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社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从如下四个方面做了初步调查:
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对学习成绩的归因。
一、 调查目的
1. 了解八年级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状况。
2. 分析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3. 教师该如何激发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1. 调查对象:遵义县新站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
2.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 调查结果
(一)知识价值观
知识价值观即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今天尽管对整个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仍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教育环境
里,在几乎相差无几的智力下,学习效果却有天壤之别。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座右铭,但有些人却仍持观望态度,临渊羡鱼,得过且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好试,考到一个好的大学。而“为了学习西方文化”或“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的人只占到大约18%;约有74%的人选择学习数学是为了考大学,或是为了工作。而只有8%左右的人学习数学是为了在解决生活问题。以上的结果都表明,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认识比较局限,并非具有远景的目标,而是着眼于现实。这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高考的关注度所带给学生的压力是分不开的。虽然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但却构成了他们学好数学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但调查结果表明,八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人只占到不到11%,30%的学生表示数学没意思,并不能像生物、化学、物理等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其中有60%的学生觉得数学太难。显然,从整体上来看,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其中与数学课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三)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
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也是构成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明确的定位能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接近与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数学,显然女生比男生要吃力些,当然,这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学习成绩归因
学习成绩归因就是学生面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的一种心理倾向。一种是积极归因,一种是消极归因。积极的归因能够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寻找问题所产生的原因,从而改善学习策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归因则偏向于从外部找原因,例如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或是题目太难,自己太笨等等原因,久而久之,消极的归因会逐渐削弱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调查显示,八年级学生归因策库水平相差不大,会较为客观的认识问题的原因。但也有大约9%的人选择“题目太难”或“老师教的不好”等等,这与其长期处于成绩低谷的原因是分不开的,难免出现归因偏差。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此四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共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四、 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上述结果告诉我们,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给予一定的引导,才能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首先,数学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数学教师要从教法上做出调整,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其次,对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估,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认知,而且还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予以加强。这种肯定和鼓励,不仅在课堂上口头进行,也可以通过作业批改的寄语,考试过后的谈话和激励。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调整学习策略,争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数学教师应立足实际,唤醒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以八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中考已经成为他们为之奋斗的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教师应给学生以导向,但不能纯粹的只是为了中考。因为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并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若是目标太过宏大,脱离实际,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或是淡然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目标分段,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四类学习动机,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个人学习策略的养成,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2
摘要:
东乡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尽管政府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人才的培养,但与国家的标准来比,显得尤为落后,特别表现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的权责划分,教育经费的筹备和落实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社会为学生和学校创造好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我们这次调查,侧重于对东乡县基层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基层教育的质量的高低,主要与教育管理中的具体政府行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权责划分、教育经费的筹备和落实情况明显有关,还与学生的出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社会为学生和学校创造的环境有关。这一结论的得出,对于东乡县提高基层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乡村基层教育。
关键词:政府行为教育经费期望社会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能力,提高办学效益”。因此,怎样提高农村基层教育的质量,符合21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小学教育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教育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东乡县基层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东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尽管政府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主观上也非常努力,但由于在教育管理中经费的不到位情况,教学设备的落后,教育观念的陈旧,总体来看,基层教育比较落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政府的行政行为,社会环境,家长的期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存在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总体是东乡县的学生、老师、教育管理人员,根据地区特征选择4个有典型意义的学校(锁南小学、唐汪三合学校、汪集小学、达板小学)每个学校抽学生100人,老师10人,教育管理人员5人(其中男女人数各占50%)。
2、研究方法:调查法、访问法、分析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政府到底为教育做了什么?汪集乡是传统的农业乡,经济总量小,目前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原经济水平在全县居中上水平,但在近10年里发展较慢,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进展不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均落后于邻近的几个乡,工业总产镇仅占全乡生产总值的20%,财政收入较少。此种境况使得政府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钱上,具体做的就是招商引资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想依靠外界条件作为动力和契机促进发展,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不但引资成功的少,也延误了发展的机会和时间。且不说这种发展思想的取向以及对教育价值的关照值得思考,在对教育实际的投入上就足见政府人员的尴尬。在“普初”前和学校硬件特别是村小建设未达标前,迫于“普初”目标检查的压力,政府依靠集资、教育附加费等方式完成了学校的基本达标建设,但在师资及软件配备上则显得无能为力。1995年到现在的近10年,该乡学校在办学条件上除乡中心小学外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而乡中心小学学校条件的改善,主要依靠自筹经费,近两年,该小学就自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如电脑配置、学校操场建设、图书资料购买等,而中心小学在办学硬件上除了添置微型机外几乎没有变化,反而是原来较为气派的教学楼现在显得有些破败。
由于目前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限制,中小学办学经费仅限于人头费和公用经费,而且受所在县和乡镇经济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也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体制原因。为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调动教师积极性,校长要千方百计协调关系和拉资金。
(2)老师到底要靠什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基层学校教学条件差,特别是村小。老师们还是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模型、图表、幻灯片等教具极为缺乏。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老师们连往日依靠的教参也没有了,怪不得很多老师报怨条件差,不愿意教学,感叹农村学校就是不能和城市学校比!广大的乡村是不是就真的如此贫乏?不容质疑,乡村广泛存在着各种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乡村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典型人物、事件、社会机构、舆论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优势和特色,农民的品质等等,老师们为何视而不见!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农村教育素材不多是影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因,有近一半的教师没有听说过“课程资源”一词,更不用说了解和开发了。而学生的需要如何呢?67.5%的学生选择“喜欢老师不但将书上的内容讲完,还补充书外的内容”;82.8%的学生对老师讲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等将会很感兴趣;而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种植和养殖技术对63.6%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或许由于中国人的劣根性,在谈到教学效果和质量低时,没有哪位老师会谈到自己的原因,多是抱怨条件差、学生素质不高、考试制度没改革、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
(3)学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高校扩招导致高校膨胀,以及人才的高消费,加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作为初中后主要分流渠道的中等学校大量萎缩,形成当前教育结构的畸形。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学生来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始终使得城市对他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同原来通过中等学校跳出农门一样,现在进入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大学校门。当前只有大学对农村学生才有吸引力!在“你希望自己读到什么程度为止”这个问题上,70.9%的学生选择了大学,11.3%的学生选择了中专和中师。而事实上情况是怎样的?农村学生要通过中考进入重点高中,其竞争可以说是残酷的,同学们感叹:中专比高考还难!达板镇中学近两年是初中高峰期,每年毕业学生达200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3
为了了解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一至大三三个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不同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同时也为本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和见习工作提供依据。调查对象为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分别为280人、140人和56人。
二、调查时间、方式及其内容
我国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现的是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部门的省地两级教育学院,再后来各类普通大专院校也先后办起了成人教育学院,纷纷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职工大学、函授大学也应运而生。
本次调查于20xx年4月8日至4月20日进行,历时21天。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是在学生中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476份,回收476份,回收率100%。调查主题是该院不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生自入学以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问题涉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途径、形式、时间、效果、收获、困惑等。访谈是问卷调查的补充和深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三个年级共20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做了详细的访谈记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根据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访谈记录的整理,我们得到的调查结果是:
(一)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复杂多样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复杂多样,本次研究发现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三种:一、锻炼某方面的能力。比如节假日到幼儿园做兼职,参加舞蹈培训班,参加计算机等级培训班等。二、挣钱。在街头分发宣传单、在超市打工、在学校餐厅打工等。三、打发时间。比如,报了某种培训班,经常逃课,不求学习效果,纯粹是为了消磨时光。问卷显示,大一有142人占大一学生总数的51%的学生表示,参加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挣钱。访谈中有学生解释说“大一刚来,有很多空闲时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挣钱。”统计结果还显示,大一仅有20%的学生,选择了参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锻炼某种能力;有17%的学生,选择了参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打发无聊的时间;还有1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参加任何实践活动。由上观之,大一学生为挣钱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占到了大一总数的一半稍多。仅有20%的学生选择了实践的目的是锻炼能力,而还有29%的学生选择打发时间或没有从事实践活动。这表明大一新生刚踏进大学,学习的目标还不明确,职业定位还不清晰。因此,需要关注大一学生,正确地引导他们。大二有52人选择了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锻炼某种能力。即占大二总数的37%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能力而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到教育机构做兼职。大三已有29人(占大三总数52%)的学生是出于锻炼能力的目的从事实践活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从三个年级选择来看,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是十分理想,有相当有部分学生实践活动的目的不甚明确,存在打发时间的情况,也由一小部分学生不愿参加实践活动。这些情况说明,我院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并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
(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到交大慧谷商城之后,万博美讯饶经理为我介绍了交大慧谷电脑城的商家、产品结构和销售情况。接下来的时间,这里的技术员和经理还给我从主板、显示器、CPU到显卡、声卡、内存、机箱电源、鼠标键盘等产品作了一一介绍。他要求我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要学会如何装机,正确分辨计算机各部件的真伪,操作系统及部分应用软件的安装,还要学会计算机经营,市场调研,社会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全方位地发展,真正地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下午6:30,我将第一天假期社会实践暂告一个段落,尽管我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我却十分高兴。
问卷和访谈结果显示,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概括为两大类:教育类实践和非教育类实践。其中教育类实践活动主要包括:1、各级各类托幼机构的参观活动;2、幼儿园各种见习活动,比如教学观摩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3、到幼儿园及其他早教机构的帮教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各种早教机构打工等;4、接受各种技能训练,包括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与幼儿教育有关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班,比如,律动培训班、高级育婴师班等;5、教育科研,包括到幼儿园、早教中心、少儿培训班等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了解早期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比如幼儿园玩具的投放情况、幼儿游戏的开展情况、幼儿园的师资情况、蒙台梭利班的教学情况等等。非教育类实践是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比如到书店、超市、移动营业厅、电子塑胶厂、迎宾馆、药业公司、嘉宝莉地板专卖店等做兼职或打工。统计结果表明,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各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各有侧重。
(三)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
现阶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加强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良好渠道。正如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集体、小组和个别三种形式;比如全班集体报名参加四六级培训班,6—10人为一个小组参加校外的舞蹈培训等;学生自己联系幼儿园做兼职。调查发现,在这三种形式中,各个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均以小组活动形式为最多。这说明他们独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归纳为自定和校定两种。
四、结论与建议
现在,我们科最最的环境越来越差了,空气质量差,河水到处都是垃圾,化工厂排放污水到河里,还有严重的白色污染。因而导致了城市环境恶化。
综上所述,许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方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整体较高,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为了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充分的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因势利导,在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做足文章。为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定期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做摸底调查。时刻关注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向,及时引导学生。2、建立稳定的、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经常到实训基地考察、参观、训练。3、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其他方面的培训。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4
调查名称(题目):
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因素
调查人:
XXX,XXX,XXX
调查目的: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中度过。虽然许多同学共处一室听课,然而听课效率却因人而异,各有差别。当然个人的智力因素对于听课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经过思考,我们认为也有相当一部分其他因素影响听课效率。为此,我们决定对这一课题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
XXX城市
调查对象:
XXX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调查时间:
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调查方法:
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0名男生,50名女生共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设计相关的调查问题,如:(主体)
1、你在上课前有预习的吗?
A.每次都预习B.大部分时间有预习C.很少预习D.完全没有
2、……
调查组织:
我们跟学校相关老师联系,取得老师的支持,利用课后时间,给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取得大家的支持,……,发放调查表格,……收集调查表格,……发放XX问卷,回收XX问卷……
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
调查结论:
(1)学习兴趣越高,听课效率也越高,学生应培养自己对每门学科的兴趣。
(2)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效率。
(3)听课时间以35分钟最为合适。
(4)上课形式以理论课和习题课相结合为佳。
调查效果:
本调查结论可以作为学校、教研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的参考依据。……
调查心得:
通过本次调查,使本人了解到……,了解到自己的知识、能力比较用限,今后……。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5
教育是一个国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如许一个发展中国度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生齿占有8.8亿人,响应的乡村教育更应增强。为更好地调查乡村教育近况,我在假期经过走访和讯问,对广东地域的乡村教育状况进行查询,发现乡村教育呈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欠债严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只影响乡村孩子承受教育,并且使农民对新常识的接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执行形成妨碍。这不单是问题并且将是乡村教育的危机。
一、村庄学校欠债累累
因为乡村学生的膏火难收齐,而教员的办公经费又不足,良多乡村学校只得向私家告贷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到达"普九规范"向私家假贷建筑设备,比及新学年开端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局部付出债权。有些当地主管束育部分不管乡村的近况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必然要到达"普九规范",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繁重的债权。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类检查,破费巨额的款待费。招致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有良多乡村少年儿童无法获得公道的受教育时机,形成良多乡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致使不得不分开学校。乡村学校的欠债累累将严厉障碍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接受
在查询中调查到,乡村经济发展较掉队,农民相对较贫穷。县政府在财务支出吃紧,教员工资难以发放的状况下,就经过添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局部发放给教员,以补偿财务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书社的回扣,把出书社的一些"指点资料"强行要学生购置;一些九年任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前提完成教育好像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置,这些书除了添加他们的担负还有什么用?而乡村还有一种怪景象就是分摊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若何能应付这么繁重的担负?
三、师资力气严厉不足,教员问题多多
村庄学校任教的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员,他们的学历凡间都是初中到高中程度,并且没有经由正轨的师范教育。依据规则要转正参与培训测验得花一笔不少的钱,因为当地财务支出有限,教员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员带来繁重的担负。而良多村庄任教的教员还要承当一些分摊,如建筑公路、当地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员工资中扣除,这些分摊基本就分歧教员磋商,如同匪徒拦路掳掠,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员的好处。一方面本地专科师范卒业生回籍任教,但县政府因为教员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采纳,另一方面没有经由正轨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员又因为才能有限而对学生的指导及培育形成障碍。这就招致教育资本被糜费,而少年儿童承受常识的范畴变得越来越狭隘。
四、资本分派不公道
在查询中,可以看到资本分派不公道的景象:各县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本支配的权利,它们应用部分所把握的权利最大限制地完成部分好处,或从财务分派方案中优先获得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本却少之又少,况且城市生齿的教育需求被优先知足,乡村生齿获得的教育资本就十分有限,远远无法知足乡村生齿承受教育的需求。在一所乡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景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行室的仪器陈腐的难以应用。如斯的设备怎样进行有用的教育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育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备和其它教育设备可以说是完美,如斯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本的分派不公道。教育资本分派不公道,使乡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本十分缺少的情况中,而无法承受优越的教育,这不只严厉障碍乡村少年的发展并且使乡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动教育问题的战略
据查询的状况,本地县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村庄教育,是不克不及知足广阔乡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并且有的贫穷地域因为财务吃紧还会调用教育经费。为改动乡村教育近况,我们要起首加大乡村教育资本的投入,最大限制地改动乡村教育资本不足的情况。起首要把教育经费的调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本用到实处。敏捷成立一个查询小组,查清村庄小学、中学的欠债情况以及教员的工资问题,对因欠债建校舍的,要经过财务拨款付出,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家投资办学,来增补县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树立一个机制对乡村教育投资监视。再次,教育治理权限下下学校,添加学校的决议计划权,并向学校供应优越的办学情况;对乡村教员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动教员的本质,加巨匠资力气并进行优越的培训,进步师资程度,树立优越的师资步队,对不及格的民办教员赐与解雇,招收有大专学历的卒业生回籍任教,还对教员的福利等问题要依据实践赐与改善。最终是加大乡村教育资本分派,本地县政府应该把乡村教育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在分派资本时着重加大乡村教育的经费,为乡村教育供应地盘资本和其它的设备。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6
调查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句话足以彰显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意义非凡。某某县总人口有44.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74万人,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农村小学教育理应受到关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仍需看到在农村,尤其是较偏远的农村,在小学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这次社会调查报告我将关注点放在我县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方面。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28日-9月20日。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围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问题展开。
调查对象:
为展开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问题的调查,我对某某乡的多处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
调查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查阅文献法等。
报告内容:
本人在8月28日到9月20日的这段时间,到某某的几所小学进行了实地的观察和调研,而后又进行文献的查阅,最后形成了如下的调查报告。
一、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相对艰苦。
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刀阔斧地进行乡镇中心学校楼房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美丽校园工程等,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确实已经取得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某些乡镇学校,尤其是一些偏远的村小,办学条件依然十分艰苦。以某某的几所小学为例,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的问题:
很多农村小学的校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所建,因为年久失修,已成为严重级别的危房,而且每年还有许多校舍新增为危房。上级主管部门,虽然每年都会下拨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校舍、围墙等基础设施的维修,但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缓解一时之急,并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大多数城里学校,已经实现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目标,条件更好的甚至已经安装了智能平板电脑,但是对于某些乡镇学校,尤其是那些偏远的村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配套设施依然没有配备齐全。
许多农村学校配套的教学仪器,是多年前所配备的,或破损,或陈旧,又因资金短缺等问题未能及时更新,已难以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
许多农村学校图书室图书的藏书量也相对匮乏,图书的内容也相对陈旧,未能及时更新,不能反映时代风貌,更难以满足当下学生日益发展的阅读需求。
2、 农村小学的师资配备不足。
自20xx年以来,我县已经开始开始启动了面向社会的教师选拔招聘工作,每年都有一大批新教师陆续被补充到各所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尤其是对农村小学,考虑到师资严重缺乏的实际情况,县政府已经有意识地进行了倾斜,使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使得这些学校的教师缺口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的现状是老教师(40周岁以上)占绝大多数的比重,每年也都会有一批批老教师面临着退休,而新分配的教师数量有时并不足以弥补老教师退休造成的缺口。
再者,由于很多农村学校距离城里较远,而大多教师居住在城里甚至是别的县市区,平时上班交通不便,再加上农村小学的办公条件艰苦的客观事实,还有一些教师出于自身未来择偶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许多教师最终流失至别的岗位或者别地区,导致我县农村小学的师资配备缺口压力依然很大。
3、 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欠缺。
农村学校,尤其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非乡镇中心校的小学,受到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制约,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和外来名师近距离沟通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
再者,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偏高的现实原因,很多老教师学历水平较低,又缺乏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是的教师整体在专业素质方面欠缺了些。
另外,由于下面的农村小学与城里的小学相比,在日常管理和运作方面缺乏一定的竞争机制,比学赶超的氛围不够浓厚,因此在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方面的激励上和培训力度上火候也有所欠缺,所以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整个群体在后天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学习和培训中所取得的成效方面不甚理想。
总之,整体上来看,农村小学的教师专业化水平需待提高。
4、 素质教育进程阻力重重。
素质教育在我县已经开展并推行了多年,也已经收获了累累硕果,而在农村小学也 取得了不容忽视的进展,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农村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观念中比较重视的事情,但是又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依然阻力不少。
受师资配备不足的影响,许多小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社会、科学等专任教师缺少,虽然分配了专业的教师,但是碍于学校语数外主科教师依然缺乏的现状,让教师担任所学专业的学科这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所以这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目前,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各所学校已经不再单一的唯成绩论英雄,而是综合考虑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业绩,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学校的教学成绩在考核中依然占据压倒性地位。因此,学校考核教师,也是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学成绩。同样的,教师受考核的压力影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有时难免就会有所偏差,所以客观来看,素质教育虽然在积极推行,但是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存在于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之中。
另外,由于某些乡镇中心小学多为半寄宿制学校,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较少,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相对闭塞,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因此这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阻碍。
5、 家长教育观念相对陈旧。
尊师重教的风气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蔚然成风,在农村也是如此,但是不难发现, 依然有许多家长尚存在一些与此并不协调的观念,认为读书用处不大。一些家长本身受教育水平有限,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也不甚用心,具体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的关注程度和指导不能像绝大多数城里家长那样用心,有时也不能慷慨地对学生的学习支出进行投入,比如在孩子课外书的购买方面、在孩子特长的开发上很多家长不够重视,也不愿意为之进行经济上的付出。
6、 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
受到以上种种条件:学校办学条件、教师师资配备、教师专业化水平、素质教育进 程阻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等众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和城里小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措施和决策,也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二、针对教育现状的建议
1、 各级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小学建设和发展方面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和政 策扶持力度,同时农村小学自身也应加强管理和建设的能力,同时应该广泛争取社会和群众的力量支持进行学校的建设。
2、 教育主管部门应继续面向社会进行教师招聘,选拔更多优秀的热爱教育事业的 人才,同时在分配时应考虑到农村小学教师配备不足的现实情况进行更大程度的倾斜,同时为确保这些分配至农村小学的教师能够扎根于农村,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政府和学校领导应对其生活和专业成长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照顾和支持,激发他们奉献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斗志。
3、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主观意愿,而这需学校管理者采取一系列 措施调动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如引入竞争机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专业培训和展示活动,定会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给予更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4、 各级主管部门应改革和完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良 好的导向作用。农村小学的管理者以及教师自身也应转变教育理念,从学生成长的长远角度着手,改变日常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也应克服种种困难尽力使专业教师担任对应的学科,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好积淀。农村小学,也应创建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和生活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发展学生能力。
5、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农村小学应举办一些学校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活动如家长 会、学校开放日、家庭教育讲堂等,对家长的观念也进行一定的熏陶和培养,促使其转变陈旧观念,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更好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
6、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提高教学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将各项常规工作落 实好才是关键。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了师资配备,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水平,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和家长做好沟通配合,定能使教育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7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
一、造成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不能正确对待独生而导致过分溺爱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社会养老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及受多子多福等传统
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人的生育愿望仍是强烈的。因此,不论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对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并非出于自愿。这是我国在人口生育问题上绝大多数家庭的心理状况和社会现实。但由于我国的国情,若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人口等社会问题,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国不得不实行的国策。一胎化政策的执行遇到了多种阻力,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农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来,这一政策虽然在我国城市中特别是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得到了较认真的执行,但是,由于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不平衡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些独生子女家庭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株独苗上。这便是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溺爱中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 由于多数独生子女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了两代六位长辈的溺爱之中,自幼娇生惯养,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无恐。因此一些家庭对其也就任其所为,使其为所欲为。再加之对其期望值普遍较高,也就导致了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比如,不让孩子离开自己,或者由于怕不卫生,或者怕孩子学坏,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让孩子独立活动而包办一切。结果就出现了《中国的“小皇帝”》里所描绘的,儿子在夏令营时住在学校里,父亲半夜爬到儿子床底下守着,怕儿子掉下床来。这种过度保护极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对独生和独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导致情感的扭曲,使对孩子的爱缺少理智过度偏爱,致使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低收入高消费现象,把大部分钱花在孩子身上,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许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二)因是独生,家庭环境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幼年期的心理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幼年期的心理发育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产生童心的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对此,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强调的。而独生子女由于无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伙伴,整天与成年人特别是年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里,邻里关系一般又不亲密,来往较少或很少,特别是在高层楼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门户,基本上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就使得相当数量的城市独生子女自幼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围和保护着,这样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再则,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养成。而独生子女由于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过度保护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择其佳、饭择其精的生活,样样都能顺利的得到满足,整日与各种高档玩具相伴,因而容易养成独立性差、倚赖性强、自幼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不识五谷春秋等弱点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从总的情况看,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已着手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指导,已有不少部门和教育学家、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在越来越关心这一问题。但是,有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广度还不能适应我国这个多人口、多独生子女国家的需要,这种状况,从总体上决定着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还不高。再则,不少家长不爱学习或不善于学习,更是缺乏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愿在子女教育方面动脑筋、下功夫。
二、要提高我国独生子女综合素质,最根本的在于提高独生子女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长要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并能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关心、团结、体谅他人;尽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则
根据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过程中应遵循适度原则、全面原则、一致原则、民主原则和严格原则。所谓适度原则,是指独生子女的教育必须依据其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要因为是独生子女而寄予过高的期望,提出过高的要求,给予过分的爱和照顾。在智力开发上不搞过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长代劳;在物质供应上,不给过度满足等。全面原则,是指要注意德、智、体、劳、美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处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关系。一致原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其的教育态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体效应,要配合默契,协调行动,在孩子面前不出现意见分歧和冲突。民主原则,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气氛,不搞“家长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搞一言堂,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严格原则,是指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放纵,要使孩子逐步树立起是非观念,养成知错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质,只要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 要加强对独生子女社会化教育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伙伴,多数时间生活在成人之间,所以,多数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会之中。因此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和专家都认为独生子女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缺乏在社会环境中应变的能力。因此强化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是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独生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的弱点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要多给独生子女提供社会生活,孩子到二、三岁时就希望有儿童伙伴,独生子女这方面的要求就更强烈,希望进入他(她)们的“儿童社会”、“儿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因此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必须向孩子提供年龄接近的小朋友,给孩子提供他(她)们的社会生活。为此,可带孩子去串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带孩子到儿童乐园去游戏:也可尽早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让孩子去广交小朋友,扩大其社会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关在家中,使其离群索居。
(四) 要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能力
家长应有意识地克服过度照顾和过度保护,凡是其能自己独立或在指导下完成的事,让孩子自己来干,不要包办代替。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应给独生子女多创造锻炼其独立能力的机会,应尽早鼓励其自我照顾,稍大一些,可交给孩子一些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完成得好,要鼓励、表扬,促使其增强自立、独立的积极性。从小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主活动能力。所谓自主活动,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去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勇敢精神和创造性。凡是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家长们都应该尽力给以鼓励、支持。即使失败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仍可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还会促使孩子多动脑筋,知道在世界上办成一件事并不是容易的事,激发其刻苦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 要进行适度逆境教育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的弱点,应对独生子女进行适度的逆境教育,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勇于实践、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摆脱依赖和培养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锻炼,使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独生子女对于千千万万个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只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却意味着整个未来,因此谁懂得怎样更好的教育独生子女,谁就赢得了未来,谁就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8
一、某某小学的素质教育现状
(一)某某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某某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人,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 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某某小学的教育方针
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某某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该校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理科学化。
二、某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某某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三)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三、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学素质,根据市提出的:“重点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素质,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选题监测制度”的要求。笔者针对以上某某小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结合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活动精神,认为要加强某某小学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高,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留级,浪费义务资源,妨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不合格的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以后因学习有困难极易中途辍学,影响初中的教学质量,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二)多种形式并举,提高某某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该校要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界水平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的激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依法辞退教学水平低,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三)注重实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某某小学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条件为依据,按照《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认真规定和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教育工作规范有效地进行,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制度建设:1、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2、要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和师生考勤制度;3、要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4、要健全听课制度;5、要建立教研、教改成果检查、评比、交流制度。
(四)综合评价、开展教学质量监测
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内容为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勤查学生的合格率,一律采用等级制度评分方法,取消百分制结果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职能作用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某某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共同任务。要明确责任,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乡镇中心要亲自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某某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此外,要对某某小学实施严谨的英语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英语入门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实施英语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重大措施;再次,要抓紧制订开课规划;最后,必须认真研究教学策略。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9
调研背景:作为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们学生管理队伍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从老校区搬迁来到海河教育园区,面对全新的环境,学生管理也出现新的问题,建立与新校区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任务。
基本现状:目前学校的学生管理总体来说是分为院系两级管理体制,院级主要是以学生处为主,团委为辅,系级的管理主要是各系的党总支牵头,辅导员管理为主,兼职班主任管理为辅。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职能不清。
二、各教学系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自主性不够。
三、学校各部门在学生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四、学校工作重心偏离学生
五、学生参与管理的力度不够
原因分析:
一、作为学校设立班主任和辅导员双层管理出发点是好的,为的是更加的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很多班主任没能尽到自己的责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兼职班主任,本身有自己的专职工作,特别是一些兼职班主任的工作相当繁忙,这使得很多兼职班主任没有时间去对学生进行管理,由于班主任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对班级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学生发现负责对自己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只是辅导员,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很自然的去找辅导员而不是找班主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班主任是谁,这也使得很多兼职班主任的工作很难开展。2、这只是可能的一个原因,兼职班主任都是从大学毕业,而在大学里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都是由辅导员来完成,这种思想又能也左右了兼职班主任的工作,造成很多班主任认为学生有事就找我,没有事我也不用去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由于兼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对班级情况也是不甚了解,也很难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和学生的教育当中去。
二、各教学系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自主性不够。在大学生里面,学生的管理主要以各个学院为主题,作为我们学校学生的管理应该也是系部管理为主,但是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发现,我校得学生管理以学生处的管理太过集中。在我们学校各个系部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的管理应该以更加体现各个系部的特色。给予各个系部更大的管理教育学生的空间。
三、学校各部门在学生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作为学生管理应该上下一致,各个部门应该协调一致,现在感觉是对学生管理是严格管理还是相对宽松一点没有统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各个部门的管理思路的不统一造成。
四、学校的工作重心偏离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应该是始终围绕学生,特别是以教学为重点。但是目前学校的状况是 说停课就停课,说调课就调课,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不该上课。这样任意随便的调课有可能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暗示,上不上课不是很重要,既然学校都可以随意的调课停课,那我偶尔的不去上课那也是有情可原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1、没有重视教学这一学校工作的第一任务。2、本学期学校事务确实繁忙。
五、学生参与管理的力度不够。主要原因:1、学生自身参与学生管理的意识没有,2,作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参与学生管理的机会不够。
建议:
一、1、明确班主任与辅导员的职能,要做到各负其责。2、对于兼职班主任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作为辅导员虽然工作在各个系,但是都统一属于学生处,而我们的兼职班主任也是分属于各个部门,能不能也向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兼职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部门,这样更有利于兼班主任的工作。
二、1、各系部根据自己系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措施,包括学生日常表现与操行评定的措施等,增加系部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自主性,给系部在学生管理中更大的权利。
三、学校各部门统一思想认识,对学生应该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犯什么样的错误,就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四、确立学校工作中心,严格执行调课、停课制度。保持学校教学的严肃性。
五、1、学校和系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自身管理的机会。2、积极培育学生干部,特别是对学生会成员定期给予指导。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0
随着社会的一步步发展,报道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报道中涉及的专业术语也要解释清楚。那么什么样的报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边肖收集的教育社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化学材料研究所的安排,临汾七中实习领导小组从xx年开始对我校xx级教育实习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实习领导小组前往实习学校临汾七中,对xx级教育实习进行调查,通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座谈、征求实习生意见等方式了解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xx年级有16名学生在七中实习。
2.期间听了化工材料学院高一几个同学的讲座,写了16份教学实践问卷。大部分实习成绩优秀,不错。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临汾七中领导非常重视实习,有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导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
1.七中辅导员普遍认为,xx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比往年好。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严于律己,能按照导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他们上课也很认真,知识面很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实习生也积极参与自己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3.师范大学的实习生普遍生活简朴,谦虚谨慎,讲课有尊严。他们可以深入班级,和中学生打成一片,不仅提高了实习生的社会工作能力,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至于辅导自学、批改作业、监考等教具。,每个人都在努力去做。学校领导普遍满意。
4.有导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该增加实习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很多老师掌握不了知识,效果会很差。他们建议实习分两节:第一阶段实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练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教师认为,应该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教师,以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过不去,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潦草,说明“三字一词”的训练要认真抓紧。
三、实习生自身情况
实习生们讲述了前一段时间的收获和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教学实践的意见和建议。
1.学校很关心实习生,指派专职老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要求很严格。讲课、教案等导师严格把关,达不到标准,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学生们深受感动,学习老教师的治学方法。
2.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导师的精心指导,大多数学生克服了最初的胆怯,积极承担辅导或讲课的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觉很有收获,也尝到了甜头,为以后上班和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3.实习生反映,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包括教学方法,与中学的实际脱节是很常见的,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同。所以一开始觉得很辛苦,不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调查等)。),从而做到“有主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有同学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给他们主课的教学任务。他们最后一周只上两三节课,再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了。
5.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计算机、化学的实践知识太少,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中学“繁而多样”、“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希望能学到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满足客观需要。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1
实践时间:
20xx年7月8日至20xx年8月1日
实践地点:
“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就是这句感动了无数颗心的话也感动了我们,于是我们一行16人踏上了云南支教的道路,为了那最纯粹的想法--陪伴。
共同的目标真的有很强大的力量,它让我们原本互不相识的十几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支教前,我们一起搜集各种资料,一起准备教案修改教案,一起在九点后安静的一教楼里试讲,一起采购支教所需的物品,一起品尝了支教地点前后换了5次的心酸无奈,一起谈论着为什么支教该怎么支教以及大家的理想,一起经历了40个小时痛苦但却有趣的车程,辗转了上海六盘水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支教过程
1、镇雄云岭初印象
支教的地方是镇雄县属于国家及贫困县,我们想象了很多次那边的情景,但真的只有走进当地,踩着脚下的土地,才能感受到那种真正的贫穷,特别是教育的落后。支教的学校只是平房,两间破旧的教室,没有水也没有电,几条比较高的长凳便成了孩子们的课桌,学校只有两名老师,只有两个年级,也只有语文数学品德三门课,这些的确带给了我们不小的震撼以及和想象中的落差感。但是,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可能最初我们都想要好好地一起做好这件事,但是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很多。我们还是相信越是艰苦的坏境就越是一种挑战。
云岭乡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每一天清晨推开房门就能看到雾气时浓时浅的群山之巅。每一天,都可以以俯视的角度看到被开垦了一大半的青山。这样的风景,可能这辈子能这样真切的感受的,没有几次。一眼望去,都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和烤烟,还有那数不尽的群山。
2、带着责任去上课
7月12日,住在村民家里,一切安顿下来着手开始教学。由于都放了暑假,所以招生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我们开始分成几组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村民们的热情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招生工作十分顺利。我们的课程有趣味数学、英语、绘本、寓言、手工、美术、音乐、梦想、体育、舞蹈等,基本都是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类的课程,我们想带给他们的是一些能让他们快乐的东西,希望他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而不想给他们带去压力。7月15日举行了开营仪式,学生挤满了教室,一些家长也来旁听,这是我们来到这的第一次成功,很是欣慰。正式上课在16号拉开了帷幕。由于条件有限,所以只有两个班级,一二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六年级一个班。虽然我们之前准备了很多课程,但是有好多是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或者是用不上的,所以连夜一群人备课便成了长有的事。我负责的是高年级的趣味数学和梦想课,我忘不了第一节课时学生们嘹亮清脆的那句“老师好”,忘不了趣味数学课上他们争先恐后玩“巧算24”的活跃和积极,忘不了他们在彩色的卡纸上写下的他们那些彩色的梦想和制作的特色个性名片,忘不了他们在美术课上第一次接触到刮画时那种惊喜和开心的表情,忘不了他们音乐课上毫不拘束的大声歌唱,忘不了他们在课上的偶尔调皮捣蛋……第一次当一名小老师,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但是得到他们的认可受到他们的喜欢欢迎,那种疲惫感真的可以一下子消失,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真的很美好。
可是问题开始出现,我们最初的想法只是给他们带去更多的陪伴和乐趣,上课的时候不仅启蒙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带给他们欢乐,设计课程的时候,尽可能地避开了主课。上了几天课以后,才发现,这里的小孩子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他们会主动地问我们什么时候才上数学课,什么时候上语文课、英语课。他们习惯用方言交谈,很多小孩子都没有学过普通话,学过的用得也很生涩,也不好意思开口说。他们急切地希望我们能帮他们提高成绩,六年级的学生会找我们希望我们可以给他们补习初一的内容,一个孩子在上刮画的时候,在画上写着“求进步”。其实他们也只是孩子,有着孩子调皮捣蛋的天性,却又早早地种下了关于未来的梦想。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早熟,他们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然而他们眼中的“知识”,只是应试的,他们只能够知道,有了好成绩就可以继续读下去,才有可能最后走出大山。然而学与用的关系,他们还不那么明白。语文能考高分,不会说话,不能和山外的人交流,又有什么用?可是,这不是他们的错,生活教予了他们这些。面对那样的眼睛,面对这些要求,我们只能慢慢地调整我们的课程,多补基础,但这是不是违背了我们陪伴的初衷?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3、学生篇
山里的孩子很辛苦,当城市里的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时,他们却早早地干起了各种农活。早上很早起来去挖土豆,背着一个很大的竹筐,把竹筐装满了背回家,我们的队员也去体验过,只背一点点就站不稳特别是还要走陡峭的山路,然而他们连很小的孩子都可以背很多。放学后,他们会去割猪草,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孩竹筐里装的草远远地高过了他们的头顶,看了很让人心疼。在我们看来,他们很辛苦,但其实他们已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可能也不觉得这是件辛苦的事了。他们多是留守儿童,只和爷爷奶奶生活,家里一般都有很多兄弟姐妹,他们独立性很强。一次上课,我问了一个问题“今天你开心吗”,他们几乎都是笑的很灿烂的回答“很开心”,为什么开心呢?有人是因为今天外出打工的爸爸给自己打电话了,有人是因为得到了老师的夸奖,有人是因为今天去赶集买东西吃了,甚至有人是因为今天天气好太阳大所以很开心,其实他们的内心很简单快乐,也很容易知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很幸福很叫我们羡慕。他们总爱拉着我们去他们家玩,总爱问我们大学怎么样。他们很喜欢给我们折一些桃心百合花等,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传达着他们的情感和对我们的感谢。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很神圣的老师,来自很远的地方,知道很多他们不知道的事,但与其说我们是老师,还不如说我们是大哥哥大姐姐,陪伴着他们。学习,是互相的,他们教给我们的,在我看来,反而比我们教会他们的更多。
有一句话叫人穷命贱,难道真的是这样?有一个学生的右眼坏死了,是因为好几年前不小心弄伤了眼睛没有及时医治等到去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很帅气的一个小男孩,我们很为他可惜,也感到很心酸,要是在城市他这只眼睛绝对不会废。有一个小女孩的膝盖被割草的镰刀划开了,划得很深很深,可是却没有去医院,家里给他用点草药随便包扎包扎。他们好像都没有把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当回事,可能是生存环境的影响,这让我们很担心,愿他们以后一切安好。
4、调研的日子
我们这次活动的内容,除了支教,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调研和家访。我们的目的是收集云岭村五所社小的资料以及了解学校的需求,收集家庭贫困孩子的信息,把资料反馈给灵山基金会以便他们日后开展各种捐助。于是每天没课的人,开始往外跑。山区不同于平原,学校很分散,而且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调研很累,最多的一次我们的队员一天走了七个小时山路才能收集到一所学校的资料。调研路上,我们体验到过摩的飞奔在山间小路的惊悚,我们饱尝饿肚子的感受,也感受到了面包车开在山路上震的胃都快翻过来的颠簸,但是我们都觉得着特别有意义,对于自己,对于云岭村而言,都是。相比调研,家访就显得轻松了很多,村民们很淳朴也很热情,我们会和他们聊生活,聊打工,聊学生,聊当地的教育,我们学会了很好地和村民打交道,也从村民口中得到了好多我们看不到的信息。家访,走入村民家中也让我们有种真正融入当地生活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
5、我们的生活
在我看来,这次支教很大的一部分是让我们学会了生活。一群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听着听不懂的方言,生活了二十几天,有时想想,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我们分成了四个值日组,轮流做饭打扫卫生。好多从未做过菜的队员最后也能面对一大堆土豆烧出一个很可口的菜了,虽然几乎每餐都只有土豆,可是我们却都吃的特别满足和开心。山上经常停水停电,停水的时候水只够用来做饭,队员们都开始特别节约水,到最后都是好多人共用一盆水洗衣服,甚至连刷牙的水都舍不得用。我们会在晚上看特别美的星星,会因为赶集吃到了一个炸鸡腿欣喜若狂,会和孩子们一起去山上采摘各种野果,会因为走又陡又窄的山路而摔跤,会坐在木头墩子上相互调侃有多少天没洗澡了,会因为收到了学生的小礼物而激动不已,会在一起掼蛋到疯狂,会听着鸡叫声醒来闻着鸡屎味睡去,会抱怨我们把多少第一次奉献给了这里,我们一起做的事太多了,除了白天上课调研,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开会,大家讨论一天的收获,反映出现的问题。单纯的目标,一群单纯的人聚在一起,干净的生活,这其实是一种享受。傍晚吃过晚饭,我们会陪着孩子到学校门前的平地上玩各种游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好像回归到了童年,那一刻,才感觉真正忘记了自己是谁,就像一个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很难用言语形容,那些纯粹的笑脸我将永远铭记。这里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也渐渐变得比以前更知足,更快乐。
我们身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大学生总惯于用游戏、电视剧和纸牌游戏来填补,即使是在这里,我们也没有逃掉那些恶习。有些东西,并非有意,但城市的劣性却总是比文明更容易进军山村。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房主人家的小孩子已经迷上了电脑里的游戏。往后的日子,我们的守则里又多了许多关于娱乐方面的条规。有小孩子在场的时候,不可以玩游戏、看电影之类;有空的时候多出去走走,认识脚下的土地等等。我们一直在反思。
6、离别
时间总是短暂的,二十几天很快,8月1号闭营,举办了一个闭营仪式,也是孩子们的汇报表演,有诗朗诵《我相信》,有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有手语表演《感恩的心》,有合唱《种下爱》,有老师的寄语,即使再多的不舍我们也只能离开。看到孩子们由原来的害羞到现在的胆子大表演出色的节目我们很欣慰。离别总是伤感的,“老师,再见!”“老师,我会想你们的!”“老师,一路顺风!”“我会去找你们的!”“你们一定要来看我们”二十几天的陪伴,和他们的感情早已很深,可是对于孩子们的“老师明年你们还来吗?”我不敢回答也不敢承诺,看着他们湿润的眼眶我们也特别难受,我相信,我们还会再相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祝愿。
后记
我们当初是抱着去收获的心态走上这个未知的旅途,最后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支教是怎么样的了,知道暑期短期支教大概是怎么样的。每个队伍,都会有不一样也会有一样的地方。每一份不一样的经历都是一笔不一样的财富。这一次,我们选择了在七月对人生做一个小小的偏折,离开自己原本运行的轨道去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地方看看。或许,未来会因为这小小的偏折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又或许,命运又将它改回原轨。事实上,世上太多事,本就无可预知,此时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经历的每一个故事,都不知道会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影响意义。或许冥冥之中,你会感觉到什么,或许,最平凡的事给了你最不一样的意义。这就是生活。
所谓支教的意义、支教的影响、支教的收获,在开始之前、过程之中、结束以后,我们都从未停止过追寻的脚步,正如千千万万前前后后如我们一样鼓起勇气偏移自己人生的人们一样。事实上,有很多前人很早就灌输过支教的意义,或许我们之前只是理所当然地接受这样的理解,或许我们也会对后来的人做出这样肯定的回答:“对,这便是支教,足以让你一生铭记,影响深远的支教。”我想,这前后的答案即使相似甚至相同,在回答者那里早就不同。有时候一份经历带给人们的感觉并不是简单的言语便可以描述,好比自然带给人们的震撼。它所改变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眼神。在那里我们收获了一份对彼此来说都不同寻常的友谊,在那里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在那里我们遇见过曾经没有见过的不一般的风景,在那里,还有一群孩子曾陪伴我们走过这一段不一样的时光,但在未来里生命轨迹里,会因为这样一份经历发生怎样的变化,现在,我们并不能够回答。
我不知道我们做的这些在孩子眼里会是怎样的解读,只是希望,对于那群孩子,那块土地,我们并没有带去太多不好的影响。希望我们所做的真的是对他们来说的一种“陪伴”。
感谢这场旅途,感谢在美好的7月遇到的最美丽的你们。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主力军。由于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其子女就出现了两类:一是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二是农民工将子女带入工作地,从而形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时了解这两类少年儿童的教育状况是推进教育公平和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处就大连市农村留守儿童及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解决这两类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 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
1.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严格意义上说,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学生人数。据我们今年6月的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学生中此类学生数为11510人,占农村小学初中学生总数的4.3%。其中小学为7785人,占农村小学学生总数的4.8%;初中为3725人,占农村初中学生总数的3.5%。从分区情况看,小学以普兰店市、庄河市和金州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11%、6.3%和4.3%;初中比例偏小,最高的普兰店市、金州区和庄河市所占比例也都不超过5%。
另外,我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学生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外出打工。这类学生在我市农村小学初中有37817人,占学生总数的14.1%。其中小学有22163人,占农村小学学生总数的13.7%;初中有15654人,占14.8%。从分区情况看,小学庄河市、普兰店市和金州区所占比例偏大,分别为31.6%、17.9%和10.5%;初中以庄河市、普兰店市、长海县和金州区比例偏大,分别为29.2%、17.5%、13.3%和10.8%。
从总体看,我市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比例不算很高。即便将父母双方或一方出外打工的学生加在一起,我市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比例小学为18.5%,初中为18.3%。而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报告的调查结果,XX年,全国农村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34.85%和20.84%。如果仅仅比较父母双方均出外打工的学生比例,我市则更低。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形成我市留守儿童比例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我市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因为我市城区中小学公办学校全面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使得我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将子女带入城区读书。
2.我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
根据XX年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显示,在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人数逐年增多的趋势。XX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农民工子女93143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7.3%,其中小学72692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1.6%,初中20451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0.1%。在接收的农民工子女中,本地农民工子女有18057人,占农民工子女总数的19.4%。XX年以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的农民工子女以年均9000余人的数量递增,其中小学的年均增加量为6850人(参见图1)。从各年级情况看,我市 初中小学各年级农民工子女数总体上呈现出从高年级到低年级递增的趋势(参见图2)。
从分区情况看,我市接受农民工子女数量较多的主要在郊区,排前五名的为甘井子区、金州区、开发区、旅顺口区和沙河口区,学生数分别为29895人、16740人、11844人、9255人和6197人。从现有学生比例上看,排前五名的为旅顺口区、甘井子区、开发区、长海县和金州区,分别为37.9%、34.7%、34.6%、33.3%和31.4%。
我市在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投入巨大。按照每千人1所学校计算,相当于我市各级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建设了90所小学、初中学校。按照1所学校建设费用1000万元计算(不含土地费用),相当于投入了9亿元基本建设费用。我市在城市教育费附加分配和区县财政教育经费拨付方面均把农民工子女计算在内,每年用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日常经费达到3亿元。目前我市城乡均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在我市公办中小学读书,既不缴纳借读费,也不缴纳杂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读书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还免缴教科书费。
由于实行了比较完善的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使得我市城市外来农村人口中就读小学初中的子女的比例高达10%,远高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比例(3%-5%)。也高于我市常住人口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例(XX年为8%)。
二、 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市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数量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从全市范围来看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省内都不是很突出,但留守儿童问题依然值得关注。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
由于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关爱和辅导,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不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上网。
2.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表现为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
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监护管理不够强。
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5.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
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从学校方面,我市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目前还没有将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总体处于放任状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工作指导意见。
(二)农民工子女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市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外来打工人员较多,加之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方便农民工子女就近入读公办学校的文件,使得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逞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就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居住环境恶劣影响其成长。
在城市中打工的农民,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虽然远远高于家乡务农收入,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按照城市收入水平衡量,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在城市中生活较为艰难。据调查,带子女进城读书的农民,多数从事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和其它社会服务业,许多家庭是在城市中卖菜、卖米、搽皮鞋、拉三轮、看大门、收破烂等等,好一点的在城市中开小饭馆、小商铺,或在批发市场有一个小摊位。他们中多数或在城乡边缘合租廉价房居住,或住临时工棚,开小饭馆、小商铺的白天开门做生意,晚上关门全家即在铺内搭板睡觉。子女在这样的`“家”中谈不上什么学习环境,这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全然是天上地下。
2.城乡差异使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大。
由于农民工子女家庭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他们的心理也开始边缘化。调查中,发现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不懂事,受影响较小,而年龄稍大的孩子与城市同龄人相比,显得早熟、自卑和失落。
与城里同龄人相比,农民工子女总是自觉地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群体,并有这样的群体认同感,在这一群体中自我封闭。这一点在初中孩子心理上特别明显。对于他们所处陌生的大城市,他们在欣喜、好奇之余,却并不认同,还是怀念远在农村真正的家和伙伴。
由于自己的家庭所处的地位,自己求学受到的阻碍,农民工子女被激发出城市同龄人不具备的自尊、自强,但又自卑的强烈被剥夺感,被隔离感。对他们来说,从家乡突然来到一个如此陌生和冷漠的地方,心理落差极大,加上农民工聚居区相对滞后的卫生及治安状况,使其内心变得十分敏感。
深层次的自卑感在受到歧视后,反而暴发出强烈的自尊心,因此他们把同一群体内友情看得很重,渴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又由于他们所处环境往往是人口高流动区,各色人等皆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一旦陷入这样环境下的社会小团体内,就难以自拔。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边缘地位,使得他们内心建立起的自我防卫感强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边缘意识。
3.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普遍偏低。
由于我市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不同于其他地区,尤其与外省市相比有很大差别,因此许多中途转来的农民工子女感觉学习吃力。尤其是英语学科,我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而其他农村地区大部分是从三年级才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这使得外来农民工子女对英语的学习尤感困难。
虽然有父母在身边,但一方面父母工作繁忙,一方面父母知识水平有限不能有效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造成许多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不好,久而久之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适当增加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数量。
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通过在原有乡镇中心小学和乡初级中学建设宿舍、食堂,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县为单位,在一个或几个乡镇建设面向全县的寄宿学校,专门招收留守儿童就学。
2.建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制度。使各农村学校将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正常工作范围。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
3.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
针对当前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引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学校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通知家长其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提醒他们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4.继续完善我市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政策。
要继续妥善解决外地来我市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特别是在我市造船业、建筑业、机械加工业、餐饮业、酒店服务业、家政等我市用工紧张的行业就职的农民工子女。对于一般流动人口要予以限制。
市财政应对接受进城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区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如可考虑按照农民工子女每生一定的标准予以补贴。
鼓励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进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就学,有效解决其就业问题,减少初中高年级农民工子女流失。
5.进一步提升城市中小学农民工子女就学管理工作水平。
要将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作为城市中小学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建议适当时机召开全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会议,即时总结先进经验,推广在此项工作方面的好做法,出台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3
我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促进我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针对我区民办教育近几年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两年前我们曾与区教委一起联合对我区民办教育办学情况进行过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一个内容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参考建议,引起了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今年,我们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再次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我区民办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这次调查工作,调查结束后,区人大主任会议还专题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民办教育情况的汇报。下面我将此次对我区民办教育调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民办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区民办教育从1986年起到现在已经有16年,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面的道路。现已从原来单一的培训类学校发展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培训到学历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门类和层次齐全的民办教育格局,广泛吸纳了各方资源,弥补了政府办学的不足,满足了社会各种层次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我区民办教育,特别是普通基础教育,在全市、全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原国家教委和省、市有关领导都曾到我区民办学校进行过考察,我区光华学校已进入省民办学校的先进行列。
我区现有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8所。其中学龄前教育机构5所,寄宿制中小学6所,简易中小学14所,职业中等学校3所,培训类学校27所,高教助学类学校3所。全区民办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5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达1000亩,校舍面积近26万平方米,其中办学者自建校舍15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资产约2.6亿元,其中国有资产93.5万元,创办者投入600万元,办学积累近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目前还有未被批准擅自开设的简易中小学34所,在校学生8000人左右。
二、我区贯彻《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工作情况
我区民办教育发展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一方面是靠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区贯彻《条例》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我区对民办学校实施了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寄宿制学校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区教育局除加强对此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外,还批准在这些学校成立了党、团支部和工会组织,并把其工作纳入区教育局的整体工作。区教育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将简易中小学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培训类学校由于开办的不定期性和生源的不稳定性等原因,区教育局对其采取严把出口关的管理,即严格审查其学籍、学时、学业,最后办理结业证书。对简易学校的管理,各乡镇在抓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上,考虑绝大部分简易小学都是廉价租用校舍,有的是民房,有的是年久失修的空余房屋,有的虽是自建新房,但建筑质量不高。简易小学(含未被批准的)的校舍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今年,全区组织专班对简易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安全检查,对已批准的简易学校发放了校舍质量状况调查表,并请有关部门对其校舍进行了安全鉴定,建立了民办学校校舍档案。通过检查,对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要求限期整改,否则强行停止其办学行为。区教育局决定今后申办学校必须有校舍安全鉴定书。凡校舍有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批准办学。
2、适应民办学校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日渐完善。在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方面,我区加强了依法行政工作,依据《条例》的要求,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审理评估小组,负责对学历学校的办学资格、办学条件的评审。
为协调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我区坚持做到“五个一样”即教师职称评定与公办学校一样,三好学生评定与公办学校一样,评选与公办学校一样,工会、团队评比与公办学校一样,对教研和教科方面的指导及服务与公办学校一样。考虑到简易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其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与公办学校以及寄宿制学校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区从今年起已对简易学校实行了学籍单列和单独评估的管理模式。上述管理套路的形成为民办学校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有证,取缔无证。近几年简易学校无证办学现象十分突出,引起区人大高度重视,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上,“依法取缔无证简易学校”被列为大会议案,要求在加强审批、规范有证简易学校的同时,坚决依法取缔无证办学。该议案在近两年的办理中,取缔了一部分无证简易学校,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执法难度大,执法力量和手段不强,致使许多无证简易学校虽多次执法仍难以取缔。今年,我区加大了教育行政执法的力度,8月份,由区政府统一协调领导,组织教育局、民政局、房产局、公安局、城管局、安委会等12个委办局,在有关乡镇配合下,对无证简易学校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联合执法,依法取缔无证简易学校19所,进一步规范了我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三、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简易学校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我区城乡结合部较多,流动人口多,简易学校多,通过前一阶段对布局合理、具备一定办学条件的简易学校依法*工作,以及对不具备办学资格的无证简易学校的依法取缔工作,虽然现在有证简易学校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无证办学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有证简易学校在安全保障、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升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和隐患,须进一步规范有关方面的管理工作。无证简易学校仍然存在打而不死的现象,由于这些无证简易学校办学点分散,平时难以监控,往往是执法人员来了就不办,走了接着办,执法成果难以巩固,同时,还存在取缔的学校的学生难以消化的问题,目前我区无证简易学校在校生超过6000人,安置这部分学生难度很大。
2、寄宿学校面临危机。继武汉大西洋学校、新世纪学校倒闭后,我区的帅英学校、香梅学校、华奥学校也相继倒闭,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我区除光华学校外,其它寄宿制学校也不景气。高龙学校生源日趋下降(每学期以5-10下降),已收不抵支,办学艰难。有的寄宿学校从开办之日就没红火过,退学、退费的纠纷经常发生,“官司”连绵不断。由于民办寄宿制学校多数生源不足,目前已出现教育设施闲置现象。
3、民办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我区大部分民办学校实行的是家族似的管理方式,学校的关键部门都是主办者的亲属控制,管理不规范,水平低下。尤其在学校财务管理上隐患多。我区民办教育总资产已达2.6亿元,其中在创办者投入的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借贷或集资来的,在我区实施管理过程中,已出现多起因创办者为还款等原因随意抽走资金,致使学校无法保证正常开支和教师工资的现象。此外,民办学校内部资金在分配、使用制度上还不够完善。目前民办学校内部的劳保福利、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等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教职工后顾之忧没有解决,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民办学校各类人员工资福利占经常办学费用的比例不确定,教育积累是否用于分配难以监督。有的学校还反映,学校董事长在资金管理上权利、义务不明确,钱交给了董事长,学生交给了校长,学校正常运行资金没有保障。
4、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困难。随着民办教育的迅猛发展,民办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我区包括无证简易学校在内已统计的有82个,在我区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不能增加,管理不能收费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上的困难。如对民办教育办学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因无经费保证而难以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年度审核时,组织考核年审班子对58所学校逐校审核所需经费,常常从教育部门其它经费中挤占。
为了推动民办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针对我区民办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应制度、法规。要抓紧制定符合武汉市情的可操作性强的社会力量办学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财产、财务管理体制,细化民办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医疗保险及社会养老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保证社会力量办学教师队伍的稳定,防止教育资源的流失。
2、按照国家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政府要加大投入,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3、市教育行政要制定有关文件,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近几年,普高招线下生,职业学校开设综合高中班,开办改制学校等政策的出台,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办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4、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简易学校办学行为。目前,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是规范简易学校工作。规范简易学校,一要大力宣传“规范有证,取缔无证”的政策;二要在全市形成一个统一的政策,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统一的处理意见;三要加强教育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手段,坚决取缔那些办学布点不合理或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办学点。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4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造成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不能正确对待独生而导致过分溺爱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社会养老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及受多子多福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人的生育愿望仍是强烈的。因此,不论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对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并非出于自愿。这是我国在人口生育问题上绝大多数家庭的心理状况和社会现实。但由于我国的国情,若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人口等社会问题,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国不得不实行的国策。一胎化政策的执行遇到了多种阻力,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农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来,这一政策虽然在我国城市中特别是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得到了较认真的执行,但是,由于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不平衡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些独生子女家庭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株独苗上。这便是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溺爱中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由于多数独生子女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了两代六位长辈的溺爱之中,自幼
娇生惯养,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无恐。因此一些家庭对其也就任其所为,使其为所欲为。再加之对其期望值普遍较高,也就导致了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比如,不让孩子离开自己,或者由于怕不卫生,或者怕孩子学坏,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让孩子独立活动而包办一切。结果就出现了《中国的“小皇帝”》里所描绘的,儿子在夏令营时住在学校里,父亲半夜爬到儿子床底下守着,怕儿子掉下床来。这种过度保护极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对独生和独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导致情感的扭曲,使对孩子的爱缺少理智过度偏爱,致使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低收入高消费现象,把大部分钱花在孩子身上,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许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明明家境并不富裕,却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明明孩子艺术能力一般,缺乏“音乐细胞”,却买了电子琴,甚至钢琴,还花高价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明明是孩子的错误,却百般庇护,百般说好;明明孩子智商一般,却当成神童来要求等等。这种情感上的扭曲,使孩子在一种扭曲的氛围中成长,无疑也会扭曲孩子的心理,出现心理障碍。
二、因是独生,家庭环境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幼年期的心理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幼年期的心理发育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
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产生童心的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对此,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强调的。而独生子女由于无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伙伴,整天与成年人特别是年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里,邻里关系一般又不亲密,来往较少或很少,特别是在高层楼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门户,基本上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就使得相当数量的城市独生子女自幼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围和保护着,这样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再则,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养成。而独生子女由于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过度保护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择其佳、饭择其精的生活,样样都能顺利的得到满足,整日与各种高档玩具相伴,因而容易养成独立性差、倚赖性强、自幼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不识五谷春秋等弱点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从总的情况看,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已着手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指导,已有不少部门和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在越来越关心这一问题。但是,有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广度还不能适应我国这个多人口、多独生子女国家的需要,这种状况,从总体上决定着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还不高。再则,不少家长不爱学习或不善于学习,更是缺乏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愿在子女教育方面动脑筋、下功夫。
因此,要提高我国独生子女综合素质,最根本的在于提高独生子女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长要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并能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关心、团结、体谅他人;尽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遵循家庭教育原则
根据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过程中应遵循适度原则、全面原则、一致原则、民主原则和严格原则。所谓适度原则,是指独生子女的教育必须依据其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要因为是独生子女而寄予过高的期望,提出过高的要求,给予过分的爱和照顾。在智力开发上不搞过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长代劳;在物质供应上,不给过度满足等。全面原则,是指要注意德、智、体、劳、美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处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关系。一致原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其的教育态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体效应,要配合默契,协调行动,在孩子面前不出现意见分歧和冲突。民主原则,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气氛,不搞“家长制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搞一言堂,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严格原则,是指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放纵,要使孩子逐步树立起是非观念,养成知错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质,只要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加强对独生子女社会化教育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伙伴,多数时间生活在成人之间,所以,多数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会之中。因此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和专家都认为独生子女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缺乏在社会环境中应变的能力。因此强化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是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独生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的弱点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要多给独生子女提供社会生活,孩子到二、三岁时就希望有儿童伙伴,独生子女这方面的要求就更强烈,希望进入他(她)们的“儿童社会”、“儿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因此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必须向孩子提供年龄接近的小朋友,给孩子提供他(她)们的社会生活。为此,可带孩子去串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带孩子到儿童乐园去游戏:也可尽早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让孩子去广交小朋友,扩大其社会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关在家中,使其离群索居。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5
古训有云:“穷养儿富养女”,即男孩要“穷养”不能给予太多,要多些节俭,多些锻炼;女孩要“富养”,物质上多些满足,生活上多些照顾。
自古以来,“穷养儿富养女”是中国人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很多家长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培养孩子的。可是,有些家长把“穷养”和“富养”单纯地用金钱来衡量,养出了很多胆小怕事的小男孩,还有一些蛮横无理的小公主。那么,孩子到底该怎么养呢?你是否赞成这种教育观念呢?是单纯地用金钱来衡量就可以吗?养儿和养女又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调查大多数家长赞成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还记得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蜗居》吗?当剧中海藻的妈妈知道了女儿的遭遇后,说了这样一番话:“俗话说,‘男孩儿要穷养,女孩儿要富养’,不是没道理的。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俩提供好点的生活条件。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慨: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似乎《蜗居》中的悲剧又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英明正确。事实上,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还是赞成这种教育观念的。男孩女孩因为性别不同,区别对待抚养,应该说是育儿教育的一种进步,通过一些特殊教育把女孩培养成举止优雅的淑女、把男孩培养成坚毅勇敢的男子汉,这些都无可厚非。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男女有别的社会文化期许。一般来说,常常会要求男的有出息、有主见和靠自己,而要求女的则是善良、富有同情心、温柔等,这种社会不同的期许直接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更直接地讲,孩子长大以后的种种表现都是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小学教师**介绍,她自己也有儿子,平时生活中对儿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金钱观念上也注意培养儿子的自控能力。
观点交锋
从性别差异来讲,穷养儿富养女并没有错。但是,在生活中,结果却总是让人出乎意料。富养的女孩可能养尊处优,不能免疫诱惑不说,说不定还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穷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失关爱,一方面没有安全感、自闭自卑,另一方面过度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穷养儿”不行,“富养女”也不行,这不是变成了“小儿难养”了吗?现在基本上家家就这么一个小不点,到底该咋养呢?“穷养儿富养女”真的就不对吗?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支持方古训传承多年肯定有道理
有很多家长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他们表示,“穷养”男孩的理由是因为男孩子以后要承担更多社会和家庭责任,所以要多经历一些“磕绊”和“摔打”,多吃苦。就像古人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才能磨砺出坚强的品质,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而女孩“富养”是因为女孩应该有富足的物质、优越的环境、开阔的眼界,能让女孩在长大以后对花花世界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不会轻信花言巧语,不会因一些小利迷失自我。
“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了,大家传承下来的育儿经验,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家有女儿的欣欣妈说,“我是穷养出来的,当然跟小时候家庭条件有关系。我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对钱方面非常计较,买个青菜都货比三家,穿着方面,再好的衣服也穿不出气质,而且也舍不得买,在择偶方面要求也非常低,其实我自身条件并不差,我完全可以找个更好的老公过富足的生活。所以我的女儿我一定要富养。”
“富养女、穷养儿,这是老家听过的谚语。大意是富人家的女儿因家境宽裕而仪容出众、气质高雅,从小在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而缺少花花心肠,且不易为金钱所打动,很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妻子与母亲。而穷人的儿子从小饱经磨练,奋发图强,容易成为优秀的男人。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大多属于富家女穷人儿的故事,也给我们在择偶时提供了一种借鉴。”同样身为教师的吴兰说,她所认识的朋友中,穷养儿富养女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比较成功的。
反对方已与时代不合拍理应摈弃
虽说这句话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可是很多家长认为,单纯地用穷富来界定养孩子的方法,这样有些极端,而且现在孩子的性格都非常敏感,容易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健的爸爸告诉笔者,“穷养”男孩也有“穷养”的弊端。如果孩子因为承受太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自卑,或产生抑郁倾向,或者由于家长给予的经济生活过分拮据而去偷窃,那就适得其反了。而女孩的“富养”,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代社会是不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和“公主”的,需要的是自强自立的现代女性。
“古时候,女子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低、压力小,就娇惯点养育,以期这样能培养出品位不凡的女性,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找个家境富裕的丈夫,过着吃穿不愁,相夫教子的生活,如此便可安度一生。所以提出穷养儿富养女,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观点,如今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江苏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钟凌认为,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心态与做法带给孩子们的压力与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女孩子过分爱慕虚荣,受不了一点委屈,心理脆弱。自视过高的同时又极容易因为外界的否定感到自卑。
而80后妈妈晶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否定了这种教育观。“女孩宠着养以后是经受不起挫折的,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的。婚姻生活过得一点都不幸福。我经常对女儿讲,漂亮不重要,自己有本事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小孩子要东西不要给得太快,要通过努力换取。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孩子是不会珍惜的,对孩子无论男女都不能娇惯。
正确地理解和实施穷养和富养
其实,“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关键是你到底想养出个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养育自己的孩子还必须有自己的主心骨,千万不能太迷信一种论调、依照旁人的方法“依样画葫芦”。
从性别差异来看,女孩天性中具有稳定性,喜欢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给予女孩更好关注与宠爱是必要的;男孩天性中富有冒险和攻击性,给予男孩更多挑战和磨砺也是必须的。但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个得不到满足的男孩,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关爱,可能会没有安全感,可能会自卑自闭,也可能过度自我保护,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一个无条件得到满足的女孩,可能会贪慕虚荣,养尊处优,只知道索取,不愿意付出。
穷养与富养,关键是养的内容,而非物质上的含义。关爱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健康快乐成长,无论男孩女孩都应一视同仁,这也是家长的义务与责任。女孩将来会成为一位母亲,因此,对于女孩的教育,自尊自立同样重要,物质上面的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却不足取;对待男孩,未来的父亲,要培养他有担当和责任心。而两性相处中,更要让男孩女孩学会相互尊重,互相服务的理念,平等的关系才能互相帮助与支持,共同成长。
养育孩子是生活中挑战的事情,对于当前“独一代”的父母们,没有前人经验可寻,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父母们不能简单刻板地以“穷养”或“富养”教养孩子,而是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富有弹性地呵护他们的成长,该紧则紧,该松则松,无论是物质层面,抑或精神层面,松紧适度,才能把握好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时机。
【教育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有关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报告12-24
小学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报告12-24
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报告范文12-24
实习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模板03-01
小学教育社会调查报告11-28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08-20
社会调查的报告范文01-02
社会调查开题报告04-02
社会调查报告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