少盲目自信心,调整好个人求职心态,摆正好自身位置,下定决心从生产一线入手,在基层一点点磨练打拼,宝剑锋从磨砺出,会比沉浸于理想之中要实际,因为任何单位都不会培养一个能力与待遇不匹配的工作者。

  有自信不怕,但要有能力与之匹配,还要用实力来证明。

  二、信奉长辈之言

  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经验少,阅历不丰富,好多事情确实无法把握。而作为多年来听从父母教导和老师培养的新青年大学毕业生,一直都是非常听话的孩子,于是会过多地向父母和长辈讨教,听取他们选择职业的经验和观点,多数均会遵从亲人长者的意见。

  这里要提醒一句:父母及长辈之言并不见得全部正确。

  如果个人家庭不是生活在二线及以上的城市,家乡父母亲友等长者的建议就只能做参考。因为地方区域的原因,以致接触点面窄,眼界不宽,着眼点有限,所看的视野局限性较大,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则不能做更长远的考虑,多局限于本人所处的工作单位和地区的人文形势环境,站位不高、看得不远,很难保障大学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前景,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发展。

  当前是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被远远抛弃,长辈的工作阅历和经验可以借鉴,但他们的发展观会受到旧有思维的限制。假如父母亲友不在副处级以上的岗位,那其良言劝勉就不必偏听偏信。主要原因在于职位有很重要的影响力,非处级领导基本上没有建立大局观,看问题只会考虑现有或以前的阵年旧事,多出发于历史总结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不完全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没有接触复杂多变的外面形势,不明晓各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对于选择职业很难做出最正确的精准判断。

  就业问题,最终还得自己拿主意、做决断。选择好了就不要后悔,努力去做,所有的路终究都是人走出来的。

  三、注重眼前利益

  大学毕业生很容易错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想当然地就认为自己学富五车,知识渊博,颇有潇洒从业,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

  当官发财,光宗耀祖,是老祖宗遗传下来的传统风俗,是彰显自身能力与实力的证明,是一生成就的最佳体现。因此,从政一定会作为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目标,千军万马都去拼、抢、挤公务员这根独木桥,既不管自己所学专业是否贴切,也不考虑毕业学校的名气,更不在乎自身能力的强弱,反正就一个目标要当官。当官就会有钱、有权、有势力,至于这官儿如何当,好不好做,皆不在意。

  但是,对于一没基础,二没能力,三没人脉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凭什么这样好机会落到你头上?

  大学毕业生看问题简单,想事情不复杂,思想单一纯洁,认为坐机关、到公司当白领最舒服,可是职场中恰恰为机关最难熬,公司里的`白领最难混。这两者挣钱也许多一点点,可工作却不见得轻松,玩脑力者所付出的心血肯定要比一线工人高十倍、百倍。

  玩人的管理与摆弄设备玩物的工作,其所付出的脑力与精力完全不一样。

  刚毕业的大学生多瞧不起蓝领工人,作为天子骄子不愿做工人师傅的工作,害掉失掉大学生的身份,丢大学生的面子。可当今现实情况,大学毕生已经不是稀缺人才,每年8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去当领导坐办公室,总要有人到一线做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为什么不提前放下身段,从一线最底层做起,积累起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技能,全面提升个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准,从而一步一步踏实从基层起步,积累工作经验与阅历,全面提升个人的各项素质与管理能力,须知道“一口就吃成胖子”的想法根本要不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四、同学相互攀比

  大学毕业生千万不要攀比,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人生中所遇到的苦恼问题,多数来源于攀比。比较之后就会带来负面影响,纯为自找不痛快。要知道这个社会上,注定有人会比你强,一定有人会比你幸福。

  总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将打击自己的自信心,折磨自己柔弱的心灵,让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与懊恼之中。

  初入职的单位不用比,所担的工作岗位不必比,工作中一切都没有必要相互攀比。各干各的工作,各走各的路,何苦攀比自找麻烦。别人干的再好,拿的钱再多,当的领导级别再高,一切与自己有什么关联?何况当前处于拼爹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好父亲,那就只能自己独自一人默默承受。了解这种无法拼爹的痛楚后,为此更要树立起坚强雄心,为今后自己子女培养出一个可靠且能与他人比拼的老爹。

  大学毕业生不必互相比,比来比去伤的却是自己。有比较的那份功夫,多投几篇求职简历,多学几门技术,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就算要比,比的也是将来10年、20年后各自职场取得的成就。

  个人境遇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一样,亲友长辈的人脉不同,各大学毕业生所能选择的单位也不尽相同。不要总同富二代和官二代相比较,那真没有可比性。出生所带来的不公平,谁也改变不了,对于改变不了的现实,除了选择坦然面对,总在抱怨有益吗?

  其实知道不足才会奋起,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肯定有自己独道的优点与能力。就看自己如何发挥并使用这份能量,相信战胜这些所谓的困难与问题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会更顺畅、更辉煌。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要自己把握。

  五、未思发展规划

  刚涉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多会比较迷茫,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是不是个人喜欢的?所去的单位是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有没有在这个单位长期做下去的打算?今后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总之问题有一大堆,多数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慢慢梳理。

  在这里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职场后要学习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重新策划自己的工作打算及未来发展方向。

  要结合自身的优缺点、以及擅长的能力爱好,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将自己全面代入企业内甘作普通一员工,全身心地完全融合企业文化氛围中,提早科学谋划好今后5年到10年的职场生涯路线图,什么时候实现什么样的人生职场目标,达到什么样的从业成就,时间要准,目标要明确清晰,今后工作都要严格奔着这个目标而努力拼搏奋斗。

  既不能眼高手低,让自己跳出普通员工之外,始终把自己摆放在领导层面考虑问题做事情;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工人,整天就是埋头苦干,从来不抬头望路。当工人时主要目标只是磨炼本领,就为了以后在职场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职场就业:我选择,我认可;我计划,我努力。

  最后,希望以上五点意见能有助于大学生毕业生改变职业选择的弊端,全面提升个人的求职能力与想法,都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满意的工作,取得初入社会、踏入职场、开始人生伊始战的最终胜利。

【毕业生求职弊病】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的十大弊病02-09

毕业生的求职故事01-23

毕业生求职故事精选03-20

毕业生励志求职故事11-23

大龄毕业生求职故事10-16

毕业生的求职简历04-27

优秀毕业生求职简历01-14

毕业生求职精选简历07-13

毕业生个人求职简历05-22

最新毕业生求职简历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