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地理研修报告

时间:2022-11-29 19:30:33 其他报告 我要投稿

地理研修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研修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研修报告

地理研修报告1

  一、研修背景

  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2、参加研修的有学校的教务主任和地理组成员。

  《利用经纬网定位》一课,是初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从教材位置可以看出,本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将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

  另外,第一节内容的设计,先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初步认识地球仪。然后,通过经线和纬线一课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地球仪。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知识。体现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教材设计是由浅入深进行的,而本课就是由浅入深的“深”,所以非常重要。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只有一个: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要求达到掌握水平。

  1、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活动、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

  2、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学习策略目标:教学利用图像,联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方法。还要注意启发性和趣味性,尤其要多练习,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的状况:首先在小学阶段没有学过地理,对地理知识基本上是空白的。其次,这个年龄的学生空间思维感比较弱。而本课所设计到的经线、纬线,不仅空间思维感很强,而且还不是地球上真实存在的,利用经纬网定位就是利用虚拟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这对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加困难。所以,本课知识是难点知识。

  四、教学媒体的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是从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爱好的角度出发的。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首先通过经纬网课件师生互动,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明白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原理。然后,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熟练的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研究

  (一)导入新课

  在学生进入课堂之前随机发给学生座位票,让学生对号入座。并播放歌曲营造气氛。然后,学生总结找座位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座位的排和列与经纬线的相似之处,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通过四项活动展开: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展现经纬网地图,以及动画效果,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活动二“看谁找得准”,教师展示事先准备好的标有经纬网和城市的大地图,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内容相同的小地图,以防止学生看不清。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找出悉尼、纽约、大连和北京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初步练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并介绍经纬网定位的用途。

  活动三“看谁找得快”,继续利用此地图,让学生仍以小组竞赛形式,将教师所给的带有经纬度位置的地点标在图上。这是与活动二相反的练习。所采用的地点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位置(36°n,24°w)和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位置(44°s,150°w),以及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28°n,125°e)和有“魔鬼海域”之称的百慕大三角的位置(73°w,32°n)。选择这四个地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趣味性。

  通过这活动二和三的练习之后,学生基本上可以比较熟练的掌握利用经纬网定位的知识了,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活动四游戏,就是让学生更加熟练的运用这一知识,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四游戏——求救,首先给学生座位设计成经纬度的形式,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要将座位设计的与图上一致。即横排为纬线,纵列为经线,中间横排为赤道,前排为北纬,后排为南纬,中间纵列为零度经线,左侧(学生)为西经,右侧(学生)为东经。然后根据学生数确定度数,并将每排每列的经纬度位置做成标示牌发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对应的经纬度位置。

  然后,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所在的经纬度,或说经纬度位置让大家找是谁,又一次练习。

  接着,教师示范游戏:假如我是救援指挥部人员,某某同学请注意,现在,有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了,他所在的位置是东经90度,北纬40度。请你快去救援!告诉我,这个人是谁?

  学生很快的找到了这个同学。

  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个游戏情景,看谁能快速的找到求救者,成为最佳救护员!这个游戏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真正成为活动主体。

  六、教学反思

  经过教学,收获很大,具体反思如下:

  成功点就在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学生较难理解的,如果讲深了,学生就学不明白。所以,将教学内容做简单化处理。即利用排列交叉点的找座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经纬网定位原理,之后,再通过多个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1、有遗漏的地方。例如,在讲到经纬网定位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说出如果不写明东西经和南北纬,就会找到四个点时,本来设计的让学生在图上找到是哪四个点,结果给遗漏了。

  2、缺少终结性评价。课堂上,让男、女同学比赛,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在课程结束时,应给学生终结性评价。结果没有给以及时的评价。

  另外,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给老师带来惊喜,也给课堂效果添彩不少。主要表现在游戏求救这一环节,学生自己设计的游戏情境,远远超出教师的意料,甚至比教师的设计还更胜一筹。我想,这些亮点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在备每一节课时,教师都应该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力,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这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地理研修报告2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培训学习,我对地理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网上专家研讨、骨干地理老师现身帮教以及地理老师们的互相交流取经,我收益匪浅。

  一、要让学生学得会,就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

  要钻研教材;把静态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动态的教学目标;理清楚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才能恰当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图像作用,形象生动教学。

  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地图、图片呈现出来,再配合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己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可以教学生编口诀,顺口溜等,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

  四、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我们要改变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要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考查。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可以在生活中运用。

  通过这次培训,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作到多学多思多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力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地理研修报告3

  地理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贯彻落实肥城市教体局四层面“72”字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四个研究”,锐意进取,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同的工作经验和不同的年级,让五位老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激发更大的潜力;在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使地理教研组教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有了更大的进步。现将一学期工作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做到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让学生运用知识结构图或自绘思维导图,掌握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规律,建立知识联系。初一地理继续利用教研室下发的知识体系,完成学生对教材知识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实现突出主干知识、抓住关键环节、把握学习重点、提升地理素养的目的。

  2、重视对教情、学情的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我校的实际,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出发,组织开展教情、学情研究活动。全组每月确定一个研究主题,确定一名主要发言人,分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最终形成共识。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全组教师的理论认识水平。

  3、大力开展听课调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织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听老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组织的形式多样,采用集体组织与个人行动相结合。全组集体组织听课达每人达到20节以上。通过听课调研活动中,老教师多出主意,年轻教师虚心好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重视教法、学法研究。①集体备课促教法研究。“三关注两提高”,完善“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性化完善—课堂实施—课后反思”五环节备课流程。②同课异构促教法研究。同学科同课异构与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相结合,提炼风格,形成特色。③课题研究促教法研究。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深化草根教研。

  4、突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中考试题进一步突出了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为此,我们将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立足教研中心“三关注两提高”备课要求,积极开展“三课两评一反思”课例研讨活动,明确“讲”的主题,划定“讲”的内容,训练“讲”的技巧,选准“讲”的时机,形成“讲”的氛围,优化“讲”的评价,实现能讲、敢讲、规范的讲到精彩的讲的递进与升华。并通过典型的例题和适当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从而适应中考的发展趋势,也为学生进入高中奠定基础。

  5、夯实基础,抓住关键。

  不管中考试题如何变化,地理基础知识仍是考查的重点,为此,在教学中要始终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采取表格、提纲、图形对比等各种方式督促学生及时回顾基础知识,同时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在知识的复习巩固中提高地理分析和总结能力,扎扎实实抓好基础,轻轻松松度过考试。

  6、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参考因素。近期以来,为深入贯彻教体局72字工作要求,地理组坚持把推进课堂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重点,以“让学生讲得更精彩”为课改目标。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讲、在课堂展示中讲、在探究活动中讲,让学生去享受“讲出来”的成就感,真正做到激兴趣、提能力。

  二、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深入开展教研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期初,我们地理组群策群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计划。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本组教师严格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在上课、备课、听课、作业等方面要落实各项考核与检查。教案定期检查,作业批改要求及时、准确,学生的作业订正需有反馈。以此来规范本组教师的从教行为,使组内教师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2、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提高业务水平

  配合教导处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检查全组成员的各类教学常规,通过教学常规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全组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全组教师业务水平。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注重实效

  开展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试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等。

  开学初,我们学科组就根据学校安排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并确定了每一周教研主题,并对任务进行了划分,我们将严格按照计划如实进行,着重新授课和复习课的课堂模式探讨,并及时探讨相关复习策略和复习计划,对课件设计进行了分工,我们将继续实行超周备课的模式,进一步发挥老师们的聪明才智,实现资源共享。

  集备时间定在周五也是我们精挑细选的,因为利用这一天我们可以反馈本周的课堂进度;反馈本周课堂中的生成问题;明确下一周工作的总体安排等等。让每位老师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追求学习效果最优化,课堂效率最大化。

  组织课堂改革理论研究,立足教研中心“四项研究”要求,创新教学理论研究,锻造新型课堂理念,建构高效课堂有效实施机制,完善课改评价反馈体系。“内修于心,更新观念;外化于形,创新发展”,擘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加强校本培训,增进教师专业发展

  1、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素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学习了有关地理的报刊杂志,并鼓励教师自觉订阅报刊,达到每人至少订阅一份报刊。通过学习,丰富了教师的地理知识,对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2、立足学生实际,优化整合教材,打造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树立大教材观,将教材研究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相结合。举办教学设计大赛,单元整体教学说课比赛,学科教材整合能力大赛,课堂教学大赛,激发教学活力。研讨促进学科内部和跨学科教材研究的交流、融合、成果推广。

  四、积极展开校本研究,促升教师专业素养

  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自己面对的学生实际,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观摩、评课、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测验、考试等常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找到最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并付诸实施。教师都要使自己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不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复制”,不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而是让课堂充满研究的味道,展示研究的成果。

  五、落实训练题研究

  (一)落实下水做题,夯实功底。①促进常规训练题研究;②强化中考试题研究;③细化期中、期末试题研究。

  (二)落实上岸出题、确保质量。①精心设计导学案;②自主命制试题;③测试内容形式多元化。

  (三)落实作业分层,鼓励特色。①分层布置作业,减负增效;②设计选做题,体现科目特色;③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四)落实规范测试,以考促学。以全程规范促习惯养成。

  (五)落实分析交流,以测促教。①落实试题分析报告交流;②政史地生落实当堂达标,每周一练;③数物化落实一周一题,开阔视野。

  (六)落实晒赛展评,激发活力。①学生参与课堂,展示交流;②课堂内外探讨,互助提升;③优秀资料展评,自我管理;④训练题设计赛,以赛激悟。

  新学期工作措施与思路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我将继续保持优秀的做法,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继续做好备课研究工作,钻研教材、研读课标、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确保学生学有收获、学有提高;积极主动辅导学困生,确保提升地理成绩。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注重实效

  开展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试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等。继续深化“四个研究”,提升教师和学生素养。

  3、做好班级的应急性工作

  4、积极展开校本研究,促升教师专业素养

  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自己面对的学生实际,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观摩、评课、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测验、考试等常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找到最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并付诸实施。

  我将在新学期继续乘势努力,积极进取,争取做好各项工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研修报告4

  本学期初一、二地理教研组的共有四位老师负责地理教学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过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研读新课程教学标准,探究实施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开学之初,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地理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能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于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我们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开展教学研讨,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教师每听一节课,都互相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教师得到了迅速地成长,教师在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面对学生厌学,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现状,努力思考,寻找突破口,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依据我们组规定,每个教师每节课后都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不足,不断积累和提高。

  三、加强反思、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每次阶段性考试之后,组内第一时间探讨考试反馈情况,分析其中得失,利用集体备课,认真分析其中原因,惩前毙后,查漏补缺,绝不讳疾忌医。

  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组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将继续以积极进去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付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台前县思源实验学校增光添彩!

地理研修报告5

  我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感受颇深。通过这次的学习,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我的心得如下:

  一、教师将面临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1、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由于学生在研究、探索的学习中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对书本对大纲的依托,也就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实行素质教育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的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己的强烈愿望。

  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通过观看视频,听到了专家对问题的精辟讲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2、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老师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基本上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学生课题小组进行指导。教师要学会合作,这是老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做作业的过程,使我对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学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体会到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2、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教师要成为主动的课程研制者,积极设计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新课程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三、新时期的中学地理教师应积极接受挑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求我们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所有教育行为都必须以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教师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国际国内社会热点、高新科技的信息。

  1、复合型的知识素质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搞好教学所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科学文化知识是指具有当代科学和人文发展的基本知识,当代科学的基本知识指对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了解。新课程十分重视知识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传统的教育理论重结果、轻过程的观点相比较,新课程强调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发展过程。新课程要求中学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什么,而且要懂得怎么教,还应明白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就难以自由而科学地设计和驾驭教育教学过程,更难以进行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

  2、健全的专业情意

  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更具特色,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态度,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等。教师作为完整的人不仅仅是理性的人,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更应受到重视。

  在线研讨,让我们与全省各地的教师、与专家近距离接触,通过讨论开阔了眼界;很多好的创意迸发出来。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每位教师都应当树立课改新理念,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教育观、学生观,深入钻研新教材,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以研究性学习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

地理研修报告6

  4月10日—13日我有幸去淄博桓台参加了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培训活动,在这次活动主要是选取了新课标变动较大的部分进行展示,各市地理教师的优质课23节各有千秋。他们都带来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课件,从各个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现将培训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形式多样,学生兴趣高涨。

  这次优质课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比如菏泽的比瑞华老师用菏泽日出日落优美风光导入地球的自转;滨州的刘明辉老师用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世界的气候等等,由此可见,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导语异彩纷呈,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教师的讲课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入语就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的使用教具,使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

  这次优质课中,不少教师能运用好教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是抽象的知识点更形象更直观,比如讲地球自转的老师都采用了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演示,尤其是济南的张秀娟老师更是创造性的自制教具,用肥皂盒一根铁丝就做成了太阳阳光,然后分组用地球仪完成地球自转的探究,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和理解此个难点。

  3、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问题为起点学习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主体,由原来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材观。

  大多数老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这次优质课是在桓台举行,许多老师设计的案例和例子无一不是涉猎桓台本地的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例如:在讲“电子地图的应用”这一课题时,不少老师就从桓台市入手,提供给学生有关地图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5、打破传统的教学,突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此次讲优质课的教师都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与传授。比如,禹城的袁其平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在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字,如何运用对比法分析问题等等,使学生在学的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

  6、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莱芜的许凤英老师从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息时间入手,使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进入地球自转的探究,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对这些现象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所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效果不错。

  7、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不少老师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等课堂活动。除了传统环节名称外,一些老师设计的环节名称更时尚、醒目,比如我行我秀、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情景剧、模拟辩论会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娱乐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语言表达、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等能力。

  8、灵活组织、调控课堂,驾驭课堂能力强。

  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都能够应付、调控自如,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印象最深的是枣庄的甘宜君,无论是语言、体态还是动作、情感都充满了魅力,对于学生是循循善诱,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向自己预设的问题上发展,遇到学生的回答的问题冷场或比较尴尬时还能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化解,可以说这节课气氛活跃轻松,体现了老师较强的个人能力。

  9、情感教育合理充分及时。

  教学不仅仅只是“教书”,更多的方面还要“育人”,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还要成为有道德、有爱心,有理想、热爱祖国的人。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穿插情感教育,比如:威海的王彦老师设计的“爱心小卡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同学们传授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总之,各位教师的优点还很多,比如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视野宽阔,拓展迁移能力强;教材熟练,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仪态自然大方。系统有序,层次清晰;反馈及时,调控有力,教学机智等等不在赘述。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确收获了很多,受益匪浅,通过对比才能找到差距,我也身感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今后一定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心动不如行动”,今后我将努力以他们为标准,不断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地理研修报告7

  单位 教师

  学科: 英语 活动类型:校本研修

  活动时间:20xx年x月-20xx年x月

  主持人:xx

  参加人员:本校课题组成员及相关科目教师

  活动方案制定人员:xx

  研修任务: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

  研修方法:查阅资料 教师讨论交流

  一、研修课题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遵循“求真务实抓课改”的要求,创新校本教研方式,通过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在英语学科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英语课堂的开放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升教学质量。

  二、研修课题的预期目标

  1.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业务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2.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立足于在实践中真正解决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

  3.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研修课题的实施措施

  1.创新教研形式和内容,改变单一的听课和评课形式。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育教学,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同上一节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实施“六步骤”校本教研方式,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讲----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教研组内定期开展“人人讲课,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在互相学习、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究出“学习气氛与训练课程的有效互动”的方法。

  2.强化学习,提高认识,提升能力。每位教师除研读要求读的一本教学刊物外,还要学习《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教学设计》等,并做好学习记录,写出学习体会。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让教研组的活动发挥其实际的作用。

  3.使行管理制度化,保证研究顺利开展。

  每周要保证有固定的研讨时间,并轮流负责记录每次的研讨内容,建立专题研究的资料档案。研讨形式可以是理论学习、交流探讨、课例研究等。每个月至少有一节专题研讨课。不能只停留在研讨课和评课上,要开展二次研讨,甚至三次研讨,通过多次对同一个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探讨,寻求突破,达到举一反三之迁移效果。

  四、研修课题的步骤和节奏

  20xx年x月:

  1.理论学习。

  2.围绕我校校本教研的主题,制定英语教研计划。

  20xx年x月:

  1.教师基本功比赛

  2.集体备课:八年级:Unit 2。

  20xx年x月:

  1.同课异构展示课。

  2.集体备课:九年级:Unit 3 ,七年级:Recycle 1 。

  20xx年x月:

  1.主题研训第三阶段――研讨交流。

  2.主题研训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20xx年x月:

  1.制定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工作。

  2.期末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五、对研修效果的评价指标

  运用数字、案例等手段对前期与研修后来作对比。

  六、研修成果及反思总结:

  1.教师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教师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但思想转变的力度不足,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要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教育引导。学科教研小组的合作研讨还处在刚开始阶段,还没有一套科学实用的激励评价规则。大部分青年英语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有待提升,课堂研讨与展示还只是少数几位老师主要参与。

  2.校本研修活动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校本研修活动主题的设计只有从课堂出发,到课堂中去,才能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能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尽管他们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但还缺乏经验,工作中往往注重知识学习,忽略与学生沟通,注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效果,从而影响了校本教研成果落到实处,还需加强跟踪指导。

  4.校本教研是一个新鲜事物,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我组在校本教研中取得的经验,还有待再实践,找出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组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七、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英语学科校本教研的培训与管理。通过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形成教研组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正确认识,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新老教师的结对互助,加强英语教师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管理与考核。

  2.教研组长应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间,了解把握教学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了解问题,从而抓好课堂教学优化,抓好新课标学习与新教材钻研。

  3.在英语校本教研中积极推广杜郎口经验,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

  4.重视英语校本教研中的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对英语老师来说尤其重要。在今后的校本教研工作中,将教学反思作为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地理研修报告8

  本学期,我们地理教研组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先进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继续推行层递式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利用导学案作为抓手,做好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地理教研组每周二集体教研,每周五上午集体备课,本学期研修主题“图示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设计导学案、教学设计、小组合作活动。

  二、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与竞赛活动

  9月24日,地理教研员宋飞老师听苏少芳、杨兰欣两位老师的常态课,并提出宝贵意见。

  苏少芳老师利用地球仪直观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教学由浅入深。

  小组合作总结经纬线的特点

  杨兰欣老师的课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你说我猜、抢答等环节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从而突破重难点

  9月26日,张静、苏少芳、杨兰欣三位老师去雄县第一初级中学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跟岗学习活动

  9月30日,杨兰欣老师参加初中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所做的观摩课收到好评

  10月,在初中地理课改研讨会上作经验报告《践行课改理念,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好评

  11月,崔月肖老师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中所作的观摩课受到好评

  12月24日,崔月肖老师在“实验大讲堂”进行演讲,讲述了去浙江师范大学省外研修学习心得

  三、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四、丰硕的成果

  地理教研组教师大力推进课堂改革,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活动和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张静、崔月肖和张倩老师的导学案分获县级一等奖和二等奖;苏少芳、张倩老师参加教师素质大赛分获县级一等奖和三等奖;杨兰欣和崔月肖老师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中所作的观摩课收到好评;崔月肖老师在县课改研讨会上的示范课获得好评;苏少芳、杨兰欣和崔月肖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获得市级优质课。

  教学就是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地理组各位教师会不断的反思来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力争使地理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地理研修报告9

  在大学本科地理教学论的课上,教授教我们如何写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它有三部分构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工作两年后修订了新课标,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分析。但课标的更新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的过时,相反核心素养并没有否定过去的三维目标,而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延续。

  一、新课标学习体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北师大王民教授用一张混合鲜榨果汁的图来类比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关键。即三维目标将知识、技能与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像各种不同的果蔬。而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融合,就像将不同的果蔬混合在一起榨成果汁,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这样的改变是符合科学规律的。过去我在写三维目标时总遇到一个困惑,就是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很难独立区分开写,知识总是通过一定的活动呈现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里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训练。而核心素养对其的融合正解决了我的困惑。知识、过程、价值观的养成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除了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外,新课标还给出了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对每一条核心素养都给出了描述性的语言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要求。并且将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成若干级别的水平,从水平到要求逐渐提高。

  相比于之前的课标,在最新修订的课标中增加了一下之前没有的内容。例如增加了土壤、海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知识,增加了资源与国土安全的知识。涉猎面更广,专业程度加深,体现家国情怀。

  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地理课有时候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一些内容过于浅显导致其学科专业性不强,本科非地理专业的人员也可以在工作后通过自学高中地理课本执教高中地理,只要不碰到专业问题,基本上就没有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学生总是功利的,物理化学难,就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物理和化学。也希望新课标和新的教材能够在专业深度上有一定的增加,使学生能体会到地学之美。

  最后对于新课标学习,只停留在对课标的研读是不够的。没有见到与课标匹配的教材之前,就好像只有价值观,没有方法论,再多畅想也只是空对空。在看到具体的课本之前,我觉得再组织类似的课标学习没有太大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项目组的发展建议

  命题组成立之初本着为全市培养青年地理教师、储备命题后备专家力量为目的,为全市范围内的年轻地理老师提供命题技能培训。准入门槛低,只有年龄限制。组内纪律严明,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者退出后不得重回。定期举行线下活动,形式以讲座、开课以及分组讨论为主。着实为青年地理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途径,但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命题培养周期过长

  命题组的活动显然缺少完整的时间规划,或者有但没有公布。从命题组成立之初加入命题组至今,开展的活动、布置的任务多为写试题解析,技能培训以AI画图为主,真正亲自命题的机会只有两次,一次是命题竞赛,另一次为分组为市里命制学考模拟卷。考虑到所有人都有本职教学工作,不少人还身兼班主任工作。过长的培训周期会增加青年教师的工作负担。

  其次考虑到培训过程的循序渐进,从最初学习撰写试题解析到后来亲自动手命题,过程中逐渐有新人加入。新来的朋友们错过之前的基础培训,直接到后期的任务,既不知道方法也不明确要求,显得不知所措。

  因此建议命题组活动可以缩短培训周期,增加培训期次,明确培训计划。例如,开设命题技能一期、二期、三期培训等,每期固定不同主题,报名完成后即关闭准入渠道。学员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培训学习,才可以参加后面的培训。一期介绍绘图技能,二期培训试题解析方法,三期开始参与试题命制。

  2、命题组成员过多,规模太大

  正因为目前没有分期制度,所有人在一个组里共同学习,每次举办线下活动都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空间移动需要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所在单位领导的批准,也会增加一线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其次人数过多导致机会的不均等,我们会发现每次线下活动发言者来来回回总是几个熟悉面孔,全市青年教师陪跑,效率低,收益有限。

  因此建议不仅分期培训,更要分组培训。以学校所在地、所在片区为单位,分组开展线下活动。小规模活动,提高效率,增加针对性。可在年终做成果汇报总结时再将所有命题分组聚在一起。

  THEEND

  总而言之,个人愚见,青年教师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基,命题、科研、课题等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当精力有限时,必然是以校内本职工作为重。

地理研修报告10

  弹指一挥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初一共12个班,三位老师,每人四个班。在教学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各行其职,各尽其责,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育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就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了解学情,制定计划

  开学初,我们三个人,先积极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共同学习课标,制定本学期的目标计划。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经常探讨,共同交流,夯实基础,注重落实,个个干劲十足。

  二、认真备好课,上好课,细致批阅作业,做好教学反思

  1、备课质量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效果。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们结合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共同交流、探讨、合作,力争做好每一节课,彰显集智备课的最佳效果。

  2、课堂上,我们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重视地图教学使学生学会对地理图表的理解、读图、析图的方法。加强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练习题精选精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作业,做好教学反思。我们三个人,每四个班,面向200多份作业,每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但大家从没有抱怨过,认为每次批阅就是一种使命,责任之重。因为作业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好的,给予鼓励,完成不好的给予指导讲解,使学生认为作业是不能敷衍了事,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4、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学提高的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就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每次上完课及月考后大家都能认真反思、交流、摸索。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便于后面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三、积极参加校本研究,提升业务能力

  每个组员都能自觉进行新课标、新教、新教法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学科组组织的听课评课,并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八年级老师的课、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的课,能按时、积极认真的参加地理组的会议以及备课组的周交流会议,将疑难、热点及教法互相交流、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方法。

  四、积极认真组织地理活动

  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共进行了三次月考,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备考、监考、阅卷。认真分析不足,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次地理思维导图比赛。全员参与,从安排到评选,老师们工作热情高涨,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学生图文并茂,在对比中学习成长,激发了学习兴趣。

  下边,是我们七年级地理备课组三位老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总之,本学期地理组以学习和提高自我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后面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我们将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提升自己,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地理研修报告11

  20xx年11月2日我参加了浑江区“青峰杯”初中地理“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题培训活动,有幸听了第十中学和第四中学两位老师的讲课,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两节课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在教学中,老师们都采取了“以人为本,以学促教”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有序的导、生动活泼的启发教,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题。以下是我个人在本次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1、情景教学:老师们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利用教材本身和地图册创设情景传授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景中理解课文知识和内容,使难点化易,重点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量和质。

  2、情身意浓:我们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上教师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识理解:教师都重视在操练中讲解知识,在情景中进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边练边讲知识,生动有趣,能加速理解的过程,教师重视通过板书对知识进行点破和归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总之,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吸取他人之长,通过自己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成功经验来充实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

地理研修报告12

  20xx年的春天是抚宁一中地理教研组全员参与封校、投身抗疫教学的春天,也是地理人探索高效课堂、提升专业水平的春天。

  认真落实“双教研”深入探究“五五一”

  地理教研组从学习“五五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出发,精心设计教学五个环节,落实教学五个要求,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各备课组坚持将“双教研”落实落细,研教、研学两不误,掀起听评课热潮。教师个人充分备课,集体教研、日教研成为备课常态,大家集思广益,在不断探讨、借鉴、学习和改进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积极探索求高效,示范引领亮标杆

  为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地理教研组推出杨倩、许芳两位老师作标杆课示范。她们立足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备课;汲取了地理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精心磨课;授课中目标明确,讲解由浅入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引领。评课过程中,组内教师全员积极发言,热烈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收获颇丰!

  认真领悟抓落实阶段总结促提升

  教研组长孙铁柱老师结合学校阶段性的教研总结大会要求,带领组内成员认真学习领悟改进,号召教师多听课,要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形成团结协作、良性互助氛围,真正将真实、实在、实用、实效贯穿我们的常态课堂。备课要充分,设计要精妙,讲练要精当,紧紧围绕目标教,做到清晰、简练、重难点明确。

  相信地理教研组全体同仁一定会让“五五一”课堂常态化,让常态课堂高效化,让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优化!

地理研修报告13

  时光如梭,一学期转瞬而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七年级生物组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我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遵规守纪,团结向上,关爱学生,坚守岗位,乐于奉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做好教学常规,注重课堂实效。

  我们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用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的有所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强化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研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公开课等活动,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积极做好帮扶工作,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5、举办了一次生物思维导图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在备课中,我们不断查阅资料,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潮流,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我们经常翻阅最新生物科学论文,及时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取长补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下边,是我们七年级生物备课组三位老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开拓创新,以更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层楼。

地理研修报告14

  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改”为中心的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的、更有效的为我校的教研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抓好教学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1、狠抓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按照学校的要求不占用自习等其它时间,所以在课上每位教师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学能力为主”的思想,本着“自学——展示——反馈”三个主要环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合理的利用好课上的40分钟,减轻学生课下的学习负担。

  2、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学情,选择合适教法,对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对检测反馈题进行精挑细选,当堂检测、反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地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学校的示范课、展示课、达标课活动。活动过程中本组教师能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在课后能把学到的好的教学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4、组织初三地理教师认真准备会考工作。在复习时,提前制定出复习方案。根据复习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复习。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完成了会考工作。

  二、有效开展教科研工作。

  1、强化教科研意识,以研促教,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把以研究“堂清”达标为突破口,各备课组都建立了自己的课题,认真的研究课堂教学,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通过学习、听评课活动,共同讨论交流意见等方式,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深入扎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为保证质量,每次开展活动进行集体备课时都采用上课教师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定教案、再上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到教研组内教师互相学习,提高了教研能力。

  三、教改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本组老师之间相互学习蔚然成风,老师坚持互相听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都有记录。本组全期开展教研活动共17次,每次都有一个教研中心题目,每次做到解决一个问题,使每个成员都有所启发和提高。在区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郭传亮老师参加了市地理研讨会,并成功的给我们组进行了钉钉群直播。

  四、参与区级优质课比赛和一师一优课比赛。

  结合学期初的安排,以及教研室统一组织,全组教师均积极准备区优质课赛课,全面展开听、评课活动。听完每位老师的公开课后必进行全组评课并做好记录,综合全组教师对该课时教材的处理,教学的心得,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各方面进行讨论,评议。共同探讨教学过程,打磨一节好课,翟秀鹏老师参加了区优质课,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王希金老师和程莹莹老师参加了区一师一优课比赛,被区里推到市里进行参评。

  五、承办市教研室视导和淄博市名师送教活动。

  在9月27日淄博市教研室视导检查中,程莹莹老师和翟秀鹏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后夏侯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高度评价,夏侯老师指出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提供辅助条件,呈现动态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比如在学习《自然灾害》这节课中,在学习地质灾害时,淄博市没有经历过,所有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明确泥石流的现象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9月28日淄博市名师送教活动中,聂老师的课堂主要是以维果斯基的“支架式教学”为理论基础,给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建构式课堂。“支架式教学”理论是指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下一步,本组全体教师将继续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克服缺点,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地理研修报告1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本周认真研读了《地理课程标准》前两部分内容:前言和课目标,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内容总结如下:

  一、对地理课程性质的认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

  二、对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认识

  (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三)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的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五)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六)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地理研修报告】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研修报告11-26

初中地理研修报告15篇11-26

地理远程研修培训心得04-16

地理教师校本研修总结07-02

初中地理教师个人研修计划01-11

个人研修报告10-16

教学研修报告11-25

培训研修报告11-26

教师研修报告11-26

校本研修报告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