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加强作风建设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1
“蚁穴溃堤”这个词语,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它深刻的哲理上,但1998年江西九江发生大洪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的确确是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醒。一个小小的缕蚁之穴,形成渗透,造成管涌,半径可达25米,堵住这一洞穴,堤内堤外需要几千立方米的沙石。一般来说,“蚁穴溃堤”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正是因其“漫长”,谁也不曾注意那微不足道的“蚁穴”。然而,当滔天洪水袭来时,微不足道的“蚁穴”竟和惊心动魄的“溃堤”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漫长的过程,竟是那样的迅捷,于措手不及间就酿成灾祸。一个机关的作风建设又何异于此?一位水利专家说过,蚁穴之害关键在防。怎么防止机关出现“蚁穴溃堤”现象?我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为民务实、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只有把制度执行形成一种行为自觉“险情”就能自然击退;只有把遵章守纪形成一种“工作理念”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之中才能永久“安然屹立”。结合工商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五坚持”方可筑牢机关作风建设“堤坝”。
坚持以加强教育为基础。要通过丰富教育内容,重点抓好工商发展形势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履行岗位职责教育、思想道德作风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工商精神。要运用各种载体,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扩展教育层面,增强教育效果,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效能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教育,使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坚持以典型示范为引导。要巩固和扩大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正确引导机关干部特别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窗口岗位人员和一线执法人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促进作风养成,坚持做到“五个决不”,对上级和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在我这里决不延误、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我这里决不囤积、任何差错和失误在我这里决不发生、上门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在我这里决不受到任何冷落、工商机关的形象在我这里决不受到一点影响。
坚持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忌半途而废、“活动止而工作止”。要不断总结先进经验,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建立适应本部门本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增强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主动性,使制度执行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使遵章守纪成为一种“工作理念”贯穿于学习、生活、工作之中,从而保证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坚持以强化监督为手段。在作风建设中,要广泛动员各界各方人士参与到部门作风建设和整顿中来,但是也要防止监督“明真暗假”等现象的发生。要真正将开门纳谏、群众评议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反映工作不足的平台,下真功,敢面对。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强化社会监督,把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让他们畅所欲言。要真正把那些敢说真话、敢于碰硬的监督员邀请进来,认真座谈和征求意见,切忌用“公款吃喝、赠送礼品”等形式封“他们的口”,唱“指定的调”,搞暗箱操作,“友情”监督,失去作风整顿工作的客观和公正。
坚持以求实效取信于民。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关键看在履行自身职能上是否着眼和实践于为民、高效、公正上。要求实效,应办实事,忌说空话。要通过查找不足和整改,切实把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解决好,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树立部门行业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2
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执行作风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规定的通知》和省联社主任王术君同志在《省联社机关作风建设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现在自身的工作岗位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工作作风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上级关于工作人员认真服务好广大老百姓文件精神学习落实不够,不能清楚地认识现代金融服务观念、对国家金融方针政策没有完全运用到工作中来,对未来银行业发展和服务工作理念没有从心里去扎根落实到实处、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有时候工作带有情绪化、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有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只做到了在其位做其事,没有雪中送碳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瞌睡大睡过头了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从根本上违背了省委省府省联社的关于机关作风四要十不准的规定。农村信用社是最接近农村经济工作、最了解老百姓和接近老百姓的业务部门,我们做的没一件事都是体现我们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关乎到农村信用社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一线业务岗位是最体现农村信用社工作作风和形象的关键,通过对四要十部准的学习,我的思想有了很清晰地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四要十部准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中去,让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和工作作风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上个大台阶。
为进一步加大劳动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效能的力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工作实际,草塘信用社党支部书记向松同志动员全体职工集中学习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省联社县联社关于机关作风讲话精神,让每位员工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作风建设的必要性,针对性和严肃性。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作风,切实体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办事和工作效率,树立农村信用社良好的形象。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3
自开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以来,为了准确把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思想作风整顿的具体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自己通过学习文件,认真讨论,深刻反思,认真查找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更进一步地查找出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现就自查情况作自我剖析如下:
一、 自身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深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些理论的学习未能做到深刻领会,没有掌握其精髓、灵魂,没有做到时时、事事用这些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另一方面,对涉及自己工作所需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运用不熟悉,导致自己开展工作不能得心应手。
第三,没有充分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没有做到活学活用,导致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缓慢。
2、工作主动性有所欠缺,对自身的要求不够严格,往往满足于完成任务,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考不够。
3、思想认识反思不够。平时总是认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只要不违犯纪律、不犯错误,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主观世界修养不够,思想素质不高。由于自己平常学习不够,没有十分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高程度的修养。由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的发展,导致了自己思想的退化,随之出现了工作飘浮,脱离群众,纪律松驰焕散,勤俭廉政行为退化。自己总认为社会风气在变化,自己也应有所变化。由于工作的现状和现实的社会风气,促使了自己工作作风的转变和纪律的涣散等问题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主观意识没得到更高层次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没得到充分的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树立不牢,还不完全经得起退化变质思想潮流的冲击和社会丑恶现象的腐蚀侵袭,因而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不相适应。
二是思维局限,认识落后。思维局限,认识落后,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给组织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三是执政为民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没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作决策、想问题不能时时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工作方法较简单,有时态度粗暴。缺乏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思不是全用在为民办实事上,没有把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放在首位。
三、整改提高
1、以学习教育为途径,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有关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文件资料的精神实质,把握起精神要点,提高理论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努力钻研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历史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坚定信念、提高素质。自觉把理论业务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深入实际,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2、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客服松懈和懒惰情绪,树立崭新的奋斗目标,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3、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消除不思进取,内动力不强的不良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树立创新思想才能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陈出新,工作才会有起色。为此,自己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做到要组织要求我做为我要主动做,变外力驱使自己认真工作为自己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为实现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奋斗目标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4
医疗卫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但它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却是年轻的、新兴的。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变革传统陈旧的卫生文化、建立和完善中国卫生新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卫生行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如何将文化与卫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卫生文化与卫生工作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新路子,发挥卫生文化在卫生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在社会上的品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自2007年开始,哈尔滨市卫生局始终在关注卫生行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关注并跟踪了开展文化建设较早且举措相对领先的医院文化和血站文化,力图提炼一些具有共性并有先进理念的卫生文化精髓供医疗卫生单位参考。
一、卫生文化历史背景
卫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在长期建设发展和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卫生行业特色的社会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卫生管理理论。目前,在发达地区和省份已经广泛兴起研究和建设卫生文化的热潮。卫生文化的研究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理论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现代卫生文化管理理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集中体现着卫生系统的整体风貌、人员素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在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一)卫生文化的概念
卫生文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卫生行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卫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衍生和延伸,是卫生系统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范、生存发展氛围的总和。卫生文化涵盖了所有方面,涉及到发展战略、人才、制度、规范、品牌、对外宣传、形象设计等。有关学者把卫生文化分为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精神层是指共同目标、价值观、道德观、卫生精神、服务理念、经营理念等。行为层是指卫生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活动。物质层是指看得见的东西,大到基础建设、环境布局、仪器设备、程序流程,小到用品、标识等。
(二)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对提升卫生工作社会品牌效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是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卫生单位从原来单一国家所有逐步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所有制并存形式,并且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外资引入医疗市场及市场化经营理念逐渐深入到日常管理中,医疗卫生行业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新的竞争模式下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深厚的卫生文化作为基础,达到与竞争对手在发展战略、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上的异同,就必须克服文化障碍,做好文化沟通,达到卫生文化之间的相互融通,进而促进合作和优势互补,彰显突出地位。
2.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社会效益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卫生文化对卫生行业业绩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在市直卫生系统中,一些医院或医疗机构重视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其卫生文化建设集中体现在宏观上就是“五抓”。抓思想建设,确立了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科学发展的行业精神和“仁爱、诚信、公平、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使卫生文化成为医疗卫生战略目标、经营理念、服务质量、团队精神的提炼和整合。抓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竞争力。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已逐步做到:一切以健康为中心,一切为了健康,一切服务群众,一切方便群众,尊重百姓权利,维护百姓利益。抓精神文明,打造卫生窗口行业。重点实施了品牌战略,形成卫生品牌文化,突出卫生文化特色,使卫生品牌文化成为标识或名片。
抓行风建设,塑造医疗卫生的良好形象。作到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整作风、严肃纪律。形成规范、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抓开拓创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一是观念创新;
二是管理创新;
三是技术创新;
四是人才创新。
微观上就是“四化”。适应时代需求,构建卫生学习文化。主要是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拓展学习内容,提高业务素质。适应健康需求,构建卫生服务文化。重点是创新服务流程,打造便捷化服务;更新服务理念,打造人性化服务;提升服务内涵,打造多元化服务;优化服务形象,打造规范化服务。适应社会需求,构建自律文化。通过加强职业教育,筑强道德防线;建立健全制度,强化自律机制。适应发展需求,构建管理文化。狠抓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创新管理模式,激活经营机制。
3.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文化建设被领导者誉为“软实力”、被经济学家誉为“第二只看不见的手”。卫生事业的发展靠的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不断创新,而创新则依靠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又集中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精髓。卫生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反映为五个作用。
一是凝聚作用。卫生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的追求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是激励作用。卫生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协调作用。卫生文化的形成使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使卫生行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四是约束作用。卫生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五是塑造形象作用。卫生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卫生行业的管理风格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卫生行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4.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卫生文化建设营造了和谐统一、蓬勃向上的精神氛围,锤炼了奋发争先、勇创一流的职工队伍,塑造了文明规范、诚信为民的行业形象,增强了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竞争能力。卫生工作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单就我国卫生行业的职能而言可分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三大部分。我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基本作到可防、可控、可治。不论何时出现任何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都会在第一时间快速到达现场。现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网络已普及到所有乡镇卫生院,有效地保障了信息时时传递,成功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的传播。
卫生监督部门则早已从根本上克服了“管理就是管制、执法就是罚款”的旧的工作方式,真正作到了无情执法、有情操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卫生惠民得到落实。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使农民的“看病难”问题已基本解决在基层,绝大部分农民可以“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城市医院则变无序为有序竞争,这种竞争绝不是拼房屋、拼设备,而是拼服务、质量、环境。医疗卫生单位治病救人、确保人民健康是天职,卫生人员追求精益求精是使命。个性化服务使医疗卫生单位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其中蕴含着卫生文化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可。
二、市直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医院文化建设现状
90年代初,我们市直卫生系统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展了三届学会,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局机关处办人员的调整,近几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交流活动减少,医院文化建设逐渐兴起,并越来越发挥作用。卫生文化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成为许多医院的首选。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文化建设促进了医疗卫生单位健康、快速发展,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特点: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了对卫生文化建设的领导。许多医院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强了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有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既做医院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又做医院文化的推动者,相继成立了医院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如五院、中医院、儿童医院、红十字中心血站、市疾控中心等单位领导能够亲自抓卫生文化建设的落实工作,为卫生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开展理论研讨,丰富了卫生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多数医院在实践卫生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讨卫生文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特色,从而丰富了卫生文化建设的内涵。血站文化就是一个典型事例,红十字中心血站把血站文化建设与血站发展战略相结合,举办了以血站文化为主题的讲座、研讨,开展血站文化研讨活动,交流和探讨血站文化建设中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号召广大员工积极为不断深化血站文化建设、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献计出力。
3.丰富卫生文化建设内容,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动力支持。各医院在建设医院文化工作中,不断丰富医院文化建设内容。
一是积极培育切合本医院发展战略的医院精神。大多数单位都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文化特点以及工作实际,制定了医院精神,并通过不同形式加以倡导,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哈市五院提出了“团队精神、6S服务理念、医院经营理念、医院管理理念”的医院精神文化体系,成为引导医院发展精神支柱。
二是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各单位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了用人机制、奖惩制度及员工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仪表规范等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如各医疗单位汇编医院制度手册,汇集了医院所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职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知道自己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应该怎样做。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建设活动,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文化品位。如各单位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摄影展、征文、体育比赛等载体,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崇尚文明的观念,增强了广大职工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为集体增光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市一院举办的纪念解放60周年的展览图片墙、纪念建国60周年的文艺汇演等。
四是在医疗技术、经营方式中体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如市直卫生系统确定的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各单位独具特色重点专科建设、功能定位及在同行业中的学术地位、医疗市场的占有份额等,均体现了医院的经营理念,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特色文化。
(二)卫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系统各单位在开展卫生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卫生文化建设在全系统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部分单位领导对卫生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认知不深,没有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卫生文化建设,故而对卫生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问卷调查显示,有1/5人认为医院领导层对卫生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二是定位不准。长期以来,部分医院对医院文化的内涵没有很好地研究,特别是没有结合单位实际和其在医疗市场中的定位,提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反映医院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医院品牌的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的医院只是提出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在职工中产生共鸣。
三是内涵不深。个别医院将医院文化仅仅理解为职工文化活动等,没有将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没有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
四是方式单一。一些医院文化建设停留在一般性的文化活动层面上,层次不高,生命力不强。
三、大力开展卫生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卫生品牌的社会效应
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对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社会品牌效应,促进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作用。
(一)在卫生文化建设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好五个关系
1.把握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卫生文化建设的关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形成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卫生价值观、卫生精神,提高职工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力,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弘扬高尚医德医风,有效遏制商业贿赂行为,消除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和侵蚀。
2.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卫生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等,充分吸收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另一方面,又要自觉地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观念等融入卫生文化建设之中,不断融会现代科学与教育、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新内涵,形成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能体现现代理念的卫生文化特色。
3.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卫生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民族特色。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流的扩大,也必须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医院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4.把握好卫生文化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的关系。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医疗技术、业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了卫生文化的整体水平,优秀的卫生文化对于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技文化素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提升卫生文化的内涵奠定了基础,促进卫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5.把握好卫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和卫生文化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卫生文化的推进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卫生文化建设相结合。二者并重并举,才能探索和加强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才能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并以此保证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在卫生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在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提高对卫生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成功建设卫生文化的前提。因此,在建设卫生文化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职工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特别是要在加强领导层对卫生文化建设的认识上下功夫,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对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事业发展壮大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从而提高领导干部对加强卫生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领导中形成共识,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搞好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科学界定卫生文化内容,充分体现卫生文化以人为本的先进性。科学界定卫生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搞好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确定本单位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丰富内涵和重在发展的原则,突出针对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着眼于事业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符合本单位实际,具有本行业、本单位特色,涵盖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服务品牌等内容的卫生文化品牌。医疗卫生行业要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通过积极倡导、大力实施,努力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获得良好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3.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建设卫生文化提供制度保证。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构建卫生文化的基础与保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卫生文化建设的前提。实践证明,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往往依靠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正是这些制度在规范、约束着职工的行为。而卫生文化又是整个制度体系的灵魂,决定着制度体系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将卫生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把卫生文化的内容转化为规章制度,融入到管理工作中,使之真正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社会上产生卫生品牌效应不可缺少的内容。
4.选树典型,分类指导。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推动卫生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卫生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总结、选树不同类型的典型,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交流和宣传,促进优秀卫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卫生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系统所属单位在卫生文化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分析症结所在,及时予以纠正,确保卫生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全面完成新医改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卫生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卫生文化建设的意识,发挥卫生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为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5
市纪委驻市住建委纪检组:
按照市纪委驻市住建委纪检组下发《关于20xx年春节期间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作风建设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办高度重视,根据文件要求,于20xx年2月13日下午,召开会议进行传达,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书记xxx亲自主持会议,传达了关于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作风建设的通知精神,重申春节期间各项政策纪律并对文件要求进行动员部署。现将开展20xx年春节期间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领导干部要加强廉政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当好遵纪守法的表率,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公务接待禁止饮酒规定》及《廉政准则》等制度,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加大查处力度,设立举报电话,如发现问题方便及时举报。
为切实搞好春节期间纪律作风建设,我办采取各种形式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能力。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过节不忘廉洁自律,把好自己的关,把好配偶、子女的关,把好亲戚朋友关,过一个文明、节俭、祥和的节日。
通过办党组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春节期间,全办党员干部都能够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市纪委纪检组《关于20xx年春节期间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作风建设的通知》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节日期间没有接到任何举报电话,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营造出风清气正、文明祥和的节日气氛。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抓好我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6
各位老师、同志们:
我们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贯彻教育系统党建和开展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学校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就活动的开展谈三点意见。我认为搞好这次活动
一是重在认识,
二是重在求实,
三是重在建设。
一、提高认识是搞好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的前提
为什么要搞纪律作风建设活动,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干部纪律部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和我们教育系统科学发展的症结所在和突出问题。为此教育局领导明确提出,纪律作风代表形象,纪律作风体现战斗力,纪律作风关乎事业成败,纪律作风关乎群众冷暖,一定下大气力解决干部纪律作风问题。
纪律作风问题事关大局,不解决、解决不好,就不会发展,就难以发展,所以说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是当前的政治、是当前的主题、是当前的大局。
今年我们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举措,新班子要不辜负全校师生的期待和希望,关键要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好的状态,这些都要以好的纪律作风为基础,作为校长和我一定会把班子纪律
作风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注重实效是搞好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的关键
这次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为期两个月,全程共分四个阶段,每阶段周密严谨,规定动作具体,搞好这次活动,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杜绝形式主义,严禁走过场,要以好的纪律作风组织、参与作风建设,要以更好的纪律作风参与学校管理,要以我们的工作成绩体现纪律作风建设的成果,我们要把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与即将开展的师德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层以上干部这个重点与辐射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为中心与活动的关系,把此次活动作为推动学校工作的动力,作为学校工作实现突破的机遇,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坚持求实,最重要的是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彻始终,抓住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在纪律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什么问题严重,什么问题紧迫,就集中力量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要抓得准,抓得深,抓得狠,要抓出明显成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剖析,明确责任,落实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在活动中要研究制定可检查、可量化、可考核的目标,使活动的各步骤、各环节、各项成果可看可查,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搞得怎么样,是否有效,最终要由全校师生来检验、来评判。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今天正式启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边学、边查、边改,聚焦突出问题。就我们学校来说,社会、家庭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目标对我校要求越来越高,而客观上我们的自身又存在一定的内部问题和差距。我们大家要反思,自身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强不强、个人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有无问题,这是纪律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
我们每一位同志无论是中层干部、还是教职工,就自己的岗位、职责、行为要深省:我把学生发展抓在手上、把师生冷暖放在心上了吗?我的管理或教学工作有创新吗?我的工作效率是高还是低?我的工作做到位了没有?我们大家要反思,自身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高不高?中层以上干部要问自己:我们作为管理团队,执行力和协调配合力如何?我的民主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勇于担当的意识和全局意识又如何?
我们的教师和工勤人员也要问问自己:我的服务保障到位了吗?我能及时热情地为教学、为师生排忧解难吗?我在师德建设方面有没有差距?我能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规定吗?我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吗?我们要反思:我们现有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现状能尽快全面提高管理质量水平、能加速软硬件建设、为学校发展创造条件吗? 因此,我们大家要紧紧盯住学校科学发展的大目标,在思想纪律作风上深刻反思,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能创新发展。
三、重在建设是搞好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的根本。
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动态的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追求完美的过程,同时它又是一种结果,我们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把纪律作风建设好,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校风、教风、学风的转变,所以建设是活动的根本。
干部作风建设好,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必需的,我们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创设更多的宣传平台,大张旗鼓地对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深度宣传,让全校师生都明白,发挥出纪律作风建设的感染力、约束力、教育力。
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好,实践是极其必要的。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年的全
程是学习实践的过程,每一阶段、每一个步骤其效果都要以实际工作体现,最后要经得起师生的测评、检验,《方案》提出的几项活动和制度是规定动作,之所以有规定的动作,而且有质量标准要求,就在于通过动作实践使我们对良好纪律作风由感情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由不自觉到自觉,形成良好的纪律作风“定型”, 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种自然。
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好,领导必须要做得好。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在这里我本人同时代表领导班子表态:在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中,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是在学习上作表率,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突出学习效果;
二是在查摆突出问题上作表率,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思想根源;
三是在整改落实上作表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是在消除文山会海上作表率,拿出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为教育教学、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五是在敢抓敢管上作表率,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
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的负责人是这次活动的所在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好本部门的活动,做到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问题,接受大家监督。
各位老师,同志们,干部纪律作风建设活动正式启动了,这项活动的任务是艰巨的,活动中我们将面对诸多困难和问题,将经受更严峻的考验。但我们坚信,我们的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是有觉悟、有水平的,只要我们大家心都想在学校发展上,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果,也必将激发我们办学的活力,必定能够推动学校又好又快科学的向前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7
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决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表明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先进文化、物化成果和精神体现,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为了加强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通过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企业管理理论。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兴起研究和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有关企业文化的表述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把企业文化称之为全体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范围内的所有方面,涉及到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有关学者把企业文化分为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精神层是指共同目标、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氛围等。行为层是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经营活动。物质层是指看得见的东西,大到房子、机器、产品,小到用品、招牌等。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将不可避免地与世界同行业的强手去较量和抗衡。国内有关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市场竞争的发展形态发现,国内外许多大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正在从以往一厂一店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状态转向“合作竞争、结盟取胜、实现双赢”。这种“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新模式,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弥补缺陷、分担风险,也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联手追逐更大的市场和利润。一个企业要想在这种新的竞争模式下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深厚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础,达到与合作伙伴在发展战略、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上的趋同,就必须克服文化障碍,做好文化沟通,达到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融通,进而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价格、销售量及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一些世界知名企业与其说是在经营产品,不如说是在经营文化。文化是企业的底气,缺乏底气的企业是没有后劲、没有境界的企业,也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企业。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的力量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具有巨大的推动力。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的提高作用。美国知名管理行为科学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的时间,就企业文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的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公司员工增长、公司股票价格和公司净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682%、282%、901%、756%,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公司则分别为166%、36%、74%、1%。不难看出,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所以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巨大推动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被经济学家誉为“第二只看不见的手”。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不断创新,而创新则依靠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又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反映为五个作用。
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的追求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998年以来,我们系统部分企业相继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实践。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特点: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有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既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又做企业文化的推动者,相继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抽样调查表明,67.2%的人认为本单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能够亲自抓企业文化的落实工作。平安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等单位的一把手亲自担任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的推动工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开展理论研讨,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多数企业在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研究和探讨企业文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文化特色,从而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渤海证券有限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研讨相结合,成功举办了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编印成《“我与渤海”企业文化主题演讲比赛文集》。中储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等单位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年会,开展企业文化研讨活动,交流和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号召广大员工积极为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献计出力。
3.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动力支持。各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工作中,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一是积极培育切合本企业发展战略的企业精神。大多数企业单位都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文化特点以及工作实际,制定了企业精神,并通过不同形式加以倡导,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渤海证券提出了“团队拼搏,创新图强”的企业精神,中储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奋争、诚信、互动、创新”的企业精神。
二是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各单位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了用人机制、奖惩制度及员工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仪表规范等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平安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证券有限公司、中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专门编印了企业员工手册,汇集了公司所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知道自己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应该怎样做。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文化品位。市商业银行、渤海证券有限公司、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等单位利用企业文化节、艺术节、摄影展、征文、体育比赛等载体,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崇尚文明的观念,增强了广大员工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为集体增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是在企业的产品、经营方式中体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平安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在保险产品的营销中,努力体现“平安保险保平安”的经营理念,让客户在业务往来中感受平安保险的特色文化。中储股份有限公司把“技术服务创造价值”作为公司的价值观,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的灵魂和基石,作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准则,在为客户提供储运服务的经营中体现公司的文化底蕴。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系统各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企业文化建设在全系统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部分单位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认知不深,没有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文化建设,故而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调查显示,有32.8%的人认为企业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二是定位不准。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很好地研究,特别是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和其在市场中的定位,提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反映企业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企业品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的企业只是泛泛地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在职工中产生共鸣。
三是内涵不深。个别企业将企业文化仅仅理解为职工文化节、文体俱乐部等,没有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没有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四是方式单一。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一般性的文化活动层面上,层次不高,生命力不强。
三、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作用。
(一)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好五个关系
1.把握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提高职工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力,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消除封建残余思想以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和侵蚀。
2.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等,充分吸收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另一方面,又要自觉地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观念等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不断融会现代科学与教育、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内涵,形成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能体现现代理念的企业文化。
3.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民族特色,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流的扩大,也必须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4.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的关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技文化素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为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奠定了基础,促进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5.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企业中两项不同范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的极好途径和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应当很好地利用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来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在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成功建设企业文化的前提。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特别是要在加强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上下功夫,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从而提高领导干部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企业领导中形成共识,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科学界定企业文化内容,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性。科学界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确定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丰富内涵和重在发展的原则,突出针对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着眼于企业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符合本企业实际,具有本行业、本单位特色,涵盖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企业品牌、销售服务等内容的企业文化。比如,金融行业在界定文化内容上应突出现代金融的特点,与国际接轨,以诚信为本,在服务客户上体现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特色。再比如,物流企业应把“尽心竭力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积极倡导、大力实施,努力使客户获得良好服务,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建设企业文化提供制度保证。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与保证。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往往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的企业,正是这些制度在规范、约束着职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又是整个制度体系的灵魂,决定着制度体系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把企业文化的内容转化为企业的规章制度,融入企业管理中,使之真正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4.选树典型,分类指导。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总结、选树不同类型的典型,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交流和宣传,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系统所属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分析症结所在,及时予以纠正,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将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残酷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生产、生活和经营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8
一、加强内蒙古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20xx年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和农业发展银行自治区分行共同确认152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承担粮食政策性业务载体;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承担着自治区粮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5年来国家有关方面在地方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自治区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导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落后,粮油加工逐年萎缩,批发市场散乱,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从现状看,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国家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这一政策的落实,势必造成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再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自治区的粮食安全。
从全区或各盟市的粮食产量、商品粮数量和统计储备量总体看似乎是能保障粮食安全,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甚至包括基层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粮食储存、流通产生的经济效益(储粮要求政府付出利息和补贴等巨大的成本),忽视了其应急功能,导致区级和盟市级的粮油储备静态规模小,粮油库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适应应急需求。在自然灾害增多和国际、国内粮油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从满足应急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修建。此项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内蒙古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现状
我区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共投入资金21.7亿元,对381个粮库进行了扩容建设,增加仓容55亿斤。全区粮食仓储设施完好仓容由“九五”期末107亿斤,增加到“十五”期末的141亿斤,增长33%。这些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缓解了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而且提升了粮食仓储设施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和实现宏观调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粮油加工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区的粮油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据20xx年度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区现有粮油加工企业338家。“十五”期间,年均主要粮油原粮加工能力为540万吨,其中:玉米为324.27万吨,小麦为122.94万吨,油料为93.1万吨。
(三)粮食批发市场的现状
我区的粮食批发市场经过几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以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自治区金良综合粮食批发市场与扎兰屯大豆、通辽玉米等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的市场格局。20xx年全区各级粮食批发市场39个,交易量在2亿斤以上的重点粮食批发市场7个。进入各级粮食批发市场交易量达27.1亿斤,成交金额达37.53亿元,为自治区的粮食有序流通、保障供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现状
1993年以来建设的世银贷款粮食流通项目和1998年以来国债资金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库和专项设施,为我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最终实现粮食流通过程中的“四散”作业,实现现代粮食物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20xx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自治区20xx年-20xx年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对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出了要求。
自20xx年以来,自治区东部地区的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三粮库粮食物流中心、通辽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现代粮食物流项目等建设项目,正在以自筹资金、财政支持、银行贷款和国家补助的方式,积极开展现代粮食物流项目建设,拟投入资金1.5亿元,20xx年底已经完成投资0.45亿元。其中,通辽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现代粮食物流项目在20xx年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助资金300万元。从目前自治区粮食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看,仅处于起步阶段。
三、内蒙古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或隐患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问题或隐患
1、由于现在的粮油库规划布局主要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布局,与现在的粮食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仓储条件较好的储备库有仓容,但承担的储备任务不够;另一类是位于旗县、乡镇的储备库,承担着收购、中转的储备任务,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破旧不堪,仓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家以最低价收购粮食,需要尽快修缮或建设,增加仓容,以保障粮食流通。
2、自20xx年以来,国家先后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收自治区大型骨干粮库16个,仓容28亿斤,其中新建仓容16.5亿斤,占上收仓容近60%。这些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都是全区最好的收储企业,留给自治区和盟市级的地储库其储备条件很差。据20xx年度统计显示,全区有效仓容141亿斤,其中1998年以前建设各类仓容67亿斤,占有效仓容的48%。这些仓房大都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墙体开裂、屋面漏水、门窗简陋、地面起沙,年久失修,部分仓库已需大修或近报废。
3、粮食仓储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底,信息化程度不高。
4、保粮设施配备不足。据统计,全区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仅占有效仓容的51%、31%和45.1%。检化验设备数量20xx年比20xx年下降了17.6%,影响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5、多年来自治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原粮储备,成品粮油储备库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空白。
6、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占地面积不断增大,部分原有的粮库自然被包围在城市的中间,对储粮的防火、防盗等方面造成危险;另一方面,粮库内的烘干、运输等作业对周围也造成环境影响,引起周围居民的强烈反应,这些粮库需要尽快退城进郊。
(二)粮油加工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我区的粮油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小、散、差”的层面上,建设布局、企业规模、设施装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产品档次、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竞争实力仍然较低,全行业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有效资源浪费,并存在结构上的缺陷。
2、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工企业按行政区域重复建设,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当年引进国外设备新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大型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转制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全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较低。
3、粮油加工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粮油加工产品的营养、快速、精细的增长需求。
4、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资源利用停留在浅层次、初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自治区杂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对杂粮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没有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构部分。
(三)粮油批发市场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粮油批发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其它省在粮油批发交易量、手段、设施、信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承担中央、自治区和地方储备粮管理,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行采购粮食、加工转化和市场销售,企业之间集约化的资产整合和规模化的经济合作还未形成。
3、各盟市或各旗县对本辖区内的粮食交易数量没有科学的估测,且盟市间、旗县间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导致各地粮食批发市场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有场无市的现象为数不少,市场交易、服务、信息等设施不完善。
4、政府对粮食批发市场的投资和社会资本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问题或隐患
1、仓储设施不能适应散粮接卸的需要。目前有效仓容中只有约13.7%是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浅圆仓、砖圆仓和地下喇叭仓等仓型,其余86.3%的平房仓等其他仓型不适应散粮接收发放的需要。
2、铁路资源紧张。粮食物流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为主,铁路车皮紧张,特别是L18型散粮车,请车难已成为影响现代粮食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运输方式落后。全区90%以上的粮食企业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粮食收购、储存到中转运输环节,包、散转换,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4、装卸装备水平不高。粮食装卸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散粮装卸和运输设施(备)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衔接配套有待优化,物流网络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几乎为空白。
5、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无序流动,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力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6、建设资金不足。粮食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企业很难筹集资金投入,影响企业积极性,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缓慢。
四、加强内蒙古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自治区政府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分布格局等状况进行自治区级粮油储备规划布局,西部区在巴彦淖尔市粮食主产区设立自治区级重点储备库,东部区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兴安盟和赤峰市粮食主产区设立自治区级重点储备库,在自治区的2个大城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设立自治区级重点成品储备库。同样,盟市和旗县级政府须根据本辖区内的实际状况进行本级粮油储备规划布局,设立盟市级、旗县级重点储备库。国储库、自治区级储备库、盟市级储备库、旗县级储备库的整体布局须科学、合理,形成一个能满足应急需求和市场流通的储备布局系统。
各级政府还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储备粮的存放地址。自治区级的储备粮存放时,应重点存放于本级政府的重点储备库,还应该将适当比例(经科学测算后获得)的储备粮存放于盟市级政府的储备库(尤其是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乌海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浩特市),由其代储代管,形成比较科学的、便于调运的粮食存放分布格局以满足应急需求。
2、粮食加工企业的布局应该置于全区整体发展的格局下作规划,加工企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具体加工厂的布局还应该考虑与自治区级、盟市级重点原粮储备库相配套建设,这样一方面便于应急加工原粮,另一方面也便于储备粮的轮换。针对自治区杂粮产量逐渐增大的情况,建议在自治区东部和西部各扶持一个杂粮加工厂。
3、粮油物流中心的布局也必须置于全区整体发展格局下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或有场无市现象的发生。建议每一个盟市在所辖范围内至少建立一个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为了适应现代粮油物流业的发展需求,建议在自治区东部和西部各需建立一个粮油电子商务中心。
(二)建议自治区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做好至20xx年的自治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建议自治区政府从20xx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如下:
1、修缮储备设施,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质量。开展仓房维修改造工程,对全区不同程度存在维修改造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以确保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好;加强粮食收购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和完善库区的地坪、罩棚和粮食烘干设施;加强粮食仓储企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程度,提升机械、自动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保粮设施,提高全区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检化验设备等保粮设施比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实用的生态储粮保管技术的全面应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在粮食主销区,建设粮食成品库。
2、支持现有粮油加工业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粮油加工业由小型、分散和低水平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变,形成企业集团,创建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提升粮油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加工主食品以及中式快餐的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支持我区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开发杂粮加工的方便食品,全面推进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满足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健康营养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支持开发一批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使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产品和相关工业产品延伸,实现粮食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后的增值目标。
3、支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市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支持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四散”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设施的衔接配套;除对获得国家资金扶持的现代粮食物流项目重点进行资金补助外,对符合《自治区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的物流节点项目重点给予资金扶持,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发展现代粮食物流。
(三)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很多国有粮油企业资产闲置,经营效益低,浪费了粮食基础设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油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有一定的调控权,以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国有资产人股于粮油企业,通过控股来实现调控权。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可以盘活部分粮油企业的资产,提高粮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践中要杜绝政企不分和放手不管的两种极端现象。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从内蒙古的粮食基础设施现状看,达到满足各级政府的应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的资金缺口还很大。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粮库或粮油购销公司还期望政府的投入,但内蒙古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大包大揽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的投融资机制。
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归属于粮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了调动粮油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方式采取以奖代补。此外,为了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须加强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
(五)探索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联合经营的共赢机制
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的联合经营可以盘活一些固定资产,提高粮油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而减少一些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量;原粮库与加工厂的联合(甚至可以试验将大型加工厂的原料库建设为政府储备粮库)一方面能为加工厂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也便于储备粮的轮换;成品粮库与粮油市场联合经营既可以加快成品粮的轮换更新,也有利于粮油市场的粮源供应。建议通过投资、补贴转移、贷款贴息等方式建立双方的利益联动机制,以实现双方共赢。
(六)积极探索政府储粮与藏粮于民、藏粮于企的有机结合模式
从现在储粮的实际状况看,储粮对于政府 财政而言是一种负担,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是有保障的;藏粮于民、藏粮于企的形式可以减少政府对粮食基础设施的投资,减轻财政负担,但其不足之处是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议各级政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政府储粮与藏粮于民、藏粮于企的有机结合模式和有效的调控机制,逐渐实现以最有效的粮食储备设施来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
【加强作风建设报告】相关文章:
作风建设自查报告12-14
关于作风建设的自查报告03-19
单位作风建设的自查报告03-18
作风建设自查报告的范文04-01
医院作风建设自查报告12-23
加强师德建设自查报告01-14
加强我省现代物流建设的调研报告11-27
04-03
开展作风建设自查报告范文04-29
作风建设学习自查报告范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