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孳孳不倦成语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孳孳不倦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原文】:孳孳不倦
【标准发音】:zī zī bù juàn
【繁体写法】:孳孳不倦
【孳孳不倦是什么意思】: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孳孳不倦成语接龙】:无龙龙了 → 孳孳不倦 → 倦尾赤色
【孳孳不倦成语解读】:
【用法分析】: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zī zī bù juà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对应近义词】:孜孜不倦
【孳孳不倦的造句示例】:
曼华《同盟会时代始末记》:“其孳孳不倦所提倡革命者,厥为三民主义。”
"孳孳不倦"这个成语出自《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笃恭而天下平。故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孳孳不倦”在这段话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其精神内核贯穿其中,这里的“孳孳”形容人勤奋不懈的样子,“不倦”就是不知疲倦,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毅力。古人强调唯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获得知识,修身立德。因此,“孳孳不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学习、工作上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
【孳孳不倦成语】相关文章:
马的成语07-26
成语接龙09-18
长城的成语07-26
明的成语08-03
冰的成语08-18
蛇的成语02-20
狗的成语07-20
聋的成语11-24
春天的成语11-16
成语解释04-27