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皮囊》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皮囊》读后感1
散文集故事《皮囊》,读到第一个故事被吸引住,90岁的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一语中的。
其他几个故事相对平凡,其中《母亲的房子》和《我的神明朋友》,更多展示了父母辈女子的爱情观和使命。第一步是结婚;第二步一定要生出个儿子,让自己和夫君的名字,得以载入族谱,并且在族谱上延续;第三步是攒足够的钱,养活孩子;第四步是攒足够的钱,给女儿当嫁妆;第五步是攒足够的钱,为儿子办酒席和当聘金;第六步是一定要等到至少一个孙子的出生,让儿子的名字后面还有名字;第七步是帮着抚养孙子长大……然后他们的人生使命完成了。
阿小,文展,厚朴在我看来更像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几种设想。假设我的父母在香港做生意,假设我有一个明确追寻的理想,假设我的父亲鼓励我去体验人生~
《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作者自己纠结半生的'问题,“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皮囊》读后感2
在读《皮囊》之前,恕我孤陋寡闻,其实我并不知道蔡崇达先生是谁,所以也没想过他的书有多么发人深省。但是经过一个星期的阅读,我发现我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蔡崇达先生的这本散文集虽然内容不多,但是这本书充满了精华,真的令我震撼。
一本薄薄的散文集收入了十四篇作品,可偏偏就是这样一本书,人们却评价它“识人又识心”。这本书详细的描绘了作者故乡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讲述中阐述了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表达了那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因为年龄太小,人生阅历不够,我并不能完全领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当我看到作者描写父亲忍受病痛的折磨渐渐在他人面前丧失尊严而暴怒的神情,母亲倔强着保持自己的尊严不肯接受他人帮助的'样子,朋友因为理想破灭尊严扫地的绝望时,我发现自己竟能感同身受,那一刻我好像也读懂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是蔡崇达先生祖母说过的话,也是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话。读完书以后我也明白了作者给我们一些的启迪:不付诸行动的热望,最终只是虚妄一场,同时要学会直面现实,因为生活未必如你所愿。感谢这本书,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也是人生路的启明灯。
《皮囊》读后感3
今天是在同学家里看完了这本开篇很久的书,皮瓤,刚开始没觉得自己能好好的看完这本书,没想到自己越往后看自己越平静,也越来越深沉,看着这本书,想想自己,想想周围的人,想想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想想自己说要留在的地方,想想小时候的梦想,想想自己的现状,不停的想,不停的想,其实我一直都觉的自己还是个孩子,可是自以为的这个孩子,如今也快年满三十了,呵呵,有点害怕,没了以前的`梦想,不知道自己还在追求什么,能追求什么,还一直在想.....要去去深山老林,去拜访那些老艺人,去寺庙里净化下自己,去看看大好湖山,可是这一直在想想的层面,那个我却被现在自己的束缚住了,上班养活自己,可是自己又没能付出努力让自己现在的生活变的更好,自己一直没有努力过,自己明明知道,却还不努力,哎,这种病得治啊,这种病挺严重,得治,必须治,慢慢的给自己列些计划。
想想小时候的梦想,努力吧,不光是为了现在的自己,还为了那个能实现那些想法的我,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平常心,好好生活,也希望自己内心处能永远保留着那点幼稚.....
《皮囊》读后感4
文是我小学时期最好的朋友,我们都热爱唱歌,我们无话不谈,我们互相分享。中间他突然不找我玩了,渐渐发现他变了,变得把以前的爱好抛弃了,转而去喜欢他当时不该喜欢的`东西。做那些事时,出现了从未出现的神情。我不知道影响他最深的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这让我开始不了解他内心有什么种子,我开始厌恶跟他说话。
后来文又回来了,跟以前一模一样,我欣然地接受他的邀请,愉快地再次玩在一起。
我们回不到从前,是在初中。那时我们不在一个班。不同班,突然就经常见不到面,我们开始向相反方向跑去。到了新世界,我们各自认识不同的人,我的性格渐渐改变,他也渐渐改变。最后或许他也不喜欢这样的我了,除了放假一起回家,在学校已经见不到对方的身影。
其实我们都没有变得更好,却也没有往同一个坏的方向走去。高中我颓废,他自动退学,在家里跟父母斗争了半个月,喝醉酒摔伤脸,最后决定出去打工。这期间我们没有见到一面,没有通一次电话。我特别害怕相对无言,不知该跟他聊什么。大学后他偶尔会拜访住在我隔壁的亲戚,我故意紧闭房门,避免迎头撞上。
最新消息是,他去年结婚了。婚礼刻成光碟,我趁家里没人,偷偷地打开来看,我害怕母亲问我为什么不跟他说话,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事实上我害怕遇到他的每一个家人。婚礼上他又长高了,也长胖了。除此之外,我看不到任何东西,我真的一点都不了解他了!
《皮囊》读后感5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一个章节就是一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取名叫做《皮囊》,书名也是来源于这篇文章。
皮囊讲的是他的阿太(奶奶的妈妈)的故事。阿太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她认为肉体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所以面对奶奶的去世,面对自己切菜时切下来的手指,面对舅公被她丢到水里几乎溺毙的事情,甚至对于自己的离世,她都表现的非常坦然。她甚至在死前跟作者说:“不要哭,现在没有这个皮囊的束缚,我来去都更方便。”
也是因为这份特殊的气质,作者特别喜欢与阿太待在一起。后来去外地工作,与阿太见面机会也少了,但是只要是工作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情,作者都回选择回到阿太的身边,陪她坐一个下午。虽然阿太不大听的懂,后来甚至不再听得到,但是这样的陪伴却能够安抚作者,让他鼓起勇气重新开始。
后来阿太走了,作者也慢慢地明白了阿太在奶奶去世时说的一番话的意思。当时全家人都挺伤心的,阿太不以为然,仿佛走了不是她的女儿一样。作者问阿太为什么这样,阿太说因为她舍得。阿太的`舍得来自于她对待生命和身体的态度,身体的消逝在她看来是皮囊对生命束缚的结束,是更加值得高兴的事情。而阿太带给作者的安全感,是这份看法带来的超然淡定态度的感染。确实在这份态度面前,一切的困难不过是身体的折腾,生命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去做。
《皮囊》读后感6
读完了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皮囊》,心灵有点刺痛,读书感悟如下:这是一部非常有质感的散文集,崇达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14个温情又残酷的故事!真实经历,情感动人,透露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皮囊》成为感动千万读者的”国民读本”,被称为”非虚构”写作丛林中独具样貌的林木。
崇达在写这14个故事中,每一笔都有痛楚,每一行都直接、完整地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写作的.目的是让自己和读者”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看见”阿太”,看见”母亲的房子”,看见父亲的”残疾”,看见”我的神明朋友”,看见”厚朴”,看见”海是藏不住的”,看见自己想”回家”,作者”看见”了想珍惜的人,也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藏在人生里的,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故事里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最终看见自己,看见彼此;温暖自己,映照出彼此。
李敬泽在序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皮囊可以不相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颗活着、醒着、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就因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怒、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
《皮囊》读后感7
很喜欢作家刘汀对书名《皮囊》的解读——“皮,那种纹理,那种褶皱,那种触手的粗糙感,那种被剥离的撕裂感;囊,意味着空和无,意味着随意填充,意味着干瘪和丰盈。
这就是皮囊,但它同时是一个和自身二律背反的词语,任何一个人写下它之时,说的其实都是与它相对事物,或者就用那个最简便而无用的词吧——灵魂,人的灵魂。
因此,虽然名为皮囊,这却是一本试图写灵魂的书。通篇里,都是生病的肉体、美丽的肉体、残缺的肉体在折腾它灵魂,但最终,它走向了自己无法明确抵达的反面。”
《皮囊》是一本写人和事的书,更是一本写人世间的书;书中的.人物是作者亲密和熟悉的亲人、朋友;讲述的事情,也不过是这些普通人如何为自己的生存去奋斗、打拼。书里的阿太、父亲、母亲、张美丽、文展、厚朴,各有自己的独特,但放在恒河沙数的芸芸众生里,他们也不过就是普通的没有任何概念的平凡人物。
可是这平凡岁月落到每个人的世界里,没有一个是平凡的,从来就注定有许多疾病、死亡和荒芜,如何与这生活的慌乱不堪和平相处,但这正是我们生而为人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最高级的存在和意义。
《皮囊》读后感8
我想,皮囊或许是灵魂来到世上的一件附带的工具。一颗心永远是无处安放的,一具躯壳承载不动,却总能成为有形的桎梏,高于皮囊的存在是你,能被困住的是你,能挣脱出来的也是你。
黑狗达看过很多人离去,仿佛看着一具具皮囊又变回了物品,直至到灰烬。有扔下皮囊这个包袱的阿太,从此来去自如;有重病房想看烟花的病人,在挣脱皮囊的路上看到烟花;还有最坚强的父亲,不再中风偏瘫。剥去生与死,就好像的一个灵魂用旧了皮囊,想回到从前的地方更换。这样看来,生生死死,生命的诞生和流逝,都能淡然。我们本来是多么的轻盈,来去不着痕迹。从此人生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灵魂,使用着附带的皮囊给彼此留下羁绊,向世界留下属于他的过往。我们终究是无处安放,不然为何要换去皮囊。
我们错过很多的.人,也有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我们自以为能“看见”很多人,却不知道“看见”的到底是真心还是假面。爱我们的人来不及去珍惜,喜欢我们的人又经常会错过,自以为能挽留的人最后只能说出一句告别,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是不是我们太过矫情,没有的最想要,得到的不珍惜?是不是我们的本质就如此贪婪,被欲望填充?香港的阿小没有过上想象中大城市的生活,自由主义的厚朴步步迷失,文展再也没有那般天才,去面对现实的落差。他们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碌碌无为,曾经想要的太多,现实给不了,自己也实现不了,终究成为这个社会中无处安放的人。
《皮囊》读后感9
读完此书,没有想象中的沉重,也没有如何的感动,反而心一丝苍凉。作者的那些关于故乡的眷念,那些关于亲人的眷属,那些关于友情的回味,关于人生与生活的感悟,都装在四处漂泊的皮囊里了
人生就像一个无底的空杯,我们总在不断的往里面装进许多东西,亲情和友情,财富和地位,又在不断的失去,而身体这副皮囊更像是一个活着的象征与符号
年幼时的'天真与善良,年轻时的欲望与野心,中年时的挣扎与妥协,老年时的叹息或回归,人生多像猴子掰玉米
当一个人还在不断眷念着的时候,也是最脆弱与幸福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孕育的众生,一生都在寻找外面的世界,对于亲情是一场投资与还债的关系与过程,更像一场约定俗成的责任,也像一座山。对于友情,更像是一种慰藉与填充,对于爱情,更像是一种奢侈与完成人生成人礼的一种形式,不停奔跑,不停寻找,却从未真正审视过自己内心的需要
贪嗔痴与断舍离,本无不同,一个是在完成寻找外界的认同,一个是在寻找自我,对于完整的人生,应该都是需要,平衡就成了一种生活的智慧
对于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甜品与大麻的作用所带来的结果并无不同
《皮囊》读后感10
书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
我想这才是为什么这本书这么饱受争议,看到了褒贬不一两极分化严重的书评的理由。
对我来说,很多很多类似的连我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相似的痕迹,让我实在是太能感同身受那种仿佛是从骨头里抠出来的文章的痛感。书不长,我却不得不迫使自己停下来很多次,去消化里面的情感,平复自己的心绪。
这本书的后半部总让我想到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主人公因为太久关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即使重获自由,当精神紧张混乱的时候,他依然会不自觉地按照房间框出的大小走动。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震撼,因为我实在是无法可想如何能够在一个人的精神上竖起坚不可摧的牢笼。似乎世界很大,当你站在触手可及的自由里就能够甚至是应该顺理成章地得到解脱与释放。可事实是真正跨不出的是自己心里的条条框框。这些条条框框先天或后天慢慢滋长,不知不觉却也牢固的很。蔡崇达看似活得通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束缚在了这个“框”里。只不过他看着文展,叹着文展,最后在框架里活成了个体面的文展。
《皮囊》读后感11
看书评里有很多关于作者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话,其实看的过程中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越看到后面,就会越明白皮囊和现实的意义。我们都执着于追求表象,却总是习惯性的忽略表象背后的真实。生命很短暂,短暂到我们都来不及细细体会已经流逝的生命阶段,然后新的年龄阶段又马不停蹄的赶来,然后再匆忙的逝去,以至于让人手足无措,手忙脚乱,然后周而复始的开始和结束每个生命阶段,多可怕!生命又是漫长的,每一个抉择都是不容易的,我们或许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上纠结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乃至更长时间,选择的过程太痛苦,痛苦到感觉时间像个压力泵,行走太慢压的我们喘不过来气……但是,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认识自己的内心,倾听别人的内心,慢下来去了解和体会,试着去理解别人,试着换位思考,试着换个心情去爱这个世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做不了有趣的.人,做一个认真的人也是可以的。(感觉有趣的灵魂除去灵魂两个相似,就是幽默细胞的多寡了,奈何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段子手。我呢,也就做一个认真的人吧)
《皮囊》读后感12
读《皮囊》这本书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了,阅读最奇妙的体验就是读完一本书后你可能已经忘记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但是有些感触还是会时不时的冒出来,《皮囊》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而《皮囊》中,关于厚朴这个章节,我记忆尤为深刻。厚朴可以说属于一个想要打破陈规的空想主义者,他特立独行创办乐队,但是他却不会唱歌。他一次又一次做着标新立异的事,但他的内心没有跟上步伐,最后他辍学,生活过的一塌糊涂。
为什么我对于他如此印象深刻,因为他使我陷入反省中,曾经是否也在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时候,做那些超乎于内心真实反应的事情呢?这个年代我们主张自由,但是你是否真的已经感到自由了,而不是做那些看起来很自由,而实际很虚空的假招式来为你还未达到的'真正的自由来开路。但是不找到源头就很难做到内心与实际行动的完美结合,还可能会在这种假把式中迷失自我,最后无所适从。
厚朴就是这样,他空有改变的理想,但是却没有为改变做实质的事情。在自己构造的以为的特立独行中,逐渐变成更加虚空的架子,没有扎实的根基,风一吹,架子就摇摇晃晃,多几次,便荡然无存。
所以,在有想法的时候,也要有行动,这样才可以相辅相成,你的心中所想才可能成为现实。
《皮囊》读后感13
《皮囊》一书,第一感觉就是蔡崇达的文笔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像是一个好朋友娓娓道来它的过去,他的故事。
世间万物,皆有它自己的皮囊,来接受来自外界无时无刻的摧残,但需要承受这一切的却是加附的灵魂。随着岁月带来的生老病死,直到皮囊无法承受这摧残,灵魂才会离开,寻找它未来的依附。人生在世,来这世间走一遭,皮囊让我们彼此相亲相爱,却也让我们感受这人世的悲怆。
文章结尾,蔡崇达曾点出,所有的理想和责任不过是逃避生活的借口。有的人终其一生追逐梦想,未曾一刻休息,这不过是不知道如何生活罢了。作者的室友厚朴,满嘴"理想"和"世界",却遭到现实的'沉重打击。灵魂依附于皮囊,便是让我们整装来享受生活,活在当下。但有时候信念却也是一种好事,比如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信念能给你力量继续前行,就像作者的母亲,当父亲去世后,她仍要修建房子,求见巫人,把父亲的骨灰安放在离家较近的祠堂里。因为当你突然不知道生活的时候,信念便能驱使你的皮囊来面对考验。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如果皮囊抓不住灵魂,那便和行尸走肉毫无差别。然而,穷其一生来追求,享受生活,我想,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皮囊》读后感14
一口气读完《皮囊》这本书,有种是说不出的郁结萦绕在胸腔内,不能下沉排除体外,也不能上升挥发出来。
这是一本非虚构的散文集,我更愿意将它称之为回忆录,这是一本公开的私人成长日记。
我原本是不喜欢读“日记”的成长史的,总觉得别人的人生不是我们好去评判和解读的。
后来看到,刘德华竟然为此书作序,韩寒监制,微博各个大V纷纷推荐,便买来开始品读。
和朋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莫名地想起了看过的话剧《我,堂吉柯德》中有这样的句子:
“如果这世界本身就已经足够荒唐,那到底什么才能算是疯狂?
也许太过实际就是疯狂。
放弃梦想也许是疯狂。
寻找着珍宝,可周围却只有垃圾。
太过清醒可能正是疯狂。
但最疯狂的,莫过于接受现实,而不去想这个世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书中的人都是带有一定偏执色彩的人物,他们对生命的呐喊,几近疯狂。甩开不同的皮囊骨像,内里的他们是多么的'相似一样。
其实对“皮囊”这个词汇的概念源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判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皮囊”就是皮相,是一个人的外在,偏巧又不止是“外在”二字所能涵盖出它的具象和美感来,就好像说“皮囊”二字,更有真实的、血淋淋的碰触感。
《皮囊》读后感15
看见什么?看见空旷的荒野上,一具干瘪的皮嚢。书名皮囊,不单指身体吧,我觉得更像是每个人掩盖住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生活状态,像阿太的身体,母亲的房子,父亲的左半边身体,阿小对城市的追求,还有各种青春热血,这些我们以为自己想追求的东西,像一具皮囊,包裹住了我们对自己的探问:我是谁?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会怎样地生活?也许像作者说的',我们的生活塑造了我们的皮囊。我最想问问我自己,我想怎样的生活,我好像给出了答案,却从来没有人认真的实操过,我不知道,如果我实现了这个答案,我的欲望会不会又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别人的内心,也许是各色烟花,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空荡荡的,没有什么想法,没有深刻到骨的爱,对亲近的人,我更习惯的是责任,不是情感,我好像只爱我自己,经常想象,那些有信仰的人啊,心里是不是没有空的感觉。我好像按着周围人的期望,努力活成一个过得去的状态,可是我想要的状态呢,问问心呢,总是空荡荡。我现有的皮囊下,是一具更干瘪的皮囊吧!
【《皮囊》读后感】相关文章:
《皮囊》简介07-21
皮囊读书心得范文 关于皮囊的读书心得01-10
皮囊经典语录09-23
皮囊读后感11-07
《皮囊》的读后感01-20
《皮囊》读后感09-28
皮囊读后感10-14
《皮囊》读书笔记01-23
【热门】《皮囊》读后感12-12
【荐】《皮囊》读后感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