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报告模板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快速的融入课堂,是每个新教师面临的问题。“好课是改出来的”,本文通过参与“新教师成长一课多改”的课题的研究体会。从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提高、上课的基本流程以及技巧的应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新教师教学成长、进步的方法。
关键词:新教师成长、一课多改、备课、三读课本、多媒体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新老师,回顾过去的两年,酸甜苦辣可谓一应俱全,两年的工作繁忙而有些凌乱。幸运的是学校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平台,组织多次的听课、评课、教研,开展了“新教师成长一课多改”的课题研究。在这期间,我学到许多,不仅是授课方式,技巧的收获,更重要的师在许多“师傅”的关爱下,我渐渐成长、成熟、坚毅!
记得第一次上公开课,心情既紧张又激动,觉得自己作了许多的准备,但是课上的不理想。课后郭校长和各位老师给了我许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他们的话语温和,却让我有些挫败感。后来我对自己说“小小挫折等于激励”,我们时常教育学生首先要有信心,那么做为老师的我们又怎能轻易被一点困难所打倒。
从那之后,我看到了自己与一名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我对自己说,要从最基本的教学理论开始学起,从最基础的教学流程开始学起。转眼,一年悄然逝去,我对自己这一年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一、 用学习扎实底气
我常常问自己“课要怎么上?”后来有一次听刘荔老师讲座,我找到了答案。“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外的学习决定着你的课堂成败。我首先要学习的不是课怎么上,而是课怎么备。
1. 备课标
上课之初,不不清楚课标的重要性,上课往往比较随性,想到哪里就上哪里,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文编排的目的。直到郭校长听了一次我的课,问我到底想教些什么,每一读到底有什么目的……我哑口无言。我才开始意识到课标作为教学的基本标准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
无论设计怎样的教案,课标都是指导文件,备课首先是要根据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以及低、中、高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和任务,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衔接。
2. 备生字
研读课标之后,我发现低段的学生,识字、写字是重点,这就好比做房子打基础一样,只有这个环节扎实了,房子才能盖的高大、宏伟。就我感觉,新课改之所以加大了会认的字的力度,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使孩子们可以自己阅读。我很认同这个观念,语文素养说到底就是一个阅读的问题。原本作为低年级的认字没有什么难度,其实却大有文章。怎样把在学校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念用在这些孩子身上还真是需要经过一翻思量。
我以为,首先教师自己要把每一个字“备清楚”,其次是结合孩子的特点,不能让认字变成枯燥的事情,而要使其成为有趣的事情;其三,在文章中去认字,去感悟文字的魅力、人文特点。
在第一次上《父亲和鸟》的时候,生字的学习我只是一读而过,混淆了要读和要写的生字。之后邓老师对我说,生字学习一定要扎实,识字要五步,层层递进,绝不仅仅是读读而已。自此之后我严格按照五步的生字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识字、记字兴趣,令我意外的是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写起来,字出错都少了不少。
3. 备课文
一是认真的“读”,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在开始教授《父亲和鸟》的时候,我自己没有读明白“喃喃地说”是怎样的说。结果到了课堂上问题就来了,无法准确的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自此我明白了,教参、教案都不能代替自己的“读”。
二是关注教材本身,而不是过度关注教法。我总是想怎么教,这可能也是许多新老师的困惑,殊不知“教无定法”,方法只是位目标服务,有了目标,方法常常会“应运而生”。我在教授《数星星的孩子》时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备课方法,少想一些教法,多想一些文本本身。于永正老师的“课文研究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说得就是这个理。
三是利用好课本资源,不要盲目拓展。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意识”,我一度认为扩展延伸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于是花大力气收集课外信息,结果在上《父亲和鸟》的时候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教研时,邓老对问我:“你利用了课本资源吗?”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课本本身就有许多可以深挖的地方,有时间不如认真研读课本。
二、 读的形式有多样,读的运用要恰当
刚开始上课,只知道“齐读”和“个别读”。为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一节课频繁的读,读到学生和老师都累了,却达不到好的效果。
一次评课活动时,邓老问过我“你们知道有多少种形式的读吗?你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哪种读吗?”。我们总是说要多读,却并不清楚到底什么地方要怎样的读。读固然重要,怎样读的有用更重要,在不同的文章中,同一篇文章中不同的地方读的方式都应该是不一样的。真可谓是朗读、齐读、引读、悟读、练读一个都不能少,样样有讲究。
1. 一读读通文本
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能流利通顺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中我们应该“舍得”时间让他们去读,在识字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是必不可少的。
2. 二读读懂课文
引导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把教材当作一篇读物,能够读懂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谈谈字里行间带给你的联想,谈谈你有此而产生的感悟火启发。
3. 三读走进文本
以作者的身份读课文,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想象成文中的一员,设身处地的读,方能读出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三、 过渡、评价要“巧设”
郭校长在评课中多次讲过,教师授课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语言魅力的展示,所以一定不能口语化,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时时受到规范用语的熏陶。教学的过度语与评价语应该丰富自然,有趣多样。我也总是想,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都非常喜欢的课,应该是像讲故事一样的引人入胜,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与老师的教学理念有关。
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只知道简单的罗列教案上的内容。经过研讨课之后,我开始领悟到,教师的授课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性”的体现,怎样把课堂用优美、恰当的语言连接起来至关重要。我们所教授的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课的时候,优美的语言,有趣的评价会给课堂增值不少。作为老师,我感觉到责无旁贷,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才是为师之道。
四、 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
在我们学校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自己是很喜欢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比如在上《父亲和鸟》一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资源,效果还不错。可以利用许多网络资源,有趣的图片、声音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因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有时候可能是画蛇添足。记得有一次研讨课,多媒体课件做的很漂亮,有许多图片,完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离教学的目标却相去甚远,这样的多媒体应用就是一个反作用,不如还一个简简单单的课堂。
于是我有了几点想法:1)媒体运用必须合理,找准媒体与教材的作用点,2)要重视教学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3)注重学生、教师、媒体的有机结合。
这两年看似很短暂,对我来说却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反复的听课、上课、评课,学到太多,一时并不能用语言全部表达,我只是简单的对自己的收获做了一个小结。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名教师的路还有很长,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或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可爱的孩子,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断挑战的勇气就一定可以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
【骨干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报告模板】相关文章: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总结报告01-29
个人总结报告01-13
个人述职与总结报告模板5篇01-30
季度个人总结报告04-26
个人的总结报告04-20
个人自我总结报告03-05
军训个人总结报告12-29
员工个人总结报告12-24
军训个人总结报告12-12
个人总结报告范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