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产品设计论文

时间:2024-07-11 18:40:1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产品设计论文【精品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产品设计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产品设计论文【精品15篇】

产品设计论文1

  摘要:本文通过把情感设计理念作为家居产品造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元素,结合家居造型设计的特点与分类。从情感设计理念在家居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家居产品造型设计的分类与外形、如何把情感设计理念与家居产品造型设计相结合三点来进行论述,来论证通过情感设计理念使人对家居产品设计产生某种“情感联系”,从而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科学技术;家居设计;产品造型;情感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居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与实用性,重视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为基础的情感设计已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思潮。把家居产品在不改变其实用性的前提下使其情感化。设计出符合使用者情感需求的产品的同时要满足家具产品的实用性与舒适性。通过把情感设计理念与家居产品造型设计的融合使家居产品变得富有情趣与生命。

  一、家居产品种类及特征分析

  家居产品按风格分类大致可分为,现代家居、欧式古典家居、美式家居、中式古典家居、新古典家居几种;家居产品按照材料的不同也可分为,实木家居产品、板式家居产品、软体家居产品、藤编家居产品、竹编家居产品、金属家居产品、钢木家居产品、及其他材料组合如玻璃、大理石、陶瓷、无机矿物、纤维组织、树脂等;家居产品按功能大概分为,办公家居产品、客厅家居产品、卧室家居产品、书房家居产品、儿童家居产品、厨卫家居产品和辅助家居产品等几类。家居产品的外观设计要有创意性,不仅要符合家居产品的实用性,更要具备艺术感充满情趣,使人们的情感在家居产品上得到释放和享受。好的家居产品产品,它的外观与造型尤为重要。通过对造型、结构、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传达语言的应用,把一个单体产品装饰了起来,使产品更加丰富、饱满、让使用者具有愉悦与满足的情感体验。

  二、情感化设计理念与家居产品设计的关系

  情感设计指的是与人造物实际相关的人类情感体验,它包含了一切人与物交互过程中因人造物的实际带来情感的体验。情感通常被看做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假设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加入情感设计的因素,产品就不再是单纯的物它会增强其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上的共鸣。家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于人内心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设计理念,使人获得审美体验上的愉悦。家居产品设计时重视对使用者心理感受的关注,深入了解使用者对于家居产品心理上的情感需求,拉近家居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最终对于产品的外观造型、材料质感、使用方式的设计给使用者带来舒适的体验。

  三、情感化设计理念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用形态构建情感设计理念

  形态是最先向使用者传达设计理念和意图的,人们对同一形态感受差异很大。产品的形态是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以形态来构建情感化设计的重点是通过外形来把握其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家居产品的形态构建出其所蕴含的情感设计理念,让使用者感受到产品本身的情感以及对人性的关怀。产品形态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结果,家居产品形态的设计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承载,更是对使用者情感需求的满足,我们用家居产品的特有形态来表达产品的不同美学特征及价值取向,让使用者从内心情感上与产品产生共鸣。让形态打动使用者的情感需求。

  (二)用色彩构建情感设计理念

  家居产品作为家居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更希望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色彩能寄托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与使用者的精神与情感相协调,达到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的目的,这也成为家居产品设计者的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设计要素。色彩在视觉传达中速度是最快的。它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最清晰的表现出个人的情感、爱好以及传递出人们内在的思想意识。色彩的表达也越来越广泛的在家居产品情感化设计中体现其实用价值。

  (三)用材料构建情感设计理念

  家居产品构建出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而家居产品所使用的材料也是家居产品设计中对于情感表达的重点。材料的质感在产品设计中尤为重要,而在家居产品设计中触觉与视觉的良好质感可以更好的传递出家居产品中的情感设计理念。材料的美感是通过人视觉、触觉、听觉上的不同感受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材料美不仅仅是造型的美,不同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情趣。通过材料本身的质感,即材料的肌理、色泽、光泽、结构和质地,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以不同的软硬、轻重、冷暖等心理体验,不同的材料因其特性的不同而给人以不同的情感表达。因此在材料的性能满足家居产品需求的同时,正确的材料选择能更好的构建家居产品本身说传达的情感理念。由此可见,对于家居产品设计中加强其情感化设计理念已经势在必行。让用户不仅可以感受到家居用品给人的舒适感受与人性化关怀,更能从深层次提升生活的品质。家居产品情感化的设计在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情感化的家居产品设计极大地体现了对于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邱松.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产品设计论文2

  一、按五金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五金工业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成为未来传统五金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1]学生在校期间,按照课程培养体系进行五金日产品设计项目训练,毕业后具备严谨的知识构架体系,能快速适应五金产品设计的工作岗位。具体培养目标为:面向五金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采用“工学交替,分段实施”的培养模式,培养熟悉五金材料材质特点、表面工艺处理、开模方式与实际生产,牢固掌握五金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五金工业产品改良设计、设计策略制定及设计师个人品牌创新的能力。

  二、依据典型工作流程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解

  高职院校产品设计教学中,一般会机械性地套用国外的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包容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等成熟理论体系,而缺少对对某一类设计思维、方法和材料展开深入研究,并且缺乏对设计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因此,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可结合地方五金产业,长期对五金材料及其表面工艺处理进行归类比较研究,并能有效运用在实际五金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模型或实物寻求目标用户的反馈,在设计思维层面需要对地理、人文、生活形态、情感和人居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鉴于产品设计专业体现出的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非常有必要依据五金工业设计流程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再分解。

  其一,设计洞察与用户调研能力。能分析归纳国内外著名五金企业的品牌文化、设计理念和技术优势,对未来五金工业产品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掌握用户调研的路径和方法,能通过用户调研了解消费者的使用行为,深入挖掘消费者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内心诉求,能细分消费需求特征,根据使用人群进行产品定位分析,并善于寻找创新机会点。

  其二,概念提炼与方案实现能力。掌握KJ法、卡片默写法、5W2H法、概念举证法等创新思维方法,善于分析设计问题本质,将创新机会点转化为清晰的设计概念,掌握草图、计算机建模、纸模型设计和场景模拟演示等设计表达方法,将设计概念由抽象化转为具体可视化,能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充分运用安全性、易用性、情感性和绿色设计原则。

  其三,材料运用与原型验证能力。了解扭轴、沙铸、折弯、滚轧、打型、拉模、失蜡、冲压、旋压、锻造和离心铸造等五金工业产品成型工艺,能预估开模的费用以及核算单件产品的成本,了解五金工业产品的镀镍、镀锡、镀亮亚铬、拉丝、镀铜、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2],熟练运用铝、镁、铁、锌合金、不锈钢等五金材料的特点及工艺特性,最大程度展现五金材料的质感和品质,并能选择可回收利用的金属材料进行绿色再生产品的设计,能结合木、皮革、塑料、硅胶、树脂、陶瓷和亚克力等非金属材料进行综合设计,能运用3D打印快速成型设备,结合石膏、泡沫、PVC和金属原材料制作产品原型,并能根据用户的信息反馈做出细节的修改和完善。

  三、职业核心能力驱动的课程体系构建

  五金工业产品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可通过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每门核心课程中引入相应的五金设计项目,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固化。该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点在于,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境和项目的复杂程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将五金设计项目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中,共设置有《办公五金产品设计》《LED金属台灯设计》《卫浴五金产品设计》《系列厨房五金产品设计》和《机床设备产品设计》等五门核心课程。前两门课程64学时,安排在二年级。后三门课程72学时,安排在三年级。该核心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主要意义如下。

  第一,以设计项目作为载体,将以往枯燥的设计理论和碎片化的知识点分布于实际项目设计流程中,学生能清楚认识到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

  第二,通过五个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训练,学生不仅能掌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思维和人机工学等知识点,更能牢固掌握五金材料的性能、结构、工艺、表面处理等具体知识点。

  第三,教学成果以学生的五金产品设计作品来展现,能清晰而直观地反映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果,而且便于教师开展日常教学评价。

  第四,与行业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轨,对于开展WORK-SHOP创新工作坊,校企共建五金产品设计资源库起到积极作用。以五金材料为出发点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开拓,对于产品设计人才从学龄化走向职业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为未来五金企业输送设计人才,对于地方本土五金企业通过设计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邓碧波,范圣玺.设计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美术与设计,20xx,(1):156-159.

  [2]阿格尼丝赞伯尼.材料与设计[M].王小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产品设计论文3

  1.渝东北农村产品的现状

  重庆东北部是重庆的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但是,由于特殊地理条件,使得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中大型卡车无法驶入,给农村产品的流通带来较大的障碍;其次,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农民对互联网营销了解甚少,降低的农村产品的展示空间;最后,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对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的功能认知不够,减弱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优化农村产品形象的设计策略

  农村远离现代化工业区,是人类生活中环境最生态的地方,农村农产品便成了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的代名词。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绿色、生态的农产品成世人共同的需求。农村农产品众多,但农民没有营销意识,其中相当部分的农产品被老鼠啃噬或者霉烂没能变成经济效益,造成资源浪费,实现农村产品走向是实现农村增收、都市人群获得高品质食品,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特色农村产品,缩小贫富差距的多赢局面的重要步骤。

  (1)品牌建设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品牌,完整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增加产品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没有品牌的农村产品在市场中是没有自信心的,沦为优质廉价的“地摊货”。要建立完整农村农产品品牌形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地域性行业品牌建设。地域性行业品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长的同一种农产品,进行整体性命名、品牌策划与设计乃至营销而形成的品牌形象。例如:“奉节季橙”,它是以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生长的季橙进行整体形象规划,使之成为重庆土特产的代表,成为每一个重庆乃至西南片区人民熟知地域性行业品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地域性共生品牌建设。地域性共生品牌是指的`在一定区域内生长的几种相关的农产品,进行整体性命名、策划与设计乃至营销而形成的品牌形象。例如:“贵州山宝”,今年春节前往贵州地区探亲,惊喜的发信了“贵州山宝”这一品牌,它以贵州境内生长的灵芝、天麻、杜仲三种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的整体规划设计形成“贵州山宝”这一品牌,整体品牌建设后的售价相较于单品散装提高了近300%。销售平台品牌建设。建立行业品牌和共生品牌后,在一定层面上可以极大的提升产品的行业竞争。但是,消费者完成消费环节则是通过偶然的机会,或者亲人朋友介绍,推广效率不会很高。因此,建立销售平台的品牌形象,则可以通过平台建设实现将各种农村特色产品推销到消费者面前。

  (2)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销售平台建设中是农村农产品进行营销模式的探索,是实现农村产品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建立“村级网点+场镇据点+县市的分理处”的营销格局的核心是特色农村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农村产品品牌群的线上展销,促进传统零售农村产品向现代互联网交互营销的转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农产品自我营销。①品牌构建与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平台以提供“原生态农村产品,共享品质生活“为理念,完成视觉形象设计(标志及应用)。并且做为一个整体系统,应用在包装、广告、互联网品台中去,形成品牌印象和效应,逐渐形成具有品牌形象的互联网农村产品销售和展示平台,实现农村产品的主动营销。“重庆市农村原生态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以“绿色通道”为形式,为进驻农产品开设绿色认证。强化下属农村电商网点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等,从根本上实现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眼球,增强农产品的自身竞争优势。②信息可视化与电商平台建设。搭建农村产品动态信息展示平台,利用COIKE等技术手段,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建立产品供应机制;建立产品库存信息,实现销售与库存的动态管理;建立会员与订单的信息系统,掌握市场需求动态。提高重庆农村原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③物流与电商平台建设。互联网实现农村产品的展示与销售过程后,将产品从农户手中转移到消费者面前是电商平台实现交易的重要环节,重庆市农村地区多处山区丘陵地带,地质结构复杂,交通不便利,运作成本高,采取村级随时收货,定期向中心镇转移并存储,并联合快递获物流公司,通力合作,县市级组建分理处,协调快递与物流,从而实现农村产品快速的转交至消费者手中。

  3.小结

  通过品牌建设与电子平台设计,“形成品牌构建+电商平台营”的农村产品销售格局。实现农村产品快速、有序的进入市场,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益,实现粮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村产业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实现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以此形成行业优化导视,发挥品牌农产品的最大优势,为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利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产品设计论文4

  【摘要】木塑复合材料是工业产品领域较为常见的材料,本文深入的分析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具体特性,并对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要求实施了完整的分析。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工业产品

  应用工业产品的设计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重视程度很高,因此,对木塑复合材料实施完整的分析,并对相关工业产品的生产策略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对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机制十分重要。

  1木塑复合材料的特性

  当前,木塑复合材料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且能够整合多种工业资源的共同优势对工业设计活动实施处理。因此,木塑复合材料的特性分析是当前很多工业设计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1]。总体上来看,木塑复合材料能够很大程度上综合木质材料和塑料制品的共同优势,使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结合其固定的特性进行应用水平的提高。此外,木塑复合材料的特性分析也能使材料的废弃性因素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木塑复合材质的形成很多时候借鉴了一些废弃工业设施的处理意见,并且使很多植物纤维以较低的水平投入到木塑复合材料的运用当中,使很多的木塑复合材料具备较强的防腐性能。如果材料所在区域具备很高的潮湿性特点,木塑复合材料则能够运用其优势充分防治受到潮湿性环境的腐蚀影响,并使木塑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到虫蚁等因素的蛀蚀,保证木塑复合材料的使用稳定性[2]。木塑复合材料还能够很好的应对酸碱因素的腐蚀性影响,使材料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到老化因素的不利影响,以便木塑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影响能够在霉变情况发生的状态下得到有效处置,提升木塑复合材料的整体抗老化水平。木塑复合材料还可以有效应对霉变因素的影响,并将其热膨胀方面的优势运用于工业产品的使用性设计方面,使工业产品可以凭借收缩系数的有效控制实现木塑复合材料使用水平的增强,保证木塑复合材料的各类尺寸稳定性能够在运行强度的合理控制下实现变形性因素的有效控制,使材料可以在工业产品的应用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

  2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1木塑复合材料在园林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当中的景观设计以及应用设施设计属于工业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应用木塑复合材料实施园林类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在工艺特点和艺术手段方面保持与木塑复合材料的有效融合,使木塑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地理状态和自然景物的特点进行木塑复合材料应用价值的提高,保证工业类产品能够适应园林设计理念的整体要求[3]。要保证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会影响到工业产品的后续生产活动要求,切实保证园林的景观可以完整的呈现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活动的诸多优势,以便园林能够高水平的保证所有的建筑物可以同园林应用要求保持一致。可以将园林环境设计的细节进行深化分析,保证全部的工程设计活动可以使用艺术化手段进行艺术表现力的设计,增强园林设计中的木塑复合材料应用价值。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还必须同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地形特点保持一致,使全部的园林意境都能在木塑复合材料的影响下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使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价值可以在气氛较为融洽的环境下得以推进。园林内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还必须对园林当中具备小巧性审美理念的因素加以处理,使园林的设计活动可以通过造型和相关理念的调整进行园林应用性要求的处理,使所有的园林设计理念都可以在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完整的设计处理。

  2.2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类工业产品的设计工作是木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重点因素,因此,从木塑复合材料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出发,对全部的传统建筑研究设计方案加以分析,能够有效保证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价值,使材料的各方面综合优势能够在木质结构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使用质量的判断,使木塑复合材料可以结合木质材料的应用特点进行木塑复合材料结构控制机制的构建,保证全部的空间布局方案可以在建筑的外观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类产品质量的控制[4]。建筑中应用木塑复合材质还必须保证材质不会破坏建筑原有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意蕴,保证木塑复合材质可以同建筑结构的特点保持一致,并使建筑类工业产品具备使用性能和观赏性能的双重优势。

  结语

  木塑复合材料是保证工业产品设计质量的关键,深入的分析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对相关优化措施进行完整的设计分析,对提升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梅春,苏艳炜,欧彬.木塑复合材料在公共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xx,04:54-55.

  [2]刘源,谷岩,李莹.木塑复合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科技,20xx,09:39-43.

  [3]许民,姜晓冰,王克奇.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林业科技,20xx,03:41-43.

  [4]王正,郭文静,高黎.木塑复合刨花板性能、应用及发展趋势[J].人造板通讯,20xx,05:12-15+33.

产品设计论文5

  内容摘要:随着工业设计体系的日渐完善,产品设计的分类越来越细化。本文针对中国市场上的婴幼儿产品设计,从使用者的定位、产品的安全性与教育意义、婴幼儿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 键 词:婴幼儿产品 产品设计 设计定位 设计理念

  在日渐完善的工业设计体系中,产品设计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呈现出更具时代意义的新面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于是,消费者对于与其自身息息相关的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产品设计出现了时代化、民族化、个性化、人情化等特点,产品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产品设计方向,特别是对一些较为弱势的消费群体的关注,如无障碍设计、儿童产品设计、老年产品设计等等,成为设计的一种趋势。

  儿童产品设计因为其使用者和使用特点的特殊性,和其他产品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我们主要来分析婴幼儿(0—6岁)的产品设计。目前中国市场上,婴幼儿产品基本有家具类和日常用品两大类,家具类包括床、桌、椅、游戏台等;日常用品则又可分为实用性产品和娱乐性产品,实用性产品如婴儿车、餐具等,娱乐性产品主要是玩具类。从整体上看,婴幼儿产品设计基本都具有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婴幼儿产品潜在的使用者

  在产品设计中,准确的设计定位是设计成功的前提条件。现有婴幼儿产品,往往只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却忽略了这一类产品中的潜在的使用者。在婴幼儿与产品的关系中,婴幼儿常常不能作为独立的主体,而是需要成年人的辅助。因此,婴幼儿产品的使用者其实是由婴幼儿及成人共同构成的。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是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婴幼儿的角度讲,他们与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微观”的关系,无论是家具还是日用品,婴幼儿常常是“置身其中”的',他们很容易就能够与产品合而为一。因此,设计中对婴幼儿的关怀是从安全性、舒适性和色彩的愉悦性的角度考虑的。造型的美感对于儿童来讲,色彩是其重要的因素,而大的形式感是常常被忽略掉的,这也是由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儿童还很难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

  而对于成人来讲,与产品的关系是“宏观”的。当然,他们首先关注的是给儿童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品,这个产品要安全、舒适、可爱。他们总是试图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但最终,这种选择的过程无疑带有个人的特点,如喜好、生活环境、地域、受教育程度等等,都会导致他们对儿童产品的不同选择。同时,他们还要考虑到产品的放置、收藏、清洁、价格以及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这是一种对产品更综合的评定。

  保护与被保护

  “以人为本”,这是工业设计的最基本的一个设计理念。设计中,人的因素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婴幼儿产品设计中,首先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的安全性,这个问题在婴幼儿产品中显得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重要,因为儿童常常是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的。

  令人欣慰的是,现有的产品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关注到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但是,有时伤害和被伤害常常是相互作用的。很多时候,产品对于儿童的伤害,常常是因为儿童对产品的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所以,这里笔者要提出的是,在婴幼儿产品设计中,不仅有保护的问题,同时还有被保护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产品不能对儿童产生伤害,同时,也要考虑到产品自身不易被损坏。

  要想产品不易被破坏,仅仅从增加产品的坚固性的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提出产品“被保护”的概念,是指通过设计能够使儿童从自觉的角度去“保护”产品。相应的,其实也减少了产品对儿童的伤害。

  很多儿童产品都采用仿生的形态,但是,如果运用得不好,就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儿童的效果。特别是婴幼儿,他们还处在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最初阶段,无法像成人那样理性地去思考问题。因此,我们应通过产品传达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错误的。例如,如果我们把儿童握在手中玩的小玩具做成小金鱼的形状,就可能导致儿童去抓水中真的金鱼,因为产品传达给他的信息是“可以握在手中的”,这种信息就会误导他们的行为。所以在婴幼儿产品设计中,要考虑到产品仿生形态在自然中的状态与其产品功能之间的切合度,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教育意义注入到产品之中,赋予产品一种生命感,借助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们对产品的喜爱,也就完成了孩子自觉地对产品形成的保护。同时,婴幼儿产品也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和形象的教材,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

  产品的新方向

  现有儿童产品除了上面谈到的两个问题外,还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儿童产品的使用周期较短,淘汰率高,这就影响了婴幼儿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很多时候,婴幼儿都在使用一些替代品,而不是经过专业设计的专门用品,特别是婴儿的家具产品。因此,在婴幼儿产品设计的新方向上,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适用与变化的统一。例如,“能够和孩子一起长大的家具”的设计概念,就是考虑到儿童家具的更多用途。

  同时,儿童用品的使用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儿童用品的主要购买者是家长、幼儿园等。现在,又出现了儿童用品租赁产业。这一产业的出现,对于现在的中国婴幼儿产品市场来讲,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产品的有效利用,使购买者有能力承受全面设计可能带来的较高的价格。这样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儿童用品的更专门化。

  另一个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设计的出现等等因素,这些也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儿童产品的设计。例如,儿童电子产品、儿童通讯产品等,都可能成为设计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的婴幼儿产品设计还有许多问题存在着,但也正因为如此,设计师们有了更大的设计空间。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对他们人性化的关怀,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产品设计论文6

  摘要:情境故事法以使用者为中心,通过幻想一个情境故事来分析使用者对产品的需求,然后通过收集资料、设定情境、设计产品、新情境验证产品需求的过程围绕使用者来设计一个产品。

  关键词:情境故事法;使用者;设计者;情境故事

  一、情境故事法的内涵与特点

  1、产生原因

  情境故事法的设计理念产生于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认知摩擦”背景中。产品的设计是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但是设计者仅能以本身的心智模式来设计产品,但使用者又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解读产品,两者的思维模式之间必然会存在区别,那么在使用产品时,使用者会错误判断甚至无法读懂产品所要传达的讯息。因此设计者只有尽量站在产品使用者的角度去贯彻自己的设计理念时,尽量去考虑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减小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认知误差。

  2、情境故事法的内容

  情境故事法是将“人”“情境”“活动”当作已知条件,“物”则是未知目标,通过已知的情境分析法去设计开发未知的“物”。以使用者为中心,设计人员通过视觉化甚至实际体验的方法,站在使用者和他们的使用情境的角度上去考虑产品的设计效果,使产品能够兼具美学性和对使用者情感的关怀度。

  3、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方向后,开始生成最初的故事情境,生成一个典型用户,通过这个使用者在故事中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是哪个环节使用户的产品使用过程变得困难。具体流程是,第一步,了解使用者特征和需求及使用目的;第二步,模拟故事情境中的角色、时间、地点和事件,分别展示不同时间和地点,使用者可能与产品发生的关联,收集评估最初的情境镜头,以此为样本;第三步,通过各个场景镜头发现并解决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改善产品;第四步,综合设计目的和情境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来设计新的方案,并通过情境故事重新验证评估。

  二、基于室内通道逃生的防震家具设计的应用示例

  1、确定防震家具的设计方向

  使用者需求调查:在地震发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向外逃生,有学者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手段,对这一比例作了一个计算,大概占了70%左右,并且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室内通道的逃生方法,但在这一逃生过程中最容易引发的结果就是通道受阻,致使逃生过程中出现各种伤害事故。对于逃生者来说,防震家具的设计需要起到保护身体、清除路障、提供导航的作用。对于避难者要做到情感安抚、唤醒求生意志、克服恐慌、求救的作用。

  2、情境分析

  1)内在情境。对于逃生者来说,采用从室内通道逃生的求生行为,在这个逃生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情感,包括迟疑、惊慌、恐惧、低沉、冷静、无助等。地震发生后,下意识的会迅速向外逃生,空旷地带会给人更多的安全感。逃生过程中建筑物碎块不断掉落,引发逃生者的惊慌及躲避。在逃到出口时,发现被碎块卡住而不能顺利逃出,逃生者会想办法找到能够撬开出口的工具。而逃出后,因为地震的持续,逃生者会继续寻找空旷地带来避难。当逃生者向着记忆中的空旷地带走去时,又因为地震对地貌的影响而找不到方向,就会在心中期望有一个可以导航的东西去寻找方向。如果不能逃出,建筑物倒塌后会将逃生者压在倒塌物下面,导致逃生者的惊恐。受困后无法逃脱又求救无果,就会产生绝望情绪。长时间受困引发身体生命体征的下降,渐渐摧毁逃生者的求生意志,使逃生者彻底的绝望。当救援者来临后,受困者重新产生希望,求救信号的发送会忽然加剧,增加被救援者发现的机会。脱困后,受困者会因逃过一劫喜极而泣。

  2)外部情境。目标用户多为5层以下住户和青壮年。目标物为各种桌椅类、床柜类家具;目标环境为地震时地面的震动、多种声音汇织而成的噪声、扬起的灰尘、阳光等因素;时间因素是从意识到地震起,然后开始逃生、利用各种通道逃生的时间、逃生成功的时刻,逃生不成功受困到脱困的时间。空间因素则包括了建筑物的各个单独的'空间因素。

  3、情境想象

  地震发生时,人通过建筑物的大门向外逃生,这时候地面剧烈摇晃,房屋在坍塌并不断掉落建筑物碎块或者是房内物品,因为环境的混乱会使逃生者产生迟疑和恐惧等心理活动,害怕被掉落物压倒,害怕被屋内家具和墙壁挡住逃生路线。因为逃生时的慌乱而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很容易被各种杂物砸中影响逃生的顺利度。当遇到被杂物阻挡时,需要各种便捷工具来清除路障,打开逃生路线。结合这些逃生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家具结构功能等因素,对逃生者的逃生情境做出尽可能实际的构建。

  4、情境故事法导向的设计过程

  1)角色构建。王师傅,男,35岁,公交车司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老实稳重,爱好麻将和象棋,家里一般只有夫妻二人,儿子外地求学,只有寒暑假时会在家。妻子是公司职工,双休制。王师傅本人为了保障行驶安全采取三休一即工作三天休息一天的工作时间安排。长年的驾驶工作已经导致王师傅的颈椎出现毛病,无法剧烈运动。房屋位于郊区普通生活小区的四楼,是两室一厅的90平米结构。

  2)情境构建。地震之前,王师傅正处于一天的休息日,夕阳西下后王师傅正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休息并等待妻子下班。忽然间电视出现画面抖动,王师傅第一时间以为是他的邻居在装修,但当房屋内传来盘碟掉落的声音时,王师傅才反应过来是发生了地震,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房屋就发生了碎石掉落的情况,王师傅下意识的向大门跑去。但到了大门时才发现房屋变形已经导致大门被卡,碎石掉落更加严重,并且有掉落物砸到了王师傅身上,焦急的王师傅开始大力的拉门,但依然无法打开,王师傅迅速的在最靠近大门的厨房中找了把菜刀来砍大门附近的墙体,在疯狂的砍砸下终于打开了门,并在屋顶发生大规模掉落时逃出了房屋。逃出房屋后,王师傅在楼道内继续逃生,却被砸伤头部,王师傅意识到了危险,但却因为头部受伤而逃生动作迟滞,艰难的站起来后,在千钧一发之际逃了出去。在逃生阶段中王师傅面临了身体保护和简易工具清障的需求。逃出居民楼后,王师傅试图向空旷地带逃去,但却因为周围建筑物的倒塌而使道路面目全非,方向无法确定,于是王师傅凭着感觉在走了很多弯路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空旷地带。在这一过程中导航工具的需求变得很迫切。

  3)设计的初步构想。第一步,根据受灾者反应时间不足的缺点满提供地震预警或者让受灾者快速确定地震发生的需求,以增加受灾者的反应时间。第二步,根据逃生时会被掉落物阻挡的缺点,提供清除路障的功能。为避免掉落物砸到受灾者,要提供足够的身体保护功能,并为逃出居民楼后的继续逃生提供导航功能。

  4)家具设计初步完成后的新情境验证。地震发生后,防震椅的预警功能迅速的让王师傅确定是地震来了而不是装修等活动引发的震动,王师傅迅速开始逃生。在防震椅发出专门的光芒提醒时,王师傅想起了防震椅上的垫子还可以用来遮挡头部避免造成伤害,而它的可拆卸扶手作为一个可折叠的斧刃类工具,可以为逃生通道提供清障功能。于是,王师傅迅速将这个扶手拆了下来。准备好防震椅提供的这几个工具后,王师傅在建筑开始掉落碎石的时候开始了逃生。到了大门时,发现大门被卡住,王师傅用折叠斧头迅速砸砍大门附近的墙体,大门被砸开,王师傅逃出子房屋。逃生过程中,王师傅将防震椅垫一直举在头顶保护身体,减轻了大部分的掉落物冲击力。逃出居民楼后,王师傅在面对被地震冲击的面目全非的道路中通过装置的扶助手上的北斗导航设备指引下迅速找到了一个空旷地带避难。

  5)设计方法。王师傅的逃生过程总共用到了防震椅提供的防震头巾、破障扶手、折叠斧刃、导航设备四种工具,这四种工具都装在了防震椅上。防震头巾要用数层阻燃棉做成,通过按压、卡扣、吸附等方式安装在防震椅上面,地震时可以快速拆卸戴在头上,为受灾者提供身体保护功能。可以将防震椅依照人体曲线制成弯曲形的,地震时可以用来背在身后保护后背,因此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密度低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并配备扶手或卡扣以方便固定在身上。防震椅的把手或靠背可以做成可拆卸形式,并在上面安置在把折叠式的斧刃,以清除路障。逃出民居楼后,要尽快找到一个空旷地带避难,因此可以在折叠斧刃上装置一个小型北斗导航设备,方便迅速的找到方向。

  三、情境故事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通过使用者角度来把握设计过程的全部环节,能够保证从宏观和微观上有效贯彻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2)在情境故事中验证设计理念,能够让产品的除患在一开始就暴露出来,避免错误设计导致的重复开发,降低成本。3)情境故事法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不断推导设计的可行性,因此能够被大多数的使用者所认可。4)情境故事法既可以用来评估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形式,也能够作为引导消费市场的营销和宣传手段。

  2、缺点

  过度幻想性。情境故事法的使用情境设计是基于未来式的,因此全程采用的过程多基于想象而来,基于对未来可能引发的事件的预测性描述,虚拟使用情境,想象故事内容,且多数是在数据欠缺和指导设计专家不存在的状况下进行的,因此要保证设计理念更好的贯彻,需要避免过度幻想,选择的故事情境要更为实际和符合使用者行为模式。

  四、结语

  设计活动中使用者的需求是众多设计环节中的一环,产品的各种设定都可能通过情境故事表达出来。这些故事可能是设计者的实际体验,也可能是设计者的幻想,通过情境故事法将设计者的这些理念表达出来,能够让使用者更加认同设计者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兰兰,蒋晓,李世国.情境故事法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12):233-235

  [3]张俊竹.结构仿生设计原理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75-77.

  [2]李雪松.在产品设计中讲故事——浅析情境故事法[J].美苑,2014(06):90-91

产品设计论文7

  摘要:现代产品设计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陶瓷材料以其特有的质感和魅力赋予产品丰富的内涵。以陶瓷为材料设计制作的现代产品不再是仅满足人们生活上的基本功能和实用价值,更是能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美学体验。

  关键词:陶瓷;产品设计;材料;形态;结构

  人类制造任何物品都需要材料,在产品设计中,材料是产品功能和形态的最基本的保证。关于材料的定义,泛指人类用以作为物品的原料,是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存在的基础。从新石器时代人类最早期有意识地利用石头制造工具开始,设计就与材料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设计是具有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双重功能的造型活动,材料是实现设计的基本条件。产品设计的发展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后,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化和个性语言以及文化含量。现代产品设计中可应用的材料种类和数量极其庞大,而陶瓷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传统的陶瓷材料是以硅和铝的氧化物为主的硅酸盐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带动材料的更新,比如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种陶瓷或称精细陶瓷,它的主要成分扩展至纯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硅化物等。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为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时代,陶瓷以其特有的色泽、质感和内在品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依旧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使命。笔者就陶瓷材料在不同类别的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做了一些研究。

  1现代陶瓷器皿设计

  陶瓷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先天地成为制作器皿的极佳的材料。人们在选购日用器皿的时候,无论是一套餐具,或是一把茶壶,又或是水培植物的花器,其选择标准往往是能否适合自己的文化品位、是否符合家居陈设或是自己的饮食习惯。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更,要适应时代要求,陶瓷器皿的设计就必须要摈弃传统的固有的造型规律和设计原则,符合现代设计美学特征。随着现代生活简约化、直观化和快节奏化的发展趋势,陶瓷器皿设计也已形成简练、大方、个性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传统陶瓷器皿一直扮演者生活用品的角色,现代陶瓷器皿则扩展了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活动,并且更具艺术活力和广阔前景。CREEMY咖啡壶/茶壶,两用壶设计,很好的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态非常协调统一,使用方便。触感细腻、柔滑,厚度单薄,质地坚硬,是高品位的象征。

  2现代家具设计

  20世纪初,伟大的设计先驱们就开始将新的形态和理念运用于现代家具的设计中,简洁实用、价格合理成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的主张。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利用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现代家具作品。陶瓷,以其天然、淳朴的特性,和承载的身后的文化内涵,在家具设计领域里绽放着独特的色彩。现代陶瓷家具是陶瓷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陶瓷材料不仅能拓展家具的功能,突破常规的形态设计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的追求,演绎成一种文化或某种情感特征的象征,这使得陶瓷家具的审美层次由最初的单一形式美向多层次化发展,使陶瓷材料可以完全和玻璃、木材、石材、金属等不同材料搭配使用,这更开拓了现代陶瓷家具的发展未来。

  3现代陶瓷卫浴产品

  现代生活中,舒适、完美的卫生间成为了现代家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沐浴环境已然成为重要的生活空间。陶瓷卫浴产品的功能形态风格悄然折射出现代人的生活态度。陶瓷材料与卫浴产品的结合是最为成功的。陶瓷的洁净白亮的釉面效果,极大满足了卫生间的功能性,这是陶瓷材料的先天优势。在现代设计师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或复古的,或个性的,或民族特点的,多种风格的陶瓷卫浴产品层出不穷。新型陶瓷材料,如抗菌陶瓷,在卫浴产品中得到运用,其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杀死致病细菌,能达到健康环保、净化空气的作用。“书签”马桶,一款可以“私人定制”的卫浴产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专用坐便器,这种有趣的设计既满足了使用者的卫生需求,又能符合使用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4结语

  当今材料领域里,陶瓷、金属、有机材料已成为三大重要支柱。研究陶瓷材料如何更好地运用于现代产品中,不仅能拓展陶瓷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使用,在现今能源紧缺的不利环境下,对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设计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优秀的产品设计师们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发挥无限的想象,迸发创作灵感,对陶瓷原有的认识进行解构与转化,必将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陶瓷材料产品。

产品设计论文8

  摘 要:智能化产品设计特点与策略 摘要:产品设计是一种超前的思考和提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数据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的智能化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工业4.0时代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分析了智能化视角下产品设计的应用领域,当前存在问题,以及智能化

  关键词:关于产品设计论文

  智能化产品设计特点与策略

  摘要:产品设计是一种超前的思考和提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数据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的智能化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工业4.0时代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分析了智能化视角下产品设计的应用领域,当前存在问题,以及智能化产品在生成设计、服务体验及情境化设计等发展趋势。更多设计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产品设计论文

  设计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工业设计就是产品设计实现的过程。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的学生也是发明家和企业家的丹尼希利斯说:“我们不再是创造的主人,我们已经学会与它们讨价还价……机器学习的崛起,是这个旅程中最新的一步,也许也是最后一步。”在产品设计方面,人、机器和互联网都要紧紧围绕着智能这一主线开展,智能产品的开发需要在技术、应用和产业、投资等方面升级,同时也是对投资、思维、组织和人机的综合实力的考量。

  1.智能化产品设计的应用领域

  近三十来人们财富的迅速增长和眼界的开阔,使得消费者对于产品设计也提出更高的期许,一些过去流行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已经被淘汰。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智能化成为信息时代产品打上“大设计时代”的标签符号。智能化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互联网+”战略最具前瞻性的方向和未来的最佳落点,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当前不能象电或互联网一样随处可用,目前应用集中在自动驾驶、智能翻译和聊天机器人、产品开发等领域,产品开发又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和智能制造为主。

  2.智能化产品设计的特点

  2.1共享与跟踪

  吴军博士将智能时代的新经济特点归纳为“共享、跟踪、合作、众筹”。与经济特点相对应,产品设计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共享、跟踪与合作。共享作为智能产品设计的第一要素,尤其在可穿戴产品中表现最为突出,一般可穿戴智能产品,都是要与手机共享数据,通过APP来完成其应用。智能产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跟踪”,跟踪加上数据分析,商家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客服信息。如国内热销的某品牌儿童手表,其主打的功能就是跟踪定位,让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机APP查看儿童的位置。美国阿兹海默协会推荐过一款如名片大小的产品,重量50g,装在患者身边时,监护者可以获得患者精确位置,当离开所设置的安全区时,监护者会立即收到短信提醒以便及时应对。这些产品主要是发挥了智能产品的跟踪功能。这类产品的设计方向是移动性强、减少学习、易于操作,在结合人机工程学并从社会性及生物性方面考虑,辅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为便利。

  2.2识别

  模仿是大数据时代产品的独有产物,也是智能产品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Google的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通过用5000小时的BBC电视节目作素材,对主持和演员说话的唇形变动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研发出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在阅读唇语方面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辨识能力。

  3.智能化产品设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有的企业领导和产品设计师信奉乔布斯所言:“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而忽略前期扎实深入的调研。企业要做的是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不是预测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智能化产品的设计和发展,当前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部分产品的创新脱离了产品应用实际,所以受到市场的冷落。产品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满足人们社会需求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用户对产品的造型、材质、色彩都有着健康和时尚的期待,单纯把创新的功能作为向用户传递的核心信息并不能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传统的营销学和社会学已经无法预测并掌控用户对于新产品的需要,对于创新概念的片面理解、完全颠覆式的产品创新极易成为无本之源。一些产品孤立地定位产品,将沦为纯粹接受指令而工作的机器,完全忽视产品与人之间的交流。如一款基于云计算可编程的半智能nest恒温器,远离了消费者的控制行为,无论是在网站还是手机APP上,繁琐的步骤亦无法完全理解用户对于房间24小时内温度的修改意图,失败的使用体验在网络社交媒体引发集体声讨,所以在市场的新鲜度过了之后,被大量客户从房间拆除。

  4.智能化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4.1智能化产品的机器学习和生成设计

  智能产品的机器学习是产品智能化发展的一个明确方向,机器学习对于产生庞大数据的所有活动都拥有改进性能的潜力。全球软件巨头Autodesk公司也在积极践行时下最新的概念——生成设计(GenerativeDesign),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和演算能力,完成在特定的领域内人脑所不能做出的最佳方案。公司已经展示给世人的是通过设计软件来控制机器人搭桥。传统的程序是设计图纸再进行建设施工,现在机器人分别从桥的两端用3D打印模式把桥的结构打印出来,两边合拢之后,桥就建成了。来源于数据和计算的案例使结果更优化,同时也最经济、更可靠。

  4.2服务、体验和情感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连接更加紧密高效,合作也更为自由随意,同时注重“服务”和“体验”。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最终目的是提供更好的服务。给消费者超值的满足情感化需求,这也对于产品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要确定产品设计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体会到征服和自我实现。在20xx年电子消费EurekaPark展馆中,有一款可以自动折叠衣服的机器人,这款产品可以帮助人们从重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带给家庭更为轻松的生活,应用在洗衣工厂中则可以释放更多的人力资源。在产品设计的情感体验方面,柳莎在其著作中提出设计情感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产品造型自身给受众带来的情感体验,第二层次是用户对于产品所产生的联想,第三层次是产品形式的象征涵义,让用户可以体验相同的情感。在后两个层次中,对于设计师的符号语言设计能力和用户的个体差异都有较高要求,产品设计师对产品的符号编码,由用户依据个人成长背景、生活阅历和知识结构差异而自行解码,只有当用户也具有相同的“视觉语言体系”才能正确解读其中的涵义。应用在智能化产品设计中,如亚马逊所推出的FireStick电视遥控器就具备这些特点,它摒弃了通过语音“唤醒”产品的设计,通过一个按钮开启语音互动,控制按钮也能让用户到手就可以掌握使用,百分百解读产品的符号语义。

  4.3产品设计智能发展的情境化

  社会性和生态性是智能化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这也能更深刻揭露人与设计的本质关系,在社会真实场景中发挥功效是智能化产品的一个重要主题。生态性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包括产品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体尺度参数,对人的体重和重心等进行研究,以动作速度、频率参数等纳入环境系统的考量中;二是指人和自然的共生发展关系,考虑到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应变状态,通过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对在情境中互动的社会机制进行研究,并把人类经验中极为偶然的部分进行提炼,帮助确定显著的可能性,来完成智能化产品的设计。这一方面是要在产品设计时就做好情境描述,注重角色设置,使产品规划与用户的心理认同达成一致,同时也要把产品的核心功能提炼为有差异性的用户群体共同准确的使用认识。如面对婴儿入眠困难,可以选择一款能够播放音乐并振动的智能摇篮,为婴儿带来最好的睡眠效果,同时可以将实时监测的数据反馈给家长。面对孩子讨厌刷牙,一款智能牙刷可以实时反馈进度,增加了刷牙过程的趣味性,让孩子在如同游戏的体验中愉快地享受清洁牙齿。在智能产品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医学领域和老年群体,针对老年人容易摔倒并受伤的现状,一款ActiveProtective产品可以防止老人摔倒重伤,这款产品在技术上集成了智能传感和安全气囊两个要素,监测老人在摔倒的一瞬间可弹起类似汽车所使用的安全气囊,有效地减轻冲击以至受伤。当前人工智能革命带给社会发展的意义甚至将超过传统互联网,智能化发展在产品设计中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智能产品,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融,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清.产品设计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02)

  [2]王汉华;刘兴亮;张小平.智能爆炸[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02)

  [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02)

  [4]吴军.智能时代的产业特点.手机APP得到吴军专栏.20xx.12.08

  [5]王煜全.人工智能小创意,社会生活大进步.手机APP得到王煜全专栏.20xx.1.16

产品设计论文9

  一、文化消费的概述

  1.文化消费的定义

  从广义上看,文化消费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时也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我们在观看电影,在欣赏电视节目,在书店购买书籍以及杂志这些都属于文化消费,我们为了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去购买那些属于精神消费的物质,如家庭购买电视机、购买电脑和购买照相机等。而除了这些消费外,还有建立文化设施的消费,如在学校或者政府部门建立图书馆、在城市内建立展览馆和影剧院等等,这些都属于文化设施的消费。相比于过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文化消费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但是所有的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前提的。也是以物质消费为基础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影响一定时期文化的发展,但是反而言之,一定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文化消费的特点

  文化消费能够促进资源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文化消费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更好的发展。文化消费能够给人以精神享受,精神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但是,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以物质消费为满足,在消费时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文化消费能够提高人的能力,社会上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使人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文化消费可以增加人们的愉悦和幸福感,以提高认得主体素质为最终目标,精神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是在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对主体产生积极的效应,更好地为主体服务,促进主体自由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二、文化消费时代下的产品设计观

  1.产品设计观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产品设计一般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决定的,产品设计是顾客消费需要的中心内容,也是顾客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产品设计观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是由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所决定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顾客的购买力,所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每一个顾客对产品的需要一定会有不同的要求,而同样的道理,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我国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一定会把如何获得产品看得比产品的价值更为重要。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商品日益丰富种类繁多,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人们在消费时一般更加重视产品的特色,希望产品能够更加新颖。所以说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产品的设计观会因为人们的消费理念而不同,而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要求。

  2.怎样提高产品的设计观

  提高产品的设计观,首先就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功能。我们今天对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某种功能的产品在结构或方法上实现较大的突破,这样就可以使产品功能提高,而且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使产品的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价值有较大的提高。其次要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价值,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生活用品,是随着人们对其要求不断增加,而不断提高产品价值的,我们可以对产品适当的进行从新设计,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式样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它们的功能并且提高产品地使用价值。其实提高产品的价值既是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更是企业的追求的目标,但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提高功能,更不能片面的降低成本,而是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产品设计和产品改进设计中,寻找出一切可以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文化消费的内容和产品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变化。文化消费时代的产品设计要符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追求,在产品中注入文化的精髓,在文化消费中注入新的生命力,要有符合时代发展的产品价值观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的产品具有持久的魅力,不会很快被时代发展所淘汰,是产品实现自身的价值。

产品设计论文10

  一、专题课是教改的试验田和试金石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的核心,可以形象地将其理解为高校的“人才培养配方”。人才培养方案一经制定就直接决定了大学生4年的课程设置,最低限度会影响7年的学校教学工作。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事务,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都是慎之又慎的,必须经过通盘考虑、充分验证以后才能付诸实施。专题课是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整个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设定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也是专业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各种新的教学思想以及理念都可以在专题课中具体实施和验证。基于专题课的前瞻性与灵活性,使其成为了教改的最佳试验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可以从专题课的教学做起,逐步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整体改革提供参考。同时,专题课也是综合性最强、最贴近于社会现实的实践性课程,对于产品设计这一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言,其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最佳试金石;能直接体现出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工作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专题课的建设。在专题课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关键问题就是关于“专题”的设定。“专题”是专题课的核心定义,其设定直接界定了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手段、教学的评价体系等关键性的教学指标,其对课程教学的巨大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设定课程的“专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常见的“专题”类型分析

  基于专题课的前瞻性与灵活性特点,专题的类型设定可以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就产品设计专业而言,目前的课程专题设定主要局限在以下两种类型:

  1.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专题此类专题往往是由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具体的课程要求,以专题课的形式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产品设计问题,企业在此过程中可能会给予高校一定的生产信息、市场信息以及资金支持。这是高校教育中最为热衷的一种方式,也是与生产一线、销售市场走得最近的一种方式,使得企业的财力以及高校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可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也可满足高校的教学需求,最终达到双赢。但是这看似完美的专题课形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尴尬的问题:校企之间的合作目标存在差异,学校要的是教育效益,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当两者的分歧难以协调的时候,会严重影响课程的走向。由于企业掌握着经济大权,往往会使课程的走向偏离了原定的教学方向,转而滑向企业的经济需求,课程最终可能会沦为企业产品革新、收集创意方案的工具。更为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地方院校处于经济次发达地区,缺乏成熟配套的工业产业基础,以企业为依托开展的教学活动显得举步维艰。

  2.基于赛训结合的课程专题此类专题一般是以某些大型的产品设计竞赛为切入点。由于大型的设计竞赛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共同组织的,往往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代表着某一设计领域的发展方向。如“20xx年度(第三届)‘龙’家具创意设计大赛”就将大赛主题定为“电商坐具设计”,这是一次以目前和未来高速发展的家具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坐具产品设计大赛。以专业设计大赛作为教学的专题来源的优点突出,可以使教学方向与设计的发展思潮保持一致性,竞赛的结果也可以作为院校间教学效果的参照指标,以检测自身的教学水平。竞赛作为一种评估机制,能给学生独立思考、设计的机会与空间,是教学机制的有益补充。①但是参加这类专题的局限性也不少:首先,体现在竞赛时间和课程时间的不统一性。竞赛的阶段性较强,往往公布竞赛主题后一两个月时间就要截稿,当时间安排不过来时就必须更改原定教学计划的情况。其次,体现在竞赛的功利性。为了能够获奖就必须迎合竞赛的要求,当竞赛要求与教学要求不一致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偏离原定教学目标的现象。以上两种“专题”类型的优势是明显的.,这也是它们能够被很多院校采用的主要原因,但是也存在不少严重局限性,如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影响了高校教学的主导地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形成持久的教学研究过程,不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等。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专题”类型,在实践中探讨其可行性,以不断完善专题设计课的教学模式。

  三、基于地区自然资源的“专题”设定论证

  高校一方面是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培养的孵化机,特别是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更应立足于区域经济文化基础开展教学改革,培养出针对性强的地方专业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肇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其教学改革也应当是以肇庆地区的经济基础为前提条件的。作为地处经济次发达地区的高校,一般不可能像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那样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便利,却往往坐拥丰富的地方自然资源。从地区的自然资源为出发点,进行产品设计专题课的教学改革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做法,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社会效益,以下以肇庆学院为例进行论述。

  (一)肇庆市竹木资源概述

  竹木资源丰富肇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用于产品设计开发,其中以竹木资源最具代表性。广东历来就有“广宁竹,怀集木”的说法,而广宁和怀集就是肇庆的两个县。广宁县环境气候非常适宜竹类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是全世界最大的青皮竹中心。广宁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享有这一盛誉的县份,年产竹子25万吨,产量居全国之冠。②广宁县和怀集县也是茶秆竹的中心产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远销五大洲40多个国家。③怀集县广东省重点林业县,杉树、松树、杂树等资源丰富,“怀集木”早已闻名遐迩。解放前,怀集木材已远销珠江三角洲十几个县市。目前有林地面积400万亩,活林木蓄积量为1020万立方米。

  (二)基于竹木资源设定课程专题的优势

  1.保证高校的教学主导地位如前文所述,无论是校企合作型课题还是赛训结合型课题都有很多局限性,包括校企之间的合作目标存在差异、竞赛时间与课程时间不一致等,这些外来因素不受校方的控制,可能会使课程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以及进度计划,会严重削弱高校的教学主导地位。而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往往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高校如果立足于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改革,设定相应的专题课,则可排除很多不可控的干扰,根据教学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牢牢掌握教学的主导权。

  2.突出材料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学科专业名录中,产品设计专业被定为艺术学专业,生源基本上都是文科生,对材料的了解基础比较差,这就为以后的专业生涯留下了很大的知识模块缺陷,因此加强材料的研究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童慧明曾经指出:“如果说艺术修养不足的人难以设计出具有美感的产品,那么不了解材料和工艺的人甚至连最基本的产品都设计不出来,或者说他的设计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无法走向成品生产。”因此,材料知识的教学对于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极端重要的。基于竹木资源设定专题设计的课程,突出了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基础核心地位,符合专业的特点。

  3.打造院校的专业特色基于地域资源的考虑,肇庆学院以竹材为切入点进行了产品设计专题教学的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师生对竹材的理解还有待深入,可见材料的研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基于材料的产品设计教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将竹材作为本校产品设计专业的主攻材料,贯穿整个4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基础课和专题课都有机串联起来,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明显地提升教学质量;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将逐步形成以竹木产品设计开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出鲜明的专业教学特色。

  4.升华地区自然资源,实现校地双赢肇庆现有的竹木资源基本上是粗放式开发利用的,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加上资源的深加工能力十分有限,大量的竹木资源被用作棚架搭建材料等低值用途,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下。设计是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④基于竹木资源开设产品设计课程,可增强竹木产品的研发能力,丰富区域竹木创意产品的种类,提升竹木文化创意产品的档次,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当地带来更为丰厚的经济收益。高校可以充当地方自然资源与市场、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达成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商”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在增强地方资源向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与品牌化转变的能力,促进区域竹木资源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高校师生也在市场一线得到了锻炼,提升了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校地双赢。

  四、结语

  产品设计是一个与产业经济联系非常密切的专业,必须依赖于学校所在地的地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产业经济基础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这些因素构成了专业健康发展的土壤。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必须敢于突破传统的“主题”设定类型,立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赢得长远的发展。

产品设计论文11

  摘要:材料的应用对于工业产品设计非常重要。材料不仅是产品的物质基础,而且关乎到产品在使用时期的用户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材料应用的选择在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尾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消耗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材料的选择应当从产品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宏观考虑。本文希望从材料应用的角度去探讨材料应用创新与产品设计创新的联系,以期发现一些对产品设计创新切实有用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材料;物质基础;使用体验;环保性

  一引言

  本文探讨材料应用与产品设计的关系,以工业设计的流程为主线,根据产品设计的生命周期的先后顺序进行逐步探讨。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的生命周期涵盖了产品从前期的方案设计到后期的使用完毕之后的回收利用,所以在本文中,根据与材料应用的关系,将产品设计的生命周期分为:从方案到产品、产品的实际使用、后期的回收环保三大阶段。本文就这三大阶段中材料应用与产品设计的关系进行了逐步探讨。

  二从设计到产品

  2.1材料是工业产品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一切工业产品的载体,工业设计与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秀的设计离不开适当的选材与合理的工艺。材料是产品的物质基础,如果不选用适当地材料和工艺制造产品,再优秀的设计也只是一纸空谈。设计活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产品是这一活动的终端结果。任意一款工业产品都是设计的载体,也是一个综合的信息载体,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当时的生产力摘要:材料的应用对于工业产品设计非常重要。材料不仅是产品的物质基础,而且关乎到产品在使用时期的用户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材料应用的选择在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尾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消耗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材料的选择应当从产品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宏观考虑。本文希望从材料应用的角度去探讨材料应用创新与产品设计创新的联系,以期发现一些对产品设计创新切实有用的途径与方法。水平达不到设计提出的生产要求,产品也不会客观地存在,更不会进入市场,服务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却往往在设计活动中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新活动中,往往更加看重所谓的形态和功能创新,而材料作为工业产品的物质基础,往往被忽视。甚至有不少设计人员根本不去关心产品后期的落地生产过程和材料的选择应用限制,认为生产制造是属于工程师的工作,导致过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浮华不实的设计上面,到头来导致的结果要么就是设计图纸根本超出当时的生产制造能力,设计的构思只能落空,要么就是最后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与最初的设计初衷有着很大的出入,实际的产品根本达不到设计的要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浪费局面。

  2.2材料关系着设计的落地实现

  设计人员对于材料之于设计的重要性认知不够,不仅仅会造成设计—生产之间的衔接断层阻碍,往往还会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造成造成局限性。工业产品设计活动中,往往是先做好设计方案,到投入到生产制造之前再去选用材料,优先关注的就是产品的功能和外观。殊不知。如果事先对于材料已经生产工艺了解不够,到了后期进行选材生产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构思不仅无法实现,还不得不去修改原有的设计方案,这种现象尤其是在近年来并不少见。究其原因,首先是设计与生产的过度分离,设计与生产的环节之间比较生疏,设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之前的信息沟通不够充分;其次就是设计人员对于现有的生产技术过分自信,尤其是现在3D打印技术势头很猛,让人们仿佛意识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生产制造的。殊不知3D打印技术最核心的技术门槛就在于材料问题,材料问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现在的3D打印技术还是没有进入实质的应用阶段。

  2.3设计人员要正视材料的地位

  现在的工业产品设计中,对于产品的审美的要求非常高。这不仅要求设计人员能在方案构思阶段要把产品的外观设计得非常出色,更要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和图纸高度吻合。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的造型、色彩、纹理,都是影响产品美观的重要因素。有些产品的造型要求非常高,非常的`复杂,对于后期的成型工艺要求很高,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生产制造,就意味着产品有着不同的结构、重量,生产制造的难度、成本也不尽相同。造型、色彩、纹理,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产品最后的效果。如果设计人员能充分了解到材料的特性,就会对前期的方案设计和后期的生产制造形成有效控制,不会出现与设计初衷太大的偏差。

  三产品的实际使用

  3.1合理地选用材料是保证

  产品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产品的色彩,材质,造型,重量,触感以及产品外观抗损性,都是会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用户体验小到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和定位,大到可以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所代表的品牌和商家的评价,影响到产品的口碑和后续的购买行为。这个阶段,产品已经是从图纸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品,如果用户不满意,不可能会再像设计草案阶段轻松地改来改去。从产品制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它的品质绝对就不仅仅是之前所谓的完美设计,更多的是依靠实实在在的做工和选材。产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原设计的功能、外观等因素能否完美的呈现给用户,就要靠材料和工艺来说话了。这种例子在生活中非常多见,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就是一个很好很全面的例子。以苹果公司经典产品iPhone4s来为例(图一所示),这款手机之所以被称作是乔布斯的巅峰之作,不仅仅是手机自身的功能相当强大,它的可靠性、握持感、耐损性、手感在同一时期的产品对比中都是鹤立鸡群。这款手机外壳选用的不锈钢金属和透明钢化玻璃,不仅非常简洁美观,还保证了手机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和正常使用中摩擦对外观造成太多改变,保证了出色的外观长久性。反观其他品牌的手机,选用塑料外壳的手机,虽然成型工艺要比金属和玻璃难度低很多,但是外观,质感却要差很多。尤其是很多工程塑料外壳,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外观磨损得很厉害,短短几个月手机像是换了一个样子。尽管也有不少手机使用的时金属外壳,但是选材上的差距,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掉漆,磕碰变形等情况。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电子产品市场,只要经过对比,很容易就让用户在选择中建立产品印象次序。iPhone4s出色的材料应用和优良做工,不仅仅保证了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得色彩,质感等多方面的体验始终如一,更是反映处苹果这家公司从战略高度上全面统筹设计活动,从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更系统的眼光来做好产品设计,设计实力的深厚程度可见一斑。

  3.2材料直接影响用户心理

  材料对于产品的用户体验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多的还是感觉特性上,比如说材料带感用户的触感、材料本身的光泽感感觉等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包括两个属性: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材料的生理属性一般是指材料表面作用于人的触觉和视觉系统的刺激性信息如粗犷与细腻、粗糙与光滑、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浑重与单薄沉重与轻巧、坚硬与柔软、干涩与滑润、粗俗与典雅、透明与不透明等基本感觉特征。而物理属性一般是指材料的表面传达给人得知觉系统的信息,包括材料的类别、性能等。主要体现为材料表面的几何肌理特征和理化类别机理特征,比如色彩,光泽、质地等。人的触觉,视觉感受到信息,都会对材料的认知产生不同于影响。比如,金属和玻璃往往带给人冰冷机械的感觉,塑料和木材往往带给人温馨自然的感觉。同一造型的产品,如果使用同的材质,就会有不同的外观感觉和不同的触感,进而造成用户使用过程中不同的使用体验,形成不同的认知。比如从早期的木制桌椅,到后来由金属、皮革等多种材料制作的家具,给用户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木制家具质地比较硬,坐卧感觉远不如皮革座椅柔软舒适,但是皮革家具外观感觉看起来不如木制家具笔挺利索。有时候相同功能的产品,即使简简单单地换一种材料,就完全改变了使用者对这类产品的认知。

  四后期的回收环保

  4.1废弃产品与环保

  在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末尾阶段时候,环保问题就成了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每年全球都生产和淘汰不计其数的产品,当这些产品失去其原本的使用价值之后,如果不能被再利用,就成了环境的巨大负担。堆积如山的废旧产品(图二所示),不仅占据着宝贵的空间,分解回收也是一个大问题。传统的填埋,焚烧等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产品的生命周期一开始就重视这个问题,重新来审视产品、人、环境的整体性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设计的设计思维也是应运而生。绿色设计要求设计师从设计的整体性和伦理性质出发,充分考虑整个过程中对于资源、环境的影响,不再一味以商业效益和满足人的需求为唯一目的。材料作为工业产品的实际物质承载者,选用何种材料对于产品的环保有着直接影响。产品的材质能否再利用,是否对自然环境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是左右设计师选择环保材料的重要标准。

  4.2设计与绿色环保

  根据绿色设计中的3R原则,即reduce、recycle,reuse(少用、回收、再用),这类产品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方便制造(节省资源)、方便使用(节省能源)、方便回收(产品报废后方便回收和利用)。基于以上要求,材料的选择应该优先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材料:重量轻且机械性能好、自然原材料(如石材,木材)、可循环使用的材料(比如酒水的玻璃包装)、丢弃后不污染环境(可自然降解的新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工艺水平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大批新材料相继问世。质量轻便,机械强度高,意味着在满足同等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新材料的产品将会变得更加轻便而且坚固。这大大减少了后续环节中的资源性消耗。比如同等造型的餐具,使用新型塑料材质制造相比于传统的陶瓷,不仅轻便坚固耐用,而且在使用、运输过程中大大减少了能源的二次消耗。同时现阶段对于塑料的回收技术日益成熟,产品的后期回收问题也得到了很大解决。可降解材料一直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用这类材料制造的产品,在使用废弃之后,会在自然环境中自动降解,不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可降解材料大都是在使用期限比较短的产品范围中,以一次性产品较为常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使用期限短,基本上使用一次之后就再无使用价值,在回收性价比低,直接进入报废阶段。使用可降解材料,不但保障了人们对于一次性产品的需求,对环境的压力也是大大减小。

  4.3设计思维变换

  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环保问题将会越来越重要。要想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环境压力,就要从问题的源头抓起。在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产品不再是简简单单设计生产出来供消费者使用这么简单,需要从全局性来审视产品的可利用价值。践行绿色设计理念,需要设计师们认真考虑材料的物质基础这一重要因素,物质基础是工业产品存在的前提,只有正视这一客观存在的前提,设计才能更加脚踏实地地服务于用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设计的源头上就紧紧把住绿色设计的标准,构架设计上就定格为绿色产品,后期的工作自然也就顺着这轨道按部就班地执行。五结语正视材料应用与设计创新的关系,把材料的应用贯穿到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让设计真正地做到系统性、持续性、协调性。同时,正视物质基础对于设计活动的重要性,可以让设计思维从天马行空的幻想落地到实实在在的产品上。设计需要创意,但是设计只有落地生根才能真正服务生活、改变生活。过多的空想,不切实际创意只会成为空谈,切莫不要让当初的一腔热血到最后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实实在在地做到才是有现实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夏新.利用家居材料制成环保地砖.港台环境之窗.20xx.7

  [2]刘舒瑶.新材料与产品造型设计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xx

  [3]陶梅李爱国.PVC材料与产品对环境影响及其废物管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xx.s1

产品设计论文12

  一、选题依据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产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人们对于产品设计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更多的是多方位的要求。同时,由产品承载和引发的各种伦理层面问题也发人深省。产品设计伦理问题本身涉及方面较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品设计的设计者,设计师是设计活动的策划者、执行者、掌握着设计的方法与技术。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中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伦理观去看待整个产品设计流程,肩负起自己的伦理责任。但是在当代社会当中,产品设计者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商业利益、轻伦理价值,以产品利益为导向,缺乏伦理标准;缺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等等,设计者只想着如何标新立异如何吸引消费者,却忽略了产品使用价值的持久性以及特殊人群的使用便易性;所以如何从伦理学的原理出发,分析产品设计中存在的伦理现象及作为设计师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伦理观的缺失。

  二、伦理学、设计伦理学以及工程伦理概念简述

  1.伦理学概念

  研究食品工业技术的孙耀强将伦理学定义为:“伦理学是一门在人类复杂关系中,以道德和道德关系为主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在我看来,伦理学是关于人道德的约束标准,也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一种潜规则,告诉人们在道德与利益面前应该如何去选择。伦理学能够去指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并且对设计的伦理考量实际上就是产品设计者对产品可能带来的道德影响的关注。

  2.设计伦理学概念

  武汉理工大学的杨先艺等人将设计伦理学定义为:“设计伦理学作为设计艺术在新世纪的新的设计方向,它以“人”为中心,强调设计以人为本,强调设计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人性化设计,设计伦理性所赋予设计艺术和谐的“人”的关系”。

  在我看来,设计伦理学应是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在设计当中如何运用一定的思想意识,作用于设计的工程当中,同时也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当中必须遵守的伦理标准与道德规范。设计只有是符合伦理的标准,才是更加完整与有效的设计,是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以及物种的延续。伦理学在设计当中的运用,使每个设计师在自身的意识中都潜在着设计伦理的概念,将设计伦理化作为一种设计态度、设计价值观、设计理念,设计出健康、实用、符合伦理安全的产品。

  3.技术伦理

  在《管理伦理学》“外部相关利益者”的科学技术伦理小章节中指出:工程伦理认为:“道德规范是对从事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要求;其主要道德规范是责任、公平、安全、风险;前两者是普遍伦理原则,后两者是工程伦理特有原则。

  在我看来,在当代的工程产品的设计当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工程产品的设计者并没有遵守工程伦理的要求。责任、安全这些工程伦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并没有得到产品设计者足够的重视。由于产品的设计者们对工程伦理认识的片面性以及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体系,以及未普及的对设计者们工程伦理教育的缺失都是造成当代这些工程产品设计中伦理缺失的主要因素。

  三、当代产品设计者最主要的伦理问题

  1.设计者社会责任的丧失

  伦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的道德问题,设计师在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始终要以道德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在当代,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现在企业产品设计占取市场先机的唯一办法就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设计更加具有创新性。在市场主导机制中,越来越多的外观以及功能新颖的产品出现在人们面前,产品的设计者们在这场占有市场的战场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当然设计师在社会中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但是在当代,产品设计者们在遇到多方施加压力时,往往他们会忽视以及存在侥幸心理的绕开设计中的伦理安全问题,以自身以及多方利益为主导进行设计,逃避伦理约束,他们总是认为设计中伦理安全问题凭一己之力是无用的,设计师总是这样逃避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责任缺失成为产品设计者一个最主要的伦理问题。

  2.缺乏“以人为本”理念

  在当代,人性化程度就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以及销量,事实上人性化程度也就是伦理的程度。以人为本也是设计的本源。产品的设计最初便是“为人”的设计。人本就应该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产品设计提倡的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将人作为产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就是产品设计者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产品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是关注人们的需求、生活环境、以及要特别的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益处。如果设计离开了人们的生存以及精神的`需求,那么即使某类产品设计师如何的盈利以及成功。都不能称为完美的设计。这种设计也可以称之为“脱轨设计”。虽然产品设计中是否具有人性化已经成为了评价产品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设计当中存在的“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异常明显。例如我们经常会在公共设施公用场所并没有考虑到老人以及残障人士的需要,这些主要的原因还是设计者与企业为了利润的考虑而并不会去在产品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所以在产品的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产品设计要去考虑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当中的每一个细节。产品的设计必须是大众所接受的以及不违背道德规范。

  3.产品设计应考虑环境因素

  在当代,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劣向我们表明在产品的设计当中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所以要求设计设计师在产品设计当中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人工以及材料成本,还必须要考虑环境破坏的治理成分。自然资源本就是不能通过人类生产得到的。人与自然之间也是存在着伦理关系的,人本就应该对自然负责,有道德责任以及道德义务。所以优秀的产品设计者必须是要在产品的设计当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于环境的危害。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在当代尤为重要。这种新型的设计思想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过多的自身利益而导致环境破坏的产品设计。我认为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不仅仅要去考虑产品表面的效益以及产品的美观程度等,也更应该去深层次的考虑产品的材料是否在浪费自然资源,通过自己设计的改良,能不能减少这种浪费,并且应去考虑产品生产的手法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通过自身的设计这种污染的比率是否能够去降低。

  4.缺乏监督机制以及法律约束

  现在产品设计者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伦理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法律约束的失效。虽然现代企业在国家以设计创新以及设计规范的宣传下已经重视设计中的伦理问题。并且越来越多因为设计伦理缺失导致的严重事件频发也将产品设计的伦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也开始去组织举办倡导各种公益设计,关注弱势群体加强人文关怀。但是设计的道德伦理规范标准还是欠缺。所以政府应该以消费者利益优先制定出完整的法律体系。

  四、总结

  本研究正是在现代设计对伦理性的极度诉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当代,多种因素与设计行业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联系,更需要设计伦理的制约规范。研究还包括了立足现实和国情对设计伦理现象的观察、反思与解读。以此为基础提出伦理性产品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管理伦理学》一书中“外部相关利益者”部分为基点,深刻的阐述了当代产品设计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将伦理学运用在设计中可以使每个设计者产生设计伦理的概念,从而设计设计出为人的,符合道德伦理的有益于产品设计发展的产品,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的美好与健康。

产品设计论文13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服饰产品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适应这一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文化创意也将成为服饰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核心内容和服饰产品设计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关键。本文在思考“互联网+”、“文化创意+”对服饰产品设计推动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自我知识结构提升及教学方法的调整的路径,认为应该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着眼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国特色为背景进行文化创造与创新,突出文化特色与地域色彩。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创意+;服饰产品设计;人才培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服饰消费市场,但却不是最大的服饰设计消费市场。在“互联网+”成为服饰产品产业结构转型支撑条件的大背景下,要使设计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一个核心推动力,我们必须转变设计是产品附加值的观念,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着眼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的人才培养,以中国特色为背景进行文化创造与创新,并通过人才培养使设计成为服饰产业的核心价值。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服饰产品设计和服饰产品产业的关系与发展,重新思考服饰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互联网+”战略引发“文化创意+”概念。“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产物,文化创意+工业制造形成创意文化产品,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型的产业形态。这些新的产业形态,必将带来对服饰产品设计人才新的需求,颠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互联网+”时代将催生全新的服饰产品设计知识结构。

  一、“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设计思考

  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解决方案;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是设计师、产品与使用者或接收者之间进行的有效的视觉和体验上的交流。服饰产品是与人密切接触的产品,其设计的特性是由目的性和对象性构成,即每一个设计都是要达成某一种目的,都服务于某一特定对象,兼具功能性和审美性。可以说服饰产品设计是为了解决为使用者提供什么,以及使用者如何使用的问题。服饰产品设计就是为了提升消费者或使用者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抛开自我本位,从目标对象的角度进行思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品的概念也超出了人们以往的认知。电子产品的出现,特别是“iwatch”的出现,带出了互动界面产品,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设计教育者对服饰产品设计的思考。1.大数据推动产品设计的发展服饰产品设计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各类现实的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服饰需求。服饰产品设计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并不只停留在设计层面,对产品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要借助艺术的手段赋予产品优美的且能够批量生产的外观形态,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产品和环境的融合共生,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在产品的两端,即设计与使用层面架构起畅通的信息桥梁,使设计师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准确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是产品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为了获得相关的数据,设计师要借助各种方法对用户群体展开深入的调研,传统的数据采集通过人工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进行,由于受到提问方式、被调研者知识结构差异、调研场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数据科学性与严谨性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设计师对市场需求判断的准确性。“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使各类数据的采集变得越来越容易,海量的数据分析与累积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科学严谨的创作依据,通过数据让设计师有机会了解到用户的审美倾向、使用方式、服用需求等多方面的讯息,使设计师具备更广阔的跨界、跨领域的思维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要引导学生向互联网思维转型,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等待服务,引领服饰设计更多可能性。2.大数据引发的思考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对服饰产品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大数据使得客户需求研究更加深刻和精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过程,挖掘客户的消费偏好、沟通方式、价格弹性、接触方式等,更加精确地对客户进行分类,从而跟踪定位每类客户的需求特征,让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成为可能。其次,大数据使得模糊的因素得以清晰地显现,为服饰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尊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从而把握服饰产品设计的实质,并引领服饰产品设计发展方向。总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服饰产品设计将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传承文化、创新服务、创造产品,为文化创意领域的新发展和创意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制胜提供新的契机,也带给我们新的挑战。

  二、“文化创意+”模式引发服饰产品设计的思考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等产品的新兴产业,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有力的带动作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生活的强有力的渗透功能使文化产业出现了产业融合的现象,这一现象受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转型以及新技术的推动。1.网络新媒体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当代的产品设计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互联网的出现模糊了时间、空间、地域和媒体的界限,从而各种信息能够全天候、迅速、海量、互动式地在全球各地交流,这种传播特点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2.文化传承,科技支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产品设计专业秉承文化传承、科技支撑的宗旨,并从传统工艺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工艺美术设计与市场拓展等多个角度思考,在尊重承袭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生发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互动,探索传承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服饰设计产品,探索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从“传承”和“跨界”的角度解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如组织师生整理收集珍贵的民族手工艺,结合前沿的当代设计理念,运用科技手段,研发创意设计的精品,从而推进工艺美术产品的精品的设计和生产,让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让学生体会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促进开发新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服饰产品;与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签订培养新型产品设计人才的合作协议,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自我知识结构的调整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因此,网络时代的教育内容也具有信息化的特征,作为这一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做到对自我知识结构的调整。在网络时代,以书本为代表的传统静态教材将转变为以声音、图像、文本等为特征的动态的教材,教育内容信息化通过互联网得以实现。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汲取自身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加工整理构建成为自己的信息体系;另一方面,对信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应用与归类后才能形成知识,赋予其实际的意义,因此,教师的角色也需要转变——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指导者和辅导者转变,由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向教学过程的参与者转变,由教育信息的提供者向信息海洋的引航者转变,由传统课程的实施者向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转变,由原有知识的拥有者向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者转变。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已不再充当“讲坛上的圣人”、“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惟一的传播者的角色,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源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因此,教师的“讲”必定大为减少,更应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教学方法应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

产品设计论文14

  【摘 要】对于任何产品的设计,功能应该放在首位,但功能又只是设计师要给人们带来的唯一好处,好的产品设计师应该把功能与造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同时满足人们对产品功能和形式美的需求。所以根据人们对旅途满载而归的箱包需求产生了对扩容拉杆箱的设计,同时根据使用人群,赋予其新的形式美的造型,并力求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创造出新时代人们真正需要的箱包产品。

  【关键词】产品设计 扩容箱包 人体造型 抽象

  1 产品设计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新时代的产品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创新性、文化性、实用性、环保性等等,我们对新异的追求是永无止步,融入文化内涵的东西才会更持久,功能比普通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注重绿色环保这样的产品才会有广阔的销售市场,被人们所记住。这也是作为工业设计师应该努力去工作的方向。

  所以,本次工业产品设计研究的主题是扩容箱包系列设计,功能上,扩容会成为最大的卖点;造型上,运用箱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方法,对箱包造型做抽象曲线的变形;选材上,优先选用符合工程技术的新型环保材料,把现代高科技物质技术条件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功能上,目前国内外对拉杆箱扩容的处理,多存在增加夹层等手段,笔者采用内附外加子箱包,并合理的布置搭挂在主箱上部或前部,这种方法尚属首例。这是为了满足不少人们在出行的时候携带了满箱行李,旅途归来的时候难免会有亲友赠送或者购买其他物品,这些物品只能外加手提袋装载,提起来大包小包非常不便。通过增加可以内附便携袋,需要时拿出装满物品搭置在主箱合理部位,可以空出手来做其他事宜,特别是对一些爱购物的女性群体,因此该系列箱包的主要人群在18岁―30岁之间青春活力的女性。

  造型上,目前市场上会有造型的变化,但多以长方体,椭圆体为主,部分儿童类箱包会以可爱的动物为原型做仿生设计。笔者的设计准备对形体做曲线处理,一改逃不出的方圆造型,灵感来源于维纳斯断臂的躯干。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形体优美,被设计师广泛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人体之美更是自然界中的至美,把女性人体躯干做高度概括抽象的提炼,完成对箱体的优美曲线的处理,更加吸引消费者。

  目前国内市场对箱包的.设计主要以基本的方圆或个别的动物仿生造型设计为主,功能上比较单一,用材用料以为了适应工业生产为主,造型上还不够多元,有子母箱包的系列设计,但没有很好地结合。笔者的设计会对以上问题加以改进,运用人体优美的造型,高度概括的抽象出与箱体合理的造型,增加挂置功能,把一个系列箱包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把被遗忘的一些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做好这个系列箱包产品,努力改变以往人们对箱包的概念,从而改变细小的生活方式。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对箱包设计相关书籍和目前市场的调查研究,创作一系列以人体为主题的扩容箱包,合理的选用抽象的造型和色彩,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进而获得产品良好的销量。

  研究内容:目前我国扩容箱包的现状,功能、造型、色彩等,消费者的需求,箱包的发展趋势,制作工艺等。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多数拉杆箱品牌商在对箱体容量进行扩充时,常采用拉链加设加厚层做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用在目前广泛采用ABS等硬质材料的箱体上,这就使硬质箱体的容积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市场上又出现了子母箱体的设计,增加了女士的类似化妆包一样的手提包,做成一个系列,但是这种子母系列只在造型色彩上做了统一,结构上并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新的设计方案把子母箱包进行深化,使子箱包可以挂置在拉杆箱主体结构上。挂置有两种做法:其一,将子箱包一侧设计夹层,宽度稍微大于拉杆宽度,使其可以挂在拉杆上;其二,在子箱包一侧偏上部位加置挂钩,箱体上设计挂环,可以挂在一起。两种做法都要注意受力特点和造型美的要求。

  造型服从功能,这也是本方案所遵循的形式美法则。造型上主要根据所附加的新功能做变化,其次为了改变以往死板的造型,融入新的元素做抽象化的概念设计。目前市场上有些箱包设计,有一些简单的造型变化,但是调查研究发现,有很多造型是纯粹为了造型而造型,属于不符合结构特点的造型。这种造型不仅浪费了材料,更增加了箱体重量,可谓画蛇添足。所以本方案的造型完全按照服从功能的要求去做,适当加入符合人体工学和美学的造型以吸引用户。加入抽象的人体局部造型,使造型抽象、大气、浑然天成。

  色彩上采用清新活力的色系,比如采用柠檬黄、苹果绿、西瓜红等色彩来吸引18岁―30岁年轻活力的女性群体,色彩不仅对人的生理有天然的刺激作用,对人们的心理作用更大。不同的群体会有各自喜爱的色彩系列,采用这些清新活力的色彩适合了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展示了她们的青春活力,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销量。

  购物是每个人的天性,从原始社会起,当人们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就会心情愉悦,在当今社会就表现在购物的喜悦感上了。所以当拉起行李箱远出旅行的时候,在异地难免会看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每次旅行归来,谁不想满载而归?这种现象对于年轻女性更为突出,所以增加外置子箱包,旅行前行李较少可以折叠起放在箱子里,回程时可以装满挂置箱体上。

  最后要考虑的就是为了达到功能造型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即产品制作工艺,采用新型的材料成型工艺,并结合传统箱包加工方法,做出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产品。

  解决的关键问题:合理附加拉杆箱新的功能,创作优美造型。

  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等;技术路线:首先,整理相关材料,在保证符合箱包结构构造的基础之上(保证物体的某个部位仿生、放大,便于增加内部空间,附加外部构件);将人体造型与箱包造型相结合,并绘制草图;其次,运用三维虚拟技术在电脑中绘制三维效果图并调试颜色的搭配;第三,运用三维成形机制作最终的形体,并合理组合;实验方案:目的,通过实验制作完成扩容系列箱包(加入抽象人体造型美)赋予箱包新的功能,增加可调节运载量的箱包系列,根据功能的需要设计合理的造型,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这也是设计应该做的工作;对象,拉杆箱,人体造型,便携袋,把旅途中的便携袋合理的与拉杆箱结合在一起,并赋予其优美的人体抽象化造型;方法,手绘、3D技术、三维成形技术,前期运用手绘方法快速的将自己的各种想法画在纸上,不断改进优中选优,并运用3D软件对预期效果做模拟展现;手段,实践手段,通过实际测量、绘图、制作,最终完成预期作品,把手绘和3D模型效果根据箱包生产的步骤,打样、开模、成型等做出实物;成果表现形式,做出一系列实物,并不断改进功能造型色彩和生产工艺,使产品成为满足消费者适销对路的商品;可行性分析:本次研究需要查阅大量关于扩容系列箱包设计、人体美学、箱包设计及制作工艺等的资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一台配置很好的电脑、三维成形机等;需要熟练地掌握3D技能和手绘技法。

  4 所研究的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有哪些创新之处

  本次研究与已有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的创新与特色表现在:首先是造型上,在造型上首次将人体形象与箱包相结合,来创作新的箱包形象,使形象更加优美,并较之以往的造型更具有时尚感;其次是色彩上,在色彩上运用时尚活力的色系,这样的颜色在与曲线的造型相结合后,使作品更具有现代感,更容易被年轻人所喜爱;第三是在功能意义的传达上, 增加内附箱包,需要时取出,大大满足了旅行满载而归的愿望。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目前市场上的箱包设计还没有涉及这个方面的设计。所以此方案可以补充市场空缺,抢占该部分市场,进而对拉杆箱及周边产品重新定义,从而改变人们的细微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兰辉.《包袋出格高级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版 ,20xx年1月1日.

  [2]陈兰芬.《箱包设计》.轻工业出版社,1990年1月1日.

  [3]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第3版,20xx年8月1日.

产品设计论文15

  【摘 要】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产品心理学的实践过程,但是在设计构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过产品的极限,如果突破产品的极限,那么就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而丧失了设计的意义。设计的过程是知觉的过程。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产品包装;知觉感知

  包装设计在产品的销售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包装的作用,也是营销的作用。精美的包装设计无疑会让产品增色不少,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同时体现了产品的品质,这是营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人们购买商品时首先看到的是产品的外包装,这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在营销中,尤其重视产品的外包装。

  作为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或者是实践,都应该从体现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方面入手,注重设计的高质量。而在设计中,设计者的设计心理学决定了包装的审美。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实践中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一、对设计心理学的认识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用户需要的学科,首先要了解用户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用户模型。设计心理学还要研究用户使用流程,研究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这是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方面的应用实践。设计心理学还要研究用户对设计的评价,这是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途径。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是对设计的考核和肯定,因此设计心理学要有用户反馈的过程。设计心理学还应该研究用户的心理需求,研究用户对产品的情感,建立起用户情感模型。设计心理学是研究用户对产品的审美学科,需要建立用户审美模型的学科。设计心理学还应该研究产品使用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包装设计,符合环境的要求,建立使用的环境模型等等。设计者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那么才能设计出良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提升产品的价值。

  设计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种,是在特定领域内的用户心理研究的科学。设计心理学的建立融合了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则。任何设计过程和实践活动,其主角与核心都是人,人的心理也是设计心理的基础。设计心理学是围绕着人的心理和需求而进行的,比如说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所以,我??在所涉及的基础心理学理论来源方面要做好甄别和遴选,将设计知识和设计需求完整结合。

  二、设计心理学应用在设计中的探索

  (一)设计中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所谓设计就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门类,任何一门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一种,是科学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的体现。社会是人和物共同组成的,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设计的。设计心理学就是探讨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学科,研究人对物的感受,人和物的关联,由知觉――认知――动作等系列组成。产品的设计就要满足人类这样的心理需求,研究人对物的需求关系,研究如何规划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就是应用物来影响人的科学,设计人员要通过造型来规划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知觉在设计中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在实践中更加方便和舒适地使用产品。人们对审美的感受是设计心理学的一个因素。设计心理学是通过对知觉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产品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研究人与知觉之间的关系。

  (二)设计构思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产品心理学的实践过程,但是在设计构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过产品的极限,如果突破产品的极限,那么就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而丧失了设计的意义。设计的过程是知觉的过程。首先我们视网膜上感受到信息是不同亮度的元素。我们在设计上要通过处理边界处的亮度来突出棱边,这个过程是形成二维草图的过程。这个阶段可以勾画出物体之间的边界线,画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积。深度线索的元应用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以及方位等因素,形成二维半的草图。然后再利用物体之间的关系建构三维草图。

  (三)情绪反应过程的研究。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括反应和依赖两个过程。包装要把产品的形态表现出来,产品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精美的包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所以在设计中,包装图案醒目是相当重要的,其中文字部分也必须要突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能够瞬间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好感。

  消费者是一个综合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审美品位、消费特点等都不一样,所以在设计包装中要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迎合大多数消费者心理需求。包装的色彩、造型、图案、材质是包装设计的关键。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离不开包装的过程,包装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设计心理学,是做好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的关键,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魏力敏,戴珊珊.论设计心理学在快速消费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xx(07).

  [2]余建荣,韩春霞.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xx(07).

【产品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产品设计论文07-11

产品设计论文15篇(必备)07-11

产品设计论文(优秀15篇)07-11

产品设计实习心得08-03

产品设计合同01-13

产品设计质量分析报告10-25

产品设计心得体会05-09

产品设计绘图个人简历08-01

产品设计员面试问题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