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环保考察报告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必须行动。意识到那种无节制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我们愿意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来善待地球: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保护自然,万物共生(Rescue)
善待地球的生活,是人人可以接近的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信号,它刺激着企业界去发展绿色的技术;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要求,它鼓励着政治家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绿色生活是一个绿色的承诺,它提醒当代人去保障后代人生存的权利。
善待地球,是一种时尚,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时尚。当环保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和时尚,绿色,也就渗进了我们的文化与文明。在21世纪,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正如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善待地球,也是一种回归,向崇尚亲情、崇尚自然的东方文明的回归,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荒掉我们的精神家园。物质文明若不与环境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给人类带来的将是短暂的满足和永久的厄运。
善待地球, 又是一场变革,一场静悄悄的、牵涉到每个阶层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变革。它需要智慧去关注生存环境的变化,需要良知去阻止破坏环境的现象,需要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更需要勇气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价值和生活习惯,它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因为它的成败所系,是人这个物种的生存或者毁灭。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们只有一条长江,毁掉了不会再来,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失去了不会再有。爱国的公民,请首先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请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作起。
爱国的公民,请首先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请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作起。在未来的世纪里,中国, 是由于可持续的发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是因为自毁家园的短期行为亡国灭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能否建立起环境意识,取决于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保护环境,匹夫有责。
第一部分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只要我们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改善环境,减轻地球的负担。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将使人类生存无法持续。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责任倡导和实施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多富裕,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因为地球是我们从后代受手中借来的。当代人的`经济尺度根本无法体现生态环境资源真正的价值。
节约,在这里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环保时尚。你会因关心地球、关怀未来而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因为你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惜毁掉后人的生存根基。从“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起,开始你的绿色人生!
第二部分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Reevaluate)
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Reevaluate——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的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请珍惜你手中的“绿色选票”!
第三部分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use)
现代化生活中充斥着许多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桌布、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刮刀、一次性笔、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到来了短暂的便利,却使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灾难。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应当成为新的社会风气和新的生活时尚。选择这种时尚虽然是生活小事,却能体现我们的环境意识。因为我们不愿用向后代透支的资源,来营造自己一时的方便。
让我们摆脱“一次性消费”的诱惑,走进“Reuse”-多次使用和永续发展的时代。
【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环保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自行车环保旅游考察报告12-24
企业环保口号08-22
环保名言警句08-19
环保手抄报:环保小故事五则02-04
环保的口号15篇04-20
有关环保的名言警句08-18
环保专卖店如何让消费者青睐创业指南09-27
让世界看到我们的改变07-06
环保广播稿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