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调研报告 推荐度:
- 体育的调研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经典】
在现在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施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对此十分重视,首先在校行政会上向中层以上干部传达和学习文件精神,认识到体育专项督导检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二、制定方案,开展工作。
我校一贯把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工作流程为: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学校主要领导积极学习国家体育教育工作政策和法规。学校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中,都把体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作为重要的一项。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认真落实一小时课外活动制度。学校还有专项的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总结,从而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调研结论:
1、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优质教师队伍,保障体育工作的落实。
学校一直把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提高体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学校按规定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11名,为了保证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断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培训过后他们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实际教学中。
在体育卫生设备配备方面,学校教室采光照明达标,教室课桌椅配备达标。学校学生及老师饮用水全部达标。今年学校迁址,学校购买了校方责任险。这些工作,都保障了体育卫生工作的顺利实施。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体育教师配备齐全,体育场地及器材达标。各年级和班级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保证了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学校认真落实并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强化管理,制定制度,分工协作”,我校体育工作已形成规律。学校建立了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高一新生到校,都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军训。学校每年召开秋季运动会,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良好品德。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大力扶植,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中还存在有一些不足,如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达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今后我们还将在这方面工作中不断努力,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的事业成功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库尔勒市第十二中学
体育教研组
20xx年XX月XX日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2
一、调查概况
20xx年XX—XX月份期间,我利用休闲时间走访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进行实地调研。由于我本职工作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对学校的体育概况调研起来比较便利,期间我主要是对大一、大二学生羽毛球运动锻炼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有了初步了解。
二、调查目的
了解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发展羽毛球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等。
三、调查方法
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个案调查法等。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要改进的地方。
1、淄博实验中学体育课开展现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对体育课实行选课制度,大一年级学生实行班级教学制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教学为主。另外还在课程中拿出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的教学与练习。大二年级的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足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网球、排球、太极拳七项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并拿出一定课程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由于大三年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大三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是走出教室有组织的活动为主。
可以看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体育课主要是进行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为主,以学习体育专项技能为辅。这与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校训建设“崇德尚能、学以致用”不开,当前阶段学校还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2、羽毛球运动开展
羽毛球运动主要是在大一、大二年级中开展。由于学校体育课程中没有开设羽毛球选项课,只是以兴趣小组和个人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学生之间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多以娱乐为主,水平不高。
3、开展羽毛球对学生的影响
现代羽毛球运动1870年起源于英国,后来盛行于西欧及美洲。一开始它是一项贵族运动,但随着后来的逐渐普及,到今天已成为一项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能达到全身健身效果。有人说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能够让人眼明、手快、全身得到锻炼的体育项目,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贴切。
羽毛球运动具有上手容易的特点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调查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通过羽毛球来调节学习节奏,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尤其是在灯光球场的羽毛球场地上。这对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调节有一定积极的作用。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学生对羽毛球运动还是比较喜欢的,这与常人理解的用羽毛球健身负荷较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却没能组建学校羽毛球社团,我想能与学校的场地设施有关系,没有场地学生的积极性提不起来。
羽毛球有一定的健身作用,运动中锻炼者需要运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握拍和挥拍,还要充分活动踝关节、膝关节、借关节等部位,做出滑步、垫布和弓箭步等各种步态,所以对于全身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也是很充分的。在捡球、接球的`过程中,不断的弯腰、抬头等动作,使腰部、腹部的肌肉也能得到充分锻炼。所以该校开展羽毛球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4、开展中的不足
首先体现在没有适合的场地,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只有灯光球场四片羽毛球室外场地,没有室内羽毛球运动场所,这无疑给体育课程开展羽毛球带来一定的不便。例如:讲一些关于羽毛球的战术方面的技术时很难示范,更难去组织练习,还有无法开展正式一点的羽毛球教学比赛等。其次,没有器材,需要学生自己备羽毛球拍和球,学校器材室有羽毛球球拍,但是基本不对学生开放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球拍的拍头和拍柄接触不牢固,我在调研期间有一次学生挥拍时拍头被甩向对面同学,拍柄还留在手中。第三、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师的调查发现,在该校中10位体育教师只有一个是羽毛球专项毕业,多数教师对羽毛球主要是通过自学来完善自己的技能,全校范围内开展羽毛球教学困难很大,也容易出现学生羽毛球技
能和知识掌握比体育老师多的情况,这将使得羽毛球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影响羽毛球教学任务。在这些问题上我认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开展羽毛球运动条件不够成熟,或者说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不具备开展羽毛球运动条件。但是从一个角度看,学校如果将羽毛球放在一个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前提上,条件还是有的,调查中我发现,该校有羽毛球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有自己的羽毛球团体组织,热爱羽毛器运动的学生人数众多,其中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过羽毛球系统的学习。
这些状况与该学校开展的其它运动相比存在这天壤之别,足球拥有一个标准的人工草地球场,足球100个左右,可以供至少两个选项班的教学任务,该校的高校足球开展现状相当好,是曾获得过多项市级足球比赛前三名;乒乓球球台6个,完全满足一个班的日常教学任务,但是需要学生自己备乒乓球拍和球,学校器材室有20个左右的球拍,但质量较低,手感比较差,还是以学生自带为主;篮球场地众多,篮球50个以上,能满足多个选项班级的教学计划。而这些项目的教师都接受过各个项目的系统学习。
这些不足制约者羽毛球运动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发展,还可能导致羽毛球运动在学生中渐渐失去热爱群体,所以改变这些不足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发展是当务之急。首先要修建一部分室内羽毛球场地,开始可以修一些简易上网球场,以后逐渐改善。其次把羽毛球教师进行系统的羽毛球培训,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还要购买一批高质量的羽毛球器械,防止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了解到了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羽毛球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中对学习和就业的作用以及开展羽毛球教学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存在的不足。较好的完成了此次调查的目的。需要强调的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羽毛球运动组织开展还存在这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慢慢去解决,但是继续改观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改善。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3
1、前言
在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从总体上来研究我国体科所科研工作发展的问题,《中国体育报》20xx年1月10日第7版已有报道,但以人才问题为视角,专门研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却尚未见诸报道。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与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所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同的是,它是一支专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中的专职队伍。本研究拟结合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整体状况,从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展开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今,其内在的涵义已得到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学者们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辩证的发展观。在对人才资源的看法上,该发展观注重人才资源与人才成长环境、人事制度以及教育发展、科技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具体到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则指伴随体育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当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要走优化结构之路,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推进体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为重要使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科研人员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更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36所体育科学研究所。虽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还没有严格按照人事制度的精神去实施,科研工作与运动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与科技创新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欲建设好这支队伍,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优化队伍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并努力营造有利于这支队伍茁壮成长的环境。只有科研人员队伍成功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预定目标,才能促使体科所的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进而提高这支队伍对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率。因而,对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发展状况的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研究,对其作出合理规划。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国体育科学研究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将其科研人员(专职)作为调研对象,共计178人。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读了我国体科所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了解了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状况;从INTERNET网上浏览了朝鲜、韩国、德国体科所科研人员若干方面的情况;参阅了我国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专著,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论文。
(2)抽样调查法。从全国体科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科所,通过函调的方式,了解这些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承担课题研究的状况,为探讨如何优化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作好准备。调查从20xx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xx年元月上旬结束。
(3)比较研究法。为了研究的便利,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系、三峡大学体育系等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状况。将研究对象即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与上述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同类情况进行比较,于比较中评价其队伍结构之优劣。
(4)统计分析法。运用软件对调查所得的众多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科研人员的数量状况
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状况
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学历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1可知,8所体科所中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有3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学历为本科的有92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学历为专科的有3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学历为中专以下的有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本科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共占,居主体地位,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与科研出成果需要较高比例的高学历人员的趋势不甚相符。中专以下学历的科研人员虽只占,但这部分人员学历太低,难以适应科研上水平的要求。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基本上合理,但远不够理想。
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职称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2可知,拥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初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26人,占。显然,高级职称人员与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持平,略显稍高;而初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则略显偏低。这种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宜为,即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稍大于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约为初级职称人员的2倍。
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3可知,所学专业为体育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15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所学专业为理工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2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所学专业为文科的科研人员共计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8所体科所中除湖北体科所科研人员的专业结构(比值为9:6:1)较合理外,其他均不够合理。总局体科所中虽有4名理工科专业人员和4名文科专业人员,但与其科研人员总数相比,比值显得太小。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虽不算单一,却不够合理。
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年龄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处于30~50岁年龄段的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分别占科研人员总数的和。从互联网上到的信息表明,国外著名的体育科研机构中,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至少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5,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中通常有1/4的为学术骨干。与之相比,这两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显得稍低一些。人才群体的最佳年龄结构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最佳年龄区”将向高低年龄两个方向延伸,各国将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年轻化。因而,这种年龄上的比例搭配就显得不够科学。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协作攻关、和谐发展的角度考虑,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这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
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8所体科所中男性科研人员共计1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女性科研人员共计6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超出科研人员总数的1/3、这种性别上的比例搭配比较合理,有利于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合作研究。
科研人员承担课题(省部级以上)研究的状况
从表6可见,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最多的为总局体科所,共17项,其次为辽宁体科所,共4项,其他体科所均为2项。反映出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能力上,总局体科所与其他7所体科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东、福建等7所体科所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量为16项,不及1所原总局直属体院1年承担该级别课题的数量,说明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
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
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也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支队伍的非专职队伍。体科所科研人员则主要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专职队伍。本研究试图将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作一比较,以揭示这两个群体在队伍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此,笔者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体育系、江汉大学体育系、黄冈师院体育系、荆州师院体育系、襄樊学院体育系、湖北师院体育系、咸宁师专体育系、郧阳师专体育系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将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年龄结构比较
虽然用于比较的3个年龄段为近似年龄段,但仍具可比性。由表7可知,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超过80%,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近50%,较体科所科研人员在近似年龄段的比例高出,与体育院系教师中硕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的年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学历人员大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是高校体育院系近年来重点培养与引进的人才。要在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中建设一支年轻的学术骨干队伍,就有必要加大培养与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步伐。
学历结构比较
由表8可见,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达到了的比例,共有14名,而在8所体科所中仅山东体科所有1名博士研究生。这与体育院系近年来出台的优待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才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体科所科研人员中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一学历层次人员所占的比例。体科所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学历层次,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职称结构比较
由表9可见,中、高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均居主体地位,超过80%。稍显不同的是,体科所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体育院系教师中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科所科研人员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初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均在16%左右。
4、结论与建议
(1)从总体上说,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应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优化:在学历结构上,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步伐,尽快通过脱产学习或在职进修等途径提高专科以下学历人员的学历层次;在职称结构上,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以较为合理,应朝着这一目标发展;在专业结构上,科研人员所学专业应以体育专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理工类、文科类专业;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应向着这一方向迈进。
(2)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应注重与体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之间就其中一学科或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各体科所的职责、功能虽相近似,但在科学研究上却有着不同的特色,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建议体科所之间就一些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以利于形成合力优势。
(3)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4
目前课外文体活动真正能够有创新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学校的活动水平还是停留在前些年的跑跑步、打打球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效率的很少。因此,研究三峡技术学院利用体育场地设施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中学课外文体活动资料以供制定策略参考。
2、调查法。调查三峡技术学院体育场地(生均体育活动面积均小于2平方米)及一所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充足的学校课外活动的情况。
3、实验法。针对三峡技术学院体育场地器材采用一些课外活动实验方案。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进行课外文体活动的必要性:
从表1、数据上我们很容易看出,课外活动的开展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逐渐被社会认同,学生处于青春期,我们应遵循其活泼好动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表1、学院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必要性
领导、体育教师、学生:
有必要性:100%;68%;93%
无所谓:0;14%;4%无必要性:0;18%;3%
2、在三峡技术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可行性:
目前三峡技术学院有标准场地的不多,经过调查研究,学院有一个田径场地和露天篮球场若干,这就为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场地条件。如果只要学院领导开动脑子积极探索,还是有条件满足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
3、影响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因素:
我们调查了三峡技术学院对影响活动开展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列举,同时让师生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分)。
表2影响学生课外活动的因素
教师、学生、就业压力:
场地器材:;
领导重视:;
教师水平:;
经费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认为影响学生活动的因素主要有领导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升学重压下学生没有时间,经费问题为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领导对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视程度成了制约体育教师开展工作的最重要因素,而由于考试制度的客观存在性,使学生在学习时间上增加,直接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需对以往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改良,绕过这一矛盾,符合这一大局才能使课外活动得以长期开展。场地器材问题成了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
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三、策略和建议
1、认真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方针,加大体育检查力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进课外文体活动。
2、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课外文体活动质量。在组织课外文体活动中,场地器材薄弱学校要克服自身不足,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方案。
(1)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活动项目。
在项目的选择时方案能否长期执行是重要原因,项目的选择要有两个依据:一是可行,就是活动场地容得下;二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确实有好处,受学生喜欢。传统的课外文体活动方式就是让学生踢足球,打篮球等项目,这确实对部分体育尖子有好处,但它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在解决场地不足的矛盾时,我们可以采用占地小,用器材少的项目。另外还可以选择青少年学生较为喜欢的健美操等形式,也可以选择较为传统的跳绳、踢毽子等项目。
(2)合理组织,注重开始,贵在持之以恒。
体育项目选择后,要充分结合教务处等相关处室,召开班主任会、班干部会让其清楚自己活动的出发点、活动的组织细则,以便统一调度。活动的组织形式:尽量以年级为单位,当天有课外活动的年级不排体育课,每周安排两次活动,加上两节体育课,基本可以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在活动的开始阶段,一定要注意组织纪律,这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全年级大集合、以班级为
方队进行跑步,跑步时强调各班的整体性,不强调锻炼的强度,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也是一种培养方式。跑步结束后各班按照划定场地带开进行跳绳活动,初始阶段可集体进行,当习惯养成后由班级统一进行,刚开始跳绳可以简单一些,随着活动的深入可逐渐增加练习的花样如双摇跳、跳大绳、花样跳绳等。随着活动开展的深入,跳绳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体育文化,不仅仅是在活动课上,其它时间也随时看见学生们跳动的身影。这也正是我们的预期目的。
(3)课外文体活动的形式。
活动课采用大课的形式,前半节进行体育活动,后半节按照事先组织划分进行兴趣小组活动。
(4)课外文体活动的保障。
要保障课外活动的长期性首先要和班级评先结合,引起班主任和学生的注意,其次要和体育考试结合,目前,新《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标准允许学校自己拿出切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评价标准,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最后,学院要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辅导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补助。
四、结论和建议
1、在学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只要加强组织是切实可行的。
2、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要注意结合体育竞赛。既要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出现活动练习项目从而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同时又要在练习中
间穿插竞赛,提高课外活动的兴趣。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5
一、 调研目的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让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可持续、均衡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对全镇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设、体育艺术群体活动的开展、场地设施、器材、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旨在全面分析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采取的促进策略与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
冷水镇各中小学、教学点
(二)调研方法
1、问卷法:
调查体育艺术教师师资队伍状况;经费投入;未来7年发展规划。
2、访谈法:
与体育、艺术教师、校领导、办事处教研干事及学生面谈。
3、观察法:
看档案资料;看场地、设施设备;看器材
三、调研综述
(一)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成绩
1、开齐开足了课时,严格组织管理
调查发现,全镇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教学管理的依据完全来源于上级下达的指导性文件,各校体育艺术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下设由主管副校长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安排和实施。各校均开齐开足了体育艺术课时,并把体育艺术活动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做了细致认真的安排,并得以落实,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健全。
2、因地制宜落实群体活动,竞技成绩、艺术成果喜人。
全镇各校积极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两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克服场地、器材、经费的限制,因地制宜搞好学生群体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有训练内容、方法,有训练记载,充分调动了义务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以体促智,以体育美,以体育乐的目的。“课外一小时锻炼活动”开展率达100%。
各校体育艺术兴趣小组及运动队训练达98%,俱乐部式的体育艺术教学法模式营造了生动、活泼、友善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各校坚持举办1—2次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展月或季体育艺术活动,如“三大球”、“三小球”、广播操、拔河、踢毽子、歌咏比赛、美术作品展等小型多样的比赛活动,在参加各级体育、艺术比赛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体育艺术教育设施简陋,但成果喜人。
3、体育艺术教师素质迅速提高,稳定教师队伍
冷水办事处积极响应国家、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争取指标先后组织体育艺术教师到武汉等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体育艺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创建平台,落实体育教师服装等有关待遇,并在评先晋级中优先考虑。真正提高体育艺术教师地位和待遇。
(二)我镇学校体育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艺术教师地位不高,编制不足。
调研中发现,我镇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教师人均每周上课在14—18节不等,但额外工作量大,按照21世纪课改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校1—2年级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保证每班每周4节体育课,其它年级3节体育课。目前体育艺术教师编制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村小师资严重匮乏,学生只知道上体育课就是玩。
从教师年龄和职称结构看,中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仅占5%,而高级职称为零。从社会舆论看,虽然近年来反复提倡提高体育艺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可实际落实还是远远不够,存在的差距还很大,轻视体、音、美和对体育艺术教师的偏见依然存在,多数学校在评先评职时不能够考虑体、音、美学科的特殊性和艰苦性,晋级评优存在偏重文化课教师的现象,体育艺术学科教师评高级职称更是可望而不可及,部分体育艺术教师被迫转岗或下海,造成体育艺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2、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失修。
冷水镇义务教育经费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财政困难,尤其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艺术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学校体育艺术不能很好开展。调研发现,许多学校体育艺术经费所占比例不到学校教育经遇的1%。有的学校每年甚至零投入。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艺术工作不够重视,在资金筹措方面存在等、看、靠的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地想办法给予解决。
部分学校体育艺术场地设施建设不够科学,部分设施被占用,体育艺术设施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由于养护不善,大大降低了器材设施的使用寿命,致使器材频繁损坏,甚至报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春、秋、冬多风季节,各校体育场地扬尘现象严重,很大程度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给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三)促进体育艺术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的策略与措施建议。
1、加强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狠抓师资培训。
建设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体育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体育艺术的开展给体育艺术
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更要有突出的学识和引人注目的人格风范,还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法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知精神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必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加大体育艺术教师培训的力度,教育部门应把体育艺术教师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一方面要抓住“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培训工作,制定政策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我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形式,对现有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校际相互观察、交流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派出部分兼职体育教师和有兴趣的富余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和函授状大队伍。提倡校际之间教师相互聘任。促使他们更新知识,增进专业教学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使体育艺术教师享受与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积极性,稳定体育教师队伍。
2、不断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件》中规定的体育经费,努力达到全国平均,在经费的使用上,每年应有大致的固定比例,切实解决有些领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计划但难以落实的问题。
在教育经遇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艺术经费增加创造了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不断加大对学校体育艺术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也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经费,迅速改变学校体育艺术遭遇严重短缺的局面。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学校体育艺术场馆设施不被侵占,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配置,从制度上保证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卫生、安全、整洁、舒适的现代化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翠绿的草坪、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运动场景中,去奔跑、去跳跃、充满生机和活力地成长发展。
3、重视群体教育,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形成。
实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仅重视体育艺术课程教学而且还应重视群体活动和兴趣小组的训练等群体教育,坚持每年举办两次田径运动会制度,积极组织“六一”、“五四”、“元旦”及“三八”师生体育、艺术汇演活动。因此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校的群体活动。建立青少年业余体育艺术俱乐部,组织多种运动项目的课外训练运动竞赛,并以“体育与艺术”“积极生活”为主题,有计划的开展体育艺术节等活动。建立群体教育的评估标准,把体育艺术群体活动作为对学校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要从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认知水平、体育艺术素质、体育艺术能力和意识着眼,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新体系。将体育艺术教育的实施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形成课内、课外、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育模式。采用教育部门、体育艺术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多边互动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氛围。
4、加大体育艺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力度。
体育艺术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艺术的目标,国家教育部把体育课改变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是我国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面临新的教育观念、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体育艺术课程必须加大改革和建设的力度,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修订体育艺术课程计划,使体育艺术教学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弹性化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艺术实践能力和体育艺术素养,使学生的终生体育艺术思想形成和发展。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间互动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体育艺术教学环境。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活跃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会议座谈等方式,对全区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开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区制定了系列扶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区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文化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1个乡(镇、街)和145个村(社区)先后完成了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提升,127个村建有农家书屋;健身场地实现镇村全覆盖,形成了“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健身圈。20xx年,我区送戏下乡79场,送电影下乡2022场,皮影戏巡回流动演出37场;展出书法、摄影等作品2300余件;开展太极剑、旱龙船等文艺表演培训30余班次;举办五一快闪、油菜花节、杜鹃花节等文旅活动10余场次;1万余人次参加篮球赛、象棋大赛等各类全民健身赛事。
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欠缺。一是缺少专业管理人才,乡镇文化干部一人多岗,流动性大,存在“专干不专”的现象,难以有效地组织文体活动,导致文体场所易建难管,“铁将军把门”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缺少农村文体艺术人才,“文化低、老人多、新人缺、业务弱”的现象比较严重,且随着农村文化艺人的转业、辞世,后备人才匮乏,部分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出现了传承危机,如广寒寨乡的茶灯表演。
(二)文体服务供需不对称。一是农村文体活动中可供村民选择的有限,文体部门提供的文体服务按老一套来,已逐步落后于农村居民对文体生活的需求,如送戏下乡节目编排重复,群众多次观看,造成无人想看无人来看的局面。二是由于村民劳务繁忙、居住分散,常住居民偏老偏小,部分村组开展文体活动时流于形式,不宣传、不组织,导致农村文体活动开展不广泛、不平衡、不经常的现象严重。
(三)政府花钱购买服务上存在差距。一是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力度不够,往往停留在简单完成任务的阶段,农村组织文艺表演、体育赛事还停留在请野班子、找熟人,小打小闹、自娱自乐的层面,缺乏影响力。二是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质量不高,送戏、送电影或者文艺培训班的效果如何,大型演出、赛事外包服务质量怎么样,是否存在购买单位简单执行或偷工减料的情况,对此文体部门和承办单位的深究和监管的力度不够,急需责任部门的监管、帮助和扶持。
(四)文体活动经费不足。一是文体场所建设和设施配备依赖上级奖补资金,存在手续繁杂、时间长久、划拨不及时等情况,给农村场所建设和设备购置带来困难。二是农村文体活动场次频、人员多,设施设备更新换代频繁,经费安排依赖乡镇、村级自筹,造成经费预算紧张,影响农村活动组织开展的积极性。
三、有关建议和意见
(一)夯实队伍,培养人才。一是建立农村文体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以聘请文体志愿者(如当地热情人士)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实管理队伍,做到农村文体活动有人管、有人干、有事干。二是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大力挖掘民间艺人和乡土文艺人才,对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档,制定适当的补贴政策,鼓励他们从事农村文化创作、表演和宣传工作。三是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区级文体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定期对农村文体工作者在理论上、业务上进行培训。
(二)整合资源,社会共建。一是合理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并加大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二是强化财政性资金保障,争取中央财政公益性资金(如体彩公益金)。三是整合利用各方面资金,结合所涉及的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文化遗产保护等,提高效率。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以赞助、冠名、设立奖金等形式捐资助建,鼓励和支持多方投资的`体育企业或体育项目进入农村。五是拓宽农村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充分利用现有文化体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政府引导,拓宽阵地。一是扶植民间文化艺术体育团体,积极引导、适时组织文化体育活动,通过让他们来承办中、小型的活动、演出,既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水平,同时也节省了政府的人力物力。二是加强文体部门与农林水、群团、学校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街)之间的联系互动,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开展湘东十佳乡村春晚评选,湘东十佳徒步路线、采摘园、龙虾园评选,优秀木匠、泥工、铁匠等手工艺人,优秀唢呐、大鼓、二胡等文艺工作者,优秀体育指导员、瑜伽(太极)练习者评选等,既发动群众、又贴近生活。
(四)立足本土,突出特色。一是发掘、整理、宣传我区各地乡规民约、族规家训,积极开发具有地方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项目,大力鼓励促进以皮影戏、傩文化、制种文化、知青文化、采摘文化等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开展。二是巩固和发展东桥油菜花节、麻山葡萄节、白竺桐花节、腊市龙虾节、老关干塘节、广寒杜鹃节等文化品牌,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以组织评选种植养殖能手、农耕比赛等活动,把农村文体建设与农家乐、农产品等文旅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旅游以及其它产业协调配合。
(五)加强监管,压实责任。一是文体活动责任部门要专门制定年度管理目标和措施,对农村文体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督促管理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如文体设施建设进度、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质量效率等。二是各乡(镇、街)、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和兴趣,规划好文化体育活动项目,提升公共服务场所利用率,做到有序、常态化运行。三是严格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营业性演出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7
素质教育是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一次大的飞越,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作为一个县级小学,也在努力讨论和研究如何来推广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体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素质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如何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各所学校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影
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学内容的因素、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因素、场地器材的因素等方面。
通过对旬阳县城关二小五年级的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利用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状况来探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使学生们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得到锻炼,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旬阳县城关二小五年级随机选择50名学生。其中男28人、女22人。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XX县XX二小五的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为100%,回收有效率为100%。
2、访谈法: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一些问题。
二、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通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方面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体育课非常感兴趣的有20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0%;一般的22人,占44%;不喜欢的8人,占16%。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一般和不喜欢的人数较多,占60%。经过和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到以下原因导致学生因自身原因导致对体育课兴趣不浓。一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体
重偏胖的学生在逐渐的增加,而身体偏胖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完成锻炼任务,在学习中被其他学生嘲笑,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引起这部分学生内心产生抗拒的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二是有一些天生体质差、体弱多病的学生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三是由于怕累、怕脏、怕叫苦导致对老师教的技术动作躲避练习。
(二)通过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情况了解到,学生对于游戏类项目的内容十分喜欢,选择该类型的学生占到被调查学生的54%,可见学生们喜欢游戏,喜欢以游戏为教学内容的体育课。其他内容的体育课,学生的喜欢程度分别在短跑类13%、跳跃类21%、球类44%、自由活动22%。值得一提的是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上男女有一些差异。男生以对球类兴趣较浓,女生对跳跃类有较大兴趣。这说明在小学阶段男女性别的差异开始影响了学生们对事物的选择,从而导致了兴趣的不同。
根据调查情况了解到学生对学校体育课兴趣的大小和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小学体育课的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那么我们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应该调查清楚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置体育课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愿意自主地参与到锻炼中去。
(三)对体育课中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上了解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希望师生互动进行教学活动占75%,师生关系对体育
学习兴趣的影响占65%。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体育活动中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较大。学生喜欢的老师,在体育课互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得到锻炼,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了欢乐,让学生们在欢乐中锻炼,在锻炼中感受快乐。
(四)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可能,同时在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许多学校缺乏全盘计划,不顾实际地扩招,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许多矛盾的激化。校内的许多硬件设施相对不足就是其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旬阳县城区学校也有同样的现象,用于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严重。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本校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并不是很满意。
从影响学生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运动的调查原因中了解到,场地器材的因素占65% ,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16% ,教材内容的原因13%,怕做的不好别人笑6%。学生如果因为场地受限,上课时不能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积极性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容就易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例如,男同学喜欢踢足球,但是基于许多学校的足球场地不够用的现状,他们只好“望球兴叹”,对体育课抱失望的.态度;而篮球课往往是六七十人在一个篮球场活动。如此不够的体育场地与设施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另外,人多场地少的现状,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慢慢地很多学生因为这些原因而放弃了原本爱好的体育。种种现状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乃至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因此,加强体育设施硬件的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利于他们锻炼的客观条件刻不容缓。
三、结论及建议
(一)加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强健的体魄才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潜移默化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把枯燥的体能训练变成游戏活动,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学生是否喜欢他的课关系非常密切,体育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新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扮演着学生崇拜的偶像,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比较感性的一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学习该老师所教授的学科,也会因为喜欢而去努力的学好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组织些和学生互动的环节,做好学生的示范和楷模作用,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完成教学任务。
(四)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提高体育教学环境。学校不断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给学生一个好的锻炼环境是增强学生锻炼兴趣的必要条件。学校首先应有一个让学生足
够活动的操场和跑道,必要的球场和各类体能训练的设施。学生只有游走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也就会不由自主的参与到锻炼中来。体育教具应逐年增添和更换,做好设施的后勤保障。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8
按照20xx年度工作安排,科教卫体委员会于7月20日至25日,组织省政协委员赴阳江、茂名、湛江三市,开展“我省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体育局的情况介绍,深入三市下属阳东县、阳春市、化州市、茂港区、廉江市和麻章区等六县(市、区)实地考察,并与基层群体工作者及群体活动爱好者进行座谈,听取各方意见。同时对韶关、梅州、汕尾、江门、肇庆、揭阳等六市的情况进行了书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农村体育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农民体育健儿在国内外比赛中屡创佳绩。随着省市体育工作重心的不断下移,各地体育部门积极推进农村体育工作,通过开展“体育节”和“体育三下乡”活动,组织小型精干的体育工作队伍深入乡镇,指导农村开展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表演、活动,把体育器材、体育服务、体育知识送到农民身边,引导农民参与体育健身。
20xx年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显示:我省乡村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3.3%,比全国9.2%的平均水平高出24.1个百分点。20xx年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中,我省农民体育健儿获得23金、27银、15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居全国第二。我省许多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像佛山的龙舟、舞狮、武术,中山小榄的毽球、顺德均安的女篮,阳江的风筝,深圳龙岗的农民健身秧歌等等不但在国内比赛中获得了较好名次,还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屡创佳绩。到目前为止,我省有53个县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有65个县被授予广东省体育先进县称号;有76个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田径、游泳、举重、篮球、风筝、龙舟、龙狮、武术、漂流等项目获全国“体育之乡”称号。
(二)农村健身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省19498个行政村中,已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有1573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7%。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小康社会体育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德庆县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按照“就近、就便、贴近实际、满足需求”的原则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于20xx年率先完成“村村有篮球场”的目标。廉江市提出了“四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把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与解放思想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集合、与行政村规划调整紧密集合、与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紧密结合、与行政村文化中心建设紧密结合,采取“四个一点”即上级争取一点、财政安排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市财政投入324万元,完成工程324个,预计到20xx年底,廉江市可提前完成“村村有”的建设任务。
(三)农村健身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省1148个乡镇和432个街道中,共成立各类人群项目体育组织1500个。在已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行政村中,共成立各类体育组织与队伍21770个。乡镇一级的体育组织也逐步健全,揭东县针对全县体育管理机制不健全,乡镇、街道体育机构和人员缺位的情况,县体育局提出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措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批复明确各乡镇、街道文化站负责辖区体育工作,并改名为“文体站”,体育专干到位,业务开展到位,县体育局还培训配齐了村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贯通的体育组织网络,为全面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支撑。
(四)农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每年有计划地培养镇、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一批热爱体育事业、具有体育指导能力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村干部、农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他们成为基层农村传授健身知识、指导和组织健身活动的骨干力量,通过传、帮、带,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德庆县在完成“村村有篮球场”的任务后,通过“服务下移”(即下到乡镇办班)方式,挑选人员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目前各镇、行政村都能独立开展体育比赛的编排和组织工作。
由于我省乡镇、行政村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管理体育工作,体育工作与活动开展主要依靠当地体育社团来完成。近年来,各地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体育社团,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廉江市通过老年人体协、太极拳协会等组织,组织和引导了城区及附近乡镇的群众开展太极拳活动,并组织巡回演讲团下乡传授健身知识,现场辅导健身项目,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我省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场地设施建设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全省121个县(市、区)中,有57个县(市、区)没有体育馆,60个县(市、区)没有训练馆、39个县(市、区)没有田径场、50个县(市、区)没有游泳池、45个县(市、区)没有全民健身广场;全省现有乡镇1148个,已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并达到标准的镇309个,尚有839个镇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或者没有达到标准,未达标占73%。全省现有行政村19498个,尚有6288个行政村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未达标,占32%,要完成上述三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光靠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政府的财政以及社会各界的投入支持,但欠发达地区财政和社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调研的大部分县、区,多年来财政预算安排对农村体育的投入都是零。要实现“到20xx年,全省100%的行政村要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二)网络不健全,农村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省、市、县三级都有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工作,但是到了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负责体育工作,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乡镇不多,这些情况,导致管理、服务网络不健全。基层体育没人抓,上级体育政策贯彻难,一些地方体育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在技术指导方面,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65088人,但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于农村的仅有16665人,仅占总数的25.6%。国民体质测定活动也难以深入到乡镇、行政村一级。这些存在问题,使得全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活动项目不多,组织松散,氛围不浓,水平不高,距离有组织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甚远。
三、促进我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现状,已具备了解决农村基本体育设施建设的条件,建议省、市、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明确列出农村体育经费,要认真落实两个帮扶政策,一方面加大省市体彩公益金向经济欠发过地区农村扶持的力度,加强省市体育部门对县镇村基层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珠三角与东西两冀、粤北山区之间的对口帮扶机制,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落实省体育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制定的《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20xx-20xx年)的通知》要求:到20xx年,要完成全省村村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有3767个行政村没有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9.3%,这部分“硬骨头”工程都是分布在我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困难,按原来的模式投入经费恐怕难以完成任务。按照《通知》规定:建设每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省补助1万元,县、村自筹2万元,到目前为止,多数地方已按要求县、村配套解决了设施建设问题。而剩下下的3676个行政村均颁在欠发达地区,无力拿出配套资金,如此拖下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建设目标。与我省发展水平相当的江苏省,早在20xx年就完成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的目标。为此,我们建议,完成3676个行政建设所需的1.13亿元资金,由省财政一次性支持解决,以确保到20xx年目标的完成。
(二)以开展各类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主题活动和竞赛,以活动和竞赛促参与、促普及。继续举办“体育节”、“体育下乡”等活动,组织各级各类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大型主题活动,并努力使其形成相对固定的活动体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精品,如龙舟、舞狮、武术、风筝、秧歌等。通过创建国家、省级“体育之乡”活动,树立特色体育典型,推进农村体育活动广泛发展。
(三)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展群众性的农村基层体育活动,既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整体素质的有效形式,也是满足农民体育文化需求,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措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农村体育娱乐设施。建议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县区体育工作的内容与标准,加大对县、镇、村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要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革为契机,配备体育专干、落实有关经费、建立规章制度,使“文化站”成为推动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加快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的建设,将体质测定工作延伸至镇、村一级。健全常年开展体质测定的工作制度。定期公布体质测定结果,提出科学健身和提高体质的指导意见。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争取到20xx年,每个行政村都配备2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体育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体育的调研报告范文08-22
学校体育调研报告06-23
体育工作调研报告03-07
体育发展调研报告09-27
体育调研报告范文09-26
学校体育工作调研报告12-14
大众体育调研报告11-11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调研报告11-14
调研的报告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