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5 10:08: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5篇)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勤劳、为他人着想、互相谦让、尊老爱老等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换搭石”、“走搭石”、“ 搭石上两人互让”、“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搭石》,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向大家介绍一下搭石吧?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搭石》。

  生齐读课题

  二、研读交流

  师:那一排排搭石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既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阅读课文2——4段,找出相关句子,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一)师:谁来汇报第二自然段中的美?

  (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1、师:快自由读读这句话。生自由读句。再读读书中的这句话。这个句子和书上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呀?

  体会词语,感悟句子。还是加上这些词语好。

  (课件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指名读。

  2、现在你们就是这位老人。[引读]

  * 如果你踩到了不平稳的搭石,你一定会放下——找来——再——直到——(生读句子)

  * 如果你此刻正急着赶路,你只要发现——(生读句子)

  3、现在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老人?

  带上你的感受读。(指名读)

  4、合作读,教师+男生+女生。

  师: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起再从读中感受吧!

  师小结:孩子们,这就是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这也是家乡的一道——(板书:风景)。

  (二)师:家乡的风景更是一副美丽的画卷,你们找到第三自然段中的这幅画了吗?

  (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指导认读“行”字(多音字)。

  2、你觉得这道风景美不美?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美?

  A、出示课件。(出示: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B、再读这两个词。

  C、理解词义(出示: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D、引导学生描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的美景。

  E、再品读句子(师范读+生读+生再读+全班齐读)

  3、(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深入地理解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品读了句子,想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体会的?

  (出示学法:1、读准字音,想象画面2、理解词义,描述美景3、依句读词,入情入境)

  4、师:刚才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了“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现在我们还用这种方法,再来学习这句话中体现动作美的词语。

  “协调有序”

  A、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B、师引读,生接读。(师: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C、有人踩脚吗?有人掉进水里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5、师:家乡人为什么要“协调有序”的走搭石?

  “紧走搭石慢过桥”

  ①、为什么要紧走搭石呢?

  ②、学生找出紧走搭石的原因。

  6、师:所以家乡人说要“紧走搭石慢过桥”,所以这样走才能保持平衡,平衡换个词?

  生:平稳。

  (出示:衡)

  生观察“衡”字的结构 师示范书写 生练写

  7、师三次引读句子

  8、师:这就是看得见的美。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师手指板书:风景)。

  (三)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那么两个人面对面走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来说。

  生感受美

  师: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那么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来过搭石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这句话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动?

  “伏”

  A、做动作体会“伏”字

  B、透过这个“伏”字,你体会到什么呢?

  2、师:这句话中还有一个成语最能反映家乡人的心灵美?

  “理所当然”

  A、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B、家乡人还会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呢?

  师:乡亲人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板书:心灵)让我们再读这句话。(生齐读)

  (四)师:正是这看不见的心灵的美,又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手指板书)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师引读:所以说,一排排搭石——(师板书:情感)

  2、师:它是最美的风景,它是最美(板书:美)的心灵,这就是——(师指板书:搭石)。

  三、发现美

  1、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美,你发现了吗?

  2、出示课件,师读: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是上下楼梯的互相谦让。

  3、美还会是什么呢?

  4、学生写写、说说。

  四、回味美

  师:再一次回味刘章爷爷家乡那自然的风光美和淳朴的民风美吧!这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

  五、课后作业:

  1、我会背:积累本文的佳句,选择你喜欢的画面背下来。

  2、我会写:小小的搭石上,演绎着一个个美丽的小故事。搭石上发生的故事又何止这些,还会有怎样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画面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下一至两个画面。

  3、我会读:课外阅读刘章爷爷的其他作品,感受他朴实却有感染力的语言魅力。

  板书: 搭石

  风景 心灵

  美

  情感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乡情。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同学,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是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轻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轻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结。

  2、通过学习你对这篇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二、依标导学,深入探究课文

  大家通过上节课的朗读对课文有了这么深的了解,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分析,大家一定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你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清楚什么是搭石么?

  人们是怎么挑选,摆放搭石的?

  (理解“平整方正”“两尺左右”,体会人们的细心和爱心。)

  三、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一起来发现,感受这之外更感人的美吧!

  1、请同学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朗读是安排三位学困生,这样便于掌握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请大家自己再来朗读一遍,边读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生在谈自己发现的美时,会读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师提示:你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锻炼孩子们概括能力。)

  3、下面让我们来逐段欣赏文中的'美景吧:

  ⑴ 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美?

  (引导概括出:老人及时调整搭石,教师相机板书。)

  默读课文,展开联想,想一想:

  老人踩到不稳当的搭石会想什么?表情,动作会怎样?

  挑选合适的石头时,老人会怎么想?

  老人满意的离开时,他会想什么?什么表情?

  你从老人的这些想法,表情,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 请大家听老师朗读第三自然段,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引出:真正的美在于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时候的动作协调有序。师相机板书: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

  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

  ⑶ 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来发现美,寻找美。

  你认为美在哪儿?

  (有了前两段归纳方法的介绍,这一自然段的归纳放手给学生。师板书。)

  理解“理所当然”。

  四、学习最后的段落

  我们发现小村庄有优美的风景,清澈的小溪,还有美丽的搭石,从以上几段的分析中你体会到的美是什么?

  请大家齐读这最后一段。

  你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或者说你认为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加上这一段有什么用意么?

  (这样同学们很容易就将文章的主题定位到最后: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你能谈一谈“美好的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五、我们在日常有付出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么?你是怎么做的

  希望大家以后能够继续无私的奉献。

  【板书】

  心 老人 及时调整搭石

  灵 一行人 协调有序过搭石

  美 两人相遇 互相礼让

  遇见老人 背过小溪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表演等语文训练手段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并且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搭石》课件,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小村子,搭石构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了人们许多美的享受,这种美,有看得见的,也有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2~5自然段,结合重点的词句去感受体会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美,从而把文章读得更好。

  二、新授

  1、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打开书,快速地浏览,用铅笔画一画“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感受到美”。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 目的:

  ① 通过学生找到重点词句“无论、只要、一定、再在、直到”感受到家乡人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负责任的美好品质。“早早地、唯独”可以看出家乡人很勤劳;

  ② 读的指导──对于能反映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要重读。

  ⑵ 同学们找到这一句话,屏幕出示此段落,找同学读一遍。

  同学们都找的是这一句话,我们先来读一读。

  ⑶ 学生谈感受:

  教师把谈过的词语区别颜色。

  教师点评的语言:我看到了这样一位负责任的老人,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⑷ 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眼前出现了一位善良、勤劳、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有没有同学通过读把老人形象再现出来?注意你们做找到的重点词。

  ⑸ 同学练读。

  (自己在下面读。)

  ⑹ 指读。

  ⑺ 这一自然段,除了这一句话,还有其他的词语能感受到美吗?──“早早、地、唯独”──勤劳,这也是一种美。

  过渡:(板书──调整搭石)调整搭石,让我们看到了家乡老人的善良,纯朴、勤劳、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情。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 目的:

  ① 体会词语“协调有序”感受家乡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② 想象“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什么样的画面,画里都有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并且训练学生语言能力。

  ③ 配乐读出美感。

  ⑵ “协调有序”怎样的协调有序?象事先排练好了一样,是不是排练好了?(不是)可以看出,人们之间的和谐、有序。──和谐之美。板书──协调有序。

  ⑶ 为什么要这样“协调有序”呢?──因为走搭石的时候要“急走搭石慢过桥”。

  ⑷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工,一抹夕阳,照在河边的小溪,溪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着一缕一缕的光彩。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附和着踏踏脚尖点搭石的声音。

  ⑸ 练读。

  ⑹ 配乐,读出美感。

  过渡:(板书──协调有序)家乡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画面,实实在在“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⑴ 目的:

  ① 两个情景描写可以看出家乡人礼貌谦让的良好品质。

  ② 理解“理所当然”把谦让和尊老作为了一种习惯。

  ③ 表演情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⑵ 学生找美,谈感受:

  谦让这也是一种美,尊敬老人也是一种美。

  ⑶ 学生找“理所当然”:

  把“这”这指“互相谦让,背老人过河”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事,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很自然,看来在那里礼貌谦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⑷ 演一演:

  文中有两个情景,我们来演一演,演的时候要抓住文中提示的词语,把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演出来,可以合理地加上自己的想象演哪一组都可以。

  屏幕出示两组情景:

  ① 两个人面对面走到溪边……(在这里注意“招手示意”)

  ② 在溪边遇上老人……(在这里注意“伏下身子”)

  ⑸ 学生点评:

  过渡:演得好不好?在我的家乡这种情景随处可见,谦虚礼让(板书)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所当然的事,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⑹ 读第4自然段:

  过渡: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每一块上面都刻着乡亲们美好的心灵,每当我看到它们的时候,心中就会涌动着一种情感……

  (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⑴ 齐读第5自然段。

  ⑵ 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谈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⑶ 让我们包含深情地再来读一遍: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你们还有问题吗?

  6、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

  作者选取了家乡中最平凡、最常见的事情。但是我们学过以后,却感到这平凡中透着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回味。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到处都有美,而这些美就存在于一些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中。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

  正如一位名人说的一样: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我们要善于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用心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相互的关爱,这样当我们把这种情感倾注于笔端的时候才会写出如作者这样值得咀嚼回味的文章。但我们带着这种情感走向生活的时候,生命才会更有意义,人生才会更加美丽。

  课后老师留一个小练笔──(幻灯片出示)

  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激情导入,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刘章爷爷的文章搭石,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刘章爷爷的小诗,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

  巍峨群山,百花烂漫;

  小溪流水,弯弯、闪闪;

  林中鸟儿,喧喧,翩翩;

  朴实的乡亲,憨厚的笑靥,

  当时英雄两鬓斑,

  还有虎羔似的青少年……

  故乡啊,

  你是我心中的好诗篇!

  2、谁来有感情的读一读。通过朗读,你体会出了什么?

  过渡:是啊,在刘章爷爷的心中家乡像一首绮丽的小诗,山美,花儿美,水美,鸟儿美,而村民的心灵更美。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和刘章爷爷一起再走搭石,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二至四自然段,勾出这些段落中最能表现美的句子。

  二、学习搭石中蕴含的美。

  1、学生默读课文,勾出具体表现美的句子。

  2、学生汇报。

  刚才我看到同学们都在非常认真的阅读,在书上勾出了许多表现美的句子。下面谁来说说你勾了哪些句子。

  学生汇报。(从你的回答,老师发现你有一双慧眼。看得出你刚才学习得很认真。)

  师小结:从同学们的汇报看,大部分孩子都非常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找出了描写美的句子。

  3、预设:

  上了点岁数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动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⑴抽生读。

  ⑵师:你读得字正腔圆。(或者生评)

  师:现在你就是那位村民了,我想采访采访你。

  师:爷爷,你刚才在干什么啊?

  生:……

  师:爷爷,你那么忙,怎么不赶快回家呢?

  生:……

  师:谢谢你!

  师:(抽一名)学生你能用一句话赞扬赞扬村民吗?

  生:……

  师:你能读出你的感动吗

  ⑶你能你的朗读表现村民的为人着想的品格吗

  ⑷从这段话中,你还读出了什么?(你也是一个……)

  是啊,老人们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耽误赶路也要停下来摆好搭石,他们这么做只为了后面的人不要被滑倒摔倒河里。这样的品格怎不叫人感动?

  5、预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⑴有的同学勾出了这几个句子,老师也觉得特别美。

  ⑵这句话中有几个四字词语,我们一起读读。

  ⑶谁能说说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

  ⑷预设:动作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协调有序的字面意思。那怎样过搭石才叫协调有序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说一说?

  生: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那我们就加入走搭石的人群,去走走搭石吧,前面的怎么走?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加快速度)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更快)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乡亲们走得如此整齐,是有人指挥吧?

  生:没有。

  师:是啊,没有人指挥,乡亲们走得那么有序,那么默契,这就是——

  生:协调有序。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搭石上响起踏踏声,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⑸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词语,想一想当时的情景。

  师:读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人影绰绰,清波漾漾

  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你将文字转化为了画面,可真了不起啊!)

  ⑹同学们,感受到了走搭石中的美景。其实,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像一首绮丽的小诗。还是这句话,老师把它排成了小诗。你能读出诗的韵味吗?

  出示小诗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A请邹海波来读读。

  B邹海波读出了画一般的美感。

  C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地走,一遍遍地数,一天走上62道,13年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走搭石的音乐美、画面美

  6、预设: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⑴这段话讲了什么?

  ⑵现在老师就和同学们面对面同时走到了溪边。

  谁来扮演河对岸的村民。

  师:喂,石家兄弟你先过吧!

  学生:……

  老师:还是你先过吧!我没有急事,你年轻,工作忙,还是你先过吧!

  学生:……

  老师:那好吧!我就先过河了。

  师走过去:点了支烟,石兄弟,来抽支烟在走吧!石兄弟,听说你家养了六头肥猪,长得好吗?

  师:从刚才我们面对面走搭石的过程,你们体会出了什么?

  师:你们还体会出了什么?(板书)

  ⑶师:假如遇上了老人,年轻人就会……

  生: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多好的年轻人啊,他这样做是为了得到老人的报答吗?

  生:不是。

  师:那他把自己的行为当作了——

  生: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老人会因为年轻人背了他,而觉得奇怪吗?

  生:不会

  师:因为他们把帮助老人当作了……

  生:理所当然的事情。

  师:从理所当然,你有体会了乡亲们什么样的品格?

  生:尊老(乐于助人)(板书)

  师:是啊,当刘章爷爷在北京城里看见许多人挤着上公共汽车的时候,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学生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师:除了老人还有哪些同学还会来走搭石呢?

  小孩,残疾人……

  2、这时乡亲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呢?请你拿出笔,写一写。

  3、学生汇报。

  四、总结全文:同学们,一块块搭石富含音乐的美、画面的美,浸透着乡亲们为人着想的美,互相谦让的美,尊敬长辈的美,也浸透着助人为乐的美,和谐的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孩子们,让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美,用双手去创造美吧!

  【板书设计】

  搭石

  为人着想美

  音乐画面美 美 互相谦让美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六册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捧读《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城市的孩子几乎无人知晓什么是搭石,读悟、探究的兴趣应该更浓厚。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强化了“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应注意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促动。同时,四年级学生已会运用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自然美与人性美,并从中受到熏陶。

  3、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板字“搭石”,齐读。

  导入:搭石这个词,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通过课文,了解了搭石,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师:听了你的介绍,使老师的眼前的的确确浮现了搭石的样子。(课件)我们看,就是这几块普普通通的搭石,但在作者笔下却从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文中因搭石而产生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那么这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者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这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刘章笔下的《搭石》。(板书)

  二、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情感

  会作者对搭石的情感。

  汇报句子。

  示句子,把这几句作者直接描写搭石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搭石怎样的情感?自由读。

  个别谈感受(赞美、喜爱等)。

  带着赞美和喜爱的感情齐读“一排排”一句。

  师:同学们,作者在描写搭石时写了这样一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示句子)我们都到风景区游览过,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

  个别说。

  小结:只有美的,可供观赏的景色才称得上风景。而搭石只不过是铺在水中的石头,它美在了哪呢?

  三、细读课文,感受美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

  示导读要求:画出文中你认为美的语句或段落──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汇报交流,体会美

  师: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边交流边体会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谁来说一说,课文的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

  指导体会──

  第二自然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才肯离去”。

  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板书:摆)这么长的句子怎么才能读好,(自由读)引出关联词语“无论……只要……一定……”

  (多媒体闪烁重读的词。)

  (你的发现,很了不起,能够结合关联词理解句子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结合这种关联词,谁再来谈谈,老人当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模拟老人练习:现在我就找一位上了点年岁的人问问。体会出老人的品质,善良、大公无私,做事认真。

  师:谁来读一读,赞美一下这位可敬的老人?指名读,让刚才扮演大叔的同学评价。让我们全班再来读一读,感受老人的优秀品质。

  看来,关联词在表达句子的含义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也能结合身边的实际,用上这个关联词说一句话吗?

  师:调整搭石的老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了家乡人的人性美,构成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文中还有哪里你认为写得也美呢?

  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画一般的美感。”

  这一段是写什么的?

  板书:

  走

  师:人们走搭石这段的确很美,你能说说,它具体美在哪么?

  (声音、景色、人们的动作。)

  体会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示课件。)

  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动作美?理解“协调有序”及具体表现。

  师:景色美、动作美、声音美,这么美的画面,你能动情地读一读么?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

  (自由读、个别读。)

  师: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实在太美了!老师也想读读,行么?(多媒体播放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想象这美好的画面。

  (教师范读。)

  谁还想读?这么多同学都想读?那请咱班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读,好么?读的可真好!听了他的朗读,老师头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傍晚,夕阳西下,染红了天边的云彩。一群放学的孩子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奔回家。他们从搭石上走过,撒下了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能仿照老师的样子说一说么?

  生仿说,师评,想象力丰富。师:搭石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使我们感受到了山里人纯真、质朴,感受到了山里人的和谐、美好。让我们怀着这份美好,再来读一读这段。

  过渡:刚才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美,同样是一道风景。

  第四自然段“如果……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这里的人们都把什么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板书:

  让

  师:山里的人把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尊老爱老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见美好的品质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请同桌合作读读感受。

  五、小结,回归课题

  师: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那它是什么?(板书:无私奉献)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人们,其实这搭石就是善良可爱的乡亲们,乡亲们就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六、发散思维,寻找美,小练笔

  师:在整篇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选取的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而正是这些让我们看不起眼的小事,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正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不光用我们的眼睛,更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你会发现美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

  动起你们的智慧之笔,在平凡的事物中把“美”寻找出来吧!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1-23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01-24

《搭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范文05-10

《搭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12-03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01-13

搭石教学设计01-26

《搭石》教学设计01-19

《搭石》的教学设计03-09

搭石教学设计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