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范文
为提升我县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教育局长李永忠的带领下,我们一行40人,于 2013年11月11日对XX市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考察。此次学校考察时间短暂,但让我们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题鲜明、各具特色
1、打造书法特色、构建文化校园的中南路小学
走进中南路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文化长廊,校园的每一处无不体现出学校的特色,那就是习一笔好字,养一身美德,这是他们的思想导航,是他们探寻文化的方向,学校以读书为助推器,以习字为展示台,以思想为营养剂,真正用学习来推动储备文化能力;学校用行为铺路,饯行文化策略,真正做到与课程文化、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养成教育、体艺特色、课题研究等相结合,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学校还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建构文化校园。这样的校园文化无不让人回味无穷。
2、“诗意教育滋养多彩童年”的大公桥小学
沿着当地人所指的方向,我们走进了大公桥小学的诗画长廊,进入了弥漫着文化气息的校园。该校以“扬国学风骨启聪慧心灵,沐诗风词韵写诗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沐浴诗风词韵,构建诗意校园”为办学目标,由欧阳修诗文切入,辐射至中华诗词文化,营造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校园风尚。学校文化建设凸显诗香特色,建有欧阳修《夷陵九咏》主题文化墙、诗风词韵文化长廊,长江诗语等,班班建有诗社,培养了一大批校园小诗人。我们有幸地看到了该校的大课间活动。从出教室开始,每个孩子踏着音乐的旋律,迈着整齐而矫健的步伐走入自己的区域,认真而有序地做该校自制的“校园操”,并且我们看到了一个细节,每班的正副班主任以身作则,和孩子们一起做操。偌大的操场,800多人,步调一致,姿势同一,动作认真,无不体现了该校师生的良好习惯,无不展现了该校养习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搭建多元平台,大力开展体育艺术等活动,彰显了传统与现代并举的办学追求,促进了学校在继承与创新中快速发展,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做法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3、“走好每一步、点亮每颗星”的东方红小学
进入操场,我们的眼球立刻被并 “棋趣苑”所吸引,该苑以棋局残局为背景,放置数套棋盘,供学生游戏,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的同时,也起到了益智、养习的作用。学校以棋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每一个角落,无不体现出学校的人性化教育,就像棋局中一样,走好每一步,才能获得胜得,最后达到点亮每颗星的目的。该校可谓一所现代化学校,我们的身心由此发生了变化。
4、“书院风范”的XX市第十一中学
该校“国学立基、导师引路、技能立身、小班促进、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富有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净整洁的塑胶运动场、设施完善活动室、文化长廊,时时有新意,处处印思想。国学馆、科普廊、图书阅览一体室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驻足、使人留恋,彬彬有礼、尽情参与的学生成为学校流动的风景。
5、传承国学经典之精华的东山小学
学校积极营造经典国学教育环境,让师生与先贤对话。形成了以经典国学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他们开设书法、经典诵读、生活课等校本课程;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依托孔子雕,让学生接受传统教育。在学校醒目位置悬挂书法名家国学经典名句楹联、匾额。各班有“弟子规”、“劝学”、 “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氛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修建了竹林环绕、梅松玉石点缀、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国学馆。走近国学馆,你会感受到那种淡定从容、宽厚大气、智慧灵秀的气质,彰显锐意改革的决心。古色古香的“琴棋书画”多用几案可以接纳“二百多人”听坛,“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刻字书简让学生一次次触摸经典,陶山黑陶和磁州窑精品陈列让时空跨越流转。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东山小学的校园文化特色,彰显着东山小学的书院风范。
6、让生命如花般绽放的桃花岭小学
生命如花,修德铸魂,才智为本,体美端行。文化治校,诗乃校品,诗以明志,诗以美心;行色开课,诗为校本,非追时尚,但求品真。这就是该校追求文化建设的根本,入园则观灵石智草,步绿荫花径;饮满庭书香,品一园诗情。该校让是传统与现代的兼容,经典与时尚同兴,桃花岭小学可谓是程似锦。
二、社团活动的真实性
尤其让我们难忘的是这几所学校社团活动的真实性,所有的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专业教师的配置,不是摆设,不是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图书室,所有的学校都设有融收藏与阅览为一体的图书室,而且都是学校里最漂亮,最精心设计的地方。里面的人性化设置让我们甚为感动,他们用心布置读书环境,用心设计读书活动,用心设置读书评价机制等等。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重视,真正的引导。
三、启示及建议
任何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要打造品牌学校,就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生命所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与良好校风的根本之源。学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以文治校,以文育人,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和教育观。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搞好学校人文景观建设,创设育人氛围,赋予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彰显学校精神。
2、充分利用室内外墙壁,走廊墙壁等。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每一棵花草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
3、以我校的绿化特色为基点,积极营造传统教育环境,大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和熏陶。
4、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建立符合我校实际及适合学生发展的功能部室(如:器乐室、书法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重视对学生的养习教育,让每个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习惯。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环境的建设和知识技能的传承,更是校园中人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文化。此次考察虽已结束,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正在发展与探索,我们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信心,但也有巨大的经济压力,总之为了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我们将不断努力!为鹤峰的教育谱写美丽的篇章。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省委立足于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动实现“两富”现代化浙江目标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学习借鉴其他县市的好做法、好经验,6月18日至19日,我县组织了文化礼堂建设团成员、乡镇宣传委员、文化礼堂实施村负责人共58人赴嵊州赵马村、西鲍村和富阳诸家坞村、黄公望村进行学习考察。考察团一行认真听取了当地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文化礼堂,近距离、多角度感受了当地的文化魅力,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他们的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当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科学规划,推动文化礼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保障。如XX市对全市的祠堂(家庙)、礼堂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家底。组织相关部门和“文化礼堂”建设专家指导组进行调研论证,科学规划全市文化礼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出台具体的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文化礼堂。政策扶持、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将文化礼堂建设经费纳入每年中心村、精品村建设的总体预算,对未纳入中心村、精品村建设范围的村,配套相应的奖励资金予以扶持,推动文化礼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2.因地制宜,全面整合原有农村文化公共资源
打造文化礼堂,硬件是基础。嵊州、富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一批丰富的文化古迹以及宗族祠堂。他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祠堂,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的原则,在保护好历史建筑、戏台、厢房、天井等原有设施的同时,整合基层党校、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春泥计划”活动室等功能,建设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使宗族祠堂从过去单一的传承宗族文化变身传播先进文化的殿堂。
3.新旧融合,注重发挥文化礼堂的道德教化功能
挖掘村落的文化底蕴,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嵊州和富阳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一项重头戏。他们认为,只有把过去搞明白,才能着眼未来。如嵊州的西鲍村形成了三大文化特色:围绕千米文化墙,集中展示了西鲍村各姓氏的家族祖训、礼仪故事;围绕村史陈列室,集中展示了村史村情、名人乡贤、唐诗文化、造纸历程;围绕鲍氏祠堂,突出严谨而庄重的宗族文化。富阳的诸佳坞村历史悠久,康熙年间出一孝子公—胡谦。该村以祠堂为中心,串联墙景画、孝道公园等,开辟忠孝文化教育基地,弘扬敬老美德。黄公望村,因元朝大画家黄公望晚年隐居于此,并绘就《富春山居图》而得名,他们以弘扬书画文化为主轴,多元化打造文化礼堂。在黄公望村,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书画基地,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缘竹坊书画创作基地……书画文化韵味十足。
在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他们以“传家训、树新风”为核心内容,融入现实的励志榜样教育,晒出身边的好人好事,既展现传统文化的道德魅力,又进一步注入现代道德内涵。如广泛开展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我发现、我争做“富阳好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使宗祠文化的积极内涵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应该说他们都非常注重地方民俗文化和现代主流文化、现代文明的紧密结合,继承历史和与时俱进相统一,在传承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
二、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借鉴嵊州、富阳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建好文化礼堂:
(一)摸清县情,解决文化礼堂建在哪里的问题
建设文化礼堂,首先要解决的是建在哪里的问题。通过前一阶段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县现存村级大会堂156个、祠堂102个,大量的大会堂、祠堂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但经过修缮以后,可以作为文化礼堂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各乡镇要以改建、提升、修缮为主,重点选择文化底蕴相对深厚、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中心村、历史文化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旅游特色村为实施村。行政村集中的地方,可采用“共建共享共管”的形式,集中力量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落,可组织单向性项目建设,逐步推进。
(二)合理布局,解决文化礼堂场所怎么建的问题
农村文化礼堂可建成综合一体式,也可建成分散组合式,名称统一为“xx村文化礼堂”。农村文化礼堂场所设施主要包括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
1.礼堂建设要实现功能最大化。礼堂内要配备舞台,能够满足农民群众举办文化节庆、文化仪式、文体活动、举办报告会,开展表彰活动以及村民议事集会等功能。现有文体场所要充分整合利用。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春泥活动室”等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设置完备。特别是要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将“春泥计划”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春泥活动室的布置要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屋内要放置孩子使用的.课桌椅,粘贴“春泥计划”的标识,要公开“春泥计划”活动室开放的时间、年度活动安排、安全管理制度、“春泥计划”辅导员制度、“春泥计划”辅导员名单,在屋内布置作品展示台以及荣誉榜。
2.道德讲堂建设要注重规范化。讲堂内要开设道德讲堂,教室内要布置县文明办统一设计的道德讲堂背景(背景里要有logo标识、雷锋和孔子头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副题等),公开道德讲堂的基本模式、课程安排、道德宣讲员名单,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磐安精神”字画和“我们的节日”宣传画。每年开课不少于6次。
3.展示展览设置要合理化。每个村都要围绕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主题,精心整理,深入挖掘,合理设置农村文化礼堂的展示展览。展示展览可建成展览墙、廊、室、馆等不同展陈形态,以图片、文字、视频和实物等形式进行展示。各村要根据实际,挖掘村庄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吸收村庄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村民进步、村庄和谐的要素,努力推出各村的特色文化,力求全面、准确、富有教育意义。
4.道德墙画要做到精品化。每个文化礼堂实施村要建50平米以上的道德墙画。墙画以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为内容,突出乡风文明。墙画必须为手绘,要美观精致,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5.文化礼堂设计团队可以统一化。可以由县里邀请专门的设计公司,根据各村特色为实施村统一设计礼堂的布置、陈设等,这样既可以节省设计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
为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XX市民政局组织本市有关部门人员,于20**年7月,专程赴台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先后赴嘉XX县上林社区、屏东县顶菜园社区、云林县麻园社区、桃园县白米社区、台湾新港文教基金会等处进行调研,对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通过实地考察,总体来看,台湾地区经济社会比较发达,“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也比较重视,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是社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政府”的主要推动力作用体现在:台湾“内政部”专设有“社区发展委员会”,将社区发展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实施计划来引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发展,并使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同步进行;在不同时期制定和推出配套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协调各行政部门进行分工、配合,建立分级辅导体系,为台湾社区建设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
(二)社区组织及团体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台湾地区的社会组织较为发达,各社区组织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相关政策在基层的实施、落实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为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各类社区组织在不同的社区,根据本社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组织不同的活动。在活动设计一直到执行的过程中,始终把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社区居民所关心的事务作为切入点,鼓励居民提出想法、并组织居民共同参与解决问题,让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互相认识、进而引发共同的情感,从而让居民愿意互相协助、互通有无,共同为提升社区生活质量而努力。
(三)社区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主体。台湾地区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服务的全过程,并通过民主的方式参与社区事务,学习如何作决定、如何动员争取及创造资源等,进一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提高自我决断及达成能力,增强自我价值和对生活及环境的控制感。同时,居民也在社区参与中培养了社区认同感和公共自律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
(四)社区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较广泛。一是“政府”各有关单位的预算内拨款;二是由各县市社会福利基金预算拨出;三是由区内人士捐献;四是由地方团体、机构捐助;五是国际性志愿机构援助。“政府”在社区发展经费来源和结构中居主体地位。而社区争取“政府”经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社区评鉴以及承办“政府”观摩会的方式取得资金;二是通过撰写社区发展工作计划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三是通过向“政府”出售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获得资金。
二、台湾地区社区建设给我们的几点思考和相关建议
如何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社区建设经验?结合本地区社区建设实际,我们认为,当前需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有关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社区法制建设既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加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实体性规范的立法和建设力度,推动社区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包括社会组织的发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二)进一步推进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创新社区管理的思路,进一步理顺社区和政府的关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推动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发展,注重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
(三)有效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功能。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不断改进社区服务项目设置,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采用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加快社会服务专业化进程。通过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项目,在运行中有效动员并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发挥政府无法替代的作用,更好更深入地推动地区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四)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晋升机制欠缺、职业发展空间不足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完善社工人才发展体系,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加入社工队伍,提升社工的专业化水平。
(五)不断推进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发展。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组织的价值,改变忽视、限制、控制乃至敌视社会组织的陈旧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在推进“大政府”走向“小政府”,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进程中,大力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推动政府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点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职能、特殊拨款、税收优惠等措施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引导和利用,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合力。
(六)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社区建设经费来源。不断完善政策,健全经费筹集和使用机制,采取措施为社区工作经费单独立项,将社区居民组织的优质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名录,由政府出资购买并在第三方监督下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广开渠道,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源以企业资助、民间筹募、社会捐赠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预算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对社区经费使用的监管。
(七)不断拓展居民参与渠道,创新社区自治方式。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让社区居民认同社区、归属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来融入社区,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拓展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激发居民爱社区、建社区的热情,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掌握社区内的社情民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更好地改进服务水平。
(八)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要加强和改进党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局面,切实将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社区管理服务专项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无锡考察报告范文12-18
关于园长的考察报告01-11
农艺性状考察报告范文12-17
都市环境卫生考察报告范文12-17
教育示范校考察报告范文12-17
外出学习考察报告范文(精选7篇)05-26
医院信息系统考察报告范文12-17
校长考察报告08-24
教育考察报告08-14
招商考察报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