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节习俗

时间:2024-06-21 15:33:41 对联 我要投稿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1

  齐河县丧葬风俗

春节习俗

  第二节 丧葬

  民国年间,丧葬程序繁琐且迷信色彩浓重。人一咽气,即由本家子、侄或邻舍晚辈上房,用木勺敲簸箕(亦有敲门框者)“叫魂”,上呼下应,企图将亡灵招回,顺便向外人报信。遂请人为死者洗脸、剃头(梳头)、洗脚、穿寿衣、放噙口钱。之后,安尸于正房冲门处床上,日“寿终正寝”(女日“寿终内寝”)。接着捞“倒头饭”,饭碗中直插一双筷子,置死者头前矮桌上,用手帕包纸灰、“打狗饼子”(面粉掺头发、枣树针烙成。说过恶狗庄时,扔饼子可免遭狗咬)塞入死者手中。至此,合家举哀,邻里抬盛着生米汤的水桶,子女随后哭向土地庙,烧纸、磕头,泼米汤,日“告庙”或“送盘缠”。出殡前,送三五趟不等。头趟叫“倒头庙”或“倒头盘缠”,去不哭,回来哭。中间或最后一趟叫“上全庙”或“大盘缠”,连至亲中晚辈都参加。头次告庙后,大门上挂鼓、锣,挑纸幡(男左女右),亲友乡邻吊唁,子女陪哭并向吊唁者叩头致谢,日“陪灵”。已嫁闺女接到噩耗后,哭回娘家或从村边哭回家。并必须回婆家向公婆磕头(叫“讨孝”,意为求公婆允许)后,方可正式到娘家陪灵。

  至亲到齐,将死者遗体安放棺内并以土坯头、棉絮将尸体

  栽稳,子女用棉絮蘸酒为死者擦拭眼睛、照镜子,谓之“净面”,同时放进死者生前爱物,如烟袋、首饰等殉葬品,而后盖棺人扣,日“入殓”。亦有因死者穿戴铺盖优厚,愿让更多人观赏,以为子女增光而到临出殡才“入殓”者,叫“走马人殓”。棺材头上钉“寿钉”(钉上各色布条);棺材盖上撒麸子(意为遗福后人);棺材用两条板凳支起,底下塞上谷草个子(说是可阻止狗猫等圆毛动物穿行,避免死者触电“炸尸”);棺材前安灵位(俗称“牌位”),摆供品,放“下食罐子”,点油灯和接连不断地烧香。富家有棺有椁,即所谓“套棺”,有重五棺材(板厚5.5市寸)和五子棺材(板厚5市寸);贫家则用四子棺材(板厚4市寸)或簿皮匣子(板厚1市寸),甚至用不起棺材,以箔、席掩身,即所谓“箔卷席埋”。

  丧事,由族长和村内“董事”者共商。丧局大小,以家庭贫富、地位尊卑和人缘好坏而定。丧期三五日不一,为择吉日或等亲人甚至丧期更长,但忌双数,有双数“犯重丧”之说。县北部根据丧局规模大小和天数多少,分为大丧、礼相丧、哇哇丧和一般丧。大丧9天,含宾相点主、超度亡灵、棺椁下葬、树碑立传等过程;礼相丧7天,含宾相点主、搭灵棚等;哇哇(指鼓乐)丧5天,只拜祭;一般丧3天,无鼓乐,无灵棚,无孝服。丧礼各执事人员均张榜公布,指挥丧礼;内柜,掌握财务;外柜,登记祭品、礼金;折摆,陈列、收拾祭品;邀奠,请奠客和领孝子谢奠客;陪客,陪亲友吃茶

  进餐。另有大门迎送(大丧局并有二门迎送)、厨房做菜、做饭及端菜端饭、烧水倒茶等执事者。诸事议定,发帖报丧。富家邀宾相点主(即往死者牌位“神主”主字上点上红点),请僧道诵经超度亡灵。雇棚匠搭灵棚、落棺棚、鼓乐棚、门坊、过街牌搂,贴丧联(如“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存一片心”等),雇鼓乐、赁棺罩(亦称“丧舆”)、置扎彩(纸扎马、牛、轿车、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等),大破其财,以示孝道。贫家以白纸条封门,给至亲送信,程序简便,只是痛哭致哀而已。 出殡,俗称发丧。子女头戴麻冠(女裹孝带),身穿孝衣,腰束麻绳,孝子手扶哀杖棍,耳挂棉絮(意为丧事任人办理,自己不闻不问)。前一天傍晚,亲门近支各家由妇女用托盘端三碗“棋子”(面条再切成碎菱形),带烧纸到灵前哭吊祭奠,日“辞灵”。出殡之日上午,诵读祭文。下午,鼓乐声中道谢各执事后,正式发引。出房门时用菜刀砍碎早置门旁的一只饭碗;出大门,摘鼓敛幡;灵柩所过邻舍,都在大门口点一把火或撒一道灰,意为防亡魂串门作祟;跨过“过灵盆”(盆内盛掺草灰的水,灵过后将水泼掉)置灵街上。至亲路祭,孝子率众男送葬者绕棺摸绳扣,由长子或继承人摔“老盆”(盆底钻有小孔,男7个、女5个)后抬棺至茔地。途中,孝子既要扶灵柩,又要不时磕头,尽“摔老盆、驾灵车”之责。下葬时,送葬人男向左、女向右绕墓穴哭三周。掩埋后丧礼结束。丧事开始和结束,对执事人等各筵请一次;前者议论丧事,日“请

  执”;后者算帐向事主作交代,日“谢执”。

  墓,一般为土穴,稍富裕者以砖围棺,叫“围棺垒”或“地里丘”,富家打砖坟,一夫一妻者两孔,一夫多妻者多孑L。有的官宦富豪之家,甚至生前即早请阴阳先生选下“风水”好的茔地,定好“向口”,修下砖石结构之坟墓或“阴宅”。妻先死不入茔地,“记埋”或“丘”(地上,以砖或土坯围棺垒)在一边,等夫死后再起榇移柩,使夫妻并骨合葬。茔地习植松柏,以示肃穆。

  殡后第三天定更,子女提灯笼携纸香、供品(水饺,死者多少岁,水饺多少对,并以多些对数为好,意为祈后人寿长)到墓前添土祭奠,只哭三声,日“祓三”。“一七”、“三七”、“五七”、“百日”、“忌日”,即殡后7天、21天、35天、100天和周年,子女和至亲中晚辈都到墓前祭扫。“五七”最隆重,除香纸、供品外,还有少量扎彩如纸扎箱柜、牛马等。供品中还有用面粉烙的锅饼一个(多为已嫁女儿或侄女带来),以木棍挑在墓前敲五下,叫“过罗”,即过“五阎罗”,回家后晚辈们分食。忌日后转常礼,春节家祭,清明、十月一日扫墓。 丧考妣,孝子百日内不剃头(意为赎不孝之罪),子女服孝3年,穿白鞋,戴镶白边的帽子,扎白腿带,女不戴花、不穿花衣服(主要忌红绿黄紫,可戴蓝花),束发用白或蓝色头绳,上衣(指褂子)下沿要散茬等。3年内春节不用红纸贴对联。子孙还要为之雕“主楼”,修“牌位”,逢年供于家堂;刻石

  碑立于坟头,永作纪念。

  年轻人死后,上有父辈或祖辈在,不论男女统称“小口”,小口不举行三天、五天丧,稍大者穿戴装殓(几岁者箔卷席埋),亲人痛哭一场,当日埋葬。

  建国后,丧葬中礼仪逐渐从简,迷信活动日趋消亡,如服孝三年、打砖坟、修主刻碑等已绝迹。建国初期,尚有部分旧礼节,后出现以开追悼会寄托哀思的`新形式。亲属臂戴黑纱,亲友献花圈,送挽幛,放哀乐,致悼词。自1965年以来,提倡火葬,有些村已建起骨灰室,亦有将骨灰深埋者。但旧习俗仍以大为简化的形式,在一些村庄为少数人所沿袭。

春节习俗2

 春节,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过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潮汕的春节。

  潮汕的'春节在腊月二十三开始,腊月二十三,孩子们就开始放假了。孩子们一到这个时候,就扔下书包,跑到超市里。*春节的糖果和零食了,牛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孩子们大把大把地往购物篮里抓。孩子们忙,大人们也不闲着,他们抓紧时间大扫除。女人们则在菜市场里忙碌着新年的吃喝。老人们则在忙着做糕点。忙着忙着,除夕夜就到了。

  除夕夜里,家家吃团圆饭。穿新衣。吃完团圆饭,便奔到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看,一边往嘴里送着大把的零食与糖果,不知不觉,时间便在精彩的节目里溜走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晚辈们领到了压岁钱,小辈也给长辈们压岁钱,这样,除夕就从我们手中溜走了。

  正月初一,店铺大多数都关门了,大人们也带着礼物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正月初二,最忙的便是已出嫁的女儿了。因为,女儿们要在初二这天拿着礼品与儿女、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在娘家吃完午饭后,便要在晚饭前回到婆家。

  正月初七,对素食者来说是最好的日子,那天要煮七样羹,七样羹是由七样菜熬成的,七样菜分别是萝卜、厚合菜、大蒜、葱、韭菜、芹菜、春菜熬成的。这是我们潮汕特有的民族风俗。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大家要去买元宵灯,买好后,就迫不及待地等待晚上的降临,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小孩们拿着元宵灯到大街上,从街头走到巷尾,到处都是流光溢彩。到处都充满喜气与欢笑。正月十五这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而又快乐的日子。

  正月十五这天过后,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春节习俗3

  我们家乡的春节和北方大多数人家一样,通常的习俗就是吃饺子、拜年和放鞭炮。但是,却很有意义。

  在吃饺子时,我们老是会包良多良多的饺子,有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有韭菜猪肉馅儿的、还有羊肉萝卜馅儿的,其中我最喜欢吃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了。在吃饺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总会说说笑笑的,说一说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与收成,谈一谈新年的夸姣与未来。

  大年初一拜年是过年的重头戏。我们经常一大早吃完饺子,就去姥姥家,给太姥姥、姥姥和姥爷分别磕头,祝她(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太姥姥今年已经95岁了,最喜欢过年,在这个时候也是她最兴奋的时候,由于属她的辈分最高,给她磕头拜年的人也就最多。这时候我还不忘给姥姥家院子里的小狗打个招呼,扔给它个肉饺子作为一年辛劳的奖励。

  放鞭炮,是个很危险的活,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我仍是很喜欢,由于没有它仿佛就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家乡的春节就是在这样喜庆、团聚、祥和的声音中过去了。

春节习俗4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春节习俗5

  说到春节习俗啊,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如果说起奶奶家的春节习俗,是不是就傻眼了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奶奶家的不一样的春节习俗。

  不一样的习俗1:饺子里不包硬币

  在咱们这儿啊,饺子里一般都要包硬币,吃到硬币的人今年就会财源滚滚,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也是图个吉祥啊。可是,这个十分有趣、十分令人高兴的`习俗,被奶奶家的不一样的习俗拒之门外了。

  不一样的习俗2:神啊。保佑俺们孩儿们全考上大学……

  在奶奶家,大年初一要带上全家人去烧纸,并且要给“神”磕头,规定每人要磕九个头,拜完了这个神又拜那个神,晚上还要给家里的神上柱香。

  不一样的习俗3:从不发红包

  咱们这儿从来都是发红包的,这样不容易被人看出来你给了多少钱,而且红包的颜色很喜庆,收着一个红包就收着一个长辈的心意,可在我奶奶家呢?从不给红包,(咳咳,别误会,人家还是给钱的)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刷”的亮出百元大钞,绝不掩盖。

  嗯嗯,差不多就这些了吧?那,下次再聊。

春节习俗6

  春节里,家家户户门口贴满了春联,我不禁对春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忍不住向爸爸问这问那。爸爸灵机一动,给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采春联,想让我亲身感受一下春联的奇妙。

  家乡的春联真多啊!有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还有九字联、十一字联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对联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写春日美景的,有写丰收喜悦的,有写祈财送福的,也有颂扬时代新风的,真可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瞧,这边门楣上写了幅物华天宝,那边门楣上对上一幅人杰地灵左边门框出了幅上联春风春雨春色,右边门框则对了幅下联新年新岁新景,对得多么工整啊!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说出了农家渴望平安如意的'心愿;人有鲲鹏志,国呈龙虎姿、国盛国昌凭国策,龙飞龙腾靠龙人道出了人们立志强国的心声:喜看今春花千树,更盼来年桔满仓却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乡村桔农渴望丰收的情怀;处处红花处处红,重重绿树绿重重则精妙地点写出了山乡的美景: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一幅长联更是说出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一幅幅春联,我不禁浮想联翩,豪情满怀,决心更要发愤读书,将来为国争光。正所谓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节习俗7

  今天,我查阅了一些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彝族人有的地区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有的地方互相送食物拜年。更特别的是,彝族人大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水,打来的水和昨天比,今天的多,就意味着今年的雨水多。看来,那里很缺水。

  黎族人每个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做好了全家一起吃,这一点很像咱们汉族,跟咱们不同的是,正月初一、初二他们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猎物的一半分给第一个打中猎物的人,其它的就平分。我觉得他们很团结,也很公平。

  还有很多民族过春节的.方式都各不相同,真奇特!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春节习俗8

  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春节快到了,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贴春联、包饺子、吃汤圆、还要放鞭炮……我们小朋友喜欢过春节,因为不仅有新衣服穿,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哈哈,真开心呢!春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拜年,给亲戚朋友送上节日的问候。

  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的吃完饺子,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一起“守岁”到新一年的.第一天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到初六这几天,我们小孩子可以“疯玩”,我们可以每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反正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地“东跑西窜”,尽情享受“春节”带来的乐趣。

  我们这儿一般要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年才算过完呢,现在日子越来越好,妈妈说,每天都像是在过年,只是,过年的意义更多在于家人团聚在一起,这是最幸福的!

春节习俗9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城市和每个家庭也有不一样过春节的习俗。

  我家的风俗习惯是这样的。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除夕,除夕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寓意着大家团团圆圆。吃完饭后要在院子里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寓意是他们在天堂也过春节,给纸钱过年买新衣服过得快乐。之后我们开始包饺子,妈妈和面,爸爸剁馅料,我来擀面皮,全家一起出动,包饺子还要放进一枚硬币,包好后放入冰箱内。忙完后,大家坐在沙发上,8点准时打开电视看春晚,春晚结束了,我们也该睡了。

  第二天醒来,大年初一了,新年的第一天,这天我们不能出门,待在家里一整天,早上妈妈煮水饺,看谁能吃到硬币,便可以领两百元红包,可我并没有吃到,算了,明年可以的我告诉自己。

  大年初二,妈妈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带我去鸡鸣寺烧香,到鸡鸣寺买了票的同时他们会给你三根香,然后我们开始爬楼梯,刚爬一层,便感到有人在我后面推我,便一回头,哇这么多人,再抬头往前看已水泄不通,只好这样挤着挤着上楼了,一楼到了我和妈走到小荷花灯旁,灯上有火,把香点燃,然后对着东南西北拜一拜。

  二楼是各种庙,里有许多尊佛和神,大家需跨过门槛,不可以踩不然是对土地公公的不尊,跪在垫子上叩拜三下,投一块钱在箱子里才可以起来,这样你才能得到祝福,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拜。

  到了最后一层就得去寺里的饭堂吃饭,我最喜欢吃行是素鸡面,素鸡甜甜咸咸,面条特别有嚼劲,回味无穷,下楼时我还想去拜拜,我便问了妈妈,但妈妈告诉我香烧只能一层层拜和烧不能下楼时再拜,这是寺庙的规矩。

  我们过年的习俗就是这样你们的呢?

春节习俗10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盼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够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能够,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之后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能够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够吃汤圆啦。此时的我,情绪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这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完美期盼。

  怎样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盼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此刻就开始做汤圆吧。期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习俗11

  不久前,我利用春节假期与很久没有联系的高中生举行了聚会。虽然我的脸没有太大变化,但我可以从学生的眼中看到他们经历的沧桑。很明显,时间的流逝无形中改变了我们自己的特点,但当聚会结束时,我能感觉到学生之间真挚的友谊从未改变。

  当我走在拥挤的街道上,我可以体验到春节的美丽气息。虽然我对同学们的聚会有期待,但我不知道看到他们后应该面对什么样的状态。当我看到熟悉的学校门在我面前时,我不可避免地会让我的眼睛湿润很多。离开多年后,我又踏入了这个熟悉的校园,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活的困难产生一些感觉。事实上,因为我这么多年没有回到母校看望老师,导致自己内心感到有些惭愧,但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很快就在同学们讨论的话语中消失了。虽然人们还没有到达,但在学校领导的理解下,他们也有机会进入校园。多年后,我们再次见面,不能以学生的'心态对待校园生活。在校园里散步一段时间后,我们在学校门口拍了一张照片。

  下午,实际上是在一个嘈杂的音乐厅,然后我们的数量,已经根据熟悉程度,分成不同的小组交流,除了谈论毕业后的经历,提到更多的可能是当前的工作,和家庭成员,毕竟,不再年轻,也不能在同学聚会上,总是把思想留在过去的记忆中,期待未来,让我们开始唱歌,在这种嘈杂的气氛中,松懈的思考,直到逐渐平静下来,发现大多数学生要么暂时离开,要么喝醉后依靠它。

  当歌曲结束时,我不禁开始思考同学聚会的意义。也许时间太短了,我们在联系感情之前又去了各个地方。然而,对我来说,与同学们久别重逢也是我春节假期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但让人感到犹豫的是,离别后,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与大家团聚,但我相信,只要这段珍贵的记忆隐藏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就能永远体验到这段友谊的美丽,以及那段绿色岁月,曾经对未来的雄心壮志,无论是否实现,都意味着我们美好的校园生活,从未失去原来的内涵。

  此时此刻,虽然我已经回到了我工作的城市,但我仍然回味着春节学生聚会的美丽。也许除了这次聚会,我们从来没有联系过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他们,但我们选择把这种关心藏在心里,转化为对学生的祝福。

春节习俗12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同。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们汉族过年吃饺子的风俗。

  大年节那天,母亲要包团聚饺子,要求我也参加。母亲早早的调好饺馅,擀好面皮,每张面皮薄厚平均,方方正正。预备工作做好后,包饺子正式开始。真是“看花收留易,绣花难”啊!看看我包的不是馅多就是馅少,不是躺着就趴着。再看看母亲包的,就像精神丰满的大将军,站在那一动不动,似乎正在接受考验的士兵。我包的呢?已经两腿发软,像打了败仗似的,不敢抬头见人。

  我又包了一个,我把两边捏住了,可是它那丰满的肚皮却露了。我叹道:“真难呀!”我泄气了。母亲对我说:“干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中途而废。”听后我点点头,母亲教我包饺子,先拿起饺子皮平放在手心,再夹点馅在面皮上,然后两端对折按紧,弯曲挤压,就这样一个饺子就完成了。这下我的'就像打我胜仗回来的将军,我开心地笑了。

  年三十的饺子不仅形式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划定。首先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摆放整洁,民间叫圈福。

  我们汉族吃饺子的风俗从古延续至今,由于它代表着欢乐、团聚、吉利!

春节习俗13

  在我的家乡许昌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就是我们许昌的风俗!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这就是我们许昌的风俗!汉族火把节:火把节是许昌孝山汉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很快乐!

  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我的家乡!今天可真快乐!

春节习俗14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些习俗,如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渐被淘汰了,有的习俗,赋予了新的内容,如燃放鞭炮、张贴春联和年画、耍龙灯、舞狮等等,迄今仍广为盛行。

  新春佳节,红梅飘香,至爱亲朋,同事战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很有那么一股子“人情味”。柴萼的《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这在我国民间已成为传统的习惯。 那么,拜年这一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异常凶猛,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到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

  到了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用名帖相互投贺。宋人周辉《清波杂志》称:“宋元?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的贺年片,是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约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地址的卡片。朋友之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互相赠送,甚至不大熟悉的人也送一张,以广交游。

  明代,投寄贺年片之风更甚,文征明有《拜年》诗云: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贺年片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 当时时兴一种“拜盒”,将贺年片放到铺盒里送给对方,以见庄重。

  民国初期,公历新年也有送贺年片的,同时品种花样也多起来。贺年片从设计到印刷,都越来越艺术,内容也更加有意义了。它从一种写有单纯祝福词语的卡片,发展成兼有书法、图画、诗词的精致玲珑的`艺术小品。

  现在的贺年片小巧玲珑,既有年历,又有精美的画面,送给友人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

春节习俗15

  春节,每个地方都少不了习俗。想知道我们的春节怎么过的吗?我们家也有我们自家的习俗呢!

  习俗一:吃年饭

  每年的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要回家吃饭,称为吃年饭,也叫团圆饭。

  预示新的一年会圆圆满满、幸福平安、合家欢乐!

  习俗二:贴对联

  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会贴对联,祝愿自已新的一年会幸福平安,会和家欢乐。

  工作上会顺顺利利、工资满满。

  学习上会学业进步、步步高升。

  习俗三:祭祖烧香

  祭祖烧香,是怀念老祖宗,同时也是对自己新一年的祝福,祝福自己,也祝福大家。

  习俗四:守年夜

  年三十的那一天,每个人都要熬到十二点,听到那一声爆竹响起才可以入睡,不仅可以赶走年兽,还可以赶走梦魔,好好睡一觉,做上一个甜美的梦。

  习俗五:封红包

  红包当然是咱小孩子的'最爱,年年都可以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装着多多少少的压岁钱。大家就可以把它存进自己的钱库里啦!

  如果是本命年的同学就可以把红包压在枕头底下,可以出了今年的厄运,叫“压年”。

  这就是我的春节,你们的春节呢?

【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节习俗大全介绍11-03

春节的习俗03-25

春节的习俗02-08

【实用】春节的来历及习俗(附各地习俗)02-19

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九的习俗03-12

福建春节习俗06-07

春节习俗作文07-02

广西春节习俗02-27

海南春节习俗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