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26 13:55:47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施工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1

  随着我县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废料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县每年的建筑废料数量已在城市废料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废物管理中的难题。建筑废料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废料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长期以来,我县的建筑废料通常是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运到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废料造成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方对建筑废料管理不严格,建筑废料乱堆乱放,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还有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不足也是造成建筑废料污染的另一原因。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废料,规范建筑废料的管理,是防范建筑废料污染环境的关键。为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防范建筑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我们主要是抓好文明施工的两大措施:

  一、 是抓好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措施。

  (一)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解决文明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一些施工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管理组织机构或者是建立管理组织机构,而管理人员却没有尽到管理的责任;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施工人员没有认真落实管理制度,以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建筑废料乱堆乱放污染环境。

  (二)加强施工人员在岗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

  二、是抓好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为防范建筑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场场地及道路应硬地化。现场场地和道路要平坦、通畅、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二)所有的生活或其它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方能经排水渠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采用钻孔或其他施工产生的泥浆,未经沉淀不得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废浆和淤泥应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三)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四)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

  (五)进出口设洗车台,由专人负责对进出口车辆进行冲洗,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污染出入口应及时清扫冲洗,施工现场由专人负责打扫。

  (六)建筑废料、材料严禁直接向下抛撒,脚手架、平网、防砸棚上的废物要及时清理。

  (七)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边按照规定设置围档设施,对施工区域封闭或隔离,并对砼、砂浆现场搅拌、堆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洒水、喷淋、覆盖、隔离等有效防尘措施。

  进行现场作业、装卸生产时应采取湿式作业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建筑物、构建物的拆除施工过程中,应在拆除现场周边按照规定设置围栏,并采取洒水、喷淋等有效防尘措施。工地土方开挖、弃土清理、场地清扫要洒水防尘,及时清运建筑废料,严禁抛撒建筑废料,建筑废料、弃土停放在工地现场不得超过72小时,且存放时应采取封闭、覆盖等有效的防尘措施。应做好废料清运工作,切实保证废料日产日清,防止废料曝露、飘撒,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随地倒废料及其它废弃物。

  总之,建筑废料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抓产生建筑废料的源头的同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实施建筑废料经再加工后,作为建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2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

  2、监督检查体系不完善,人员数量和素质与其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

  3、对经济发展中新出现的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4、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待遇也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安全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同时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在低水平徘徊,这将不利于安全事业的发展。

  5、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特别是对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有些单位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甚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单位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几乎是空白,加之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如不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他们往往是各种伤亡事故的受害者。

  6、事故处理不够及时,不够得力,落实效果差。

  一年四季,组织的各项安全检查不少,发现的事故隐患挺多,会上强调了,通报上提到了,就是谁也没有真正去整改、去落实。出现事故,首先想到的是处理直接责任人,达不到事故反面教材的作用与目的。

  7、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在安全管理方面,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不成正比。这一安全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群死群伤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坚持安全工作的法制原则。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使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完善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法律、信息、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六大体系,以形成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采取多种形式,按照多培训、多学习、多实践的“三多”安全学习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对“两法、两条例和一决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强化对部颁标准等有关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细则的学习、贯彻、执行,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活动的安排、部署。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并有计划地从院校招录一批安全管理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安全生产管理岗位。

  3、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倡导依照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进行现场管理,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工地,并制定科学、合理、经济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优措施。企业要逐步实施由过去的告知性安全检查转为随机性检查、抽查、巡查,避免突击整改、增大投入、掩盖问题,必要时应采取旁站式监督。

  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开展高处作业、触电、高大模板支护、深基坑、土方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火灾等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治理。一要加强督导检查,做到“真整、真治”;二要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三要建立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所用材料及配件的安全管理机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四要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新设备,能够运用到施工过程中,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加大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人防护资金的投入,为生产中的关键安全设施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系统,争取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要认真坚持“三同时”、“五同时”原则,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要大力培养安全人才,壮大安全技术队伍和丰富人才贮备,并提高其工作待遇。

  5、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系统》软件的开发,能有效地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应在施工中普遍应用。在施工项目推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即每日安全晨会→班前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开工前检查(查作业环境、查设备状况)→每日检查(指导监督)→安全协调会议→收工清理→收工后检查。通过程序化管理,强化全员参与,加强互相沟通,发扬团队精神,提高安全意识,促进班组的安全检查与危险控制。

  6、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工作,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安全评价,有利于企业实现本质安全。通过安全评价,对企业的安全工作现状进行诊断,肯定其已取得的成就,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督促其进行完善和整改,以增强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

  7、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和调查、分析,事故的处理坚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防范措施和进行群众教育,从根源上起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的作用与效果。对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尤其是对屡次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单位和个人要从重处罚,并按照《重大事故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结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努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3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我和生产经营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开展了调查研究。采取座谈、实地调查等形式,深入施工一线进行认真调研。调研中发现,改善劳务施工队伍民生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遂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如下。

  一、劳务施工队伍的基本情况

  在与分公司、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交流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劳务施工队伍不好找,劳务施工队伍较难管,劳务施工队伍挑活干等等。由此可见,改善劳务施工队伍的民生保障问题,稳定劳务施工队伍是建筑企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就目前建筑市场建筑工人的现状,与项目管理人员普遍反映的难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工人日渐减少,劳务资源的日渐紧缺。如何做好劳务队伍的管理,改善劳务施工队伍的民生保障问题,如何留住优质劳务队伍已是每个施工单位的核心课题。

  二、劳务施工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一:劳务施工队伍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中国是一个大工地,建筑方面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几年逐步形成了用工荒,民工不愁找不到活干。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工作的散漫性,工序的粗放性。工人在这个散漫粗放的环境中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造成了一种被严格要求就产生逆反心理。整个建筑市场中的民工素质较低,许多工人没有经过正规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昨天拿锄头,今天是工头,民工的业务素质,思想觉悟都决定着他们的工作标准及行为态度。

  问题二:劳务施工队伍居住环境有待继续改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公司也在日益改观劳动队伍在现场的居住环境,这是公司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响应时代进步的强音,但是做的还是不够,现在工人白天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晚上回来他们需要一个相对舒适温暖的暂栖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偏远项目居住环境虽然从以前的帐篷搬进了板房,但居住环境还是有待提高,生活区场地没有达到硬质化、没有洗浴设施、没有电视网络,让他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问题三:劳务施工队伍的发展和适应时代需求的号召有待继续发力。

  由于项目的分散造就了工人队伍的小规模,零散化,这样不利于规模化施工的管理,也不利于他们劳务输出信息的互通,都是各自联系作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数据的整合,劳务队伍的规模化应该适应时代需求呈规模化。另一方面他门接受外在知识的能力不足,比如国家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国家税收政策等相关法律规定,以至于他门与时代的需求有脱节,合规赚取酬劳存在不到位。

  根源一:一是建筑劳务工人流动性强,干一项工程换一个地方,用工企业不愿出成本进行系统性技能培训。二是目前建筑市场处于用工荒,劳动力供给不足,施工企业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能找上工人就让其上岗,造成建筑工人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根源二:项目管理者的认知不到位,工作存在疏漏。

  根源三:项目管理者的宣传和引导不足。

  解决办法一:1、项目党组织要发挥好思想教育、引领指向的作用,所谓意识支配行动,必须从劳务队伍的意识形态上进行培养和提升,不断让他们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知识等,从思想上先达到统一,才能让他们从心底转变工作思路;2、管理要改变方法,不能与工人恶语相加,真正让他们从心底意识到优质、精细不单是企业的命脉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3、加强大型优质项目的施工宣传工作,集中让工人学习。没有一个人能阻止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得建设安全、优质的精品工程,所以劳务施工队伍技能素质的提高已是刻不容缓,他们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点;4、定向培养或者有意识组建一支劳务先锋队伍,为他门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在项目建设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解决办法二:1、项目管理者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知到建筑劳务工人对我们的意义所在,是他们的付出为我们创造了价值,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所以我们必须关心、关爱他们;2、项目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标准化要求,不论是什么项目、处于什么地理环境,场地建设必须按照统一标准化布置要求去做,这方面的建设投入是硬性指标,必须要为工人创造一个家一样的生活环境;3、工作上的疏漏要在建设过程中及时查摆,有不足,有欠缺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解决办法三:1、项目部的报刊栏及时宣传建筑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知识,项目党支部作为一个学习课题也可以定期组织工人学习;2、建立集团公司务工人员信息数据库,可以及时为他门提供工作岗位;3、针对不同行业的现状和项目部的需求,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队伍,公司根据需要再进行规模化的管理和调配。

  三、对将来改善劳务用工民生保障工作的思考

  (一)要尊重施工劳务队伍

  作为一名管理者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时我们要把层次、觉悟、境界拔得更高一些;在与工人打交道时,在给施工队伍服务时我们要把姿态、位置放低一些,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把民工当家人。孙子正因为“视兵如视子,可以与子同生死”,才无往而不胜,士兵大腿生了脓疮,作为大将的孙武亲自用嘴为士兵吮吸脓水,士兵怎能不与他一条心呢?

  我们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工人怎么样呢?工人不听从管理,为什么不听从?我们是否理解了他们,是否在心理上和他们放在了平等的位置,假如我们高高在上,指手划脚,恶语相加,他们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即使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也不愿意去整改。

  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和他人处在同一个位置,我们不理解他人,不尊重他人,也就不可能把话说到他们心里去,他们也就不会尊重和理解我们,不会听从我们的管理。要想让施工劳务队伍服从管理,就要与他们平等共处。

  大家一定要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民工不比我们低一等,我们也不比他们高半头,我们是合作伙伴,只是分工不同,他们干不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同样也干不好他们的工作,双方只有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工程管理,我们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统一思想和认识,我们为工人搭建了施工平台,所以工人要有纪律,讲原则,懂规矩,服从管理,工人在一线为我们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我们就应该做好人文关怀,爱护他们,必须注重这个弱势群体,不能有小看,轻视的态度,俗话说鸡毛可以飞上天,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尊重每一个劳动者,我们是命运共同体。

  我们承包的工程需要通过各位民工兄弟的手一点一点地建起来,我们企业的利润靠民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民工,民工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辛苦,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共同建好工程。

  (二)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搞好对施工劳务队伍的服务

  所谓管理,一方面在管,按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的要求去做;一方面是理,按一定的程序,理清头绪,合理地去做。

  对人的管理一方面在于对他人的管理,一方面在于对自己的管理。一方面是监督,一方面是服务。其实,监督也是一种服务,管理的精髓应该是服务。国家对人民的管理首先是一种服务,企业对工人的管理首先也应该是一种服务。

  我们是管理者同样也是服务者,上下一线都要关心工人,下沉一线了解实情解决问题,后勤工作要做好,检验管理人员好不好,就看对群众好不好,是否关心他们的疾苦,是否设身处地的解决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法宝。我们指导好服务好一线,以便工人能准确及时了解公司政策,企业文化,慢慢就是转变为认可企业文化,感谢企业文化,在意识当中就会不自觉的和企业融为一体,从而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动性和担当力。

  在我们感觉施工队伍不好管理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对施工队伍服务的怎么样?我们是否像兄弟姐妹一样对待他们了?他们住的怎么样?他们的食堂怎么样?他们的业余生活怎么样?物资设备是否及时到位了?工作面是否及时提供了?工作环境是否安全、文明?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到位?我们项目部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否到位?我们的技术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因为技术工作不到位引起了无谓的返工?我们技术人员是否加强了过程的跟踪服务、技术指导、控制、及时提醒?是否等到分项工程已经完成,已经形成了难以更改甚至无法更改的既成问题才命令工人更改?我们技术人员是否只会死扣书本,甚至只会讲外行话?我们是否做到了事前的技术与安全交底?

  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所有的工作安排、监督、控制、管理、纠偏都是一种服务。抱着服务的心态,抱着为工人着想的心态才能做好工程管理。每个工人在工地花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们施工企业的。我们提供好服务,让工人赚到钱,工人才会真正听从我们的管理,才愿意和我们打交道。

  假如我们服务不好,造成窝工、返工、工效降低等情况,工人不赚钱,或者赔钱,他们还会找我们要求补偿,即使不要求补偿,也不会说我们公司的好,不愿意再和我们打交道。

  工人的事就是我们企业自己的事,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自己的事,我们要搞好对施工劳务队伍的服务工作。

  (三)要在尊重、服务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手段和方法

  尊重和服务非常重要,但尊重和服务代替不了管理,以尊重和服务为核心的人本管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管理者还需要具有必要的方法、手段、策略。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工人要好言好语地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要直接对工人下命令,要切忌对工人出言不逊,恶语伤人。骂工人、吵工人、轻则工人不听,重则会遭到工人的辱骂甚至暴打。越是对下级工人越要尊重,越尊重越能起到管理的作用。

  2、做好工作安排,赢得队伍的信任和尊重。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站在工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减少窝工,返工,让他们的工效更高,赚到更多的钱,用自己的管理、技术水平和关心他们的诚意打动他们,这样,他们会更加服从我们的管理。

  3、奖罚分明,多奖少罚。

  奖励和罚款都是管理的一种手段,罚款不可过多过勤,否则,工人会非常反感,甚至麻木、无所谓,这时罚款会变得苍白无力,会成为一种失效的手段。奖励可以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段,并且要奖励到位,对通过验收的班组小额奖励,对完工后清理场地的文明施工班组奖励,对安全工作做得好的班组奖励,对材料使用节约的工人奖励,对整改及时者奖励,采用各种小奖励来促进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4、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多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提升技术水平,一方面提升讲话能力、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这样,无形中提升了管理能力,提升了自己的权威性。

  5、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不辞辛苦。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做到腿勤、嘴勤、脑勤、手勤、眼勤,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辛勤工作可以换来劳务施工队伍的理解、同事的尊重、领导的认可。

  6、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广阔的胸怀。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能受气,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地进行管理,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在管理中难免会生气窝火,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来软的,从左边说不行从右边说,从前边来不行从后边来,多用几种手段,不管是忍着气还是吞着声,把工作做好才算是有能力,忍气吞声、左思右想、百折不回,克服困难的时候正是能力大幅提升的时候。

  古语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要管理别人就要多劳心,多动心思,管理者要有几把刷子,有几手才行。

  (四)继续改善施工吃住条件、及时兑现劳务工资

  目前施工现场工人住宿条件已有很大的改观,但是还要进一步从细节做好以下工作。伙食上为工人提供充足可口的饭菜,要打扫干净厨房卫生,项目较大的并且工人比较集中的为他们提供洗衣设备,提供文娱设施,如:设置报刊点,配备电视,提供网络,以便工人能及时收看学习党的政策,了解时事政治,工人也有文化需求,使他在这儿真正能有家的感觉。卫生间及时清理干净,搭设位置合理规划。细微之处见真情,还可以为工人寄送家书,寄送感谢信,让他们的家人能实实在在了解到他们的工作状况,了解到我们的人文关怀,细微暖人心,工人也会感恩在心,回馈给我们很多的感动。我们要少一点怨气,多一点体恤,多一点关怀,对一点的解决实际,真正把他们当做亲人一样。

  我们要讲诚信,及时解决好劳务施工队伍工资,这是主要矛盾,工人工资得到及时解决,工人才能稳心,才能定心。

  (五)坚持不懈地抓好各项工作、搞好施工劳务队伍的管理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种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是行动上的拔河,思想上的博弈。要做好管理,管理者就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要觉得队伍不好管,因为他们不听就放弃管理,任何人的命令,别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全听从。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4

  为了更好的展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我分校组织建筑装饰专业部分教师就《建筑装饰施工》教材建设对部分企业进行走访。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在对既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思路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了解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较为准确的把握建筑行业用人单位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对建筑装饰施工课程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建筑装饰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本次调研报告主要是对行业专家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行业用人单位今后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用人单位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一、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调研的组织

  (一)问卷设计

  为了切实了解建筑行业发展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筑装饰专业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方案,我们对建筑装饰行业用人单位及行业专家设计了调查问卷。

  (二)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印制问卷函寄或面交,请企业相关人员作答。

  (2)访谈行业职能部门负责人或行业专家,采集专业人才需求信息。

  (3)座谈调查:到企业、用人单位进行座谈交流。

  (4)网上调查:到网上搜索有关人才需求、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等信息。

  二、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调研的过程

  (一)实地调研与座淡

  按照原定的专业调研计划,建筑装饰施工在制定完调研计划、设计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后,组织教师分别对各公司进行了相应的座淡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得知,国有大中型建筑类企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对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需求不是很大,通常是一些小公司录用较多。大多数建筑装饰毕业生还存在自己开公司的可能,企业建议学校在学生思想工作上要加强引导,让学生竖立自主就业和终身就业的思想,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建议应加强建筑装饰施工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时,企业还建议开设新课程时不要开得过多过细,课程太细其就业面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小。

  (二)网上搜索与调研

  在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的同时,本课程老师还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网上搜索,对开设有建筑装饰施工课程的全国各大院校进行搜索调研,了解建筑装饰施工课程在全国的开设情况,教学计划的设置情况等。为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编制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调研的统计

  以下是对统计结果有关信息的分析:

  1、对“在未来3—5年单位对掌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中职毕业生人才需求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为:企业用人单位60%的认为对掌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毕业生非常需要,而40%的认为不需要。可见,市场对掌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毕业生的需求还是不小的。

  2、对“从企业发展需要建筑装饰类专业人才的层次”问卷调查结果为:企业用人单位58%的认为需要大学本科生,38%的认为需要中职生,4%的认为无所谓。只要能力。这表明,企业对建筑装饰类专业毕业生的理论水平和施工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这正体现了中职教育的高技能培养模式。

  3、对掌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毕业生“单位是否愿意订单式培养”问卷调查结果为:用人单位60%以上的认为愿意接受订单式培养。可见,建筑类行业对一线施工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四、建筑装饰施工课程调研的结论

  根据建筑装饰人才需求、中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调研分析及行业特点,拟制定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陪养具有较强的建筑装饰施工专门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劳动纪律性,有较好的爱岗敬业及团队合作精神,符合建筑装饰施工建设与方案设计的一线生产、组织、管理和服务岗位培养规格要求的中职应用型人才。

  2、基本要求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课程必备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岗位职业变化的工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劳动纪律性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从业岗位群

  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装饰类企业、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等建筑装饰施工行业,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及服务等工作,具体从业岗位有建筑装饰公司现场施工员、设计员、施工监理,施工监理员等主要岗位工种。

  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的要求,本课程毕业生除应具备中职毕业生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1)掌握本课程培养目标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掌握建筑绘画、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

  (4)掌握装饰施工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具有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如AutoCAD制图、3DMAX制作建筑装饰效果图。

  (6)具有从事建筑装饰设计、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等岗位群工作的专业技能;

  (7)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岗位职业变化适应能力和工作组织、协调能力;

  (9)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计划调整建议

  根据访谈行业专家、问卷调查分析,建议对建筑装饰施工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做如下调整:

  1、整合施工技能实训内容,加大对基层岗位工种的技能实训课时,培养业务上能够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应加强现代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装饰施工技术基础的教学,使学生能及对了解掌握新技术、新知识。

  3、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应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施工管理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可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实训课中加以体现,如开设社会实践课程。

  (四)课程建设规划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做好课程建设

  根据对企业用人单位需求情祝的调研了解,掌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毕业生,市场需求蕴藏一定的潜力,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重点应把精力放在课程建设规划设计上,努力创出优质课程品牌,突出与众不同的课程特色,为今后更好地招生就业做准备。

  2、通过调研做好建筑装饰施工课程体系改革

  (1)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原有课程结构框架,跟据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改革教学的课程与训练项目。在理论教学中继续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简化原理阐述,删除繁冗的计算,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部分课程或教学单元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即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中的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在实验室或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2)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会(实习)到懂(学理论)到精(提高)”的教学模式,即在课程安排上,可先安排实践学习,再安排理论学习;就一门课的教学来说,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干,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根据现场单位反馈的意见,加强建筑装饰施工、现场操作及实训安排,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比现场工人具有更高的综素质。

  3、做好建筑装饰施工实用教材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体现中职中专教材的特色,我们将以本课程为基础,与企业工程师、技术人才紧密联合,共同编写适合现场工作使用的实用型建筑装饰施工教材,计划编写一套与课程建设相匹配的系列教材,涵盖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主干课程,如《建筑装饰水电安装》、《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教材。对本课程所设教材、实训课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进行配套建设,力争形成完备的、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构建示范性实训基地

  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课程建设保障的重要措施。为更好地培养适应建筑装饰施工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需要,组建实训基地,并在着力建设建筑装饰材料实训室、建筑装饰构造实训室。这些实训基地建成后,将对建筑装饰施工课程建设形成有力的支撑,也科学规范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

  (1)加强教师师德与修养

  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有渊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同时也应该以此为标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和公众面前建立起教师高尚形象,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必须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才能以德服生培养出能吃苦耐劳、好学敬业的好学生。为此,要全面加强教师师德与修养的建设力度。

  (2)加强教师培养及培训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想让我校培养出来的建筑装饰施工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老师的水平。加强教师的培养,必须根据社会产业技术发展和职教需求及时更新实习实训设备,保证参加培训的学员和教师真正具有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同时,为教师提供一切培训进修的机会,使老师们尽快成为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深化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重点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努力在敬业精神的养成、大局意识、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创新及创造性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和学习,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及部门骨干力量。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5

  潜亏,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潜在亏损,即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虚增利润、出现隐性亏损,而不能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潜亏现象危害极大,它不但使投资者、管理层、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高于实际的盲目乐观,不能真实客观地了解财务状况,致使信息失真,决策失误;而且使企业出现超分配、超消费等一系列超过企业随能力的付出现象。潜亏造成企业资产不实,资产质量低劣,潜亏还直接造成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甚至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甚或使企业走向破产,因此,必须引起各方尤其是企业股东(出资人)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财务管理方面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潜亏的主要形式和成因,对如何防范和治理施工企业潜亏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潜亏存在的主要形式

  施工企业潜亏存在的形式是多方面的,本文列举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收入、成本和费用方面

  1、虚列收入,超前计算利润。目前施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实行按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结算利润,工程结算收入是由企业根据当期完成的工程量自行计价进行确认。各层次经营责任人出于短期利益的驱使或掩盖某些管理上的漏洞,虚报当期工作量(或施工产值),虚增收入,超前计算利润;或者在计算当期收入时没有考虑合同让利等优惠条件,工程竣工时也不作收入调整。有些工程结算时间拖得很长,这样会造成已结转的收入与工程竣工结算收入形成负差,产生潜亏,表现形式为应收账款虚列。

  2、虚留成本,调节和虚增利润。经营责任人往往为了实现任期的效益指标,以在建工程未完施工未报工作量为由,虚留或少结转已归集的工程成本,调节利润。而实际上留下的工程实际成本没有收入来进行补偿,形成了潜亏。或者竣工工程未办结算时,过分估高结算成果,而预留一部分实际成本不结转,最后结算审定时并无收入可结转,形成潜亏。表现形式为预留的成本(“工程施工”科目余额)长期挂账。

  3、少提费用,产生包袱而形成潜亏。如对在用机械设备固定资产以封存的名义不提折旧,造成机械设备到报废时净值过高,留下包袱,形成潜亏。再如,对不能及时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不及时预提,虚增当期利润,日后留下潜亏。这类潜亏存在的形式是隐形的。

  (二)实物资产方面

  1、资产丢失,隐瞒不报,形成潜亏。如工程施工现场的周转材料丢失现象较为突出,有关项目部和责任人往往怕公司追究责任,对丢失的周转材料隐瞒不报,年终清查工作不认真,照抄报表,实际上长期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2、存货积压,形成不良资产,造成潜亏。由于采购计划不够准确,盲目采购,造成储备量过大,或采购易淘汰产品和物资,日后无使用对象,造成积压,这些物资价值已远远低于账面价值甚或已没有使用价值,只能收回部分残值,相对账面价值已构成损失。

  3、固定资产中封存的淘汰设备和无法修复使用的机械设备,往往账面净值较大,长期不处置,实际无使用价值,只能收回部分残值,最终也要产生潜亏。

  4、施工企业的临时设施以及未转入临时设施的专项工程,有些早已拆除,还长期作为资产挂账,虚无的资产就是潜亏。

  以上实物资产方面的潜亏,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或者实际价值严重背离账面价值。

  (三)、债权债务方面

  1、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形成坏账,造成损失。施工企业被拖欠工程款普遍数额较大,拖欠时间久,难以收回。有些拖欠项目就是打赢了官司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收回,通过协商解决几乎都要损失一部分。有些拖欠项目已超过诉讼时效,收回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应由账款形成的坏账损失数额较大,对经营者任期目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些符合坏账条件的也得不到及时核销处理,继续挂账留给下一任,逐渐形成巨额潜亏。

  2、隐形债务所隐藏的潜亏。施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所欠债务得不到及时偿还,今后会不断引发债务官司,所附带的利息或违约金就是潜亏。

  (四)投资损失和经营风险

  1、施工企业往往热衷于投资或联营办一些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企业,有些投资到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又没有这方面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结果大多数形成投资失误,收不回投资本钱,一直挂在“长期投资”科目不处理,造成潜亏。

  2、经营方面,由于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附加条款不严密,或对一些限制条款重视不够,往往会陷入违约的被动局面,留下被索赔的隐患,从而产生潜亏。

  以上所列的施工企业潜亏形成虽不够全面,但这些都是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潜亏因素。

  二、企业潜亏形成的原因

  施工企业潜亏的形成,追溯根源是公司领导层责任不明确、奖惩不严肃、监事会监督不到位等等。从企业内部来讲,企业潜亏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由于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工作不够严格,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素质较低的经营责任人出于任期内短期利益的驱使,虚报利润,来掩盖管理上的漏洞。如多列或提前结转收入、少计或延后结转费用所造成的虚盈实亏。

  (二)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岗位责任制不落实,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造成一些资产方面的损失。特别是清欠工作力度不够,应收账款形成不良资产的数额较大,这部分基本上无法收回。

  (三)企业决策机制不健全重大事项未经过董事会同意、有些企业领导人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投资,兴办各种自身不熟悉行业的经济实体,企业又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和管理经验,造成经营和管理不善,形成投资损失。

  (四)经营风险意识淡薄,重产值轻效益的思想严重,有些施工企业为资质需要盲目追求企业经营规模,对一些建设方的诚信和实力不了解,又不考虑自己的融资能力,承接一些条件十分苛刻垫资项目,结果越陷越深。不但工程款收不回,又使自己陷入违约的被动局面,所垫资就会产生一部分损失。再一种情况,就是为了追求产值,盲目给一些项目经理挂靠经营,又没有有效监管,只收少量的管理费,结果挂靠项目经理得到的利益到手后即逃之夭夭,遗留很多债务由本企业承担,挂靠分包的结算无法办理,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得不到处理,形成一部分潜亏。这种粗放经营的不良后果在我市建筑施工企业非常普遍。

  (五)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管理分散,一个大型施工企业往往存在上百个基层项目部和内部核算单位。每个核算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然会受到会计人员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判断和工作质量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财务工作地位、领导信任程度、各职能部门配合情况的制约。一个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基层会计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其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就比较真实、可信;相反,一个责任心差、业务水平低、没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会计人员,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就无法保证。一个大型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这些基层核算单位层层上报的基础上,因此,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潜亏现象具有重要影响。

  三、潜亏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潜亏是造成企业资金短缺的内在原因。首先,由于虚增收入,超前计算利润,造成提前缴纳营业税,多交企业所得税,增加了企业税赋,使企业资金更趋紧张;其二,资产的损失直接造成了资金损失,由于积压物资变现能力差,使企业的债务没有资产作保障,给偿还债务造成了更大的资金压力;其三,坏账或潜在坏账损失,也直接造成了企业的资金损失,而且这部分损失的金额较大,这是企业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潜亏往往隐藏在企业的各项资产中,表面的虚假“繁荣”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经营者无法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实际情况,掩盖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现状,容易误导经营者的决策,从而忽略管理,追求企业的生产规模,管理上的漏洞产生的效益流失和财产损失得不到重视,企业就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积累。

  (三)潜亏使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减弱,使企业外强中干,没有发展后劲,长此下去会造成严重资不抵债,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在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四、防范和治理企业潜亏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认识,从潜亏产生的'原因入手,加强对潜亏产生根源的治理。一是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潜亏的危害性,了解潜亏的表现形式,高度重视会计工作,为会计核算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防范潜亏现象的发生。比如必须将一切经济活动,财务收支都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必须要求各部门及时、充分地为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准确的原始资料。二是抓好防范潜亏的关键环节。比如对收入的确认要坚持稳健性原则,对分包成本的核算和配比要准确,要加强对各类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债权的签订手续要完备,防止资产损失发生,加强对债务风险的控制,防范产生官司纠纷造成更多损失等等。这些必须由单位领导和各部门齐抓共管,仅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防止短期行为的继续膨胀。企业潜亏的形成与监督不严有关,因此,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遏制潜亏的继续发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内审人员,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审计。一些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内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停留在只做一些经营者的离任审计工作,而事后审计根本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内部审计要常年的开展工作,发挥过程监督作用,特别是对资金紧张,债权债务多,出现官司纠纷的项目要及时查找原因,分析问题,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2)实行会计人员全员委派制,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强化会计监督。实行会计人员全员委派制,使基层会计人员既对本单位负责,又对上级派出机构(总公司)负责,从而可以有效地加强项目监管。另外,要求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查漏补遗,防微杜渐,建立健全潜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时向单位领导提出潜亏警告和防范潜亏的建议,有效地防止潜亏发生。

  (3)对经营责任人实行年度考核制度,特别是经营业绩的实际情况要通过内部审计事实求是地进行评价,对经营业绩反映严重不实、虚报利润的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杜绝虚盈实亏现象。

  (三)完善企业内部的决策机制。企业对下属经营单位按经济责任合同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管理权。但重大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力应该集中在公司。明确管理层的决策权,避免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和个人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如建立经理办公会制度,对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都需由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

  (四)与时俱进,体制创新,建立健全适应施工企业行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控体系,加强对承揽、垫资、合作经营、抵押、担保以及其他资本经营风险的控制,减少或避免环境和行业特殊性对潜亏的影响。要加强资产监管,特别是对各类容易形成潜亏的不良资产必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努力盘活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资产损失。要认真学习贯彻新会计制度,做好现行会计制度和新制度的过渡,解决好新制度与企业现行会计政策,税收政策的衔接问题,特别是基于谨慎性原则而计提的8项减值准备金,提高会计人员执业水平,对于有效防范潜亏将起到重要作用。

  (五)对已经形成潜亏的各项资产及早采取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对一些积压物资及早变现,避免价值进一步损耗。对应收账款要设法取得催收的文字证明,保护诉讼时效。对多转收入和虚留的成本逐步进行消化,既可减轻企业负担又能少缴企业所得税。

  综上所述,潜亏现象是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性,要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根源的治理、过程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等诸多方面加强管理与监控,最大限度地避免潜亏,更好地保护投资人权益,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施工调研报告02-02

建筑调研报告范文02-26

建筑装饰调研报告04-01

建筑专业调研报告10-08

建筑施工报告02-26

建筑工地调研报告08-11

建筑行业调研报告06-28

建筑材料调研报告12-12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