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叶母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叶母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
3、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4、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荷叶母亲莲花送莲(眼前)写景
赏莲(回忆)
荷叶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眼前)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母亲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抒情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明确:母亲)
2、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3、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
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文章的2、3两段交代八、九年前的往事的作用是)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
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1、荷叶何以让作者联想到母亲?(荷叶保护红莲)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找出关句子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情感:赞颂母亲、歌咏母爱
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2、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
3、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荷叶。
4、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寄情、触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5、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吐露心声
1、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__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__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
2、畅谈感受:
妈妈,我想对你说
六、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七、结课:同学们,《荷叶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言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放磁带《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
(1)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2)抓住要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朗读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生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
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四、在基本成诵的基础上,感受写作特色,激发情感体验
生1:荷叶是母亲的形象。
生2:红莲是子女的形象。
生3:风雨是生活中的困难。
师: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生1:母亲的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生2: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生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五、拓展延伸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本诗以花映人,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比喻新颖,语言清丽,感人至深。
六、作业:
1、完成练习研讨与练习一、二;
2、在名著导读《繁星》、《春水》选择一首诗进行赏析。
教学反思
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前教课,我都是采用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划分段落、归纳中心等传统教学模式,讲得多,分析细,结果往往是老师累、学生烦、效果很差。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按照“朗读——探究——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总之要多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借物抒情的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求尽最大可能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这堂课之后,我自己觉的轻松,学生也学的愉快。我深切地感悟到,做为教育者,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教学观念,使教与学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荷叶母亲教案 篇3
教学说明
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荷叶母亲》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的美好形象。美文需要美读。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是艺术,文学也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本堂课借助音乐的力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美美的朗读,体会到诗情画意之美。
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体会感人至深的亲情;
2、借用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
教学描述
一、导入:《母亲》音乐渲染,出示歌词,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
(阎维文演唱得非常动情,歌词里写的生活细节:拿新书包。打花雨伞。擦泪花等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歌词如诗行排列,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与歌的联姻。)
师:这首歌歌颂了什么?从古到今,歌颂母爱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学生举例:《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游子吟》)
出示画面诗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首诗句来自哪本著作?
(本诗句与本课题的内涵是一致的,与中心句:“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读,不够动情,尚未入情。)
二、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多媒体出示,突出“母爱,童真,自然”)
三、出示课题《荷叶母亲》
集体朗读,整体感知: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学生几乎能找出来,指点朗读,感情还是不够投入,文章的主旨很容易把握。)
师:请欣赏老师拍的荷叶图,去年我去厦门旅游时在南普陀寺院前拍的,请问:“寺院前种为何种荷花?以歌颂母爱的圣洁为题有何用意?”
(学生答:纯洁、高洁、圣洁。最后认为圣洁最恰当。体会作者以《荷叶母亲》为题来歌颂母爱的圣洁。)
四、配乐朗诵:
师:诗歌,如诗如歌,当诗歌配上乐曲进行朗读感觉会怎样?
1、配乐《胡桃夹子》,学生自读
师:配上这样的乐曲,行吗?
生:不行,此乐曲欢快,节奏感强,较深沉,很抒情。
(由于经常进行配乐朗诵,学生乐感有所增强,因此把握比较好。)
师: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
(学生找得很准,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2、再次配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学生集体读。
(学生感觉说可以,配上此乐曲后,与第一次朗读形入情入境、传情达意地朗读,我们真真切切感受着语言艺术之美,与第一次朗读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自我评价也不错,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停顿均较明显。如最后一段学生很自然把声音上扬,读得很动情。趁此让学生评价几处读得很不错的语句,说说为何这样读。学生几乎都能说出来。)
五、自主阅读,小组合作:
用铅笔圈点勾画作者四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分别用〈〉、()、[]表示,并通过小组合作: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读给组内听,教师进行指导。
六、动情的朗读最后一节,与之前朗读形成对比,释疑“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人生的挫折、困难)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再次出示课前《母亲》歌词,产生共鸣。
(本环节学生的回答不够积极,很多学生眼神较困惑,教师设计思考题“是我们得到的母爱太多还是我们缺少一份感恩心?”各别学生悄悄地说;“感恩不够。”课堂上沉默了半分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沉默中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为下文的再次朗读蓄势。)
七、请个别学生(学生推荐)进行配乐朗读。
(本环节设计以欣赏为主,学生多评价优点,以激发学生的配乐朗读兴趣为主。学生读得动情,学生听得入迷)
八、拓展延伸:《纸船》
(《纸船》与《荷叶母亲》同一主题,写法上相似,有助于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落实。)
教学反思
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才是焕发生命的课堂。但是,怎样读得有效,一直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亦难。让我们如何做到更加精到的引领和指点,将语言文字的魅力传达给孩子们,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配乐朗诵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朗读,情感是第一位的。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音乐生活中无所不在,贝多芬说:“音乐最能爆发人类的精神。”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艺术,只要选择恰当,音乐就可以为诗歌朗读插上翅膀。
配乐朗诵很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朗读方法。学生只有投入文章中,情感才能激发。音乐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将音乐运用于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前,音乐创设了情境。音乐能带给人们良好愉悦的心境,激发想象力,陶冶情操。课堂也因艺术的介入,而变得更为互动、活跃、高效。上课初配乐朗读,两种乐曲对比中,让学生揣摩到作者的`情感,把握朗读基调。学生的配乐朗读再加上美丽的画面,如本课课件选择的荷叶画面色彩较淡雅,整体画面字体以荷花颜色为主,与文本语言风格和谐。让学生能感到诗情画意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朗读美文的兴趣。
要使配乐朗诵出彩,课前要精选乐曲,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使曲中的情感和文中的情感相似。教《秋天》配上《秋日私语》,教《济南的冬天》配上《安妮的仙境》,如选择的两首对比乐曲,一首选择儿童歌剧《胡桃夹子》,让学生较易把握,因为我们仅是借助音乐的翅膀,一首选择《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它传达的那种深沉的爱与文本较吻合,两者和谐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如果能为文本量身定做一首曲子那是多么好!
当然“乘着音乐的翅膀”,让学生美美的朗读,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如在休息时间经常无意识地放一些经典名曲,在早自修经常进行配乐朗诵欣赏。但它不愧是诗歌阅读教学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荷叶母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对学生起组织、引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理解作者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浓浓的亲情感,学会理解母亲,感恩母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看一组关于母爱的,看完以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问题:里边的人物可能是什么关系?(妈妈和自己的小孩)你们觉得里的小孩子幸福吗?为什么?(因为有妈妈的关爱,妈妈教走路,给小鸟喂食……)这几张体现出什么?用一个词来表达(母爱)。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讲述母爱的。
板书:荷叶母亲冰心
二、引出本文要掌握的重点问题
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形象?(出示最后一段内容,让学生找)
那这些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作者要把荷叶比作母亲,把自己比作红莲?(出示要掌握的三个问题)
1.雨点、红莲、荷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2.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3.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我们今天分析课文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情感深化
1.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雨点、荷叶、红莲的句子。谁上台来找一找?
引导学生找完以后,串讲一下本文的主要事情。
2.分析第四、五自然段。
⑴分析第四段。边读边解释:天气什么样的,心情怎么样,白莲怎么样了,那红莲又怎样呢?
这里作者用了红莲和白莲作对比:白莲谢了,可是红莲生命力却还很旺盛,亭亭地立着。(出示红莲“亭亭”的)
⑵分析第五段:谁仍是不适意?天气怎么样了?(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红莲怎么样了?(被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看,你们想一想,可以为这幅想一个名字吗?(雨打红莲)现在红莲是什么形象呢?
引导: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红莲,雨点不停地打着自己,自己变得左右欹斜,那你会有什么感受?(无助,弱小)
3.学习第六、第七自然段。
⑴正在红莲很无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出示全文。
⑵六、七自然段的精讲句子。
一起读一遍,边读边在脑海中呈现这是什么画面。
出示,你可以为这个画面概括一个名字吗?(荷叶护莲、荷叶爱莲、荷叶帮助莲、荷叶盖莲)
⑶分析荷叶的勇敢慈怜。
找一找,作者在文中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描写荷叶?(勇敢慈怜)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这个画面,怎么来解释呢?
“雨点不住地打着”,“打”字,我们常常说是下雨,是不是?这里用打着,说的是雨很大。
荷叶有没有怕?(没有)很大的雨打在了荷叶上,变成了什么?(流转无力的水珠)这就是荷叶的勇敢。
荷叶很像一个母亲,当自己的小孩受到欺负,无助时,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的小孩。说明什么?(荷叶很爱红莲)
4.讲解作者心情变化以及和红莲的关系。
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找一找。(串讲:烦闷——不适意——心中的不宁散尽了——感动了)
作者的心情是随着什么变化的?(随着天气和莲花的变化而变化)
5.重点分析最后一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写道“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被什么感动了?作者被感动后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在文中找一找相应的句子。
⑴最后一段。
提问:“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是什么意思?
引导: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除了你”说的是只有母亲才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坎坷与磨难的人。
⑵想一想: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引导: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母亲就像荷叶一样在自己很无助的`时候保护着自己,有没有感谢母亲?爱不爱自己的母亲?
⑶联想生活:我们常常会遇到挫折,比如生病,考试失败的时候,被欺负的时候,和同学闹矛盾了,这些就是心中的小雨点。我们常常在这个时候很容易想到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想要他们来关怀自己,保护自己。这都充分地说明了自己很喜欢依赖自己的妈妈。
四、小结
“荷叶母亲”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感激和赞美之情。重点分析一下借物抒情的方法,采用填空的方式。
五、拓展
感恩母爱。说一件妈妈做的令你感动的事情。(引导学生感谢妈妈)
六、作业
仿写句子
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你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来了,除了你,谁是________?
荷叶母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
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
(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
(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荷叶是脆弱的,但是当它要保护红莲时却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不由得让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无私无畏的爱。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流转无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汶川大地震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母爱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淡化。正如高尔基说“母亲,是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四、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五、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我是,除了你,谁是我_____________
(母亲啊,你是大海,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港湾?)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六、结束语:
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七、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八、板书设计:
护
荷叶→红莲
借物喻人
爱
母亲→我
荷叶母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2、熟读背诵这首诗歌。
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冰心老人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中的慈母之爱。(板书课题)
二、授新
1、学生介绍冰心情况,教师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创作风格被称为“爱的哲学”:母爱、童心和自然。代表诗集《繁星》《春水》。
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
3、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
(2)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
(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
(3)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
三、小结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具体形象而感情真挚。
四、练习
1、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
2、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五、作业
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
三看红莲:雨前红莲、雨打红莲、叶覆红莲
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
荷叶母亲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二、作者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三、字词积累。
并蒂、瑞、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欹(qī)斜、荫蔽:遮蔽。
四、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结构层次。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2、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五、探究乐园: 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课后习题第二题第二小题]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4、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5、“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教学重点]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六、课堂回眸。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细读文章,就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七、结束赠言:
1、母亲的记忆是无暇的,她像一本渊博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
2、母亲的目光永远是高尚的,不容置疑,目光中,透露出慈祥。
3、母亲是绿叶,我们是鲜花,母亲用自己无穷的力量为我们遮挡住心中的雨点。
4、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社会将失去温暖。
5、母亲,伟大而高尚,她历经世间的苦难喜乐,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就像那奔流向前的河。河,宽广而海涵,她恩赐给大地营养物质,她容纳百川并富足四方。就像那贤惠又勤劳的母亲。
6、岁月如流,日月如梭。母亲就是一条河,河是伟大的母亲,淌过痛苦之河的母亲们终会见彩虹。让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终成德才兼备的儿女,回去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回去报效家乡,报效祖国。让我们伟大的母亲,家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八、巩固性练习:
1,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a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 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 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 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2,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九、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
寄寓
荷 叶――――――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荷叶母亲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
197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
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适意:舒适。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遮拦:zhē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
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
(荷叶“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
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
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
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
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
(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
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①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作者通过写荷叶护红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老师再介绍一个术语:这种借托某种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托物抒情”。如果借托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志向,则叫做“托物言志”,如小学学过的课文《落花生》。
另外,作者把荷叶比作母亲,把红莲比作我,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思考一下: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文章的前面,有没有铺垫?(祖父的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对了,前面的“借花喻三姊妹”为后文的“荷叶喻母亲,红莲喻我”做下了铺垫,形成完美的“前后照应”。
四、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师:这篇文章文辞兼美,情意浓浓。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就是那口渴时候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的一丝凉风,是冬日的一束暖阳。如此的美文,大家想不想和着音乐,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激情朗读一下。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感人得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母爱的味道。并试着背诵课文6--9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学生诵读课文,抽生朗读并点评)
五、拓展延伸,抒写母爱
师: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歌唱家阎维文在《母亲》中唱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论是一次回眸,还是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讨论,抒写,展示。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地方?
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再认真修改一下,就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正在付出母爱,同时,我也是一个女儿,我还在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六、课堂小结,珍藏母爱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冰心的《荷叶母亲》,晶莹璀璨,耐人寻味。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谢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其实,一声“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将“母爱”珍藏心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帮母亲洗洗脚,刷刷碗,拖拖地,再陪母亲散散步,说说话,聊聊天,以我们的寸草心,略报三春晖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表达我们的祝愿:祝我们的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
荷叶护红莲
对母爱的赞颂
母亲爱子女
(托物抒情借物喻人)
荷叶母亲教案 篇9
【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课堂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该解决的问题应该就是结合了学段特征与单元特征的体系知识。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课文,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朗读是我们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本设计重以朗读带动起整堂课的学习理解。通过组织多次朗读(感读-思读-悟读),每次朗读都有具体要求,每次要求均各不相同,力求步步深入。
2、侧重于整体感知课文内涵,力求从文本走向能力、走向生活。
3、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要想学生生情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要善于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并且不拘泥于课文本身,把目光投注于学生自身,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阳光中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谢父母,懂得感恩父母。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细致深入地体味和感受亲情之爱,学会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
【学习重点】
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传统做法):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初步熟悉课文,并参考有关资料作“旁注”。
2、下发背景材料《母爱是一部书》
材料作业题: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当作献给你母亲的礼物吧!
(设计意图:每一个人的母亲都是一部书,让学生在了解冰心母亲的.同时盘点自己的母亲令己感动的点点滴滴,也为阅读冰心的其它作品作情感铺垫。)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读)
1、导入
师设问:会背《游子吟》这首诗吗?
生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整句翻译: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导语: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
2、出示学习目标(传统做法)(把三大目标分解为三大任务)。
二、读与感
设计意图:
初读全文--上课之初就让学生读起来,让学生感受“荷叶母亲”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并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步朗读,粗略地领会课文大意,读准字音,文句读得比较流畅。采用学生自由朗读的形式,教师观察,掌握、分析朗读情况。
进程预设:
1、检查预习(传统做法/小组长课前检查):
(1)字词积累(生字词音义的标注);
(2)冰心材料;
(3)“散文诗”知识;
(4)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尝试把“旁析”附于文本中,目的是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提供方便)。
2、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1)问题(用开放性问题):
读后,我觉得这是一篇的散文诗。
(2)要求:带着问题初步朗读,粗略地领会课文大意,读准字音,读畅文句。
3、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问题;
4、学生说初读感受;
5、齐读。
三、读与思
设计意图:
品读“风雨中四看红莲”部分--读读思思,理解作者的用笔之妙和构思之巧,加深对“荷叶母亲”的形象、课文中的情感和作者的表达意图的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并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情地朗读,抓住表明作者情绪的词,体会作者逐渐上扬的感情,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大意。采用分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作朗诵表演等形式。
进程预设:
1、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1)问题:用圈点勾画法圈出“风雨中几看红莲”部分表示当时环境、红莲表现和作者心境变化的词句;
(2)要求:带着问题深情地朗读,体会作者逐渐上扬的感情,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2、老师范读,学生圈点勾画。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师生共同圈点勾画)四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
3、提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设计意图:分小组朗读,可用四小组,每小组分别读一部分。通过分小组朗读,力求体现作者不同的心绪并抓住表明作者情绪的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4、思考问题
(1)“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我”为什么感动?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学生代表作朗诵表演)。
示例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示例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结合材料《母爱是一部书》)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5、学生回答问题。(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更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呢?)
四、读与悟
设计意图:
悟读最后自然段--教师不讲析,让学生多讲,巧妙设计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学会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并在朗读和活动中达到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进程预设:
1、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1)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可提示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要求:带着问题饱含激情地读,体会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2、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3、学生回答问题。
4、学生代表作朗诵表演(这也可以说是女儿冰心向母亲许下感恩的诺言)。
5、小活动:
(1)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报恩母亲,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些让母亲安慰的事和说一些让母亲安慰的话。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能力报恩母亲,但我们可以向母亲许下感恩的诺言)。
(2)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
五、作业:
1、拿起你的笔,把你对母亲的“许愿”写到纸上,然后装进信封密封好。等你长大后再启封,那时就是你报恩母亲的时候了。
2、仿课文写法(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篇随笔。
3、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六、赠语:
亲情无私,亲情无价,亲情无怨无悔。
父母总是为我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为此,他们奔波忙碌;为此,他们鬓生白发。
也为此,我们从懂事起就心生感动之情,心存感恩之义。
于是,我们逐渐走向成熟。
荷叶母亲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文本、质疑析疑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黑板上画一片大荷叶,一朵红莲。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先放几段视频,营造氛围。(顾、昕、钒三段视频)
三.导入:
看了刚刚那几段视频,我发现很多同学眼眶都是红红的,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母亲》,感受浓浓爱意吧。
四.请4号贾乙钊同学为我们带来课前三分钟“好书推荐”……
我相信,冰心的美文一定能够润泽同学们的心灵。
五.预习检测:
接下来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把这六个词连缀成文,可以适当添加词句,要求能够基本复述出文章的内容。
示例:故乡园院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那天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从窗外往外看,看到一朵红莲,亭亭地立在绿叶中间。我徘徊了一会,仍是不适意。大雨越下越大,那朵红莲,被打得左右欹斜,红莲旁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覆盖在红莲上,成了为红莲遮风挡雨的荫蔽。
六.美读品情: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体悟情感。
2.文章一共有9个自然段,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这些同学的优点就是语速适中,语调舒缓。
3.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忍不住也想试读一下。(教师范读)
七.美点寻踪:
美文不厌百回读,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读到的'呢?
先自行思考,再与本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八.美悟析疑:
1.为什么以“荷叶母亲”为标题?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谢承峰)
2.为什么花大量篇幅写荷花?(谢逸坤)
3.为什么要写白莲?(曾学成)
4.为什么多次写到风雨?(刘佳雯)心中的雨点指什么?(刘若涵)
5.作者几次写到心绪烦闷、不适意是为什么?(刘牧杨、吴佳蔚)
6.看见荷叶覆盖在荷花上,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彭文睿、屈俊豪)
小结:层层铺垫和蓄势,最终汇成了那段话。请饱含深情地齐读第九段。
九.美写延情:
我们来听听母亲的话(播放逸豪妈视频)
孩子们,最美是亲情,最爱是母亲,我手写我心,我口言心声。请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话。
可以仿照例句“母亲啊!你是……我是……”全班分享交流。
十.课后作业:阅读冰心《繁星》《春水》。
十一.教学反思:
1.整堂课学生融情入境,还是比较成功。
2.主问题设置可以更精细一点。
课堂点评:
1.黄宇鸿主任:教学准备充分,教态从容,有亲和力。对文本的解读很准确,分析细致到位。
2.张瑞芳组长: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板书设计精美,唤醒了学生的神火体验。
【荷叶母亲教案】相关文章: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05-19
荷叶荷花文案05-27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1-16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1-15
《怀念母亲》教案10-17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1-11
荷叶母亲的读后感12-14
荷叶母亲读后感04-27
《荷叶母亲》读后感04-28
关于荷叶圆圆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