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4-07-16 08:50:09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通用)课题研究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研究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通用)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1

  一、课题的界定

  读写结合点:是指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

  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八年级,一般指初中二年级,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要为初中一年级写作具体生动的记叙文继续打牢夯实基础,同时又要为初中三年级写作简单的议论文作好铺垫,以适应初三中考的需要。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要想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难易的转化点全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那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材现行编排和学生基本写作现状的基础上,能够首先尊重教材,同时又能紧扣教材本身,动点脑筋、想出办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理心理的发展,开启思维、拓宽途径、挖掘适合学生作文训练的读写结合点来创造性的应对教材,切实保持、保证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当然,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了解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的基础上,对读写结合点“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的准确有效确立、及有效组织学生读写结合训练从而摸索出一条可供操作的具体模式,切实可行的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了。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只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新课程改革关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联,互为促进,才能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触摸到语文学习的命脉之所在。

  3、大语文教学观的理论。只有树立语文的内涵与外延是相等的理念,才能让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米下锅”,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之路将越走越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趣。

  4、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伴随着学校教育课堂教学而生,已有不少探索和积累,有很多可借鉴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现象分析:纵观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普遍低下,“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仍是困扰他们的三大难题。细究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1、新教材编写过程中将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本身就暴露出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给人造成作文写作板块不突出之缺憾;

  2、受新教材编排意图的影响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等限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作文,不会上,不敢上,怕上作文课的教师比比皆是;

  3、因教师本人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平时训练的机会减少;

  4、学生虽有了一定的阅读,但因缺乏具体指导和系统训练,思想中缺乏读写结合的意识,只读不写,喜读怕写,读写分离现象严重。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此课题的确立与研究将把八年级学生从面临的写作困境中解救出来,变“没话写”为“有话写”;变“不会写”为“我会写”,变“写不好”为“能写好”;同时这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也能促使教师本人进一步钻研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改理论、文本,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问卷调查:在课题研究的开始、中间及最后阶段,为了了解初二学生的写作现状和需求,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我采用过口头回答、举手表决和书面问卷等方法,从最现实、最棘手的问题入手做有效研究。问卷调查的时间放在了2015年4月15日,正是本人想对此课题开展自主研究的前面(没想到后来竟成了本人开展个人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记名或不记名皆可两种,问卷调查对象既有全年级14个班,也包括本人所带的两个班(研究中期,因工作需要,本人又从新初一开始接起,后又变为全年级18个班,也包括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调查的内容包括“1、你对你目前的写作现状满意吗?原因是什么?2、你觉得作文写作的兴趣应该如何培养?3、你的作文有过被老师当作优秀作文的例子吗?你觉得能成为范文的关键是什么?4、你觉得八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提高?你希望老师怎么做?5、你的语文老师是如何提高你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的?你对他(她)的做法满意吗?6、你的语文老师重视作文课吗?你最喜欢

  老师怎样上作文课?你能描述一下吗?”共六个方面。对于第一个问题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相撞不满意,原因主要在自己读书少,平常练得少,老师没有很好很系统的做过指导;对于第二题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能够培养写作兴趣;对于第三题的回答,部分学生作文偶尔有被老师当作范文的例子,极少数学生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经历,自认为作文写得很一般。回答第四个问题时学生认为多读好作品、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多练练笔作文能力能提高,同时希望老师多指导些写作技巧方法、多介绍别的同学的好作文、经常开展系列专题训练;对第五题有不少学生对语文教师不够满意,希望老师自己要重视学生的作文,同时对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做得好的老师学生们也给予了肯定。最后第六题学生有直接答不重视不上作文课的,也有对做得好的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组织访谈: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二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及写作心理,本人特地在2015年的4月18日,也就是调查问卷进行过没几天,本人趁热打铁又组织了几个作文写作层次不同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实录,主要由学生们提出他们认为困惑的问题,由我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怎样你好作文题?作文题是先拟好还是作文写完后再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怎样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有文采?怎样能把握住作文的中心?为何自己写时会跑题?生活中一件平淡的小事为何别人能写得很好而自己却不行?

  针对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感到的困惑,本人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查找很多相关研究理论,如制定相应对策即“通读课文,领会精髓(还要结合课文后的练习要求)→找准结合点,以读悟写→指导方法→读写迁移→当堂作文(或课外练笔)→及时评价→完善作文→形成能力”。

  课题研讨及开展活动:带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本人将理论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始终做到研究的开始、过程、结束都有理论指引,都有行动跟上,将学、研、做三者结合,让理论做指引,不走弯路。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吸取名家思想精髓作为理论支撑,且注意用教材的权威,去规范,去约束,去导航。,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现状和需求开设专题作文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如《记叙中怎样描写》、《记叙中怎样抒情》、《小事怎样写精彩》《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记叙文中怎样用好课文这一例子》《作文,到底该如何审题》《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如何巧拟作文题记》等,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再行动,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有效度和实用价值。平常只要有任何一处能够让学生展示作文写作能力的机会本人都不会放过,如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写贺词,校运会让每一个学生向播音组至少投稿一篇,为北京奥运志愿者拟志愿者誓词、期中期末考试来临前让每一位学生拟计划、订目标、向同班同学或邻班发挑战书、向街头用字不规范部门写建议信,参加学校级以上部门组织的所有的征文比赛活动,重视数量取胜的同时也追求质的提高,积极向《好家长》《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杂志报刊投稿,总之本人所教的学生的作文机会多多,能力也在平常的练笔、作文、投稿及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以提高。

  实践检验:因为所带两个班级的便利、所在初二年级全组老师的团结、协作和所在教研组、学校的大力支持,使得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多向比照:本人自己所教两个班、同年级同层次班、实施课题研究的班级与非实施班级等进行比照,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是:此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成功的。本人把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从研究开始到结束都当作实验班级来对待,所以只能是和同年级非实施班作比较。一年多来,在课题的引领下,学生的作文写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两学期区市组织的期中期末统考和学校自行组织的月考,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学生的作文均分和优分都是全年级最高的之一,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学校全区也排在前列;学生参加南京市“好家长”杯作文竞赛成绩突出,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都能在《好家长》或《少年文艺》或《江宁文艺》等杂志上发表,有一位学生还把她的所有练笔命名为《华年的思维》经我帮助整理已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5正式出版。这样的结果令人欣喜,从中也可看出这一课题的现实性、时效性和生命力。边教边研,教,学,做三者合一,也增强了本人的教学研究意识,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努力实践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读写迁移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既能遵循序列性原则,注意知识结构的难易梯度,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浅而深,顺应作文教材对学习规律。如以写简单的说明文这一要求为例,其知识板块及能力训练可作如下分解:第一为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及运用;第二为对说明特征的把握;第三为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第四为说明语言的平实、生动。四个板块显示四个知识层次,后一层次是对前一层次的突破和提高。四个板块逐渐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一种合理梯度;同时又能遵循可操作性原则,让学生多读、多练,以读带练、以读促练、读写相机结合、有效联系。实践证明,具体操作中可以获取只属于自我的独特感觉,可以印证别人的经验,也可以积累自己的经验;只有通过操作,才能让学生把直接或间接得来的作文知识和作文信息转变为作文技能。当然操作应有“量”的要求。每周两节的时间里,操作应落在实处,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课外还要有适当配合。要能够兼及重要的知识点和常见的题材类型。没有数量保证,自然就没有效果的保证。操作还要做到“具体”。每次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设计得体的题目,要安排合理的程序,要制订可行的验收标准,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1、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乐于习作

  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按教材安排八年级学生一学期只需完成六篇大作文,再加上八次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有14次习作的机会,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这样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也自然得不到提高。“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文思泉涌”,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作文积极性调动的同时作文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此外,提高八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本课题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本人我通过语言激励、情境创设、美文品读、活动开展、成果表彰等手段来综合并用得以实现。

  2、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

  以往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常常总会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总觉“无话可写”,不知如何落笔。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读写分离,训练机会不多,加上学习时间紧张,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思路没有打开,不懂得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根据作文的要求去搜集题材。本课题的研究课题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先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被激活后,作文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只要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的头脑就能快速运转,再通过快速构思仔细推敲,整个作文的框架就清楚,脉络就清晰。

  3、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

  “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在于立足教材,读写相机结合,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外显的和隐性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段让学生品读、理解、揣摩、赏析,体验和感悟祖国文字之精妙,景物之丰美,人情之伟大,作者技法之高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改写、补白等训练,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形象、生动,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写”的缺憾。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课题的源头来自于学生的现状、需求、教材的要求和个人长期的独立思考及一线实践的摸索,故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是始终充满热情和对学生的期待的,在实践过程中本人一直坚持自己当初所设的研究内容,努力提高自运用教材的能力,带领学生找准读写结合点,如:课本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学生面临的实际怎样、单元训练的主题怎样、课后“研讨与练习”又是什么等等,努力做到了多研读课本,多钻研课本要求及学生实际,切时、适宜的将课文精彩片段当作仿写训练并及时评价,将书本后的练习转化为作文片段写作并及时给予反馈,将课外读物、学校生活、社会这些有形、无形的书本当作练习的材料、情感宣泄的窗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创作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多方展示,摸索出了诸如“模仿法”、“扩续法”“补白法”“评议法”“插图法”“引申法”等方法,学生现在“想写”、”会写”、“有话写”、“写得好”的喜人景象几乎天天出现,令人欣喜。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值得本人反思和改进:(1)刚开始确立的个案研究法即“跟踪一个学生从始到终的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过程,形成案例”的构想会因所带年级不衔接而被迫中断,即使这一方法仍可继续采用,但所获得的资料、信息等也属间接,所以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掌握更真实的材料,从初一带到初三是最合理可行的。(2)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客观差异,无论在哪一个班级总存在着相应的且数量不在少数的“学困生”。“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一个练习范围相对扩大的训练,而“学困生”在以往较为单一的阅读或作文教学中都存在学习困难,在这相对综合的读写结合训练中其学习困难也可想而知。相反,学优生通过读的铺垫,写的延伸和写的反哺作用,其读写能力都有更大的进步。班级内的优差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是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工作,尝试运用“分层教学”的策略,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给予更多的关照和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程度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给自己的视野上了一个台阶,似乎又有一个新的课题放在了自己的眼前,这就是自己的经验和探索能否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为作文教材建设作点贡献?帮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扭转作文教学“大而笼统、小而混乱”的局面?当然,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说到作文教材建设这一大的话题需要多种理论如教育理论、人才理论、写作理论等等的综合作用,需要反复论证和实验,本人深感需要加大理论学习,且将理论和个人的作文教学教学实践结合的再紧密些,争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对更多的同仁产生推动和影响力,同时,经过这一轮实践和研究,绝大多数学生作文能力、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提高、提升,个别学生进步不大,所以,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落队的整体进步应该是我们课题研究者的理想目标,本人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中继续努力,直至完美理想的实现。

  课题工作报告研究报告【2】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一是忙于读书。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争中手忙脚乱。二是忙于写。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比如原来备课多是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我把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参与课堂等等。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通过回顾、诊断自己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主要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英语、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课题研究报告2

  一、课题商量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改形式下,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还包括学生、生活、学校、社会、自然中全部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到达课程标准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主探究、商量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保证。

  《变废为宝》这一课题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经过略微转变或组合变成有有用价值的用具或装饰品。

  在这看似简洁的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实践活动。

  如调动学生收集废旧物及相关资料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充分利用这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题商量的主要问题:

  针对学习《生活中的'垃圾》这一课,学生对生活中的废物利用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因此,六〔1〕班的同学通过商议,制定准备,提出问题:如何把生活的垃圾变废为宝。

  三、课题商量方法:

  1、试验同学主要接受文献法进行本课题的商量。

  2、综合其它商量方法:调查法、观看法、总结法等。

  四、课题商量对象:

  该课题以试验小学六年级〔1〕班为试验的对象。

  五、课题商量的主要内容:

  1、收集废旧物的有效途径。

  〔观看法、以收集为主〕

  2、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观看法、以对比为主〕

  3、废旧物品的再创造。

  〔成果展示〕

  六、课题商量预期到达的目的与成果展示:

  〔一〕预期到达的目的:

  1、促进同学们探究性学习的进展:

  2、促进指导教师科研能力的进展:

  3、展示同学们的动手力和创造力。

  〔二〕成果展示形式

  1、如何有效进行废旧物的分类的商量分析报告

  2、学生的调查表

  3、变废为宝的作品展示

  七、课题商量的步骤:

  实施的阶段设计

  本试验的实施是从20xx年4月到20xx年5月。

  我们预备分两个阶段,进行本课题商量。

课题研究报告3

  挖掘兰亭集会背后的价值

  ——兰亭集会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研究

  执笔人:高二四班徐涛

  组长:徐涛副组长:姚臻

  组员:周全朱贤峰樊亦诚罗礽宇宋怡菁吴怡沁

  小组分工:

  组长:徐涛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与汇报。

  组员:姚臻负责研究兰亭集会的文学价值分析,演示文稿准备。

  周全负责收集兰亭集会的历史价值分析。

  樊亦诚负责研究兰亭集会的书法价值分析。

  宋怡菁收集与文学书法有关的资料。

  罗礽宇收集与历史相关的资料。

  朱贤峰路线制定,筛选汇总资料。

  吴怡沁摄影与照片整理。

  课题目的

  激发小组成员对于书法艺术的喜爱,提高人文修养,体会魏晋时代人们的独特处世智慧与态度。

  课题内容

  绍兴之于中国是具有独特意义与地位的。中国历史上,估计地名与年号相同的情况也就只有绍兴了。但是,南宋,并非真正能使绍兴有如此地位的年代。除去近代以鲁迅为首的一批绍兴文人,真正让绍兴出名的,无疑是公元353年春天的这场集会。

  兰亭集会的意义,在我们小组研究看来,主要有两大方面。

  首先,自然是其艺术价值。这里要重点研究的是《兰亭集序》。我们先宽泛的把文学列入艺术范畴。我们从书法和文学角度研究《兰亭集序》,进而发现其价值。

  其次,由兰亭集会的形式与内容角度,我们研究它的历史价值,试图从这次集会当中挖掘出足够反映“魏晋风骨”的内涵,体会它的历史价值。

  研究方法

  我们小组的课题属人文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作为背景与支持。

  正文

  瘦玉萧萧,竹径通幽。兰亭墨香整整飘散了近七百年仍未淡去。

  《兰亭集序》的开篇就把这次集会的大致情况交代的很清楚: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山阴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社会名流悉聚于会稽山下的兰亭,包括王羲之儿子在内四十多人。如此一场风雅的聚会自然是值得研究研究的。

  本小组从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两个角度入手研究。

  一、艺术价值

  这里,我们将文学纳入艺术的范围。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书法与文学两个方面。

  1、书法

  《兰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字。整体上看来,体现了王羲之作品的一贯的俊朗飘逸的风格。

  从细节上说,字形力度、态势的变化是书法作品美的体现。

  举一处典型的,“少”与“长”、“左”与“右”,上下存在鲜明的粗细对比,体现了力量与形态的变化。

  而王羲之的出神入化的笔法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上,更突出的是表现在了重字的变化。这里还是举一例典型的字:之。全文共出现了20个“之”字,却各具形态,无一雷同。或是庄重有力,或是落落大方,或是写意潇洒。这都体现出了蕴含极深的艺术美感。

  从整体上来看,还可以看出其节奏的变化。

  王羲之是在微醉的状况下一气呵成了这篇作品,通篇观赏,你会发现,整副作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刚开始时,用笔工整,形同楷书,节奏比较舒缓;数行之后,逐渐向行书过度,行楷结合,节奏发生了变化;作品的中后段,运笔自由变化,行书潇洒的特点得以体现,字形摇曳生动,节奏加快。

  明末“华亭派”代表人物董其昌曾这样评价:“右军《兰亭叙》(注:《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叙》,这里尊重原文。),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如此高的评价,无怪乎后世将《兰亭集序》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爱好者相继临摹的范本。而王羲之的笔法更是被广大书法爱好者奉为初学守则。

  帝王们更是对《兰亭集序》十分喜爱。

  南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这样评价王羲之书法:“王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在兰亭内有块石碑,正面是康熙帝的临摹作品,反面是乾隆帝即兴写的七言绝句,无不体现出对《兰亭集序》的十足喜爱。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多数是所谓的《神龙本兰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这个版本是唐代书法篆刻家冯承素的版本,而真迹早已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相传,王羲之将《兰亭集序》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上。可是智永不知为何出家,又无子嗣,就将真迹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到了唐初,李世民在民间大量收集王羲之的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兰亭集序》也就在这时到了李世民之手。这样的一个故事,又给《兰亭集序》蒙上了传奇色彩。

  但不管怎么样,《兰亭集序》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标志了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的成熟,开创了一代新的书法风格,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2、文学

  这点,在语文课上我们在郝老师的引导下有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

  我们被《兰亭集序》的书法价值影响到了对文字本身的认识。但是如果细看这篇序文,王羲之对于生死的感悟已经有相当的境界了。

  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对于生死都有自己的认识。生,因人而异,死却也互不相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魏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消极,对于死,无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不这么认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生,就应该如此旷达。

  然,“俯仰一世”。不同人的活法是不同的。“静”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躁”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事物的生与灭、乐与悲的转化只是在倏忽之间。由此看来,生命是何等宝贵!“岂不痛哉!”

  死不是一回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说:不要让生命从自己的指缝间流去。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果真如此。

  二、历史价值

  王羲之写行草,东床坦腹,足以见风流,并能折射出这一朝的风骨所在。这里所指的历史价值事实上就是指“魏晋风骨”。

  1、风流时代

  研究“魏晋风骨”先从时代入手。

  “魏晋风骨”产生于三国后,三国时期将角逐与竞争推向了高潮,然而老一辈英雄死后其后辈平庸,难成大业。于是蓄谋已久的司马氏撺掇曹氏政权,最终一统天下,建立晋。可司马氏后代却也无大才,甚至有些愚蠢。典型如晋惠帝司马衷,大臣向他汇报百姓无米可食他却反问:“何不食肉糜?”。

  正是这种政令不够严明,政治话题不能乱说,甚至骄奢之风日益兴盛的社会环境,催生了一批文人。他们寄情山水,感悟人生,吟风弄月,清谈驳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与肉体的双重自由解放。自由是他们的思维交集,碰擦火花。

  那么谁处于风流上层呢?

  2、谁足风流

  有资格在晋代风流的人须具备以下要素:才华、相貌、智商。

  才华不必多说,这是文人必须的素质,文人也有着不同高低层次的才华,他们也只能与和自己才华对等的人为伍,比他们更有才的人不接受他们,比他们稍逊色的人只能仰慕他们,这样也就形成了各种小团体。

  所谓的“以貌取人”是晋代的`一个特点,相貌仿佛成了评判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左思和潘岳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至于智商,它包括了口才与思想。晋代人定义一个高人依据的是他的思想境界。口才则用于近代人崇尚的清谈,类似辨论,以各种高深的玄学来试图说服对方,晋代人将其视为是智者的比武(代表:支道林、殷浩)。如果辩思敏捷则会被人跟尊敬,反之则也会被人排斥在集体之外(代表:孔融、陈元芳)。

  按照这个标准来筛选,我们能找出相当大量的符合标准的人,在东晋最抢眼的莫过于王谢世家。

  3、何为风流

  对诗(谢道韫)、清谈(支道林)、饮酒(刘伶、阮籍)、会客、访士

  4、风流犹在

  绍兴受了晋代人世世代代的影响,至今仍有当年无拘无束的风骨。

  重文化。绍兴的文化气息特别浓,对各文化古迹的保养也做到了不世俗不夸张保原貌保风格。王羲之故宅周围的那个社区仍是古风犹存,弯弯绕绕的巷子阻隔了世俗的尘嚣。

  慢节奏。不难发现这些就算是开在繁华旅游景点的商店也都在5:00就关了门,一次在一家小吃店留得晚了点,老板娘看时间到了也不催促我们赶紧离开,而是不紧不慢地半关上门,和女儿跳起了长绳。有一次我想买些特产,问一家小店能否晚点关门,等我从别的地方回来了再买,老板也只是笑着摇摇手,仿佛毫不在意生意似的。绍兴城小,车开的慢悠悠,更多的是很多三轮车夫。在游山的路上,常看到那些老夫老妻手拉着手,在雾气缭绕的山间漫步着。

  5、总结

  魏晋风骨,时至今日,似乎很契合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生活提倡慢节奏,这点,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的上海人来说是格格不入的。景区里脚步快的,多半是上海人。这种沿袭自六百年前的生活态度到现在看来是适应实际的。

  就历史而言,魏晋名士几乎囊括了历史上所有文人的性格特质,这是由社会风气与背景决定的。兰亭集会只是魏晋社会的一个缩影。如此风雅的集会只有在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才有可能上演。同样,还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匹夫竖子,不能相与谋。兰亭集会证明了魏晋风骨是时代的产物。

  三、总结

  历史就是历史,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兰亭前的三次朗诵以及曲水流觞都无法真正还原历史的瞬间,反倒是画虎类犬,全然是一副现代的滋味。七百年的历史化作兰亭竹林间飘散的墨香,久久萦绕于游人的身边。

  现在的兰亭,和中国其他的历史风景区一样,游人如织,但会意者寥寥。匆匆脚步,频频闪光的相机,却不愿意真正的停下脚步去欣赏风景背后的文化,这对于中国文化是种悲哀。

  对于兰亭,或是其他的历史景区,游客究竟该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我觉得,感悟是第一位的。去之前,应该做足功课,有所目的。这点上,学校组织考察的目的是可取、正确的。比起拍下照片,多思考,多感悟可比一张纸有意义多了。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还有另一份意义。这是我们高中生涯最后一次的外出考察活动,意义不言而喻。在挖掘尘封的历史的过程中的每次微笑,今后你还会记得吗?

课题研究报告4

  摘要:本课题组紧扣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方面的要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到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组织阅读、总结归纳、组织讨论、点拨评判四步加强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再把各种理论因素科学地开发与配置起来,尤其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训练方法等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展示给学生看,做到整体清晰逐个击破。并引导学生在情感、思想、技法、语言诸多环节勤作积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读写能力的比翼齐飞,达到了扎实高效的研究结果。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全面推进语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师面临的一次挑战。目前,国内外中学语文理论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总目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的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而现实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压抑和束缚,语文教学走进重语文知识教育,轻阅读能力培养的误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因此,就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研究。我们设计的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对于语文教学中重传授轻阅读 ,重知识轻能力等缺陷的一种矫正。

  本课题组针对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紧扣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方面的要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到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行为分为四步:阅读、品味、反思、感悟,他们在教师的组织下解读文章,自主展开联想,进行分析或推理,从而对阅读对象产生自主独特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认知,可能是情感,可能是美感,还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感受。教师通过组织阅读、总结归纳、组织讨论、点拨评判四步指导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本课题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构成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最优化的要素、标准,以及使之优化的途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终身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为证明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我课题组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以如下理论为依据,丰富课题的完整性。

  1、主体性阅读教学理论。主体性阅读教学,即指在阅读教学中,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能力、人格作为双重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核心,通过培养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情境,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等,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模式。

  2、多元化理论。现代信息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多层面的特征,即具有多元化的信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式不能单调,只有综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新颖感,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参与意识,从而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与写作等共同提高的目的。

  3、生命哲学理论。生命哲学广泛传播于西方各国,并贯穿于20世纪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整体,生命的本质是活动,活动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在生命哲学的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蕴含于语文中生命意识为基础,关注教学中师生生命内涵的开掘和生命活力的释放,探究生命本质的创造和生命情趣的体验,进而促进师生生命境界得以提升,学生个体生命总体生成。

  4、“接受美学”理论。据接受美学理论所言,文学作品一旦进入社会便与作者分离而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不同的读者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因而体现出理解程度的差异性。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一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可见,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减少这种差异性。

  5、习惯培养重要性理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习惯的培养》一文中指出:“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先生谈教育目的》一文中也指出了习惯的重要作用:“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规律、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成为“会学习的人”。

  以上理论指导我们,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寻找出阅读教学的内部规律,把各种因素科学地开发与配置起来,尤其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训练方法等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展示给学生看,做到整体清晰才能逐个击破。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情感、思想、技法、语言诸多环节勤作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读写能力的比翼齐飞,以期达到扎实高效的研究结果。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我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把学生变得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并加强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并使阅读成为终生习惯。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

  (2)、推荐奇文、美文,疑义相研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阅读品质。

  (3)、举行班级内小型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

  (4)、结合影视对比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3、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文献资料法: 广泛收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开阔研究视野,借鉴有益经验。

  调查研究法: 开展初中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综合性活动等形式,弄清学生课内外阅读误区,得出有益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并随着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不断总结研究成果。

  对比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教与学的案例,及时反思教学进程,以便综合分析出学生个体的能力发展情况。

  经验总结法: 在探索开展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从理性和实践层面总结、提炼在现行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应秉持的理念、遵循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4、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x.5 ——xxx.9主要工作是:

  1)、开通了博文,建立网络教研学习平台。

  2)、选题、课题申报和设计课题。

  3)、论证撰写了开题报告,制定了实验计划。

  4)、课题组查阅资料,编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专题和系列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x.09——xxx.03

  1)、分步骤,分工落实了研究目标,结合校本教研经常性开展研究活动。

  2)、运用理论为先导的策略,指导课题深入地研究,保证了课题的发展;

  3)、抓住本课题专题报告、实践课、公开课、研讨课的机会,发现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做到好的成果及时推广,有问题的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4).课题组深入调查,采用对个案分析等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积累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x.03——xxx.04

  提炼 、升华研究结论。撰写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

  课题组召开实验研讨会,综合各个时期的实验成果,对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科学客观的实验结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送交请市区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研究实施过程:

  1、xxx年9月,课题组成员开分工会,李蕊负责编写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教材;胡苹同志负责编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组在初二三个班对部分学生做了总体阅读情况问卷调查。

  2、xxx年10月,交流讨论阅读方法教学设计,根据交流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李蕊、胡苹同志对初二、初三年级分别作了题为《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指导》讲座。课题组对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做了总体阅读情况问卷调查。

  3、xxx年11月,胡苹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三个班的学生作了题为《爱上阅读 丰富人生》讲座。李蕊老师撰写论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课题组于11月22日联合初二级组举行了“读书让我成长”主题报告会。

  4、xxx年12月,胡苹对初三5班上了一节《初中语文阅读专题公开课》;12月12日下午,课题组再次联合初二级组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比赛。

  5、xxx年2 月至3月,胡苹同志在初三5班上初中语文阅读专题公开课,并撰写论文<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李蕊撰写论文《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课题组针对初中语文阅读编写了散文、诗歌、小说等系列教学设计和分析。

  6、xxx年4月,4月4日,胡苹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初二五个班的学生作了题为《读书使我快乐》专题讲座。课题组联合初二级组做了“我读书 我快乐”读书主题交流会。并召开本课题专题会,查漏补缺,做好研究成果汇编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课题组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到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行为分为四步:阅读、品味、反思、感悟,他们在教师的组织下解读文章,自主展开联想,进行分析或推理,从而对阅读对象产生自主独特的感受,学会求知,让阅读成为终身习惯,并将终身获益。

  我们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备课思路及重点,作好阅读教学设计,再根据集体讨论交流意见进行修改,力求尽善尽美。成员分工协作,每人承担一定教学任务,目的明确,教学效果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课题组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教材编写了系列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分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阅读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蕊同志撰写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和胡苹同志撰写的《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本着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详细地阐述了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课题组共同撰写的《初中语文学习之阅读方法》指导,解决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李蕊制作的两个课件<爱上阅读>以及<读书使我快乐>,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快乐中提高,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通过开展“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听一首好歌、讲一个好故事、写一篇好文章” 和“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教学科研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经过大半年的研究,我们深感困难重重:

  (1)、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繁重,教师学习时间较少。没有足够时间学习,研究与试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2)、传统的质量观、分数观还继续困扰着我们,暂时的分数仍然束缚着实验老师的手脚。

  (3)、由于学生阅读量还是太少,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是城区学困生,研究工作还是较为困难。

  (4)、由于没有经费支持,课题组心有余而力不足,撰写的论文没在教育专刊上发表,很多要开展的活动很难展开。

  (5)、学校与主校处于合并整合阶段,分校两个年级和课题组成员分散两处,(今年2月17日,初二年级迁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上课,初三年级继续留守,)课题组成员工作量加大,没有及时上传更新博客。

  今后的设想:

  (1)、立足以学生为本,从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拓展到课外阅读指导,继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继续开展落实课题中期报告六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3)、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积累优美的词句。

  (5)、教师多想办法,多研究教法,多交流协作,寻求科学的阅读教育教学规律,为强化教学领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作出积极的贡献!

课题研究报告5

  【课题】:环境污染及保护

  【指导教师】:

  【班级】:

  【成员】:

  一、环境污染现状

  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淡水资源危机。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大气的污染、深林的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栖息环境的破坏、海洋资源衰退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我国人口日益增多,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变浅,所以我国大多地区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身心健康。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醒大家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出一个绿色世界。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一些环境污染的地方,了解我国现在出现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明白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研究地区介绍

  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境内有被命名为“北辛文化”的73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岗上遗址,有商周时期的滕国遗址等景观。是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的故里。

  西濒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位于微山县,距滕州市区25公里,拥有久负盛名的万顷红荷,百里芦荡,被誉为中国“荷都”,景区浅水湖面红荷观赏区达到10万余亩,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区

  五、环境污染情况

  在滕州十几年前有一条河,被称为滕州的母亲河——小清河,曾经这条河是滕州最著名的一条河,滕州人民的吃用大多都来源于这条河。曾经在滕州的乡村和镇上,有很多小的河流,很多人直接去洗衣服,捉鱼,游泳,水库也是干净无比。

  可是现在呢?

  滕西的污染属第一

  卡车上面掉煤块

  下雨就是南泥湾

  工厂的烟囱比赛立

  开开窗户一屋土

  在这过去的十几年中,滕州人民只看中了,利益,利益,利益,可是环境呢,完全没有在意这个问题,远远的抛在了一边。

  一、是人们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

  二、是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遭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迫于生存,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

  六、中学生我们要做到以下要求

  一齐来保护我们身边环境让孩子们通过环境对比获得灵魂的感动,增强环保意识,以自己的行为影响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提高环保意识。

  我们在游览一些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地方过程中,从环境污染现象中得到启示。

  通过正反对比,树立以保护环境的人为榜样、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热爱劳动的信念,立志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我们希望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我们建议

  三不要:

  1.我们不要乱砍滥伐树木;

  2.我们不要乱扔垃圾到河流里;

  3.不要将没有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里.

  四要:

  1.要爱护好周围环境的卫生;

  2.我们要多植树,使人们多点健康,更壮更强;

  3.要进行污水处理,,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水厂的负担;

  4.要多节约水资源.

  七、课题研究结论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重视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加强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要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生活的保证,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

  环境污染已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人类的健康,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希望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醒大家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环境,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出一个绿色世界。

  调查问卷:

  ( )1、 你曾经是否扔过垃圾?

  A、经常 B、偶尔 C、从来不

  ( )2、你对环境保护了解多少?

  A 很了解B 一般 C 不太了解

  ( )3、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吗?

  A 6月1日B 4月12日 C 6月5日

  ( )4、你认为环境保护重要吗?

  A、很重要B、不重要 C、不知道

  ( )5、你认为目前我们周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A、大气 B 固体废物、垃圾等C 水

  ( )6、您认为废电池的回收是否必要?

  A非常必要 B无所谓 C没有必要

  ( )7、您的环保意识如何?

  A很强 B一般 C几乎没有

  ( )8、您使用一次性饭盒的频率如何?

  A从来不买 B尽可能不用 C经常用

  ( )9、您认为当前海洋的环境破坏程度如何?

  A非常严重 B一般 C较轻

  ( )10、您认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重要意义是?

  A可持续发展 B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C关系到人类生存

课题研究报告6

  首先我很快乐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个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开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也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围。

  我主要负责的是后期资料的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很快乐能够参加到我们这个课题的大家庭里,大家群策群力,为课题的顺利开展都做出了自己的奉献。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开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开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个人课题工程,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教师自我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在个人课题研究中,严密联系日常工作,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开展。

课题研究报告7

  研究报告可以涵盖多个行业。网站评价分析报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例如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为专业人士提供分析建议以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以及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和建设的专业水平等。这些作用对于提升网站质量和推动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结题研究报告是一种特定的实用报告,主要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它具备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特点,旨在对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描述。结题报告能够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学术水平,是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展示形式。此外,结题报告还是评估科研课题是否完成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所有课题相关材料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上是我根据原文内容进行的修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阶段研究报告是在进行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结束后,对该阶段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总结的文稿。它是评估该阶段研究进展的重要材料,能够准确反映出研究的实际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研究这个课题?"即这个课题是在哪种背景下提出的,并且研究该课题有着怎样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这个研究课题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进而阐述研究的主要过程。在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时,我们首先要建立在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来看,我们要确定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为我们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其次,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通过确立明确的研究目标,我们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方面,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研究的内容。这包括确定研究所关注的特定领域、现象或问题,并确定需要收集和分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明确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然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或混合研究方法等不同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推动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步骤。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所需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通过清晰地规划和执行每个步骤,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并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综上所述,该课题的研究过程是建立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操作来实现研究的目标。

  3、课题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二、结题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

  一份标准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通常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1.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研究内容和方法。2.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3. 研究问题与目标:明确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阐述具体的研究目标。4. 研究方法: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实验设计、样本选择、统计分析等。5. 研究结果: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呈现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6. 结果解释与分析:解释和分析研究结果,探讨结果对研究问题和目标的回答程度,提出建议或改进方案。7. 结论:总结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强调研究的创新与意义,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 参考文献:列出研究过程中所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9. 附录:如有需要,可以在报告中提供一些特别重要或详细的数据、图表、图示等信息。10. 致谢:感谢对本研究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士或机构,如导师、实验室同事、项目资助机构等。以上为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体现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理论上,课题研究可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对特定课题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拓宽学术领域的边界,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解释,进而促进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此外,课题研究还可以深化对相关理论和模型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学者们在学术交流中提供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论证依据。在现实层面,课题研究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特定问题的研究,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思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课题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和应用的创新,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课题研究还能够促进学术界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课题研究的意义既体现在学术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发展,也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应用价值上。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三、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个别的结题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更充分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xx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

  要注意研究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与否,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有的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述办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还可以运用数理统计法、检测分析法、跟踪比较法、结构功能法、观察法、追因法、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三做什么。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一部分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并,具体描述每个阶段所进行的工作、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在撰写“研究的主要过程”时,应避免使用总结性语调,不将其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的形式。

  (九)、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章节在整篇结题报告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个出色的结题报告应当全面、准确地呈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得研究成果具备推广和借鉴的价值。因此,这部分的具体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该章节所占的篇幅应当占据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并且要超过整个课题阶段研究报告的三分之一。

  我们课题的成果应该是比较多的:教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他们的专业成长;学校数学资源网站和教师个人博客建设;教学资源包的开发;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学校个性化的研究成果等等。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 一个课题阶段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

  不少的研究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在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

  这些是研究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课题阶段研究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

  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人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

  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

  (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阶段报告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进行推广性研究等。

课题研究报告8

  “近年来,学校明确了以‘强调科研、强化管理、打造特色’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科研引领型学校’。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工作项目化’的办学特点。学校将各个工作领域具体分解,并选择既有前瞻性又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课题,构建起学校课题研究网络,全员教师参与其中,形成了‘教育科研大众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的教育科研特色。这一特色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规范健全。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由校长亲自领导,副校长负责具体管理。教科室主任则承担着详细的职责,共同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工作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科室负责制定、组织、协调、实施、监督和总结工作计划,中心校和课题组则负责具体的落实工作。

  在学校的规划和计划中,教科研工作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对教科研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和教育科研的发展规划,并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水平线,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大观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不但能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出工作的策略和思路,能经常性的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大部分课题由校领导领衔开展研究。在教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与教师的评优、考核、聘任、晋升职称直接挂勾,而且和期末奖励也直接挂勾。

  二、创设浓厚氛围,强化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不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难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教科研工作能顺利开展,除了有学校领导做我们的坚强后盾外,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科研意识的增强首当其冲。学校制订好课题后就组织教师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培训,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增强课改标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科室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并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学校为教师订阅了种类多样的教育教学刊物,开放阅览室,教师每周学习不少于2小时。鼓励教师订阅相关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相关的理论摘录,每月完成一篇摘录,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学校配备了电脑,鼓励教师上网浏览,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通过网络的交流,解决自己的教科研困惑,清晰自己的教科研之路。就是这样,学校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使每位老师都积极投身于教科研研究与实践。

  三、搭建科研平台,打造优质队伍。

  一所学校要实现兴旺发展,必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将其放在了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了师资培训和校本教科研方面的工作力度。我们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如《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意见》、《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条例》等,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同时鼓励教师进行高等学历进修。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我们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小组,为骨干教师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还开展帮扶结对活动,为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指定一位师傅,开展帮辅结对专题研讨;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即分层分批派出学校教师到全国各地听课、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同时邀请市内外的名师和教育专家来校授课、讲学。在本学年,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实验小学的各科老师前来指导。此外,我们还分层实施“同课异构”战略,要求青年教师每月上一次教科研汇报课,并随时接受领导的检查。这一年来,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

  四、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而课题研究能让我们的研究有目的有方向。

  目前我们学校正在进行多个研究课题,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下属的《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以及国家教育部规划的子课题《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此外,我们还有市级课题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小学生开放题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对小学生行为的评价与指导》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这两个课题已经完成了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而在所有课题中,我校负责的是市级课题《学习后进生转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这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

  学校根据课题内容建立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知识;研究过程落实,各课题组每学期安排一至二次教学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有明确的目的,及时反馈。全校老师根据学校的总课题,加强“小课题”研究,制订出相应的子课题,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制订好后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做到有案可据,制订好针对性的措施,并定期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教师制订好研究计划,通过汇报课、论文等方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自己课题特点,课题组成员完成“六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每月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与月评挂钩);每期一节研讨课、一篇研究论文等。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子课题组成员都要对组内上交流课,各子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外出借班上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十分重要。在每次上课后,应该立即进行点评和交流。老师还应该针对性地撰写教学反思,从讨论教学细节问题到整体教学问题进行交流。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明确目标并提前做好充分预设,然后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努力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地于课堂。

  五、完善奖励制度,推广科研成果。

  为了激发教师对教学科研的热情投入,我们学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奖励制度。每学期末,我们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并根据教师在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政策鼓励、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这一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热情。近年来,我们的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和《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都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尤其是《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还荣获了省级三等奖。我们深信,通过持续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措施,教师们将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教学科研之中,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充分展示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我们每年都组织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宣传与推广活动。近些年来,学校举办了多次成功的“全县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学校制作了自己的教材,包括《中华奇葩》和《写字》。并且,学校还利用教育网站和教科研刊物等平台来宣传教育科研知识,并传达教科研信息。在这些平台上,学校发布了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可以更好地应用和推广自己在教科研领域取得的成果。

  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只是一个起点。展望未来,我们将秉持全新的教育科研理念,并寻求新的办学思路。我们将致力于发现差距,开展更多的研究,通过与市县教科室等部门密切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以更好地引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课题研究报告9

  一、研究背景

  现今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七至九年级学生应该具备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还需要他们掌握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的技能。因此,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改作文,教师只需给予引导和指点,而不是像命题一样将作者置于被动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让学生自己改作文是目前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们批阅作文是最费时间、最烦恼的事情之一。虽然付出了大量心血,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总是对写作感到厌倦,缺乏兴趣,也很难将文章写好。同时,批改作文也变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而学生则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这种做法虽然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着手进行了《培养学生互相批评和评估写作能力的研究》。

  二、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有三个概念:

  学生,他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和评讲的主体,学生成了主体地位,他就会有兴趣,就会乐学。

  互批互评:作文写好后,是学生间的互相批改,互相评讲,不是老师包办。

  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不是其他地方选来的文章。

  三、研究目标

  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能力

  本研究是朱建荣担任组长的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编号为1009059。主要研究成员包括施路平、郑咏梅、蔡秀兰和方芳等人。该课题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 信息 ,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20xx年10月,我们进行了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课堂的理论。其中,我们阅读了由黄大龙和朱治国合编的《生态课堂理论》,以及蔡明老师的一系列文章,如《蔡明讲语文》等。此外,我们也开始策划和制订了相应的方案,并获得了市方案评比二等奖的好成绩。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及时上传到网页。

  第三阶段:在20xx年2月到20xx年3月期间,我们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每位成员都围绕着课题进行了公开课的授课,其中有几位成员多次授课,对资料进行及时整理、总结,并上传至平台。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10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经济治理的本质,研究市场经济与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政治力量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加深人们对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和谐提供理论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联盟(EU)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贸易集团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讨论。EU的制度和政治模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一种样板。因此,研究EU建设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对于理解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治理模式、探讨文化冲突与文明交流、解决国际间贸易和经济问题等都非常重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欧洲联盟的典型政治经济模式,并对其重要特征、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各国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和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相结合,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资料。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收集历史资料。对欧盟的历史进行梳理,了解欧盟的发展历程,包括其成立的背景、先前尝试的合作组织、欧洲一体化发展历史等。

  步骤二:收集文献资料。收集欧洲联盟的官方文件、学术研究、政策文件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步骤三:研究和分析数据。根据前两个步骤收集的资料,开展研究和分析,并总结和概括研究成果。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1、欧盟政治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欧洲联盟在经济治理方面采取的是共同决策机制,即成员国通过协商、谈判来实现联盟内的共同政策。此外,欧盟还建立了一整套的监管、执行和协调机制,确保成员国在实现共同政策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尊重各自的国情和利益。

  2、欧盟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欧盟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凝聚了各成员国的利益,实现了共同政策制定的和谐共处,保证了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而欧盟模式的缺点在于缺乏程序、制度和权力等方面的完善,导致欧盟在某些领域的共同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存在困难。

  3、欧盟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欧盟的发展将会经历许多挑战和机遇。其中,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将是欧盟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趋势,欧盟成员国需要增加合作,深化经济一体化,并进一步加强共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综上所述,欧洲联盟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各个方面具有其优点和缺点,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对欧盟的深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各国政府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策和行动方案,也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课题研究报告11

  一、教改课题申报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参与各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申报和结题的评审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选题不够恰当

  具体表现为有的选题过大,如,作为一般教师选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构建的研究”等题目,显然超出了其研究能力的范围;有的选题陈旧过时,如有的教师还选择高职院校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有的选题与主持人自身专业或研究领域偏差过大,难以胜任研究任务;有的选题不属于教改课题,没有教改元素等。另外有的课题名称在表述方面不够明确简练,或字数过多,或对研究内容表述不够清晰,令人费解。

  (二)课题申请书的论证不够充分、规范

  主要表现为有的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不够充分到位,或缺乏现实需求、或缺乏实际教学存在问题等情况的阐述,对为什么要研究的问题阐述不充分;有的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不够全面、具体,存在只述不评、或只评不述、叙述不具体不典型、评价依据不充分等现象,对课题研究是否存在重复研究的问题阐述不够全面到位;有的对研究目标把握不当,或空或大,笼统模糊,难以达成,难以检验,课题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阐述得不够具体明确;有的对研究内容的说明过于笼统,没有将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解,要研究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不够清晰明确,有的虽进行了分解,但其内容的系统性、关联性和逻辑性不够强,对课题要研究什么的问题阐述不清楚;有的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把缺乏经费、课题组成员研究23年能力不强等外部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作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的对创新点的提炼不够鲜明到位,23年与常规做法没有区别,体现不出特色和创新;有的研究思路设计不清晰,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或各项研究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或研究内容与过程不完整,对如何研究的问题阐述不够充分;有的对研究方法的说明不规范,或自己编造研究方法,或孤立地指出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而不是具体说明在研究什么内容或哪一环节使用哪种研究方法;有的对项目实施计划的设计不够合理,研究的阶段步骤和内容不够完整优化,人员任务分工不充分,对怎样去研究的问题阐述不够充分;有的对预期成果的设计不够完整,甚至有的连教改课题研究必须的研究报告、相关改革方案等教改课题研究的“规定动作”内容都未列出。

  (三)课题实施不够扎实有效

  一是忽视开题论证,课题申报往往比较仓促,因此考虑不够周全,获得立项后,如果忽视开题论证环节,会给后面的实施带来很多问题,或不知道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或不知道如何解决,或研究方法不当,或研究步骤、任务分工不够合理等等;

  二是缺乏改革方案,职业教育教改课题研究是为教学改革服务的,要进行教学改革必须要有改革方案,教学改革方案既是进行教学改革“施工”23年的“图纸”也是教改“竣工”验收评审和总结的依据,它也是职业教育教改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从过去一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的结题材料来看,不少课题还是缺少教学改革方案的。这就导致了课题研究和改革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改革效果不佳;

  三是忽视改革前后有关数据的收集,缺少有关数据的对比,改革实践成效缺乏说服力;

  四是忽视有关研究和改革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成果的固化;

  五是部分院校对教改课题实施过程的指导督查还不够扎实到位,有关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教改课题的选题原则与论证要求

  (一)选题应符合“四个原则”

  教学改革课题的选题决定着研究价值的高低、决定着研究效果的优劣、也决定着研究结果的成败。因此,在选择研究的内容方向、确定研究课题时,一方面要认真研读课题立项单位的立项文件要求,尽可能在其课题研究指南中列出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内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要尽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来确定选题。一般来说,职业教育教改课题的选题应符合“四个原则”要求:即符合课题立项部门要求的研究方向和范围的原则;符合主持人自身的研究领域和能力的原则;符合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的原则;符合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原则。

  在此基础上,精心凝练题目,题目应简练明确新颖地概括出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等要素。一般来说,教改课题的题目由“研究内容的研究与实践”等两个部分构成,而且一般应以30个字以内为宜。

  (二)课题申报书论述应突出“八性”要求

  课题申报书是课题立项部门了解课题申请者对其所研究问题而阐述说明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形成什么成果、有什么基础等问题而设计的文书,也是专家评审决定是否给予立项的依据。要使申请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获得立项,23年课题申报书的论述应突出以下“八性”要求。

  1.必要性和创新性

  必要性和创新性是教学改革课题申报是否获得立项的首要因素。课题申报书中体现所申报课题必要性和创新性的阐述主要有研究的背景、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23年研究内容、创新点等内容。

  ①研究的背景主要是阐述为什么要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可以重点从两方面去阐述:一是研究问题的需要情况,包括国家、社会和企业等方面的需要,一般以有关政策、23年文件、规划、报告等为依据,二是分析该问题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现实有需要,而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又存在不足,这就有了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

  ②实际应用价值就是要指出研究该问题有哪些实际作用、能够解决什么教学问题,因此,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阐述,如通过该课题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哪些方面的经验和理论,为开展此类工作提供指导,23年在实践方面可以探索出什么方法、模式或机制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③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是了解国内外的学者对该问题做了哪些研究,23年研究到什么程度等,避免重复研究。因此,在阐述该内容时应具体引用有关学者的研究情况,包括作者、论文题目、发表的期刊等,要有述有评,述要尽量引用权威学者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评就是要对所述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论,既要指出其研究的亮点和特色,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而这个不足之处就是该课题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④研究目标就是要明确指出该研究要做成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水准,这部分可以从虚实两方面去写,实的方面是构建(建立、形成)什么样的机制(模式、体系、方案、方法等),虚的方面是提高哪些方面的效率或质量(能力等)。研究目标的设计要适度,不宜过高过大过多过难,否则难以达成。

  ⑤研究内容就是达成研究目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课题申报书的核心关注点,可将其分解为若干方面或步骤进行研究,分解后的研究内容要体现研究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如课程改革类课题的一般研究内容和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的调查研究——课程能力、23年知识和素质目标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计研究——23年课程教学标准设计与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研究23年——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创新的研究等。而专业建设类课题的一般研究内容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建立专业与区域产业动态跟踪和调整机制的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调研和论证机制的研究——专业核心能力和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研究——专业课程标准设计和人才培养模23年式创新的研究等,研究内容应具体明确恰当,要与研究目标相对应,研究内容不宜过多过难,一般3~423年项即可,也不要过于简单。

  ⑥创新点就是要指出该课题研究有何特色和亮点,与相关的研究有何不同。一般可以从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等方面去提炼,如在实践方面可从内容、方法、模式和路径等角度去提炼其创新之处,要鲜明突出,如构建了一个怎样的模式、机制或体系等,一个课题的创新点不宜过多,一般有1~2点即可。

  ⑦预期的成果就是经过研究打算要形成的成果,职教课题成果一般应包括相关改革方案、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课件、软件等,同时要体现成果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2.合理性和可行性

  课题申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主要是通过申请书的理论依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已有研究与改革基础、预期的成果、研究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及进度、人员分工、研究的条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阐述来说明。

  ①理论依据主要是强调该研究有什么理论基础,在阐述该内容时应明确指出该理论是谁提出的,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是什么,与所研究课题有什么关联等。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应该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对达成预期目标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瓶颈”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课题,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构建该专业核心能力模型与标准及其培养路径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般是1~2点,不宜过多。

  ③研究思路是指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以及过程步骤的设计,可以对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梳理,厘清其关系,并用“以……为……”的句式将其关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或用流程图的方式来表述,对研究思路的表述要完整、清晰、严密。

  ④研究方法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采用方法和手段,所用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公认的、规范的,而不是自创的,并且应具体指出在研究哪些内容、哪个环节使用哪种研究方法,而不是只泛泛地列出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要充分表达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恰当性。

  ⑤已有研究与改革基础,此部分主要是考量所研究课题是否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一般可以从已经进行了哪些相关课题或理论研究,发表了哪些研究论文和开展了哪些相关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等方面去说明。

  ⑥研究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及人员分工主要是观测课题对研究内容、时间和人员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因此,这部分可以采用列表方式,将不同阶段需要完成的研究内容、应形成的成果、具体完成人等逐一列出,做到一目了然,以充分体现该研究的步骤安排和分工是合理的、可行的。

  ⑦研究的条件和保障措施可以从上级和本校大力推行相关改革的政策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改革实施和对象以及经费支持,课题团队的研究能力,制订的有关制度文件等方面来阐述。

  3.系统性和逻辑性

  系统性和逻辑性主要体现在对申请书各部分内容之间关联性的阐述上,如设计的研究内容与后面的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任务分工、预期成果和经费预算等环节都应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即前面提到的研究内容,后面各环节都应逐一落实和体现,如在研究方法这个环节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每一项研究内容在研究步骤中都应落实,每一项研究内容在任务分工中都有人去完成,在预期成果项目中也应与研究内容对应,经费预算开支的科目也应包含研究内容项目的支出等;同时每个部分内容之间也应注意其内在的逻辑性,如要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内容应包含以下方面和顺序:以要完成相应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必需的能力分析作为逻辑起点,设计对应的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来改革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模式,这种逻辑联系是不能打乱的。还有研究步骤的设计也必须讲究逻辑性,一般的步骤是: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数据资料分析——改革方案设计——实践检验——总结完善,这一步骤也是不能颠倒的。

  4.简明性和规范性

  简明性是教改课题申报书填写的基本要求,因此,申请者应按要求紧扣各部分内容要点进行填写,尽量简洁明了,一般采用分点撮要的方式来表述,每段文字尽可能先总提后分说、先观点后展开,如填写主持人的“主要教学工作简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用综述的方法指出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承担哪些课程的教学,平均年授课量多少,期间进行了哪些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而不必逐年列出自己上了哪些课。这样写既简练又重点突出;规范性也是教改课题申报书填写的基本要求,规范性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语言要符合语法规范,通俗易懂;二是格式要规范,包括所用的层次序号要统一,相应的层级序号要符合规定,各层级标题和段落文字的字体字号都应统一等等,要体现出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三)课题实施应建立“三个机制”

  设立教改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其研究取得的成果假如不用来指导实践,就失去了教改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要确保职业教育教改课题实施取得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作为课题成果实施和应用的院校应建立“三个机制”:

  一是课题实施指导交流机制。职业院校应建立教改课题立项与实施管理机构和专家团队,不仅分析、研究和确定本校教改的选题方向,还应加强对获得立项课题的管理,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教改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研讨或指导会和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

  二是课题实施督查报告机制。职业院校教改课题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教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推进情况进行督查,课题组应按时提交课题检查报告,学校对照任务完成情况确定课题后续经费的使用,对延期一次还不能完成研究任务的,应取消课题的立项,主持人3年内不能申报该类课题;

  三是课题成果应用成效的激励机制,对改革成效显著、影响重大的课题团队应给予重奖,并将其成果汇编入《学校教学改革案例集》,供大家借鉴学习,另外,可将其作为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此外,课题组也应按方案化、实践化、23年数据化、对比化、过程化、实物化的“六化”要求做好课题的实施工作。

课题研究报告12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xx年5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近3年来,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它是一只羽毛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方案中2—3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位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的.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断生成。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3。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

  4。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课题研究报告13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饮食问题。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其饮食问题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不断追求,食育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风尚和趋势,致力于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观念。食育课是幼儿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旨在通过对幼儿进行食品的认识及食品知识的普及,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因此,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园中开展食育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研究目的

  1.探讨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的必要性

  2.研究食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3.分析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的实施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分析法

  三、主要内容

  1.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的必要性

  (1)提高幼儿的饮食意识。食育课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的`饮食知识,营养均衡的饮食知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食育课可以教育幼儿食品的消毒、保存、检查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从小就有一定的卫生意识。

  (3)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食育课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让幼儿在分享食品时更加懂得礼貌和感恩之心。

  2.食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1)教学方法:以互动方式开展,如游戏、讲故事、实地考察等。

  (2)教学内容:食品的种类、食品的营养成分、科学的膳食搭配、餐具的正确使用、不浪费食物等。

  3.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的实施问题和解决方法

  (1)教师素质问题:幼儿园教师在开展食育课时需要拥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我国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食材知识等。可以通过培训和自学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场所和食品问题:教学场所保持干净卫生。选择新鲜的食品,确保食品的安全。

  四、研究成果

  1.整理出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方便教师开展食育课。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园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3.总结出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施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完成食育课程。

课题研究报告14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古往今来,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解物理题也是这样。而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恰恰忽略了解题方法的指导,所以学生都没有掌握解物理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理科的大多数学生都觉得物理课难懂,物理题难做。其实方法是物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强调学习方法的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和优化学生素质都有较大的帮助,所以解题方法也是学习的灵魂。

  这样看来,有效的解题方法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有了一套完善的解题方法,学生不必再对物理“望而却步”,也不必再对物理题海“望洋兴叹”,可以从繁重的物理作业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受此启发,我决定进行“高中物理解题方法”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以往对于高中物理的解题方法研究的也有很多,大多数只是研究某一类习题解法,例如,运动学问题解法,动力学问题解法,热学问题解法,电学问题解法,讲的都是大而空,只能适用于这一单一类型。也有一些单纯总结解题的方法,如等效法、整体法等,但是都只是一些零星的见解,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

  我们准备研究力学、电学、运动学、动力学等都适用的解题方法,从物理方法、数学方法和哲学的思维方法三大类方法入手,每大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具体方法,将每种方法细细阐述,如等效法,还要将等效法应用的各种情况作一一总结,并配典型例题来说明各种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细细看来,物理解题方法也正是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如物理中的等效法,模型法以及假设法等等。学生通过学习物理解题方法可以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为以后走上科研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物理解题方法中有好多方法就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如逆向思维法,极端思维法等等。有了这些方法的指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建立更广泛、更完善的智能结构。

  研究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中联系的观点

  马克思哲学提出了物质世界是联系的,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积累了很多科学的'方法,这些科学的方法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对于高中物理解题也必定有相应的方法。马克思哲学将辩证的思维方法分为三种方法,即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三类方法,这三类方法是统一矛盾,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普遍适用的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当然也同样适用。

  (二)皮亚杰的顺化认知发展理论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对于各种解题方法,学生可能都感到陌生,所以我们准备找出与有关各种解题方法对应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使学生对这一方法有个初步了解,从而能更快地接受和理解这种方法。例如,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其实曹冲称象的方法就是物理中的“等效法”,这样一讲,学生肯定一下子就明白了“等效法”.

课题研究报告15

  一、 研究背景

  初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成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二、研究意义

  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精辟概括了初中三年的学习发展状态。作为初一到初三的过渡期,学生的成绩是在初二开始拉开距离的。从摸索的初一阶段进入到初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后,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以为初二是初中三年里最轻松的一年,可以更多的.丰富课外生活和发展兴趣了。心理上的盲目松懈,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性和方法性,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初中二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尤为明显。同时它还波及和影响其他一些学科的两极分化,使一批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防止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而有些同学随着难度的加深及兴趣的减弱,加之缺乏必要的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步步地落后掉队。优等生的越学越好,及学困生的越来越差,便形成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教学中的难题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的两极分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本课题作为西安市教科所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20xx年度的小课题,研究进程必须遵循《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所规定的研究要求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20xx.9):组建团队,选题申请。

  依据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发布的《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围,我们自愿结合,组成了以杨艳玲,李莎为负责,曹珍珍、李海智、杜静、王俊彪参加的小课题研究小组,经小组成员商议和讨论,自主确定了本课题,并有课题负责人填写了《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评审表》,报送我校教研室申请报送立项。

  第二阶段(20xx.9--20xx.10):立项培训,准备开题。

  参加教研室小课题统一培训,学习《西安市小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有关文件、书籍,思考、讨论和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计划,填写《西安市小课题实施方案》表,准备参加作为基地学校的统一开题仪式,获取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20xx.10.—20xx.4):分工协作,实施研究。

  1.调查研究:采用谈话和问卷等方法,弄清两极分化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负责人:李莎

  2.行动研究:用最新的理论,针对我校存在的实际情况,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索新的教育行动方式,实现师生双向协调的一致性,确保行动结果的绩效。负责人:李海智 王俊彪

  3.经验总结:边操作边总结,边反思边调整,课题结束。 在此阶段完成结题报告。负责人:杜静 曹珍珍 杨艳玲

  第四阶段(20xx.4-20xx.5):申请结题,准备答辩。

  1.准备结题材料。由杨艳玲负责健全小课题“档案袋”一式两份,填写《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并将课题结题报告发到微博里,请求学科指导专家组负责人审核结题报告,并签署同意结题的初步意见。

  2.准备答辩材料。

  (1)检查结题材料;

  (2)准备答辩提纲:

  成果阐述、研究过程、初步成果,后续问题——

  a.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b.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c.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通过对学困生心理问题和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时总结对策,使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目标。

  ⑴ 阶段成果:通过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两极分化的成因、学困生的转化、防止两极分化对策等)的初步认识,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论文等。

  ⑵ 最终成果:收集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研究,得出最终成果,形成论文等材料。

【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报告02-19

课题研究报告02-26

(实用)课题研究报告02-04

教研课题研究报告05-14

课题研究研究报告04-11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07-09

课题研究报告模板10-18

大学课题研究报告11-05

小课题研究报告01-13

学生课题研究报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