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孟子》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06 12:33:16 少烁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5篇)

  《孟子》读书笔记 篇1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孟子》读书笔记 篇2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是孟子借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殷商可以借鉴的教训并不远,就是前一代的夏朝(夏桀)。这是《孟子》一书里《离娄(上)》中孟子针对君王治理国家要效法先王的仁义之道,将仁爱之心与法度结合起来的施政理念的论述。

  孟子先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及“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强调了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要效法尧舜之道,要以此为榜样,否则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这突出地表现了孟子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来告诫统治者不可“有违王道”,并借孺子之歌(童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清澈的沧浪水洗我的帽缨,浑浊的沧浪水洗我的双脚)以及孔子对此的评论: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学生们听好了!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双脚,这是水本身所决定的)孟子由此发出感叹:“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采用了先疑后决的方法,首先提出了问题引起警觉,接着又引用具有对偶句的`童谣,通过沧浪之水的清浊对比,说明人被尊崇或被轻贱皆是由其本身的善恶造成的,从而引申说明了人的荣辱,家庭的祸福,国家的存亡都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殷鉴不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被流传下来并广泛的使用。但深悉其原意及出处,对我们了解孟子思想及其“仁爱”,“王道”的理念是十分有益的。

  《孟子》读书笔记 篇3

  孟子为了实现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国,游说于各诸侯之间。然而,孟子的游说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一点作用。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而在战国更是如此。即使这样,孟子还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够为天下苍生谋求哪怕只是一国以内的和平。而前往了被秦国所打败,亟需重振国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见面梁惠王就说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对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国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怎样的利才是利吾国。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义”实于天下,将使天下皆幸矣。这种利不是小利,不是个人之利,而是以百姓为优,以天下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帮助自己重获土地,重新获得昔有的声誉与威望,这种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这只是蝇头小利,只是为了梁惠王一个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来孟子又有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所以,司马迁说:“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这样的一个庸人而已,却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个魏国百姓。只是,这样的希望最终也成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不讲私利,不讲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义,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义。这样的坚持,使得孟子没有能够像驺衍等人一样取的生前的光辉,但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孟子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始,曾有好友壶遂问他:孔子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问他为什么要做《史记》,当时,司马迁说明了两个理由:一为刺讥,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意识,辨明是非,决断疑惑,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治国者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他时时警觉,把握前进的方向。二则是颂扬。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被迫施以宫刑。智者修身,仁者爱施,忠义之士好施舍,忍受耻辱必须勇于决断,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祸之大者莫过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极莫过于伤心,行为的丑陋莫过于侮辱祖先,耻辱之极莫过于宫刑。

  而司马迁就接受了这样的耻辱,是一死了之还是忍辱偷生?司马迁选择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说过的“利”。对于司马迁而言,自己一死确实可以解脱这种在世的耻辱和痛苦,但是,那样既不能完成《史记》的重任,也会被认为是求生乏术,罪大恶极,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来,那么《史记》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参照的只言片语,为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后来的贤臣义士提供一点依据,为百姓创造一点福祉。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这样的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孟子与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映证的。

  《孟子》读书笔记 篇4

  前几天,我们学完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打仗时,好天气不如地形,好地形不如人民团结。所以攻心为上,招揽民心。

  孟子是儒家学派大师,名轲,字子舆,人称“亚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施仁政,讲王道。三国时期的刘备就做到了这一点,打仗时,所到之处毫发无伤,民心所向,最后也是入主西川称帝,就连临死时还念念不忘“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说明刘备是个仁政的好主公。

  现在,我们也要学会宽容用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应该也算是攻心吧!你可以不与人做朋友,但你不可以与人为敌,扩充人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孟子》读书笔记 篇5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 篇6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原出处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公都子同孟子讨论辩论问题时孟子有感而发所阐述的天下治乱之思想:“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世风日下,道义衰微,荒谬的学说,暴虐的行为又兴风作浪,臣杀君,子杀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孔子深为忧虑,编写了《春秋》一书。《春秋》这部书,是有关天子的事情,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人是通过《春秋》,但指责我的人也是因为这部《春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指肯定、赞扬和指责、非难均是因为做了同样的事,但因为人们看法评价各异,所得的结论自然不同。所谓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学生公都子认为老师孟子喜欢辩论,孟子说不是自己喜好辩论,只不过是迫不得已的'时候挺身而出罢了。他综合了古今历史,作了概括性论断,即“一治一乱”。孟子认为尧舜时代与自然的斗争是第一阶段;武王伐纣与暴君的斗争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春秋》矫正伦理纲常是第三阶段;孟子自己力辟邪说对抗时代逆流思潮,弘扬儒家学说是第四阶段,即便是古之圣贤复活再生,也不会否定他的看法。“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辟,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我忧惧异端邪说,捍卫圣贤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驳斥错误言论,使荒谬的学说不能抬头。谬论出于心中,就会危害政事;危害政事,就对国家构成危险,即使圣人再出现,也不会否定我的话)孟子一贯坚持并坚信自己的主张,认为孔子著《春秋》在当时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是守卫圣贤之道的中流砥柱,自己只是承袭了孔子的思想衣钵,一以贯之。

  只要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认定的事情,就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至于功过是非,留待后人去评价。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孟子》读书笔记 篇7

  孟子:民本思想的先驱者。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孟”思想后来也成为中国封建思想的主流。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学说。“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出这样的政治理想,根源于他的民本思想。随着奴隶制的逐渐瓦解,人的价值提高,战国时期人的力量更充分地显示出来,统治者也不得不重视百姓的力量,于是重民思想发展起来了。孟子更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暴君可诛的.主张,还指责了暴政之下严重的阶级对立:“庖有肥肉,厮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有合理的民主因素。但他的思想依然是剥削阶级的,他虽然看到了社会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但他以社会分工为理由来论证社会上剥削制度的合理性。

  孟子提倡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论,他的性善论是道德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他提出要找回善心,就要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这便是孟子的认识论,这种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它的进步性是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西周以来传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天命观作主观主义的改造。

  《孟子》读书笔记 篇8

  前些日子,在看《孟子》的时候,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论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为:道就在附近却去远处找寻,事情可以简单的办好却去寻找复杂的方法。人人都亲敬亲人、长辈,自然实现天下道德教化的目标。)

  看了之后不由想起今年我们学校的两件事情:一个是引起广泛争议的“采血事件”,某博士研究生被指责为了课题研究,不顾实习生的不满,自己动手给一个自己带的实习生采血10ml,据说造成后者胳膊针孔处红肿、淤血;另一个是被捅上了媒体,又被校方坚决指为捏造的“粽子事件”,即镇江校区某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探望他,该生嫌其母穿着实在太寒酸而不愿领其入校,甚至连千里迢迢带来的家制粽子也拒绝收下而跑开。

  当然,这两则事件的内情,我没有把握说了解得很清楚,也不愿意再探讨当事人的是非,只是想借着这两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思索一下,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否真的像孟子所言,是“道在迩而求诸远”,方法缺乏效率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从进入小学开始,都在接受关于道德的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服务于人民,等等;同样,这些概念也伴随着我的几乎整个求学过程,直到硕士毕业。在这些高尚的光环之下,却有许多很简单的也很基本的道德标准被有意无意的边缘化了: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好学上进、珍惜名誉等等。自然,这些观点比不上前面提到的那些概念光彩,甚至多了一点自私的色彩,好像眼睛只盯着自己和自己的小圈子一样,胸襟不够博大,情操不够高尚。

  然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德的培养也不能建成空中楼阁。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就有了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白了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还必须努力让自己的亲人也过得幸福;有了家庭责任感,也就是有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反观时下的许多社会问题,恰恰就出于家庭责任感的缺失,随便打开哪天的报纸看看,总能很容易找到遗弃家庭成员、拒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背离婚姻契约而发生婚外恋情等家庭问题的报导,倘若人人都知道“亲其亲,长其长”,这些问题也许就不会如此泛滥。

  再说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仁义”二字,宽厚、仁慈的对待他人,不欺凌、不使坏、不拆台,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的利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要能做到,我们的周围能够少多少麻烦事,每个人的幸福感相信也能增进不少。

  至于好学上进、珍惜名誉,个人认为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正因为有了求上进的心,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才有了努力提高自己能力与道德的动力,所谓“君子恶居下流”,有追求的人才会有希望,无论身处何处都不忘记自己的操守,看重尊严与荣誉,这才不会虚度年华,也不会见利忘义,不会把誓言当作空气。

  实际上,以上这些基本的道德原则,也非常容易的被推延和提升,比如懂得了孝亲与尊长,也就不难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懂得了与朋友交往之道,也就能推广到与身边的所有人和睦相处。再者,每个人都追求自身的生活与道德水准的提升,自然也就有了整个群体的发展。

  回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不难看出,道德追求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浩瀚的文化典籍来阐发这些道德目标。比如开头提到的《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等等国学经典,无不是在以“仁义”为终极目标,无不是把“止于至善”作为标准。这些丰富的道德范式,正是今人道德教育的良好参考。自然,国学中的许多观念,比如“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之类昏话,不再适应今天的环境,理当摒弃;而大多数观念,对今日依然具备指导意义,没有理由置之不理。

  《孟子》读书笔记 篇9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读书笔记 篇10

  今日我读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我顿感心门大开。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孟子认为,说话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守信,行为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有始有终,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义所在来引领自己的言行。大义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这段时间有时候为这个事情烦恼,因为我前段时间被一个朋友说我不信守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事半途而废。我先不管他说的有理无理。但是我觉得自己这方面确实不够好,有时候,会做一些让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应该从我做事的目的开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义的,一定会信守自己的承诺,把事情进行到底。而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后要是想做一个信守诺言,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定当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义上。

  有时候碰见别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或者半途而废的时候,那得看看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义。

  有时候我们经常像圣经里的法利赛人一样,用小义来标榜自己,“看见了没有,我都没有违反自己的`诺言。我做事都会坚持到底的。”我们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诺,坚持到底。试问我们所要求他人的承诺和事情都符合圣经上的教导吗?圣经上说,没有一个人是义人。耶稣来是给人带来拯救和自由。

  我今后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样遵守他们规矩的人都见鬼去吧。合乎圣经上的教导,我都会听从。

  我活着是为了荣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没有这么做,求神的怜悯我,为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孟子》读书笔记 篇11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孟子》读书笔记 篇12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此节有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人皆有不忍之心”, 这是孟子伦理学中"性善说"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也是由此推及的孟子王道爱民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石。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即来源于此。第二个观点是人有“四端”,即同情之心,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即。有了同情心才能将心比心,建立起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有了羞耻心,才会自觉的把自己的行为置于群体中比较,产生自我约束心理,才不会做出伤人害人的事情;有了谦让心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也才能自觉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有了是非心,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从善弃恶。由这两个观点可以看出,孟子是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的,由此才产生对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学说的进一步发挥。

  《孟子》读书笔记 篇13

  孟子还是在梁(魏)国失望了,原因很简单,梁惠王死后,梁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没有君王的样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么畏惧。这样一个“注定”成不了气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学说不可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离开梁国,去到试图励精图治的齐国。而齐国招贤纳才是出了名的,著名的稷下学宫就设在齐国,学术气氛之浓厚,贤人名士之多,孟子想着应该能在齐国有所作为。不过,由此却看到儒学的“造反”理论显然是一个缺失,或者说,儒学是讲究实用,试图在目前能拥有的资源上进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乱秩序再进行重建。在儒学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数是个体修养上的自我超越,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忧君忧民,却没有想着改变现有的资源进行重建,所以当遇到 明君就积极入世,遇到昏君则退隐山林,独享琴棋书画之乐。

  此1.7章开始,主要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1.7章的对话比较长,说的当然还是仁政王道。齐宣王心中想的是称霸,所以和孟子谈话一开始就问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孟子把齐宣王装了进来,后面的话题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逻辑展开。孟子说了齐宣王由于不忍心看牛将死而哆嗦的样子,而把用于衅钟的牛换成了羊,这个事情估计齐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齐宣王的做法,说有了这种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过,孟子话锋一转,批评齐宣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也就是对禽兽有仁慈之心,但是却不能爱抚百姓体现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提到就接着讲。孟子对此的态度是“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论证主要在“四端”说中,说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和不忍之心,这种恐惧和不忍之心来自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环境附加的。不忍心,在于将心比心,是看到他人处于困境、身处磨难而产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齐宣王为什么“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个人来说,对禽兽仁慈而对他人仇视,即使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即使在我们个人身上也会有存在的痕迹。当外出旅游,半路遇上大风雨,急需找个地方来避雨,那么最能帮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红砖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却不一定能热情相引,说不定还闭门相拒。如果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为什么同样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了物质障碍,这种物质障碍以财富为代表,从而遮蔽着自己的本性,可以说,财富多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权力高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所以,齐宣王能够对禽兽仁慈,那是因为禽兽不会艳羡他的财富和权力,更不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谋取他的财富和权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范,能出于“本性”地仁慈一下,设想,在宫殿上要杀的是一个试图谋反他的人,齐宣王极有可能乐于看到这个犯人被处死——尽管犯人如何地恐惧哆嗦甚于牛。人是动物的敌人,但动物并不是人的敌人,人的敌人是人。动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过,人把这种自保性夸张成了占有,外在成了财富,已经超越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积的`财富保管好,必然出现防范之心,即使是所谓夜不闭户的盛世,不闭户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么,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就不去追求财富?人人贫而相乐?显然不能这样认识,财富的追求是人的社会性使然,拥有财富也就能够作为一种存储而利于自己、家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能够获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客观上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是应该倡导的,也是社会制度认可和保障的。被财富和权力遮蔽的“不忍心”如何才能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借用孟子说的一个字:“功”。功,功德,虽与佛家所说的功德不同,但类似,即都能够用自己所长、所有对他人进行帮助,这种帮助不是让自己倾家荡产地去做(当然这样做值得钦佩但不值得推广),而是在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去关心帮助他人,而自己拥有的财富越多、权力越大,那么能够帮助的范围和程度就越大,例如一些大商人对学校的捐助、对贫困学生的帮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这样把财富获取和功德相联系,从而把自己的不忍之心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能“富润屋”,也能“德润身”,达到完美境地。

  人皆有不忍之心,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同情,需要相互帮助,这种不忍心推广开来,才能恩及自身,功及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而不紧张。

  《孟子》读书笔记 篇14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读《孟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辩才及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结合。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畅达,气势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过这一比喻,孟子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倡礼乐和爱民的理念,而且让我深刻领教了他论辩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孟子》读书笔记 篇15

  晚上,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读了起来,书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时候读书和学习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主要的内容是:孟子很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一名有学问的人,可是孟子总爱贪玩,没有拿出足够的毅力去读书,更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断了。孟母伤心的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匹断了的布一样,成为废物。”孟子恍然大悟,后来便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大学者。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说得对,学习就像织布,一丝丝织成寸寸,一寸寸积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断,成为了废物。读书学习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决心,拿出坚定的毅力,不断地学习积累,就不会随随便便地成功,这样,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废了,而且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从一年级学起,到了三年级,我也有过这一类的事,因为贪玩,所以学习成绩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级,学习下降了,回想起来,感到惭愧,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 篇16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传说,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传说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传说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传说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传说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传说,这个故事传说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传说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这个故事传说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读书笔记 篇17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平。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 篇18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 篇19

  南怀瑾先生的观点非常独到,没读他的书之前,已经久闻大名,今天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他的大作,发现确实名不虚传,他写的《孟子旁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孟子》本身比较枯燥,但南怀瑾先生能够像拉家常一样,根据史学大家马迁写的孟子列传,找出司马迁读孟子态度的蛛丝马迹,非常让人佩服。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提出了孟子的政治思想的要点,主张传统文化的王道精神,既不愿讲当时侵略吞并的不义之战,也不愿只讲霸术,所以和梁惠王无法谈拢,这是王道与霸业、圣贤与英雄分野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魏世家的记载中,司马迁又把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比较详细的埋伏在其中有关梁惠王的一段记述里。通过这段文字,大家可以慢慢去寻找、去体会,司马迁对孟子的态度,梁惠王当时心情非常恶劣,处境也很尴尬,他问孟子将如何为魏国谋利,孟子非常可爱,讲了一堆的大道理,告诉梁惠王不要过于注重利益,做领导的这么重视利益,那些高级官僚卿大夫们,也就只顾自己的利益,等而下之,所有国民,也就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样上下争利,你的国家就太危险了。作为一个领导人,只要提倡仁义的基本精神就好,何必讲究什么利呢。

  话虽这么说,梁惠王此时已经到了百病丛生、垂死挣扎的危险境地,孟子这颠扑不破的千古真理仁义药方,解不了近渴,难怪梁惠王听不进去。司马迁没有说谁对谁错,但他一句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却巧妙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孟子先生的主张不被梁惠王接纳还是有些遗憾的。

  宋神宗是否算个明君,姑且不谈,就说他为司马光的史书提名《资治通鉴》,我觉得他就就不是个昏君。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它能照见我们的不足,给我们足够的警醒,统治者借以施行仁政不暴行,老百姓借以明哲保身心放宽。记得有个历史老师说过“真正懂历史的人都是绝对聪明的人。”此话不假。人性是永恒的,千百年的历史,事件繁杂让人眼花缭乱,剥茧抽丝蓦然回首,原来真相就在历史中。

  《孟子》读书笔记 篇20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孟子》读书笔记 篇21

  寒假里,我读了《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读了这句,使我知道梁惠王是个贪图利益的人。然后孟子对梁惠王说,如果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争利益的话,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仁义的心,国家就会太平、慢慢地强盛起来。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我理解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有一颗仁义的心,有了仁慈和道义,心中充满关爱和礼让,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大家都团结了。只要团结国家就可以强盛。这让我想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只要人人都讲仁慈和道义,不争夺利益,处处关心、礼让他人,那么家庭一定会很温馨,同学之间关系也会很融洽。

  读《孟子》这本书不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文言文很难懂,但我会努力读下去。

  《孟子》读书笔记 篇22

  暑假期间,我读了《孟子》一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人对生活的理解。

  《孟子》告诉我们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说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对它的理解是:人生中,敢于选择,才有机会。

  在选择机会的那一瞬间,不同的决断,就会有天壤之别的结果。

  就拿自然界的植物来说。新疆的白杨,果断的选择了荒土,保卫家园,它失去了婆娑的姿态,却换来了笔直的干。它成了人类的保卫者,正直,质朴的象征。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沙漠里生长的仙人球,它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可它能够茁壮成长,点缀荒凉的沙漠,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不仅是植物,动物也是如此。鸟儿关在笼子里,盘子里装满了新鲜的鸟食,而鸟儿却放弃了这一切,站中笼口,张开了有点笨拙的翅膀,坚定的.选择了蓝天与自由。

  连那些动、植物都能做到的事,难道人类做不到吗?做得到,因为世间万物给予我们是同等的机会,在机会面前,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那选择瞬间,会成为生命的起点,成功的关键。鸟儿因选择蓝天而自由,白杨因选择荒土而得到称赞,仙人球因选择沙漠而辉煌。

  在生活中,种种机会等待我们去选择,我们要敢于选择机会,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让生命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够完善自己。选择困厄的环境,善于去点缀,终究是快乐的。

  我愿成为仙人球、白杨,更愿做那只展翅翱翔蓝天的勇敢的鸟儿。

  《孟子》读书笔记 篇23

  暑假里,我读了《穷人》这篇文章,很受感动,主人公桑那一家家境贫寒,她和丈夫靠捕鱼维持包括四个孩子在内的艰苦生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她突然发现女邻居因穷困过度而死,只留下两个孤儿时,经过一番思考,她将那两个孩子抱回了家,而她的丈夫——一位憨厚、淳朴的渔夫也与她不谋而和,决定共同抚养这两个孩子。

  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心是善良的,是美好的,这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在当今这个富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一切往“钱”看,这些人是生活富裕,心灵贫穷。作为一名小学生,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不仅要生活富裕,更要心灵富裕。不仅要使自己心灵富裕,更要使人们的心灵都富裕起来。

  今年暑假,我来到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那儿。一天,我和妈妈一起买菜回来,在一个十字路口,遇到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不知怎么的摔倒在地,看表情老奶奶摔的不轻,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过往的行人,有的驻足观看犹豫了片刻,便溜走了,有的在谈论着,老人为什么会摔在这儿——我和妈妈急忙走过去,慢慢的扶起了老人,询问老人的电话,联系了她的家人。这时,旁边有人急忙阻拦说:“老人扶不起,电视上经常播放这些事件。”“是呀,是呀,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周围的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和妈妈没有理会,不一会儿,老奶奶的家人来了,千言万语的感谢,并没有如人们所说的“扶不起”。人们给予我们赞许的目光。我们也给大都市里的富裕人们竖起了榜样。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爸爸妈妈在此打工,物质上,我们是贫穷的,但在心灵上,我们是善良的,美好的,我们更要把这美好的精神发扬光大。

  《孟子》读书笔记 篇24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是《孟子》中《公孙丑(下)》篇里的一句话。其意是说君上总喜欢任用听话的人(接受自己的教导),而不喜欢以能教导自己的人为臣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往往喜欢听奉承的话、谄媚的话,一般的臣子总想讨君上的喜欢,一味的趋奉迎合,上边说的一切的是对的,而君上也往往喜欢听话不违逆自己意图的下级,上下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和谐”君臣关系。但那些有思想,有本事,敢担当,有责任的臣子往往有忤逆君上的行为,坚持“仁”的道义与主张,对君王劝导、规诫,披肝沥胆,为了国家社稷可谓大公无私,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导致得罪了上级与许多同僚或小人,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这种现象,历史上屡见不鲜。因此,敢给领导“上课”,敢于得罪人,有思想,有见地,有棱角的`干部不应被疏远、被遗忘,而应加以培养使用,使其更有作为,更有担当。一句话,太平官太多太好当,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太少也太难当,惟其如此,孟子的“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才显得犹有警示作用。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的一句话。是孟子同滕文公对话讲仁道时所论述的一个观点。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况是,有固定职业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荡不羁,胡作非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去惩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哪里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爱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谨慎从事,节省开支,尊重百姓,对社会取之有度,不能贪财。阳虎说过:‘要财富就不能仁爱,要仁爱就发不了财‘。”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百姓,二是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针对百姓是讲要有自己的事业,有固定的收入,爱岗敬业,生财有道。如果没有固定的职业与收入,则形同市井游民,无业盲流的无道德、无操守、无底线之人,邪恶异端之事往往发生在这类人身上,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统治者的无能。仅仅惩罚而不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不是贤明的君王所为,也不是有道的王国;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而言,是告诫他们要体谅民生,体察民情,鼓励有恒产者置业生产,服务社会,引导无恒产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不要好逸恶劳,要勤劳致富,安居乐业。同时统治者不要对民众索取无度,要多听取老百姓意见,倾听民间疾苦,做一个廉洁清明的人。鲁国大夫阳虎曾说过:’想发财就不能有仁爱,想仁爱就不要想发财‘。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当干部别想发财,想发财别来当干部。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于我们当下很有借鉴意义。

  《孟子》一书中《梁惠王(下)》篇里有孟子与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对话,通篇论述孟子的“仁义”、“王道”思想,运用大量的典故比喻来劝诫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统一,倡导“仁者无敌”。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挟太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等一系列的类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叹:“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进而认可孟子“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这样的做法去满足所想达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树上去捉鱼,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方法与目标大相径庭,相差甚远,越是努力,离目标越是背道而驰。孟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与类比,说明一个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国家,也有美好的愿景与目标设计,但方法手段都太过功利,没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义”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与目标诉求反而相反的尴尬局面,且孟子又进一步指出:“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告诫君王爬到树上去捉鱼,虽不得鱼,却无祸害,但君王以这样的做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处心积虑,劳民伤财,不但达不到目标,反而会引祸上身,提醒统治者要以正确的手段来达到正确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但在此他又特别提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也即没有恒产而有恒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这类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会使士大夫都来归附,进而百姓们都来归附。那样王国就会兴旺发达,民众就会安居乐业,君王也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我们现在发展经济也好,改善民生也罢,政策与措施都要接地气,可操作。特别是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更要实事求是,不可为单纯的完成任务而不讲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来时去路,同样也指我们践行初心的方式方法。总之,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行为也只能是缘木求鱼,距初心越来越远。

  《孟子》读书笔记 篇25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子》读书笔记 篇26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经典巨著,系统的为我们阐述了治国之道和孟子思想。与孔子相比,《孟子》对中华儒家思想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完善,是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每次读《孟子》,都会有洗涤心灵的感觉。

  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仅仅是传承,而且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善和解释。“仁”本来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理论基础来解释,孟子修缮了理论基础,弥补了不足。对于“仁”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的本能。他认为这是人与身俱来的人性,这是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善一直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做的坏事,这是私欲对于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对于“人本善”的提出无疑是对“仁爱”的最好解释,这也是对后人道德修养方面最大的.启发。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内容,孟子认为个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对于教育来说,更显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个人对于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升华。一个人要有好的修养,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学习,反复思考和反思,这样才会有进步。对于反思,也就是孔子《论语》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宋明理学家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是孟子在政治主张上一个缩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君王个人德行的重要性,这是才是仁政的基础。君王对待子民就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子女对于父母也要顺从。当然,在那个时代,这些先进的理念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孟子没有考虑到封建阶级制度的根深蒂固,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空谈”。但是这些政治主张的提出也从侧面体现了孟子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梦珂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读《孟子》,就是学做人、为政。这是两千年多来《孟子》一直深受我们喜爱的原因。

  《孟子》读书笔记 篇27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xx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xx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孟子》读书笔记 篇28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

  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

  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

  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

  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

  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

  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

  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

  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

  《孟子》读书笔记 篇29

  为响应学校传承经典、朗读经典的号召,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起了《孟子》。在这之前只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知道母子很会教育孩子,对孟子却知道的甚少。后来通过诵读《孟子》,才发现孟子的高明之处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一、《孟子》成书的原因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仅次于圣人孔子的“亚圣”。孟子传承了孔子的衣钵,他是发展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孟子44岁的时候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历宋、滕、魏、齐、梁诸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教期间,被尊为卿,得享相当于上大夫的俸禄,作为著名大师,孟子有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于诸侯之间,其车乘之多,随从之众,已大大超过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规模。虽然孟子得到各国君主礼遇,但其主张终不为当权者所用,始终未被重用。孟子将不能施展抱负的原因归于天命。他嘅叹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孟子·公孙丑下》)(译文:每五百年必定有圣明的君主兴起,这之间必定有称名于世的贤人出现。从周期以来,已经有七百多年了。按年头来说已经超过了;按当前形势来说,也该有圣贤出现了。老天大概还不想使天下太平。)在经过多年徒劳的周游之后,孟子62岁结束周游生活。孟子于是退而著述,与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同撰述了《孟子》一书。《史记》中说”偶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古代士人必须学习的“四书”之一,是儒家学派非常重要的文献经典,《孟子》共有34685个字。

  二、孟子是一个善辩的人,是个语言大师

  孟子能够顺利地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很充分地表达出来,很准确,不枯燥,甚至充满了幽默。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善于使用排比句,如:“为肥甘不足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彩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与前与?”又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文中这样的排比句还有很多,读起来洋洋洒洒,有酣畅淋漓的之感。这种读书的.快感只有亲自读了才能体会的到,就像甘美的食物只有亲口尝一尝才知道,就像美丽的风景只有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才能感受的到一样。

  孟子还善于使用类比,如“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话语很有文采,显示了他渊博的学问,敏捷的思维。孟子的话语中充满了正义感,显示了他一颗爱民如子的心,实在是让我佩服不已。如果我们当老师讲课也能这么有思想、有文采,那课堂该有多么生动有趣啊!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这么有思想、有文采,那作文水平该是何等的高啊!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讲仁,指的是人的道德良知,而孟子把仁拓展到了实际的政治中,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王道”。孟子“仁政”的立足点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战乱时代,孟子重视普通百姓的生存权利,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取于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张。他认为先使人民有产业,然后再以“礼仪”来教导人民。要实现仁政,重要的是统治者能够以仁治国。以仁爱之心施政,才是仁政,这样才能使民众归附,也就拥有了天下。才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理想社会。

  孟子的主张在今天的中国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国家领导人采取多种政策给老百姓谋福祉。如工人有退休工资;给残疾、重病、贫困的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给补助;现在农民种粮食作物不仅不收税还给一些补贴;无子女的老人住进敬老院衣食无忧;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针对贫穷、低保家庭、孤儿学校给提供一定数额的营养午餐费用.......

  四、孟子的性本善思想

  孟子主张人对自身良知的发掘,肯定人性之善。他在《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至大至刚”“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内心充实,道德完满的精神状态。也只有不断地完善,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五、《孟子》中有趣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讽刺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的人。《五十步笑百步》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同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墦间乞食》讽刺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攘鸡者》讽刺那些不愿及时地改正错误,而挖空心思地为自己的错误辩护的人。《校人烹鱼》寓意:用花言巧语编造的谎言,常常使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上当。但如果能够认真地做实际调查,那么骗人的伎俩就无法施展了!《学奕》告诫我们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楚人学齐语》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学习语言是这样,培养品德也是这样。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好的精神养料,抵制消极的影响。

  六、诵读《孟子》积累成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很多,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经沧海难为水、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以为是、茅塞顿开、当务之急、与民同乐、心悦诚服、与人为善、好为人师、好勇斗狠、洁身自好、乱臣贼子、救民水火、箪食壶酒、金声玉振、杯水车薪、始作俑者、独善其身、天下无敌、为富不仁、出类拔萃、事半功倍、揠苗助长、此一时彼一时、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明察秋毫、出尔反尔、赤子之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七、《孟子》中的激励性语言

  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常用孟子的这段话来激励自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次读这铿锵有力的警句都让我头脑清醒,使我浑身充满力量。感谢古圣先贤的智慧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总之,通过诵读《孟子》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经典不厌不回读,每读一遍就会增加一分对《孟子》的理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常读《孟子》,以孟子为榜样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一些贡献。

  《孟子》读书笔记 篇30

  最近几天有些浮躁,感觉心神不宁。或许是过年前巨大的能量场感染了我,或许是自己太过于敏感,身体的疲惫不觉涌上来。今天发现,工作了要保持每天的阅读,身体锻炼,整理,这三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人会有惰性,会有情绪,会喜欢“吃喝玩乐”一切不动脑的东西,这也是天性使然。

  阅读《孟子》,这段时间是看不下去的,归结原因是心绪不宁,工作了的我特别容易受到周围能量场的影响,这两天一直都在购置年货,也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发现,读《孟子》实际上是在吸收来自国学文化的高频能量,《孟子》,久石让的音乐,优人神鼓的《托钵僧》,这些都是很纯粹的能量,每天站桩,每天听音乐,每天阅读,每天做这一件件小事来改善自己生命的状态,这些都是养人的宝物。每天下班后留出一段时间和他们相处,去感受他们一点一滴。今天站桩的时候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链接,我感觉到腹部的气在一点点往下沉,优人神鼓的音乐不断进入我的'身体,我通过身体不断抖动将身体的负能量和情绪排泄出去,完成了整个能量的循环。

  阅读《孟子》,我感受到孟子对世人的仁爱和精神境界。一个人的言语是他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我感受到这位智慧的老人对世间的仁爱。

  阅读《孟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在人世间为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屏障,让那些浊气远离在外,之前我一直不太懂得保护自己,也是自己傻傻地全然接受很多东西,这也让我受了很多伤害。

  现在我渐渐地为自己的内心构筑一个帐篷,好好保护自己的赤字之心,而立之年,立身后齐家。

  《孟子》读书笔记 篇31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做事的好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今天,我在我们所学的《经典诵读》里读了《孟子》。

  首先,我觉得《孟子》经典之处在于他有胆量说出来。比如:“惟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决之志,拔邪树正,高行历辞。”短短几句说明了孟子敢说敢当的气度。在《梁惠王》里,讲了孟子对国王的教导,使得国王暗自佩服“寡人愿安承教”。

  其次,我觉得孟子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比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一块五亩的'地,养的有蚕,种的有桑树,坚持下去,到五十岁的时候就有衣服穿了,因为蚕吃桑叶,蚕长大以后可以吐丝做衣服。其道理更深刻: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坚持不懈,那他一定是成功者!

  读《孟子》使我受益无穷。我也要像孟子一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 篇32

  《孟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体会颇多。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孟子对“仁”的重视。在第一章第一节,孟子初会梁惠王时,对王“曰利”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在第二节,我们便认识了周文王这个人物。他就是以“仁”来行王政的典范。《孟子》书中多次提到这位伟大的君主。他建台子,挖水池,老百姓都很乐意帮忙,在文王说不着急时,竟还愈加卖力,还将台称为“灵台”,将池称为“灵沼”。麋鹿鱼鳖都可以在其中快乐地生活。各国老百姓都愿意成为文王的子民,在其治理下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蛮横无理的昆夷,文王还可以放下架子,做到有礼有节,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所以,他深得民心,成为百姓“引领而望之”的君主。这才会有后来孟子的一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就是仁德的魅力,有仁则王。

  “仁”的力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论何时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民谋利的'君主和官员,永远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汉文帝在位时,躬行节俭,励精图治。采取了“薄税敛”、“省刑法”、“以德服人”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富裕,天下小康。焦裕禄为兰考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后成为官员们学习的优秀楷模,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

  “仁者爱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为政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将孟子主张的仁义藏于心间,处处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仁处事,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孟子的仁义主张在当时虽不得赏识,但是却能够经受漫长岁月的考验,我们现代人应深刻领悟,将其发扬光大。

  《孟子》读书笔记 篇33

  拿破仑曾说:“掌控自己的内心,比占领一座城池还要难”。

  生活中,看清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慧的'人。

  总有人会发出迷茫的疑问?为什么自己都三十好几岁的人了,依然没有自己的方向呢?

  因为,我们总是可以认知一切外在的事物,而无法看清距离自己最近的内心。

  当你无解时,不妨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理性地与他人优劣做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选择,认清自己,才能过好一生。

  《孟子》读书笔记 篇34

  读了孟子的《孟子》,我深深的被他博学而又仁爱的伟大胸襟所折服。以前就知道我们的古人很厉害,但是他却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比我所想的还要高出很多。现在让我来谈谈读了《孟子》之后的感想吧,主要是关于国家发展这一问题的。也希望你可以从孟子身上学到i一些于你有益的知识和精神。

  一直很喜欢孟子的'一段话:“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它的大概意思是说,因为老百姓快乐而感到快乐的(统治者),老百姓也会因为他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因为老百姓的忧愁而感到忧愁的,老百姓也会因为他的忧愁而忧愁。因为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也因为天下人的忧虑而忧虑,如果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因为这段文字,我联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当今社会。因为我们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制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定要保持着思想上的先进性,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方向,走群众路线。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而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努力协调和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解决一切阻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就譬如说,在最近的几年里,中国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宁愿国民受苦,也倾尽国力去支援一些国家,却没有得到友谊的事情让很多中国人很不满。在本国国情不容乐观的情况(中国的失、辍学儿童人数世界第一;九亿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社保)下,为何没有加大力度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反而寻求外在的好名声呢?就我个人而言,当然是觉得党和国家早日解决这些在百姓眼里、生活中是大问题,与人民大众直接相关的事件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最广大群众支持的决策才是最容易施行和收到成效的。我打心眼里不希望出现“政策的形成和施行吃力不讨好,还遭民怨”的事发生,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在今后的决策中可以更关注民生。

  《孟子》读书笔记 篇35

  一、关于心术,感觉颇是有意思的。

  无论外国中国,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推崇一个境界,这种境界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名字,按儒家孟子讲叫致良知,管子叫心术。英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况与精神病态有些类似,当然佛教也管这个叫禅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事物还是一种事物,用简明的语言来叙述,就是不受情绪所控制,因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决断的准确性,不论是高兴的情绪也好,还是悲伤的情绪也罢,亦或是恐惧的情绪,都会让你心中的天平不再平衡。用管子的话叫: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可以说清楚的描绘了当你的心动时情绪带给你的影响。孙子讲战术叫多方以误,总之就是用各种手段让你受情绪左右,从而判断失误,比方说唇亡齿寒的那个虢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安全)而没有看清形势,等人家打完回来就顺手就被灭了。诸葛亮用空城计也是利用的司马懿对他的畏惧之心,如果换做别人,司马懿早就破城了。那么就简单谈到这里,我更想谈的可能还是各方对此的认识与方法。

  国外发现世界上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的杏仁核(脑中掌控情绪的地方)天生不发达,即他们的天生就对情感不怎么感冒,他们因此而冷酷无情,镇静,专注,富有行动力(拖延症据分析就是因为对未知的未来感到害怕而产生),当然也许还富有冒险精神,因为没有了情绪他们的生活很无趣,种种这些加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坏男人。他们可以是执掌一方的CEO,也可能是沉着的外科主刀医生,也有可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连坏杀人凶手(他们感受不到杀人所带来的道德谴责),一切都要看他们对自我的把控。

  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天赋,他们天生就达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境界,他们不沉溺于过去,也不展望未来,他们只活在现在(他们很少会考虑后果)。听起来不错,但副作用也是相当的大,而且不是你想就能做的到的,这需要天赋。当然,凡人对比于天才也有自己的路子。

  首先可以说是佛教了,他们提倡以禅修的方式来达到这个境界,不断打坐修炼自己,让自己不为外物所动,可以说这种方法确实可行,有人就测试过修行高深的僧人,然后突然在他耳边响起爆炸声(当然会调控分贝大小),看他们的心率变化,结果确实也让人震惊,他们的心率居然一点变化都没有,就是说丝毫不受外界所影响,按那位僧人的话来说,就是他的'修行让他感觉这就是远处发生的事情一样。

  道家虽然没有什么禅修之类的说法,但跟佛教也差不多,即清心寡欲。佛说叫斩断七情六欲,忘却红尘烦恼。道家也说: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管子语,老子说的也差不多)。总之就是忘却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情感的来源。

  而对于儒家来说,我认为他们的积极入世是很难达到的,但孔子还是达到了“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很有意思了,想了想,还是从孟子那里得到了解释。孟子通篇思想就是致良知,大白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就不做,做自己心里想做的。感觉这种方式就是以原则来约束自己,以原则高于情绪,纵使再怎么情绪波动,也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久而久之,也就处之泰然。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懂,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孟子之后历史上能达到他这种境界的可谓凤毛麟角,因为一旦破坏原则就有了所谓的第一次,再二再三也就跟着来了,能守住本心的确实不多。凡人么,强调要达到圣人的境界确实是少,但向这方面看齐,仍会有很大好处,也许这番修为在以后你做决断时助你下出更现实和正确的决定。

  二、何为君子?

  想到儒家所说的君子,你的第一印像是什么?是满腹经纶的大学士还是能够圆滑处事,八面玲珑额人际高手?亦或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照他人的贴心暖男?各人的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君子,这没有什么问题,就像有人认为尧舜禹是圣人,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伪装的好的统治者而已,像什么尧幽囚,舜野死什么的,那个时代距离如此遥远,谁能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只能根据自己所希望的来定义,此所谓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人生。

  那么,儒家所认为的君子是怎样的?儒家认为真正的君子无关地位高低,无关学识多寡,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无关乎别人的看法,从不勉强自己做违背自己内心信念的事,便是真君子。这里孟子就提出了这么一个例子:曾子在鲁国讲学时,遇到了越国的人攻打过来,曾子闻询马上就跑路了,有的人就指责他不够仗义,有人便解释说:那是因为曾子在这里是客,客是被保护的对象,而不是参战的对象,而像是在卫国做官的子思便会说:如果我走了,谁来守城呢?这便是因为这是子思食俸禄的职责所在,这里其实就是有关儒家的这个观念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其位谋其职,不会越职去干涉其他的职务的事情。以此便可以知道儒家君子的出世样子了,他是不会做事迁就别人的,不会在乎别人的说法,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中所说的: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也许,说的就是儒家的君子吧。

  三、关于孟子的杂谈

  孟子的核心也就是致良知,但当应用到现实时,又会发现其变化无穷,这里就讲些体现吧。儒家做事,是以道义为准则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孔子说过的:言必信,行必果。(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想墨家就说这是知行合一,这里孔子这里的意思是说了就要遵守,做了就要有结果)那么你知道孔子后面还说了什么么?硁硁然小人哉!只不过这句话被朱熹所误导,以为是小人也可以做到,加上现在是一个经商时代,讲求信誉所以才会没有了后半句。没错,经商是要求有这一点,但做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明知自己错了,还坚守这个观念,一条路走到黑,就像你不小心说漏了点机密,有人问你,然后你就如实回答了,这不是"小人“是什么,你不会蒙骗他让他上当或误导他么?而孟子则诠释的更详细些: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就是说做到符合道义即可,不必强调都要有个结果。

  对于做事方面,孟子自己提出了一个经与权的概念。孟子在世时,有个人就问孟子这么一个问题:儒家倡导男女授受不亲,对吧?孟子说是。他就又问:假如你嫂嫂掉河里了你伸手救不救?孟子知道这是在下套,但也不会惧怕别人的质疑,他便说:见人不救无异于豺狼,而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嫂子掉水里而救是权变。那个人继续下套:那为什么你不出手救天下呢?孟子便回答:救天下要用道来救,不是伸手就能救的。这里可说就是孟子对于他刚刚的那句话最好的诠释了:做事以道义为先,以道义产生权变,而礼法为解决常规问题时使用了,如果道义与礼法冲突,先重道义,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后,孟子便又阐述了一个相似的观点: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这点可以说是对我影响颇深的一句话,这句话我认为可以有两个理解:第一句就是要干成一件事,就不要老想着干其他的事情,因为多而不专。第二个理解就是要有所畏惧,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了便会后患无穷,并且影响人在正道上的修行(与良心相违背的行动),只有当这些事都不会做时,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空间。而这里我想再提一个我在选修课上学到的一个胆商,在我看来,胆商就是知而无惧的体现,就是说你明明能感受到后果,风险,压力,但你还是能做出行动,或迅速做出决断。(相反的例子就是拖延症,这是种对未来压力逃避的体现)胆商越高,你便越能在压力下行动,这是一种敢于作为的表现。当然,要明白后果会对自己有利才作为才叫有胆商,如果说不计后果,那便可以说是没有不为与有为的差别,这叫做鲁莽,不叫胆商。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孟子》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孟子》读书笔记12-30

孟子二章 孟子思想 -孟子简介11-10

孟子的语录11-05

孟子的语录06-09

孟子的名言警句10-21

孟子的名言警句04-25

孟子感悟心得02-01

孔子孟子的名言05-16

孟子经典语录11-04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5篇)

  《孟子》读书笔记 篇1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孟子》读书笔记 篇2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是孟子借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殷商可以借鉴的教训并不远,就是前一代的夏朝(夏桀)。这是《孟子》一书里《离娄(上)》中孟子针对君王治理国家要效法先王的仁义之道,将仁爱之心与法度结合起来的施政理念的论述。

  孟子先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及“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强调了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要效法尧舜之道,要以此为榜样,否则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这突出地表现了孟子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来告诫统治者不可“有违王道”,并借孺子之歌(童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清澈的沧浪水洗我的帽缨,浑浊的沧浪水洗我的双脚)以及孔子对此的评论: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学生们听好了!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双脚,这是水本身所决定的)孟子由此发出感叹:“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采用了先疑后决的方法,首先提出了问题引起警觉,接着又引用具有对偶句的`童谣,通过沧浪之水的清浊对比,说明人被尊崇或被轻贱皆是由其本身的善恶造成的,从而引申说明了人的荣辱,家庭的祸福,国家的存亡都是自身原因造成的。

  “殷鉴不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被流传下来并广泛的使用。但深悉其原意及出处,对我们了解孟子思想及其“仁爱”,“王道”的理念是十分有益的。

  《孟子》读书笔记 篇3

  孟子为了实现他所信奉的“仁政”,奔波于各国,游说于各诸侯之间。然而,孟子的游说似乎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一点作用。孔子说,春秋无义战。而在战国更是如此。即使这样,孟子还是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够为天下苍生谋求哪怕只是一国以内的和平。而前往了被秦国所打败,亟需重振国威的魏。然而,第一次见面梁惠王就说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对于梁惠王而言,利吾国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他却不明白怎样的利才是利吾国。于是,就有了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在孟子眼中,以“仁义”实于天下,将使天下皆幸矣。这种利不是小利,不是个人之利,而是以百姓为优,以天下为先的大利。但在梁惠王眼中,如何帮助自己重获土地,重新获得昔有的声誉与威望,这种利才是他所要的利。但这只是蝇头小利,只是为了梁惠王一个人的一己之私的私利。所以,后来孟子又有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所以,司马迁说:“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孟子明知梁惠王只是这样的一个庸人而已,却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他,那么就可以有利于整个魏国百姓。只是,这样的希望最终也成为了泡影。

  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不讲私利,不讲小利,他所追求的是大义,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义。这样的坚持,使得孟子没有能够像驺衍等人一样取的生前的光辉,但这样的坚持也使得孟子为后世的人留下了可供学习的榜样。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始,曾有好友壶遂问他:孔子为什么要做《春秋》?意思即是问他为什么要做《史记》,当时,司马迁说明了两个理由:一为刺讥,即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批判意识,辨明是非,决断疑惑,增强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治国者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让他时时警觉,把握前进的方向。二则是颂扬。但是由于李陵事件,司马迁被迫施以宫刑。智者修身,仁者爱施,忠义之士好施舍,忍受耻辱必须勇于决断,行事在于立名。此五者,是君子立于世的根本。所以,祸之大者莫过于利欲熏心,悲痛之极莫过于伤心,行为的丑陋莫过于侮辱祖先,耻辱之极莫过于宫刑。

  而司马迁就接受了这样的耻辱,是一死了之还是忍辱偷生?司马迁选择了后者,原因,就是孟子所说过的“利”。对于司马迁而言,自己一死确实可以解脱这种在世的耻辱和痛苦,但是,那样既不能完成《史记》的重任,也会被认为是求生乏术,罪大恶极,不能自免才去死的。如果活下来,那么《史记》就可以完成,那么至少为后世后人留下可供学习参照的只言片语,为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后来的贤臣义士提供一点依据,为百姓创造一点福祉。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司马迁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

  这样的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孟子与司马迁的身上得到了映证的。

  《孟子》读书笔记 篇4

  前几天,我们学完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打仗时,好天气不如地形,好地形不如人民团结。所以攻心为上,招揽民心。

  孟子是儒家学派大师,名轲,字子舆,人称“亚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施仁政,讲王道。三国时期的刘备就做到了这一点,打仗时,所到之处毫发无伤,民心所向,最后也是入主西川称帝,就连临死时还念念不忘“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说明刘备是个仁政的好主公。

  现在,我们也要学会宽容用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应该也算是攻心吧!你可以不与人做朋友,但你不可以与人为敌,扩充人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孟子》读书笔记 篇5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

  《孟子》读书笔记 篇6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原出处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公都子同孟子讨论辩论问题时孟子有感而发所阐述的天下治乱之思想:“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世风日下,道义衰微,荒谬的学说,暴虐的行为又兴风作浪,臣杀君,子杀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孔子深为忧虑,编写了《春秋》一书。《春秋》这部书,是有关天子的事情,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人是通过《春秋》,但指责我的人也是因为这部《春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是指肯定、赞扬和指责、非难均是因为做了同样的事,但因为人们看法评价各异,所得的结论自然不同。所谓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学生公都子认为老师孟子喜欢辩论,孟子说不是自己喜好辩论,只不过是迫不得已的'时候挺身而出罢了。他综合了古今历史,作了概括性论断,即“一治一乱”。孟子认为尧舜时代与自然的斗争是第一阶段;武王伐纣与暴君的斗争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春秋》矫正伦理纲常是第三阶段;孟子自己力辟邪说对抗时代逆流思潮,弘扬儒家学说是第四阶段,即便是古之圣贤复活再生,也不会否定他的看法。“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辟,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我忧惧异端邪说,捍卫圣贤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驳斥错误言论,使荒谬的学说不能抬头。谬论出于心中,就会危害政事;危害政事,就对国家构成危险,即使圣人再出现,也不会否定我的话)孟子一贯坚持并坚信自己的主张,认为孔子著《春秋》在当时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作用。是守卫圣贤之道的中流砥柱,自己只是承袭了孔子的思想衣钵,一以贯之。

  只要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认定的事情,就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至于功过是非,留待后人去评价。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孟子》读书笔记 篇7

  孟子:民本思想的先驱者。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孟”思想后来也成为中国封建思想的主流。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学说。“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出这样的政治理想,根源于他的民本思想。随着奴隶制的逐渐瓦解,人的价值提高,战国时期人的力量更充分地显示出来,统治者也不得不重视百姓的力量,于是重民思想发展起来了。孟子更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暴君可诛的.主张,还指责了暴政之下严重的阶级对立:“庖有肥肉,厮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有合理的民主因素。但他的思想依然是剥削阶级的,他虽然看到了社会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但他以社会分工为理由来论证社会上剥削制度的合理性。

  孟子提倡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论,他的性善论是道德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他提出要找回善心,就要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这便是孟子的认识论,这种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它的进步性是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西周以来传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天命观作主观主义的改造。

  《孟子》读书笔记 篇8

  前些日子,在看《孟子》的时候,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论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意思为:道就在附近却去远处找寻,事情可以简单的办好却去寻找复杂的方法。人人都亲敬亲人、长辈,自然实现天下道德教化的目标。)

  看了之后不由想起今年我们学校的两件事情:一个是引起广泛争议的“采血事件”,某博士研究生被指责为了课题研究,不顾实习生的不满,自己动手给一个自己带的实习生采血10ml,据说造成后者胳膊针孔处红肿、淤血;另一个是被捅上了媒体,又被校方坚决指为捏造的“粽子事件”,即镇江校区某同学的家长来学校探望他,该生嫌其母穿着实在太寒酸而不愿领其入校,甚至连千里迢迢带来的家制粽子也拒绝收下而跑开。

  当然,这两则事件的内情,我没有把握说了解得很清楚,也不愿意再探讨当事人的是非,只是想借着这两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来思索一下,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否真的像孟子所言,是“道在迩而求诸远”,方法缺乏效率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从进入小学开始,都在接受关于道德的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服务于人民,等等;同样,这些概念也伴随着我的几乎整个求学过程,直到硕士毕业。在这些高尚的光环之下,却有许多很简单的也很基本的道德标准被有意无意的边缘化了: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好学上进、珍惜名誉等等。自然,这些观点比不上前面提到的那些概念光彩,甚至多了一点自私的色彩,好像眼睛只盯着自己和自己的小圈子一样,胸襟不够博大,情操不够高尚。

  然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德的培养也不能建成空中楼阁。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就有了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白了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还必须努力让自己的亲人也过得幸福;有了家庭责任感,也就是有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反观时下的许多社会问题,恰恰就出于家庭责任感的缺失,随便打开哪天的报纸看看,总能很容易找到遗弃家庭成员、拒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背离婚姻契约而发生婚外恋情等家庭问题的报导,倘若人人都知道“亲其亲,长其长”,这些问题也许就不会如此泛滥。

  再说珍惜友情、善待他人,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仁义”二字,宽厚、仁慈的对待他人,不欺凌、不使坏、不拆台,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的利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要能做到,我们的周围能够少多少麻烦事,每个人的幸福感相信也能增进不少。

  至于好学上进、珍惜名誉,个人认为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正因为有了求上进的心,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才有了努力提高自己能力与道德的动力,所谓“君子恶居下流”,有追求的人才会有希望,无论身处何处都不忘记自己的操守,看重尊严与荣誉,这才不会虚度年华,也不会见利忘义,不会把誓言当作空气。

  实际上,以上这些基本的道德原则,也非常容易的被推延和提升,比如懂得了孝亲与尊长,也就不难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懂得了与朋友交往之道,也就能推广到与身边的所有人和睦相处。再者,每个人都追求自身的生活与道德水准的提升,自然也就有了整个群体的发展。

  回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不难看出,道德追求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浩瀚的文化典籍来阐发这些道德目标。比如开头提到的《孟子》,以及《论语》、《中庸》、《大学》等等国学经典,无不是在以“仁义”为终极目标,无不是把“止于至善”作为标准。这些丰富的道德范式,正是今人道德教育的良好参考。自然,国学中的许多观念,比如“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之类昏话,不再适应今天的环境,理当摒弃;而大多数观念,对今日依然具备指导意义,没有理由置之不理。

  《孟子》读书笔记 篇9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读书笔记 篇10

  今日我读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我顿感心门大开。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孟子认为,说话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守信,行为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有始有终,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义所在来引领自己的言行。大义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这段时间有时候为这个事情烦恼,因为我前段时间被一个朋友说我不信守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事半途而废。我先不管他说的有理无理。但是我觉得自己这方面确实不够好,有时候,会做一些让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应该从我做事的目的开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义的,一定会信守自己的承诺,把事情进行到底。而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后要是想做一个信守诺言,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定当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义上。

  有时候碰见别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或者半途而废的时候,那得看看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义。

  有时候我们经常像圣经里的法利赛人一样,用小义来标榜自己,“看见了没有,我都没有违反自己的`诺言。我做事都会坚持到底的。”我们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诺,坚持到底。试问我们所要求他人的承诺和事情都符合圣经上的教导吗?圣经上说,没有一个人是义人。耶稣来是给人带来拯救和自由。

  我今后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样遵守他们规矩的人都见鬼去吧。合乎圣经上的教导,我都会听从。

  我活着是为了荣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没有这么做,求神的怜悯我,为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孟子》读书笔记 篇11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

  《孟子》读书笔记 篇12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此节有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人皆有不忍之心”, 这是孟子伦理学中"性善说"的心理学基础理论,也是由此推及的孟子王道爱民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石。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即来源于此。第二个观点是人有“四端”,即同情之心,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即。有了同情心才能将心比心,建立起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有了羞耻心,才会自觉的把自己的行为置于群体中比较,产生自我约束心理,才不会做出伤人害人的事情;有了谦让心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也才能自觉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有了是非心,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从善弃恶。由这两个观点可以看出,孟子是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的,由此才产生对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学说的进一步发挥。

  《孟子》读书笔记 篇13

  孟子还是在梁(魏)国失望了,原因很简单,梁惠王死后,梁襄王“忘之不似人君”,看上去没有君王的样子,走近了不感到有什么畏惧。这样一个“注定”成不了气候的君王,孟子的仁政学说不可能寄托在他的身上,所以,孟子离开梁国,去到试图励精图治的齐国。而齐国招贤纳才是出了名的,著名的稷下学宫就设在齐国,学术气氛之浓厚,贤人名士之多,孟子想着应该能在齐国有所作为。不过,由此却看到儒学的“造反”理论显然是一个缺失,或者说,儒学是讲究实用,试图在目前能拥有的资源上进行秩序安排,而不是首先打乱秩序再进行重建。在儒学中,超越的理想固然有,但多数是个体修养上的自我超越,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忧君忧民,却没有想着改变现有的资源进行重建,所以当遇到 明君就积极入世,遇到昏君则退隐山林,独享琴棋书画之乐。

  此1.7章开始,主要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1.7章的对话比较长,说的当然还是仁政王道。齐宣王心中想的是称霸,所以和孟子谈话一开始就问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也是向孟子表明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孟子把齐宣王装了进来,后面的话题都是按照孟子王道的逻辑展开。孟子说了齐宣王由于不忍心看牛将死而哆嗦的样子,而把用于衅钟的牛换成了羊,这个事情估计齐宣王也差不多忘了。孟子自然肯定齐宣王的做法,说有了这种不忍之心,就是具有仁慈的心,不过,孟子话锋一转,批评齐宣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也就是对禽兽有仁慈之心,但是却不能爱抚百姓体现功德。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既然提到就接着讲。孟子对此的态度是“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其论证主要在“四端”说中,说看到小孩掉入井中,人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和不忍之心,这种恐惧和不忍之心来自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环境附加的。不忍心,在于将心比心,是看到他人处于困境、身处磨难而产生的心理,感同身受。

  齐宣王为什么“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作为个人来说,对禽兽仁慈而对他人仇视,即使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即使在我们个人身上也会有存在的痕迹。当外出旅游,半路遇上大风雨,急需找个地方来避雨,那么最能帮助你的就是茅屋土房的主人,而到那些红砖壁瓦、深庭大院的人家,却不一定能热情相引,说不定还闭门相拒。如果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为什么同样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有了物质障碍,这种物质障碍以财富为代表,从而遮蔽着自己的本性,可以说,财富多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权力高一分,防范之心就长一分。所以,齐宣王能够对禽兽仁慈,那是因为禽兽不会艳羡他的财富和权力,更不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谋取他的财富和权力,因而他可以毫不加以防范,能出于“本性”地仁慈一下,设想,在宫殿上要杀的是一个试图谋反他的人,齐宣王极有可能乐于看到这个犯人被处死——尽管犯人如何地恐惧哆嗦甚于牛。人是动物的敌人,但动物并不是人的敌人,人的敌人是人。动物都有自保性,人也有自保性,只不过,人把这种自保性夸张成了占有,外在成了财富,已经超越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如何把自己累积的`财富保管好,必然出现防范之心,即使是所谓夜不闭户的盛世,不闭户的必然是普通人家。那么,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就不去追求财富?人人贫而相乐?显然不能这样认识,财富的追求是人的社会性使然,拥有财富也就能够作为一种存储而利于自己、家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能够获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客观上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是应该倡导的,也是社会制度认可和保障的。被财富和权力遮蔽的“不忍心”如何才能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借用孟子说的一个字:“功”。功,功德,虽与佛家所说的功德不同,但类似,即都能够用自己所长、所有对他人进行帮助,这种帮助不是让自己倾家荡产地去做(当然这样做值得钦佩但不值得推广),而是在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去关心帮助他人,而自己拥有的财富越多、权力越大,那么能够帮助的范围和程度就越大,例如一些大商人对学校的捐助、对贫困学生的帮助等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口碑,这样把财富获取和功德相联系,从而把自己的不忍之心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能“富润屋”,也能“德润身”,达到完美境地。

  人皆有不忍之心,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需要同情,需要相互帮助,这种不忍心推广开来,才能恩及自身,功及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和谐而不紧张。

  《孟子》读书笔记 篇14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读《孟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辩才及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结合。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畅达,气势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过这一比喻,孟子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倡礼乐和爱民的理念,而且让我深刻领教了他论辩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孟子》读书笔记 篇15

  晚上,我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名人故事》,读了起来,书中有一篇描述孟子小时候读书和学习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我对读书学习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主要的内容是:孟子很小时候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一名有学问的人,可是孟子总爱贪玩,没有拿出足够的毅力去读书,更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把一匹布剪断了。孟母伤心的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匹断了的布一样,成为废物。”孟子恍然大悟,后来便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大学者。

  读完这个小故事,我在想,孟母说得对,学习就像织布,一丝丝织成寸寸,一寸寸积累成一尺尺,一直到一匹匹,如果把它剪断,成为了废物。读书学习非一日之功,如果不下定决心,拿出坚定的毅力,不断地学习积累,就不会随随便便地成功,这样,不但以前的功夫白废了,而且长大了也不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从一年级学起,到了三年级,我也有过这一类的事,因为贪玩,所以学习成绩比以前低了,到了四年级,学习下降了,回想起来,感到惭愧,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 篇16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传说,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传说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传说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传说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传说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传说,这个故事传说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传说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这个故事传说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读书笔记 篇17

  能浅显让人听得懂而又意义深远的话,才是有用的话;能将简简单单的小事和要求自己先做好再去建议别人,推己及人,这才算真诚的建议。

  君子的操守,是从自己开始的。先自己做到,再建议别人。先修自身,再才能使天下平。人们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做不好却跑去要求别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满了杂草看不到放着不耕重,却天天跑别人田里去建议要怎么怎么除草!这是病,轻点叫“吃瓜群众”,严重的'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对自己没啥要求,对别人要求却很严格。这种人,多半是看了很多道理。表面看是明白和知道的很多,但这些道理全用在了对别人的要求上,自己却从来没行动过。我们如何真正的学到道理呢?不是简单的读书,简单的背,而是把自己理解到的道理日日不断的去做,自己做的过程,才是学习这道理的过程。

  王阳明说过: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结果。你以为自己知道了,却没有行动,那是因为你其实是并没真正明白,是假明白。自己不去做,只是读书,永远都不会知道。

  《孟子》读书笔记 篇18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 篇19

  南怀瑾先生的观点非常独到,没读他的书之前,已经久闻大名,今天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他的大作,发现确实名不虚传,他写的《孟子旁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孟子》本身比较枯燥,但南怀瑾先生能够像拉家常一样,根据史学大家马迁写的孟子列传,找出司马迁读孟子态度的蛛丝马迹,非常让人佩服。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提出了孟子的政治思想的要点,主张传统文化的王道精神,既不愿讲当时侵略吞并的不义之战,也不愿只讲霸术,所以和梁惠王无法谈拢,这是王道与霸业、圣贤与英雄分野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魏世家的记载中,司马迁又把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比较详细的埋伏在其中有关梁惠王的一段记述里。通过这段文字,大家可以慢慢去寻找、去体会,司马迁对孟子的态度,梁惠王当时心情非常恶劣,处境也很尴尬,他问孟子将如何为魏国谋利,孟子非常可爱,讲了一堆的大道理,告诉梁惠王不要过于注重利益,做领导的这么重视利益,那些高级官僚卿大夫们,也就只顾自己的利益,等而下之,所有国民,也就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样上下争利,你的国家就太危险了。作为一个领导人,只要提倡仁义的基本精神就好,何必讲究什么利呢。

  话虽这么说,梁惠王此时已经到了百病丛生、垂死挣扎的危险境地,孟子这颠扑不破的千古真理仁义药方,解不了近渴,难怪梁惠王听不进去。司马迁没有说谁对谁错,但他一句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却巧妙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孟子先生的主张不被梁惠王接纳还是有些遗憾的。

  宋神宗是否算个明君,姑且不谈,就说他为司马光的史书提名《资治通鉴》,我觉得他就就不是个昏君。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它能照见我们的不足,给我们足够的警醒,统治者借以施行仁政不暴行,老百姓借以明哲保身心放宽。记得有个历史老师说过“真正懂历史的人都是绝对聪明的人。”此话不假。人性是永恒的,千百年的历史,事件繁杂让人眼花缭乱,剥茧抽丝蓦然回首,原来真相就在历史中。

  《孟子》读书笔记 篇20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孟子》读书笔记 篇21

  寒假里,我读了《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读了这句,使我知道梁惠王是个贪图利益的人。然后孟子对梁惠王说,如果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争利益的话,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仁义的心,国家就会太平、慢慢地强盛起来。孟子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我理解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有一颗仁义的心,有了仁慈和道义,心中充满关爱和礼让,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大家都团结了。只要团结国家就可以强盛。这让我想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只要人人都讲仁慈和道义,不争夺利益,处处关心、礼让他人,那么家庭一定会很温馨,同学之间关系也会很融洽。

  读《孟子》这本书不仅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文言文很难懂,但我会努力读下去。

  《孟子》读书笔记 篇22

  暑假期间,我读了《孟子》一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人对生活的理解。

  《孟子》告诉我们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说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对它的理解是:人生中,敢于选择,才有机会。

  在选择机会的那一瞬间,不同的决断,就会有天壤之别的结果。

  就拿自然界的植物来说。新疆的白杨,果断的选择了荒土,保卫家园,它失去了婆娑的姿态,却换来了笔直的干。它成了人类的保卫者,正直,质朴的象征。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沙漠里生长的仙人球,它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可它能够茁壮成长,点缀荒凉的沙漠,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不仅是植物,动物也是如此。鸟儿关在笼子里,盘子里装满了新鲜的鸟食,而鸟儿却放弃了这一切,站中笼口,张开了有点笨拙的翅膀,坚定的.选择了蓝天与自由。

  连那些动、植物都能做到的事,难道人类做不到吗?做得到,因为世间万物给予我们是同等的机会,在机会面前,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那选择瞬间,会成为生命的起点,成功的关键。鸟儿因选择蓝天而自由,白杨因选择荒土而得到称赞,仙人球因选择沙漠而辉煌。

  在生活中,种种机会等待我们去选择,我们要敢于选择机会,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让生命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够完善自己。选择困厄的环境,善于去点缀,终究是快乐的。

  我愿成为仙人球、白杨,更愿做那只展翅翱翔蓝天的勇敢的鸟儿。

  《孟子》读书笔记 篇23

  暑假里,我读了《穷人》这篇文章,很受感动,主人公桑那一家家境贫寒,她和丈夫靠捕鱼维持包括四个孩子在内的艰苦生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她突然发现女邻居因穷困过度而死,只留下两个孤儿时,经过一番思考,她将那两个孩子抱回了家,而她的丈夫——一位憨厚、淳朴的渔夫也与她不谋而和,决定共同抚养这两个孩子。

  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心是善良的,是美好的,这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在当今这个富裕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一切往“钱”看,这些人是生活富裕,心灵贫穷。作为一名小学生,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不仅要生活富裕,更要心灵富裕。不仅要使自己心灵富裕,更要使人们的心灵都富裕起来。

  今年暑假,我来到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妈妈那儿。一天,我和妈妈一起买菜回来,在一个十字路口,遇到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不知怎么的摔倒在地,看表情老奶奶摔的不轻,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过往的行人,有的驻足观看犹豫了片刻,便溜走了,有的在谈论着,老人为什么会摔在这儿——我和妈妈急忙走过去,慢慢的扶起了老人,询问老人的电话,联系了她的家人。这时,旁边有人急忙阻拦说:“老人扶不起,电视上经常播放这些事件。”“是呀,是呀,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周围的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我和妈妈没有理会,不一会儿,老奶奶的家人来了,千言万语的感谢,并没有如人们所说的“扶不起”。人们给予我们赞许的目光。我们也给大都市里的富裕人们竖起了榜样。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爸爸妈妈在此打工,物质上,我们是贫穷的,但在心灵上,我们是善良的,美好的,我们更要把这美好的精神发扬光大。

  《孟子》读书笔记 篇24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是《孟子》中《公孙丑(下)》篇里的一句话。其意是说君上总喜欢任用听话的人(接受自己的教导),而不喜欢以能教导自己的人为臣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往往喜欢听奉承的话、谄媚的话,一般的臣子总想讨君上的喜欢,一味的趋奉迎合,上边说的一切的是对的,而君上也往往喜欢听话不违逆自己意图的下级,上下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和谐”君臣关系。但那些有思想,有本事,敢担当,有责任的臣子往往有忤逆君上的行为,坚持“仁”的道义与主张,对君王劝导、规诫,披肝沥胆,为了国家社稷可谓大公无私,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导致得罪了上级与许多同僚或小人,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这种现象,历史上屡见不鲜。因此,敢给领导“上课”,敢于得罪人,有思想,有见地,有棱角的`干部不应被疏远、被遗忘,而应加以培养使用,使其更有作为,更有担当。一句话,太平官太多太好当,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太少也太难当,惟其如此,孟子的“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才显得犹有警示作用。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的一句话。是孟子同滕文公对话讲仁道时所论述的一个观点。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况是,有固定职业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荡不羁,胡作非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去惩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哪里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爱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谨慎从事,节省开支,尊重百姓,对社会取之有度,不能贪财。阳虎说过:‘要财富就不能仁爱,要仁爱就发不了财‘。”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百姓,二是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针对百姓是讲要有自己的事业,有固定的收入,爱岗敬业,生财有道。如果没有固定的职业与收入,则形同市井游民,无业盲流的无道德、无操守、无底线之人,邪恶异端之事往往发生在这类人身上,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统治者的无能。仅仅惩罚而不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不是贤明的君王所为,也不是有道的王国;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而言,是告诫他们要体谅民生,体察民情,鼓励有恒产者置业生产,服务社会,引导无恒产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不要好逸恶劳,要勤劳致富,安居乐业。同时统治者不要对民众索取无度,要多听取老百姓意见,倾听民间疾苦,做一个廉洁清明的人。鲁国大夫阳虎曾说过:’想发财就不能有仁爱,想仁爱就不要想发财‘。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当干部别想发财,想发财别来当干部。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于我们当下很有借鉴意义。

  《孟子》一书中《梁惠王(下)》篇里有孟子与梁惠王等君王非常精彩的对话,通篇论述孟子的“仁义”、“王道”思想,运用大量的典故比喻来劝诫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统一,倡导“仁者无敌”。孟子由“五十步笑百步”,“挟太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等一系列的类比,使君王由衷地感叹:“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进而认可孟子“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这样的做法去满足所想达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树上去捉鱼,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方法与目标大相径庭,相差甚远,越是努力,离目标越是背道而驰。孟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与类比,说明一个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国家,也有美好的愿景与目标设计,但方法手段都太过功利,没有抓住“仁”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义”为目的,造成了自己的努力与目标诉求反而相反的尴尬局面,且孟子又进一步指出:“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告诫君王爬到树上去捉鱼,虽不得鱼,却无祸害,但君王以这样的做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处心积虑,劳民伤财,不但达不到目标,反而会引祸上身,提醒统治者要以正确的手段来达到正确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但在此他又特别提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也即没有恒产而有恒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这类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道德,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会使士大夫都来归附,进而百姓们都来归附。那样王国就会兴旺发达,民众就会安居乐业,君王也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我们现在发展经济也好,改善民生也罢,政策与措施都要接地气,可操作。特别是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更要实事求是,不可为单纯的完成任务而不讲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来时去路,同样也指我们践行初心的方式方法。总之,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行为也只能是缘木求鱼,距初心越来越远。

  《孟子》读书笔记 篇25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子》读书笔记 篇26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经典巨著,系统的为我们阐述了治国之道和孟子思想。与孔子相比,《孟子》对中华儒家思想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完善,是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每次读《孟子》,都会有洗涤心灵的感觉。

  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仅仅是传承,而且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善和解释。“仁”本来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理论基础来解释,孟子修缮了理论基础,弥补了不足。对于“仁”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的本能。他认为这是人与身俱来的人性,这是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善一直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做的坏事,这是私欲对于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对于“人本善”的提出无疑是对“仁爱”的最好解释,这也是对后人道德修养方面最大的.启发。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内容,孟子认为个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对于教育来说,更显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个人对于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升华。一个人要有好的修养,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学习,反复思考和反思,这样才会有进步。对于反思,也就是孔子《论语》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宋明理学家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是孟子在政治主张上一个缩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君王个人德行的重要性,这是才是仁政的基础。君王对待子民就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子女对于父母也要顺从。当然,在那个时代,这些先进的理念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孟子没有考虑到封建阶级制度的根深蒂固,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空谈”。但是这些政治主张的提出也从侧面体现了孟子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梦珂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读《孟子》,就是学做人、为政。这是两千年多来《孟子》一直深受我们喜爱的原因。

  《孟子》读书笔记 篇27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xx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xx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孟子》读书笔记 篇28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

  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

  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

  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

  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

  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

  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

  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

  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

  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

  《孟子》读书笔记 篇29

  为响应学校传承经典、朗读经典的号召,我和孩子们一起读起了《孟子》。在这之前只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知道母子很会教育孩子,对孟子却知道的甚少。后来通过诵读《孟子》,才发现孟子的高明之处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一、《孟子》成书的原因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仅次于圣人孔子的“亚圣”。孟子传承了孔子的衣钵,他是发展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孟子44岁的时候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历宋、滕、魏、齐、梁诸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任教期间,被尊为卿,得享相当于上大夫的俸禄,作为著名大师,孟子有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于诸侯之间,其车乘之多,随从之众,已大大超过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规模。虽然孟子得到各国君主礼遇,但其主张终不为当权者所用,始终未被重用。孟子将不能施展抱负的原因归于天命。他嘅叹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孟子·公孙丑下》)(译文:每五百年必定有圣明的君主兴起,这之间必定有称名于世的贤人出现。从周期以来,已经有七百多年了。按年头来说已经超过了;按当前形势来说,也该有圣贤出现了。老天大概还不想使天下太平。)在经过多年徒劳的周游之后,孟子62岁结束周游生活。孟子于是退而著述,与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一同撰述了《孟子》一书。《史记》中说”偶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古代士人必须学习的“四书”之一,是儒家学派非常重要的文献经典,《孟子》共有34685个字。

  二、孟子是一个善辩的人,是个语言大师

  孟子能够顺利地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很充分地表达出来,很准确,不枯燥,甚至充满了幽默。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善于使用排比句,如:“为肥甘不足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彩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与前与?”又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文中这样的排比句还有很多,读起来洋洋洒洒,有酣畅淋漓的之感。这种读书的.快感只有亲自读了才能体会的到,就像甘美的食物只有亲口尝一尝才知道,就像美丽的风景只有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才能感受的到一样。

  孟子还善于使用类比,如“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话语很有文采,显示了他渊博的学问,敏捷的思维。孟子的话语中充满了正义感,显示了他一颗爱民如子的心,实在是让我佩服不已。如果我们当老师讲课也能这么有思想、有文采,那课堂该有多么生动有趣啊!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这么有思想、有文采,那作文水平该是何等的高啊!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讲仁,指的是人的道德良知,而孟子把仁拓展到了实际的政治中,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王道”。孟子“仁政”的立足点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战乱时代,孟子重视普通百姓的生存权利,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取于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张。他认为先使人民有产业,然后再以“礼仪”来教导人民。要实现仁政,重要的是统治者能够以仁治国。以仁爱之心施政,才是仁政,这样才能使民众归附,也就拥有了天下。才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理想社会。

  孟子的主张在今天的中国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国家领导人采取多种政策给老百姓谋福祉。如工人有退休工资;给残疾、重病、贫困的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给补助;现在农民种粮食作物不仅不收税还给一些补贴;无子女的老人住进敬老院衣食无忧;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针对贫穷、低保家庭、孤儿学校给提供一定数额的营养午餐费用.......

  四、孟子的性本善思想

  孟子主张人对自身良知的发掘,肯定人性之善。他在《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至大至刚”“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内心充实,道德完满的精神状态。也只有不断地完善,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五、《孟子》中有趣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讽刺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的人。《五十步笑百步》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同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墦间乞食》讽刺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攘鸡者》讽刺那些不愿及时地改正错误,而挖空心思地为自己的错误辩护的人。《校人烹鱼》寓意:用花言巧语编造的谎言,常常使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上当。但如果能够认真地做实际调查,那么骗人的伎俩就无法施展了!《学奕》告诫我们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楚人学齐语》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学习语言是这样,培养品德也是这样。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好的精神养料,抵制消极的影响。

  六、诵读《孟子》积累成语

  出自《孟子》的成语很多,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经沧海难为水、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以为是、茅塞顿开、当务之急、与民同乐、心悦诚服、与人为善、好为人师、好勇斗狠、洁身自好、乱臣贼子、救民水火、箪食壶酒、金声玉振、杯水车薪、始作俑者、独善其身、天下无敌、为富不仁、出类拔萃、事半功倍、揠苗助长、此一时彼一时、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明察秋毫、出尔反尔、赤子之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七、《孟子》中的激励性语言

  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常用孟子的这段话来激励自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一次读这铿锵有力的警句都让我头脑清醒,使我浑身充满力量。感谢古圣先贤的智慧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总之,通过诵读《孟子》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经典不厌不回读,每读一遍就会增加一分对《孟子》的理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常读《孟子》,以孟子为榜样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一些贡献。

  《孟子》读书笔记 篇30

  最近几天有些浮躁,感觉心神不宁。或许是过年前巨大的能量场感染了我,或许是自己太过于敏感,身体的疲惫不觉涌上来。今天发现,工作了要保持每天的阅读,身体锻炼,整理,这三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人会有惰性,会有情绪,会喜欢“吃喝玩乐”一切不动脑的东西,这也是天性使然。

  阅读《孟子》,这段时间是看不下去的,归结原因是心绪不宁,工作了的我特别容易受到周围能量场的影响,这两天一直都在购置年货,也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发现,读《孟子》实际上是在吸收来自国学文化的高频能量,《孟子》,久石让的音乐,优人神鼓的《托钵僧》,这些都是很纯粹的能量,每天站桩,每天听音乐,每天阅读,每天做这一件件小事来改善自己生命的状态,这些都是养人的宝物。每天下班后留出一段时间和他们相处,去感受他们一点一滴。今天站桩的时候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链接,我感觉到腹部的气在一点点往下沉,优人神鼓的音乐不断进入我的'身体,我通过身体不断抖动将身体的负能量和情绪排泄出去,完成了整个能量的循环。

  阅读《孟子》,我感受到孟子对世人的仁爱和精神境界。一个人的言语是他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我感受到这位智慧的老人对世间的仁爱。

  阅读《孟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在人世间为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屏障,让那些浊气远离在外,之前我一直不太懂得保护自己,也是自己傻傻地全然接受很多东西,这也让我受了很多伤害。

  现在我渐渐地为自己的内心构筑一个帐篷,好好保护自己的赤字之心,而立之年,立身后齐家。

  《孟子》读书笔记 篇31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做事的好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今天,我在我们所学的《经典诵读》里读了《孟子》。

  首先,我觉得《孟子》经典之处在于他有胆量说出来。比如:“惟孟子挺名世之才,秉先决之志,拔邪树正,高行历辞。”短短几句说明了孟子敢说敢当的气度。在《梁惠王》里,讲了孟子对国王的教导,使得国王暗自佩服“寡人愿安承教”。

  其次,我觉得孟子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比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有一块五亩的'地,养的有蚕,种的有桑树,坚持下去,到五十岁的时候就有衣服穿了,因为蚕吃桑叶,蚕长大以后可以吐丝做衣服。其道理更深刻: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坚持不懈,那他一定是成功者!

  读《孟子》使我受益无穷。我也要像孟子一样,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孟子》读书笔记 篇32

  《孟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体会颇多。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孟子对“仁”的重视。在第一章第一节,孟子初会梁惠王时,对王“曰利”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在第二节,我们便认识了周文王这个人物。他就是以“仁”来行王政的典范。《孟子》书中多次提到这位伟大的君主。他建台子,挖水池,老百姓都很乐意帮忙,在文王说不着急时,竟还愈加卖力,还将台称为“灵台”,将池称为“灵沼”。麋鹿鱼鳖都可以在其中快乐地生活。各国老百姓都愿意成为文王的子民,在其治理下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蛮横无理的昆夷,文王还可以放下架子,做到有礼有节,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所以,他深得民心,成为百姓“引领而望之”的君主。这才会有后来孟子的一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就是仁德的魅力,有仁则王。

  “仁”的力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论何时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民谋利的'君主和官员,永远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汉文帝在位时,躬行节俭,励精图治。采取了“薄税敛”、“省刑法”、“以德服人”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富裕,天下小康。焦裕禄为兰考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后成为官员们学习的优秀楷模,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

  “仁者爱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为政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将孟子主张的仁义藏于心间,处处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仁处事,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孟子的仁义主张在当时虽不得赏识,但是却能够经受漫长岁月的考验,我们现代人应深刻领悟,将其发扬光大。

  《孟子》读书笔记 篇33

  拿破仑曾说:“掌控自己的内心,比占领一座城池还要难”。

  生活中,看清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慧的'人。

  总有人会发出迷茫的疑问?为什么自己都三十好几岁的人了,依然没有自己的方向呢?

  因为,我们总是可以认知一切外在的事物,而无法看清距离自己最近的内心。

  当你无解时,不妨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理性地与他人优劣做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选择,认清自己,才能过好一生。

  《孟子》读书笔记 篇34

  读了孟子的《孟子》,我深深的被他博学而又仁爱的伟大胸襟所折服。以前就知道我们的古人很厉害,但是他却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比我所想的还要高出很多。现在让我来谈谈读了《孟子》之后的感想吧,主要是关于国家发展这一问题的。也希望你可以从孟子身上学到i一些于你有益的知识和精神。

  一直很喜欢孟子的'一段话:“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它的大概意思是说,因为老百姓快乐而感到快乐的(统治者),老百姓也会因为他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因为老百姓的忧愁而感到忧愁的,老百姓也会因为他的忧愁而忧愁。因为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也因为天下人的忧虑而忧虑,如果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因为这段文字,我联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当今社会。因为我们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制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定要保持着思想上的先进性,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方向,走群众路线。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而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努力协调和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解决一切阻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就譬如说,在最近的几年里,中国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宁愿国民受苦,也倾尽国力去支援一些国家,却没有得到友谊的事情让很多中国人很不满。在本国国情不容乐观的情况(中国的失、辍学儿童人数世界第一;九亿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社保)下,为何没有加大力度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反而寻求外在的好名声呢?就我个人而言,当然是觉得党和国家早日解决这些在百姓眼里、生活中是大问题,与人民大众直接相关的事件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最广大群众支持的决策才是最容易施行和收到成效的。我打心眼里不希望出现“政策的形成和施行吃力不讨好,还遭民怨”的事发生,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在今后的决策中可以更关注民生。

  《孟子》读书笔记 篇35

  一、关于心术,感觉颇是有意思的。

  无论外国中国,无论现在还是过去,都推崇一个境界,这种境界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名字,按儒家孟子讲叫致良知,管子叫心术。英国的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况与精神病态有些类似,当然佛教也管这个叫禅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事物还是一种事物,用简明的语言来叙述,就是不受情绪所控制,因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决断的准确性,不论是高兴的情绪也好,还是悲伤的情绪也罢,亦或是恐惧的情绪,都会让你心中的天平不再平衡。用管子的话叫: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可以说清楚的描绘了当你的心动时情绪带给你的影响。孙子讲战术叫多方以误,总之就是用各种手段让你受情绪左右,从而判断失误,比方说唇亡齿寒的那个虢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安全)而没有看清形势,等人家打完回来就顺手就被灭了。诸葛亮用空城计也是利用的司马懿对他的畏惧之心,如果换做别人,司马懿早就破城了。那么就简单谈到这里,我更想谈的可能还是各方对此的认识与方法。

  国外发现世界上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的杏仁核(脑中掌控情绪的地方)天生不发达,即他们的天生就对情感不怎么感冒,他们因此而冷酷无情,镇静,专注,富有行动力(拖延症据分析就是因为对未知的未来感到害怕而产生),当然也许还富有冒险精神,因为没有了情绪他们的生活很无趣,种种这些加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坏男人。他们可以是执掌一方的CEO,也可能是沉着的外科主刀医生,也有可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连坏杀人凶手(他们感受不到杀人所带来的道德谴责),一切都要看他们对自我的把控。

  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天赋,他们天生就达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境界,他们不沉溺于过去,也不展望未来,他们只活在现在(他们很少会考虑后果)。听起来不错,但副作用也是相当的大,而且不是你想就能做的到的,这需要天赋。当然,凡人对比于天才也有自己的路子。

  首先可以说是佛教了,他们提倡以禅修的方式来达到这个境界,不断打坐修炼自己,让自己不为外物所动,可以说这种方法确实可行,有人就测试过修行高深的僧人,然后突然在他耳边响起爆炸声(当然会调控分贝大小),看他们的心率变化,结果确实也让人震惊,他们的心率居然一点变化都没有,就是说丝毫不受外界所影响,按那位僧人的话来说,就是他的'修行让他感觉这就是远处发生的事情一样。

  道家虽然没有什么禅修之类的说法,但跟佛教也差不多,即清心寡欲。佛说叫斩断七情六欲,忘却红尘烦恼。道家也说: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管子语,老子说的也差不多)。总之就是忘却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情感的来源。

  而对于儒家来说,我认为他们的积极入世是很难达到的,但孔子还是达到了“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很有意思了,想了想,还是从孟子那里得到了解释。孟子通篇思想就是致良知,大白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就不做,做自己心里想做的。感觉这种方式就是以原则来约束自己,以原则高于情绪,纵使再怎么情绪波动,也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久而久之,也就处之泰然。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懂,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孟子之后历史上能达到他这种境界的可谓凤毛麟角,因为一旦破坏原则就有了所谓的第一次,再二再三也就跟着来了,能守住本心的确实不多。凡人么,强调要达到圣人的境界确实是少,但向这方面看齐,仍会有很大好处,也许这番修为在以后你做决断时助你下出更现实和正确的决定。

  二、何为君子?

  想到儒家所说的君子,你的第一印像是什么?是满腹经纶的大学士还是能够圆滑处事,八面玲珑额人际高手?亦或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照他人的贴心暖男?各人的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君子,这没有什么问题,就像有人认为尧舜禹是圣人,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伪装的好的统治者而已,像什么尧幽囚,舜野死什么的,那个时代距离如此遥远,谁能知道真正的真相是什么,只能根据自己所希望的来定义,此所谓不同的世界观产生不同的人生。

  那么,儒家所认为的君子是怎样的?儒家认为真正的君子无关地位高低,无关学识多寡,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无关乎别人的看法,从不勉强自己做违背自己内心信念的事,便是真君子。这里孟子就提出了这么一个例子:曾子在鲁国讲学时,遇到了越国的人攻打过来,曾子闻询马上就跑路了,有的人就指责他不够仗义,有人便解释说:那是因为曾子在这里是客,客是被保护的对象,而不是参战的对象,而像是在卫国做官的子思便会说:如果我走了,谁来守城呢?这便是因为这是子思食俸禄的职责所在,这里其实就是有关儒家的这个观念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其位谋其职,不会越职去干涉其他的职务的事情。以此便可以知道儒家君子的出世样子了,他是不会做事迁就别人的,不会在乎别人的说法,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中所说的: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也许,说的就是儒家的君子吧。

  三、关于孟子的杂谈

  孟子的核心也就是致良知,但当应用到现实时,又会发现其变化无穷,这里就讲些体现吧。儒家做事,是以道义为准则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孔子说过的:言必信,行必果。(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想墨家就说这是知行合一,这里孔子这里的意思是说了就要遵守,做了就要有结果)那么你知道孔子后面还说了什么么?硁硁然小人哉!只不过这句话被朱熹所误导,以为是小人也可以做到,加上现在是一个经商时代,讲求信誉所以才会没有了后半句。没错,经商是要求有这一点,但做人就不一定了。如果明知自己错了,还坚守这个观念,一条路走到黑,就像你不小心说漏了点机密,有人问你,然后你就如实回答了,这不是"小人“是什么,你不会蒙骗他让他上当或误导他么?而孟子则诠释的更详细些: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就是说做到符合道义即可,不必强调都要有个结果。

  对于做事方面,孟子自己提出了一个经与权的概念。孟子在世时,有个人就问孟子这么一个问题:儒家倡导男女授受不亲,对吧?孟子说是。他就又问:假如你嫂嫂掉河里了你伸手救不救?孟子知道这是在下套,但也不会惧怕别人的质疑,他便说:见人不救无异于豺狼,而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嫂子掉水里而救是权变。那个人继续下套:那为什么你不出手救天下呢?孟子便回答:救天下要用道来救,不是伸手就能救的。这里可说就是孟子对于他刚刚的那句话最好的诠释了:做事以道义为先,以道义产生权变,而礼法为解决常规问题时使用了,如果道义与礼法冲突,先重道义,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之后,孟子便又阐述了一个相似的观点: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

  这点可以说是对我影响颇深的一句话,这句话我认为可以有两个理解:第一句就是要干成一件事,就不要老想着干其他的事情,因为多而不专。第二个理解就是要有所畏惧,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了便会后患无穷,并且影响人在正道上的修行(与良心相违背的行动),只有当这些事都不会做时,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空间。而这里我想再提一个我在选修课上学到的一个胆商,在我看来,胆商就是知而无惧的体现,就是说你明明能感受到后果,风险,压力,但你还是能做出行动,或迅速做出决断。(相反的例子就是拖延症,这是种对未来压力逃避的体现)胆商越高,你便越能在压力下行动,这是一种敢于作为的表现。当然,要明白后果会对自己有利才作为才叫有胆商,如果说不计后果,那便可以说是没有不为与有为的差别,这叫做鲁莽,不叫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