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

时间:2022-12-01 14:38: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1

  以前在从事周而复始的工作时,总会觉得有些事情根本不用经历,有些琐事根本不用重复,所谓的经验,书中都提前告知我们了,但时至今日,我再看着这一条条经验之谈时,我强烈地意识到,如果没有之前切身的工作经历,我很有可能会忽略这一条条真真切切的经验,我也体会不到它深沉的含义。

  在我看来,《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旨在告诉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在面临一个问题时,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以上情况呢?切忌根据思维习惯提出解决方案,其实,在给出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谁遇到问题?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确定服务对象,弄清楚解决问题是为了取悦谁。 这几个问题就是以前的leader会问我的,而我时常一脸懵逼。

  ①问题是什么?迫于外界压力,人们经常在还没定义好问题的时候就仓促地给出解决方案。方法很多,一针见血的却很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方案为人接受,指责别人固执己见,不承认其他方案的可取性。而有些人则在定义问题上过于纠结,生怕定义不准确,不断推迟寻找解决办法。我们无法对一个问题作出毫无争议、百分百正确的定义。但是,如果不能就问题本身的定义达成共识,解决方案就难以切中要害,而找到能达成共识的问题是真心不易的,就像我之前开发课程在确定主题时总是异常艰辛。

  ②“谁遇到问题”。为了实现单一思维模式到多重思维模式的转换,你需要趁早思考“谁遇到问题”,然后针对每一个问题相关方,分别问问: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但往往针对一个问题,经过几轮谈判,最初的目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他的任务是找出各方都能接受的`问题定义,并提出解决方案。

  ③你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不难分析,可以通过调整理想状态或者改变现实状态来解决。我第一反应就是我的问题就是护肤和瘦身。

  ④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书中提到从最后的情况来看,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人并不多。所以在正式开始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都应该先问一问:我真的想找到解决方案吗?很多问题需要快速解决,但要当心:在解决过程后期,仓促会带来错误;而在解决前期,仓促会带来灾难。人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将事情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来过。或者说: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是否真的需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为之后悔。

  ⑤问题谁来解决。有三招:1.如果这是别人的问题,就把它当做别人的问题;2.当别人可以妥善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就不要越俎代庖;3如果某人能解决问题,但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行动让他切身感受。

  ⑥一些感悟。

  转换视角看问题。每转换一次视角,你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试着在你付诸行动之前,从多视角来审视一番你的解决方案吧。

  换种表达再解决问题。注意你所表达的含义,一旦你将一个问题描述成问题,请仔细推敲,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统一。

  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疲倦前行时,别忘了不时回头看看,以确保自己没有走错路。

  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生活中无数事实在向我们证明: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因此,如果你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抛弃第一印象。借助不同的人来检验你的定义,或者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

  当你确定问题来自哪里后,问题将变得简单。尤其是,大多数时候,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身。

  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人员或者组织自身也可能成为问题。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做事,第二种人给别人找事做。远离第二种人,你会顺利很多。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做事,第二种人享受荣誉。做第一种人,那里斗争少一些。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2

  在几年的产品工作中,经常以自己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引以为傲,但是慢慢发现,有的时候急于求解却事倍功半,费时费力却不得好处。值此迷茫之际,同事推荐了《你的灯亮着吗?》,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将内心的感悟在此落笔与诸君共享。

  一、定义问题是什么?

  发生问题时,先不要急,务必先问清楚2个问题,是谁碰到了这个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为了讲清楚这2个小问题的重要性,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哥谭市一栋大厦里电梯运载过慢,严重影响了上班族们的上下楼体验,由于问题久久未解决,上班族们向房东发起了抗议,甚至在工作上也闹起了情绪。

  在这个例子中,出现了3个主体,他们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上班族们受困于电梯速度过慢;上班族的老板们对电梯没有过多抱怨,但是因为员工情绪产生了劳工纠纷,也产生了很多怨言;而大厦房东的问题在于受到了因为电梯运行过慢影响的上班族们的骚扰。

  为了使一切恢复至常态,解决方案专家们想到了一些有趣的解决方案:在电梯装上镜子让职工们整理仪容仪表,显得时间没有那么长;提供蜡笔让大家在镜子上涂鸦……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去探究电梯为什么会变慢。直到电梯工程师们检查发现原来是因为老鼠咬掉了主控继电器。多么简单的问题,却让雷龙大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明确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案自然就会浮出水面了。

  二、问题该由谁解决?

  一句产品经理不敢相信的话:如果这是别人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想想看,产品经理平时最多可能听到的话是,“在这个公司如果有问题不知道找谁,那就去找产品经理!”深受问题困扰的人往往最有动力解决问题,他人无需越俎代庖。

  另外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小故事:在长长的汽车隧道行驶中,需要司机打开车灯,但是往往有司机在过完隧道后忘记关灯,导致回城时汽车彻底没电。大家常规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汽车隧道的总设计师解决,因为这个隧道就是他负责设计的。他甚至从周全的角度想出了这么一个万全之法,来全方位指导司机: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亮着,请熄灭车灯;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关着,请打开车灯;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关着,请继续让它关着;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亮着,请继续让它亮着。

  当然如果真的这么执行了,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司机会有耐心和时间读完。最终,总工程师将权利还给了司机,让他们在该开灯时开灯,该关灯时关灯,而他只是给了一个小小的提示,那就是在司机驶出隧道时“你的灯亮着吗?”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碰到问题时,不要草草地就把责任归于某一方,否则眼睛就会被蒙蔽,忽略其他的可能性。

  近期我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在一个客户的多方合作项目中,验收阶段发生了数据同步的错误,我基于对内部的信任,坚持认为责任在第三方,信誓旦旦地向同事和客户宣导,“不是我们的错。”甚至在检查出错原因时,我依然坚信这点。直到几个小时的测试后才发现,原来是数据格式错误导致的。多么讽刺,预设立场真的会蒙蔽双眼。为了改变局面,可以试着把责任归于己方。

  三、问题源自哪里?

  不要将碰到的问题归于他人的天性,一旦这样归因就注定无解,我们只能与对方站在对立面。当然这也是一种懒惰的做法,因为归因于他人,就证明没有我们的责任了。我曾经这样做过,在与比较强势的同事沟通不畅时,我会认为是对方脾气不好,难以沟通,反而忽略了我做事并不周全的问题。

  四、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可能不是所有问题都想被解决,一个典型的例子,职业经理们希望将厂房建在成本更低的地方,但是老板由于个人意愿仍然坚持在家乡建厂。不要急于解决问题,无论是怎样被催促,都必须先问好,做好准备了吗?真的愿意解决这个问题吗?解决方案的代价愿意承受吗?

  产品经理作为一个公司最擅长解决问题的角色,我们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度过的,但是希望大家可以冷静下来,定义好问题的本质,找到最合适的解决人,再寻求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你的灯亮着吗》读后感】相关文章:

你还年轻吗?你还有梦想吗?01-31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08-03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03-20

精选《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范文02-17

灯的读后感01-05

你觉得你会说话吗01-27

《老师,你在听吗?》读后感4篇09-28

你是“草莓族”吗01-21

你会沟通吗?01-10

你会写简历吗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