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报告(15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城市社会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市社会报告1
面对苏州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加强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为老年人提供以人为本、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现就我市有关养老服务的现状、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一、我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口情况
到底,我市户籍人口633.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26.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数的20.02%;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8.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9%,占老年人口的14.5%。
按照目前老年人口的增长趋势,到20xx年底,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50-15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数23.7%左右,养老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二)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到今年底我市养老机构达到178家,养老床位数27355张,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1.6‰。
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市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城市大于农村,中心城区大于外围城区。集中表现在高龄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量较大,而我市养老机构总床位中,护理床位只有4900多张,仅占床位总数的18%,护理床位拥有率只有3‰,距离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发[20xx]46号)文件中“到20xx年护理床位达到老年人口数12‰”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养老机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十一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事业,从底养老机构135家,养老床位总数8330张,实现了大幅增长;机构增加了41家,增长30.4%;床位数净增加了19025张,增长228%,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距离上级的要求,以及养老机构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力量积极性虽高,但实际投入建设的少。十一五期间,我市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等政策,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民办养老机构从的8家发展到48家,民办养老床位从不足1000张增加到7244张,分别占机构总数和床位总数的27%和26.5%。但这一发展趋势与周边养老事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上海市目前民办养老机构数和床位数占比均达到80%以上,厦门、青岛等市民办养老机构占比都达到了70%以上。
我市民营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事业进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没有明确的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我市虽然有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其中没有明确养老机构建设的规划;有的地区虽然有规划,但规划不透明,民营力量不了解规划的具体内容。二是有的地区因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不太愿意进一步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三是政策扶持得不到落实,有的地区不能认真贯彻上述“两个《意见》”,不兑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补贴。四是租用厂房、学校等闲置房屋改办养老机构时,消防合格证无法办理。
(二)土地资源紧缺,成为制约养老机构建设的瓶颈。养老机构建设的用地问题,是制约养老机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古城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地价不断攀升、租金持续上涨,养老机构的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加上因卫生、环保原因,古城区严格控制护理机构的发展,因此,使得古城区老年护理床位“一床难求”的现象更加显现。
(三)民办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简陋。以沧浪区为例,民办养老机构大多数为个人出资兴办,其出资人大多数为小投资者,还有部分下岗职工,其兴办的资金大多数为自筹、借款,在资金投入、场地租用、设施购置、人员聘用等方面较为谨慎。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基本上没有绿化空地、休闲空间及活动场所,这些都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个人之所以不愿意投资养老行业,主要是因为投入成本大,在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上,还常常会出现难以得到落实的问题,加之物价水平、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造成养老机构赢利微薄,投资回收期较长。同时,政府给予的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吸引不了大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四)服务水平低下。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构养老的供需矛盾,但由于开办人的指导思想、运作理念、管理水平、资金等原因,致使这些养老机构在服务、管理上还不到位。机构养老首先应重点满足有护理需求的老人,但民营力量考虑成本和风险,在建设养老机构时,总是考虑投入与回报的比例,尽量减少成本。
现有的民办养老机构普聘用的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外地劳动力和本市下岗职工。她们一般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还缺乏必要的培训,再加上护理人员待遇较低,她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较差,对服务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的几点建议
从目前我市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面对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现实,政府采取相应养老对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还不够,缺少制度保障。养老机构建设作为慈善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项目还没有真正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一)加快地方立法,明确政府职责。养老问题已经是制约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苏州,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同样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20xx年通过的《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要求,“编制和落实《苏州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养老机构的建设规划并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建议加紧进行促进养老福利事业发展的地方立法,特别是要在立法中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明确各类养老福利设施(包括养老机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的'公益、慈善性质和相应的公建配套要求,新建小区开发商要无偿提供养老设施配套用房。
二是要实现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利用,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年人、学龄人群等各年龄段人口的变化情况,调整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的用途。鼓励利用闲置厂房从事养老服务。
三是要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各街道(镇)的职责,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责任分解落实到街镇。要把养老机构与政府实事项目新增养老床位建设同步考虑,实行签订责任状制度,一级对一级负责,改变目前养老机构建设和养老床位建设,只是民政部门责任的现状。针对郊区、农村养老机构需求和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建议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鼓励、吸引城区老人前往郊区养老机构养老。
四是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监管的立法研究。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就必须从法律法规上去做。在目前国家尚无具体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管理地方性立法的研究,苏州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研究也要先行一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确保建设用地,增加政府投入。养老机构建设虽然由民政部门主管,但民政部门并没有任何场地资源。因此,发改委、规划、土地、住建、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养老机构建设。发改委等部门要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规划;规划土地部门要出台强制性规定,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参照学校、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把机构养老纳入建设规划。
要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参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养老福利事业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在土地供应、政策优惠等方面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
(三)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要以构建适度普惠型养老福利为目标,形成多层次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引导作用。养老服务事业,将是未来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政府必须对养老服务事业起主导作用。公办养老机构(福利院、敬老院)要转变思想观念,把过去只为三无、五保老人服务,转变到兼顾社会寄养老人,充分发挥现有养老机构资源作用,实现向有需求的老人开放,为养老服务提供示范引路作用。
二是提升民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政府在出台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养老机构的公益性和慈善性。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积极开展专业护理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实施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现代化手段管理养老机构,进一步实现养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积极发挥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作用。要尽快成立苏州市养老服务待业协会,经常开展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对于解决苏州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养老机构过程中,既要注重数量的增长,又要在建设质量和标准方面符合“三区三城”建设的要求,使我市养老机构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城市社会报告2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寻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那么在学校里,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居首位的“德”又如何呢?调查结果:a)9.8%的老师只强调学习,从不教导学生的品德;b)xx年的心理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中学生对德育评价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据“对学校各科开设的课程满意度”之调查题目的结果看,中学政治课的平均满意度为2.60,已接近取值“③”--“态度一般”,即使平均值仍在“一般”与“较满意”之间,但有近40%的学生评价很低,这表明了中学德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2.学生在家庭内、学校内缺乏与家长、老师的情感交流,就调查问卷中“交流状况”一题而言,“与同学谈心或讨论问题”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频繁、最为主要的形式,用ss中的descriptive(描述性统计)功能得出中学生总体对“与同学交流与讨论”一项的总体平均值为.87,在取值①“非常多”与②“较之多”间,靠近“较多”,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中,同辈群体和首届群体间的交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正是在这种交流中个人开始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作为一个社会的“准成员”逐步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含义和规范。其次,“与父母一起看电视”的总体平均值为2.53,在取值②“较多”与取值③“一般”中间。但相比之下,语言的交流状况则不是很令人乐观,“与母亲谈心和讨论问题的总体均值为2.7已靠近”一般“水平,”与父亲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 3,”与老师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62,已在”一般“与”较少“之间,且大大低于与母亲的交流状况均值。由以上数据得知,青少年选择的交流对象首先是同学或朋友,其次是母亲,再次是父亲,最后才是老师,这同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有关,据调查,仅有.7%的学生承认经常有老师到家中家访,有xx年期的中学生而言,是一种缺乏认同与肯定的不利因素,故而当我们在“自我评价”一题中询问“您觉得自己是否独立”,回答值的平均值为.88,非常靠近值②“一般”水平,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面对以上家庭环境难以培养自我的独立感与成就感。同样,我们就学校的各项情况也作了满意度调查,在涉及到的2个学校方面选项的询问结果中,学生反映最不满意的就是“作业太多”,其次为“课本内容单调、乏味”,再其次,中学生对“师生间缺乏理解与交流”也不满意,这是三个主要的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填鸭式”教育的直接弊端,中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应该在学习中具有很高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填鸭”教育一方面使师生关系容易趋于紧张,另一方面又可能剥夺一部分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例如社交方面,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大都重升学而轻素质教育,据调查,仅有xx年正处在性意识的有意识自我发展时期,而且对于此方面的了解一般不多,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工作,以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如果在青春期的前期没有科学的性知识的学习,则将给他们带来以后生活的苦恼和人格的不良发展倾向,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青少年学生性知识的获得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正式的“地下渠道”得来的。在“黄色传播渠道”的调查中,就一般~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渠道而言,在当代中学生中,同学或同辈群体之间的口头传播是了解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有46.0%的中学生曾听过自己的同学讲过不健康的黄色故事或笑话。而较之以往不同的是,黄色的书刊的影响已让位给黄色录像和光碟,有29.4%的同学曾读过或见同学读过黄色的书籍,而有40.4%的同学曾看过或见同学看过黄色录像或光碟,这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情况,中学生目前的性知识不仅来源不够科学,而且有被现代高科技的声、光、影、动作俱备的~录像、光碟腐蚀心理的趋向。这对他们的不良影响较之以往单一的黄色杂志书籍更为甚,而当今的中学生家庭内,给孩子购买电脑的家庭比例已上升至7.2%(指城市内),在这些家庭中的父母们,我们认为他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电脑知识,随时了解自己的子女电脑的使用情况,避免孩子用电脑当作~观赏的工具,防微杜渐,不让~文化玷污他们的心灵以上列述的道德协调状况;人际沟通状况;对学校家庭环境的满意度;性生理教育四个方面的问题均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寻找当代中学生对其家庭、学校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态度,是有助于解释他们的社会人格特征的,这也正是我们罗列出以上的调查数据的原因。
三、偶像崇拜与人格倾向--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
偶像者,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具有极高认可度的某种人的类型,人们乐于接受这一类型人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以至价值观。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附着较强烈、情感的社会行动--崇拜,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偶像,能说明该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及现实阶层地位的分布状况;传统的价值观和外来的价值观,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理想的人生目标等等外在社会因素是怎样在个人的意识里生根发芽,并接受与其他思想的碰撞?而偶像崇拜即是这种“内化”的一个现实例子,只不过它体现得感情较为强烈罢了,什么样的社会即会有什么样的合理性社会人格,“xx年代以约翰列农为首的甲壳虫‘摇滚乐队”成为那代人的世界级偶像,美国前总统卡特也说:“他的精神甲壳虫乐队的精神’--急躁活跃和认真诚恳,嘲讽和理想主义都加在了一起--成了整个一代人的精神。”而十余年前在我国曾十分流行的一首歌曲以“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的歌词成为一些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也跟当时我国社会的普遍心态有关,偶像崇拜与社会人格相互影响的关联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偶像类型的划分标准带给我们一定的困难,因为考虑到某种偶像大多与其职业有着固定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求解析。在问卷题目中列出的十余种偶像类型--它们其中大多数是按职业类型而确立的,而且这样做的结果也能让我们通过目前社会上的十余种主要职业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地位的分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是本节标题下附加“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副标题的目的。
在我们的调查中,询问了“你最崇拜哪种类型的人?”得到以下结果:在所列的3项偶像类型中,选择“体育明星”作为崇拜偶像的人数最多,占总体的5.2%,其次为歌星和电影明星占总体的3.8%,由此可见“星”在中学生心中的份量,共有29%的学生崇拜明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渴望自主、渴望展示自我、期望自己成为社会注目的中心。这一点是同上文的调查结果不谋而合的。同时有3.8%的人选择了不崇拜任何人,在这里,自主意识选择了一种略带反叛精神的形式出现,这样的青少年已不满足于崇拜他人,他们变得敢想敢干,他们或许崇拜的就是他们自己!不管我们赞同与否,这种社会人格却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所要求的,中国太需要一批自视颇高、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了!位居第三的选择是“军人”,占.6%,当今的军人身份受到中学生的青睐与其享有的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关,而且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不大太平的国际政治环境又使军队的实力有所上升,其在未来将报考高校或参军的中学生中形象有所改善。接下来是“科学家”,占0.7%,传统的崇拜偶像已不大占优势,代之而起的是对“商界名人”的崇拜,占8.9%,可见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已告别了往昔“耻言商”的旧日景况,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已具有对财富追求的理想目标,相比之下,选择“著名政治家”为崇拜偶像的只占4.9%,选择“优秀教师”作崇拜偶像的仅占2.2%,由此我们可以想像虽然师范院校在高考中也是报考的热门,但在报考的考生中又有多少人是以当老师为人生的理想呢?传统的偶像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已日益显得没有魅力,其中选择“生产劳模”的比例最低,为0.9%,只有极少数的中学生期望未来作一个“优秀的工人”。
由以上的数种偶像崇拜的排列状况看,在当今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结构中,有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实上,这正是商品经济所呼唤的社会人格。他们是历史与文化的适应者,但更是未来的开拓者。
转型社会中社会人格也发生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而在此过渡阶段便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人格类型的嬗变。美国社会学思想家在其“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划分中,对“尚武社会”的.社会成员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一致、服从、忠诚、墨守成规、无创新精神、依赖权威,以及关于现状既是自然的又是惟一可能的信念。由具有这种思想组成的社会必然是保守的和敌视创新的,不灵活的及难以重新组织的……。”而他对于“工业社会”的描述则为:“……个人更注重个人的利益;不强求价值信念的同一(这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中的人们更具备”宽容“和”同情“的精神,但须注意,这里”同情“指的是类同于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解释性的理解“,即”是指在获得关于指导行动者的动机的知识的理解行为“,颇类似于孔子的”忠恕之道“里的”尽己之心和推己及人“,也就是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他人的价值观念看待事物);愿意在价值多元化的组织中而不愿在强制性的组织中生活;强调个人的努力,视自致的社会角色的价值高于先赋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尤其重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求新求变精神,而不愿受制于一般~的束缚;对待他人更显尊重但不屈服迷信权威;不愿受他人的役使而力求保持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以上两种社会类型的划分仅仅是两种理想型的划分,而就目前我国的阶段看,处于这两者的中间阶段,也就明显地带有社会人格的过渡特征,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无疑也会带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极影响,人的发展状况也会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人格分离、心理浮躁、焦虑和动荡不定、价值观困窘、行为易失范等等。但从历史的取向上看,塑造经济关系及意识上独立自主的个人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要求个人具有与企业同样的主体地位,淡化依赖性;而且更要求人的平等意识,这不仅指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更注重的是平等的竞争,当然这种竞争的平等“只能是机遇均等,而不能是完全的平等……”;同时更鼓励个人具有风险意识,“高风险投入才能有高收益回报”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人们互相之间的社会互动带有信息社会的“广而不深”的时代特征,更重功利和时效;极为重视契约型的人际关系;由于人的自主性及自尊心大为增强,故尊重他人,持合作精神与人共事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强调机遇,在获取社会价值目标上有时甚至存在侥幸的心理,如期望靠彩票发大财而促成摸奖的火爆场面的现实写照;凡此种种社会心态的演变及社会人格的变化,我们认为均会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的形成。市场经济已向新时代的人格作出了要求,那么,当代中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挑战呢四、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结构现状的分析
社会人格的结构,我们这里是指各种社会人格特征在该群体意识中的等级分布状况,等级作为结构的特征之一,它有着高低之分,而评判高低的标准,在这里我们采用“[垂直的等级]--以能量的获得的优先排列顺序”即社会人格的结构中的高低等级的划分为准,主要是看主体对各种社会人格特征的重视度或试图改善的努力度--这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来,在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中,哪些是拥有高赞同度的,哪些是拥有中等赞同度的及哪些只拥有低等赞同度,这就是他们的社会人格结构特征。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关的题目为“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回答的选项共包括当代人的普遍人格特征为4项,其中被选比例最低的为第0项“勤俭节约”(比例为.4%),而被选比例最高的为第项“自尊”和第4项“善良、宽容精神”(均为4.2%),于是我将.4%~4.2%之间的距离三等分。得出.4%~5.7%,5.7%~0%,0%~4.2%三个比例值的等级区间,每区间的长度均约为(4.2%-4.2%/3)≈4.3%。这样就得出了低赞同度、中等赞同度及高赞同度三个等级划分的层,我认为这种方法虽是一种尝试,但仍然是较为科学的,下面将分别讨论三个等级层中的社会人格特征。
低赞同度等级层:
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6项:分别是⑤“独立思考”(4.4%);⑥“慷慨大方”(.9%);⑧“有合作精神”(.9%);⑨“尊老爱幼”(3.6%);0“勤俭节约”(.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求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上述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是最令我们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中等赞同度等级层:
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四项。②“正义感”(8.2%);( )竞争意识“(6.0%);( 2)”待人真诚“(9.2%);( 4)”意志坚强“(8.0%)。其中②、( 2)两项更接近传统道德对国人的要求,当今的中学生虽对正义感有中等程度的支持,但结合”偶像崇拜“中的仅5.8%的人崇拜”见义勇为“的英雄,可见大多数中学生只是渴望社会正义却少有人敢于身为社会正义的承担者。他们因为得自于父母和老师的理解较少,故期望”待人真诚“成为普遍的社会环境。而展望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却是现代人必具的心理条件,这两点,恐怕当代中学生在此方面还有待提高。高赞同度的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4项。①”自尊“(4.2%);③”同情心与爱心“(.0%);④”善良、宽容“(4.2%);⑦”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3.2%),由它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中,以爱国为己任已受到高度赞同,强调自身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成为共识,这同几年来我们狠抓爱国主义教育不无关系,调查说明,当代中学生是爱国且有高度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已初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的国民责任,这是令人欣慰的。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这对目前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是新时代教改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维护青少年正当的”自尊“,消除畸形的”自尊“,给他们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道路。
城市社会报告3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城市社会报告4
一、调查的背景、对象
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深入改革已逐步构建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体系框架。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主体尤其是政府做了积极的努力与探索,城市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过多,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及费用与现有收入间的矛盾日益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在操作层面存在着诸多漏洞……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成为城市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确实进入一个亟需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继往开来的新阶段,把握城市社会保障对象的参保情况,了解他们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评价和理想期待,就能为今后城市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于20xx年7月委托我院对西北重镇——西安市的500名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进行了调查,包括对离退休人员、在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情况及其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为获得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较为全面的情况,本项调查根据西安市民政局提供的西安市城区分布手册,按多级抽样和等距抽样的原则从雁塔、碑林、莲湖、新城、未央五个区抽出10个街道办事处的20个社区(居委会),每个居委会再抽出25个访问对象,然后采取统一问卷,入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面访。
本项调查于20xx年7月实施,受访者总数为499人。其中最多的是离退休人员,共162人,占32.5%;第二类是工人,71人,占14.2%;第三类是干部及行政人员,57人,占11.4%;第四类是专业技术人员52人,占10.4%,以上四类共占受访总数的68.6%。受访者中50.1%的人(250人)在国企工作;18%的人(90人)在国有事业单位工作,12%的人(60人)是集体企业的职工。受访者中90.2%的人(450人)属本市城区户口,外地城镇户口有22人,占全部受访者的4.4%。受访者平均家庭人口为3.16人,家庭上个月收入平均为1883.39 元。家庭住房面积平均为64.9 平方米,50%的人住房面积在45-80 平方米之间。
二、调查结论及评价
从1997年到1999 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先后颁发了旨在针对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初步构建了城市社会保障的新体系框架。作为西北五省区最大的城市西安市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西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三大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重要性排名情况是:排在首位的是养老社会保险(回答养老保险在第一位的有275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55.1%);排在第二位的是医疗保险(回答医疗保险在第二位的是285人,占总人数的57.1%);排在第三位的最低生活保障(回答低保在第三位的有202 人,占总人数的40.5%)。另有148人(占总人数的29.7%)把失业保险排在第三位,相比之下,调查对象认为工伤保险最不重要。只有1人把工伤保险排在第一位,12人认为工伤保险排在第二位,43人认为应排在第三位。
调查对象参加( 享受)养老社会保险的比率有较大提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有262人,占调查对象总的52.5%;单位沿用原来退休制度的69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13.8%;单位自己制定养老规章的有39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7.8%;没有养老社会保险的有113人,占调查对象的22.6%,另有3.2%的人(16人)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享有养老保险待遇。在问及调查对象的企业或雇主是否为其交纳养老保险费时,270 人回答了缴纳,占全体调查对象的54.1%;回答不用缴纳的有14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2.8%;57人回答没有缴纳,占全体调查对象的11.4%;有1.8%的人即9人回答“拖欠”;另有5.8%的人(29人)回答不清楚;120人没有回答此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24%。 在问及调查对象自己是否缴纳了养老保险费时,有44.9%的人即224人回答“企业代扣”;占全体调查对象的4.4%的人(22人)回答“不用缴纳”,只有10.2%的人即51人回答“自己缴纳”。回答没有交的有60人,占12%,回答“不清楚”的有20人,占4%。另有122人没有回答此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24.4%。至于问到是否参加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只有9.8%的人(49人)回答参加了。
由此可见,西安市城市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不同的体系。有的单位另行一套,制定自己的养老规章,还有2成多的人没有享受养老社会保险。在养老费交纳问题上,还存在企业或雇主不交或拖欠现象。此外,被保人自己缴纳养老费的比率还太低。
居于第二位的医疗社会保险情况更复杂,因为它是由医、药、保、患四方联动形成的复杂关系。1999年开始推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西安市医疗社会保险并未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回答参加(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有232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46.5%;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医疗费报销规章的有68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13.6%;回答没有参加的有177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35.5%;只有12人不清楚自己是否享有医疗社会保险,还有10没有回答此题。当问及被调查者的企业(雇主)是否为其交纳医疗保险或负担医药费时,34.5%的受访者(172)人回答企业(雇主)为其缴纳保险费;10.6%的人(53人)回答企业(雇主)为其负担医药费;回答随工资发给个人的有15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3%;回答“不管” 的有56人,占11.2%; 回答不清楚的有52人,占10.4%;另有30.3%的人即15人没有回答此题。当问及受访者是否自己缴纳医疗保险费时,有36.5% 的人即182人回答“企业代扣”;自己缴纳的只有44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8.8%;回答自己没缴纳的有91,占全体调查对象的18.2%;回答不清楚的有33人,占6.6%;另有近30%的人即149人没有回答此题。当问题20xx年以来是否在医疗保险机构或单位报销过医疗费时,只有72人、占14.4%的人回答报销过;204 人(占40.9%的人)回答没得过病;41人嫌麻烦没去报销;34.5%的人、即172人回答“不给报销”;另有2%的人(10人)没回答此题。
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覆盖面不高,医保制度多样,保险费的交纳方式与管理比较混乱,医药费的报销执行起来较困难。
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相对较低。对337名18-59岁的劳动阶段的调查对象访问结果显示,81 人回答“参加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占回答此题人数的24%;9 人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失业补偿规定”,占回答此题人数的2.7%;有206人回答没有参加,占回答此题人数的61.1%;另有36人回答“不清楚” ,5人没有回答此题。75人回 答企业(雇主)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占回答此题人数的22.3%;72人回答自己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企业代扣,占回答此题人数的21.4%。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总体的最低生活保障情况与近年来其它统计数据接近,正在享受低保的有32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6.4%。而回答曾经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只有10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2%,说明近几年西安市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大幅提高。但在调查过程中,有10多位受访者对低保制度执行过程中不公正的现象提出强烈批评,认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有些人“念歪了经”。
三、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情况及其评价
我们将499 名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三组:一是18-40岁的居民;二是41-60岁的居民;三是60岁以上的居民。它们分别是144人、258人、97人。
18-40岁的受访者回答参加养老保险的有70人,占此年龄段总人数的48.6% ;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的8人,占此年龄段总数的5.6%;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养老规章的有10人,占6.9%;有高达34.7%的人(50人)回答没有参加;4.2%的人不清楚。
41-60岁受访者回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有137人,占此年龄段的53.1%;29人,占11.2%的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24人,占9.3%的人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养老规章;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占22.9%,有44人;3.5%的人不清楚。
60 岁以上的人回答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55人,占此年龄段总人数的56.7%;33%的人即32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5.2%的该年龄段的人(有5人)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养老规章”;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有4人,占4.1%;1人不清楚自己是否享受养老保险。
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愈高,这三个年龄段参加(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是48.6%、53.1%、56.7% ,而没有参加(享受)养老保险的则分别是34.7%、22.9%和4.1%;并且年龄直接与参保意识有关,低年龄段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养老保险的人有4.2%,60以上的人只有1%不知道自己有无养老保险,说明年龄越大,参加养老保险的意识越强。此外,养老保险制度还体现了老人老办法中人新办法的差异性,33%的60岁以上的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而18-40岁年龄段只有5.6%的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相比之下,中人的养老保险问题较多,一是参保率低,二是体制混乱。
各年龄段参加医疗社会保险情况与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大致相同。18-40 岁年龄段,41-60岁年龄,60岁以上的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是41.7%、50.4%和43.3%;而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则是44.4%、34.9%和23.7%;这三个年龄阶段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医疗报销规章”的比例分别是6.9%、11.2% 和29.9%。显然,年龄越大,参加或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相对高。当问及20xx以来受访者是否在医疗保险机构或单位报销过医疗费,这三个年龄段回答“报销过”的比例分别是7.6%、10.1%和36.1%;回答没生过病的比例分别是:51.49%、41.9%和22.7%,可见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大,而报销药费的人数比例也就越高。而当问及自己是否缴纳医疗保险费,18-40 岁年龄段回顾答“企业代扣”的有30.6%;回答自己缴纳的有10.4%。41-60岁的受访者回答“企业代扣”的有41.5%,回答“自己缴纳”的确良有10.1%。60 岁以上的受访者回答“企业代扣”的有32%;回答“自己缴纳”的只有3.1%。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大,不知道自己是否缴纳了医疗保险费的受访者的比率越高。
18-40 岁的受访者回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的比率是25%,41-60岁的受访者参加失业保险的只有17.4%。这两个年龄段回答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是63.9%和43.8%,这两个年龄段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参加了失业保险的比例都有是9%。由此可见,受访者对失业保险缺乏足够的重视。
关于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家庭享受低保情况大致是这样,回答“现在享受”的比例是18-40 岁年龄段是6.3%,41-60 年龄段是7.8%,60岁以上的是3.1%。看来,受访者中的中年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高,这是因为失业下岗者大多集中于这个年龄段。
四、不同性别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及低保的享受情况
在499名受访者中,有217名男性,282名女性。调查表明,有50.7%的男性和53.9%的女性参加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15.2%的男性和12.8%的女性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10.1%的男性和6%的女性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养老规章”;18.9%的男性和25.5%的女性没有参加养老保险;5.1%的男性和1.8%的女性回答不清楚。从以上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来看,男性高于女性,但养老保险意识弱于女性。另外,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男性有12.9%,女性只有7.4%。回答:不清楚的男性是12%,女性有17.4%。可见,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男性比例也高于女性,同时这种参保意识亦强于女性。
217名男性有52.1%的人回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而282 名女性只有42.2%的人参加该项保险。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医疗报销规章”的男性是16.1%,女性是11.7%。当问及20xx年以来是否在医疗保险机构或单位报销过医疗费时,回答“报销过”的男性有18.4%,女性是11.3%;回答没得过病的男性是45.2%,女性是37.6%。可见,女性比男性患病比例高,但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却低于男性。
不同性别参加失业保险情况的调查结果是:有147名男性和197 名女性回答了这个问题。 回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的男性43人,女性38人,分别占回答人数的29.3%和20%。另有占回答人数2.7%的男性和2.6%的女性表示单位自己制定了失业补偿规章。此外占回答人数51.7%的男性和68.4%的女性表示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男性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但女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识明显强于男性,占回答人数的16.3%的男性回答不知道自己是否参加了失业保险,而女性只有6.3%。
不同性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恰恰相反。7.4%的女性回答现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而男性则是5.1%,过去曾经享受低保的比例也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是3.2%,男性则只有0.5%。
五、不同职业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及低保的享受情况
参加不同社保
项目的百分比(%)
不同职业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最低生活保障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单位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没有养老保险
参加社会医疗保险
单位医疗补贴
没有医疗保险
参加社会失业保险
单位失业补偿
没有失业保险
家庭现在享受情况
家庭曾经享受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499名居民中按职业分为10类。他们参加(享爱)社会保险或保障的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职业对参加(享受)三大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影响很大。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较高,高达96%;其次是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除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外,参加(享受)养老保险比例较低的主要是无正式职业者或失业、待岗人员,而这一部分人有的是从来没有正式工作,有的是企业早已倒闭,有的是因种种原因被原单位除名或解聘,他们的养老保险存在着很大的缺失。
不同职业参加(享受) 医疗社会保险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别。总起来看干部及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在职工人参加医疗社会保险的比例均在70%以上,其它职业参加医疗社会保险的比例都不到一半,甚至不到30%,医疗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各种职业参加(享受)失业保险的比例都比较低。相比之下,干部及行政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较高,达38.6%,其次是登记失业人员达3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达28.8%;在岗工人只有4.2%的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比例最高的是登记失业人员,高达60%,其次是家务劳动者28.6%;再次是待岗人员;干部家庭、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现在与过去都没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由此可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则保。
六、受访者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
总的来说受访者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关心。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与收益关系这一问题,56.4%的受访者选择多交多得。不过,在回答个人承受的社会保险缴费占工资的最大比例是多少时,65.8%的人选择在10%以下。46.1%的调查对象反对个人投保与企业无关的意见,64.2%的人认为对社会保障问题政府统一管理应多一点,只有27.3%的人赞同个人选择余地大一点。75.4%的受访者对社保基金的运营情况持关心态度,76.6%的人认为社保制度的各个项目之间有关系。
不过,受访者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的特点、计算方法、运行情况了解得并不多。比如对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只有35.7%的人回答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51.9%的人不知道退休时怎样计算自己的养老保险金;甚至有60.3%的人不知道自己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中有多少钱,23%的人没有个人账户。在回答“取消个人账户只按缴费年限计养老金,个人有无损失”时,37.1%的对此不知道,28.3%的人认为可能有损失。此外对医保制度中的个人账户有58.3%的人不知道,有51.9%的受访者赞成家庭中有工资者替其他成员缴社会医疗保险费。但是,80.6%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调查表明,受访者对现行社保制度满意度不高。20.2%的人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表示满意,41.7%的人认为一般,25%的人表示不满意。44.7%的人认为现行养老保险勉强能保障基本生活。21.4%人则认为不能。37.5%的人表示对现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的额度没有困难14.8%的人对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表示满意,30.9%的人表示一般,42.3%的人表示不满意。64.7%的人认为改革后医疗保险制度使自己医疗负担加重了,只有7.2%的人认为负担减轻了,56.5%的人赞成医疗社会保险用于常见病上,大病保险由保险公司来做,有27.8%的人对此反对。对失业保险制度满意的只有8.6%的人,26.5%的人认为一般,35.5%的人表示不满。50.3%的人认为失业保险只能领2年帮助不大。有15.2%的人对工伤保险制度表示满意,25.7%的人表示一般,16.4%的人表示不满,而41.3%的人则表示不知道,另有89%的人认为工伤保险应由企业负责。有74.3%的人认为最低生活保障不能满足贫困家庭起码的生活需求,4.4%的人认为低保养懒汉。44.3%的人认为社区服务帮助不大,有10.6%的人认为帮助很大。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仅仅是初步建立,尚存不少缺失。比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各行业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很大不同。城市居民参保意识比较强,但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缺乏基本的知识,同时居民对现行社会保障多存有不满,所有这些都强烈呼唤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需要刚性贯彻三大社会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对社会保障的特点、内容要加大宣传解释力度,提高居民参保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个人缴费意识。三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建设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行列中来。
当然社会保障工作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目前仍需要组织和发展社会力量加入这项工程建设中来,比如政府支持在社区组建专门的社保工作组专门从事宣传实施工作。
城市社会报告5
经过一周的实习参观,我对城市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城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指导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剖析城市,我当时顿感茅塞顿开。对城市的认识有了新的标准。城市规划应从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城市是人们工作和居住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低矮,破旧的棚房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随着房地产商加紧开发的脚步,城市的面貌被一天天地改变,直到面目全非,步入城市只能感觉到钢筋混凝土的森林。
我国几千年来发展的城市文明一下子湮没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城市应该是时间,历史的见证,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里几乎很难找到历史的痕迹,这不能不说是现在文明发展的一大遗憾。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城市的一些领导,一心只为了经济的增长,gdp的稳升,大肆鼓励房地产商开发,而缺乏整体规划,而房地产作为规划的实施单位,也没有规划意识,一味蛮目的开发,毫无章法。导致现在诸多城市的杂乱无章,给城市带来了很多不便。另外,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如福州中州岛的开发,就引来许多人的指责,在一个交通繁忙,拥挤的交通主干道两侧开发商业性建筑,丝毫没有考虑其对交通的影响。由于交通的不便,到现在为止,都几乎没有商家愿意入住,以致开发的建筑空置,是对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若能在此建设一个公园,让被繁忙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们有一个放松的地方,也给城市一个透气的空间。另外,在现在城市建设中,还缺少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以致历史正在一点点被抹杀。如北京的紫禁城,被高楼大厦给团团围住,周围的高楼远远超过了紫禁城高度,昔日的辉煌,高耸威严,已丧失在混凝土森林中。现在,我们应该认真做出城市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开发力度,我们必须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着眼未来,才能真正做出优秀的,成功的规划。
城市道路建筑与交通系统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元素,交通是人们完成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通道,而且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是组织城市景观的骨架,它应该成为居民观赏的重要场所。同时城市道路又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的宜人的公共空间。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城市快速路一般与原有路网分离开来,是高层的道路系统。快速到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运输的动脉。因此,在快速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如福州的二环路也属于快速路,但快速路在承担城市长距离交通运输的同时,也吸引了附近的大量车流,机动车都试图通过快速路达到提高速度,节约时间的目的。不想适得其反,快速路成为移动的停车场。快速路的建设带动了两侧土地的升值,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可远离快速路的土地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包。
快速路两册往往建有大型的公共建筑,是人流集散中心。大量人流的出入给快速路的使用带来了不必要的影响,这和快速路的建设初衷是完全背离的。因此,应采用辅路与主路分离的原则,将辅路单独设置成双通行路。并与主路平行且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和城市次干路或城市支路结合使用。这样原来的线性空间就变成了交通网络化的空间。城市道路的网络化避免了快速路对城市龙件连续性的破坏,也为城市用地的内向型原则提供实现的可能。道路两侧建筑不能沿着道路开发,而应沿着干路网络内向发展。从而突出干路交通功能,而快速路两侧的空闲用地可以配合绿化,下面还可以用做社会停车,实现快速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东扩,南进,西拓”作为福州新世纪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全面推进新区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的滚动发展。金山新区,鼓山新区,江滨板块,洪山,快安等新区均快速发展,城市品质日益提高。XX市区发展的新格局是以中心城为依托,以空港,海港为导向,沿江向海东进南下,有序滚动发展形成一城(中心城),三组团(马尾,长安,琅歧)的布局,市区规划面积161.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0万。XX市规划理念是大力开发城市新区,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经贸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改造中心城,二环线以内工业用地,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建设仓山,盖山,快安工业区,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开发鼓山新镇,金山新区,快安儒江居住区,疏解旧城区的过高人口密度,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加强外围组团见者,激素马尾开发区,快安工业区,以长安港区,带动长安组团,以建设琅歧大桥客货码头,鼓山旅游,带动琅歧组团发展,实现XX市区沿江东进向海发展战略。我们在做城市规划时必须贯彻规划的基本原则: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并贯彻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城市建设用地应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有效利用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要确定分地区和分阶段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并严格按此实施。
从现在到xx年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 二十世纪基础打好了,二十一世纪发展才有后劲。近期建设应为远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市域、市区、中心城都应选择条件具备的几个片区,集中项目、集中投资、集中力量,建设一片、成效一片、收益一片,形成设施配套齐全、高起点、高标准、环境优美、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发展地区,成为世纪之交福州发展的“龙头”。发挥机场和海港优势,加快周边地区开发,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建成几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新一轮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建成水口电站、大目溪水电站, 缓解城市用电紧张状况。建成福泉高速公路,提高104、316、324三条国道和三条省道福州段的等级,并建成国道之间的联络线,形成便捷、畅达的对外公路交通网。整治闽江口航道,扩大闽江口内港区规模,配套建设长安港区,重点发展外XX区。
建成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已于1997年6 月完成),并抓紧实施机场专用道路工程, 使城市与机场的交通更为安全、便捷,使机场能更好地为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城市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部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继续保持福州中心城邮电建设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建成15个电信母局及3个模块局,使市话容量增加到58 万户,主线普及率达到40部/百人。新建、扩建4处邮政枢纽、7个邮电分局、6个邮电支局,基本满足城市对邮电事业的需求。新增供水能力3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实行环境综合整治,使城市环境得以改善。建设红庙岭垃圾处理场及日产能力150吨的堆肥厂,处理能力 50吨的特种垃圾焚烧厂。建设城市绿化环,沿江、沿河绿化带,以及城区十个以上公园,使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 平方米以上,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建设城市形象工程,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完成四个城门改造工程。 进一步拓宽改造福马、福古、福厦、福飞等四条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对四个城门进行成片综合开发,使进入城市的四个通道都形成现代化的面貌。完成闽江北港北岸防洪堤路(江滨大道)工程。
增加城市东西通道;提高市区防洪能力,使之达到200 年一遇标准;结合建设沿江绿化,开发建设江滨地区;改善福州城市沿江形象。建成几个大型公共设施工程。重点建设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省博物馆、福建会堂、省体育馆新馆、XX市电视中心大楼、国际会展中心、市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体育馆等省会城市标志性工程,提高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含量。完成内河整治工程。建成大腹山、新西河引水冲污工程,加强对流入河道的污水进行处理,全面改善市区43条内河水质。建设市区周边的绿化生态圈和公路两侧绿化带。
集中建设闽江北港两岸,特别是江滨大道的绿化。继续建设温泉公园、金牛山公园、高盖山公园、西河公园、东湖公园、黎明公园、浦下公园、金鸡山公园等。福州软件园规划在我们参观园区之前,园内工程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园内的整体规划。福州软件园地处XX市西北隅风景秀丽的五凤山麓,规划面积为3.3平方公里,1999年2月经科技部评审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并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福建省产业化基地重点项目,同年3月破土动工。
xx年6月,园区“创业楼”迎来了30家首批入园的软件企业。xx年12月,软件园产业一期建成并交付使用,与之配套的公寓楼、园林景观等工程也全部完工,便利店、中西式快餐店、公交车站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与此同时,省市及周边地区的优秀软件企业不断涌入,达到入园企业150家,入驻企业42家,并在当年创下技工贸收入15亿元的业绩。xx年9月,经XX市政府批准,“XX市研究生培训服务工作总站”在园内正式挂牌成立,由此,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人才吸纳与培养问题得以缓解。
xx年6月,“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州基地”项目申报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的评审,并获立项。xx年12月,软件园产业二期全面竣工,同时规划用地1700亩的产业三期工程开始建设,至此,园区已开发面积1.1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xx年12月,福州软件园被信息产业部、人事部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标志着福州软件园已经跻身全国软件产业强手之列。
截止至xx年4月,福州软件园已有入驻企业176家,福建省4家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全部入驻软件园,福州软件园的产业集聚效应已基本形成。 另外,他还为我们讲叙了在规划中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些问题,具体地讲解了规划的整个流程,他还告诉我们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市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正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种种的环境问题:工厂的废气、脏臭的内河、扰人的噪声、成堆的垃圾等等,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为此,我们利用暑假对我市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
我们对水污染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并对其提出自己的意见,还自己动手做了实验,以下就是我们这次的调查报告。
一、资源的重要性和水污染的危害性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命物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物质,约占体重 70%,被喻为“生命之源”。水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人体的健康乃致人类的生存。水质污染是指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对水体正常使用功能的干扰、破坏。造成水资源可利用性的降低;甚至丧失。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一旦通过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会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危害健康。水质污染还会影响工业、农业、渔业的正常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许有人不相信水污染还会有如此大的危害。让我们一起看一个例子:前不久,在山西XX市竟有 64%的儿童血铅值超标!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空气和水的铅含量严重超标,而令人胆寒的“水悒病”也是由于水中的汞含量超标引起的。
种种残酷的事例让人震惊。我们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了。这使我想起很久以前电视中的一句话:“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一语惊醒梦中人,看似极度夸张的语句,实则将成为现实。如果这一天终于来临,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必将遭到灾难性的毁灭。因此,寻找水环境失衡的根源,改善水环境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对我市的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对水环境的建议
经过讨论和分析,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借鉴:
1.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3.加强我市公民的环保意识
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感受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察。它将各个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给我们感受最深大概是同他人互相协作吧!
刚开始活动的时候,我们差不多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我行我素。整个课题组就象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可言。这就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团结一致。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集体的成功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努力拼搏,决不是凭个人的力量可以达到的!
城市社会报告6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2.实习路线及内容: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2.“世外桃源”——燕: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恶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经老师讲解,路上那些穿着“铠甲”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是为了让路人认识新植物吗?树上没有挂牌,而且让人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景象吗?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京西稻田”除掉后的产物,觉得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倒是不少。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长。8.颐和园南如意门: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该条河流同八一湖相连,构成了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上路线。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保护水体,将窗子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不少,但为了修路,树砍了,岸修了,现在鱼不见了,由于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没有树,土也很大。我仔细观察河水,发现水中有不少水草,靠近岸边处还有垃圾。9.颐和园内: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构成,两者均为自然形成。沿西堤六桥而行,一路杨柳依依,桃花盛开,同门外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三、实习报告
在同游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觉得“没白花门票钱”,反面的声音没有听到。湖边老师讲解由芦苇和茭白组成的湿地系统,这种滨水系统,净生产力高,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造福环境。我夏天来游园的时候,绿色的芦苇配上蓝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当时不了解它原来还有这么多生态功能。对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一大收获。公园中正在进行整修,一圈印有花草树木的围帐将工地与游览区隔开,从远处看,围帐和园中的花草融为一体,不仔细看,简直无法分辨。这比起那些路边常见的突兀的围帐,更让人觉得舒服。但不幸的是我们还是看到有一条管道从工地延伸到湖边,乌黑的水正排到湖里。围帐很高,无法看到里面,不知这水是施工后的废水,还是将需要整修的湖段排空时,湖底含有淤泥的水,要是后者,还是情有可原的。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很不显眼,老师不讲,我是不可能发现的。工程对山体的改变不大,只是将山坡改造成鱼鳞状,有点象阶地,这样可以加强下渗,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预防了水土流失。
但我想这只适用于水量不大的时候。在山上还看到一些丢了脑袋的佛像,对取走佛祖脑袋的人颇不理解,这是一种亵渎,也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约下午两点在山上解散,实习结束。三、分析与讨论注意到这次实习中不论是老师的讲解,自己的观察还是进行访问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不少关于植物的问题,因此这一部分想着重探讨周围环境中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实习过程中想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关于居民对周围植被看法的问题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对环境进行修理,而对野生的植物则有一些深恶痛绝,这与老师的一些观点有些背道而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能让人觉得舒服,使人产生深刻的体验呢?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对自然环境感兴趣;其次,要看自然环境的物理特征。例如,一片矮树林旁边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人们从矮树林中一条小路穿过,坐在草地上玩耍,会产生一种摆脱都市枯燥、乏味、紧张工作压力的感觉,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无法通过的灌木丛,这类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对人类的吸引力。因此,我想整齐修剪过的草地,花园,还是有它们存在的心理基础的。我们在学这门课之前不也是对一些人工修剪,设计过的园艺作品赞不绝口吗?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坛,绿地,在心理学上,能够有较高的清晰度,更能够吸引人。当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老师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自然生长的植物有诸如,种类丰富,无需太多人工管理等优点。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讲,还是要以自然植物为主,这样对资源和环境都有益处。但处处都是这样,未免让人产生荒芜杂乱的感觉。居民的不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心理需求重要,还是环境生态重要?设计要以人为本,又要以环境为基础,两者兼顾似乎很有难度。如何处理,改变人的观念?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合适的立足点,将二者有效的调和起来。但,这立足点在哪里呢?2.关于路边种植杜仲树的问题前面提到,在去往颐和园的路上,对路旁种植穿“铠甲”的杜仲树不理解,回来后特意查了一下该树的特征,发现自己当时的看法过于简单,是错误的。当时看到的树,因为是刚移植过来的,树干很细,也没有枝叶,再加上那圈铁衣,觉得不是很美观。
其实,据查得的资料②,杜仲干形直,枝繁叶茂,树冠多呈圆形或圆锥形,遮萌面积大,且树体抗性强,病虫害很少,不需喷洒农药,是城市园林绿化非常理想的树种。北京、南京,杭州、洛阳等城市利用杜仲作行道树或进行公园、庭院绿化,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而且由于杜仲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也是广大山丘地区理想的水土保持树种。杜仲树耐旱,耐寒,耐碱,却不喜湿热,在北京种植非常理想。杜仲树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尤其是它的树皮,这也是给它穿衣的原因。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杜仲树的树皮具有再生的特性,即使对主干某一区段树皮进行全部环剥,只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短期内在剥掉皮的木质部上又可长出新的树皮,3~4年后即可赶上未剥皮部分树皮的厚度。通过环剥皮还可以促进树株直径的生长。杜仲不管幼树或老树都存在树皮再生能力,但其中以幼、壮龄树再生能力最强。所说的保护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用有网眼塑料薄膜包裹树干。我想,既然剥皮不会给树造成太大的损伤,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还对树有好处,何苦要把树围起来呢。而且我看那铁圈很小,没有给树留生长的空间,不如没有。希望这是因为树还没完全长好,进行保护的缘故,以后能看到小树解脱枷锁。那我们要怎样选择种植的植物呢?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不能将人的意志强加给环境。正如在实习中看到的,针叶树的落针有一定酸性,会使周围的土壤酸化,因此树下的植被很少,我们强种上草也没有用;还有在颐和园山坡上看到的侧柏,它本是一种耐旱,耐碱的植物,所生长的地方往往植被不多,公园如果片面的追求绿化效果,铺上草坪,为保养草坪又浇灌很多的水,反而会对侧柏的生长不利。还有前几年,北京提出要给杨树做“节育手术”,因为每年一到春天,杨絮就铺天盖地,无孔不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这是当初种植时所没想到的。这些都是由于设计者不了解植物的习性造成的。形式不是我们追求的一切,和谐才是基础。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乡土植物的应用。所谓“乡土植物”是指未经人类作用引进的那些植物。“在乡土植物中包括不少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材料,它们生长繁茂,管理粗放,无需对土壤作特殊的处理,可供选择用于公园、娱乐场所和庭院中的湖泊、溪流、池塘及喷泉花坛等处的镶边栽种。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应用乡土植物种植可为城市居民区提供一个近似于自然林地和开阔田野的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攀爬树木,摘取花朵和进行其他活动,而这正是现在很多设计没有考虑到的。乡土树种还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季节变化,而引入的外来树种却不能反映季节的特点。
城市社会报告7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我们选定了“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1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2、学生在家庭内、学校内缺乏与家长、老师的情感交流,就调查问卷中“交流状况”一题而言,“与同学谈心或讨论问题”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频繁、最为主要的形式,用SPSS中的Descriptive(描述性统计)功能得出中学生总体对“与同学交流与讨论”一项的总体平均值为1.87,在取值①“非常多”与②“较之多”间,靠近“较多”,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中,同辈群体和首届群体间的交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正是在这种交流中个人开始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作为一个社会的“准成员”逐步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含义和规范。其次,“与父母一起看电视”的总体平均值为2.53,在取值②“较多”与取值③“一般”中间。但相比之下,语言的交流状况则不是很令人乐观,“与母亲谈心和讨论问题的总体均值为2.71已靠近”一般“水平,”与父亲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13,”与老师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62,已在”一般“与”较少“之间,且大大低于与母亲的交流状况均值。由以上数据得知,青少年选择的交流对象首先是同学或朋友,其次是母亲,再次是父亲,最后才是老师,这同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有关,据调查,仅有1.7%的学生承认经常有老师到家中家访,有20.7%的学生承认偶尔有老师家访,有77.4%的学生从未见过老师家访。同样,在对“学校诸方面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最不满意的列举项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学生认为“师生间缺乏交流与理解”。应试教育格局下师生间缺乏交流,亲子间缺乏沟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质教育已提到中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我们相信在将来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师生间会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人人格的需要。
3、对家庭、学校的各种状况的满意度:在问卷上,我们一共询问了中学生对其家庭的七种基本情况的满意度,得到的每项的平均值均在取值②“较满意”与取值③“一般”之间,但达不到超过“较满意”的水平,按满意度从高到低地排列为:“父母从不体罚自己”(2.12,指均值,下同);“对父母的职业”(2.27);“对家庭的住房情况”(2.41);“对家里给自己的零用钱”(2.48),“对家庭的收入”(2.53),“对家庭对自己的兴趣的了解”(2.56),最低的是“听取自己的意见”(2.74),由均值最低的两项来看,目前中学生对家庭觉得较不满意的方面主要还是亲子间的交流与了解不够,特别是对自己缺乏一种“以成人对待”,能够给自己在家中以一定的决定权和发言权的民主态度,这对于处在青少年期的中学生而言,是一种缺乏认同与肯定的不利因素,故而当我们在“自我评价”一题中询问“您觉得自己是否独立”,回答值的平均值为1.88,非常靠近值②“一般”水平,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面对以上家庭环境难以培养自我的独立感与成就感.
以上列述的道德协调状况;人际沟通状况;对学校家庭环境的满意度三个方面的问题均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寻找当代中学生对其家庭、学校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态度,是有助于解释他们的社会人格特征的,这也正是我们罗列出以上的调查数据的原因。
城市社会报告8
一、引言
“你幸福吗?”这是一个很现实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有人这么直接问你,你能够作出一个精彩的回答吗?
有人做过一个生动的描述,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幸福就是“张开双臂,为寒冷的人送去温暖”,幸福是“轻抚风铃,带跳跃的音符飞向高空”,幸福是“相信自己,放美丽的梦想自信飞翔”??
如今的中小学生面临着时间的紧张,学习的压力,游戏形式单一的无聊,沟通方式的改变,生活条件的优越,对幸福感的追求正在逐渐减弱。为了了解当前中学生的幸福状况,提升同学们的幸福指数,我们小组选择了对中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
二、调查情况
幸福指数调查过程
首先,我们考虑到当前中学生对幸福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的现状,以及对学习生活的认知程度,为了让同学们拥有一个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确定了我的调查项目——幸福指数。然后,我们做了周密的调查计划,设计了一份精致的调查问卷。随之,我们于20xx年2月8日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我们小组完全选择通过网络进行调查,问卷题目数量23题,分2个部分(分别由同学和家长作答),回收问卷50份。参与问卷的主要是高中同学,在此,我真诚的感谢参与问卷的同学们,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下面结果如下: 同学部分:
问题一:在你的字典里什么是“幸福”呢?
这是一道排序题,我们综合同学们的回答,最主要顺序如下:
1.身体健康(支持率70%)
2.学习优秀,成绩优异(支持率53%)
3.帮助他人(支持率30%)
4.老师、家长的褒奖(支持率43%)
5. 家庭条件优越(支持率55%)
问题二:你认为自己幸福吗?
这是一道选择题,百分数如下:
1.很幸福55%
2.一般38%
3.不幸福0%
4. *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8%
问题三:你对补课持何态度?
这是一道选择题,百分数如下:
1.支持,并正在参加23%
2.支持,但不参加 13%
3.不支持,且不参加 33%
4.不支持,但参加 33%
其中70%的同学认为如果取消补课,幸福指数会增加,而没有同学认为会下降。
大部分同学能感受到来自老师、家长的压力,但可以接受。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中国的教育过于应试、缺少自由、不注重能力培养。同时认为如果他们当老师,从健康发展、素质
教育的角度看,要不严格要求同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关心心理健康;从为学生负责任的角度(升学,就业etc.)看,要严格要求同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问题四:你的课余生活是否丰富?
这是一道选择题、主观题,百分数如下:
1.丰富,满意38%
2.丰富,但不满意8%
3.不丰富,但较满意45%
4.不丰富,并不满意10%
同学们主要课余生活:
看书、购物、绘画、玩电脑、体育运动(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听歌、看电视、聊天??
问题五:回答完上述问题,请给你的幸福打分(100分满)
最高分100,最低分30,众数90,平均分84
你对未来有什么畅想?你要怎样做来增加你的幸福指数呢?
收录精品回答:
1.先把数学成绩提上来估计我就幸福了,希望别再出那么不实用的题了没有意义。喜欢接触社会上不同的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只有不是写的练习册。未来,挣钱养妈妈。希望家里有钱供我念书,减轻钱方面的压力。
2. 我要学乐器,学唱戏和唱歌,坚持跑步,环游世界,泡图书馆,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学做菜。
3. 成为中石化之类的
高层 有较高的薪资 并充实的工作
4. 努力学习 考上个较理想的大学
家长部分
问题一:请你给现代中国教育整体打分(100分满)
最高分100,最低分0,众数59,平均分62
大部分家长赞同让孩子自由发展,综合素质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问题二:你的孩子是否参加补课?您为什么对孩子补课有此态度呢?
1.同意48%
2.反对23%
3.中立 30%
其中认为同意的家长主要认为因为考试需要,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如果全社会禁止补课,65%的家长会赞成,15%的家长不会赞成,其余无所谓。
问题三:在社会上, 你认为在学校所学的内容是否能用得上? 请你回答在那一阶段所学内容最为有用?
1.是,完全可以学以致用13%
2.有一点用63%
3.基本没用25%
4.毫无用处0%
大部分家长认为高中、大学学的`只是有用
问题四:你对孩子的爱是哪一种?
1.基本满足孩子的需求50%
2.严格要求, 恨铁不成钢23%
3.很心疼,认为孩子很累33%
4.对孩子的现状很满足28%
5.其它:孩子做得很好、很满意,尊重和理解孩子
三、调查结论
结论
学生问题部分:对幸福的定义,绝大多数同学把健康放到了第一位,但并没有只考虑自己的问题,90后身上的积极健康、助人为乐均有所体现。生活在学习压力下(来自老师、家长、学校、自己),我们乐观、坚强,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很幸福。 补课是学生敏感的话题,当被问及对补课的态度时,大多数不支持,但大多数正参加补课。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课外生活满意,无论丰富与否。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都能较好地理解老师。我们给被调查者一次当老师的机会,大多数认为,在现今教育体制下,严格要求、保证升学是唯一的路径。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同学们普遍认为其实用性差,过于应试;应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
家长问题部分:首先感谢大多数家长能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
总体上家长们不支持补课,也认为中国的教育现状值得改进,突出表现为多数家长认为所学的理论知识不实用,走上社会更多的是实践与技术。多数家长希望取消补课,对孩子参加补课一事,少数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其余人觉得上辅导课有作用或追随大潮流。面对早出晚归的孩子,部分家长心疼,但都对孩子寄予了很高期望。
分析
我们90后是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一代。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标与计划,又能充分理解他人,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与不易。
尽管身负重压,但同学们大多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身体与心理状态。
无论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我们的爱。面对我们,家长也很矛盾……理解万岁!
四、调查收获
这次是我们首次在网上开展调查,很成功,但由于交往人员有些,故不能更全面地调查。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采取“网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效果会更好!
城市社会报告9
曾经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良心都让狗吃了,而狗变得越来越有良心了,而人却失去了自我,变得像禽兽一样,丧心病狂!我最静在我家后院发响了几只流浪猫,一共六只。如果按这个比例推算,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发现一支流浪猫的话,那枚全中国起码有上几亿只流浪猫了!当然这个推算不太正确,但我只想说,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流浪动物实在太多了。作为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帮助它们。——引言
一、流浪动物群体的形成原因
据我调查,流浪动物的形成原因有以下方面:
1.由于人类的不负责任,在饲养宠物的时候,如家中有了小孩儿不能养宠物,或是因为感到自己不能适应饲养宠物的生活,或是因为当初养宠物致使一时冲动,为做好心理准备等。因此导致不冯宠物沦为流浪动物。
2.由于人们在养宠物前为接触过养宠物的知识。不知道要给家养的非经济宠物做绝育手术,导致家养宠物在发情期在未能找到合适的伴侣下,与流浪动物发生配对行为,导致家养动物与流浪动物所产生的后代又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
3.由于人们的迫害,如毒打家养宠物或拿家养宠物当作发泄心理不平衡的工具,到这家养宠物被迫离家出走。
4.由于对养宠物的管理政策缺乏了解,在认养宠物之后不办理领养宠物的许可证,或不在规定区域内认养规定种类的宠物。导致怕麻烦,在将要被查出时将宠物遗弃。
说明:1、家养非经济宠物:以家庭为单位所养的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的宠物。
二、人类对流浪动物的看法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姓对于流浪动物的态度是包含同情与关心,并能够积极的尽自己所能帮助它们。我醒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好的,能够帮助弱势群体的社会,但是时恰好相反。某日,在某城市的街头,一对男子看见路上的一只流浪猫,不知当时他们怎么想的,就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将有毒的食物为给猫吃,最后将猫残忍的杀害了。人没对于生命的态度令我难以相信,人类怎么会这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对待一个弱势群体,对待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调查对象:未成年人成年人
调查人数:未成年人100人成年人100人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1)是否见过流浪动物
未成年人:85%成年人75%
(2)是否救助过流浪动物
未成年人:61%成年人32%
(3)是否有救助流浪动物的意识
未成年人:75% (大多由老师教导,为付出实际行动。)
成年人:25% (大多数认为没必要它可自生自灭)
(4)不救流浪动物的原因:
未成年人:害怕害怕被染病父母不准没见过
成年人:害怕染病没见过没有必要没意识漠视态度
总之,我的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是从媒体上可看到,滥杀无辜流浪动物的行为屡禁不止,有些报道让人难以置信,毛孔悚然,人类对弱小生命的漠视与冷淡、冷酷无情已达到了一个难以相信的境界。我国还没有立法来保护流浪的'动物,唉!我不知该说声么好。一句话:大部分人对于滥意伤害弱小的流浪动物成支持态度,认为它们的生存权利是可以任我们剥夺的,我们不用管它们。
三:分析流浪动物的心理
据调查家养宠物被抛弃后它们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创伤,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在被主人抛弃后或因某种原因成为流浪动物后,它们的内心深处仍然一直信任人类或主人,觉得他们只是一时冲动而舍弃了自己,对重新被人认养报以信心,仍让相信人类使他们的好朋友,这一类即相信人类型
(2)、在被主人抛弃后或因某种原因成为流浪动物后,它们由于受到打击太大,已完全不相信人类或是主人,认为人类就是我的敌人,不再读人类报以任何信心,认为只能靠自己,人类是不可信赖的,既不相信人类型
说明:在第一节中,所提到的流浪动物形成原因,一类原因和四类原因所产生的流浪动物为相信人类型,而二类原因和三类原因所产生的流浪动物为不相信人类型
四、如何保护流浪动物
如何保护好流浪动物,这是我写这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报告的原因。保护流浪动物,不是说我们要把流浪动物带到医院后,给它们治病。当然这是很必要的!但鲁迅先生说:“要救国,不能只治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治心理上的疾病,要精神就亡。我们要教育我的后代与人民,要他们知道保护流浪动物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是我们必须作的。这样才能堵住残害流浪动物的源流,从根本上保护流浪动物的生存权利。我们还要制定保护流浪动物的法律,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流浪动物的权力。总之,要让后代知道保护流浪动物是对的,要立法保护他们。
城市社会报告10
20xx年暑期八月中旬,1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组成的小组这次实践的项目是"基层的卫生情况",在各自的家乡进行实地考察,更加准确地了解各地基层的卫生情况,使调查结果更有说服力。
南京
南京的徐亦诺和丁雅璐同学在新街口附近以及一些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问题。社区附近的公共厕所修建完备,但是散发着异味 ,影响过往行人的心情。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的维护也并是太好,造成环境的压力,比如建筑废料的回收与处理,建筑方的疏忽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与建筑内部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垃圾能够分类这一点倒是做得很到位。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培养了路人分类垃圾的意识,并且垃圾桶附近的卫生状况还不错,没有残留垃圾溢出来。
无锡
无锡市的朱羽佳同学近日在无锡滨湖区某小区附近的大众公园对基层卫生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该公园提供有健身器材、篮球场、小型足球场,公园里的绿化也很好,还有一个小湖。她了解到该公园里垃圾桶很多,定点有人来清理垃圾,并且会对公园的卫生(地面及厕所等)进行清扫,然而朱仍在草丛边发现一些白色垃圾,且小湖上有很多枯树叶,这可能是公园管理人员清扫时疏忽的地方。对此,我们的组员一致认为公园管理人员应多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并在公园中设立一些标牌提醒人们不要随手乱扔垃圾。
盐城
盐城市的冯玥同学利用暑期时间在江苏省盐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具体考察内容为基层卫生状况,具体考察地点为盐城市某辆公交车。考察基层公交车卫生状况时,我们主要针对公交车的地面,座椅,车窗,车内垃圾桶等进行观察,并辅助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考察。就具体情况来看,盐城公交车卫生状况基本良好,公交车内地面整洁,无垃圾纸屑,工作人员有经常拖扫地面;车内座椅干净,车窗明亮整洁,车内垃圾桶清理及时。通过几个乘客对调查问卷的填写,我们发现公交车常年都是卫生状况良好,市民们都很满意。
江阴
无锡江阴的陈波同学在当地进行了调查。由于近几日的.连续高温天气,基层卫生情况也备受关注。她来到了江阴市霞客镇南苑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实地考察。首先观察到地面卫生情况,没有纸屑等物,没有污垢比较干净。办公桌上没有灰尘,物品摆放比较整洁。垃圾桶内垃圾不多,可以看出是及时更换垃圾袋的。而供挂水者休息的病床上,换上了凉席,被子是干净并且叠放整齐的。由此看来,基层卫生状况较为良好。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发现社会才是我们永远的学校,大学生应该通过接触社会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实现人生价值。
城市社会报告11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那么在学校里,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居首位的“德”又如何呢?调查结果:a)9.8%的老师只强调学习,从不教导学生的品德;b)20.8%的老师强调的道德品质教育虽已在校园内列为正规的课程,但形式老套,所举的榜样人物、模范事迹,空洞而缺乏说服力。c)46.4%的老师虽能深入浅出,于日常生活中举现实例子对学生作颇有说服力的道德教育,但多半“光说不练”,给学生所作的示范性作用不强,d)仅有23.4%的老师才能做到不仅课堂强调品德教育,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由此可见,目前中学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已有落后于形势的迹象,德育的空洞无实际内容,榜样人物缺乏时代性,缺乏说服力,不能面对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中学生对德育评价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据“对学校各科开设的课程满意度”之调查题目的结果看,中学政治课的平均满意度为2.60,已接近取值“③”--“态度一般”,即使平均值仍在“一般”与“较满意”之间,但有近40%的学生评价很低,这表明了中学德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以上列述的道德协调状况;人际沟通状况;对学校家庭环境的满意度;性生理教育四个方面的问题均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寻找当代中学生对其家庭、学校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态度,是有助于解释他们的社会人格特征的,这也正是我们罗列出以上的调查数据的原因。
三、偶像崇拜与人格倾向--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
偶像者,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具有极高认可度的某种人的类型,人们乐于接受这一类型人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以至价值观。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附着较强烈、情感的社会行动--崇拜,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偶像,能说明该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及现实阶层地位的分布状况;传统的价值观和外来的价值观,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理想的人生目标等等外在社会因素是怎样在个人的意识里生根发芽,并接受与其他思想的碰撞?而偶像崇拜即是这种“内化”的一个现实例子,只不过它体现得感情较为强烈罢了,什么样的社会即会有什么样的合理性社会人格,“20世纪60年代以约翰列农为首的甲壳虫‘摇滚乐队”成为那代人的世界级偶像,美国前总统卡特也说:“他的精神'甲壳虫乐队的精神’--急躁活跃和认真诚恳,嘲讽和理想主义都加在了一起--成了整个一代人的精神。”而十余年前在我国曾十分流行的一首歌曲以“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的歌词成为一些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也跟当时我国社会的普遍心态有关,偶像崇拜与社会人格相互影响的关联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偶像类型的划分标准带给我们一定的困难,因为考虑到某种偶像大多与其职业有着固定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求解析。在问卷题目中列出的十余种偶像类型--它们其中大多数是按职业类型而确立的,而且这样做的结果也能让我们通过目前社会上的十余种主要职业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地位的分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是本节标题下附加“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副标题的目的。
富追求的理想目标,相比之下,选择“著名政治家”为崇拜偶像的只占4.9%,选择“优秀教师”作崇拜偶像的仅占2.2%,由此我们可以想像虽然师范院校在高考中也是报考的热门,但在报考的考生中又有多少人是以当老师为人生的理想呢?传统的偶像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已日益显得没有魅力,其中选择“生产劳模”的比例最低,为0.9%,只有极少数的中学生期望未来作一个“优秀的工人”。
由以上的数种偶像崇拜的排列状况看,在当今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结构中,有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实上,这正是商品经济所呼唤的社会人格。他们是历史与文化的适应者,但更是未来的开拓者。
转型社会中社会人格也发生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而在此过渡阶段便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人格类型的嬗变。美国社会学思想家在其“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划分中,对“尚武社会”的社会成员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一致、服从、忠诚、墨守成规、无创新精神、依赖权威,以及关于现状既是自然的又是惟一可能的信念。由具有这种思想组成的社会必然是保守的和敌视创新的,不灵活的及难以重新组织的……。”而他对于“工业社会”的描述则为:“……个人更注重个人的利益;不强求价值信念的同一(这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中的人们更具备”宽容“和”同情“的精神,但须注意,这里”同情“指的是类同于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解释性的理解“,即”是指在获得关于指导行动者的动机的知识的理解行为“,颇类似于孔子的”忠恕之道“里的”尽己之心和推己及人“,也就是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他人的价值观念看待事物);愿意在价值多元化的组织中而不愿在强制性的组织中生活;强调个人的努力,视自致的社会角色的价值高于先赋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尤其重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求新求变精神,而不愿受制于一般舆论的束缚;对待他人更显尊重但不屈服迷信权威;不愿受他人的役使而力求保持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以上两种社会类型的划分仅仅是两种理想型的划分,而就目前我国的阶段看,处于这两者的中间阶段,也就明显地带有社会人格的过渡特征,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无疑也会带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极影响,人的发展状况也会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人格分离、心理浮躁、焦虑和动荡不定、价值观困窘、行为易失范等等。但从历史的取向上看,塑造经济关系及意识上独立自主的个人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要求个人具有与企业同样的主体地位,淡化依赖性;而且更要求人的平等意识,这不仅指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更注重的是平等的竞争,当然这种竞争的平等“只能是机遇均等,而不能是完全的平等……”;同时更鼓励个人具有风险意识,“高风险投入才能有高收益回报”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人们互相之间的社会互动带有信息社会的“广而不深”的时代特征,更重功利和时效;极为重视契约型的.人际关系;由于人的自主性及自尊心大为增强,故尊重他人,持合作精神与人共事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强调机遇,在获取社会价值目标上有时甚至存在侥幸的心理,如期望靠彩票发大财而促成摸奖的火爆场面的现实写照;凡此种种社会心态的演变及社会人格的变化,我们认为均会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的形成。市场经济已向新时代的人格作出了要求,那么,当代中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挑战呢?
四、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结构现状的分析
低赞同度等级层: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6项:分别是⑤“独立思考”(4.4%);⑥“慷慨大方”(1.9%);⑧“有合作精神”(1.9%);⑨“尊老爱幼”(3.6%);10“勤俭节约”(1.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求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1.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上述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是最令我们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总结
在对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现状的调查研中,看到了光明的一面,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当代中学生正以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身影走进我们的研究视野。理性化与功利化并存,日益渴求独立却缺乏理解,欲自立而又不能完全自立的他们无疑是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历史选择了他们并塑造他们,他们的社会人格将是21世纪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人格,社会在进化、人也同样在进化,诚挚地希望其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不会影响这一首瑰丽的交响曲。
点评
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当代城市中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定量的研究,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学调查方法的较好把握。不过相对而言,作者对社会理论的把握尚有一定的差距。
城市社会报告12
自从 月5号放假后就在思考我这个寒假怎样过才不是虚度光阴,怎样才能过的充实过的高效,其实第一次放这么长的寒假呀,自从导员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是无比的激动,在学校的时候心想回去好好玩玩,好好的放松不必想学习,不必想生活费,不必想在学校的一切,只要想好好的在家陪陪我爸爸妈妈,开开心心的度过着这两个月,我是8号回家的,当时记得十分清楚,那天我是早上四点到站的,下车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终于回家了,当时马路上什么都没有,就有一个拎这行李箱背着书包的我,寒风吹进领口全身发抖不知所措,那时候天还没有亮我是在黑夜里前进,当时想起一句很出名的一句话:“黑夜给你一双黑色的眼睛让我寻找光明。”
不知不觉我到家了,推开久违的门,里面是黑黑的一片,爸妈还在熟睡着,我轻轻的放下行李包,走进我的小房间,记得我当时走的时候里面的一切,眼里不知怎么的就沁出泪水,第一次尝试的回家的温暖,第一次知道出门在外的不容易,这时爸妈的房屋的灯亮了,听见我爸爸喊我了,那种声音是多么的熟悉呀,有时候千言万语敌不过一个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此时此刻我只想对自己说:“我爱你们还有这家,爱这里的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一段消沉颓废的网络生活了,天天上网,同学吃饭,朋友有请唱歌,这段时间一直持续了半个月,自己渐渐的发现不能在这样了,觉得是就是浪费我的时间,然后慢慢的想找一些工作,那样至少不算是浪费时间。
总体说来我这个寒假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做了一个拜年的视频,第二件就是帮我妈妈做保险,第三件就是去新世纪大酒店打工。
回来后马上就要过年了,那时候离开学校已经有一个月了,说实在的我是十分的想念学校的同学老师还有我亲爱的室友,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我和班上的几个班委在网上进行了沟通很交流,于是就合计出来一个方案想做一个拜年的视频送给大家,当时由于地域的不变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多的不变,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计划是这样的,我们打算收集我班所有人的照片,还有在校期间的活动时候留下的照片,以及班会的时候的照片,还有我的一段简短的视频,然后整合在一起,之前想想的时候是分工的做的,当然我一个人是做不完的,因为我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别人一起来完成,结果我找来了,代圆圆,田震,王楠楠,章恺,我们一起做了这个视频,之后流程都很顺利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们花了五天的时间就把视频做完了,当我们一月二十三号把视频公布的时候大家都十分喜欢这个视频,也起到了之前大家原定的目的,事后我就在想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以后还要多做几次,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是自己的时间得以充分的利用,总之我们都很满意这次活动。
第二件就是回家以后我知道我妈妈这几个月在做保险工作,听我妈妈说保险这东西很不好做,当时心想自己二十多岁了应该为家里承担点东西了,于是我就帮我妈妈做保险,我妈妈于是就让我帮她做,我做的都是学生险,每一张学生险60块钱,起到保一年的作用,当时我得知这个以后我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很好做吧,可是结果未然,我妈妈给我xx年上去的,酒店的生意特别的好,天天三十多桌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太忙了,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我认识好多人,我们传菜部的刘艳新,左翔,还有金泉,他们人都很好,还有女服务员左姐,谭姐,还有毛姐等等好多人。也让我知道了下层社会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多的好艰辛,但是不缺乏快乐,就举一个例子说吧,谭姐她是一个离过婚的人,一个人带这自己的孩子过,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生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呀,可是谭姐没有抱怨自己的人生还是踏实的工作,在她身上我找到了一颗自信的心,也许她有太多的艰辛,有太多的困难没有对我诉说,可是从她的脸上我从来没有看出放弃生活的话语,谭姐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所以我时不时就跑到她的身边能帮做的活我就帮做了一些,当然我们新世纪的员工也有好多开心的事情的,也比如说我们的左姐,左姐的口才真的是好呀,反正我是说不过她,她要是我班人当时我班的辩论会我一定让她参加。
当然这个都是开玩笑的,左姐人特别的好,也十分的关心和照顾我我真的十分感谢她对我做的一切,我还记得2月25号那天她辞职不做了,我们和她送行当时的心情真的十分伤心真的有些舍不得她的走,那天我们搞了一个送行会,在一起吃了饭唱唱歌,喝喝酒,那天喝高了,因为就想喝醉才可以不想我的左姐走。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到同事之间的友谊,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总是是我一次美好的回忆,再过了几天我也要上学了,我那天也要走了,所有同事也像送左姐那样来送我,我当时十分的感动,好多人说舍不得我,但又无能为力,因为走是必然的选择,那时候我们的邻班对我说叫我暑假的时候还要去他们哪里来,说
我是个好孩子,需要我,这句话也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也让我明白了,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有一颗不偷懒的心,都要有一颗真心带人的心,都要真心实意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在这里我也要谢谢新世纪的全体员工给我一次美好的回忆,也给我一次深刻的工作经历,谢谢你们。
这就是我寒假的实践经历,总体说来我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在漫长的寒假生活中我学会了挣钱的不容易,我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也知道了自己长大了就应该为家里人承担也负担的道理,总是我学到了好多,我要谢谢我妈妈谢谢我爸爸给我机会,谢谢我大学的同学给我的帮助,谢谢新世纪的员工给我的照顾,等暑假有时间我一定还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不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苦恼.
城市社会报告13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7.5%。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
对于受访者反应的种种问题。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多了解有关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们的生活中的废弃物要分类回收。尽量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日用品。还有就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爱护植物,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要吃野生动物也是为保护环境献力量的一种做法。在个人方面要注意,平时不去做污染环境的事情;多参加一些环境宣传活动;时刻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政府部门方面,应采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展少而精的宣传活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方法。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有一半以上人类活动的结果,我们人类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只有先保持环境,才可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好环境是发展工业的前提,保护好环境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不可能说等到环境被破坏的'无法治理的时候才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知道加强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观念,保护大自然不受污染,是促进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奠基性工程。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现在像我们柳疃镇、青乡乡,最近电网部门纷纷撤除喷水机器的使用。喷水机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恶化、污染了水资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甚大。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说,我们北部渤海湾受到工业、印染厂的废弃物排放大量鱼虾死亡,地区农民上海捕鱼,鱼的体内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最近,我发现政府部门、昌邑环卫局开始大力整治环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乡街也定点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来垃圾围绕街道,臭气熏天的状况。各个村庄开始整治村内环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庄焕然一新!而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后代,树立好榜样,奠基好基础,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更加丰富多彩!
城市社会报告14
前言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说我们的专业是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大家都一直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终于在20__年1月22日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组织我们全院同学到太原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我们将平时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现实中真正的城市规划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了太原市的城市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弘扬了太原的城市文化,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我们作为山西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一、太原市规划展示馆简介
太原市规划展示馆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晋阳湖湖心岛上,整个建筑向外伸展呈花瓣状放射性布局,状若汉字——太原的“太”,与草、树、岛、湖、城、山和谐共生,与周边自然融为一体。展示馆以“融山贯水、汇古通今”为展示主题,以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发展轴线为展示线索,巧妙的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打造了“五千年文明史、十八座里程碑”、“太原瑰宝——纳米透明液晶屏”、“人在画中游——西山环境综合治理”、“产业蓝图——虚拟讲解员”、“公共单车环保自驾游”、“聚宝盆——重点项目数字沙盘”、“炫彩激光秀——纵览太原”、“畅想太原——3D影院”、“水上模型——重点项目展示”等多个高科技互动展项,很好的展示了太原市“大历史、大交通、大产业、大生态、大梦想”的城市个性,是太原市对外宣传的新窗口、展示太原市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二、实践内容
(一)史话太原丨历史篇
进入史话太原艺术折线墙围合体验空间,古朴气息扑面而来,折线墙上按照历史顺序分列多幅图画,颇为详细的介绍了太原自古以来的发展历程,使人了解到太原悠久的历史,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亦有“龙城”之美誉,是山西省的省会。早在十万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在七、八千年前的母氏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5000年前唐尧最初也是建都于此。太原最早见诸于史料是公元前497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当时建晋阳城的是晋国大夫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城址就在今太原市晋源古城营一带。董安于利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南傍晋水的险要地形,修筑成了坚固的城堡。因其在晋水之阳(古人以水北为阳),取名晋阳。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初设太原郡,郡址就设在晋阳,晋阳因此又称为太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汉代设并州刺史部于太原,自此各朝各代又称太原为并州,故太原简称为“并”。是时,太原已成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南北朝时,太原城开始走向辉煌,成为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隋代,太原已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了。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的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宋、金、元时期,太原城饱经战乱,几经被毁,后又重建。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扩建太原城,为九边重镇之一。明、清两代,太原经济长足发展,晋商崛起,以今太原、太谷、祁县、平遥等地商人为代表的晋商首创商业票号,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其货币经营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为太原的经济发展再创辉煌。与此同时,其矿业、商业、手工业,对全国的经济影响很大,有“晋商执全国牛耳”之誉。
(二)宏图太原丨规划篇
不同于史话太原艺术折线墙围合体验空间浓厚的古典气息,宏图太原数字沙盘展区则是利用高科技向我们展示太原的发展变化,立体投影使得展示更加丰富形象。
在未来,太原将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步伐,依据现有结构与演化阶段、人口用地与发展规模、生态格局与地形条件、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形成“三区四组团”城市布局:三区——太原主城区、南部新区、潇河战略区,四组团——清徐组团、阳曲组团、泥屯组团、修文组团。太原中心城区(南高速环以北部分)——区域性的金融、商业、文化、科教中心,全省产业转型和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太榆中心城区(晋源—小店—榆次)——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和新兴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宜居城市建设主体区。潇河新城——服务山西,辐射华北,面向全球的空港经济中心和新兴工业基地。清徐组团——以新型能源、新材料、物流等产业为主导的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镇。阳曲组团——以环境友好型新材料产业和都市型工业为主导的产城融合的生态宜居城镇。修文组团——以辐射区域的大型物流园区和物流服务中心为主导的新型城镇。泥屯组团——以休闲疗养、养老、职业教育等产业为主的新型生态园林城镇。
同时,太原也将继续完善“一核一四三群”城镇空间布局,以太原晋中同城化为重点,加大区划调整力度,推动城镇集群发展,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相协调,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活力。并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配置的力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快县城经济发展,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新格调。
(三)传承太原丨名城篇
太原三面环山,是一座历史古城,曾为北部边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中原北门之称。同时太原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工业城市,在清代,这里的粮行、绸缎、钱庄等十大行业曾盛极一时。太原市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享誉四海的名产。太原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古典园林晋祠风景优美,文物荟萃,祠内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堪称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天龙山石窟,包容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五个世纪的`作品,是领略东方石窟艺术魅力的好去处;龙山石窟是全国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元代道教石窟群;有太原城市标志之誉的双塔寺、塑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的祟善寺、展览有名贵殷代铜觥的山西省博物馆,都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四)创新太原丨产业篇
未来的太原,仍要坚持产业转型这一重要目标。新时期太原产业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依托已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资源依赖的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型产业体系。城乡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按照“高端化、循环化、园区化、集群化、信息化”的要求,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空间载体,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引领山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做到五点:一要坚持把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把工业作为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要坚持把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把工业作为开发区发展的主页。三要坚持产城融合,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四要坚持开发区规划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五要坚持远近结合,科学谋划,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太原,要进行开发区扩展,扩大各版块的功能。清徐县城、阳曲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建成30—50万人口左右的综合型城市。汾东新区是规划的城市中心,也是现代服务业集中区,还是新型制造业聚集区,是引领全市发展的综合新区。北部地区是规划的生态保育区,也是军工转型示范区,重点推动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发展。
未来的太原,要进行更加合理的产城规划布局。综合城市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产城一体化发展,确定了高新区北上、经济区南下、民营区“一区双园”、不锈钢园区“区区融合”的空间布局。
未来的太原,要在服务业、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上实现更高的发展。
服务业发展目标:建设国家能源基地服务中心,东、中、西结合部重要的现代服务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打造高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多种产业。
工业发展目标:以建设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和山西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导向,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和产业结构多元化,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低碳、循环型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启动晋阳文化核心区,围绕“华夏文明看山西三晋根脉在太原”文化主题,以“晋阳古城遗址发掘保护—明太原县城—晋祠核心景区建设—天龙山蒙山景区建设—晋阳湖文化博览区开发”联动力为龙头,带动周边旅游观光、休闲养生、文化创造、高端会务等产业发展,形成以“唐风晋韵龙脉”为特色的标志性核心区。
(五)通达太原丨交通篇
航空——规划将现太原武宿机场搬迁至清徐县徐沟镇以南,并在其北侧建设空港新城。
铁路——以太青、太中铜、太郑客运专线构线“大”字布局,形成“一枢五环十放射”的铁路网路格局。规划建设太原—郑州客运专线,石太和太郑铁路通道实现客货分线。完善太原枢组东环线,对南原太中铜线实行客货分线改造。新建“阳曲—太原—榆次”和“清徐—太原—榆次”两条城际铁路。客运枢纽以太原站、太原南站和潇河新城站为主要客站,交井站、榆次客站、北六堡站、清徐站、阳曲站为晋运客站。
轨道交通——大力建设组团间轨道交通,实现公交引导的TOD新城发展模式。2号线经榆次迎宾路东延。2号线支线连接榆次北部新城、高新校区,进而转南,与榆次老城南北向进行链接。1号线沿南部CBD核心区进行东西向连接,跨汾河与轨道交通6号线形成换乘枢纽,加强南部汾河东西两岸跨河联系。1号线、5号线南延至新机场及空港新城。形成连接“汾东中心—规划省行政中心—省高校新区中心—榆次老城—修文中心—潇河新城中心—清徐中心”的半环状轨道线。两端与2号线和6号线连接。充分利用铁路线网进行交通建设。
(六)宜居太原丨生态篇
战略要求: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为主抓手,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生态治理修复、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
城市空间发展落实:打造市区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建设基本生态网络,形成贯通的绿网体系。集中城市化地区绿地系统,营造社区宜居休闲环境。加强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东、西山生态修复及城郊森林公司建设。
手段:
1、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地表沉陷治理、煤矸石治理、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矿区造林绿化、植被恢复等手段,根据矿山所处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按照“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和“景观相似性”原则,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注重成效、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恢复治理措施,恢复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实现煤矿的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建设矿山文化遗址公司,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型的新型产业体系,加快采矿、优质冶金、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工业的发展壮大。
2、集中城市化地区绿地系统,营造社区宜居休闲环境。以“环、楔、廊、园”为基本格局,与市域生态空间相互贯通、有序连接。规划通过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明确达到出门“500米内要有一块集中公共绿地”的标准,有条件地区提升至“300米见绿”,以构筑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为目标,通过生态景观风貌规划引导,体现水网、绿网交织、营造社区宜居休闲环境,塑造新城市绿化空间体系。
3、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土地空间开放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绿色太原”。
4、建设基本生态网络,形成贯通的绿网体系。以构筑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城市内部大型绿地建设,形成“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贯通城市内外”的绿网体系,促进市域绿地、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融合连接,维护“山、水、田、城”的自然生态特征,塑造太原地区的“山水城市”生态格局。环山、临水、卧田成为太原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生态特征,结合现状河道梳理整治和生态河道建设,
在中心城区外围、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保留大面积生态开放空间,维护城市生态结构调整,形成融山水、河流、绿化等自然生态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式、弹性化、生长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宜居环境。
三、实践感想
通过这次参观我明白了,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以及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我想这大概也是学院组织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吧!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未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去规划我们美丽的城市,让城市发展更美好!
城市社会报告15
曾经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良心都让狗吃了,而狗变得越来越有良心了,而人却失去了自我,变得像禽兽一样,丧心病狂!我最静在我家后院发响了几只流浪猫,一共六只。如果按这个比例推算,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发现一支流浪猫的话,那枚全中国起码有上几亿只流浪猫了!当然这个推算不太正确,但我只想说,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流浪动物实在太多了。作为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帮助它们。——引言
一、流浪动物群体的形成原因
据我调查,流浪动物的形成原因有以下方面:
1.由于人类的不负责任,在饲养宠物的时候,如家中有了小孩儿不能养宠物,或是因为感到自己不能适应饲养宠物的生活,或是因为当初养宠物致使一时冲动,为做好心理准备等。因此导致不冯宠物沦为流浪动物。
2.由于人们在养宠物前为接触过养宠物的知识。不知道要给家养的非经济宠物做绝育手术,导致家养宠物在发情期在未能找到合适的伴侣下,与流浪动物发生配对行为,导致家养动物与流浪动物所产生的后代又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
3.由于人们的迫害,如毒打家养宠物或拿家养宠物当作发泄心理不平衡的工具,到这家养宠物被迫离家出走。
4.由于对养宠物的管理政策缺乏了解,在认养宠物之后不办理领养宠物的许可证,或不在规定区域内认养规定种类的宠物。导致怕麻烦,在将要被查出时将宠物遗弃。
说明:1、家养非经济宠物:以家庭为单位所养的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的宠物。
二、人类对流浪动物的看法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姓对于流浪动物的态度是包含同情与关心,并能够积极的.尽自己所能帮助它们。我醒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好的,能够帮助弱势群体的社会,但是时恰好相反。某日,在某城市的街头,一对男子看见路上的一只流浪猫,不知当时他们怎么想的,就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将有毒的食物为给猫吃,最后将猫残忍的杀害了。人没对于生命的态度令我难以相信,人类怎么会这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对待一个弱势群体,对待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调查对象:未成年人成年人
调查人数:未成年人100人成年人100人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1)是否见过流浪动物
未成年人:85%成年人75%
(2)是否救助过流浪动物
未成年人:61%成年人32%
(3)是否有救助流浪动物的意识
未成年人:75% (大多由老师教导,为付出实际行动。)
成年人:25% (大多数认为没必要它可自生自灭)
(4)不救流浪动物的原因:
未成年人:害怕害怕被染病父母不准没见过
成年人:害怕染病没见过没有必要没意识漠视态度
总之,我的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是从媒体上可看到,滥杀无辜流浪动物的行为屡禁不止,有些报道让人难以置信,毛孔悚然,人类对弱小生命的漠视与冷淡、冷酷无情已达到了一个难以相信的境界。我国还没有立法来保护流浪的动物,唉!我不知该说声么好。一句话:大部分人对于滥意伤害弱小的流浪动物成支持态度,认为它们的生存权利是可以任我们剥夺的,我们不用管它们。
三:分析流浪动物的心理
据调查家养宠物被抛弃后它们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创伤,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在被主人抛弃后或因某种原因成为流浪动物后,它们的内心深处仍然一直信任人类或主人,觉得他们只是一时冲动而舍弃了自己,对重新被人认养报以信心,仍让相信人类使他们的好朋友,这一类即相信人类型
(2)、在被主人抛弃后或因某种原因成为流浪动物后,它们由于受到打击太大,已完全不相信人类或是主人,认为人类就是我的敌人,不再读人类报以任何信心,认为只能靠自己,人类是不可信赖的,既不相信人类型
说明:在第一节中,所提到的流浪动物形成原因,一类原因和四类原因所产生的流浪动物为相信人类型,而二类原因和三类原因所产生的流浪动物为不相信人类型
四、如何保护流浪动物
如何保护好流浪动物,这是我写这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报告的原因。保护流浪动物,不是说我们要把流浪动物带到医院后,给它们治病。当然这是很必要的!但鲁迅先生说:“要救国,不能只治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治心理上的疾病,要精神就亡。我们要教育我的后代与人民,要他们知道保护流浪动物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是我们必须作的。这样才能堵住残害流浪动物的源流,从根本上保护流浪动物的生存权利。我们还要制定保护流浪动物的法律,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流浪动物的权力。总之,要让后代知道保护流浪动物是对的,要立法保护他们。
【城市社会报告】相关文章:
城市社会报告01-25
城市社会实践报告01-14
城市社会报告15篇01-25
暑期城市生存体验社会实践报告02-04
城市管理社会实践报告01-14
城市文化社会实习调查报告范文12-31
城市党建调研报告06-20
北大学生关于城市生态学社会实习报告03-24
城市与区域综合实习报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