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06 18:19:44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情感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1

  大学时代纯洁无瑕的爱情,总让“过来人”记忆犹新。最近东莞某高校的学生利用微信对大学生展开情感调查。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42%的受防学生还没有谈过恋爱。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较为放开,80%男生表示很正常,大三女生认为正常的也超过了60%。

  “情圣”仅7.5%

  调查报告显示,42%的学生还未初恋过,有58%已经有过恋爱经历。而在谈过恋爱的学生中,有近半数的同学有两次以上的恋爱经历,有5次以上恋爱经历的“情圣”仅7.5%。虽然有过恋爱经历,但目前“保持孤单”的比例超六成。当然,大部分同学对校园爱情还是充满憧憬的,77%的同学希望在大学谈恋爱。

  数据统计分析,有近7成的学妹更喜欢师兄。“学长,成熟可靠,带我成熟带我飞”的话语,看来“防火防盗防师兄”不过是个玩笑话。近9成的师兄也更喜欢师妹,可谓两情相悦。不过师弟就比较悲剧,几乎没有师姐会喜欢师弟,师弟还是先老老实实呆着,等待属于你们的师妹吧。

  男生主动表白,女生也主动

  表白注定是要男生主动,7成以上男生表示会主动表白,女生主动表白的比较少。不过大一的学妹会更踊跃表白,达到45%;大二女生下降到37.2%;大三45.2%,面临毕业的大四女生临又升到了47.1%。

 挖墙脚方面,愿意的.同学并不多。女生基本在6%以下,大一女生表示会“挖墙脚”的占4 .8%;大二降至3.5%;大三女生占6.5%,大四女生则飙升至17.6%。而男生远高于女生,平均(大学各年级)比例超30%,大一男生选择“挖墙脚”的占21.5%,大二男生占15.2%,大三男生占44.4%,大四男生占30%。这个也许跟某种潜意识有关,女生觉得是可耻的。而男生则认为,反正“你俩还没领证,哥敢爱敢恨”。不过到了大四,女生愿意挖别人墙角的人数增加,达到17.6%。

  毕业=分手?

  关于异地恋,大学男生与女生的态度差异不大。大四男生认为“很正常,客观因素影响严重的”占20%。认为“纯扯淡,毕业和分手没什么关系”的占10%。表示“看情况,和感情深度有关”的占70%。大四女生认为“很正常,客观因素影响严重的”占23.5%;认为“纯扯淡,毕业和分手没什么关系”的占5.9%;认为“看情况,和感情深度有关”的占70 .6%。

  婚前性行为,女生年龄越大越开放

  婚前性行为是个敏感的话题。问卷调查显示,男生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旺盛”,在各个年级觉得“很正常,你情我愿”的平均比例超80%,其中,大一新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很正常,你情我愿”的占75.2%,大二达到91.3%,大三下降至76.5%,大四男生则有90%。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则由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大一的女生表示“不太正常,年纪太小”的比例高达60.3%,“很正常,你情我愿”的仅39.7%。到了大二,“很正常,你情我愿”者明显增加,达52.3%。到了大三,两种态度与大一时几近相反,表示正常者已达61.3%;大四女生竟达82.4%。

  当代大学生对情感的交流和看法,已不同于从前。未来大学生的爱情观,势必也会有所改变。尽管处于大学阶段的同学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维,但在感情方面还算是朦胧状态。学校对学生们情感方面的教育,还是需要重视。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2

  我们于xx年年5月~6月,对树人大学大三学生的在校情感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树人大学的大三学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在校大三学生的情感动向,深化教学就业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都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树大大三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三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见附)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 当代大三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 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 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三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 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张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 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二) 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 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 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 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二、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树人大学大三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三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 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 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 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3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树大大三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三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见附)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 当代大三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 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 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三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 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张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 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二) 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 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 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 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树人大学大三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三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学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 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 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 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4

  1.调查背景

  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难得知存在着许多本土的以及非本土的因素在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其中不乏经济、文化以及主权问题等方面,那么在这全球经济大变革,时代步入快节奏的背景下,我们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怎样的呢?尤其是大学生,我们的爱国意识又如何呢?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

  2.调查目的

  对于此次调查,我们着重把握当前时期我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对其中所凸显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以及提出我深度的见解,以此共勉,希望增强我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调查对象

  4.调查方式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和盛校区)50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

  5.调查结果分析

  (1)对于“我们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了解的程度”的问题。13.5%选择了“比较了解”27.5%选择了“一般了解”,而有29%的人选择了“不太了解”,21%的人选择了“不了解”。

  由此可见,尽管现如今大众传媒发展的很快,我们很容易了解到上诉知识但仍有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状况不甚了解。

  (2)针对“就个人而言,爱国主义方式有哪些?”约有12%的人选择“将自身的价值寄托祖国的需求中”,又21%的人选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11%的人选择“时刻关注国内外新闻”,又22%的人选择“树立名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反对崇洋媚外,热爱传统”,15%的人选择“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美德”,只有13%的人选择“在日常行为中彰显爱国主义情感”。

  从中亦透露出大学生爱国心理,一方面虽没有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但从爱国主义者情感来讲还是会铭记传统道德和热爱传统文化。同时,爱国主义情感都表现在自身情感的寄托方面,难以表现在日常行为小事中。

  (3)对于“你认为爱国主义表现的重要性方面”,80%以上的人都认为“重要”。

  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从层次心理来讲,在校大学生对于我国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对于身为中国人,绝对多的大学生都有一种自豪感。亦证明了此点。

  (4)调查中对于“爱国主义的举动”,很多人都选择“支持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不受他国的欺压,积极参政议政,支持国内产品”,但仍有少部分人选择了“不学外语,禁止洋货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尤其是日、韩国家的产品)”。很显然,当前大学生对于大的爱国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认识到“爱国”的深度意思,只是一种作为中国人的意识同时掺杂个人情感的表述而已。

  (5)在选择“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大多数同学选择“一般都热爱”同时对于“外来文化”一半同学选择“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显然数据的本身并不能说明说明问题,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对于传统文化表示热衷的程度很低,主流思想是“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但为什么现实中仍津津乐道和一味追求西方文化,尤其是当代青年人对于外来文化的狂热程度也大大超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6)“你会不会移民,如果条件允许,你打算移居哪个国家?”,80%的人表示“不会”,20%的人表示“会考虑”而且多数移民到欧美发达国家,并没有选择亚非登发展中国家,其中日、韩都很少在人们考虑之内,通过咨询可知,大多数同学对于亚洲某些国家有较强烈的民族憎恨感,所以没有太多人愿意在这些国家长期的生活,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用仇恨去报复仇恨。当然,对于国仇家恨,我们也不能忘记。然而,对于一些想移民到欧美国家的现象便可以反映出这些人的基本社会价值观的整体取向了。

  (7)在“中国现状的经济发展问题方面”,调查中的大多数大学生都提出了诸如“政府工作应透明,经济才是当前的工作的重心,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城乡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只有少数人选择了其他的.建议。

  可见,当前的大学生还是可以客观的去面对一些事情。对于国家的现况表示强烈关注,希望国家向好的方面发展,并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运用正当方式指出。

  (8)对于“假如中美,中日开战,中国收复台湾,你将会怎样做?”。85%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参战,武力解决”等这样的回答,有少数的人主张用其他的方式打击假想敌,也又很少人想到的是应该立即调停,避免战争。

  这不能立即说明当代大学生是属于好战的一代,只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对于本国,对于世界形式的了解,以及是否理性的去面对各种问题的现象。这其中有一些亦然成为“仇恨一族”,渴望用武力去还击一切,对我们持敌对态度。

  (9)“就目前大学生中盛行在书桌上悬挂国旗,把国歌设为手机铃声,你如何看待?”有30%的同学认为很好,是爱国的表现。有18%的同学认为出发点很好,但实际意义不大。有52%的同学认为很幼稚,不是爱国的表现,是一种跟风。

  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这些行为,大多数的同学都理性的看待此类表现行为,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多样化,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现出一种跟风,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深思。

  (10),“如果条件允许你出国留学,你的动机是什么?”有29%的同学选择了“感受异国文化,丰富自己”,有13%的同学决定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然后为国建设效力,有20%的同学想深造自己,在国外寻求更好的发展,而有38%的人选择了提升将来求职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当前是经济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由此,对于爱国的这一点,来我们大学生又难以有全面的认识,只有个人对生活的狭义追求。这就更需要我们大学生提高爱国主义情怀,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当中去,促进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民族的自信心。

  6 .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上诉结果,结合口头咨询与座谈会等形式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关心国家出路和前途的发展,对中国的未来要有信心,爱国情感的多元化,但未能合理的表达。

  当代大学生对于“爱国“已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但深层次,理性的看待就不那么理想了,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自我发展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有着浓厚的,狭隘的民族观念,对某些国家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结,在爱国的框架下,更多的表现出作为一个公民以及个人情感在内的爱国行为。有时,甚至是个人的喜好主导的爱国意识,但普遍有着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并以中国人的身份而感到骄傲。

  虽然很多大学生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但爱国主义的行为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不足的思想认识滋生不妥的爱国方式和观点,以及在爱国行为上一些“有心无力”的现象。

  对于“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想必也是“熟悉而陌生的”从小到大,我们在教科书中,影视传媒中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但是有很多人认为在和平年代谈“爱国”是不必要的,是庸俗的事。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活着。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公民的言行对国家有利就是爱国的,而不是很在乎你的方式;从义务的角度来谈,行动应该是出于爱国,而不是出于爱国的需求,以情感来看,有些人觉得只要意识里又爱国的观念就行了,行不行动是例外的事,关键是我们无法划定爱国主义行动的范围。就好像你无法评定好心人办了坏事的行为是否是正义的,所以也就无法定义什么是爱国主义。当然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存在相对清晰地认识。认为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种精神境界又能够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会努力为增强祖国的实力做贡献,他的言行必然不会有损国家的尊严,在必要的时刻,甚至会为国家的尊严而献身。

  当代大学生爱国行为都都表现在爱国主义情感形式化,但国家遭遇重大的灾难或国家取得巨大成绩时。热血澎湃的青年大学生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加油。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大学生任然是爱国的并且表现尤为积极,但是在平淡的现实中,我们也都只是为自己生活而生活,很难处处想着国家,也很难做到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当代大学生在现实与自我期待中试油很多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痛恨社会的不公平,追求外来文化、外来事物。一方面对本国的文化流传、经济发展又爱又恨,因此出现爱国情感的多样化、极端化,且情感多于现实中的行动,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人生,而少有人将自己的价值与国家的利益相融合,同时爱国情感,爱国行为呈现单一性,片面性,大众化。很少有人涉及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等方面的内容,这之中当然有着教育体制的弊端的体现,桎梏大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心理教育,大多数的同学千篇1律的谈爱国,但事实上只是一种个人的情感加上公民意识而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十分复杂,但不可一概否之,毕竟在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他们还是具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

  7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引导策略

  在进行策略引导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弄明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是什么?

  爱国主义是当前中华民族最强有力的凝聚力

  爱国主义需要热情,但不需要狂热,需要感悟,但更需要理性。

  爱国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熬过主义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社会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的新时代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让爱国主义成为永不过时的主题。在充分了解爱国主义情感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那么在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增强爱国主义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我们就必须以整个时代背景进行着手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1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一个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着其他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包括一些信仰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等。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从而实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引导,增强和发扬爱国主义的理性思想。通过社会教育的多元化开展,是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爱国主义的实践中。

  ○2关注社会的热点,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

  大学生的情绪具有建立在动态性,开放性和感染性的基础上的不确定性和高传导性,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充分唤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就现实而言,大学生在面临社会与自身的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很难使各级祝贺发扬爱国主义,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也同时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发展在社会重大事件中。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玉树地震事件上,大学生都投入了很多烦人努力,用行动诠释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从中同学了爱国主义是有效的、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热点问题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和引导,爱国主义实践的良好教材。专家、学者、媒体评说员,以及高校教授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各种问题,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正确引导和传授的爱国主义情感。

  ○3从最根本的教育入手,引导大学生以及所有的人民,铭记书本中的科学理论,让人们社会实践中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内心去感知“祖国的存在,祖国的伟大”,而不是盲目、非理性爱国,中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祖国,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将爱国的思想和理性的爱国行动相结合才能算是真正的爱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这样。

  ○4大学生爱国总的来讲必须是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只有坚持科学性,才能在爱国主义实践中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把握人类前进的客观规律,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性爱国,只有坚持爱国主义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创造有利的社会关系。爱国是通过人的行为来体现的。因此,科学爱国应是我们的初衷,也必须是我们的最终。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关系多样化的今天,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有着不同的新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

  ○5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应以全局观念来统筹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全面充分的发展自我,还要有意识的将自我价值与国家利益相联系起来,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并着重体现在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对国家重大事件的面前理性的思考与科学的行动上加以体会和把握,就客观因素而言,社会应充分的展现爱国的思想内涵。而针对我们大学生,学校的教育就尤为重要了。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使我不仅对我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了一个更清晰

  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此次调查中锻炼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人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对“爱国”这一主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组织朋友收集资料,加以整理,并以座谈会、口头咨询、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此次活动对于提高我的认知水平又很大的帮助。 “爱国”是一种激情与理性的交融,是一种真挚的情感。作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力量,我们要更懂爱国,要更注重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爱国”是维护国家的利益,促进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国防意识。以“振兴祖国为己任”将思想用行动表现出来。

  最后,我希望自己通过努力的学习,将真正的爱国主义想传播给更多的人,为爱国行动而努力的付出,做一名优秀的中国人。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5

  大学生情感调查报告这项调查结果是6月25日发布的,调查由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完成,共访问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6所大中专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除交际困难外,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

  约有30%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参加了4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心情极度沮丧。我今年要从医大毕业,却没有办法进入好医院工作,我甚至不敢想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是瞎子,但却是择业时的盲人。

  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黄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调查发现,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学生心理问题分阶段各不相同,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活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而和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过度的压力使大学生们在情绪上容易失落苦闷。一名接受调查的大二学生说:我总是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和抑郁,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觉得索然无味,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现在我睡不好,经常做噩梦。

  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6

  中学生的情感,在小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上,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要求,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在几个主要方面增添了新的色彩。(1)充满热情,富有朝气。(2)情感的两极性明显。(3)情感内容不断丰富。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已由学习活动和集体生活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如对钻研自然科学,参加社会活动的体验;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友谊和初恋的体验;对个人前途和祖国未来的体验等。(4)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中学生已能克服小学生体验的具体性、表面性,开始从事物的本质方面产生体验,形成内部深刻的情感。整个中学时期,情感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地深刻化。(5)情感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情感比小学生要稳定得多。一旦对某门学科或某项活动有了爱好,就能达到迷恋的程度;一旦和某个同学建立了友谊,可以达到“牢不可破”的程度。这些都表明,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情感倾向日趋定型,同时由于调节、控制能力逐步增强,到高中阶段情感的表露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6)情感的效能也明显增强,即情感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激励作用显得愈益明显和重要了。

  观察中可以看到,中学生喜欢唱、哼歌曲,喜欢写诗、吟诗,遇到喜事往往欢呼跳跃,手舞足蹈。有人曾作过一次调查,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唱歌的占86%,喜欢吟诗的占34.8%;高中生爱唱歌的占78.2%,喜欢吟诗的占48%。可见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并善于表达感情,与成人相比,显示出他们生动活泼、富有朝气。

  中学生对国家、社会充满热情,在关于国家前途态度的问卷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抱着悲观态度的只占20%左右,而抱有乐观态度的则占50%以上。中学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他们往往是英雄事业、英雄行为的热烈追求者。有人采用问卷法,对目前中学生作调查,结果见可见,教师和家长,用英雄业绩引导,有的放矢并讲究实效地教育中学生,这是符合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和他们健康成长的规律。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的作用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这种不断增长的个体需要时而受到社会的认可而得到满足,时而受到社会的否定而难以实现,这就是中学生发生复杂的、摇摆不定的强烈情感的主要来源和根据。另外,由于青春发育期性腺功能显现,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的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这就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种状况可能是中学生情感两级性明显的生理原因。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这种两极性情感的变化,逐步使中学生的感情符合社会需要,使他们的`情感既热烈又有社会意义与价值。

  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智力和意识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许多新观念、新观点,这些与不断增长的高级社会需要相联系,就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社会性情感增强,有人曾有目的地观察过两个初中班和两个高中班学生需要受挫时情感的变化。学校在一星期前为学生订了星期日的电影票,学生盼了一星期,到星期六突然接到通知:为参加麦收,部分学生要在星期日参加劳动。尽管学校作了动员,但放弃看电影而投入劳动的两个初二班与两个高一班的学生情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调查统计中学生的情感尽管两极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的。他们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初中生对自己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些,波动性明显,往往还不善于使自己的情感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的支配,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高中生的控制能力则随着知识、智力的发展,意志力和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而提高,并逐渐地与前途、理想交织在一起,显得比较稳定、持久和善于自我控制与调节。但是,高中生的激情在一定场合仍表现得比较明显。教师和家长要培养中学生的挫折耐力,使他们学会调节情感的本领。挫折耐力就是对挫折情境的预料和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情绪、情感是能够意识到并受思想意识的调节的,但人在受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理智降低,做出不该做的事。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就要引导中学生加强道德意识和乐观主义修养。同时增强挫折耐力,学会对复杂的事情进行全面分析。对挫折的情境做好预见性的思想准备,一旦出现挫折,会冷静分析挫折的内外因而采取恰当的行为,并学会在激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情感的自我调节。初中生尽管不像儿童那样掩盖不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极力使自己的情感不外露,但由于调节、控制能力较差,情感仍容易外露,出现一时激动的情况。高中生在这方面就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了。他们能够根据一定条件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形成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逐步了解和掌握中学生情感稳定性的变化,不能仅仅以他们的表情作为判定其思想感情的依据,而应该综合

  一段时间的全部表现及其个性的特点,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作出结论,这样才比较可靠。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为了使中学生形成健康的集体情感与个性因素,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中学生集体主义行为修养的培养,如谦虚、谨慎、正直、直率、与人为善、真挚相处并能对付各种各样的变化,以提高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成正常的同志式的关系。有人曾对500名犯罪青年和500名一般青年作过“什么时候结交朋友最多”的调查,发现两组青年都是在中学交朋友最多,调查资料表明,在500名一般青年中间,遇到问题时,有19.5%的被试宁肯“向朋友倾吐”,而不愿意和父母商量。因此在中学时期,他们往往把互相真诚、坦白、亲密当成友谊的宗旨。

  中学生的朋友大多数是相同或相似年龄的同性别的同学。中学生在结交朋友的个数、依恋程度、友谊交往的内容及稳定性都是有差异的。总之,中学生的友谊感在迅速地发展着,健康而真挚的友谊是中学生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动力。但是,如果引导不好,就会发展成为江湖义气,导致拉帮结派,甚至于违法犯罪。因此,教师

  和家长要注意中学生这方面情感的变化,如果发现他们产生这种情感,要因势利导,把这种情感逐步引导到正常友谊和集体荣誉方面来,使它成为维护良好的集体荣誉与同志友谊的基础。

  中学生的性意识与向往性爱情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年龄的差别,又有性别的差异;既有一般倾向,又的特殊的情况。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调查,一般地说,80%以上的初中生和半数以上的高中生,对两性恋爱还很朦胧,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极少数的初中生和20—30%的高中生已经了解如何谈情说爱,但出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教育,还不致把这种念头付诸行动;也有10%上下的中学生,主要是高中生,从向往到见诸行动,并过早出现初恋或有两性关系上的越轨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对过早恋爱的中学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懂得其害处,教育他们将精力放在求知识、学本领上,并让他们懂得在两性问题上应有的道德观。对于那些为了猎奇或从异性中寻快乐的行为,不仅要讲清道理,而且还要从道德观念上让他们严肃地认识这些问题。

  中学阶段是道德感逐步稳定和成熟的时期,爱国主义情感、劳动情感、社会公德情感等等,都要到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才深刻化,并为中学生的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础。道德感的培养是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

  中学生的理智感,主要指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求知欲表现在学习活动上,是指对学习的兴趣,对疑难问题的好奇心和追求解决问题的体验等方面。有人研究了目前国内中学生的求知欲,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目前中学生求知欲的趋势。

  心理学工作者曾以学生对作业态度为指标,研究了1200名中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有八种,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常常刻苦钻研到深夜;遇到不会的问题,非做出不可;有做不出的题目时,总要反复看几遍,最后独立思考去完成。第二类,边做边玩(或听广播、看电视);有不会做的题目就抄别人的;遇到难题就去问别人。第三类,不想做作业;不会做就将作业扔到一边去。调查结果表明,第二类的被试最多(45.2%),第一类的被试几乎接近于第二类(42%),第三类的被试只占少数(12.8%)。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的求知欲,尽管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其积极性还不算太高,有待于培养。

  中学生美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绘画、音乐、舞蹈、阅读文艺作品等活动中发民兵了美感;二是对人的外貌也产生了一定审美体验。中学生在文艺活动中的美感,一般地说,更多地指向作品的内容,很少注意作品的艺术评价;更多地指向具体事实情节,很少注意艺术形式。这一点可以从对500名中学生“最喜欢”阅读什么书的调查数据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说明。

  因此,进一步培养中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力,发展他们的美感,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之一。

  中学阶段开始,由于性意识的萌芽与发展,中学生逐步产生对自己和对别人外貌方面的审美体验。他们注意自己的外貌,喜欢受到好评。有的中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安,例如,女生担心发胖,男生顾虑长得矮,脸上长疮等等;有一定生理缺陷的中学生,开始产生为缺陷而痉的体验。也是从这个阶段起,中学生对自己形象的美比较重视,注意穿着打扮和仪表风度。对自己的形象产生新的情感,注意外貌,这是从中学阶段起,整个少年期和青年期较突出的心理特点。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这样折心理特点为,加强对他们传授有关的生理解剖知识,并进行美育教育(仪表美、心灵美的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引导中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于学习,并健康地成长)。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情感调查报告06-17

中学生的情感调查报告01-10

大学生情感调查报告02-03

关于大学生情感的调查报告01-10

关于大学生与父母情感状况调查报告02-06

学生调查报告06-09

学生调查报告11-06

学生的调查报告11-04

大学生的经典情感语录01-10

大学生学生调查报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