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农村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23-10-22 07:36:10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社会调研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社会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社会调研报告

  为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镇组织开展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调研活动。调查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现状和成效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农村社会管理的现状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发展与群众诉求矛盾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推进和法制的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变化。农村新政策的执行中产生的新型社会矛盾逐步表现出来,成为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在试点农村宅基地颁证过程中,各种矛盾表现比较突出。政府各种惠民政策理应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规,矛盾突出。我乡移民安置点,部分移民对土地问题、房屋问题诉求多,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安置政策,多次做工作,但移民上访、闹访问题仍无法彻底控制。

  第二,全面治理农村,维护稳定,控制和管理特殊群体的治安。农村社会保障形势相对稳定。乡、村两级定期对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重大调查,及时报告调查结果,落实解决措施。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完善,社区矫正人员得到逐一管理;对在押人员和获释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定期对重点户等关键人员进行上门沟通和指导,掌握动态;流动人口管理仍不规范,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收入不稳定、生活不稳定、居住不稳定、管理困难;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精神病人由于家庭困难而得不到治疗。他们分散在社会中,给社会安全带来隐患。

  三是农村文、教、卫、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群众反映很好。农村垃圾池、农家书屋、村健身场所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群众积极性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的落实完善。农村网络信息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对农村网络信息的要求较高,有待进一步普及落实。

  二、 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基层组织者法律知识欠缺、工作方法简单。村、社基层工作者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对于一些政策规定自身未吃透,解释工作开展困难,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一些基层组织工作浮于表面,对可预见的矛盾没有做过深、过细、过实的工作,不能与群众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与沟通,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二是群众基础相对薄弱。在当前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群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有利可图的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忽视社会管理,缺乏与群众的沟通,对群众关心不够,发现和解决矛盾行动迟缓,层次不高,组织性和号召力不强,群众发生矛盾时,直接向乡、县寻求解决,甚至上访、闹事,影响社会保障。

  三是基层综治工作有待加强。对特殊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完善,其中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控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层力量薄弱,对重点人群的管控仍存在空档问题,乡镇基层力量严重不足,有待加强完善。

  三、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对策

  要减少影响农村安全稳定的因素,提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

  一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基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和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基层组织群众工作水平,提高对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控制力。

  二要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针对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主要是面广量大的各类矛盾这一特点,要建强基层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队伍结构,吸收具有一定学识、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熟悉法律知识、会做群众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加强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

  三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群众和村社干部法律知识的缺乏是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广泛开展农村和社区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群众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加强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引导群众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避免非理性冲动。

  四要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关系到农村基层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要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顺利开展农村基层综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