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小说简介
《后宫·如懿传》是2012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流潋紫。《后宫如懿传》全书共六册,主要讲述了清朝乾隆时期后宫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懿传》小说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东六宫
景仁宫:恂嫔(霍硕特·蓝曦)【已殁】、恭贵人(林氏)、禧贵人(西林觉罗氏)、诚贵人(钮祜禄氏)
钟粹宫:纯惠皇贵妃(苏绿筠)【已殁】、婉妃(陈婉茵)、秀贵人
承乾宫:容妃(寒香见)
景阳宫:庆贵妃(陆璎珞)【已殁】、忻妃(戴湄若)【已殁】、怡嫔(黄绮澐)【已殁】、晋嫔(富察氏)、瑞贵人(索绰伦氏)、白常在、陆常在
永和宫:豫妃(博尔济吉特·厄音珠)【已废】、玫嫔(白蕊姬)【已殁】、揆常在、平常在
延禧宫:愉妃(珂里叶特·海兰)
西六宫
储秀宫:舒妃(叶赫那拉·意欢)【已殁】
翊坤宫:皇后(乌拉那拉·如懿)【已殁】、惇妃(汪芙芷)
永寿宫:令懿皇贵妃(魏嬿婉)【已殁】
咸福宫:慧贤皇贵妃(高佳·晞月)【已殁】、颖贵妃(巴林氏)、恪贵人(拜尔果斯氏)
长春·宫:孝贤皇后(富察·琅嬅)【已殁】
启祥宫:淑嘉皇贵妃(金玉妍)【已殁】、慎嫔(索绰伦·阿箬)【已殁】
人物生平
纯帝继皇后那拉氏,镶蓝旗满洲佐领讷尔布之女。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那拉氏出生,比乾隆帝小七岁。
雍正十二年(1734)十月,入侍潜邸,为宝亲王弘历第二位侧福晋。
乾隆二年(1737)九月二十四,册封娴妃。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二十三,晋封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七月初一,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
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
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二十五寅时,生皇十二子永璂。
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二十三,生皇五女。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二月二十一,生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薨,诏以皇贵妃礼葬。(实际葬礼待遇仅为嫔)
人物事迹
皇后,那拉氏,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十年,进贵妃。孝贤皇后崩,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子二,永璂、永璟。女一,殇。 四十三年,上东巡,有金从善者,上书,首及建储,次为立后。上因谕曰:“那拉氏本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侧室福晋,孝贤皇后崩后,循序进皇贵妃。越三年,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从善又请立后,朕春秋六十有八,岂有复册中宫之理?”下行在王大臣议从善罪,坐斩。
雍正在位时,便把她赐给弘历当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封她为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贤皇后富察氏死后,中宫之位悬缺。当时弘历三十八岁,正值中年,先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娴贵妃晋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即代替皇后掌管六宫大小事务),暂代行皇后职务,等到孝贤皇后的丧期过后,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正式将其册立为新皇后。
册立礼刚举行过半个月,那拉皇后就陪着皇帝展谒祖陵、西巡嵩洛、五台山进香,又下江南巡视。那拉氏春风得意,荣耀非常。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次年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当时的那拉氏皇恩优渥,倍受宠幸。
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皇后陪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这次南巡成了那拉皇后命运的转折点,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还为她庆祝四十八岁千秋。闰二月十八日,他们来到杭州,在风景秀丽的“蕉石鸣琴”进早膳时,皇帝还赏赐给皇后许多膳品,但到了当天晚上进晚膳时,皇后就没有再露面,陪着皇帝进晚膳的只有当时还是令贵妃的魏佳氏、庆妃陆氏、和容嫔和卓氏,此后,皇后再也没有露过面。
后来才知道,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乾隆帝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按清宫制度,只有后妃中最低一级的答应才有两名宫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默默离开人世,终年四十九岁,乾隆同时传旨,命丧葬仪式下降一级,即等同于皇贵妃的的制度举行,当年九月二十八日葬入裕陵妃园寝。
那拉皇后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乾隆立即把她送回京师,并收回四份册宝呢?事后只听说那拉皇后忽然自己剪发,在满族的习俗里头这是最忌讳的,只在皇太后、皇帝驾崩时,皇后才可以剪发,当时的`皇太后、皇帝都还健在,那拉皇后却突然剪发,无疑是在诅咒他们一样,在当时引出了一些传闻,说皇后随驾南巡,触犯了龙颜,只得削发为尼,出家到杭州寺庵之中。另外,据有的史书记载,那拉皇后随乾隆南巡来到杭州后,乾隆曾深夜换上便服登岸游玩。皇后再三劝谏,甚至哭着劝谏,乾隆不仅不听,反而说皇后精神不正常,派人将她送回京师。乾隆是中国史上著名的风流天子,他模仿他的祖父康熙不断南巡,动机却只是贪恋江南美景,又可趁机寻花问柳。据说他南巡时就曾在清江浦得到一个名叫昭容的女伶,带在身边,后来又特命用钿车锦幰送回扬州,还赐给她玉如意、粉盝、金瓶、绿玉簪、赤瑛、玉杯、珠串等。还有一个女伶名叫雪如,也是美貌多姿,乾隆南巡时又看上她,加入行幄,颇受眷顾。事后,雪如特地在上衣肩头绣上一条小团龙,并且对人说,乾隆皇帝曾经用手抚摸过她的肩膀,因此特绣小龙,以志宠异。
在《东华续录》乾隆朝卷二十二中的一道谕旨中说“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其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有余,病势日剧,遂尔庵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 ”那拉氏一向温柔婉顺,淑慎贤明,夙娴礼教,她出身满洲,在宫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什么是国家大忌,她会不知道吗?究竟受了什么重大刺激,会把这位温顺懂礼的皇后逼到不顾触犯国俗大忌,甚至发疯的地步?野史中的传说不能说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在那拉皇后过世之后,当时乾隆在木兰围场打猎,听到皇后病故的消息,只命那拉皇后的儿子永璂回宫。当时有个叫李玉鸣的御史上疏,请依皇后礼举丧,结果竟被谪伊犁。十二年后,又有一个名叫金从善的书生,上书乾隆皇帝,谈到立后之事。乾隆还为此发怒道:“那拉氏本是我即位前的侧福晋。我即位后,因孝贤皇后病逝,她才循序由皇贵妃又立为皇后。后来她自犯过失,我对她一直优容。国俗最忌剪发,她却悍然不顾,我仍然忍隐,不行废斥。她病死后,也只是减其仪等,并未削去皇后名号。我处理此事已经仁至义尽,况且从此未再立皇后。金从善竟想让我下诏罪己,我有何罪应当自责?他又提出让我立皇后。我如今已经六十八岁了,岂有再册立中宫皇后的道理!”竟因此将金从善处斩,从此之后,就没有人再敢提及那拉皇后的事了。
实际上,那拉皇后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在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贵妃的下属。清制:凡妃、贵妃、皇贵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那拉皇后即不设神牌,死后也无享祭,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比民间百姓的葬礼还不如。
作品鉴赏
当代历史作家曹升评论道:“《后宫·如懿传》完全可以被当成一部正剧来看待,作者对后宫内权谋争斗的描写、对封建皇权下扭曲人性的刻画,乃至每一个宫廷细节的考究入微,令人叹为观止。”
《如懿传》采用第三人称书写,不仅仅是从女主人一个人的视角和内心出发来叙述,这样就避免了主观性和先入为主的思想,小说的视角将会更广阔,涉及的人物也将会更加丰满和立体,犹如一副后宫群像图。不同于架空时代的天马行空,以真实历史背景为依托,创作时难免会有戴着镣铐跳舞之感,历史记载虽会制约想象的广度和宽度,但也同时迫使我用更多智慧去填补那段历史的空白,让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比如,如懿和皇帝断发决裂,历史中有明确记载,但为何断发、如何断发却需要用想象为读者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和可能。
作者简介
吴雪岚,女,笔名流潋紫。浙江湖州人,198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末开始从事业余写作,陆续在各大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及散文,并成为各文学网站专栏写手。2006年2月开始尝试写长篇小说,8月转战新浪博客从事博客文学创作。2007年2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50万字长篇小说《后宫·甄嬛传》三部,由此崛起于网络文学之中,2007年9月出版《后宫》系列第四部。同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因其作品《后宫·甄嬛传》而名动网络,并被誉为浙江80后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之一。现任教于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13年,当选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2014年1月7日,担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如懿传》小说简介】相关文章:
如懿传小说简介09-29
如懿传1小说简介06-17
关于如懿传小说简介10-14
小说《后宫如懿传》简介06-11
有关《如懿传》小说简介06-11
《后宫·如懿传》小说简介11-07
后宫如懿传小说简介06-10
小说后宫如懿传简介06-12
如懿传小说在线阅读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