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扶贫报告

时间:2023-02-01 09:47:26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有关扶贫报告4篇

  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扶贫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扶贫报告4篇

有关扶贫报告1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面我将**镇社会扶贫工作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富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辖13个农业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非农业人口0.36万人,幅员面积5058公顷。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96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57元。在四川远达集团公司董事长张远平、四川泰丰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元刚等一批民营企业家的带动下,成功人士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目前已累计募集资金1.5亿元左右支持家乡各项建设,形成了 “归雁经济”独特的**模式。

  二、取得的实效

  (一)募集社会资金量大。近年来,我镇共募集到社会资金约1.5亿元。

  1、土地村募集资金5千余万元(其中绝大部分由四川远达集团董事长张远平出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助学济困难,产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等。2、金竹村募集资金9千余万元(其中绝大部分由四川泰丰集团公司出资)打造农业综合体建设。具体为:打造现代观光农业,红酒品鉴中心,精养鱼,花卉苗木种植,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济困助学等。金竹村刘家臻投资近800万用于家乡房屋改造和杜快中小学建设。

  3、农场、**、徐家、艾家等村募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0万元用于扶贫(主要投资于公路建设、民生工程等)。

  4、镇扶贫开发协会共募集到资金30万元专门用于扶贫开发工作,支持贫困户用于家庭农场、传统产业等发展。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变。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重点,为致富奔小康提供硬件设施,目前,全镇形成了180公里硬化公路,基本达到到村到组,部分村已经实现到组入户。比如:金竹村在四川泰丰集团董事长宋远刚带动下,累计投资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00余万元),在金竹村流转土地2200亩,用于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甜橙等,打造新村居民点一个,星级农家乐2个,宝石树红酒品鉴中心1个。目前,在土地村、金竹村的引领下,全镇成功人士都行动起来,涌现了刘家臻、程明、李洪、游文兵、阮咸成、廖云波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感恩社会,关爱下一代。

  (三)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镇扶贫协会认识到产业扶贫发展才能让群众得实惠,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生猪、条粉、枇杷、稻田养鱼等产业,为产业扶贫提供政策支持、平台保障。经过艰辛努力,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四)扶贫助学上新台阶。

  全镇在助学上有良好的氛围,截止目前已累计对贫困学生社会捐资助学共574人,捐助资金200多万元。20xx年开始四川远达集团董事长张远平对土地村考取本科和专科人员进行补助:一本以上每人8万元,二本每人5万元,三本每人2万元,专科每人1万元,两年共助学资金78.1万元。

  (五)农民增收脱贫明显。

  近三年,农民增收人均达20xx元,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157元,其中土地村人均达到12000元,金竹村人均达到11600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镇相对贫困人口还有706人,贫困人口比例为1.69%。

  三、工作开展情况

  开展了“六动”行动。镇扶贫“两会”在党委的领导下,加强横向、纵向联系对接,主要采取“六动”感召成功人士参与家乡各项建设。

  一是以乡情感动。**镇是老板们的“根”,越有成就便越有衣锦还乡的念头,根据这种深厚的故乡情节,镇扶贫“两会”在故乡亲人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纽带。二是真心联动。逢年过节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声问候,一声祝福,送去乡情的温馨。三是以诚意打动。尽最大努力解决好在外成功人士老家的实际问题,符合原则的,最快办理;不符合的,诚恳解释,竭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以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方式向成功人士介绍镇情、发展思路和重大项目,坦诚告诉他们镇里存在的困难,同时,宣传成功人士对家乡的贡献,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回报乡亲、反哺家乡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五是以榜样带动。始终营造和烘托一种带动和影响的氛围,成立了**在外成功人士建设家乡联系点,并制定了联系制度,变原来松散式为有组织的机构。尤其在张远平、宋元刚等榜样的感召下,形成了老板集群。六是以联络互动。每年定期召开迎新春成功人士茶话会、归雁经济座谈会、经济社会发展通报会等形式,让成功人士了解家乡发展情况,积极动员社会 不力量参与扶贫。

有关扶贫报告2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创新发展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扶贫就是扶贫开发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20xx年x月x日至x日,xxxx县政协第十三界委员会农经界别组赴兴隆考察调研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通过对三桥滨州移民新村、兴隆玫瑰农庄和卡麂坪传统古村落民居保护的考察调研,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扶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增添扶贫攻坚措施,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已成为各级政府使命崇高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一、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

  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

  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培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xxxx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家乐1000家,总床位12000个,餐位15680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

  三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万亩,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多万株。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农户实现年收入超xx万元;发展脐橙30万亩,油橄榄6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景区、铭阳等3个2a景区、回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大程度处于扶贫部门自说自唱的阶段,宣传推荐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凸显;公安特种行业管理,文化、工商、税务、旅游、卫生、防疫等部门管理服务还没有跟进,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还没形成。

  (二)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周期的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形成的多是“几间房,几张床,天热歇个凉”的低端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产品缺乏市场分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效益不佳;开发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三)发展环境急需改善提升

  贫困村多处边远高寒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往往是对外交通条件是最差的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必须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级、用电保障、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环境条件。

  (四)服务管理缺乏规章规范

  一是制度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由于跨多种行业,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服务职责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

  二是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有经营行为,就有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经营过程中,主顾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纠纷都有可能发生。由于条件限制,乡、村、户处理纠纷的能力已很不适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需要。

  三是人员素质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操作中,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五)乡村旅游扶贫“扶强不扶弱”

  由于贫困户多数是经济、能力、条件多种致贫原因叠加的结果,住房条件、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大多不符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所必备的要素,所以乡村旅游扶贫的扶贫性也在一定程度饱受社会争议和质疑。由于乡村旅游投入大,点多面广,贫困户大多和旅游扶贫政策沾不上边。

  三、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共同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是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这一重大意义。

  (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操作性严肃性

  一是科学规划。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策划规划。要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县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快xxxx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与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x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突出扶贫特色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高起点、高规格制定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主题。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文化、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扶贫品牌。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必须对全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突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立足生态涵养发展,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主题,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产业布局。要以“保护资源环境、荫泽子孙后代”主题。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乡村旅游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节庆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目的地。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示范户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农民新村建设、民族发展、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用电保障、环境整治等行业部门资金。

  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三是鼓励和支持项目区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扶贫开发方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体系。把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贫”规范管理转变升级。

  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联席制度。

  三是走专业合作化道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示范户”的模式,实行标识标牌、星级评定、收费标准、客源分配等“四统一”规范运行管理。四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

  (六)创新机制,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是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方式。对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在享受乡村旅游普惠政策的同时,可以享受d级危房改造、宅基地复垦、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灾救助、三峡库区移民等政策的叠加扶持。还可以享受扶贫的信贷贴息、低息和无息借款等特殊政策;由企业开发的旅游景区,政府给予相关扶持政策时,将扶贫责任捆绑给企业。企业必须履行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门票收入提成用于贫困户扶危济困、社保扶贫补助、经济发展扶持等扶贫义务。建立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探索无偿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机制,实现循环使用、滚动发展。

  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乡村旅游扶贫资源集体所有、村民共享。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等方式明确并公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利润分配、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使乡村旅游扶贫成果真正惠及贫困农户。

  三是建立扶贫项目成果巩固机制。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指导工作,建立“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机制,发挥扶贫项目效益。

  总之,xxxx乡村旅游扶贫要立足生态涵养区发展“三步走”战略,以“建设长江三峡国际休闲度假中心”总体目标,以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和天坑地缝景区为依托,以产业化拓展为平台,以发挥乡村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走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和可持续一体化的道路。

有关扶贫报告3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畜牧业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铜川畜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国家统计局铜川调查队联合市畜牧局、市畜牧站,赴宜君县、印台区和耀州区,广泛深入乡镇、村组、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合作社、养殖场、贫困户走访,掌握了畜牧业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结果显示:铜川市畜牧部门积极落实扶贫政策,全力组织实施开展畜牧业扶贫,畜牧业扶贫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养殖企业主动担当、帮扶带动,贫困户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畜牧业扶贫政策

  近年来,铜川市畜牧工作按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总体要求,历经了“由圈到场”、“由散到整”、由“传统到现代”的提升转变,形成了北部山区以肉牛、肉羊为主,南部塬区以奶牛、生猪为主,城郊区以蛋鸡为主的畜牧产业板块,畜沼果配套的有机循环农业模式初步形成。2017年,全市畜禽存栏199.71万(头只),肉、奶、蛋总产量分别达到1.69万吨、2.68万吨、1.6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3%。

  铜川市政府出台的《进一步加强生猪生产实施意见》、《奶牛生产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强力推进了奶牛生产示范市、生猪养殖基地、宜君肉牛基地建设,促进了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省市规划建设的宜君肉牛养殖基地重点县、印台蛋鸡生产基地、耀州高端牛奶基地县为主的畜牧产业为产业扶贫奠定了基础。创新性成立的铜川生猪产业联盟、羊产业联盟和陕西天天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联盟抱团应对市场,为新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及产品销售起到了重要作用。铜川市制定的《铜川市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先地位。以贫困户脱贫为核心,以208个村3108户1.02万特色产业脱贫人口为目标,以做强做大致富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扶贫主体为载体,强力推进产业脱贫行动,培育100家以上示范性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500户以上增收示范户,帮扶带动500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全市确定的208个贫困村中,适宜发展粮、畜、药特色产业的68个村,已确定 22个村发展畜牧养殖,结合贫困户脱贫意愿,生态养羊、林下养鸡、标准化养猪、肉牛及特色养殖成为贫困户关注的热点。

  二、畜牧业扶贫主要做法

  按照“南部奶畜、中部猪鸡、北部山区牛羊”的畜牧产业发展布局,坚持特色畜牧产品向优势区集中的原则,针对依靠畜牧养殖扶贫的22个村,引导贫困村、贫困户采取托管代养、贫困户自养等方式,启动实施生猪产业联盟、羊产业联盟,探索畜牧业全产业融合全面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

  (一)主要做法

  1.精准到村定方案。通过与扶贫、农业、包村干部、贫困户共同商定方案,确定22个村畜牧业扶贫项目。

  2.精准到户定措施。通过与区县农业局联合开展调查,对22个村1100多户群众的意愿进行归纳梳理,分类设计畜牧业扶贫方案5类,供群众自由选择。

  3.精准到人抓培训。根据建档立卡资料,对1100余户0.35万人,制定三年畜牧业扶贫培训计划,2017年培训1700人,2017年培训1800人,2018年巩固提高。

  4.创新模式促产业。针对贫困户养殖资金、技术、劳动等制约因素,组建生猪、羊产业联盟,设立融资担保基金500万元,采取“抵押贷款、养殖技术、生产管理、饲料供应、疫病防控、产品销售”六统一模式,由龙头企业带头发展会员50户,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

  5.科技示范树典型。市县两级畜牧科技人员深入贫困村户,抓推广、促示范,每个贫困村培育5户畜牧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5个贫困户,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进畜牧业精准扶贫。

  6.政策支持育龙头。铜川市出台财政支持产业脱贫扶持相关政策,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作为主体,带动5户贫困户以上的财政贴息20万,每个项目支持100万,并优先申报相关畜牧业扶贫项目。

  (二)主要亮点

  1.托管代养方式。印台睿娟合作社担保,从就业局以创业免息贷款形式给每个贫困户贷款5万元,合作社以每年出栏50头生猪,每头生猪盈利200元的标准,给贫困户每年分红1万元,时间为2年,2年给每个贫困户分红2万元,目前带动10户贫困户。

  2.参股分红方式。印台亚蒙肉牛场从扶贫办给每个贫困户贷款1万元,以入股形式参与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每年给每个贫困户分红1000元,时间为3年,3年给每个贫困户分红3000元。

  3.借鸡下蛋贫困户自养方式。宇谷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4个乡镇10个村110户贫困户418人。合作社免费给每个贫困户发放50-400只2-3个月的青年鸡,贫困户利用自家的院落、果园或废弃的老宅子等场地进行散养,并用自产的玉米、豆子等粮食喂养,贫困户喂养1个多月到120天左右就开始下蛋,蛋鸡的防疫、养殖技术、上门回收产品等服务由合作社免费负责,鸡蛋由合作社以每枚0.8元的价格回收,贫困户蛋鸡产蛋率60%-70%。一只鸡每月产20枚鸡蛋,每年产240枚鸡蛋,可以增加192元的收入。一年半后淘汰蛋鸡,钱归贫困户,调研期间每只淘汰鸡价格是12元,1只蛋鸡每年可以增加200元收入,100只蛋鸡每年可以给贫困户增加2万元收入,时间是5年。2017年该合作社从市农业局以扶贫产业项目得到50万元,主要用于给贫困户购买鸡苗,已分批给贫困户发放1万只蛋鸡。该合作社引导贫困户进入产业链条,使贫困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宜君县中华蜜蜂保护协会养殖基地位于太安镇范寺村,占地100亩,现养殖中华蜜蜂1800箱,年销售产品5吨,产值110万元。协会带动110户贫困户,以贫困户自养方式进行精准扶贫,协会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贫困户生产的土蜂蜜由协会以每公斤200元价格统一回收,统一包装销售,110户贫困户平均每户4箱蜜蜂,每户每年产蜂蜜20公斤,每户每年增加4000元收入。

  4.以粮改饲方式。宜君县浩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繁殖母牛圈舍2栋,标准化牛舍100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06头,其中基础母牛62头,后备母牛35头,主要从事繁育小牛及销售。该合作社带动34户贫困户68人。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饲料种子,贫困户每年种植两茬饲料,第一茬为黑麦草,每亩合作社收购价格为700元。第二茬为青贮玉米,每亩合作社收购价格为800元。贫困户种植饲料的亩纯收入为1200元,每人可以种植2亩,每年每人可以增加2400元收入,时间是2年。同时,贫困户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若长期务工,年薪3万元,按季度付给工资;若短期务工,按天结算,每天100元。

  5.“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方式。铜川市鸿伟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兔养殖、种兔良种繁育、兔饲料制粒加工于一体的特种畜牧业养殖企业,流转土地100余亩,建成年出栏百万只良种种兔扩繁基地,现拥有商品兔舍10座,种兔舍5座,固定兔笼位2.3万余个,主要以托管代养方式进行畜牧业精准扶贫。2017年公司牵头成立鸿伟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扶持带动全市1000余户贫困户发展肉兔养殖,其中扶持带动耀州区8个乡镇36个村700余户,同时在宜君县、印台区直接对接4个合作社组织,扶持带动贫困户360余户,贫困户每年增加3000-8000元收入。公司对散养户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标准收购”的“五统一”服务模式,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产品回收双协议”(仔兔回收协议、商品兔回收协议),并且制定保底回收价格。对集中托管养殖户,公司按规模养殖场模式进行管理,设置专职检疫防治员,实行“三统一”(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消毒),“三集中”(集中养殖,集中销售,集中治污),提高养殖效益。公司从每年的托养利润中分红给贫困户,同时采取保底分红,保证贫困户收入。

  公司利用技术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扶贫模式,帮扶包括印台区红土镇孙家砭村、庞家河村、周陵农业园区、宜君县棋盘镇水沟门村、太安镇等3个乡镇的5个自然村设立合作社组织开展肉兔养殖产业扶贫,公司供种、供料、供设施,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受帮扶的合作社修建场地,负责管理,产品公司统一回收,开展技术服务,开展肉兔养殖技术培训,切实抓好兔产业扶持效果。开展养殖技术专题培训160场次,基地参观学习50余次,上门技术指导1200余次,发放养殖手册3000余册。

  6.联盟聚焦促扶贫方式。铜川市羊产业联盟成员达到189个,存栏良种肉羊达到 4.5万只,占到铜川市肉羊总存栏量的60%。已带动贫困户596户,聚焦五个产业脱贫难点,精准施策按需定措施。聚焦缺资金的困难,由联盟与金融机构对接,给每户直接提供5万元的免抵押贴息贷款。聚焦缺劳力的短板,联盟组织专人,对全市有意愿发展肉羊养殖的贫困户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在科学评估后,登记建档2100户,其中,缺劳力家庭750户,占总户数的35.7%。联盟设计了代养和托管等合作方式,让贫困户当“老板”,联盟来“打工”,依靠手中的资源坐在家里也能赚钱。聚焦缺技术的现状,专家指导。落实《铜川市科技精准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每一个肉羊养殖专业村派驻1个科技特派员。由联盟负责邀请专家,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技术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参观交流学习,相互借鉴经验。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肉羊产业发展论坛,集思广益,明确方向、目标和经营策略。聘请了西农和省上2名研究员,帮助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标准。聚焦怕风险的心理,联盟买单。通过调查,贫困户对发展畜牧业,最担心的是市场和疫病风险。针对市场风险的.问题,联盟与贫困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让贫困户感到,只要愿意养,即使跌价也不会赔本;针对疫病风险的问题,一方面由联盟技术人员免费上门打疫苗做好防疫。另一方面是由联盟联系保险公司并统一组织参保,发生疫病有理赔。聚焦不愿养的实际,跟着赚钱。对没有家庭养殖习惯,也不愿意从事养殖业的贫困户。联盟积极发挥作用,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实施粮改饲示范,带动贫困户种植青贮玉米。对有果园的贫困户,推广三叶草、苜蓿草等固氮类牧草,改良土壤,获得复合收益。对相对贫瘠的土地,带动贫困户改粮食作物为黑麦草种植,大幅提高亩均收益。以牧草延长产业链,让贫困户参与联盟发展、分享产业收益。

  三、发展畜牧产业扶贫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产业扶贫是拔掉“穷根”,实现稳定长期脱贫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选定发展扶贫产业时,应按照“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入,农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性改善”的原则,进行科学布局和认真谋化,坚持树立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的理念。一是要选准选对产业。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原则,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充分市场调研考察的基础上,选准选对产业,规避产业选择的盲目性,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规划。二是要发挥各部门各方面的政策、信息等资源优势。乡镇、包抓部门、村两委、贫困户齐上阵,共谋产业发展,共定产业脱贫措施,形成产业扶贫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好村集体经济薄弱,“三变”改革与扶贫未有机结合的问题。三是要选准龙头企业,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因为龙头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强、有经验,易获得市场资源,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易形成优势畜产品品牌。四是要发挥贫困人口的脱贫主观能动性。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应考虑贫困户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应在贫困户扶智扶志方面下功夫,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五是要将脱贫任务与产业发展融合考虑。既要考虑当下的脱贫任务更要谋化长久的产业发展,解决当下和长远的问题。六是要考虑畜牧产业的实际。现代畜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的产业,不应以传统思维谋化畜牧产业扶贫,以发放几只羊、几头猪,百拾只鸡发展畜牧产业,更应关注设施、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更需要现代设施设备、现代生物技术的支撑。

  四、推进畜牧业精准扶贫的几点建议

  (一)推进产业扶贫与农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

  为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应优化畜牧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与脱贫开发深度融合。一是以生猪产业联盟为平台,结合招商引进的正邦“120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百万头生猪产业基地和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形成生猪产业“润民达康”、“铜川正邦”特色品牌,增强生猪产业的新动能,推动生猪产业;二是以羊产业联盟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引进中天羊业,打造100万只肉羊产业,形成“程明肉羊、铜川中天”优质品牌,带动肉羊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以蛋鸡产业联盟为平台,充分发挥大匠蛋鸡的优势产业,推动蛋鸡产业升级;四是以奶牛产业联盟为平台,打造奶牛及饲草产业,带动饲草产业发展,推动奶牛饲草产业转型升级。

  (二)提升畜牧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支撑作用

  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创新联盟加大对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向科技进步和装备驱动转变。一要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二要强化实用人才培训;三要强化与省上四大产业体系合作,引进适用关键技术;四要搭建畜牧科技扶贫专家团队,发挥在铜的省市拔尖人才的作用。

  (三)推进畜牧发展担保基金破解融资难题

  一个产业健康发展,除政策引导支持,更需要以市场化手段获得融资进行发展,市农业部门、金融部门应建立机制,推动金融服务畜牧业的方式方法创新,降低门槛,搭建起“银行+保险公司+产业基金+产业联盟+新型经营主体”的铜川畜牧融资新模式,解决养殖场户融资难问题,同时对贫困户落实好畜牧政策性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四)壮大集体资产推行农村“三变”改革

  从培育健全新型经营主体(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包装支持、村级清产核资及互助资金协会的建立完善、引进龙头企业、加大土地流转等方面入手,制定”三变”改革方案,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真正在畜牧产业发展中形成贫困户和农民的保底、分红及工资性收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五)切实加强对畜牧产业扶贫的组织领导

  积极发挥行业指导引领作用。一是各级畜牧部门、产业扶贫机构,应加强对产业扶贫规划、政策的宣传、示范,推广产业扶贫创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强对畜牧产业扶贫工作好做法、好典型、好模式的梳理总结推广;三是加强对畜牧产业扶贫领域

  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营造良好畜牧产业扶贫氛围。

有关扶贫报告4

  根据市精准办《关于做好迎接省委精准扶贫工作巡视的紧急通知》(**市精扶办字〔20xx〕46号)要求,县果业局对政策落实、精准识别大数据比对及脱贫退出机制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结对帮扶工作、扶贫各项机制的落实完成、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等情况迅速的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

  根据《关于做好迎接省委精准扶贫工作巡视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由主要领导负责调度相关工作。一是召开了工作动员部署会,制定了分工明确、切实可行的自查自纠办法。二是成立了精准扶贫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由果业局主要领导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精准扶贫工作人员为成员,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

  二、对照政策,查找问题

  1、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我局通过发放政策宣传单、张贴政策指南和下乡入户面对面宣传、帮扶贫困户等措施对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落实。

  2、精准识别大数据比对及脱贫退出机制建设情况

  一是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开展工作,安排了由专门人员负责,具体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二是我局制定了产业扶贫验收办法,对种植了果树的精准扶贫户进行了验收。

  3、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我局20xx年合计下拨扶贫资金5万元。主要应用于:1、**村下―新屋通组道路,完善了**村基础设施建设;2、帮扶农户建设了两个蔬菜基地,带动了20多户贫困户务工。

  4、结对帮扶工作情况

  我局结对帮扶贫困户数为24户,其中通过发展产业和参加务工脱贫户数为9户,目前剩余7户低保户、15户扶贫户。在结对帮扶工作方面1、我局采取了领导挂4户、干部挂3户要求;2、专门安排一名领导一名干部常驻**村负责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3、实行全局其他干部一月一下乡、一季度一慰问举措和时常电话联系贫困户解决贫困户在生活、发展产业和务工的多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5、扶贫各项机制的落实完成情况

  我局按照《产业扶贫验收办法》对多个乡镇贫困户发展了果业的产业进行了验收,目前合计验收果业面积为360多亩,户数为72户,申请奖补资金为25万多元。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力度,加强对工作中存在的虚假数据上报、瞒报、弄虚作假等现象进行严厉的查处,确保我局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扶贫报告】相关文章:

扶贫调研报告01-18

扶贫调研报告01-19

个人扶贫报告01-12

有关扶贫报告02-01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09-02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01-07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01-03

关于扶贫调研报告01-31

扶贫的开题报告的范文01-23

扶贫社会报告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