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
1清明
黄庭坚〔宋代〕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2牧童诗
黄庭坚〔宋代〕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3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宋代〕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一路伴随着我。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
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4、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谗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8、烽火连三月,家收抵万金。(杜甫《春望》)
9、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威不能屈。(《孟子》)
1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16、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三国演义》)
1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1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陆游)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1、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冯梦龙《醒世恒言》)
2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2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汉书》)
2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句)
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30、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晋书》)
3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2、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水浒传》)
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苏轼《冬景》)
3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3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9、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0、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元曲选》)
41、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42、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王代史伶官传序》)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
47、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4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
50、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
5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5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5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4、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
5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6、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元曲选》)
5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9、将在外,君命(主令)有所不受。(《史记》)
60、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冯梦龙《古今小说》)
6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3、今两虎两斗,其势不俱生。(《史记》)
6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永《雨霖铃》)
65、金猴奋志千钧棒,玉宇澄青万里埃。(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66、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卖柑者言》)
6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鳞)
68、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傅玄《太子少傅箴》)
6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70、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元曲选》)
7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72、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
7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6、鞠躯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77、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
7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80、君子之交谈若水,小人之次甘若醴。(《庄子》)
8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2、君子喻于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小人喻于利。(《论语》)
8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
8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
8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8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87、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论语》)
88、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中国俗语》)
8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9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9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史记》)
9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94、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水浒传》)
9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珠《寓意》)
96、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刘开《孟涂文集》)
9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9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99、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吕氏春秋》)
100、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
1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宋代〕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站在南楼上倚着栏杆向四周望去,只见山光、水色连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2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宋代〕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02-21
中考必考古诗词06-13
中考必背古诗词06-29
中考必背的古诗词10-22
中考古诗词赏析04-23
初中语文古诗词暑期训练题10-18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精选100首)05-10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08-27
中考常考古诗词名句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